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整体性评估方法研究

结构整体性评估方法研究
结构整体性评估方法研究

结构整体性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两大工程,给人们带来很多福利,但同时,某些老旧的结构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其定期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码头检测与评估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整体性的评估方法还不完善,十分有研究的价值。本文主要将前人对码头、桥梁、建筑以及大坝的评估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待更好的显现结构整体性评估的全貌。

关键字:土木工程码头结构评估方法

1.引言

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结构的安全仍是二十一世纪的热点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结构物逐渐破损,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大量解放前的老建筑,还在继续使用中,而且有些建筑物已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这些潜伏的危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酿成更大的事故。对已有的老旧结构以及因某些事故而造成破坏的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鉴定已经

关系到社会经济、安全和使用的重大问题。此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结构物的整体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针对使用较多的码头、桥梁、建筑以及水利工程中较有代表性的大坝。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结构物评估方法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2.结构整体性评估方法研究

2.1码头

建国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突飞猛进,这与港口建设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港口的需求量更是有增无减。然而,在我国已建的港口码头建筑物中,大部分已经生产运营超过了十年甚至更多,这些码头在自然环境或某些事故中,不可避免的发生腐蚀、老化、过载、疲劳的等一系列损伤。这些破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与此同时,现役的港口码头已不能满足运输生产的要求,急需吞吐能力大的码头。新建的码头能否与老旧码头协调满足整体承载力的要求是码头设计人员十分重视的环节。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要对码头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保证对码头的现状的健康状态有个更全面的分析。

码头的评估主要是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包括安全性、使用性与耐久性评估。依据《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评估技术规范》[1]中规定,码头的安全性评估以目标为基础来确定分级界限,并将安全性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可靠指标β

使用性评估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评估分级以现行规范规定的现值与实测值或验算值的比值进行划分,划分的基本原则同安全性评估分级相似。对水工结构建筑物耐久性的评估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因材料劣

化造成的损伤程度,划分为不同的极限状态进行评估,并考虑维修难易程度进行评估分级。

《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指南》[2]中规定,结构的安全性评估主要有以下步骤:划分评估单元、依据不同的码头结构型式确定验算项目并验算、码头安全性等级的确定等。其中验算项目主要是计算结构的抗力与效应。对码头的安全性评估分级应从基本单元、子单元和评估单元依次进行。结构构件安全性评估应按下表规定分别验算个验算项目等级,取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安全性评估等级。

表1 结构构件安全性评估分级标准

等级

构件类别

A B C D

主要构件R

d /S

d

≥1.00 0.95≤R

d

/S

d

<1.00 0.90≤R

d

/S

d

<0.95 R

d

/S

d

<0.90

一般构件R

d /S

d

≥1.00 0.90≤R

d

/S

d

<1.00 0.85≤R

d

/S

d

<0.90 R

d

/S

d

<0.85

对结构的安全性而言,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和耐久性等。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结构安全事故,日本土木工程协会混凝土结构委员会(1987)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3]。徐云清(1997)建立了老化病害混凝土水工建筑物耐久性多层次评估模型,提出了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估方法——劣化速度法与劣化度法[4]。两种方法均用耐久性系数作为其分级标准,能够保证对同一个建筑在正常运性条件下不同时期进行评估时,其结果的一致性。

刘伯清(1997)采用C语言编程和相应的开发环境,研究开发出可在基本的原始信息输入后,自动进行评估并输出评估结果的计算机软件[5],可对码头评估该具有整体的宏观认识。竺存宏(2000)提出了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海港高桩码头的可靠度进行评估[6],并结合工程实例,得出该方法对结构整体的综合评价与现场调查情况基本一致的结论。该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建立模糊数学评估模型,建立因素集与评判集,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各类构件进行单层综合评估及码头结构整体双层评判,双层评判可按下述步骤:①将因素集U按某一属性分成S个子集;②对子集U i 进行综合评判,设相应的因素权集为A i,某单因素的评价矩阵为R i,则V i=A i· R i;③将每个子集U i作为一个元素,V i为其单因素评判,这样{U1、U2……U i}的评价矩阵为R={V1、V2、……}T,由于每个子集U i反映了U的某种属性,按其对结构整体可靠度的重要程度,给出权集A,于是有:V=A·R。应用评判集可知整体的可靠度等级。

王广德、田双珠(2002)等人对目前码头评估的方法进行概括性的总结[7],主要有经验法、模糊评判法、概率计算法、控制断面计算法、振动诊断——模态分析法、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法及综合评估法。各种方法各有各个有的特色,但文中未深入研究每种方法的应用。陈强、冯涛(2003)等人对高桩码头承载力“论证方法”进行探讨[8],在“静态论证”与“实测参数论证”方法的基础上,用“动态论证”方法,强调现场原型整体“模拟加载”的试验观测。

朱崇诚(2003)基于可靠度理论,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对码头极限状态进行评估[9]。一般将评估体系分为四层,即系统可靠性、子系统可靠性、单元可靠性以及子单元可靠性。基于概率极限状态评估法理论,码头损伤其失效概率加大,可理解为码头出现不安全行的可能性增大。引入码头可靠性判别指标Z0,定义Z0=R/γ0S,其中γ0为结构重要安全系数,R、S分别为码头结构或构件的抗力和荷载作用效应。根据可靠性判别指标Z0将码头实际技术状态分为四个等级,具体见下表。

表2 码头可靠性评估标准

级别Z0 文字解释技术状态破损程度处理要求评估结构Ⅰ级Z0≥1.0 符合规范要求正常无破损不必采取措施继续使用Ⅱ级0.92<Z0<1.0略低于规范要求稍差轻微破损可不采取措施改善使用Ⅲ级0.87<Z0<0.92不符合规范要求较差较重损伤应采取措施限制使用

Ⅳ级Z0<0.87严重不符合规范

要求

极差严重破损

必须及时或立

刻采取措施

停止使用

徐秀娟(2009)运用灰色关联度为准则,对在役高桩码头的安全性及耐久性进行综合评估[10]。该方法是在多层次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层次的初始权重,在用熵的性质对权重数修正,最后用表示结构或构件耐久性的灰色关联度R作为划分等级的标准。孟静(2009)将影响高桩码头安全运行的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Matlab软件编制出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确定各个部分的权重[11],经过模糊运算得出评估结果。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在模糊环境下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码头结构的安全性评估主要是对其构件承载力的评估。

古松(2009)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将不确定因素系统化[12],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把定性转化为定量,计算综合折减系数,并根据实测结果,来估算既有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从而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通过确定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影响因素,进行模糊评价得到模糊关系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各组成因素呈递阶层次两两对比,求解判断矩阵,从而确定各因素的相对权重,评估等级用承载力折减系数集表示,即{1.0,0.9,0.8,0.7}。最终的综合承载力折减系数用模糊综合评估结果乘以折减系数集,将对结构物的实测结果计算得到的承载力乘以最终的折减系数作为现有承载力设计值。孙熙平(2012)根据重力式码头的特点,结合有限元软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采用建立有限元计算软件的模型对重力式码头进行安全性评估[13]。该种方法是计算过程更加方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重力式码头利用结构自身的重力,抵抗墙后土压力的荷载作用,其破损状况程度较轻。根据近10年的检测资料显示,重力式码头的破损较少,只有3例。板桩码头是利用打入地基中的板作为挡土墙,并在板桩墙后设置拉杆,并由锚定结构锚固。但目前对板桩码头的检测评估的研究较少。相比重力式和板桩式码头,高桩码头的受损较为严重,其属透空式结构,对波浪不发生反射,不影响泄洪,并可减少淤积,适用于软土地基。因此高桩码头大量的运用在港口码头中,但该种结构型式的耐久性和对加载工艺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差。

目前对高桩的码头的检测评估研究较多,经验法虽然精确性不高,但对预防某些事故的发生起着很大的作用。传统的以可靠度为理论的极限状态评估方法依然运用较广泛。

模糊层次分析法较为大多数学者接受,其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如何确定层次分析法中的权重系数方法很多,这就要求提出更简便的方法。随着有限元软件的推广,基于振动的模态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将在码头的评估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随着各种评估方法的成熟,综合评估法将会越来越完善。

2.2 桥梁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而桥梁作为交通工具的枢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各种形式、各类体系的跨河(江)大桥、高架桥、立交桥、人行桥等都为现代化都市文明增色添彩,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结构自然老化、车辆荷载增加以及不利环境的影响,部分既有桥梁结构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各种病害,导致桥梁的承载力的降低。近年来,国内外大桥出现断裂、坍塌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长期不采取措施的话,将会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开展桥梁检测和评估的研究,对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桥梁的安全性评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为桥梁交通事业做进一步的贡献。

根据我国《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14]规定,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采用综合评估法与单项指标相结合,先对各构件评定,在对部件或整体进行评定。通过对桥梁总体的技术状态评分,根据计算的评分结果判断等级。桥梁总体的技术状况评分按下式计算:

Dr=DCI×W

D +SPCI×W

sp

+SBCI×W

SB

Dr—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定;

SPCI—桥梁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

SBCI—桥梁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

DCI —桥面系技术状况评定;

W

D

—桥梁系在全桥中的权重,按规定取值;

W

sp

—上部结构在全桥中的权重,按规定取值;

W

SB

—下部结构在全桥中的权重,按规定取值;

表3 桥梁技术状况分类表

技术状况等级

技术评分状况

1类2类3类4类5类

Dr [95,100] [80,95) [60,80) [40,60) [0,40)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15]中指出,全桥总体技术等级评定,宜采用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方法。亦可按重要部件最差的缺损状况评定,或对照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与码头评估不同,桥梁评定将分为5类,具体的可参照规范。《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16]对承载能力评估方法进行规定,在静力荷载方面,先定义一个静力荷载试验效率系数,在定义一个校验系数η。校验系数η确定桥梁承载力的重要指标。η值越小结构安全储备越大。

王永平(1996)提出用损伤来度量桥梁结构或构件的损伤程度,并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桥梁使用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和桥梁评价的专家系统

[17]。依据评估因素评价标准的的等级划分原则,划定了损伤度等级的区间,A级:DV≤0.2;B级:0.2≤DV≤0.4;C级:0.4≤DV≤0.6;D级:0.6<DV≤0.8;E 级:0.8≤DV≤1。利用桥梁使用性能等级隶属函数,并结合损伤度,就可以通过权重和因素评判矩阵的关系来运算,可以进行上一级的评判,然后逐级评判,最终求出桥梁综合评判等级。桥梁评估专家系统的建立采用Turbo C 2.0语言编程,在PC(AT/XT)微机上实现。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杜进生(1999)研究了系统可靠度在桥梁评估中的应用[18],并介绍了寻找失效模式的方法,即确定性搜索法和概率搜索法,包括荷载增量法、RSR法、分支界限法、β分解法等。张永清(2001)借助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和打分法相结合[19],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桥梁安全性评价模型,并计算出桥梁安全性的总评分确定桥梁的安全等级。王有志(2002)等针对桥梁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按照其传力路径将其划分为上部结构、传力结构和下部结构,并给出构成各部分的基本受力构件,建立起多层次综合评估模型[20]。桥梁结构的可靠性取决于主要受力构件的可靠性,然后建立功能函数求解单一破坏模式下的可靠指标。因为评估的计算结果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方法,采用承载力降低率做为评价构件的统一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将构件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承载能力降低率进行逐层加权求和作为结构体系的评估指标。

寇明国(2002)总结了关于钢筋混凝土桥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基于外观调查的方法、基于设计规范的方法、荷载试验、基于专家经验的方法以及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的方法等[21]。黄建勇(2008)在其论文中提到人工智能在桥梁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其主要的理论方法有模糊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灰色动态系统理论以及遗传算法[22]。其中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为既有桥梁状态智能评估方法开辟了新得道路。卢啸(2010)以某钢筋混凝土拱桥为例,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广义刚度的构件重要性评价方法分析拱桥各构件的重要性,从而指出保证结构安全性的重要部位[23]。在桥梁评估中可用该方法首先确定关键部位,然后对关建部位评估,从而对桥梁的整体安全性进行分级。

林贤坤(2012)利用振型已质量归一化的试验模态参数,将基于不中断交通运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在桥梁评估中运用[24],用模态挠度代替静挠度评估桥梁的状态,并用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项丽(2012)对使用性的评估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25],主要有人工巡查法、荷载试验法、实时监测数据评定方法、可靠度理论评定法等。目前相比于可靠性评估,使用性评估研究得到的重视相对较少,有待加强。张伟(2013)分别按模拟车流加载和规范荷载最不利位置加载计算荷载效应[26],并进行比较,得出运用规范荷载乘以一系数的形式作为极限荷载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在城市建设中,桥梁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项建筑物,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生产运营中,如何在给人类带来最大效益的同时,应尽量的将其损害降低到最低是一件很值得考虑的问题。技术检测评估人员应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评估,在用经验法发现问题的同时,应及时解决问题,并采用其他方式对修补过的桥梁再次检测评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目前,桥梁的评估方法发展较为完善,其中模糊层次分析法较为大多数学者接受,而人工智能评估法凭借其更精确,更准确的特点,在桥梁检测评估中将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2.3 建筑

如今的建筑工程技术如此成熟,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问题仍然是各个建筑工程参与者所关心的着重强调的。当建筑工程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往往就会随之发生结构失效,甚至是工程事故,进而发生巨额的经济损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任何工程人员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上,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国内外都曾发生过重大的倒塌事故,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因此在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中,必须把结构失效或发生工程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对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评价鉴定,已经成了关系到社会的重大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27]中,对于结构构件的可靠性等价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构件的承载力,而关于构件本身的一些物理量则作为次要因素来考虑,并按一定的经验型规则来评价构件的可靠性。同时规定,整体结构可靠性评估下分三个方面,即承重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及支撑系统和维护系统,且以承重结构体系为主。假设承重结构体系的安全性等级即为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状态。

对于结构的设计与评估而言,结构可靠性可以作为协调结构安全性适用于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刘闯(1995)通过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进行划分,就是从定量的方法入手,通过一定的变换关系然后对系统安全性划分

[28]。李正农,袁文阳(1996)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结构的抗力和荷载进行分析和预测,建立动态GM 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求得荷载和抗力在不同时刻的数学期望和均方根差,再求的不同时期的结构可靠度的值[29]。因考虑到结构的抗力和效应具有时变性,所以结构的可靠度公式变为()()()()()t t t t t S R S R 22σσμμβ +-=;其中,()()()()t t t t S S R R σμσμ

,,,分别为抗力是灰力时的均值与方差,荷载效应是灰数时的均值和方差。应用GM 模型将灰数白化,即可得任意时刻t 的结构可靠度,即()()()t t P S β-Φ-=1。 张爱林(1998)针对现役结构的特点,综合考虑有关参数的随机性以及失效准则的模糊性,将随时间变化的结构模糊动态可靠度的复杂过程简单化,研究分

阶段性评定结构动态可靠度的方法[30]。刘西拉(2001)依据结构系统可靠性划分

结构安全等级的思想[31],采用泰勒展开法推导结构安全性等级的实用公式,通过计算结构失效概率,使安全性划分成为可能。柳承茂(2004)从临界结构入手,以构件失效影响面积为参考,用简便的方法计算构件重要性系数,在结合构件的可靠度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估方法[32]。构件失效面积比的定义如下:αi =S i /∑S i 。其中S i 表示单个构件失效的影响面积。用构件的失效面

积表示单个构件对整体性的贡献,可以进一步通过单个构件的安全性评价整体的安全性。 刘西拉(2004)按照Bayes 思想,在MEDIC 方法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结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的方法[33]。按Bayes 方法:()x i P θ' = ()()()∑j P j x P i P i x P θθθθ)( 式中:x 为检测结果;θi 为结构所处的等级;P (θi )为先验概率;P ’(θi |x )为后验概率;P (x |θi )为样本似然值。这样可以对可靠性有个合理的预测,通过不

断的获取信息,可以不断地调整

预测结果。该方法能够模拟结构等级衰减变化的情况,从而能够预测结构等级的发展情况。

顾祥林(2007)根据层次分析法,提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子结构中构件权重系数实用计算方法[34]。先对n 个影响因素中每次取2个因素比较,形成判断矩阵,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构件的权重系数,即单个构件在整体性中所占的比重,计算方法如下∑

=ni i i i γγω 。 ωi 表示i 类构件中各构件的权重系数;γi 表示各构件的权重比;n i 各构件的数量。先评定每层结构的可靠

性等级,在根据层与层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整体结构的可靠性等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正逐步进入以维修与现代化改造为重点的第三时期,为了充分保护资源,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既有结构,在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其使用寿命。目前,对建筑的整体性评估主要是基于可靠度的理论方法,研究其构件的重要性系数,从而对建筑物的整体性进行评估。关键在于如何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出构件的重要性系数,是目前学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探索出更有效的方法。

2.4 水利

我国水利水电枢纽大多兴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限制,工程设计技术比较落后,整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和管理都缺乏经验,所以运行到现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些大坝出现溃坝、有些出现渗流破坏、有些大坝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目前对水库大坝病险的分析已经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大坝的风险评估研究,提高大坝的安全性,排除潜在风险。

目前,对水利水电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概率论法、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法、直接积分法、大系统目标规划法等。姜树海(1998)研究了随机模糊不确定性因素对大坝防洪风险的影响[35],在承认现有规范规定的设计洪水标准前提下,通过风险分析的比较,采用允许风险指导值来评估大坝的设防标准。李君纯(2000)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大坝安全的方法及相应的判别标准[36],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水库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大坝兴利或成灾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大坝总体安全度sD 给出定义,并将sD 作为大坝安全评价的判别标准。李芬花(2010)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水利水电 A.D.HALL 系统进行分析,确定了

A.D.HALL 系统中各因素的风险对大系统风险的影响,构件了水利水电A.D.HALL 矩阵的层次模型[37]。

近年来,对水利结构的安全性评估较少,主要是针对其风险性评估,更侧重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风险评估管理。在风险性评估中可借鉴结构评估的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无论是风险性评估还是结构评估,都对水利水电工程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其评估方法的探讨与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结论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而言,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和结构耐久性。结构的承载能力是保证结构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近来,如何计算结构的承载力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但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计算方法,以可靠指标

β作为安全等级的评价标准。无论是桥梁还是港口码头等,基于模糊理论的层次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安全性评估中,该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前一级综合评估的结果可以用作后一级评估的输入数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客观的描述被评估事物。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困绕当前土建基础设施的世界性问题,这就需要尽快编制有关桥梁、港工等耐久性设计技术条例。在结构的整体性评估中,提高对耐久性评估的重要性,提高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而增加整个结构的寿命。

结构安全性是各种作用下结构防止倒塌、保护人员不受伤害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有关。如果一些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证的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会蒙受巨大损失,并给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长期困扰。因此,迫切需要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与检测,使结构最大极限的发挥其功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JTJ302—2006,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技术评估规范[S].

[2]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指南

[3] M.Kunishima,H.Dkanura.Durability Design for Concrete Steuctures. In:IABSE, eds.

Symposium Lisbon,1989

[4] 徐云清,柏青.老病害水工建筑物耐久性评估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

[5] 刘柏青,雷声隆.老化病害水工建筑物计算机评估系统研究. 水利水电技术. 1997

[6] 竺存宏,韩玉等.海港高桩码头结构可靠度的模糊数学评估.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

研究所. 1998

[7] 王广德,田双珠等.码头检测、评估的现状与发展.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2002

[8] 陈强,冯涛.受损高桩码头结构承载能力“论证方法”探讨. 中国港湾建设.2003

[9] 朱崇诚,张强等. 在役码头可靠性的概率极限状态评估法. 水道港口. 2003

[10] 徐秀娟,栾曙光. 在役高桩码头耐久性等级的灰色综合评估. 水运工程. 2009

[11] 孟静,刘现鹏等. 高桩码头完好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估. 水道港口. 2009

[12] 古松,苏友文等. 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力估算方法。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9

[13 ] 孙熙平,吉训明等. 有限元在重力式码头安全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水道港口. 2012

[14] JTG/T H21—201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S]

[15] 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S]

[16]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 公路旧承载能力鉴定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Z]

[17] 王永平,张宝银等.桥梁使用性能模糊评估专家系统.中国公路学报.1996

[18] 杜进生,秦权等. 系统可靠度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公路交通科技. 1999

[19] 张永清,冯忠居. 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桥梁的安全性.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2001

[20] 王有志,张宏同等.在役钢筋混凝土链式桥的安全性评估.水运工程.2002

[21] 寇明国.桥梁可靠性评估研究.2002

[22] 黄建勇. 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动态整体性评估.2008

[23] 卢啸,陆新征.钢筋混凝土拱桥构件重要性评价及超载导致倒塌破坏模拟.计算机辅助

工程. 2010

[24] 林贤坤,覃柏英等.基于不中断交通运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在桥梁评估状态中的应

用. 振动与冲击.2012

[25] 项丽.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及其方法.2012

[26] 张伟,金红亮.一种建立钢桁架桥极限荷载评估模型的方法.上海公路.2013

[27] GBJ144-90,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S].

[28] 刘闯. 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划分.清华大学. 1995

[29] 李正龙,袁文阳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结构时变可靠度分析.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

报.1996

[30] 张爱林,赵国藩等.现役结构模糊动态可靠度评估实用方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

报.1998

[31] 刘西拉,刘闯等. 结构安全性等级的实用计算. 建筑结构学报. 2001

[32] 柳承茂,刘西拉.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估方法的研究. 四川建筑

[33] 刘西拉,左勇至.基于Bayes方法法的结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2004

[34] 顾祥林,陈少杰.既有建筑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实用方法.结构工程师.2007

[35] 姜树海.大坝防洪安全的评估和校核.水利学报.1998

[36] 李君纯. 水库大坝安全评判的研讨.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0

[37] 李芬花,纪昌明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利水电工程A.D.HALL系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水利水电技术.2010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

关注!)

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项目评估概述 1、项目评估 定义:项目评估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它以投资项目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经济、技术的可行性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狭义项目评估:对于一个项目的经济性的评价和审定,即按照给定的项目目标权衡项目 的经济得失并给出相应结论的一种工作。 ●广义项目评估:一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审查和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它强调从长远和 客观的角度对可行性研究进行论证并作出最后的决策。包括项目决策阶段对其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和运行条件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工作。 ●含义:一是参照给定的目标,对投资项目净收益进行审定,权衡项目的利弊得失,寻找 可替代方案;二是为了达到给定的目标,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论证的过程中,通过对其净效益的计算分析,确定最佳方案并得出最终结论。 特征: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综合性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综合性 ●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经济性 ●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为主---宏观性、经济性 ●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宏观性 ●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预测性 项目评估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决策性学科 原则: ●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的的态度,依靠科学的理论,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性,为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客观性原则 从实际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等条件出发,实事的分析项目成立的可能性。 ●公正性原则 评估工作保证不偏不倚,秉公办事。 ●优选性原则 任何项目,不仅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与服务,还应该能较快地回收投资。 ●系统性原则

技术状态管理办法

技术状态管理方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1.0目的

1.1为加强研制和生产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保证产品研制和生产质量,防止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 的标识、控制、记实、审核失控,特制定本办法。 2.0范围 2.1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和领导技术状态管理工作。 3.2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3工艺部门负责工艺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4档案部门负责技术文件的归档,及归档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5检验部门负责有关技术状态的记实和监控。 3.6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0术语 4.1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4.2功能特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其中包括诸如使用范围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4.3物理特性 产品的形体特性,如组成、尺寸、表面状态、性状、配合、公差、重量等。 4.4技术状态项目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4.5技术状态管理 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下述技术的和管理的活动: a.技术状态标识; b.技术状态控制; c.技术状态记实; d.技术状态审核。 4.6技术状态标识 所进行的下述活动:选择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指定技术状 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文件)的标识号;发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4.7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对提出的更改建议(工程更改、偏离、超差)所进行的论证、评定、协调、审批和实施的活动。 4.8技术状态记实 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提出的更改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情况所作的正式记录和报告。

设备技术状态评定表

0类、金属切削机床完好标准(1一7项为主要项目) 1、精度性能、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精密机床主要精度性能达到出厂标准;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五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8、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油质符合要求; 9、基本无滑油、漏水、漏气现象; 10、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注:1、符合完好标准项目者填"√",不符合者填"×"; 2、完好标准中所有项合格为一级,次要项有一项不合格其余项合格为二级, 主要项有一项不合格,或次要项有两项不合格,为不完好设备。

一类:镀压剪冲设备完好标准(1一7项为主要项目) 1、出力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基本无滑油、 水、气现象;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8、内外清洁,外观油漆良好或有少量脱落,标牌齐全清晰,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注:1、符合完好标准项目者填"√",不符合者填"×"; 2、完好标准中所有项合格为一级,次要项有一项不合格其余项合格为二级,主要 项有一项不合格,或次要项有两项不合格,为不完好设备。

二类:动力设备完好标准(1一5项为主要项目) 1、动力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各滑动面无较重锈蚀、磨损。 3、电气和控制系统、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4、无超温、超压现象,基本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5、润滑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6、附机和零件、部件齐全,内外整洁。 注:1、符合完好标准项目者填"√",不符合者填"×"; 2、完好标准申所有项合格为一级,次要项有一项不合格其余项合格为二级,主 要项有一项不合格,或次要项有两项不合格,为不完好设备。 3、工业锅炉、空气压缩设备完好标准参看"铁路设备管理手册"附件二十四。

建设项目评估概述

第1章 建设项目评估概述 本章综合介绍了建设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包括项目发展周期与项目的前期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其意义、主要作用与编写要求;项目评估的内容、程序以及在开展项目评估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1.1项目发展周期与项目前期研究 1.1.1 建设项目发展周期 1.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指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 ⒉ 建设项目发展周期: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始构想、施工建设、建成投产、直到最终报废所经过的时间。 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和建成投产期。 1.1.2 西方国家的项目前期研究 图1-1 西方国家项目周期各阶段及主要工作示意图 按基础资料占有程度,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及可信度不同,可将投资前期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与决策四个阶段。 1. 机会研究:亦称投资鉴定或项目设想。它是可行性研究的第一阶段。任 务是研究和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也就是在了解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行业,地区规划、经济建设方针, 投产阶段 生产时期 谈判与签订合同 项目设计 施工安装 试运转 投资时期 机会研究(项目设想)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选择阶段) 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拟定阶段) 评估与决策(评价报告) 投资前期 一般机会研究(地区研究、部门研究、资源研究) 项目机会研究 1.国家2.某一部门或地区3.某一特定产品

建设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拟投资领域相关条件及环境背景的调查分析,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时机提出设想和策划。 机会研究 所需时间约用1—3个月,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0.2%—1%,估算投资额和成本效益的精度在±30%左右。 2.初步可行性研究:又称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机会研究已确定了大 致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时机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初步概算和经济效果评价,进一步判断投资机会研究的结论是否正确,并做出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步详细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主要内容: 1)判定项目有无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2)市场供求的预测,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3)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这一阶段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估算额精度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20%左右,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0.25%—1.5%,需耗时约4—6个月。 3.详细可行性研究:亦称最终可行性研究,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对项目的技 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它为项目决策提供全面的评价参考,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主要内容: 1)深入研究,推荐一个以上可行方案; 2)开展详细的经济评价; 3)提供项目的最终可行性标准和依据。 这一阶段是项目的定性阶段。通常需耗时8—12个月甚至更长,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1%—3%,估算额精度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10%左右。

网络社区划分方法及评价

网络社区划分方法及评价 【摘要】网络社区结构是社会网络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拓扑属性之一,其特点是,同一社区内的节点连接密集,不同社区间的节点连接稀疏。揭示网络社区结构对分析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理解其功能、发现其隐含模式、预测其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社会网、生物网和万维网中具有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网络社区划分的起源、常见的社区划分方法及社区评价准则等三个方面介绍网络社区划分研究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复杂网络;网络社区;社区划分;社会网络分析;社区的评价;局部社区划分 0.引言 网络科学将系统内部的各个元素作为节点,元素之间的关系视为连接,那么系统就构成了一个具有复杂连接关系的网络。然而,近几年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且形态各异的真实系统的拓扑抽象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拓扑性质,如小世界与无标度特性等等。由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拓扑性质与随机网络、规则网络等有着天壤之别,且节点众多,因此被称为复杂网络。目前,复杂网络成为技术、生物乃至社会各类复杂系统的非常一般的抽象方法与描述骨架,相关研究成为重要的学科交叉研究前沿。 所谓社区(community)即指网络的内聚子图,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子图内部链接丰富,不同子图之间连接相对稀少。 1.常见网络社区划分方法 1.1基于优化思想的算法 基于优化思想的算法将复杂网络社区划分转化为优化问题,通过最优化预定义的目标函数来计算复杂网络的社区结构。比如K-L算法、谱平分法、随机游走(Random Walks)算法和派系过滤(CMP)算法等。这些算法的突出优点是速度比较快,效率显著。但是缺点也很突出,这一类算法都需要知道网络社区的数目,甚至KL算法还需要知道每个社区中各有多少节点,才能正确划分。这显然不适于网络未知社区的探索。 1.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源于社会网络分析中寻找社区结构的传统算法,主要基于分级聚类思想,按照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相似性或者强度,把网络自然地划分为各个子群。其具体实现方式又有两种:其一是往网络中添加边,即凝聚方法(agglomerative method);其二是又从网络中移除边,即分裂方法(divisive method)。凝聚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网络中节点某种相似性分层进行聚类的。初始时,每个节点为一个社区,然

基于统计分析的作战行动效能评估方法

基于统计分析的作战行动效能评估方法 摘要:由于作战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作战行动效果数据表现出显著的随机性。为了探索效果数据背后隐藏的作战规律,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作战行动效能的评估问题。分析了作战行动及其效能的基本概念,针对增强最简半自治适应性作战神经网络工具箱(enhanced irreducible semi-autonomous adaptive combat neural simulation toolkit,einstein)产生的仿真数据采用单次、单组以及多组实验分析的手段,研究进攻行动效果数据的统计特征,发现对于具有作战优势的一方,相比通过增加作战人数而言,提高火力半径能够取得更好的作战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作战行动效能的评估方法,并结合仿真数据进行了验证,从而为基于实际训练效果数据的效能评估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作战行动;效果数据;einstein工具箱;统计;效能评估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perations cheng kai1*, zhang rui1, zhang hong.jun1, che jun.hui 2

1.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corps of engineers,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7, china ; 2. nanjing army command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45,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ive data of actions show a significant randomness because of lots of uncertain elements in the course of ac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ules of warfare which hide behind the data, research 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problem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nalyze the basic concept of action and its effectiveness. with the simulation data produced by enhanced irreducible semi.autonomous adaptive combat neural simulation toolkit(einstein), use a single, a group and multi group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study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ffensive actions and find that to a party who has a combat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increased number of personnel, the increased radius of firepower can achieve better operational results. on this basis,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action effectiveness is

设备技术状态鉴定

设备技术状态的评价是指把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性能、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及有关技术质量标准与设备原给定值作比较,并用定量表示的方法反映其磨损程度的大小,以此为依据分析存在的差异,以提高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水平。这里主要讨论设备整机技术状态的评价方法,常用的有: ①设备完好状态的评定; ②设备综合精度的评定; ③设备工程能力指数的评定。 上述的三种评定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设备技术状态,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可以根据管理的目的个别采用,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复合评价。 1.设备完好状态的评定 设备技术状态标准,可分为设备工作能力标准(绝对标准)和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标准(相对标准)。设备的工作能力包括功能和参数,如精度、性能、粗糙度、功率、效率、速度、出力等的允许范围以及精度指数和工程能力指数等,这些反映在规定的设备技术条件中。设备的技术条件是考核设备设计、制造质量的绝对标准,并在设备完工检验合格后,载人设备出厂精度检验单和说明书中。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标准则是为了统计考核设备在使用中的情况,如设备的精度、性能与完好状态、设备加工产品的质量以及设备管理维修的效果而制定的。设备完好状态的评定就是基于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标准的评价。 目前,各行业已对各类设备制订出具体的完好标准。 (1)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标准的基本要求 ①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精度、性能能满足相应水平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功能达到原设计或法定运行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和其他超额定负荷现象。 ②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磨损、蚀耗程度不超过规定技术标准;操纵和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液压、气压、润滑和冷却系统,工作正常可靠。 ③消耗原材料、燃料、油料、动能等正常,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④设备的安全防护、制动、联锁装置齐全,性能可靠。 对完好设备作出定量分析和评价的具体标准,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上述要求结合设备特点制定,作为各行业检查设备完好的统一尺度。 (2)设备完好率 这是企业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保养工作及设备技术状态的综合反映。设备完好状态的具体考核指标是企业拥有主要生产设备的完好率Φ, 设备完好率必须是每月检查台数和合格台数的实际反映,不能以局部抽查数反映全部设备的完好率。 当企业或车间的设备完好率已达到规定的目标,比如说Φ≥85%,必须经常检查该单位是否能保持这个设备完好率的水平。抽查完好设备的方法是在已报的完好设备中随机抽查一部分,完好设备的抽查合格率β表示为: 抽查合格率达到规定指标时(一般为β≥90%),才能认可所报的完好率。 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标准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设备管理整顿期间提出的一项主要评价和考核指标。设备完好标准的根本缺点是非定量性质,由若干完好设备统计的完好率也就失去了可比价值。从设备工程的角度看,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过程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随机过程。就一个企业来说,设备的完好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目前,该指标仍可使用,但在具体操作中,应对完好标准的定性条款加以改进,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或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加

(完整版)设备技术状态评定表

设备技术状态评定表(0类)附表A 0类、金属切削机床完好标准(1一7项为主要项目) 1、精度性能、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精密机床主要精度性能达到出厂标准;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五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8、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油质符合要求; 9、基本无滑油、漏水、漏气现象; 10、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注:1、符合完好标准项目者填"√",不符合者填"×"; 2、完好标准中所有项合格为一级,次要项有一项不合格其余项合格为二级, 主要项有一项不合格,或次要项有两项不合格,为不完好设备。

设备技术状态评定表(一类)附表B 一类:镀压剪冲设备完好标准(1一7项为主要项目) 1、出力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基本无滑油、 水、气现象;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8、内外清洁,外观油漆良好或有少量脱落,标牌齐全清晰,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注:1、符合完好标准项目者填"√",不符合者填"×"; 2、完好标准中所有项合格为一级,次要项有一项不合格其余项合格为二级,主要 项有一项不合格,或次要项有两项不合格,为不完好设备。

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4f7133061.html, 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史 隽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 310058) E-mail:shijun218@https://www.360docs.net/doc/4f7133061.html,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风险投资作为高科技产业化的催化剂和孵化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风险投资是一种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是为获取巨额利润而将资本投放于高新产业的投资活动。它也是一种高风险、长期的、权益的专业性投资,为促进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商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投资工具。本文简要研究了风险投资的内涵特征,其评估指标和定价方法。 [关键词] 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投资决策;定价方法 1.风险投资的内涵和特征 风险投资源于西方,一般被定义为:由未来风险投资组织对那些急需权益性资本用来产品开发或发展的高增长、高风险、一般为高科技公司所进行的投资活动。其内涵包括: ①资金性质:私人权益资本;②运作者:职业的风险投资家;③投资对象:投入到新兴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展,重组阶段或用于并购;④主要投资目的:获取高额资本增值回报。典型的风险投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投资对象多为处于创业期的中小型企业,且多为高科技企业。 2. 风险投资以权益资本为主,一般无担保。其着眼点并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它们的发展前景和资产增值。 3. 风险投资家一般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增值服务。 4.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性。[1] 2.项目风险投资评估指标 项目价值评估研究者都力求找出影响风险项目投资成败的基本因素。以往研究缺陷在于过于偏重财务方面,而忽略技术,市场等多方面不确定性,该缺陷已被逐渐纠正。这一点从专家们对投资风险分类可看出。例如,Moriarty和Kosnik认为风险分两大类: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Souder和Bethay认为应分为业务、市场和技术三类风险;而Belev则将项目风险分为六类:技术,资金,设计,支撑体系,成本与进度和外部因素。在定性阐述评价准则的基础上,Tyebjee和Bruno最先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法得出了美国的风险项目评价模型。经过因素分析和线性拟合,得出评估基本指标并划分为五个范畴:①市场吸引力,即市场规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市场增长潜力及进入市场渠道;②产品差异度,即创业企业家的技术水平、开发出的产品性能的独特性、利润含量是否高且受到专利保护;③管理能力,即创业家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技能、营销能力及财务能力;④抵御环境威胁能力,即被投资企业抵御由于产品或技

基于MR数据的LTE网络结构评估

基于MR数据的LTE网络结构评估 发表时间:2015-12-02T09:19:25.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作者:杨庆勇 [导读]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无线网络的特征和基本元素进行分类总结称之为无线网络结构从网络的基本构架角度描述无线网络为基础出发,简称“网络结构”。 杨庆勇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0627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尽快发展 TD-LTE网络来满足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来满足用户数据业务及带宽需求的日益旺盛,积极应对行业竞争压力,既要推动产业链完善与壮大,也要继续保持和巩固行业的领先地位。 关键词:网络结构;MR;数据 是在智能终端普及化的今天,传统的语音服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从早期的音乐、阅读、网站浏览为主向视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特别移动互联网业务转变的高带宽业务,无线网络从让2G /3G 时代迈入LTE时代的加快了脚步。在LTE基站的数量逐渐增长给无线网络射频优化带来巨大挑战的LTE时代,传统无线网的特点是络射频优化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也无法LTE网络优化需求得到满足。而M R数据(M easurem ent Report,测量报告)是在执行业务过程中上报给网络的测量信息在用户,也足以准确反映网络的覆盖情况,所以探讨使用M R 数据来实现天线参数自动配置的LTE网络射频精细优方法是此章重点。之所以引入2G /3GM R作为补充评估,是因为LTE可能处于存在用户过少、LTE M R采用点不足,以栅格为单位建立网络模型,为了让网络仿真条件下寻找优化区域内的小区天馈参数最佳值,应以利用M R数据将LTE网络栅格化为主要,从而达到射频精细优化的目来实现网络指标的整体提升。 对无线网络的特征和基本元素进行分类总结称之为无线网络结构从网络的基本构架角度描述无线网络为基础出发,简称“网络结构”。网络结构影响在高业务承载区域无线网络质量。不好的网络结构对网络质量影响表现不明显在无线网络低负荷的情况下,会较大制约对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由于随着业务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结构问题的逐步累积,导致了量变到质变,质量问题终于集中爆发,深深影响用户的感知。 1 网络结构发展的方向 相同业务密度区域的网络结构评估是基于多数据源的关联分析是网络结构发展的方向为基础;而主线是质量的网络结构优化。多数据源主要包括网络数据、路测数据、MR 数据以及扫频数据,每种数据有其自身在网络结构评估和优化中的优势,随之也有其缺点。通过上述 4 种数据源的结合进行关联分析,可以发挥每种数据源的优势,互补其缺点,从而较大的推动对网络结构评估优化。 2网络结构问题对 TD-LTE 性能的影响 业务承载能力不断满足实际业务需求增长的过程,就是网络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可在保持良好的网络质量前提下,选择一个好的无线网络结构,从而提升业务承载能力、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TD-LTE 同频组网方式与 TD-SCDMA 的主频点异频组网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根据中国移动网络部的测试结果,在 TD-LTE 网络中,每增加 1 个重叠小区,速率恶化 20% ~ 40% 左右,且加扰比空扰的影响更严重。而在同样的重叠情况下,主小区功率要超过邻区 10~12dB 以上才会避免影响。 物理层上报的测量时,LTE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结果。可以用于系统操作维护,也可以用于系统中无线资源控制子层完成诸如小区选择/重选及切换等事件的触发,以此来观察运行状态的系统。LTE的测量报告数据主要来自UE和eNodeB的物理层、RLC层,以及在无线资源管理过程中计算产生的测量报告。 基于 TD-SCDMA 道路测试数据(包括 MR、路测及扫频等数据)来利用 TD-SCDMA/GSM 同 TD-LTE 在共站址建设时具有相同信道环境和路径损耗(考虑频率影响后)。对每个测试点取最强 PCCPCHRSCP 信号强度和若干个次强信号强度值,通过一定换算关系可以推算出在简单升级后 TD-LTE 网络的RSRP、RS-SINR 等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TD-LTE 网络结构预测。 以前,一般是在单小区进行业务密度的计算。网络结构分析是需要进行多小区聚合,来描述该区域的业务密度属性。但是区域分布的业务密度并非是均匀和连片的,而是高高低低呈现不同层次,如果按照 GIS 云图呈现,并不能形成一个明确的高业务密度区域的边界。如果采用每个小区单独呈现,只能知道高业务密度小区,分割为不连续的块状并不能明确哪些区域为高业务密度区。这样的需求,须合算一个高业务密度区域聚编制,借软件自动进行聚合,将一个城市划分为若干区域。在同一城市以业务密度作为网络结构评估的参照,比较相同的业务密度区域进行网络结构,不同城市之间也可以在相同业务密度区域网络结构的比较才具有可比性进行评估。 取某市现网 TD-SCDMA 基站工参数据、MR 数据及扫频数据,利用分析“LTE 预规划分析平台” LTE规划方案。因为 TD-SCDMA 网络在信号较差的区域会将用户切换至 GSM 网络,MR 数据反映会偏好的弱覆盖信号。所以,在进行弱覆盖分析时,应优先选择扫频数据能够反映的小区进行弱覆盖分析。由于扫频数据没有足够采样点的小区可以通过 MR 数据进行补充,扫频数据路测只能反映道的路覆盖限制,却不能反映所有小区的情况。 基于TD-LTE MR进行网络结果分析的指标及方法 TD-LTE的MR测量报告主要分为MRS和MRO。MRS是统计类的测量报告,系统一般会15分钟进行一次统计输出,文件类型是CSV格式的单文件,一般都很少;而MRO是样本类的测量报告,文件类型是XML格式的,由于数据量一般都很大,但也携带了大量秒级的测量信息。此外,MRO与系统设置上报周期有很大的关系,生成的文件就越大(基本是G级),周期也越短,目前建议上报周期为5 120ms。 通过网络结构评估分析,以达到有效网络结构优化的目标,将每个城市分布不同的业务密度的区块。根据现网的频率、容量和覆盖以及无线环境的特点,评估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生成一系列网络结构优化、包括覆盖优化策略、资源投放策略、网络功能分层优化策略、业务均衡优化策略、频率优化策略以及网络建设策略等。 作为集团对于 GSM 网络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结构评估和优化是一个新生事物,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在进一步发展。但因为网络结构的评估优化无先例可循,所以发 展的过程中困难较大。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动网络结构的发展,目前将多数据关联分析、网络质量以及以高业务密度区域聚合作为分析的主线 3 个方面作为的发展方向。将会推动网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对高承载的无线网络从结构上和基础上进行优化。

项目评估内容及方法

项目评估内容及方法 { 。 2008年3月

第一部分项目贷款申报的有关程序及主要要件 项目按性质划分为:以新增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新建项目和以恢复或者改善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更新改造项目。(也就是技改或开、扩建项目) 第一是企业申报项目的基本程序 无论是新建项目或是改、扩建项目,对于企业首先是提出项目建议书或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然后选址及落实资金来源。第三是立项或报备。(立项一般指有财政参股资金,报备一般是指总投资全部有企业自筹,无论是立项或报备,其作用都是对可研报告的否定或批复)。对于重污染项目还要做专题的环评报告。第四是办理各项证照,如: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 第二是项目评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产品及布局政策和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二)可行性研究经权威部门论证。 (三)借款人主要财务指标、项目资本金来源及比例符合国家和我行规定。 (四)项目总投资及投资构成明确、拟采用工艺技术基本定型、拟购进设备已完成询价。 (五)借款人前两年财务报告及生产经营资料(既有法人)、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齐全。

第三是申报项目贷款的主要要件 企业除提供一些象流动资金所需的基本要件外,申报项目贷款还需提供以下主要要件 1.¥ 2.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 3.有权部门对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 4.项目概算材料。 5. 6.项目融资意向及贷款意向书。 7.借款人出具的用综合效益偿还贷款的函。 8.资本金已经到位或能按期到位的证明文件。 9.项目其他资金证明。 10.。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1.土地使用证、 施工许可证。 12.水电气落实证明。 13.环保批复。 14.消防批复。 15. 16.证明担保有效性的相关材料。 另外,我们总行〔2006〕114号文件规定,对技术改造贷款不涉及新增土地或土木工程施工的,可不提供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也不需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保护评价文件。

建设工程项目评估方法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评估方法分析 陈宗斌 会计092 经济管理学院 学号20072072

摘要 项目评估就是在投资决策(执行)前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价。目的是确定投资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并站在项目的起点,应用技术经济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预测和评价投资项目未来的效益,以确定项目的投资是否值得分析的方与可行。它是投资决策的前奏和决策的依据,是建设程序和决策程序必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都是为投资的项目决策服务的。项目评估工作可以在可行性研究的同时就进行调查研究(项目跟踪),在拿到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提出评估意见。项目评估工作由专门的、有资信的投资咨询机构独立完成。在项目运营后还要做项目后评价。项目后评价是针对投资决策前的项目评估而言的,它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方面检查和总结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完工的时点上,找出问题,项目完工的时点上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以后评价为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发展。项目的前评估、后评价在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内容上大致相同,主要区别是后者不过是对前者预期结果的检验:前评估的主要判别标准是投资主体要求获得的收益或收益率,而后评价的判别标准侧重点是前评估的结论,主要采用对比方法。因此项目后评价和项目决策前的评估具有不同的意义,它也是项目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馈经验教训是后评价的主要特点。其作用是:检验投资效果,改进投资管理。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项目评估与决策,为未来同类建设项目提供借鉴,提高投资效益。目的是在今后把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工程项目;后评估方法;比较法;逻辑框架法;成功度法 Abstrct P roject evaluation is i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executive) befo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into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into line evaluation. Do evaluation. Purpose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can project investment projects, and stood in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will benefit investment, to determine the project investment is worth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y, and feasible. It is the prelude of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decisions on, is construction procedure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necessary component. That is, the feasibility study and project evaluation is for investment project decision service. Project evaluation can work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and research (project track), get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propose evaluation opinions. Project evaluation work by special, credit's investment consultation organization independently. In the project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roject after. Project evaluation for investment decision is before the project

二手车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详解

二手车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详解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一辆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即完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该被评估车辆的各种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作为被评估车辆现时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 (一)基本计算公式: (1)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 重置成本是购买一辆全新的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车辆所支付的最低金额。 重置成本有两种形式: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复原重置成本指用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材料,制造标准、设计结构和技术条件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置相同的全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指利用新型材料,新技术标准、新设计等,以现时价格购置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全新车辆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在进行重置成本计算时,应选用更新重置成本。 如果不存在更新重置成本,则再考虑用复原重置成本。

影响车辆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机动车辆的实体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也叫有形损耗,是指机动车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而导致的车辆实体发生的价值损耗,即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损耗。 (2)机动车辆的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车辆贬值,即无形损耗。 (3)机动车辆的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车辆贬值。 外部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通货膨胀、环境保护等。 外界因素对车辆价值的影响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车辆价值影响还相当大,所以在旧机动车的评估中不可忽视。 (二)重置成本法的估价计算 1、估价模型 模型1: 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

项目评估内容及方法

项目评估内容及方法 2008年3月

第一部分项目贷款申报的有关程序及主要要件 项目按性质划分为:以新增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新建项目和以恢复或者改善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更新改造项目。(也就是技改或开、扩建项目) 第一是企业申报项目的基本程序 无论是新建项目或是改、扩建项目,对于企业首先是提出项目建议书或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然后选址及落实资金来源。第三是立项或报备。(立项一般指有财政参股资金,报备一般是指总投资全部有企业自筹,无论是立项或报备,其作用都是对可研报告的否定或批复)。对于重污染项目还要做专题的环评报告。第四是办理各项证照,如: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第二是项目评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产品及布局政策和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二)可行性研究经权威部门论证。 (三)借款人主要财务指标、项目资本金来源及比例符合国家和我行规定。 (四)项目总投资及投资构成明确、拟采用工艺技术基本定型、拟购进设备已完成询价。 (五)借款人前两年财务报告及生产经营资料(既有法人)、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齐全。 第三是申报项目贷款的主要要件 企业除提供一些象流动资金所需的基本要件外,申报项目贷款还需提供以下主要要件 1.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 2.有权部门对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 3.项目概算材料。 4.项目融资意向及贷款意向书。 5.借款人出具的用综合效益偿还贷款的函。 6.资本金已经到位或能按期到位的证明文件。 7.项目其他资金证明。

8.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 9.水电气落实证明。 10.环保批复。 11.消防批复。 12.证明担保有效性的相关材料。 另外,我们总行〔2006〕114号文件规定,对技术改造贷款不涉及新增土地或土木工程施工的,可不提供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也不需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保护评价文件。 第二部分项目评估的主要内容 项目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概述;2.借款人评估;3.项目建设条件评估;4.项目产品市场评估;5.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评估;6.项目财务效益评估;7.不确定性分析;8.贷款风硷与效益评估;9.总评估与决策建议。 下面我就这九项内容做以简单的概括性解释。 第一、项目的概述 项目概述里边有九项内容 第一项是项目的名称:3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改工程项目; 第二项是项目的性质:分为新建项目和既有法人改、扩建项目;改、扩建项目要进行有项目、无项目对比,分析增量效益,但是根据有关规定:如果改、扩建项目是原有项目总投资的三倍以上,可以按新建项目去做。 第三项是项目单位:×××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项是项目地址:×××县城建设路南侧(县城工业园区); 第五项是项目规模及主要产品:简述需建规模和产品,年加工能力及主要投资项目。 举例:

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

2013年12月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 Dec. 2013 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机制及方法研究综述 徐恪朱敏林闯 1(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摘要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是推动互联网体系结构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它可以为运营商提供网络体系结构设计的相关建议,从而使运营商可选取最适合的协议或机制构建符合各种应用需求的互联网体系结构.随着互联网应用日趋多样化,互联网的安全性、稳定性、移动性等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演进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识,面向现有体系结构问题的修补策略以及革命式的体系结构方案不断被提出,借鉴前者的稳定性和后者的创新性,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演进式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发展思路.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互联网体系结构发展方案,近年来,研究人员分别从协议、框架等不同方面对体系结构的服务能力、发展能力和安全能力进行了评估,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方法已经成为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的一大热点.文中介绍了与互联网体系结构发展密切相关的五种特性的基本评估模型,包括可服务性、可扩展性、可部署性、可演化性和可信性评估模型;归纳了用于构造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的机制,重点讨论了效用机制在这五类基本评估模型中的应用;并对用于实现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的若干方法进行了总结.基于上述讨论,文中最后从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内在特性和外在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适应能力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演进性评估系统,并对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效用;可演进性 中图法分类号TP393DOI号:10.3724/SP.J.1016.2012.019 Internet Architecture Evaluation Models,Mechanisms and Methods XU Ke ZHU Min LIN Chuang 1(Depart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ternet architecture assessment model i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the theory , it can provide network architecture design recommendations for operators , so that operators can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mechanism to build agreement or meet the needs of various Internet applications architecture. With the growing diversity of Internet applications , Internet security , stability , mobility , etc. facing increasing challenges. Evolution of the Internet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academia and industry , repair strategies and revolutionary architecture solutions for existing structural problems of the system continue to be made , drawing the latter's former stability and innovation, we propose an evolution of the Internet architecture styl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deas .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various Internet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programs , in recent years ,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agreement, the service frameworks , capacity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capabilities were evaluated architecture , structural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become the next Internet system structure of a hot Internet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assessment model and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five properties , including serviceability , scalability , deployability , evolvability and credibility assessment models ; summed up the Internet architecture for constructing mechanisms for evaluation model , focusing on the utility of the mechanism used in these five basic assessment model ; Internet architecture and evaluate several methods for achieving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 , the final text from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