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夏玉米当前管理措施

夏玉米当前管理措施《夏玉米当前管理措施》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夏玉米当前的管理措施。
这夏玉米啊,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得好好管理才能茁壮成长,最后给咱带来个好收成呢。
一、施肥管理原因:夏玉米生长速度快,对养分需求大。
如果营养跟不上,那玉米就会长得又瘦又小,像个发育不良的小豆芽。
具体操作方法:1. 基肥要足。
在播种前,要把有机肥料和一部分化肥施到地里。
一般来说,每亩地可以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 - 3000千克,再加上适量的三元复合肥,比如30 - 40千克。
这就好比给玉米宝宝先准备好一个装满食物的小仓库,让它在生长初期就有充足的营养来源。
2. 追肥要及时。
在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
拔节期的时候,玉米开始快速长高,这时候每亩可以追施尿素10 - 15千克,就像是给它加把劲,让它能一节一节地往上蹿。
到大喇叭口期,玉米需要更多的营养来长穗,这时候要再追施尿素15 - 20千克。
追肥的时候呢,可以在玉米植株旁边挖个小坑,把肥料放进去,然后再盖上土,可别直接把肥料撒在表面,那就像把饭放在桌子上,风一吹就没了,玉米可吃不到多少。
预期效果:充足的施肥能让玉米植株长得健壮,叶片翠绿宽厚,茎秆粗壮。
这样的玉米在后期就更有力量去结出饱满的玉米棒子,产量也会大大提高。
二、水分管理原因:水是生命之源,夏玉米也不例外。
缺水的话,玉米会打蔫儿,严重的话甚至会旱死;水太多呢,又会让玉米根部长时间泡在水里,容易烂根。
具体操作步骤:1. 灌溉要合理。
在玉米生长期间,如果天气比较干旱,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这时候一定要及时浇水。
可以采用沟灌或者滴灌的方式。
沟灌呢,就是在玉米地的垄沟里放水,让水慢慢渗透到土壤里,这种方式比较节约水,还能保证玉米根部能均匀地吸收到水分。
滴灌就更先进啦,通过滴头一滴一滴地给玉米供水,就像给玉米宝宝喂水喝一样精准。
2. 排水要做好。
要是遇到雨水多的时候,地里积水了,就得赶紧排水。
可以在玉米地周围挖好排水沟,让积水能快速排出去。
夏玉米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PPT

玉米粘虫
防治方法:1.中耕除草 控制越冬虫源 2.喷施高效 氯氰菊酯
玉米螟
防治方法: 1.处理寄主玉米秸秆 2.大喇叭口期喷施毒死
蜱、辛硫磷
红蜘蛛
防治方法: 1.喷施扫螨净、阿维菌
素 2. 拔除田间及周围杂草
粗缩病
防治方法: 1.苗期喷施菌毒清和病 毒A等(病毒抑制剂)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 埋 3.联防灰飞虱(吡虫啉)
地老虎
防治方法:1.种子包衣 2.喷施敌百虫、
毒死蜱、辛硫磷乳油
蓟马
防治方法:喷施吡虫啉、毒死蜱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金针虫
防治方法:1.毒死蜱拌种 2.耕翻土壤,
症状:刚出现时为白色或黄色 小斑点,以后逐渐变成褐色 或紫褐色的小病斑,在病斑 附近常出现红色 。病斑发 展到后期会从表面散出褐色 粉 末 ,病情严重时,玉米 2.拔节前期整株喷施
三唑酮,烯唑醇,甲 基硫菌灵
粗缩病
症状:植株的节间缩短, 叶片丛生,叶肉变厚, 植株变矮,感病重的 植株不上能正常结实
刚出现时为白色或黄色小斑点以后逐渐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的小病斑在病斑附近常出现红色展到后期会从表面散出褐色粉末病情严重时玉米的叶片会很快枯死防治方法
夏玉米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病害
褐斑病、粗缩病、顶腐病、 大小斑病、茎腐病等
常见虫害
地老虎、蓟马、金针虫、玉米粘虫、 灰飞虱、玉米螟、红蜘蛛等
褐斑病
冬小麦 夏玉米 病虫害防治

冬小麦夏玉米病虫害防治
冬小麦和夏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冬小麦病害:
- 条锈病: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三唑酮、多菌灵等。
- 叶锈病:同样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如硫磺粉、氧化乐果等。
- 纹枯病:保持适当的田间湿度,避免过度灌溉,及时清除病株。
2. 冬小麦虫害:
- 麦蚜:使用杀蚜剂进行喷洒,如吡虫啉、毒死蜱等。
- 吸浆虫: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放养瓢虫、蜈蚣等天敌。
3. 夏玉米病害:
- 青枯病:及早发现并隔离感染植株,使用抗生素喷洒治疗。
- 大斑病: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硫磺粉等。
4. 夏玉米虫害:
- 玉米螟: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敌敌畏、氯氰菊酯等。
- 粘虫: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放养瓢虫、蜈蚣等天敌。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防治时间和方法。
- 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 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
- 做好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灌溉,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夏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夏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摘要介绍了夏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49-01近年来,随着玉米振兴计划的实施,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单产、总产不断提高,颍上县对夏玉米生产非常重视,笔者进行玉米苗情监测和试验示范多年,现将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玉米粗缩病1.1 发生特点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病害。
玉米感病后,叶片宽短,厚硬僵直,叶色浓绿,病株矮缩,节间粗肿缩短,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结实少,重病株不能抽雄,雌穗畸形,籽粒很少,或者不能结实。
1.2 防治技术选用抗病品,适当推迟播期,一般6月10—15日是夏玉米的最佳播期[1]。
对播期过早的玉米,在玉米二叶一心期防治灰飞虱最佳,特别是村边、沟边的田块,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750 g/hm2或10%啶虫脒300 g/hm2+40%毒死蜱1 050 ml/hm2,对水300 kg均匀喷雾。
10 d后进行第2次防治玉米粗缩病。
2 玉米小斑病及叶斑类病害2.1 发生特点此类病害包括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叶斑、褐斑病等主要为叶部的斑点型病害,危害玉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小斑点,小斑点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
特别是麦收后,播种过早、肥力不足、长势弱的玉米田块易发病。
2.2 防治技术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病叶率为5%左右),防治药剂可选25%咪酰胺乳油600~750 ml/hm2或25%丙环唑乳油600 ml/hm2等[2]。
3 玉米茎腐病和青枯病3.1 发生特点茎腐病(俗称烂茎病、腰烂病)为土传病害,发病初期玉米茎下部叶鞘出现不规则形浅褐色水渍状病斑,然后逐渐扩大侵入内部组织,使茎组织腐烂缢缩,呈深褐色至红褐色,并有臭味,植株倒折。
有时植株上部也受害,心叶失绿,萎蔫状,叶鞘与茎秆腐烂易拔出,并有黄褐色臭液。
菏泽市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菏泽市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菏泽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主要的玉米种植基地之一。
夏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频发的时期。
为了保障夏玉米的健康生长,农民需要认真防治各种病虫害。
本文将介绍菏泽市夏玉米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玉米种植农民。
菏泽市夏玉米主要病虫害1. 玉米螟玉米螟是夏季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和茎部。
玉米螟的幼虫会钻入玉米植株内部,导致玉米叶片损伤,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玉米减产甚至死亡。
2. 玉米小病毒病玉米小病毒病是夏季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卷曲、小斑点等症状。
严重感染的植株会出现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的情况。
3. 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夏季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期和抽雌期,主要表现为玉米穗部腐烂、变黑、出现霉斑等症状。
严重感染的玉米会导致穗部空虚,减产严重。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益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在菏泽市夏季玉米种植中,可以选择利用蓖麻、萝卜、番茄等作为生物防治措施,通过增加植物多样性,建立丰富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天敌昆虫的数量和种类,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2. 合理施肥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在夏季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化肥,使玉米植株生长良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是防治夏季玉米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菏泽地区,可以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抗病玉米品种,例如抗玉米螟、抗玉米小病毒病、抗玉米穗腐病的品种,通过种植抗病品种,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减少病害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4. 定期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夏季玉米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玉米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在夏季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抽雄期和抽雌期,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灭幼虫等,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保障夏季玉米的健康生长。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Bipolarismaydis)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
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
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
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
华北地区7~8月份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这期间若降雨日多、雨量多、温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①推广种植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
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
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
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
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本病以浸染叶片为主,也浸染叶鞘和苞叶。
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可达15~20厘米·1~3厘米。
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

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草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玉米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降低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农业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治理的方法,以期有效控制玉米的病虫草害问题。
一、病害的防治1. 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产量的锐减甚至无法收获。
防治玉米穗腐病的方法主要是选择抗病优良品种,选用健康种子,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残株,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空气湿度,及时采取化学防治。
2.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常常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容易发病。
预防玉米叶斑病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要做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浇水、浇水不可溅到叶片,有疫情时要及时用药防治。
3.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黄色链格孢引起的,严重者会造成减产甚至颗粒不育。
防治玉米锈病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抗锈病的玉米品种,保持通风透光,保持玉米田的整洁,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防治。
二、病害的监测和预警要做好病害的综合治理,必须要有科学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可以利用农业气象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和玉米生长期来预测疫情,当监测到病虫的发病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玉米的生长健康。
三、病虫害的防治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在玉米苗期和玉米灌浆期危害较大。
综合治理玉米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农药。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混合播种、间作栽培以及采用抗虫玉米品种。
2.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喜温暖干燥的环境,如果发生危害,会造成严重的玉米减产。
我们可以通过优良品种的培育、留茬不深、根据适度施肥及时收获等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控制玉米蚜虫的危害。
3. 玉米蓟马玉米蓟马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危害玉米和蔬菜等多种农作物,严重时会导致减产。
对付玉米蓟马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农药。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玉米作为我国的三大经济作物之一,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据了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的重要位置。
但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极大地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
因此,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成为了保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措施。
1. 玉米病害(1)玉米灰斑病:引起该病的真菌主要为灰斑病菌,该病在玉米生长期间的危害比较明显,会造成叶面积减少、萎缩或变黄,进而导致玉米减产。
(2)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由赤霉菌引起,该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玉米不育,同时病害普及率高,亟待治理。
(3)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由铜绿假单胞菌等导致的病害,主要表现为穗壳变软,口部开裂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幼虫钻入玉米叶片中,造成纵向蛀洞,严重时会造成玉米减产。
(2)桃天牛:桃天牛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被广泛认为是重要的林业害虫,但同时也会对玉米带来危害。
(3)玉米象:玉米象是一种比较广泛分布的玉米害虫,它会对玉米的花粉、花药、玉米胚芽以及玉米饲料等带来危害。
尤其在夏季高温时容易大量繁殖,成为玉米重大病虫害之一。
(1)合理降低田间湿度: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秸秆、杂草等杂质物,以减少田间湿度,有助于降低病菌在田间的传播和生存。
(2)及时病害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制定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3)选用健康良种:选用对病菌较为抗性的玉米品种,有助于提高防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使用生物农药:可以采用核糖体损伤剂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
(1)合理施肥:通过合理施肥,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玉米的抗虫能力,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防治:可以采用一些物理防治方法,如用草木灰、农药、油膜等对玉米带菌虫成虫/幼虫进行灭杀。
(3)早期防治:在玉米生长初期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有助于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危害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褐斑病
防治方法:
1.选取抗性好的品种 2.拔节前期整株喷施 三唑酮,烯唑醇,甲 基硫菌灵
粗缩病
症状:植株的节间缩短, 叶片丛生,叶肉变厚, 植株变矮,感病重的 植株不上能正常结实
粗缩病
防治方法: 1.苗期喷施菌毒清和病 毒A等(病毒抑制剂)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 埋 3.联防灰飞虱(吡虫啉)
红蜘蛛
防治方法: 1.喷施扫螨净、阿维菌 素 2. 拔除田间及周围杂草
1.病虫害的防治原则:病在防、虫在治
2.关键时期:三至五叶期和八叶一心、大喇叭口期
3.具体防治方法和药剂用量可直接咨询农大科技营
常见玉米病虫害及其 防治方法
常见病害
褐斑病、粗缩病、顶腐病、 大小斑病、茎腐病等
常见虫害
地老虎、蓟马、金针虫、玉米粘虫、 灰飞虱、玉米螟、红蜘蛛等
褐斑病
症状:刚出现时为白色或黄色 小斑点,以后逐渐变成褐色 或紫褐色的小病斑,在病斑 附近常出现红色 。病斑发 展到后期会从表面散出褐色 粉 末 ,病情严重时,玉米 的叶片会很快枯死
地老虎
防治方法:1.种子方法:喷施吡虫啉、毒死蜱
金针虫
防治方法:1.毒死蜱拌种 2.耕翻土壤, 将害虫移至土壤深层 3.毒死蜱灌根
玉米粘虫
防治方法:1.中耕除草
控制越冬虫源
2.喷施高效
氯氰菊酯
玉米螟
防治方法: 1.处理寄主玉米秸秆
2.大喇叭口期喷施毒死 蜱、辛硫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