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玉米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质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玉米赤眼病玉米赤眼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并且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如下:(1)选择抗性品种:在选购种子时应选择具有抗性的品种,以减少发生率。

(2)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和其他植物残体,避免细菌滋生。

(3)使用农药:在发病初期可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疫情扩散。

2.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并且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叶片萎缩。

防治方法如下:(1)选择抗性品种:在选购种子时应选择具有抗性的品种,以减少发生率。

(2)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和其他植物残体,避免真菌滋生。

(3)使用农药:在发病初期可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疫情扩散。

3. 玉米花叶病玉米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并且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如下:(1)选择抗性品种:在选购种子时应选择具有抗性的品种,以减少发(2)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和其他植物残体,避免真菌滋生。

(3)使用农药:在发病初期可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疫情扩散。

二、玉米虫害及其防治方法除了病害外,玉米还容易受到各种虫害的侵袭,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玉米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玉米螟玉米螟是一种昆虫,主要危害玉米幼苗和穗部。

幼苗期叶片被蛀食后会出现白色斑点,穗部则会导致花粒空心、丧失营养价值。

防治方法如下:(1)选择抗性品种:在选购种子时应选择具有抗性的品种,以减少发生率。

(2)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和其他植物残体,避免虫卵滋(3)使用农药:在发病初期可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疫情扩散。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也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玉米
主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病害
1. 玉米锈病:是玉米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锈菌引起。

病菌常在潮湿的环境
下繁殖,并通过风、水等途径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锈病品种、清除病害源、注意排水、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2. 玉米霜霉病:由霜霉菌引起,一般在潮湿和凉爽的环境下发生。

病原菌通过种子
传播,也可经由风、昆虫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霜霉病品种、严格选择病害-free种子、适时播种、调整密度以提高空气流通、及时清除病害残体、合理施肥等。

3. 玉米赤霉病:由赤霉菌引起,主要危害玉米的穗部。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赤霉病
品种、定期田间巡视、及时清除病害部分、喷洒杀菌剂、适时收割等。

二、虫害
1. 玉米螟:是玉米上最主要的虫害之一,主要以幼虫阶段为害,且虫口繁殖力极强。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玉米田周围的杂草、适时种植抗虫品种、做好轮作、注意田间排水、适时喷洒杀虫剂等。

2. 玉米象甲:主要危害玉米幼苗,幼虫可啃食幼苗的根部,影响植株的生长。

防治
措施包括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清除田间杂草、及时喷洒杀虫剂等。

以上只是玉米的主要病虫害介绍,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
的防治措施。

而且,定期检查田间状况、合理施肥、合理轮作、保持土壤肥沃度以及培养
健康的作物等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护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农民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介绍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玉米常见的病害
1. 玉米花病:主要表现为花穗发黑、变小,甚至发育不良,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农田旋作、合理施肥。

2. 玉米灰斑病:主要表现为病斑呈灰褐色,边缘不清晰,严重时导致叶片变黄、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预防性喷药,使用含有活性成分的杀菌剂,及时清除病残体。

1. 玉米螟:主要以玉米叶片和玉米花为食,导致玉米叶片蛀食,玉米花粒受损。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田间杂草、选择抗虫品种、定期喷施杀虫剂。

2. 玉米蝗虫:主要以玉米叶片为食,大量蝗虫聚集可导致严重的玉米叶片蛀食。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化学防治手段,喷洒杀虫剂,同时结合机械控制方法。

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预防性喷药、适时清除病残体、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等等。

在实际操作中,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及时调整,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同时也是病虫害比较严重的作物之一。

病虫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是保障玉米生产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玉米成熟期发病。

该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1)田间管理: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在播种时选择健壮的种子,并在整个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去病叶、病穗等;(2)化学防治:可采用喷施杀菌剂,如多菌灵、乐果等,以控制病症扩散;(3)生物防治:可利用赤霉菌的天敌,如蜘蛛和天敌昆虫等,来减少赤霉菌的繁殖。

3. 玉米立枯病玉米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玉米的苗期发病。

对抗玉米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包括:(1)合理施肥:给予适宜的施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2)密植模式:采用适当的密植模式,增加植株之间的空间竞争,降低病原体的传播;(3)喷洒杀菌剂:可喷洒一些杀菌剂,如螺内酯、菌胺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虫害之一,主要危害玉米的幼苗和成熟期。

对抗玉米螟的防治措施包括:(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蜘蛛等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2)化学防治: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等;(3)机械防治:可利用专门的玉米螟防治器械进行防治,如玉米螟捕杀器等。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的介绍,希望能对玉米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它也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综合排查,玉米叶波斑病、蜗牛、玉米螟、玉米腥黑粉菌病、玉米穗腐病、玉米叶斑病等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虫害,本文介绍玉米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一、玉米叶波斑病玉米叶波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一般在玉米抽穗到幼穗形成之前发病。

症状为玉米叶片出现小黄点,逐渐扩大变成不规则的斑点,中心呈白色或灰白色,周围呈深褐色或棕色,大小不等,叶子会因此枯黄干枯。

防治方法:1. 在发生玉米叶波斑病时,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2.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除去早熟植株和枯叶。

3. 适当使用适量肥料,增强玉米植株抗病能力。

二、蜗牛蜗牛是玉米的常见害虫之一,它可以吃掉玉米的幼穗和成熟的玉米籽粒,导致产量大减。

1. 把蜗牛捕捉或手工涂药,采用“田间旋风莎垫”或“田间蜗牛网”,即在田间引入旋风扇或安装芦苇垫和蜗牛网,阻止蜗牛进入田间。

2. 在非耕作期间清除杂草、垃圾等,减少蜗牛栖息地。

3. 促进蜗牛的天敌如蛇、鸟类的增长,使用杀虫剂时注意不要影响它们的活动。

三、玉米螟玉米螟属于昆虫类,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以玉米幼穗和叶片为食,给玉米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1. 在田间可以放置黄板,诱捕成虫,控制成虫繁殖。

2. 对于幼穗受害的部位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治疗,让幼穗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

3. 设立陷阱或者使用黏性控制因子来控制幼虫的繁殖数量,让它们不能正常地成长和威胁玉米的产量。

四、玉米腥黑粉菌病玉米腥黑粉菌病是由过滤菌科真菌引起的一种危害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繁殖,它会使玉米的叶片和穗部,钟果变成黑色,降低产量。

1. 合理进行玉米田间管理,控制田间湿度,适时处理落叶和残株,减少过冬菌丝的生长。

2. 种植抗病性优良的杂交玉米品种,使用数量适当的氮肥和有机肥物质来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五、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会使玉米的花絮、纹路和谷粒变黑,腐烂坏掉,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2023最新版)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2023最新版)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⒈玉米大斑病病状: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导致叶片枯黄死亡。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理病残体,喷施适量的杀菌剂。

⒉玉米锈病病状:叶片上出现黄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长条状,后期出现棕色梭状子座等。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及时清除病叶,喷施铜制剂或其他有效杀菌剂。

⒊玉米叶斑病病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斑点,中间为灰白色,边缘清晰。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病源源头的防控,采用抗病品种。

⒋玉米灰斑病病状:叶片上出现黑色小圆斑,逐渐扩大为椭圆形,后期叶片整体变为灰色。

防治方法:采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适量疏远植株,及时清除病叶,喷施杀菌剂。

二、玉米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⒈玉米螟病虫害特征:玉米叶片出现蛇形蛀食,严重时可导致叶面完全消失。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适时整地,及时清除病残体,喷施有效的杀虫剂。

⒉玉米象甲病虫害特征:玉米幼苗受害,幼苗叶片被啃食,出现“窗玻璃状”或“粉笔削状”的伤害。

防治方法:及时整地,清除害虫,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喷施有效的杀虫剂。

⒊玉米蚜虫病虫害特征:叶片上出现黄化,嫩叶卷曲,蚜虫粪迹附着在叶片上。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推行间套作、轮作,注意及时发现并清除害虫,喷施杀虫剂。

附录:⒈本文档附件包括:病虫害图片、防治措施参考表格。

⒉法律名词及注释:- Pesticide:农药- Fungicide:杀菌剂- Insecticide:杀虫剂- Resistant variety:抗病品种- Crop rotation:轮作- Fertilization:施肥- Ventilation:通风- Controlling disease sources:病源源头的防控- Intercropping:间套作- Eradicate pests:清除害虫。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病虫害不仅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因此,科学合理地防治玉米病虫害是保障玉米产量和农民收益的重要措施。

二、玉米病害及防治方法1.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

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转变为橙红色的锈斑。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锈病品种,选择具有抗锈病基因的玉米品种;•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三唑酮等;•加强对玉米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清除病残体。

2. 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灰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灰色斑块。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病害抗性强的玉米品种;•病害初期及时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增强玉米植株的抵抗力,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3.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病害,对人畜健康有害。

其症状为玉米穗上出现红色霉斑,严重影响玉米的质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如赤霉病抗性强的玉米品种;•定期检查玉米田,及早发现病害的迹象;•合理施肥,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4. 玉米螟害玉米螟是玉米上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会侵入玉米植株并破坏叶片和穗部。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螟害的繁殖;•定期监测玉米田,及时发现并处理螟害的危害;•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如氢氟酸和苯酚等。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1. 综合防治在防治玉米病虫害时,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2. 早期预防预防玉米病虫害的最佳策略是在种植前进行早期预防。

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保持适宜的田间管理等。

3. 定期巡视定期巡视玉米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巡视时要注意观察玉米植株的叶片、茎部和穗部等部位。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玉米主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玉米稻瘟病稻瘟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主要表现为病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叶面上出现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斑点,稍晚期则变为灰黑色,甚至呈黑色水渍状。

防治措施包括:(1) 种植抗性强的品种;(2) 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3) 避免积水,控制地势低洼的田地的发病;(4) 定期喷洒杀菌剂;(5) 轮作种植,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3. 玉米花叶病玉米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旗叶和剑叶。

病症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大片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融合,最终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1)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2) 在播种前进行种子药剂处理;(3) 定期喷洒杀菌剂,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4) 在耕作时保持适当的间隔,便于通风和光照,并促进叶片的干燥。

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生活阶段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

成虫常在夜间飞行并产卵,幼虫在玉米的茎和叶片上寄生,造成玉米的干枯和减产。

防治措施包括:(1) 种植抗病虫性强的品种;(2) 定期喷洒杀虫剂,特别是在成虫产卵期;(3) 大田管理,包括清理虫巢、采摘幼虫并销毁等;(4) 适当灌溉和施肥,增强玉米植株的抵抗力。

2. 玉米蚜玉米蚜是一类吸取植物汁液的昆虫,寄生在玉米的叶片上,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干枯。

防治措施包括:(1) 在种植前进行田间清理,消灭虫卵及虫源,减少蚜虫的繁殖;(2) 使用杀虫剂喷雾进行防治;(3) 适时疏叶或修剪,增加通风和光照,减少蚜虫的生存环境。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种植抗病虫性强的品种,科学合理的农田管理,包括适时施肥、灌溉、杀菌和杀虫等措施。

定期监测病虫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斑病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发生部位: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
病斑特征: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型病斑,一般大 小为50~100×5~10mm,有些长度可达200mm。 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 在抗性品种上,病斑呈褪绿、浅灰色,较少霉层
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 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 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 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 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 度)决定。
防治办法。 l.加强检疫 应特别注意不从 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我国发病严 重的主要是吉63自交系。2.药剂防治 可 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 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染叶片、叶 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 连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 成行。病斑圆形或椭圆形, 褐色至红褐色,小病斑有 时汇成大斑,病斑附近的 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 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 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 束残存如丝状。
八、玉米丝黑穗病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 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 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 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 发状。雄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 2、发病规律:玉米丝黑穗 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以 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 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 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 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人雄花 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 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 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 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 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 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 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 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 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 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三、玉米圆斑病
小斑病 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
发生部位:小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 病斑特征:叶片上常见症状有3种: (1)典型症状:受叶脉限制,椭圆或近长方形,黄 褐色,边缘深褐色,大小为10~15×3~4mm (2)不受叶脉限制,多为椭圆形,灰褐色 (3)小点状坏死斑,黄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
症状。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 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 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 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 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 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 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 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 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 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 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 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丝黑穗病 Head smut 发生部位:果穗和雄穗 病斑特征:果穗短粗,近球形,无花丝,苞叶正常, 但果穗组织已变为黑粉,残存丝状植物维管束组织
十三、玉米螟
1、症状:成虫黄褐色,体长10-15毫米,翅展22-35毫 米,前翅有2条波状横纹,横纹间有2个暗斑,后翅色略 浅,也有2条波状纹。卵扁圆形,长约1毫米,由20-60 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初产卵乳白色,渐变淡黄色、黑褐 色。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25毫米,体背腹面乳白 色。蛹纺锤形,红黄褐色,体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5 -8根刺钩。
发病规律。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 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 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 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 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 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 菌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抱子传播到 玉米植株上,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 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一、玉米大斑病
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 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 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 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 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 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 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 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 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 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良种; 2 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 和磷、钾肥;3 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 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 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 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 治2~3次。
二、玉米小斑病
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 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 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 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 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 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 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 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 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