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试验设备中相对湿度的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环境实验设备湿度偏差最新 (1)

环境实验设备湿度偏差最新 (1)

环境试验设备湿度偏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1.概述:1.1校准依据:JJF 1101-2003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 1.2测量方法:温度湿度测量设备由由铂电阻,数字多用表和低电势转换开关组成,将试验设备按要求选择,将实验设备的温度控制器设定到所要求的标称湿度,使设备正常工作。

稳定后读数,每2min 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湿度一次,在30min 内共测试15次。

湿度偏差是指设被校准设备湿度显示仪表与设备实际湿度之差。

1.3环境条件相对温度:26℃ 相对湿度:48%RH 大气压:100kPa 1.4测量设备环境设备温度、湿度检定装置,温度范围 (0~100) %RH,准确度等级0.005级干、湿温度计由同一批A 级铂电阻制成测量误差≦1%RH 。

1.5 被测对象恒温恒湿箱,型号:DRZA ,出厂编号:14,测量范围(0~100) %RH.2.数学模型d d o o h h h h D =-+D (1)式中:d h D ——湿度偏差,%RH ;d h ——被检设备湿度显示仪表显示温度,%RH ;o h ——温湿度试验设备检定仪读数,%RH ;o h D ——湿度测量装置的修正值(指整体检定),%RH 。

4.不确定度来源及分析 4.1 由d h 引入的不确定度在温度为20℃、湿度为70%RH 测量湿热箱工作空间中心点湿度,读取干湿温度计测量出的15次读数值,记为h d1,h d2,…,h d15,平均值记为d h ,其测量列表如表1所示。

表1根据公式()d s h =计算得算术平均值d h 的实验标准差s (d h )=0.13%RH 。

则由15次独立重复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分量u 1= s (d h )=0.13%RH 。

4.2 由o h 引入的不确定度在温度为20℃、湿度为70%RH,对恒温恒湿箱作15次独立重复测量,读取干湿温度计测量出的15次读数值,记为h o1,h o2,…,h o15,平均值记为o h ,其测量列表如表2所示。

测量湿度原理

测量湿度原理

测量湿度原理
湿度的测量是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来实现的,具体原理有以下几种:
1. 相对湿度测量原理: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水蒸气的压强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常用的相对湿度测量方法包括导电式、电容式和红外线式。

其中,导电式利用导电材料的电导率随湿度变化而变化,电容式则是通过测量电容与湿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相对湿度。

2. 电解测湿法原理:电解测湿法是利用电解质在不同湿度下的电导率变化来测量湿度的方法。

通常需要一个电解质传感器,通过浸泡在电解质中的电极测量电导率,进而确定空气中的湿度。

3. 化学测湿法原理:化学测湿法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在不同湿度下的颜色或质量变化来测量湿度的方法。

例如,通过浸泡在特定化学药剂中的纸或膜可以因湿度变化而改变颜色或重量,进而间接测量湿度。

4. 电子捕湿法原理:电子捕湿法是利用一种含有特定化学物质的传感器,该物质会吸附湿度而形成电荷变化,然后通过测量电荷变化量来确定湿度。

常见的电子捕湿法传感器包括电子捕湿树脂、电子捕湿膜等。

综上所述,测量湿度可以通过相对湿度测量原理、电解测湿法原理、化学测湿法原理以及电子捕湿法原理等多种方式实现。

干湿球测湿法工作原理简介

干湿球测湿法工作原理简介

干湿球测湿法工作原理简介干湿球测湿法工作原理简介目前,整个环境试验设备行业做湿度都是根据干湿球对照法来进行了的。

根据《国际标准干湿球计算表》干湿球法测量湿度计算公式,计算空气的相对湿度,采用间接测量方法用五个参数;湿球四周风速(又叫流过湿球表面的空气速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大气压力、饱和水蒸气压力来设计的。

干湿球测湿法的维护相当简单,在实际使用中,只需定期给湿球加水及更换湿球纱布即可。

与电子式湿度传感器相比,干湿球测湿法不会产生老化,精度下降等问题。

所以干湿球测湿方法更适合于在高温或低湿及恶劣环境的场合使用。

干湿球测湿法采用间接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干球、湿球的温度经过计算得到湿度值,因此对使用温度没有严格限制,在高温环境下测湿不会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早在18世纪人类就发明了干湿球湿度计,历史悠久,使用普遍。

干湿球法是一种间接方法,它用干湿球方程换算出湿度值,而此方程是有条件的:干湿球湿度计的准确度还取决于干球、湿球两支温度计本身的精度;湿度计必须处于通风状态即在湿球附近的风速必需达到2.5m/s以上:只有纱布水套、水质、风速都满足一定要求时,才能达到规定的准确度。

利用水蒸发要吸热降温,而蒸发的快慢(即降温的多少)是和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这一原理制成的。

其构造是用两支温度计,其一在球部用白纱布包好,将纱布另一端浸在水槽里,即由毛细作用使纱布经常保持潮湿,此即湿球。

另一未用纱布包而露置于空气中的温度计,谓之干球(干球即表示气温的温度)。

如果空气中水蒸汽量没饱和,湿球的表面便不断地蒸发水汽,并吸取汽化热,因此湿球所表示的温度都比干球所示要低。

空气越干燥(即湿度越低),蒸发越快,不断地吸取汽化热,使湿球所示的温度降低,而与干球间的差增大。

相反,当空气中的水蒸汽量呈饱和状态时,水便不再蒸发,也不吸取汽化热,湿球和干球所示的温度,即会相等。

使用时,应将干湿计放置距地面1.2~1.5米的高处。

读出干、湿两球所指示的温度差,由该湿度计所附的对照表就可查出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

环境试验设备温湿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环境试验设备温湿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校准不确定度分析1、概述1.1 测量依据: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1.2 测量环境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85%RH;气压:(80~106)kPa。

1.3 测量标准:温湿度试验设备自动检定系统Vtest 1101X:温度:(-30~100)℃:U=0.10℃(k=2)、(100~300)℃:U=0.14℃(k=2)、(300~600)℃:U=1.1℃(k=2)、(600~1000)℃:U=1.1℃(k=2)、湿度:(30~100)%RH:U=1.1%RH(k=2)。

1.4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装置由输入、输出单元组成;输入信号包括热电阻,热电偶,湿度传感器。

输出单元为电脑采集及显示器。

校准时按校准规范规定布放温湿度传感器,将试验设备的温、湿度控制器设定到所要校准的标称温、湿度,使设备正常工作。

试验设备的温、湿度控制器稳定后开始采集数据,每2min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温、湿度一次,共测试15次,计算该组数据的波动性、均匀性、温度偏差。

2.测量模型2.1温度上偏差公式∆t max=t max−t s式中:∆t max——温度上偏差,℃;t max——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高温度,℃;t s——设备设定温度,℃;2.2相对湿度上偏差公式∆ℎmax=ℎmax−ℎs式中:∆ℎmax——相对湿度上偏差,%;ℎmax——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高相对湿度,%;ℎs——设备设定相对湿度,%;3.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和标准不确定度评定3.1温度、相对湿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在重复性条件下,对温度:20℃、100℃、300℃;相对湿度:30%RH、50%RH、70%RH、90%RH每个校准点重复测量10次,得到的测量值列如下:根据公式:1)(12--=∑=n x xi s ni实际测量以单次测量值为测量结果,则s=u 1 ,可得到由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3.2 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2.1标准器温度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2标准器温度分辨力为0.001℃,不确定区间半宽0.0005℃,服从均匀分布,则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分量:(℃)00.030005.02==u 3.2.2标准器相对湿度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2%03.03%05.02=='u 3.3 标准器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3.1标准器温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3标准器温度修正值的不确定(-30~0)℃时:U =0.10℃;(0~100)℃时:U =0.10℃;(100~300)℃时:U =0.14℃;以正态分布,k =2,则标准器温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0~0)℃时:u 3=U/k =0.10℃/2=0.05(℃) (0~100)℃时:u 3=U/k =0.10℃/2=0.05(℃) (100~300)℃时:u 3=U/k =0.12℃/2=0.06(℃)3.3.2标准器相对湿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3标准器相对湿度修正值的不确定30%RH 时:U ′=0.7%RH ;(30~50)%RH 时:U ′=0.8%RH ;(50~70)%RH 时:U ′=0.9%RH ;(70~100)%RH 时:U ′=1.1%RH ,以正态分布,k =2,则标准器湿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0%RH 时:u ′3=U/k =0.7%RH /2=0.35(%RH ) (30~50)%RH 时:u ′3=U/k =0.8%RH /2=0.40(%RH ) (50~70)%RH 时:u ′3=U/k =0.9%RH /2=0.45(%RH ) (70~100)%RH 时:u ′3=U/k =1.1%RH /2=0.55(%RH )3.4 标准器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4.1标准器温度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4本标准器相邻两次校准温度修正值最大变化,按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0~-0)℃时:(℃)01.0302.04==u (0~100)℃时:(℃)06.0316.04==u (100~300)℃时:(℃)11.0319.04==u3.4.2标准器湿度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4本标准器相邻两次校准相对湿度修正值最大变化,按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0%RH 时:%06.0310.04=='u (30~50)%RH 时:%08.0313.04=='u(50~70)%RH 时:%08.0314.04=='u (70~100)%RH 时:%09.0315.04=='u3.5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3.5.1温度上偏差标准不确定分量汇总表3.5.1相对湿度上偏差标准不确定分量汇总表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1温度上偏差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计算由于u 1、u 2、u 3、u 4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按式计算(-30~0)℃时:℃05.024232221c =+++=u u u u u(0~100)℃时:℃11.024232221c =+++=u u u u u(100~300)℃时:℃37.024232221c =+++=u u u u u4.2相对湿度上偏差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计算由于u 1、u 2、u 3、u 4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按式计算30%RH 时:%RH37.024232221c =+++=u u u u u(30~50)%RH 时:%RH44.024232221c =+++=u u u u u(50~70)%RH 时:%RH50.024232221c =+++=u u u u u(70~100)%RH 时:%RH68.024232221c =+++=u u u u u5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 =2,温度上偏差扩展不确定度为:(-30~0)℃:U =k ×u c =2×0.05=0.10℃ (0~100)℃:U =k ×u c =2×0.11=0.22℃ (100~300)℃:U =k ×u c =2×0.37=0.74℃取包含因子k =2,相对湿度上偏差扩展不确定度为:30%RH 时:U =k ×u c =2×0.37=0.74%RH(30~50)%RH 时:U =k ×u c =2×0.44=0.88%RH(50~70)%RH 时:U =k ×u c =2×0.50=1.0%RH(70~100)%RH 时:U =k ×u c =2×0.68=1.4%RH。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规程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规程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规程
温湿度巡检仪_温湿度自动校准系统型号:KXJ-200
温湿度巡检仪适用于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规程,可同时接入和显示16通道温度及4通道湿度数据;可配温湿度采集图形软件,实时显示测量数据、曲线,并自动计算波动度、均匀度、MAX值、MIN值及平均值等。

应用于多种恒温恒湿设备、需多点温度和湿度同时测量的计量校准、测试等场合。

功能特点:
1.测量精度高,可用于计量标准器;
2.采用通风干湿球法(电容法)测量相对湿度,减少了风速对湿度测量的影响;
3.采用Pt100铂电阻做测温传感器;
4.内置传感器修正参数,减少传感器因偏离IEC分度表而引起的误差;
5.系统开机自动校准,不用开机预热。

技术指标:
测量通道:16通道温度测量+4通道湿度测量(24通道温度测量+4通道湿度测量,选配)
温度范围:-200-500℃、200-1200℃
分辨率:0.01℃
湿度范围:0-100%RH
分辨率:0.01%RH
电阻范围:0-300Ω
分辨率:0.0001Ω((100Ω以上0.001Ω)
温度传感器:Pt100铂电阻、I级T型偶、I级K型偶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干湿球湿度传感器)。

湿度检测原理

湿度检测原理

湿度检测原理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通常以相对湿度来表示。

在许多领域,如气象、农业、工业生产等,湿度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湿度的准确检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环境条件,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湿度检测的原理及常见的检测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湿度检测的原理。

湿度的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来实现的。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测量湿度时,通常也需要考虑温度因素。

常见的湿度检测原理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和光学式等方法。

电阻式湿度检测原理是利用一种特殊的电阻器来测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发生变化时,电阻器的电阻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空气中的湿度。

这种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但精度较低,通常用于一些对湿度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场合。

电容式湿度检测原理是利用一种特殊的电容器来测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空气中的水汽会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值,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来确定空气中的湿度。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通常用于对湿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光学式湿度检测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通过测量水汽对光的吸收、散射等特性来确定空气中的湿度。

这种方法通常精度较高,但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不适用于一些恶劣的环境。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湿度检测原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测方法,如微机械式湿度检测、纳米材料式湿度检测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的来说,湿度检测原理是通过测量空气中水汽含量来实现的,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和光学式等。

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湿度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环境条件、成本、精度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湿度检测方法。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

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

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数量与该温度下所能容纳最大水蒸气量的比值,它是描述空气中湿度水平的重要参数。

在气象学、工程、农业、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相对湿度的准确测量对于保持环境的合适湿度非常重要。

为了准确测量相对湿度,科学家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相对湿度计。

这些仪器以空气中湿度对其测量部件(如湿度敏感电阻、湿度感应器、湿度膜片等)的敏感程度为基础,通过检测仪器内部的电流、电阻或频率变化来确定相对湿度的级别。

然而,相对湿度的测量结果往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气压等。

为了获得准确的相对湿度值,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环境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制作了相对湿度查算表。

相对湿度查算表是一种将相对湿度与温度相结合的数据表格,可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查找相对湿度的值。

使用这个表格,人们只需知道某一温度下的相对湿度值,就能够找到相应温度下的相对湿度值,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空气中的湿度水平。

在制作相对湿度查算表时,科学家们首先进行了控制实验,通过精确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来获取参考数据。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使用高精密的湿度计和温度计测量了一系列不同温度下的相对湿度值。

随后,他们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校对,最终得出了一份完整的相对湿度查算表。

相对湿度查算表通常呈现为一个两列的表格,一列是温度值,另一列是相对湿度值。

表格中的每个格子都对应了一个温度和相对湿度组合。

通过在表中查找给定温度下的相对湿度值,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相对应的相对湿度数值。

相对湿度查算表的制作并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和校正的过程。

科学家们会进行更多的实验来进一步确认和修正相对湿度值。

同时,他们也会考虑到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等因素,制作出针对不同地区和情况下的相对湿度查算表。

相对湿度查算表的使用非常简单。

只需要找到所需温度的行数,然后找到相对湿度的列数,交叉点即为查找结果。

例如,当温度为30°C时,要查找80%的相对湿度,只需找到30°C这一行,然后往右找到80%这一列,交叉点即为查找结果。

高温试验中相对湿度的探讨

高温试验中相对湿度的探讨
12 试 验条 件 .
G B 1 01 1 8 J 5 .— 9 6中规 定 试 验 的 标 准 大 气 条 件
中 .温 度 要 求 l ~ 5 c .相 对 湿 度 要 求 2 5 3 = I 0%~ 0 8 % 试 验 的 标 准 大 气 条 件 温 度 和相 对 湿 度 范 围较 宽 .在高 温试 验 中 .实际环 境条 件对 试验 的相 对湿
烘箱 的条件 为温 度 7 0℃ 。持 续 时 间 为 2 h 。 烘 箱 后 。间 隔不 同时 间开始 试 验 ,对 高 温试验 中相 对湿 度 的影 响见表 2
从 表 中可 以 看 出 .经 过 7 0℃烘箱 2h后 .可
有 效地 减少 高低 温湿 热箱 中的潮湿 .能够使 得高 低 温 湿 热 箱 较 快 地 达 到 G B 103 18 J 5 .— 9 6中高 温 试 验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高温试 验 中的相对 湿 度 .
目标试 验 条 件 均 为 7 0℃ .实时 监 测试 验 条 件 下其 相对 湿 度 由于 高 温 试 验 箱 不 能 控 制 相 对 湿
度 ,因此 。采 用 高低温 湿热 试验 箱进 行控制 ,保 证
温度 和相 对湿 度符 合初 始试 验条 件 的要求 .并采 用
23 烘 箱对 相对 湿 度的影 响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要 求 。
前 文 已叙述 .采 用高 温箱 进行 高温 试验 。相 对
湿 度较 快能 达 到规定 的要 求 。采用 高低 温湿 热试 验 箱 进行 高温 试验 .相 对湿 度难 以在 较短 的时间 内达 到 规定 的要 求 。究其 原 因 .是 由于高低 温湿 热箱 在 进 行湿 热试 验 是需要 采 用加 湿 与排水 系统 的 :转作 高温试 验 时 .加湿 与排 水 系统 中难免 存在 潮湿 的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试验设备中相对湿度的测量方法
高低温试验箱简单介绍
一、产品用途:
1、高低温试验箱适用于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其它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贮存、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是各类电子、电工、电器、塑胶等原材料和器件进行耐寒、耐热、耐干性试验及品管工程的可靠性测试设备;特别适用于光纤、LED、晶体、电感、PCB、电池、电脑、手机等产品的耐高温、耐低温、循环试验。

2、LED专用高低温试验箱,恒泰丰科专业生产LED检测仪器,该设备主要针对LED行业,对路灯、日光灯、LED显示器等产品进行高温、低温、湿度的测试,模拟产品及材质经过温度、湿度交替变化后是否有故障、质变、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可以满足不同的高低温、湿度要求。

二、结构特点:
1.高低温试验箱箱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造型美观大方,并采用无反作用把手,操作简便。

2.内箱采用进口高级不锈钢(SUS304)镜面板,外箱采用(SUS304)拉丝不锈钢板或优质冷轧钢板喷塑,增加了外观质感和洁净度。

3.设有大型观测视窗附照明灯保持箱内明亮,且利用发热体内嵌式钢化玻璃,随时清晰的观测箱内状况。

4.箱体左侧配直径50mm的测试孔,可供外接测试电源线或信号线使用。

5.保温材质采用高密度玻璃纤维棉,厚度为80~100mm。

门与箱体之间采用双层耐高低温之高张性密封条,以确保测试区的密封。

6.设有独立限温报警系统,超过限制温度及自动中断运行,保证试验安全进行不发生意外。

三、控制器:
1.采用多款进口控制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要求进行选择。

(1)韩国进口TIME880彩色触摸屏可程式温湿度控制器,中英文切换界面,操作简单。

(2)原装进口韩国TIME300数显薄膜按键数据输入温湿度控制器,英文显示界面。

(3)进口日本“OYO”数显触摸按键温湿度控制仪,PID高精度控制,杜绝长期运行不稳定现象。

2.资料及试验条件输入后,控制器具有锁定功能,避免人为触摸而改变温度值。

3.高低温试验箱控制器具有P.I.D自动演算的功能,可将温度变化条件立即修正,使温度控制更为精确稳定。

4.可选配打印机,能打印记录设定参数和扫描出温湿度变化曲线。

4~200mA标准信号。

5.传感器采用铂金电阻PT100Ω/MV。

6.具有RS-232通讯界面,可在电脑上设计程式,监视试验过程并执行自动开关机等功能。

四、制冷、加热及风路循环系统:
1.制冷系统:选用全封闭法国泰康(或半封闭德国谷轮)压缩机。

采用风冷单机压缩/风冷复叠压缩制冷方式。

2.加热系统:全独立系统,镍铬合金电加热式加热器。

3.风路循环系统:采用多翼式送风机强力送风循环,避免任何死角,可使测试区域内温度分布均匀。

风路循环出风回风设计,风压风速均符合测试标准,并可使开门瞬间温度回稳时间快。

4.电器控制系统:电器控制主件采用进口“施耐德”及“梅日梅兰”元件,更好的控制温度。

5.升温、降温、系统完全独立可提高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增长寿命,减低故障率。

温度控制输出功率均由微电脑演算,以达高精度及高效率用电效益。

五、性能指标:
1.温度范围: A:0℃~150℃,B:-20℃~150℃,C:-40℃~150℃,D:-60℃~150℃,E:-70℃~150℃
2.温度波动度: ≤±0.5℃
3.温度均匀度:≤±2℃
4.精度范围: 设定精度±0.1℃,指示精度±0.1℃,解析度±0.1℃
5.升温速率: 1.0~3.0℃/min
6.降温速率: 0.7~1.0℃/min
六、符合标准:
高低温试验箱符合GB/T2423.1-2001、GB/T2423.2-2001等现行国家标准。

七、安全保护系统:
无熔丝开关,防干烧装置,极限高低温保护,温度偏差报警,压缩机超压、过载、过电流保护,缺相、逆相、短路、漏电保护。

相对湿度在环境试验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合理而准确地测量相对湿度,对于保证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相对湿度,就是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
u=e/es*100%,RS
试验箱中相对湿度通常无法由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和饱和水蒸气分压得到,是通过测量干球温度并加以换算而得到
e=etw-APt-tw
利用干湿球法测量相对湿度的基础是空气状况,如果温度变化阶段用干湿球法测量相对湿度是不准确,只能作为参考,在空气状态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只受A值的影响
A=0.0000165+6.75
公式上看A值的大小取决于流过湿球的空气流速,所以流过湿球的空气流速是影响相对湿度测量的重要因素,实验证明,当空气流速大于2.5m/s时,对相对温度的影响已不明显,但试验箱是在密闭条件下,在检定时要求在工作空间布置多个相对湿度测量点。

这样在工作空间一般<1 m3内,将存在多个能产生局部气流速度大于2.5 m/s风源,这将破坏试验箱原来的工作状态,显然不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