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软盘集中育秧技术
早稻软盘育秧技术

早稻软盘育秧技术一、准备良种,备足软盘。
每亩大田需杂交稻种1.75~2公斤,常规稻种3~4公斤即可;需353孔新软盘65片,400孔新软盘56片,434孔新软盘52片左右,用旧软盘要另加10片左右新盘以弥补旧盘耗损。
二、配制营养土。
在秧田一角,于播种前15天左右,每亩大田准备呈粘性的肥沃塘泥或本田土2~3担,加25~30公斤腐熟碎烂的粪肥,充分拌匀,清除杂草异物,沤制备用。
三、整理秧床。
每亩大田按厢面宽4.5尺, 厢沟宽1尺,秧床长10米左右拉线分厢,秧床整理做到厢面平融即可。
四、摆盘播种。
软盘育秧可在3月15日至25日播种。
摆盘时待秧厢表面泥浆沉实稍干,用手接触厢面,离开后手不沾泥为宜。
先将软盘按两直一横紧靠平铺,稍加压紧压平,使软盘底孔陷入床泥1/3至1/2,盘边留2寸以上的护盘带。
然后将备好的泥浆营养土按每50片秧盘1两敌克松的用量充分拌匀后再填满盘孔,用扫帚来回反复清除盘面多余的泥浆,再将短芽谷种匀播盘面,然后踏谷至不见谷,并用扫帚来回清除盘面余泥,使盘孔清晰外露,最后架拱盖膜。
五、秧床管理。
1、出苗期:封膜保温保湿,促进早出苗,快出苗。
2、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适温控湿,促根下扎,遇晴好天气,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揭膜两端通风降温,防高温烧苗。
如发现营养土发白,应揭膜喷水防旱,同时用敌克松50克兑水30公斤喷施,防青枯死苗。
二叶一心后除寒潮天气外,逐步揭膜炼苗。
六、适时抛栽。
当秧龄18至23天,叶龄2.5~3.5叶时是抛栽最佳时期,要抢晴好、风小天气抛栽。
注意事项:1、育秧期间严禁在盘面上施任何化肥,以免产生肥害;2、整个秧田期,防止水层漫灌厢面;3、抛栽前3~5天停止浇水,以利抛撒时秧团不散。
水稻园田软盘旱育苗技术

水稻园田软盘旱育苗技术软盘育苗,培育出的磐苗整齐,叶片宽窄一致,薄厚均匀,规模化、标准化,适用于机插和人工手插秧。
多年实践证明,软盘育苗能提高秧、本田比这到1:100-150,每亩水稻用20-25左右即可。
同时施用营养状秧剂、苗床除草剂,不仅水稻秧苗素质好,返青快,而且省工、省地,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
一、选地与做床1.育苗地造反地势高燥、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园田地,灌排通畅,便于管理,减少病害发生。
2.作床:做宽床,床宽1.8米,1.6主,步道沟0.4米,床长10-15米,每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农肥10公斤。
盘育和壮秧剂2.5公斤,加过筛细床土270公斤,混拌均匀,可配制90个育秧苗盘的营养土,苗床做好后灌水泡床,整平床面,待床土含水量适定时播种、覆土。
二、种子处理1.晒种选晴天果种2-3天,可增强种子内酶的活性,提高种子发芽率。
2.选种用205的水进行选种,把种子放入水中搅拌,捞出秕谷和杂物后用清水洗1-2遍。
3.浸种用1%生石灰水浸种,对带稻瘟病、晋苗病病菌的种子具有消毒作用。
水温20需3-4天,10时需8天,有每5公斤种子竞科生霉素50D我拌种,可防治苗床青立枯病。
4.催芽浸种事的种子要进行催芽,中子破胸露白,但芽不能超过0.2厘米。
三、播种播种期为4月15-20日。
播种量若人工手插的生产了60-80克,机插的每盘插干籽100克,稀产播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将种子均床面上,用条帚将种子后在土里,然后覆0/5厘米厚营养土,不露籽,每10平方米用苗床颗粒除草剂一袋对3.0-3.5公斤细潮土拌均后闷3小时撒在苗床覆土上面,然后覆地膜、插架和盖膜。
四、苗期管理做好床内温度管理,初期防寒潮,1叶1心期渐度控制在25-30之间,超过30应通风练苗,2圳1心期床内温度保持在20-25。
3叶期床内温度控制在20,这时就揭开膜档内委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插种出苗前如发现缺水应用喷壶喷浇补水,防止大不淹灌,齐苗后如床面发和喷壶喷浇,时间在上竿!0时前或下午3时后。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育苗过程对水稻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水稻集中育苗技术可以提高育苗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水稻集中育苗技术的要点:一、选地选地是水稻育苗的第一步。
要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避免低洼地或多风处,以免对育苗造成不利影响。
二、田间管理在水稻萌发前要对育苗田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深翻整地、平整田面、施入熟化有机肥料等,有利于土壤的松软和养分的充足。
三、选种选择良种是水稻育苗的关键环节。
要选用抗病虫、早熟性好、生长势强的良种,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抗逆性。
四、浸种水稻育苗采用浸种的方法,即将水稻种子浸泡在适温的水中,持续12-24小时。
这样可以促进水稻种子的吸水膨大,缩短发芽期,提高发芽率。
五、育秧盘播在集中育苗中,采用育秧盘播的方式,可以减少播种量,提高育苗效率。
育秧盘的规格一般为50*30cm,育秧盘深度不宜太浅,以免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
六、控温湿化种子播种后,要注意控制育苗田的温湿度,对水稻幼苗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有利于水稻幼苗的抽穗生长。
七、施肥水稻幼苗期要适量追施肥料,一般以铵态氮肥为主,有助于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同时要注意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八、防治病虫水稻育苗期要定期巡田,及时发现并防治水稻苗期病虫害,以保证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
以上便是水稻集中育苗技术的要点。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育苗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
希望各位种植水稻的农户能够根据这些要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稻育苗工作,为水稻的丰收做出贡献。
水稻育秧盘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盘育秧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育秧是水稻种植中极为关键的环节。
盘育秧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育秧方法,下面是关于水稻盘育秧技术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育秧基地选择:育秧基地首先要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
同时,应该避免育秧基地附近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或者周围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
此外,育秧基地还要尽可能靠近水源,这样便于浇灌水稻。
二、土壤整地:盘育秧的土壤整地要求较为细腻,不宜过砂、过硬,土层较深,淹水条件好。
育秧前需将地面铲平,清除地表的碎屑,并翻松整地,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三、秧田工程:1. 预备田:选择地理位置较高的地块进行预备田的整地,使土壤排水良好,并便于灌溉。
2. 盘育秧水田:选好满足条件的地块后,将田面整平,田埂修整利于水稻有一定的蓄水条件。
3. 田地选择:选择育秧良好的农田进行盘育,尽可能选择丰水多的稻田。
四、品种选择:在育秧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较好的水稻品种。
不同品种的水稻对育秧条件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品种时要有一定的研究和评估。
五、施肥管理:盘育秧过程中要适时施肥。
一般采取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水稻苗期和幼苗期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六、灌溉管理:水稻是水生植物,育秧过程中要确保水分的充足供应。
要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和水稻生长的需要合理灌溉,避免秧田有干燥和水浸情况出现。
七、病虫害防治:育秧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要定期巡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总之,水稻盘育秧技术是水稻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选择适合的育秧地点、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和病虫害防治,能够确保水稻苗期健康生长,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的差异,针对性的调整具体的盘育秧技术。
【技术专题】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技术专题】水稻集中育秧技术一、水稻集中育秧的意义1、培育标准化机插秧苗,做到农艺与农机相结合。
2、提高成秧率,减轻水稻秧苗生产自然风险,有利于保季节,保面积。
3、省工省力省秧田,减少劳动用工,节本增收。
4、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双季稻生产发展。
5、大棚综合利用,促进蔬菜生产发展。
6、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有利于食品安全生产。
7、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水稻集中育秧几种主要方式及基本建设模式(一)主要育秧方式1、连栋温室硬盘育秧。
又称智能温室育秧或大棚育秧。
2、中棚硬(软)盘育秧。
3、小拱棚或露地软盘育秧。
(二)基本建设模式1、大型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
合作社经营模式,占地50亩。
建设连栋温室一个2000㎡,中棚20个(每个约330 ㎡),生产棚1个500 ㎡,露地苗床30亩,浸种池、办公室等设施,播种线2条,秧盘10万张,秧架600个等设备,总投资230万元左右。
所育秧苗可栽插大田万亩以上。
2、中型育秧基地基本配置。
合作社或插秧机手经营服务,占地20亩。
中棚25个,简易生产棚1个200 ㎡,露地苗床6亩,播种线1条,碎土机1台,催芽桶2个,小型运输车2台,秧盘4.5万张,浸种池1个,运秧框架1000个,总投资约60万元。
所育秧苗可栽插大田2000亩。
3、小型育秧基地基本配置。
农民出地,育秧能手或插秧机手育秧及服务,育秧面积6亩。
配备秧盘1.2万张,碎土机1台,催芽桶2个,竹弓、薄膜适量,采取人工播种,总投资约3万元。
所育秧苗可栽插大田500亩。
三、适合于机插的秧苗标准要求营养土厚2-2.5cm,播种均匀,出苗整齐;营养土中秧苗根系发达,盘结成毯状;苗高15-20cm,茎粗叶挺色绿,矮壮;秧块长58cm,宽28cm,叶龄三叶左右。
四、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技术总目标:提高播种质量(防漏播、稀播),提高秧苗素质(旱育秧,早炼苗),提高成秧率(防烂种、烂芽、烂秧死苗)。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育秧方式,可以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和均匀度,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以下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要点:一、育秧选种:1.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的水稻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耐逆性强的品种。
2.选择生长势旺盛、籽粒饱满、成熟度相近的种子作为育秧种子。
3.将选取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二、种子处理:1.浸种处理:将种子用70℃左右的温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凉水冷却后取出,晾干备用。
2.化草胚:将浸种处理后的种子用0.1%的化草胚溶液浸泡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三、育秧盘料制备:1.选择适合的育秧盘料,一般采用稻壳土或水稻稻草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将育秧盘料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四、育秧操作流程:1.将消毒处理后的育秧盘料填充到育秧箱中,压实并均匀铺平,然后用清水进行浸水。
2.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育秧盘料上,保持种子间的距离均匀。
3.用一层湿稻草或湿纱布覆盖在种子上,保持湿度,促进种子发芽。
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1.保持育秧箱内适宜的湿度,一般要保持湿润,但不要积水过深,以防止病菌的滋生。
2.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育秧温度应在25℃-30℃之间。
六、管理、照料和病虫害防治:1.定期检查育秧箱的湿度和温度,及时补充水分和调整温度。
2.定期除草,保持育秧场地的清洁和通风。
3.发现病虫害时,及时进行防治,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控制。
七、合理的移秧时机:1.一般要等到水稻幼苗长到3-4叶期时,移秧到田间。
2.移秧时要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避开高温、低温和暴雨等恶劣天气。
八、移秧技术:1.用整齐划一的距离在水稻田里开挖苗床。
2.将育秧箱中的苗取出,剪掉枯萎或病虫害较重的苗后,整齐地按照一定距离移植到苗床上。
3.移栽后,要确保根系完整,避免伤害根系。
以上就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要点,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可以提高育秧效果,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范

HNZ常德017-2013常德市农业技术规范HNZ常德017-2013 水稻集中育秧操作技术规范常德市农业局制定湖南省农业厅批准实施发布日期:2013年月日水稻集中育秧操作技术规范为了规范水稻集中育秧操作技术,特制定本规范。
1 产地环境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产地应远离城镇、医院、垃圾场、工矿企业等污染源,集中成片,便于管理。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16的规定。
2 集中育秧点布局水稻集中育秧点要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以“方便群众、规避风险”为原则,一组或多组联合设立集中育秧点,每个集中育秧点秧田面积以3000~6000平方米为宜,便于统一管理和农户取秧、运秧。
3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4 水稻集中育秧类型水稻集中育秧主要以软盘抛秧为主,湿润洗插秧为辅,积极示范推广机插秧。
5 育秧准备5.1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农民意愿,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主导品种。
根据早配中或早配迟、中配中、迟配早的原则,合理搭配好早、晚稻品种,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及双季高产。
水稻集中育秧要实行一片一种,一个集中育秧点一个品种,以避免品种混杂。
每亩大田用种量,早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为3公斤、6公斤左右;晚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为1.5公斤、3.5公斤左右。
5.2 秧田准备5.2.1秧田与大田比例软盘秧按1:20、机插秧按1:70~80、湿润洗插秧按1:8准备好秧田。
5.2.2翻耕整厢2月中旬以前翻耕好秧田,播种前整理好秧厢。
软盘抛秧的秧厢有效宽度170厘米,厢沟宽30厘米、深15厘米左右,腰沟深20厘米左右,围沟略深,做到沟沟相通。
湿润洗插秧,厢宽150厘米左右,沟宽20厘米、深15厘米左右。
秧田划厢,要用绳子扯直,厢宽一致,整齐划一。
厢面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软硬适中。
播种前一周施好秧田基肥,每亩秧田施入25%的复合肥25~30公斤。
5.2.3施用壮秧剂每90块软盘用“五增牌”水稻壮秧剂400克。
水稻软盘育苗技术要点

标准床5 0 l 土加 浓硫酸 3 5l ,兑水 1 0 ( g . ( g 5~1 (,用 喷壶均 8l g
8 播种 要求 .
与 常规育 苗相 比,软盘 育苗 的播种量 较大 ,这就 要求每 盘播 种量 要准 确,播 种要 均匀 。 由于 插秧机 秧爪取 秧有一 定 范围,若 播种 不均 会造成 各穴株 数差 异大 ,甚至 出现漏 插现 象 。最好 不用 人工而 用育 苗播种 器播 种,这样 可 以保 证不 漏 播 、不积 堆 。机插秧每盘 插干种 10g 0 o种子 播完 后,用 扫帚
将种 子拍 入床土 2 ,再 覆土, 用细 土盖上 种子 即可 。然 后 /3
匀洒在 床面或 营养土上 ,用试 纸或土壤 酸度计检 测其p 值 。 H 酸 化营养 土时 ,需将硫 酸溶 液拌入 营养 土 中,充分搅 拌混 匀 后 闷3d ,经检查达 到标准再 使用 。同时,营养土 的质量是软 盘育 苗的 关键 。配 制营养 土需 加入一 定量 的速效 化肥 ,每盘
然后用盐水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具体方法是在5 K 0 中加
入 1 . l 食盐,待 盐水 充分溶解后进行选 种 。选后 的种子要 25 < g 用 清水洗净 种子表 面 的盐 分, 以保 证苗期 苗壮 。三是使 用菌
化。钙塑软盘可保温、增温、防冷、隔凉、防湿 、保湿,营
虫清2 (6 号 1%)1 浸种5l ,防恶苗病 、干尖线虫病;用 0g g (
门和农 民提供 技术参 考 。
1稻种选择 .
由于 软盘 育苗 过 程 中, 秧龄 短 且 叶龄小 , 秧 苗 的 生育 期有 延 晚 的倾 向, 因此 ,在选 择 水 稻 品种 时需 要 掌握 以 下原 则 :一 是选 择 中晚熟 的 水稻 品种 , 二是 适 当搭 配 中熟 品 种 ,三 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和催芽
消毒:常用抗菌剂或强氯精浸种消 毒。消毒可与浸种结合进行。 催芽:催芽要求达到“快”(2—3 天内催好芽)、“齐”(发芽率90% 以上)、“匀”(芽长整齐一致)、 “壮”(芽白色、无异味、芽长半 粒谷,根长一粒谷)。
浸种消毒方法
“强氯精”消毒:先后分别将种子放清 水和“强氯精”溶液中浸8—10小时, 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催芽。 “苗博士”种衣剂消毒:水稻种衣剂分 早稻型和中、晚稻型,在水稻种子落水 前用“苗博士”1包(20克)兑等量的 清水,稀释后可拌干种谷1公斤,将种 子搅拌成均匀的白红色后,晾干后即可 浸种。
均匀播种
种谷破胸露白后即 可播种。 晚稻播前最好用 “烯效唑”1克兑水 50克拌1公斤芽谷后 闷半小时,以利壮 苗促分蘖。
摆盘与播种
根据亩用种量与亩需软盘数多少确定每厢播种 量,分厢过秤,均匀播种,做到常规稻种每孔 4—5粒谷,杂交种每孔2粒谷左右。播后用扫帚 把盘面上的芽谷扫入盘孔并实行泥浆轻踏谷。
三、播种期、播种量 播种期、
播种期:考虑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和前后 茬关系等主要因素,以有利出苗和安全齐穗 出发,做到适时播种。 早稻界限期:根据出苗时对温度的要求而定。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籼稻早播界限期。 我县适宜播期:薄膜育秧、软盘育秧在3月25 日左右。 早稻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15℃ 以上,我县适宜移栽期为4月15日以后。Biblioteka 七、秧田管理(二) 秧田管理(
幼苗期管理。幼苗期是指出苗至3叶期。采取 露田和浅灌相结合。2叶期前露田为主,2叶期 后浅灌为主。早稻秧苗如遇寒潮低温,则应灌 深水护秧,低温过后逐步排浅水层,以免造成 秧苗生理失水,导致青枯死苗。软盘秧幼苗期 仍保持湿润,有利增氧促根和秧苗控长,及时 揭膜炼苗。 三叶期幼苗由异养转入自养,关键在于及早补 充营养(早施断奶肥)。目前比较好的一种有 机液肥“绿王牌”免追肥,在2叶1心时用1包 (50克)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效果很好。
炼苗揭膜
经过充分炼苗后秧 龄在2—3叶时揭膜。 揭膜时间最好是选 晴天下午厢沟内灌 水揭膜,以防青枯 死苗。揭膜后,如 遇连续阴雨天气或 极端低温恶劣天气 要继续盖膜。
七、秧田管理(三) 秧田管理(
成苗期管理:成苗期是指3叶期至移栽。 采用浅水灌溉,不宜时灌时排,防秧根下扎, 拔秧困难。 抛前一个星期厢面不能进水,只保持土壤湿 润,便于抛秧。同时施一次“起身肥”,使 秧苗吸氮转色而不嫩,增氮仍有储糖时移栽, 使秧苗体内碳氮水平较高,有利于移栽后发 根分蘖。
播种量
播种量: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随着秧龄 延长而增大,秧龄越长,秧苗个体受抑制程 度越大。所以在选择软盘时必须选择大孔软 盘,规格为353孔的,每亩80张软盘。 早稻:常规稻每亩播量6公斤左右,早稻杂 交稻每亩2.5公斤, 晚稻:常规稻每亩3公斤,杂交稻每亩1.5公 斤。
四、播前准备
软盘、中膜:亩大田用353孔软盘80片、0.25毫米厚的优质 中膜。 竹弓:每亩大田准备小竹弓22根左右,一般长2.2—2.4米。 秧田选择: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的稻田,按1:25的 比例确定秧田面积。 秧田翻耕、培肥:第一次在2月底或3月5日前。主要目的是 改良土壤,让杂草充分腐熟,减少稻田的有毒物质污染和害 虫基数。第二次翻耕整平在播种前15天。亩用45%的复合肥 15—20公斤,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每亩秧田施用人畜粪水或沼 液2000—2500公斤,按1.5米开厢整平,加盖地膜。 秧厢规格:按1.5米宽整平做厢,开好三沟。即厢沟(宽0.3 米,深0.2米),腰沟(深0.2米左右),一亩秧田至少要开 一条十字型腰沟,围沟(深0.2—0.25米)。
五、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
晒种:选晴天晒1—2天即可,要薄摊勤翻, 防止谷壳破裂。 选种:用风选、筛选或溶液选种。溶液一般 用黄泥水、盐水,比例为1:0.5—1:1。选 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杂交稻种子饱满度差, 一般仅用清水选种。 浸种:浸种是使种谷较快的吸足达到正常发 芽的含水量(40%左右)。水温30℃需浸30 小时,水温20℃需60小时。杂交稻种子采用 间隙浸种、热水浸种或沼液直接浸种。
及时抛栽
早稻当秧苗3—4叶时选 晴天抛栽,一般早稻秧 龄控制在30天以内,晚 稻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 抛栽前3—5天施一次起 身肥,并带药下田,尤 其是晚稻秧苗施一次防 飞虱的药剂,防止水稻 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谢谢! 谢谢!
水稻集中软盘育秧技术
桃源县农业局
一、集中软盘育秧的优点
提早播种,提早成熟,缓解季节矛盾; 抗御自然风险,确保稳产; 规模种植,统一管理; 减轻劳动强度,节省成本; 有利于先进技术推广,提高产量;
二、品种选择
早稻:以湘早籼45号、中嘉早32为 主; 晚稻:常规稻以高档优质稻品种湘 晚籼13号为主,杂交稻以威优227、 威优644、中种优448、岳优9113等 为主。
六、播种
播前准备:摆盘前再用木板把厢面烫平横摆两张 软盘,尽量把软盘摆平,用木板把软盘压入厢面 泥土中。每80张软盘用“五增”牌多功能水稻壮 秧剂1包(0.4公斤)加过筛的细土10公斤充分拌 匀后,分成两等分,一半均匀地撒在80个软盘的 厢面,用耙子耙入2厘米土层内,另一半均匀撒在 80个软盘中,用扫帚扫入孔内,然后用厢沟内的 肥稀泥糊入软盘,用扫帚扫平泥浆,保证每孔有 三分之二以上的泥浆,再用木板烫平软盘,露出 软盘孔为度,厢面不能有积水,待沉实2—3小时 候播种。
晚稻播期的确定
保证安全齐穗。 水稻抽穗期的低温伤害指标为日平均温度连续 3天以上低于22℃。 一般以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的终日, 分别作为籼稻与籼型杂交稻的安全齐穗期。 根据各品种从播种到齐穗的生长天数,确定晚 稻的播期为:威优227、威优644可在6月15 日—18日播种,中种优448、岳优9113可在6月 20—22日播种。
盖膜、 盖膜、施药
厢面用扫帚踏谷后,用“敌克 松”70—100克兑水40公斤均匀 喷雾到厢面上,架竹弓盖膜,防 止青枯死苗 。 盖膜后四周用泥土盖严压实,以 防被风吹开,实行保温育秧。
七、秧田管理(一) 秧田管理(
根据芽期、幼苗期和成苗期三个不同时期秧苗生 长特点,精细管理。 芽期管理:从播种到第一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 此时秧苗耐低温能力较强,供氧好坏是影响扎根 定苗的关键。采用“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 雨天排干水、烈日跑马水”的灌水技术,保持秧 田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如出现霜冻、大风、暴 雨等特殊天气,应暂时灌水护芽,风雨过后再排 水晒芽。晚稻播种时气温高,为防止秧板晒白, 可在傍晚灌跑马水,次日中午前,秧板水层渗干, 切忌秧板中午积水,造成高温煮芽。
“苗博士” 消毒注意点: 苗博士” 消毒注意点: 苗博士
一是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药剂; 二是拌药后的种子要要防鸡、鸭误食,以 免中毒。 三是浸种后的药水不能倒入鱼池菜地、水 沟和饮用水源等区域,以防人、畜中毒。 晚稻种子除常规消毒外还要用吡虫啉或吡 蚜酮浸种消毒,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
三种催芽方法
煤灰催芽、温室催芽、温床催芽为 农户常用的催芽方法。不论采取何 种催芽方法,都要采用透水、透气 的干净容器盛装种子,不能用有油、 有药、有肥等不干净、不透气的编 织袋及其他用具装种。待种子破胸 露白后即可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