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冰箱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社会实践电冰箱教学设计(3篇)

社会实践电冰箱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冰箱作为家用电器中的佼佼者,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体现了我国在家电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特设计此社会实践课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电冰箱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掌握电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 熟悉电冰箱的节能环保特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电冰箱的基本结构:- 外壳- 冷冻室- 冷藏室- 冷凝器- 压缩机- 冷却系统- 控制系统2.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工作原理- 冷凝器工作原理- 蒸发器工作原理- 制冷剂循环原理3. 电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 - 放置位置- 装载物品- 温度调节- 定期除霜4. 电冰箱的维护保养:- 清洁保养- 定期检查- 电路检查- 安全使用5. 电冰箱的节能环保特点: - 节能技术- 环保制冷剂- 减少能耗四、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电冰箱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电冰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电冰箱?2. 讲解阶段:- 教师详细讲解电冰箱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 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冰箱的各个组成部分。

3. 实践操作阶段:- 学生分组进行电冰箱的拆卸、组装、清洁、检查等实践操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讨论交流阶段:-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电冰箱的节能环保特点。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冰箱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5. 总结阶段:- 教师总结本次社会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电冰箱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电冰箱的设计

电冰箱的设计

前言通过丝管式冷凝器和平板式蒸发器的优化设计,借助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负荷匹配和毛细管制冷机流量匹配,通过提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热交换能力,借助两大换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管道的合理布置,从而提高系统制冷量,根据大学四年对制冷原理和制冷系统的学习理解进行了此设计,内容包括冰箱热负荷计算,压缩机选型,冷凝器的设计,蒸发器的设计,毛细管的长度计算等。

此设计系统地阐述家用小型冰箱的设计过程和设计内容。

通设计该冰箱的参数如下:有效容积为201L,工质为:R134a,温带型双门;使用条件:冰箱周围环境温度为18℃,相对湿度755%ϕ=±。

箱内温度:冷冻室温度t不高于-18o C,冷藏室平均温度为4℃。

箱内有效容积:总容积为201L,n其中冷冻室为60L,冷藏室为141L,采用上部冷藏室下部冷冻室的方式布置,制冷系统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冷却方式采用直冷式,冷冻室蒸发器采用平板式,冷藏室蒸发器也采用平板式,冷凝器采用丝管式冷凝器,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

1.电冰箱的总体布置1)使用条件:冰箱周围环境温度t a=18,相对湿度755%ϕ=±。

2)箱内温度:冷冻室温度t不高于-18o C,冷藏室平均温度t m=4℃n3)箱内有效容积:总容积为201L,其中冷冻室为60L,冷藏室为141L4)制冷系统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冷却方式采用直冷式,冷冻室蒸发器采用平板式,冷藏室蒸发器采用平板式,冷凝器采用丝管式冷凝器,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

5)箱体结构:外形尺寸为580mm×669mm×1479mm(宽×深×高)绝热层采用聚氨酯发泡。

其厚度根据理论计算和冰箱厂的实践经验选取,其值如表所示:1-1冷冻冷藏箱个面的绝热层厚度(mm)箱体结构图选用R134a做工质(1)润滑油选用合成的聚酯油作为系统的润滑油。

(2)干燥过滤器选用XH7型干燥过滤器。

冰箱设计知识点总结图纸

冰箱设计知识点总结图纸

冰箱设计知识点总结图纸一、冰箱设计概述冰箱是现代家庭必备的家电产品之一,它的功能包括冷藏食物、保鲜、制冷、制冰等,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冰箱的设计包括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下面将分别进行总结。

二、冰箱外观设计知识点1. 外观设计原则:冰箱外观设计要符合用户审美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空间利用、易清洁及操作便利等方面。

2. 材料选择:冰箱外壳一般采用不锈钢、玻璃钢、塑料等材料,需要考虑其耐腐蚀性、抗压强度、防火性能等。

3. 外观图案:冰箱外观常常有图案、LOGO等设计,要考虑到其与产品功能的相容性及市场宣传力度。

三、冰箱结构设计知识点1. 结构件设计: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电子控制板等,需要考虑其定位、噪音控制、安装维修便利性等。

2. 软管设计:冰箱内部有冷媒管道、风道等需要设计,要确保其密封性、耐高低温性、抗腐蚀性等。

3. 冷藏室设计:冰箱内部设计需考虑到温度控制、保鲜功能、储物空间利用等方面。

4. 外围设施设计:包括门把手、抽屉、灯具等,要考虑到其美观、耐用、安全性等。

四、冰箱功能设计知识点1. 制冷制冰系统设计:冰箱的制冷制冰系统是冰箱的核心部分,需要考虑到制冷速度、温度控制精度、节能等方面。

2. 恒温功能设计:冷藏室需要有恒温功能,需要考虑到控温精度及节能性。

3. 除霜功能设计:冰箱需要有除霜功能,包括手动除霜、自动除霜等,需要考虑到除霜效果及使用便利性。

4. 节能设计:冰箱作为家用电器,节能是其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考虑到能效标准、节能技术等。

五、冰箱图纸设计技术要点1. 通用要求:冰箱图纸设计需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包括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等。

2. 结构设计:图纸需要表现出冰箱的结构设计,包括内部构造、组装关系、关键部件尺寸等。

3. 外观设计:图纸需要表现出冰箱的外观设计,包括样式、尺寸、图案、材料等。

4. 功能设计:图纸需要表现出冰箱的功能设计,包括制冷系统布局、控温器位置、防震消音措施等。

毕业设计-电冰箱的制冷控制系统

毕业设计-电冰箱的制冷控制系统

前言众所周知,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

而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冰箱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温控,其控制精度差,功能单一,控制方式简单难以满足冰箱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多功能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单片机性能好,控制功能强,工作可靠,成本低等优点,现在已经在家电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面临国内电冰箱发展的现状,在技术上还与其他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电冰箱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其适应当代个性时尚、节能环保、智能高端、精确温控的发展方式,使人们体验闻所未闻的个性化感受,快捷与原汁原味不再是梦想。

新一代产品在控制上还增加了人工智能,使家电性能更优异,使用更方便可靠。

本次设计基于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理论研究。

首先,我对传统电冰箱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

调查了10多个品牌的电冰箱的控制系统,研究了他们制冷的优缺点,吸收了一些比较好的设计思想。

其后,我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其中最多的是国内外最新发表的关于制冷方面的论文,丰富了我们的理论依据。

然后,根据我拥有的材料用单片机实现电冰箱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最后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其软件设计。

第1章电冰箱系统概述1.1 单片机概述自从1971年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微型计算机正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高速度、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档微型计算机及其系列化,向大、中型计算机挑战;另一个是稳定可靠、小而廉、能适应各种领域需要的单片机。

单片机是指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 接口电路等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虽然单片机只是一个芯片,但从组成和功能上看,它已经具有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块单片机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

自从1975年美国德可萨斯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个4位单片机TMS-1000型以来,单片机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微型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独特分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智能化、家用电子产品等各个控制领域。

3电冰箱系统设计

3电冰箱系统设计

3电冰箱系统设计电冰箱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其设计需要考虑到制冷功能、储藏空间、能源效率以及用户友好性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关于电冰箱系统设计的范文,共计1200字。

一、设计目标在设计电冰箱系统时,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个高效、节能、安全并且用户友好的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优化制冷系统和增加储藏空间等方式,提高电冰箱的性能,并减少能源消耗。

二、制冷系统设计1.制冷剂选择:我们选择了环保型制冷剂,如R-600a或R-134a,以减少对大气层的污染。

2.制冷循环:我们采用了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

制冷循环由压缩机、换热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换热器和膨胀阀,在蒸发器中蒸发,从而带走室内的热量。

3.优化换热器设计:为了提高制冷效率,我们采用了高效的换热器设计。

换热器通过增大换热面积和优化换热器内部管路设计,提高了热量传递效率。

4.温度控制系统:为了保持恒定的温度,我们采用了电子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室内温度,并自动调节制冷器的运行时间和速度。

三、储藏空间设计1.多功能储藏空间:电冰箱内部被划分为多个储藏空间,包括主室、冷冻室和可调节的储藏室。

主室用于存放食物和饮料,冷冻室用于冷冻食物,可调节的储藏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智能储藏空间管理:我们的电冰箱配备了智能储藏空间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食物的类型和储存需求,自动调节储藏室的温度和湿度,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3.储藏空间优化: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储藏空间的利用率,我们在设计中考虑到了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食物容器,增加了可折叠和可调节的储物架以及门上的储物盒等功能。

四、能源效率设计1.高效制冷器:我们的电冰箱采用了高效的制冷器设计,以提高制冷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省电模式:我们的电冰箱配备了省电模式按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省电模式。

省电模式可以减少制冷器的功率,以降低能源消耗。

五、用户友好性设计1.信息显示屏:我们的电冰箱配备了信息显示屏,可以显示温度、湿度、制冷器运行状态等信息,方便用户了解和控制电冰箱的工作状态。

电冰箱制冷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电冰箱制冷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讲述了GR-204E型电冰箱工作过程的控制,通过对直冷式电冰箱制冷系统的改进,采用多面送风以及温度,开关机检测调节电路技术,并在冷藏室中设置冷循环系统,以电冰箱内的食物的温度为被控对象,通过合理的冷量分配,实现电冰箱的双温双控,适时温度补偿,达到节能方便的目的。

关键词:直冷式电冰箱节能方便控制设计目录绪论 (3)1.1电冰箱实用功能的发展 (3)1.2电冰箱环保技术的发展 (3)1.3冰箱的基本介绍 (4)第二章东芝GR—204E型电冰箱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6)2.1直冷式电冰箱简介 (6)2.2电冰箱的基本构造 (6)2.3东芝电冰箱的组成 (6)2.4东芝GR-204E型电冰箱的控制系统 (6)2.5东芝GR-204E型电冰箱的箱体、附件的相关知识 (6)2.6东芝GR-204E型电冰箱的电路工作原理 (6)第三章东芝GR-204E型电冰箱的控制过程 (8)3.1电源电路 (8)3.2冷藏室温度控制电路 (9)3.3分析温度检测电路和温度调节电路 (10)3.4分析关机,开机,开关机的检测电路 (11)3.5开关机信号识别及控制 (13)3.6除霜电路 (14)3.7东芝GR-204E型电冰箱控制电路原理及原理方框图 (16)第四章分析GR-204E型电冰箱常见故障检修 (19)4.1压缩机不启动 (19)4.2压缩机不停 (19)4.3不除霜 (20)4.4事例分析 (20)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绪论冰箱是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现代奇迹之一。

在人们发明冰箱之前,保存肉类的唯一方法是腌制,而在夏季喝到冰镇饮料更是一种奢望。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冷冻器具在家庭,医院,旅馆,餐厅和科研单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冰箱是冷冻器具的一种,在家庭中它主要应用于冷藏或冷冻食品,饮料,水果,蔬菜,以及制作少量的食用冰块,一般是借以电动压缩机为动力的冷藏箱本文将说明冰箱如何实现这一奇迹。

冰箱的主要结构(绝对很实用)

冰箱的主要结构(绝对很实用)

铰链
底铰链
中铰链
顶铰链
2.制冷系统——压缩机
1.吸气管 2.排气管 3.工艺管 4.油冷却管
几个问题: 压缩机的倒置 压缩机的搬运 压缩机和制冷剂 压缩机管的区分
制冷系统——冷凝器
形式 外挂式
冷凝器
内藏式 (背板)
优点
缺点
工艺简单 外观不美
散热效果较 好
容易损坏,
可靠美观 工艺较复杂
成本低廉 散热面积小,效果差
外挂冷凝器除美观及易碰损外,在换热效率 上较内藏冷凝器优越,且易于维修更换,出 口产品采用居多,且是提高能耗的选择之一
制冷系统——防露管
1.防露管的功能 2.防露管设置的准则 3.电热防露丝
制冷系统——毛细管
一.毛细管的重要性:
性能、噪音
二.毛细管的主要技术指标 及其影响因素:
流量 3000~5000 ml/min (入口氮气压力690± 10kPa)
较表面氧化处理的铝板管式耐腐蚀效 果略好。
传制冷效率高
成本高
耐腐蚀性较好 工艺设备要求高
表面喷塑0.2~0.4mm,耐腐蚀性强,寿 命长
制冷系统——冷冻蒸发器
丝管蒸发器
铝板管蒸发器
制冷系统——冷冻蒸发器
喷塑丝管蒸发器 镀锌丝管蒸发器
制冷系统——冷冻蒸发器
喷塑铝板管蒸发器 表面氧化铝板管蒸发器
制冷系统——冷藏蒸发器
门体
门壳(或玻璃) 门端盖 立柱 门胆 门封条 保温层 止挡 自锁机构
端盖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端盖与立柱的配合结构 有拼接和套接两种,多 段连续弧面的拼接在制 件要求和工艺控制上难 度大,接缝不齐和接合 面台阶是主要外观问题
门封条
• 门封条由软PVC和磁性塑料条两部分组成。 • 在箱体的热损失中,门封的热损失占10~15%; • 门封的密封性能与门封的结构有关,一般是气囊越多越好,但需要综

冰箱结构图

冰箱结构图

冰箱结构图冰箱结构图包括了家用冰箱的构造与组成。

电冰箱的构造家用电冰箱由箱体、制冷系统、温度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1. 箱体的组成:外壳 内衬绝热层 台面箱体的基本作用是绝热,绝热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箱体的保温性 箱体的隔热功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⑴外壳与内衬之间填充绝热材料。

⑵箱门装有磁性密封条防止冷气外漏和热空气侵入。

⑶箱顶的顶板下面垫有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板,起隔热作用双门直冷式电冰箱结构和各部分名称2 •制冷系统:聚氨酯发泡绝热帜 冷冻室压缩机 冷冻宣裁发水皿温控器冷徹室拎藏室蒸发器箱门口防露管謹性门封条蔬菜盘蒸发水皿加热管船系统内循坏变化制冷系统械电冰箱制冷系统中,主要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毛细管四部分,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其中蒸发器安装在电冰箱内部的上方,其他部件安装在电冰箱的背面。

系统里充灌了一种叫氟里昂12(CF2CI2,国际符号R12)”的物质作为制冷剂。

氟里昂12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

变成气态的氟里昂12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把它压缩成咼温咼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气态的氟里昂12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液化成液体。

这些高压液体必须流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才能缓慢流入蒸发器,维持在蒸发器里继续不断地汽化,吸热降温。

就这样,冰箱利用电能做功,借助制冷剂的物态变化,把箱内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搬送到箱后冷凝器里去放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目的。

内部汽化吸热—外部液化放热—箱内温度降低3 •温度控制装置:冰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叫温度控制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当箱内温度过高时接通压缩机,使制冷系统工作,从而使箱温降下来;当箱温降至要求的温度时,使压缩机断电。

(三)实践操作通过学习电冰箱的结构和原理,了解了利用物质的物态变化(汽化吸热)可以降低温度。

根据这个原理自制简易冰箱。

活动的主要思路根据冰箱原理设计准备器材实践操作交流合作第一小组活动A:花盆冰箱用花盆和水做一个冰箱,在热天里保存冷饮1.将饮料放在盘子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冰箱制冷系统的设计基本思路和顺序是:先根据要求确定箱体尺寸,然后根据箱体尺寸确定热负荷,根据热负荷和其他发热元件可以确定冰箱的基本能耗,并依次确定压缩机,同时可以确定蒸发器和冷凝器两大主要传热设备,最后才是确定节流元件和制冷剂充注量。

当然,计算设计不可能是很准确的,最后还需要通过试验和不断的调试来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

保温层设计3.1.1 保温层设计方法冰箱保温层厚度是设计的重点,关键是产品的成本与性能,而保温层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①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能耗要求;②产品的不同风格和设计特点;.③市场对发泡料的限制条件;④产品成本的综合对比选择;⑤产品的市场要求:全球性、区域性、特殊客户;⑥产品的未来发展考虑。

冰箱保温层厚度是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总会与不同部门发生冲突,当然要求的厚度越薄越好,这样成本低,容积大,但由于技术的能力有限制的,在能耗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厚度也不是可以薄到想要的程度,因此在厚度的设计方面存在选择是否合理的问题。

目前冰箱箱体都采用硬质聚氨脂整体发泡作绝热层,其绝热性能好,适于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发泡后的箱体内外壳被粘接成刚性整体,结构坚固,内外壳厚度可以适当降低,无须对箱体做防潮处理,年久也不会吸湿而使热导率增大。

电冰箱绝大多数为立式结构。

箱体结构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5 0年代以前主要是厚壁箱体(厚度为60~65mm);60年代是薄壁箱体(厚度30~3 5mm);70年代是薄壁双温双门;80年代以后世界上趋于采用中等壁厚箱体(厚度为40~45mm),并以箱背式冷凝器的三门三温或双门双温自然对流冷却(即直冷式)冰箱为主。

随着良好隔热性能的隔热材料的应用,箱体壁厚的减薄,箱体重量进一步减轻并增大了冰箱的内容积。

立式冰箱箱体,首先根据内容积确定宽深比例,一般选为正方形或矩形,其比例不超过1:,双侧门柜式箱体的宽深比为1:左右。

总体高度以放置稳定和箱内储放食品方便为原则。

表6—7给出了电冰箱内容积与外形尺寸范围。

,表6-7 电冰箱内容积和外形尺寸范围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内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如表3-1所示为某冰箱的绝热层厚度。

表3-1 冰箱的绝热层厚度冷冻室顶层厚度冷冻室顶层厚度冷冻室背面厚度冷冻室门体厚度"冷冻室底面厚度0.1m0.072m0.072m0.053m0.05m冷藏室顶层厚度冷藏室侧面厚度"冷藏室背面厚度冷藏室门体厚度冷藏室底面厚度0.05m0.053m0.053m0.053m0.05m(但采用了其他冰箱的厚度时,需要对厚度进行校核计算,校核的依据就是不能出现凝露。

校核计算首先是要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

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w低于露点温度,则会在箱表面上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tw必须高于露点温度td,最低限度tw>0.2℃+td。

在达到稳定传热状态后的表面温度tw可以由下式计算:)(2101t t a kt t w --= (3-1)(改a 1 式中:t w —箱体外表面温度,单位为℃; t l —箱外空气温度,单位为℃; t 2—箱内空气温度,单位为℃;>a 1 —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单位为W/; k —传热系数,单位力W/.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试验时,规定亚温带型(SN)、温带型(N)和亚热带型(ST)、热带型(T)冰箱的露点温度分别为19℃±0.5℃和27℃±0.5℃。

在箱体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121)(A Q t t w w -=λδ式中:t wl —箱外壁温度,单位为℃; t w2—箱内壁温度,单位为℃;、λ—热导率,单位为W/,各种绝热层热导率可见 ; A-传热面积,单位为m 2。

校验计算所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1.2 保温层设计案例 某冰箱设计要求:(1) 使用环境条件:冰箱周围环境温度ta=32℃,相对湿度φ=75%。

(2) ((3)箱内温度,采用标准温度,冷藏室温度5℃,冷冻室温度-18℃。

(4)箱内容积总168L,冷藏室100L,冷冻室68L,人们的生活习惯是经常用冷藏箱而少用冷冻箱,因此将冷冻箱设置在下层。

(5)冰箱制冷方式为直冷,节流元件为毛细管,其他配件根据需要自行配置。

设计:1、箱体保温层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

2、箱体尺寸参考其他相似尺寸的冰箱确定,相关尺寸和结构如图所示(图中尺寸单位:cm)。

3、首先校核这种尺寸选择是否满足凝露条件—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分冷冻室和冷藏室进行。

(1)冷冻室凝露校核冷冻室绝热层厚度最薄处在压缩机室处和门侧,由于压缩机散热导致压缩机室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一般不会出现凝露,因此,凝露校核计算时选取厚度最小的门侧。

凝露校核计算公式为3-1,因此,首先要确定相关参数:环境温度t1为32 C ,箱内空气温度t2为-18℃。

另外,对于相关传热系数的规定:当室内风速为~0.15m /s 时,α1可取~(m2·K);箱内空气为自然对流(直冷式)时,α2可取~(m2·K);双门双温问冷式电冰箱,由于箱内风速较大,其α2可取l7~23W /(m2·K)。

这里选取室内α2= W/(m2·K),隔热层绝热系数 W/(m ·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α1取11W/(m2·K),则21111αλδα++=K = W/(m2·K)则外表面温度8.30)1832(1126.032)(2111=+⨯-=--=t t a k t t w ℃ )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的凝露温度。

(2)冷藏室凝露校核冷藏室最薄的地方仍然是门侧,因此,计算方法同冷冻室,可计算出外表面温度为)532(1126.032)(2111-⨯-=--=t t a k t t w =31.4℃ 同样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凝露温度。

一般情况下,如果箱体尺寸参考了市场上产品的尺寸,则一般不存在凝露问题,但最好进行一下凝露校核。

冰箱热负荷计算在产品的设计中,计算冰箱的热负荷实际上很重要,它可以从产品的开发前期已经知道产品的性能状态,产品的制冷系统匹配、以及产品出现问题后能找到问题的分析点::①知道产品的未来的性能状态;②知道产品在不同环境中的性能状态;③事先可以初步知道产品的能耗水平以及改进后的状态;④可以找到产品设计中的缺点、找到改进的方向;⑤可以用最低成本设计产品;⑥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提高产品开发的命中率。

3.2.1电冰箱的热负荷计算电冰箱热负荷在冰箱设计中是一个重要参数,它与冰箱的箱体结构、冰箱的内容积,箱体绝热层的厚度和绝热材料的优劣等因素有关。

|热负荷包括:箱体漏热量Q1、开门漏热量Q2、贮物热量Q3和其它热量Q4。

即Q=Q+Q2+Q3+Q4 (6—4)11、箱体漏热量Q1箱体漏热量包括,通过箱体隔热层的漏热量Qa,通过箱门和门封条的漏热量Qb,通过箱体结构形成热桥的漏热量Qc。

即Q1=Qa+Qb+Qc (6—5)(1)箱体隔热层的漏热量Qa,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热导率λ值很大,所以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

内壳多用ABS或HIPS塑料板真空成形,最薄的四周部位只有1.0mm。

塑料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因此箱体的传热可视为单层平壁的传热过程。

即=KA(t1-t2) (6.6)Qa式中A…-箱体外表面,单位为m2。

传热系数K(单位为W /(m 2·K))为21111αλδα++=K式中α1——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单位为W /(m2·K); α2——内箱壁表面对箱内空气的表面传热系数,单位为W /(m2·K); δ——隔热层厚度,单位为m ;λ——隔热材料的热导率,单位为W /(m ·K)。

在进行箱体隔热层捕热量计算时,要注意到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隔热层厚度是不一样的,应采用分段计算相加后的Q a 值。

另外,采用壁板盘管式冷凝器的电冰箱,箱体后壁面的表面温度近似取为冷凝温度t k ,也需另外计算该部分漏热量。

(2)通过箱门与门封条进入的漏热量Qb!由于Qb 值很难用计算法计算,一般根据经验数据给出,可取Qb 为Qa 的15%值。

(3)箱体结构部件的漏热量Qc箱体内外壳体之间支撑方法不同,Qc 值也不同,因此同样也不易通过公式计算。

一般可取Qc 值为Qa 值的3%左右。

目前采用聚氨酯发泡成型隔热结构的箱体,无支撑架形成的冷桥,因此Qc 值可不计算。

2、其它热量Q 。

这里所说的其他热量,是指箱内照明灯、各种加热器、冷却风扇电机的散发热量,可将其电耗功率折算热量计入。

另外,还要考虑开门时漏入的热量,因此,在电冰箱箱体热负荷计算时,为了安全起见一般还增加10~15%的余度,即以~的热负荷进行设计。

3.2.2 冰箱热负荷计算案例案例一:继续前一节的BCD168L 冰箱的设计,计算箱体热负荷。

%对于冰箱热负荷计算,有的公司将计算分成制冷和不制冷两个阶段分别计算,这也是有道理的。

制冷时,压缩机运转,压缩机室温度高于不制冷时,如果冷凝器是背挂式,则箱体背部的外表温度也不同于环境温度,因此,分开计算可以更精确计算。

但本书作者经过实验研究表明,这种分开计算提高了设计工作量,对于实际的设计却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一般不分开计算。

另外,借助于计算软件可以获得高效准确的计算结果,最简单的就是借助Ms Office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可以获得快速准确的计算结果,并且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冰箱设计计算。

下面分步骤进行热负荷计算。

1、冷冻室热负荷QF计算(1)箱体漏热量Q1F一般的冰箱不需要考虑冷桥漏热,因此冷冻室箱体漏热量只包括箱体隔热层漏热量Qa和通过箱门与门封条漏热量Qb两部分。

1)箱体隔热层漏热量Qa 箱体隔热层漏热量按式(6—6)计算,计算时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α取11W/(m2·K),箱内壁表面对箱内空气1取/(m2·K),隔热层材料的热导率λ取 2W/(m·K)。

各传的表面传热系数α2热表面的传热量计算见表6-18。

表6-18-顶面侧面背面门体底面冷冻室负荷计算面积A/m2:传热系数[传热温差/℃$传热量Q/W将上表中各表面的传热量相加即得箱体隔热层漏热量Qa=。

2)通过箱门与门封条漏热量Qb"Qb==×=冷冻室箱体漏热量为Q1F=Qa+Qb=+=考虑到其他漏热,加上15%的余量,因此,冷冻室的热负荷QF=×=。

2、冷藏室热负荷QR计算冷藏室热负荷同冷冻室。

(1)冷藏室箱体漏热量Q1R1)箱体隔热层漏热量Qa…冷藏室各传热表面的传热计算如表7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