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的调研报告》
Djrpvdn_a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

、|!_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观察近几年报考公务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报考,而且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居多。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北京考区一共有11万4千多名考生参加了考试,由此可见,全国报考的人数是多么巨大。
针对这种现象,我通过网络媒体的调查和在现实中身边人的了解,对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作出以下分析和说明:针对社会热议的“公务员报考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表示,公务员报考热有四个原因:一是当前就业压力大。
二是公务员考试高举“凡进必考”的旗帜,公平、公正、公开,这种制度也吸引了更多人报考公务员,在这样一种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下,只要有真本事,就能考上公务员。
三是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还有职业声誉较高,能够给人一个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四是公务员的报酬待遇比较稳定,也有相应的福利。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得到巨大发展。
但随着与国际社会更加紧密的接轨,高素质且有经验的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所需要的“理想职工”。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加大了高等院校招生力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事实证明,这种措施已经有效的解决了社会与人才之间供求关系的问题。
然而,各高校持续的扩招也逐渐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显现出“过剩”的趋势。
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大量人才积累,通常会出现一个工作职务几十上百人竞争的局面,而这其中也不乏硕士博士。
因此,就有人认为当前就业压力的加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但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前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很大的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实,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于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 (22)

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调查方案:调查思路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对该项调查作调查设计,并设计调查方案和问卷;第二步,依据调查方案和问卷在市内实施调查,收集一手数据;第三步,对一手数据进行整理并用图表表示;第四步,进行数据分析,对分析结果给予归纳和解释,写出全程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目的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当仁不让地从昔日被誉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和考研那里,接过了“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的接力棒。
究竟什么原因让公务员这个岗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人们对公务员这一职业的认知度以及报考所出现的火爆程度的原因、情况等问题的看法,进而表达我们的关注,引起社会的反思。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锁定人群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的部分工作人员。
调查项目对报考公务员的看法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调查时间与地点2011-5-7至2011-5-8 怀化市区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如下所示: 1. 你是否愿意报考公务员(单选题)选项1 是选项2 否选项3 不知道81.25% 13票18.75% 3票0.00% 0票2. 你想报考公务员的目的(单选题)选项1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选项2 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选项3 报的人多肯定有好处选项4 没想那么多选项5 家人教唆选项6 不想报考37.50% 6票56.25% 9票0.00% 0票0.00% 0票6.25% 1票0.00% 0票3. 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公务员(单选题)选项1 是选项2 否87.50% 14票12.50% 2票4. 你是否认为只要考上公务员就是拥有了“金饭碗”(单选题)选项1 是选项2 否62.50% 10票37.50% 6票5.你认为作为公务员,最大的好处是什么?选项1 工作稳定选项2 工资高,福利待遇好选项3 实现人生价值选项4 受人尊敬37.50% 6票18.75% 3票6.25% 1票37.50% 6票6.你对报考公务员的看法和做法(单选题)选项1 有能力报考是应该的选项2 没能力何必浪费时间选项3 抱着试试的心态31.25% 5票25.00% 4票43.75% 7票7. 你觉得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生活是否有所改善(单选题)选项1 是选项2 否选项3 这对于我来说无所谓68.75% 11票12.50% 2票18.75% 3票8. 当别人说自己是公务员时你会羡慕吗(单选题)选项1 是选项2 否选项376.92% 10票15.38% 2票7.69% 1票9. 你认为在企业单位上班还是在事业单位上班好(单选题)选项1 企业选项2 事业选项3 两者都不15.38% 2票84.62% 11票0.00% 0票10. 你会觉得公务员工作单调没激情吗(单选题)选项1 会选项2 不会选项3 无所谓15.38% 2票61.54% 8票23.08% 3票调查结果:70%的人考虑将公务员作为就业首选在“报考公务员是你就业的首选渠道吗”这一项中,有30%的人选择“是”,有40%的人选择“会考虑”。
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调查方案调查前言:在当代大学生中,每年会有一大部分会选择报考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因为公务员的收入稳定、福利待遇高、社会地位高,以至于会出现几千大学生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的现象。
并且近些年,出现了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情况。
调查目的:鉴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潮居高不下,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此问题的看法,分析其原因,提出改善这一问题的建议。
调查内容: 1 大学生打算报考公务员的比例2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3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续不退对大学生以及国家的影响调查对象:xx大学的学生,由调查人员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样本总数为200,男女比例为1:1地点时间:xx大学2012年9月11日问卷设计:见附页调查结果分析:详见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现象的社会调查报告一、引言“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读书人从古至今坚持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推动者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道路。
而如今,伴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考研、考公务员更是众多大学生避开找工作这一难题的佳径。
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40余万人报考,国家提供有1.6万个岗位,根据此来计算的话,考录比为87.5:1。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通过最后审核人数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清楚的看到我国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现象,而其中隐含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对此展开深入的了解和调查。
是国家公务员职位稳定的收入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还是社会的过大的就业压力让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11年9月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具体问卷问题见附页二、调查内容与调查数据分析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我们从最后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造成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原因分析1、公务员职位的优越性公务员作为社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相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其职位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优越性。
《关于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的调研报告》

《关于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的调研报告》商务英语1班张馨月32014130046【调查主要内容】关于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的调研报告【报告正文】我们小组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其涉及的内容是当前社会上一大持续热点,和许多人息息相关,亦或许也就是我们今后会要面临的选择。
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切实亲身对该问题进行调研、讨论、思考,才不会等到日后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不知所措,盲目跟风。
本次调研时间持续六周,主要调研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及社会人员以及已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
通过整个调查过程,我们发现关于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比较复杂,与报考者所在城市、报考者学历水平、报考者报考动机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并无法准确得出非常准确的一个结论,但是我们通过调研对公务员以及公务员考试有了更为清晰具体的了解与理解,对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深度剖析,这些对于存在这方面困惑以及备战国考的人们来讲是一份客观的参考资料,让他们可以找到公务员与国考真正的价值以及对于自己的意义,不至于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要想对选题有明确的把握方向,我们首先必须要对其中关键词语进行解读,首先是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其次是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简称“国考”。
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苛刻、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这两个定义是我们调研该课题的重要指向标,因为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设置是:7、您对公务员这一职业的了解程度____,选项设置为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了解一些 D、不了解,统计结果见右图:,该调查结果表明:事实上许多人对于公务员并非了解非常深刻,许多时候只是蜻蜓点水的了解知道一点,这样就会片面理解公务员以及国考的意义所在,因而会使自己的报考动机混杂、评价角度单一,使得报考人数中许多人都是去做分母,真正精英层面的人数单薄。
关于大学生对公务员热看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对公务员考试热看法的调查以青海民族大学学生为例院系:公共管理学院班级:12行政管理班指导老师:仙珠组员:常兰梅成龙林丽华喇成军目录调查背景 (3)调查目的与意义 (3)调查安排 (3)正文我国公务员考试热的现状 (4)青海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 (4)对“公务员考试热”的意识调查分析 (5)我校大学生对“公务员考试热”的看法 (5)导致“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分析 (6)意识调查的思考 (11)附件 (14)关于大学生对公务员热看法的调查报告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一. 调查的背景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都会有一大部分会选择报考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因为公务员的收入稳定、福利待遇高、社会地位高,以至于会出现几千大学生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的现象。
并且近些年,出现了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情况。
二. 调查的目的与意义(1)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报考公务员的情况(2)了解我校大学生大学生对公务员考试热的看法(3)针对公务员考试热提出建议三.调查的安排(1)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2)调查的分工:1.问卷的设计:喇成军常兰2.问卷的发放与分析:全体3.调查报告的撰写:喇成军梅成龙4.PPT 的制作:常兰林丽华(3)调查的时间:2014年10月底---11月初(4)调查对象:青海民族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正文引言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读书人从古至今坚持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推动者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道路。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总人数达1367133,竞争比70:1。
2014年青海省省参考的人数为3.6万人, 招录2044名公务员,较去年增加831名,增幅达68.5%,人数增加。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清楚的看到我国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现象,而其中隐含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到底对此有什麽样的看法呢?关键词:大学生公务员考试热一、我国当前公务员考试热的现状自199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式施行以来,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加。
【精品】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

【精品】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
为了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和态度,本文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0份,有效问卷85份。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公务员的认知、报考公务员的动机和态度等。
二、调查结果1.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被调查者中,男性47人,女性38人;受访者年龄在20岁到25岁之间,占比70%;受访者的家庭所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小城镇,占比分别为60%和30%;大多数被调查者家庭所在地的经济状况属于中等或偏上,占比60%;被调查者的专业分布比较广泛,以文、理、法、政等专业为主,占比分别为40%、30%、15%、5%。
2.对公务员的认知被调查者大多数对公务员的认知较为全面,44人表示了解程度较深,30人表示了解程度比较一般,9人表示了解程度较少。
其中,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的工作环境、稳定性和福利待遇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
3.报考公务员的动机和态度(1)报考动机被调查者报考公务员的动机较为复杂。
其中,31人表示主要考虑工作稳定性,24人认为公务员是一份有保障的职业,21人认为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较好,9人认为公务员是一种尊贵的职业。
(2)报考态度被调查者报考公务员的态度比较积极,其中有60人表示会报考公务员,20人表示可能会考虑,5人表示不考虑。
其中,有很多人认为参加公务员考试是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稳定性、有保障的职业和福利待遇等是主要考虑因素。
2.大多数大学生对公务员的总体认知比较全面,并且对公务员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的认知程度深。
3.大多数大学生对报考公务员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公务员职业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于近年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

关于近年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自1999年来大学生扩招,大学生就业高峰已经到来。
其中,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潮持续升温,2009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人数突破百万大关,从2003年至今,报考人数增加了16倍左右。
报考公务员大军的不断扩大对改变公务员年龄结构,增加朝气,提高行政效率,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问题固然有利,但这种过热的现象背后隐藏的社会、经济、制度等问题,以及我国长期发展的制约都必须做出思考。
本文就是对应届毕业生过热报考公务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概况调查时间:xxxx年xx月xx日调查对象:应届毕业生调查方式:xxxxxx三、调查报考“过热”现状国家公务员招考总量和提供岗位都有所增加,但报考人数确是成倍增长,导致平均每个岗位招考人数大幅下降,例如2012年国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岗位中的宁波海关竞争比例达到2042.3:1,上海海关竞争比例也达到了1443.3:1;公务员报考选岗冷热不均现象也颇为严重,例如上海海关,宁波海关,黄埔海关,商务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都属于报考人数最多的职位,而2012国考报名最冷门的职位有贵阳海关,西安海关,青海省气象局等。
条件要求低,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实权职务部门的报考人数比贫困地区,门槛高的职务的人数多出许多;政治面貌的要求有所放松,限制政治面貌的岗位在总招人数中比例下降;即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尝试报考。
四、调查报考“过热”原因(一)对国家而言导致“过热”的因素1、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并且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这就使得每个职位,尤其是高风险职位都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而公务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2、缺乏淘汰机制公务员考核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力等使得公务员绩效考核机制形同虚设,每年退出公务员体系的人员甚少,而进入的人员颇多,形成了庞大的公务员体系,这一职位被称为“铁饭碗”。
对公务员热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附录: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题目:您对公务员热的看法是什么? 问卷选项:A. 支持;B. 中立;C. 反对;D. 不关心。
附录: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样本数量:1000份
调查结果统计
支持人数:450人,占比45%
附录: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中立人数
300人,占比30%
反对人数
200人,占比20%
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虽然公务员职业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但通过在公务员岗位上的工作和 学习,从业者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
05
CATALOGUE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01
公务员热现象存在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 加公务员考试,将公务员作为首 选职业。
原因分析
02
03
存在问题
不关心人数
50人,占比5%
THANKS
感谢观看
06
CATALOGUE
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列表
李四. (2019). 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上海: 上 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六. (2020). 公务员热现象的政策分析. 天津: 天津人民 出版社.
张三. (2020). 公务员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北京: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王五. (2021). 公务员制度与公务员热现象的关联性研究.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公务员热现象在各级 政府机构中普遍存在
调查目的与意义
01
探究公务员热的成因及影响
02
分析公务员职业的优劣势,为求职者提供参考
为政府制定公务员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03
调查范围与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的调研报告》商务英语1班张馨月32014130046【调查主要内容】关于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的调研报告【报告正文】我们小组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其涉及的内容是当前社会上一大持续热点,和许多人息息相关,亦或许也就是我们今后会要面临的选择。
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切实亲身对该问题进行调研、讨论、思考,才不会等到日后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不知所措,盲目跟风。
本次调研时间持续六周,主要调研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及社会人员以及已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
通过整个调查过程,我们发现关于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比较复杂,与报考者所在城市、报考者学历水平、报考者报考动机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并无法准确得出非常准确的一个结论,但是我们通过调研对公务员以及公务员考试有了更为清晰具体的了解与理解,对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深度剖析,这些对于存在这方面困惑以及备战国考的人们来讲是一份客观的参考资料,让他们可以找到公务员与国考真正的价值以及对于自己的意义,不至于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要想对选题有明确的把握方向,我们首先必须要对其中关键词语进行解读,首先是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其次是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简称“国考”。
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苛刻、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这两个定义是我们调研该课题的重要指向标,因为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设置是:7、您对公务员这一职业的了解程度____,选项设置为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了解一些 D、不了解,统计结果见右图:,该调查结果表明:事实上许多人对于公务员并非了解非常深刻,许多时候只是蜻蜓点水的了解知道一点,这样就会片面理解公务员以及国考的意义所在,因而会使自己的报考动机混杂、评价角度单一,使得报考人数中许多人都是去做分母,真正精英层面的人数单薄。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共有152万人报考审查合格,平均每个岗位77人竞争,最火岗位考录比达7192:1,但也有72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
专家表示,想让"国考"降温,要将"铁饭碗"变成"瓷饭碗",消除公务员隐形福利。
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报考公务员的动机事实上是对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必须要深刻研究的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两个题目设置:11. 在您看来公务员与其他职业的优势在于(可多选)a. 工作稳定b.工作规律,有充分的休息时间c.工作压力小d.医保,社保,住房等福利高e.能解决户口问题f.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g.其他(请填写)统计结果见下表:12. 在您看来公务员热的原因在于(可多选)a.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b.就业压力大c.家庭压力大d.对于稳定生活的追求e.社会地位高f.“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g.其他(请填写)统计结果如下:还有在我们的采访中,我们的抛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您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受访者1的回答:1、公务员福利好 2、工作压力小,工作环境相对轻松 3、升职机会比较大受访者2的回答:因为现在有很多公司会到我们学校来办一些宣讲会,他们的很多职位招聘员工的要求都是以公务员身份为前提,所以我认为考公务员对以后的发展更好受访者3的回答:因为我的专业是预防医学专业,所以如果我想进海关或者药监局的话就必须要有公务员的凭证,所以我必须要把公务员考下来。
受访者4:我希望多一次尝试的机会,虽然公务员考试的难度比较大,录取的几率也比较低,但是我还是想去尝试一下。
生活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其实我们也无法决定未来方向,所以不妨多方尝试一下。
对于上述四位受访者的回答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对于受访者1来讲,考公务员的原因是因为它的福利比较高,但并不是真心希望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对于受访者2来讲,他认为很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都有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并且他们都觉得公务员身份能够让他们的就业多一层保障,也能让他们的事业多一层台阶。
而且大多数人多不是真心愿意曾是公务员的行业,他们只是想为自己的未来个保险。
对于受访者3来讲,他是为了进入一个好的公司而去考公务员的,而且他所学的专业可能会与公务员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他考公务员并不是自愿的,而是因为希望能从公务员这个身份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对于受访者4来讲,对于很多外地生来说,考取公务员可以获得北京市户口的机会还是很难得的。
从这些受访者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性,那就是大家都把公务员以及国考当做为自己谋求最大化利益的工具,我们不去评判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因为这种问题本身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只是大家比较功力的对待公务员以及国考,这也是我们这个选题中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原因。
因此,我们需要对公务员热进行必要的冷思考。
据统计,2014 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今日举行。
全国共有152万人通过此次国考报名资格审查,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
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3万急速飙升到2006年的近百万,再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处于“恒温”的百万以上,公务员这个词汇渐渐变成了一种“时尚”,成为了许多学子孜孜不倦的追求。
而究其原因,除了当前就业难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公务员”本身所代表着的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发展空间较大等特性,这些特性,尤其对于才从学校出来的毕业生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更有甚者,还看到了公务员背后,某些隐藏着的福利甚至是权力。
所以,公务员热有其出现的必然性,而这样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的选拔,的确有其积极意义,一方面,考生们的趋之若鹜也是对国家公招政策的肯定,其吸引力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公招的魅力,而通过公招,也的确让许多人圆了“学而优则仕”的梦。
另一方面,只有竞争才会带来变化,让政府系统形成“鲶鱼效应”,而要想让公务员系统真正能够保持生机和活力,也“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残酷的竞争会给政府输送真正需要的人才,正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推行以考取士的方法后所讲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公招取“士”也是吸引人才的一种好手段。
但公招系统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有很多瑕疵,如公平问题、如专业对口问题、如热门岗位竞争比达7192:1,而冷门岗位却无人问津或鲜人问津等问题。
而更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是考生们的动机问题,公务员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奉献性”,也就是说,选择公务员职业最基本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然而,在考生选择时,却往往最先看到的是公务员职位的待遇、权力、发展机遇等,忘记了“奉献”这个根基,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近年来,才会出现如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土地局副局长、年仅32岁的肖明辉等一系列“腐败年轻化”的情况,引人深思。
二是人才资源的分配问题,正如前段时间2006年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所说,“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公务员热的背后,是其他行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创新能力的缺乏,虽然政府也需要创新,但“编制”在很多时候都在束缚着创新,所以,从长远来看,“铁饭碗”其实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一些人才。
所以,对于公务员热,不妨冷静看待,我们大可以一方面维持好公务员素质提升的良好势头,另一方面也应多转变思维,尤其是要转变“官本位”思想,触动传统的“封妻荫子”理念,让考生尤其是学生们多一点创新思维和闯劲,更多地去开创一番事业,让公考降降温、给创新加加油。
通过这些从调研中得出的分析,我么可以进行相对的归纳:一、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百万社会人员迈入就业大军行列,而且高学历的就业者越来越多,在当前就业机会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全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者要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越来越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每年不失时机的拿出大量职位面向公开招考,使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为就业人员的必然选择之一。
二、职业本身具有吸引力据调查,当前在年轻人中最受青睐的单位是外企、银行、垄断性大国企、政府机关。
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职业风险小,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还有房帖、交通补贴等这样那样的补助,个人待遇较好。
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其他许多职业的竞争性和风险性越来越大的对比之下,公务员职业这种高稳定性、高福利性和高声望性更具有吸引力。
而且在收益大于成本如此之大之下从事这项活动是非常划算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报考公务员热这一问题。
国考“热”到这个程度,主要是由其三“低”--门槛低,时间成本低、经济成本低造成的。
门槛低。
虽说精确到每个具体岗位都有特定的要求,但上千个岗位,总有一款适合你。
实在不行,还有那些“三不限”的岗位--不限专业,不限工作经验,不限学历(本科即可)。
每年都有媒体总结最热位置,面试进线率几千比一,报名门槛低倒是真的。
一名学生可以报的岗位,差不多他所在的整个班级都能报。
这也解释了新闻报道的“一班XX人,超过一半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现象。
其实,抛开公务员,同班同学结伴投简历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时间成本低。
这主要是指复习时间。
国考的考试内容不像考研、司法考试、GRE、CFA……需要有专业的支持储备和三更眠五更起地系统复习才能应答。
国考一般分为行测和申论,行测说白了主要是考常识、计算、逻辑和对语言的应用。
这样的题型,不会答的题目能靠猜测(俗称蒙),会答的题目还受制于时间。
换句话说,国家公务员考试,主要考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智商,或者,还有人品。
至于申论,考的主要是写作水平,除非你真的天生神笔或者目不识丁,不然区分度真的不大。
在笔者的朋友圈中,把国考当成一次考试般认真复习的人,不超过三成。
总之,“裸考”在这里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注意,我可没说复习不重要。
经济成本低。
如果你真想抱着“考过一次就没遗憾了”的酱油心态,你需要支付的只有60块钱的报名费。
与GRE、GMAT等动辄几百上千的报名费比起来,60块钱真不算贵,在一线城市只是两三顿饭钱而已,就算交了不考或不认真考也不会心疼。
因此,事实上,报考公务员中的蛮多人没有想那么多。
从五花八门的考公务员原因中,我们似乎嗅到了当代人的某种焦虑心态:公务员国家养老,平时福利又好;公务员找老婆、买房子相对比较容易;考上公务员的话,农村的父母有面子,也没谁敢欺负咱;公务员是个大靠山,在社会上有点“小特权”,不会沦为二等公民……从20世纪90年代的公务员下海潮,到现在的考公务员热,背后的逻辑不一样中透露出一样:一样的是,两种选择都是个人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趋利性选择;不一样的是,一种从商、一种从政,两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