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彭静山老前辈的大接经针刺方法

彭静山老前辈的大接经针刺方法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的平衡,自然无病。
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具体做法是,只用一根 l 寸长的 28 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
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
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一)由原穴到络穴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心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二)由络穴到原穴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病例举要:刘 X 男 40 岁某设计院会计师主诉:近3 个月来,四肢倦怠,饮食减少,睡眠不安,周身无力,大便秘,小便涩少,经治不愈,而且日渐加重。
近来并出现早泄、遗精。
诊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润无苔,神情寞落,六脉沉细,右关左尺,尤为明显。
辨证:四肢倦怠,饮食减少,脾胃两虚。
睡眠不安,尿涩早泄,病原肝肾俱亏。
宜用针刺补法。
取神门以治心,太溪以补肾,是三里健胃,三阴交助脾。
久治不效,脉更无神。
改用大接经由原到络,由络到原各2 次。
逐渐好转,再针前述各穴5 次,面色红润,精神旺盛,饮食增加,二便通畅,遗精、早泄消失,睡眠香甜,神完气足,而病痊愈。
附王天寿先生文也谈“大接经”大接经,为配穴法之一。
见《卫生宝鉴》。
是专治中风偏枯的一种特殊配穴法。
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二法,皆取十二经井穴。
从阳引阴法,从足太阳井穴至阴开始,依次取足少阴涌泉、手厥阴中冲、手少阳关冲、足少阳窍明、足厥阴大敦、手太阴少商、手阳明商阳、足阳明厉兑、足太阴隐白、手少阴少冲、手太阳少泽,刺完十二经。
彭静山的针灸独特疗法

彭静山的针灸独特疗法
奥晓静;郝华;苗茂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8(016)012
【摘要】通过对彭静山相关针灸著作及文章的学习及研究发现,彭氏在其几十年临床及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医针灸,在针灸基础理论、针灸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针灸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截根疗法、大接经法、甩针挂钩疗法是其临床常用的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对于某些疾病有着"针到病除"的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针灸临床,对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奥晓静;郝华;苗茂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彭静山教授针灸特色选介 [J], 潘小霞
2.运用彭静山教授“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取穴法”针刺治疗难治性面瘫 [J], 杜鑫
3.老骥伏枥献身岐黄——记著名老中医彭静山 [J], 王山而
4.彭静山老中医一味元参治风热头痛 [J],
5.彭静山验案4则 [J], 田维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彭静山:去病防病,益寿延年的经络功法(二)

彭静山:去病防病,益寿延年的经络功法(二)用仪器测定,人的经络总是不平衡的,轻时感到疲劳,严重失调则发生某些症状。
医生用针灸、按摩、药物、气功、体育等治疗方法,使经络达到平衡,从而治愈疾病。
“床上运动”就是经过各种适应经络的运动姿势而使经络达到左右平衡,由表及里,由经络内联脏腑,上悬贯于脑,所以有病可以治病,没病可以预防疾病,抗老延年,永葆青春。
第三节上肢运动共六段一、盘腿坐床上,两臂向前平伸,手心向下,然后屈于胸前,由内向外画圆圈32次。
两臂要保持与乳头相平(图1-12,图1-13)。
运动手三阴经,即肺、心包、心三经。
肺主呼吸,心包是心的外围,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心脏主于血液循环。
这三经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常使经络运动,由经络通联到内脏则呼吸正常,心血旺盛,心脏得到心包的保护,身体自然健康。
二、两臂向左右旁伸,与乳头相平,手心向下,由左右一齐向胸部画圆圈,手梢相碰32次(图1-14)运动手三阳经即大肠、三焦、小肠三经。
大肠主于排泄,象清除垃圾一样,只有大使通畅,才能消化良好,食欲增进。
三焦分别清浊,主于排除无用的水分,正常从尿排出。
三焦有病,容易浮肿。
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器官。
手三阳经的功能正常,自然二便通畅,消化良好,营养充足,精神健旺,心情愉快。
三、两臂伸直,手心向下,手指摆动,两臂同时由左腿外侧向右画圆圈,眼睛随着手梢转动,旋转16次。
两手放在右腿外边,两臂同时由右腿外侧向左画圆圈,其他动作相同(图1-15)这个动作。
使手三阴经、手三阳经同时运动,有利于加强运动的效益。
四、左手手掌向上,将中指、无名指分开。
右手手心向下,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个指头插在左手中指、无名指指缝中,用拇指从大鱼际到小鱼际画圆圈32次(图1-16)。
右手运动同左手。
人的经络在头面五官、手足终末,最为灵敏。
使手六经的手指最敏感的部位得到按摩从而使经络通畅。
五、左手五指伸开,先后进行下述运动:(一)右手食、中两指相并,推左手拇指桡侧,从根到根。
彭静山:针刺降压十法

彭静⼭:针刺降压⼗法第⼀法⼈迎洞刺⼜名窦刺,其⽳正当颈外动脉窦处故名。
操作⽅法:让患者仰卧,头部低位,先⽤⼿掐脖⼦,如患者感到头晕时,则不宜⽤之。
刺法:左⼿摸到⼈迎动脉,⽤⼿指固定,右⼿持1.5⼨毫针刺在动脉壁上,不可过深,易导致起⼩包。
针后见针柄颤动为恰好。
不⽤⼿法,⼗秒钟起针。
留针时间最长不超2分钟。
亦治⽀⽓管喘息、胆⽯痛、胃痉挛、头痛、眩晕。
第⼆法膈俞⽪内针如病⼈过胖,不易摸到动脉窦,则⽤膈俞⽪内针。
依常规找准⽳位,埋藏1号⽪内针⼀⽀,双侧埋针,可留针3~7天。
第三法⽿后降压沟操作⽅法:在对⽿轮后⾯上2/5处有静脉可见,以三棱针点刺出⾎,如⾖许。
此法并可抢救由⾼⾎压⽽发⽣的危险变化。
以上三种⽅法,均在针后10秒钟降压。
第四法太渊脉刺找准⽳位,⽤2⼨针刺在桡动脉⼨⼝部位,不⽤⼿法,见针柄颤动为度。
如针不动时,可微提调整。
针尖应刺在桡动脉壁上,不可过深和过浅。
留针5~10分钟。
第五法眼针降压眼针疗法经辽宁省卫⽣厅鉴定后,已在各地逐渐推⼴,降压⽳位刺双肝区(必须学过眼针疗法,按常规操作)第六法⿐针降压⿐针共有九⽳⼗九点,其中只有两个⽳位是原有⽳位,即印堂和素髎为降压上下两点。
找准⽳位,⽤5分不锈钢针以45°⾓向上斜刺。
⽤其它⽅法⽆效时可采⽤⿐针。
以上三种⽅法均在针后5分钟降压。
第七法太冲泻法操作⽅法:找准⽳位,针刺得⽓后,可⽤提插⽅法。
适应症为肝阳上亢,眩晕较重之⾼⾎压症。
第⼋法合⾕透后溪操作⽅法:⼿掌侧置,⽤3⼨毫针,由合⾕刺⼊,针尖向后溪⽅向⽽进,达到得⽓。
适应症:⼩便黄⾚,⼤便秘结,⼝燥⾆⼲,⾷欲不振,⼤、⼩肠有瘀热者。
针刺得⽓后⽤捻转泻法,透天凉尤佳。
第九法三⾥降压找准⽳位,常规操作。
对体质素弱,有胃肠病⽽患⾼⾎压者,宜⽤此法,⼿法以补法为合适。
第⼗法⽯门降压找准⽯门⽳,以针刺⼊⼆⼨,按⾝体虚实使⽤补泻⼿法。
留针20分钟,每天⼀次,连针三次。
妇⼥因任脉偏盛,胸腹胀满,或经闭,或⾚⽩带下⽽⾎压偏⾼者,宜刺⽯门,⽤泻法。
辽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

海英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田维柱教授的学术经 验继承人,眼针疗法继承人,眼针研究所所长, 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广泛应用眼针疗法,进行多 项临床、科研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眼针疗法的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静视察眼针
眼针疗法的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多次视察 眼针,并对发展眼针做重要指示,非常关注眼针专著及 眼针疗法的发展。
眼针疗法的发展
外国驻华大使参观眼针
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分析
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眼针疗法标准化方案的确立
眼针疗法的操作规范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一、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1 2 3 4
何为眼针疗法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田维柱教授简介
田维柱教授 1967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 院,从事中医针灸方面的临床 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40年。 现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 灸科技术指导,硕士研究生导 师,国家级名医。全国特种针 法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针灸学会辽宁省常务理 事,辽宁省卫生系统高职评委 会委员。辽宁省医疗事故鉴定 委员会委员。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睛与脏腑的关系
眼睛是人体的五官之一,而“五脏六腑之精皆上荣于目” 才能发挥其视物、辩色、审长短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 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 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彭静山教授简介
彭老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彭老常说:“我行医的最高准则就是名医孙思 邈的一句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悲恻隐之心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他在全国中医界名望甚高,被誉为中国近代针灸四大家之冠 ,被日本人称之为“针圣”。 一生撰写论文130多篇,著有专著14部,在名医中著有如此多著作者极为 少见。 他不仅受到病人的关爱,也受到了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及卫生部的关注和尊 重,多次被选为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任民革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七十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满足多年心愿。
彭静山十大绝招

十、甩针挂钩疗法 挂钩操作方法,起针时手捏针柄用力甩出,故又名“甩针疗 法”。 1.面瘫初起,不超过两周的容易治愈。病程越久治愈的机会 愈少。病程过久的则形成倒错现象,看不出哪一侧是病侧,更觉 难治。 还有双侧面瘫,面部肌肉弛缓,无表情,不能瞬目运动,全 面部皮肤变形,就像戴假面具一样。双侧面瘫很少见,数十年来 只遇见 5 例,3例治愈,治疗时间长达数月。两例怎么治也不见 好转,成为后遗症。针灸治疗面瘫我曾总结并发表十种针刺方法, 其中的甩针挂钩疗法效果较好。其法用六寸长针一支,从患侧颊 车下方进针,先深后浅,能看见针在皮下前进以针尖上对口角至 唇边为度,然后把针向一个方向旋捻,左手轻压针体部,隔腮看 见针尖接近口吻时稍微用力拉针柄,则面皮皱成深纹数条,一拉 一松,拉十余次让患者自己手捏针柄,初起的数次可愈。病程久 的也有一定的效果。
冷天、大风天外出以前针之; 感冒流行发生季节; 同室的人有感冒时; 经常好感冒的人。
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 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者; 多次针灸不效者。
感冒高烧至39C 者, 针后半小时汗出烧退, 轻松愉快;常发低烧者。
一、身柱妙用---小儿疾患
小儿疳疾、惊风、便溏、虫积。 可用艾卷灸身柱穴十分钟,每日1 次, 连续3-7天。
二、针刺后遗痛
由于针灸后所发生,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 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 误,但患者确实疼痛。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 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 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无 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三、大接经---方法
依据: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分 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 适应症: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 接经的针刺方法。 操作:只用一根l寸长的28号针,每次只针一侧, 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 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每 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共针4次。
彭静山:治疗痤疮、乳腺增生、荨麻疹等疾病的截根疗法

彭静山:治疗痤疮、乳腺增生、荨麻疹等疾病的截根疗法截根疗法适应于瘰疬、乳腺增生、发际疮、痤疮、荨麻疹。
根为病根,截根就是截掉病根。
(一)治法1.找穴以乳头为标志。
把卷尺一端放在患者左乳头,横拉至右乳头,松开左乳头卷尺,将卷尺向右肩上伸,过颈部而从左肩再向前胸下垂至左乳头为止。
将两乳头的卷尺比齐,把卷尺由颈前向背后下垂,卷尺尽头是穴。
因病人胖瘦而异,其穴约当肝俞附近。
女人乳后乳房下垂者,从气户穴直下以第五肋间为准。
2.针具用直径1毫米、长2寸的针,高压灭菌消毒待用。
无此设备条件,用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亦可。
3.针法找准穴位,严格消毒,左手拇指、食指把穴位的皮肉捏起,右手持针向穴处微斜15°向脊椎方向刺入肌肉中间,病人亦不感到疼痛。
留针20分钟,病重者可留30分钟,隔3天再针,以痊愈为度。
(二)病例举要1.乳腺增生曹某,女,25岁,辽宁省本溪县某校教师。
发病已数月,两乳各有硬块如鸽卵大两块,按之有压痛。
饮食减少,形体消瘦,面色黄白,精神萎靡,睡眠不安,心情忧郁,六脉无力,两关脉尤甚。
经服药不效。
用截根法8次,增生的硬块已消失,食欲增进,睡眠良好,精神焕发,由此痊愈。
2.痤疮马某,男,25岁,某大学学生。
面部痤疮特多,连绵错落,日渐增长,精神与面部均感不适,经治不愈。
用截根疗法,4次痊愈。
面部光洁,神采奕奕。
痤疮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多因嗜食辛辣炙爆、膏粱厚味之品,加之不慎起居,情志郁闷,使湿热内生,复感外邪,血络郁滞,皮脂瘀结不散所致。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初起时皮疹为针头或芝麻大小,与肤色相同或红色,顶端日渐呈现黑头,可挤出黄白色粉渣(即粉刺),乃遗留凹陷疤痕。
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之晶,生湿生热,凝滞肌肤,或肺经风热熏蒸,蕴阻肌肤而成。
痤疮作为常见的影响美容的皮肤病,各种疗法不下十几种,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主要是痤疮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个体性差异特别大,所以针对不同的患者选用合适的疗法就显的特别重要。
彭静山丨针灸刺法的训练

彭静山丨针灸刺法的训练➤本文选自《彭静山眼针疗法研究》导读:针刺练习主要是指指力和手法的练习。
针刺手法练习过程中,练好各种针刺手法,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
现把彭静山老师的一些针刺训练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针灸刺法的训练1轻刺基本技能训练练习各种刺法应先从轻刺入手,轻刺、点刺、浅刺、深刺是进针的深度;快刺、慢刺是进针的速度;直刺、斜刺、旁刺、横刺是进针的角度;反刺、倒刺、多刺、少刺、重刺是针刺的作用,以上各种刺法因人因病而异。
轻刺最难,练习一切刺法都应从轻刺入手。
轻刺的练习分为四个步骤,在练针枕上运气练指练熟以后,即着手练轻刺,轻到似有似无之间。
开始在水面练针,即所谓四个步骤“水面练针”:(1)轻刺棋子:用象棋棋子一个,直径5cm,厚度2cm。
放在水碗里,让它静止不动。
水面练针要单手持针,右手练完,再练左手。
针体宜直,刺入要轻,针尖到棋子边上,稍重一些,只重毫忽之微。
就要改变平度。
刺在中间,棋子立即下沉,让水进到棋子上面,刺在旁边,稍重一些,棋子就会一边翘起,然后漂漂地移动了位置。
要像写字似地悬腕而练,功夫到家,不论刺在棋子某一部分只见水微动一下,而所在的位置不变。
功夫纯熟,再进行第二步骤。
(2)轻刺瓶盖:用塑料瓶盖一个,大小和棋子相等。
放在水碗里,瓶盖的边缘在下,像盖瓶一样,在水中稳定以后,持针在瓶盖上轻刺,这要比棋子难练,稍一用力,瓶盖翻转沉到水底,必须达到针刺微动而位置不变,才算及格,这时进入第三阶段。
(3)轻刺海绵:泡沫塑料体质越轻,针刺越易浮动。
针尖触到海绵上,海绵稳而不动其位,当然要微颤一下。
这也需要一定的功夫。
(4)轻刺水果:水果虽然比海绵体重,但在水中最难稳定。
针尖刺上如蜻蜓点水,一刺即抬,使水果在水中刺不移位这是极难的功夫。
一不许破皮,稍重一点,针尖就刺入水果皮里;二不许水果移位。
要从练刺棋子、刺瓶盖、刺海绵,循序渐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教育家。
15岁学医,受教于一代名医马二琴先生,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
在1960年代,彭静山先生因遭受迫害而失去听力,在此后的临床实践中听诊受挫,他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望诊极限,根据《黄帝内经》“观眼察病”和《证治准绳》对眼的脏腑划分理论,于1970年代创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自1982年公布予世后,不少学者分别对眼针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其临床和解剖学结果均肯定彭氏的眼针穴区划分和眼针疗法的临床价值,使眼针疗法得到推广应用,并在海内外针灸界产生较大影响。
小伙们,中医人学习平台,每一篇优质内容,用心编辑,认真校对,精准配图推荐往期相关针灸的精彩文章哦:耿恩广:全身最重要的74个穴位使用要略(附图)程莘农针灸临床三要贺普仁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病案一贺普仁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病案二【针海拾遗】针灸推拿高手必备穴位~【针海拾遗】针灸调节血压的双向作用【针海拾遗】针灸治病的5个捷效验方【针海拾遗】针灸治痛的三则十法【针海拾遗】针灸入门选穴之病因选穴【针海拾遗】针灸治急—抽搐篇【针海拾遗】针灸入门六要【针海拾遗】针灸救急之高热篇!【针海拾遗】经验之谈-如何无痛针刺【针海拾遗】19个病的针灸常用方(背背背!)【针海拾遗】用针如神“烧山火”“透心凉”(14位名家针法)【针海拾遗】针灸处方的七方十剂[针海拾遗]中医并非“慢郎中”:针灸治急症(内附贺普仁治心绞痛验案)美国针灸热传奇利尿消肿常用针灸对穴浅谈民国时期针灸医藉的挖掘与整理文章正文1大接经《内经·海论》中叙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平衡,自然无病。
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操作方法:只用一根1寸长的28 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
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
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点看大图(一)由原穴到络穴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心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二)由络穴到原穴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2身柱妙用身柱shen zhu督脉第十二号穴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
采取坐位,俯首取穴。
操作方法:用1.5 寸28 号针(长112.5px,直径0.32mm)对准穴位直刺,不可稍偏,针尖下边有抵抗,针尖达到脊椎骨膜上边为度。
如果针下空软,那是针刺偏了,急宜提出向穴位直刺,如果刺偏而误入胸膜则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20 分钟至30 分钟。
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
作用:(一)增加强壮1.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2.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者;3.多次针灸不效者。
(二)预防感冒1.冷天、大风天外出以前针之;2.感冒流行发生季节;3.同室的人有感冒时;4.经常好感冒的人。
(三)抗高烧 1.感冒高烧至39℃者,针后半小时汗出烧退,轻松愉快。
2.常发低烧者。
(四)小儿疾患小儿疳疾、惊风、便溏、虫积。
可用艾卷灸身柱穴十分钟,每日1 次。
连续3—7 天。
病例举要:1. 高烧1984 年,光明函授大学召开筹备会议时,夜间一代表突发高烧,为针身柱穴。
半小时后,周身大汗而烧退。
2. 感冒辽宁中医学院一教研室,4 位教师,经常感冒。
每人针身柱3 次,从此竟不再感冒。
因此,针刺身柱穴对预防流行感冒多次实验有效。
3治脑三穴部位:穴在哑门穴直下发际中为治脑一穴,再下一横指为治脑二穴,再下一横指为治脑三穴,用28 号针可刺入一寸。
主治:一切脑系疾病,颈强作痛,中风失语舌强。
失语的原因,发音有唇、齿、舌、喉的共同作用。
舌短者可刺舌下金津、玉液出血。
舌无改变则在喉,可针哑门,但哑门穴之上为延髓,触碰延髓有危险。
治脑三穴的第一穴在后发际距延髓较远,无刺伤延髓的危险。
治脑一穴当第二颈椎,治脑二穴当第三颈椎,治脑三穴当第四颈椎,再下一横指当第五颈椎,再下一横指为第六颈椎,再下则为崇骨;横项第二颈椎两边为天柱、翳风,左右共5 穴谓之纵横十穴。
4四缝穴的效验部位:四缝穴在手指食、中、无名、小指头的第一、二指节横纹中,通于大肠、心包、三焦、心、小肠5 个经。
手指为神经终末反应灵敏,治病的疗效很好。
主治:小儿疳疾,气管炎,蛔虫,消化不良,身体羸瘦,发育不良均有特效。
患儿面黄肌瘦,头发打缕,食欲不振,视其腹部微胀而扪之有青筋或硬块,是为疳疾。
用该法治小儿疳疾,效果极好。
一般针一次即食欲旺盛,数次痊愈。
对成年人形态消瘦,食欲不振,体重达不到正常标准,依法针之,效果显著。
对哮喘亦有良效。
操作方法:手指感觉灵敏,人多畏痛拒针。
对成年人作解释劝服,儿童则由其父母强行使之针刺,有的哭闹拒针,须数人帮助施术。
穴位皮肤消毒,由助手从指尖向指根推几下,然后在第一指节上边以指捏住,术者则由指根向前推捏,用26 号针刺入穴上,当即有白粘液随针而出,挤净擦干。
每隔4 天一次,一般4—5 次可愈。
针后白色粘液渐少,即是好的现象,白粘液渐消失,而针出血液则痊愈。
5肝肾四穴中医对疝气分为厥疝、盘疝、寒疝、癥疝、复疝、气疝、脉疝七种。
大致寒疝,能够还纳,或只有睾丸肿大或下垂者此方有效。
如疝气不能还纳,西医谓之脱肠。
肝肾四穴只限于寒疝和气疝。
肝肾两经对睾丸关系至为密切。
此方选用肝经大敦、太冲、肾经太溪、脾经三阴交四穴。
大敦dadun 肝经第一号穴定位:在足拇趾上面趾节间三毛之际(此穴一说在足拇趾爪甲角外1 毫米),针时以手捏拇趾抻拉而针趾节缝处。
太冲taichong 肝经第三号穴定位:在足背,足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好像手的合谷,但不能使跖骨张开。
太溪taixi 肾经第三号穴定位:在足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三阴交sanyinjiao脾经第六号穴定位:在内踝高点上3 寸,在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6腰痛针术人身的经络都是前后呼应,左右相通。
任脉为前正中线,相对督脉脊椎正中线,肾经对华佗夹脊(今名脊穴),胃脉对膀胱第一行,肝、脾对膀胱第二行,手足六经亦前后相应。
所以缪刺取穴,往往速效。
操作方法:在腰痛部位,用手按压找出最小而最痛的部位,如大面积一片疼痛而找不到最小痛点的不适用此法。
找好痛点,以最痛处一点涂以红色标记,再找到命门穴为计算总穴。
例如最痛点在命门左15 厘米,再下6 厘米。
让病人仰卧,量脐左15 厘米再下6厘米处腹部针入1.5寸,恐痛点对得不准,将针刺入,提出1/2,再向四周探刺,不留针。
让病人翻身俯卧,按压痛点消失,腰痛即愈。
命门Mingmen督脉第四号穴部位:俯卧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前方与脐相对,然而练气功的人则脐向下移少许。
此法颇有立竿见影之妙,但找痛点要准,与腹部痛点相对处要准,针刺要准。
掌握三准,应手而愈。
7截根疗法主治:该法适应于瘰疬,乳腺增生,发际疮,痤疮,疖肿缠绵不愈、此愈彼起,荨麻疹。
找穴:以乳头为标志。
用卷尺一端放在患者左乳头,横拉至右乳头,松开左乳头卷尺,将卷尺向右肩上伸,过颈部而从左肩再向前胸下垂至左乳头为止。
将两乳头的卷尺比齐,把卷尺由颈前向背后下垂,卷尺尽头是穴。
因病人肥瘦而异,其穴约当肝俞附近。
女人乳儿后乳房下垂者,从气户穴直下以第五肋间为准。
针具:用直径1 毫米2 寸长的针,高压灭菌消毒待用。
无此设备条件,用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亦可。
操作方法:找准穴位,严密消毒,左手拇、食二指把穴位的皮肉捏起,右手持针向穴处微斜15 度向脊椎方向刺入肌肉中间,病人亦不甚痛。
留针20 分钟,病重者可留30 分钟,隔3 天再针,以痊愈为度。
8痛点止痛法针灸的缪刺取穴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即选好病侧的穴位而针其健侧的同名穴,效果较好,是调整经络平衡的治疗方法。
“痛点止痛法”是专为治疗小面积疼痛的一种止痛方法。
周身不论何处疼痛都可以使用,但只限于直径1 厘米以内的小范围疼痛。
该法操作简便,效果迅速,能够达到针入病除。
具体做法是用30 号1 寸针1 支,在其痛点的相对侧快速刺入,其痛无不应针而止。
例如痛处恰当内关,可针外关;痛处恰当阳陵泉,可针阴陵泉。
头、面、胸、腹、四肢任何部位疼痛都可使用这种刺法。
也有不很明显的相对处,如头顶部有痛点,由于颈项的关系,不可能两侧相对。
如痛点在前顶可针廉泉,如痛点在百会即无相对处。
还有关节部如“网球肘”的痛点下面是肘关节,肉少骨多,不容易找准相对点,其效较差。
然而,这仅是很少的局部痛。
周身各部位绝大多处是有对立面的。
这种方法可以“应针取效”,甚至不必留针,点一下子,疼痛即失。
病例很多,不暇枚举。
1993 年门诊来一顽固性前额局部痛的小儿,痛3个月,各处治疗花费1000多元无效。
经用此法针后即愈,仅用10 元挂号费而已。
9皮内针十法皮内针最初只用它调整经络,我们临床使用多年,积累经验计有以下十种使用方法:1.调整经络。
在50 年代我曾经做过用经络现象来预测生死的实验,即住院病人,濒于死亡,已通知其家属作精神准备者,前后计有6 人,男3 女3。
其中有的十二经脉在仪表指针读数最小者并有数已经为零,而气血尚存;有的十二经均很低,只有数经较好但气血为零;结果前者均转危为安,而后者皆死亡;说明人身以气血为主,经络为气血的循环路,此说颇可研究。
2.一度冻疮,红肿痒甚。
在疮面中心埋藏一支皮内针,数日痊愈。
3.疼痛不止,针刺无效时,可在痛点埋皮内针可以止痛。
另有一法,例如腰痛不效,让病人站立,身体随便向前后左右扭动,在感觉最痛之处埋皮内针,可以止痛。
4.针刺疗效不巩固,在有效的穴位埋皮内针,有助于疗效时间之延长。
5.失眠症用其他方法不效时,可在安眠穴埋皮内针。
6.小儿尿床。
取双侧三阴交穴。
一针由下往上刺,一针由上往下刺,两针刺入方向颠倒,则疗效较佳。
7.妇人产后乳汁不足,在膻中穴埋皮内针一支,每天用手按压多次,可促进乳汁的分泌。
8.眼针穴用皮内针埋藏,可延长其疗效。
9.减肥。
在双听宫穴内侧耳垂中间各埋皮内针一支,每天用手指按压多次,平常感觉饥饿时以手按压数分钟即不觉饥饿。
在每次饭前手压5 分钟。
10.单纯膝关节疼痛,在膝上2寸的范围内,用手指遍压,在最痛处埋皮内针一支,可以止痛。
但按压无痛点时则不宜使用。
10甩针挂钩疗法挂钩操作方法,起针时手捏针柄用力甩出,故又名“甩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