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 动物和植物的互相依赖 C. 植物间的竞争关系 D. 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答案: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下面哪种生态类型被称为“水域生态系统”? A. 草原 B. 沙漠 C. 河流 D.森林答案:C. 河流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什么? A. 从植物转移到动物 B. 从食物链的下层到上层 C. 从阳光到植物再到消费者 D. 从消费者到分解者答案:C. 从阳光到植物再到消费者二、填空题1.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数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生态位2.一段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只有约________被高级消费者所利用。
答案:10%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种群密度与生态位宽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个体数量的密度,它会影响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而影响生态位宽度。
种群密度较高时,个体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导致资源利用的增加和生态位宽度的减少;种群密度较低时,资源利用会减少,生态位宽度会增加。
2.解释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案: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物种多样性还可以促进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平衡,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此外,物种多样性还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
四、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平衡答案:生态系统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够得到保持和维持。
2.生物多样性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地域或整个地球上,各类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生态平衡。
以上为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研究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的研究范畴?A. 种群数量变化B. 物种多样性C. 基因突变D. 生态系统功能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土壤侵蚀D. 提供食物答案:C4. 物种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遗传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B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A. 可逆B. 单向流动C. 可循环D. 双向流动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位置、角色、功能2. 食物链中,生产者通过_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光合3. 物种丰富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物种的_______。
答案:数量4.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单位。
答案:生态系统5. 物种间相互作用包括共生、寄生、_______和捕食。
答案:竞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因为它保证了生态系统能够持续提供服务和支持生物多样性。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答案: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如碳、氮、磷等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些物质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理和化学过程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3.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案:生物放大作用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浓度逐渐增加的现象。
生态学基础试题库与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水生植物对水环境适应特征的是()。
A、通气组织发达B、根系发达C、叶片角质层厚D、贮水组织发达正确答案:A2.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均匀集群型正确答案:C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__________浓度的增加()。
A、CO2B、SO2C、NO3D、NH3正确答案:B4.在年降水量100mm以下的温带地区,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荒漠B、阔叶林C、针叶林D、草原正确答案:A5.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燥红土B、灰化土C、黑钙土D、红色石灰土正确答案:D6.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A、气候变暖B、水污染C、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D、使土壤成分缺氮正确答案:A7.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落叶阔叶林正确答案:A8.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A、生物组织层次B、生境类型C、应用领域D、生物类群正确答案:A9."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土壤顶级B、地形项级C、偏途顶级D、气候项级正确答案:D10.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A、稳定型B、下降型C、衰退型D、增长型正确答案:D11.下列关于阳性植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光饱和点较低,生长在阴湿环境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环境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环境D、光饱和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环境正确答案:B12.下列属于人工辅助能的是()A、太阳能B、种苗和有机肥料中的化学潜能C、风D、潮汐能正确答案:B13.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正确答案:D14.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A、种群动态研究B、种内、种间关系C、种群调节D、种群数量正确答案:A15.下列中国科学家中,对生态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生态学基础知识试题

生态学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类社会B.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种类C. 自然环境D. 只有动物和植物2.下列哪个因素与生态学研究密切相关?A. 生物多样性B. 化学反应C. 数学模型D. 计算机编程3.生态位是指:A. 生物在某个地理区域内的分布B. 生物在某个地理区域内的数量C. 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和职责D. 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4.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A. 生物群落、种群、个体B. 森林、湖泊、河流C. 自然环境、生物群落、能量流动D. 水、土壤、空气5.下列哪个层级是由小到大排列的?A. 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B. 种群、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C. 生物群落、个体、种群、生态系统D. 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1.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2.生态学只关注自然环境的问题,与人类活动无关。
(√) 3.生物群落是多种不同物种组成的一个群体。
(√) 4.生态位描述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职责和角色。
(√)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起源于太阳能的输入。
三、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而环境科学则更加综合地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为环境科学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2.请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
首先,生物多样性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
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物种受到威胁或灭绝时,其他生物种类可以填补其空缺,维持生态平衡。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物种适应性和进化起着重要作用。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 分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2.顶级群落: 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4.特征替代: 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8.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9.边际效应: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10.生态平衡: 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 得分: 分b3. 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4. 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6. 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光 ;7. 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 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9. 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10. 种群数量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增长势和有限环境两个反向力间的平衡而实现的;11. 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不同可以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类;12.能够准确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生态金字塔是能量金字塔 ;13.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 气...顶级;14.在生态系统氮的循环中,一方面通过固氮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另一方面又通.. 反硝化作... 重新返回大气;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得分: 分1.如果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最可能是以下哪.... ...A.随机分....B.均匀分...C.成丛分...D.群集分布2. 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B ;A. 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 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 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 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3. 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 ;A. 凸型曲线B. 凹型曲线C. 对角线型曲线D. S型曲线4. 下列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C ;A. 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 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生态位是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位置5. 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B ;A. 原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水生演替D. 旱生演替6.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 .A.物种数.B.物种生物.C.物种的体.D.物种在群落中的作.7. 草原上的草食动物数量总是变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 B 所导致的;A.内禀增长能..B.生态系统的负反馈作.C.存活曲..D.年龄结构8. 生物休眠的意义体现在 A ;A.适应逆...B.提高生产...C.促进代..D.推迟生育10. 假设1992年我国人口约为12亿,出生率为22‰,死亡率为7‰,以该增长率增长,那么我国人口加倍时间大约为 A ln2=0.6931A.46年B.38年C.56年D.75年11. 一般适用于寿命长、难于追踪、世代重叠的生物的生命表类型为 B ;A.动态生命表B.静态生命表C.垂直生命表D.特定时间生命表12. 我国植物群落群落的分类原则是 A ;A.群落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原则 C 动态分类原则 D.演替分类原则13.季相最显着的群落是 D ;A. 热带雨林B. 常绿阔叶林C. 北方针叶林D. 落叶阔叶林14.植物在新地点上定居成功的标志是 D ;A.植株能够生长..B.植株开花..C.植株不休..D.植株能繁殖后代15.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 D ;群落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A B C D 95521211521203382062145151422四.简答题共20,每小题4分得分: 分1.什么是“r”对.什么是“K”对.各有什么优缺.r对策在气候不稳定,难以预测的天灾多的环境中,生物密度很低,基本没有竞争,种群经常处于增长状态,是高增殖率的,称为r选择,这类适应对策称为r对策;1分K对策在气候稳定,很少有难以预测的天灾的环境中,生物密度很高,竞争激烈,物种数量达到或接近环境容纳量,因此,称为K选择,这类适应对策称为K对策;1分优点:K对策者的种群数量比较稳定,所以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它们具有亲代关怀行为、个体大和竞争力强等特征,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0.5分r对策者能使种群迅速恢复,高扩散能力又使它们迅速逃离恶化的生境;并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种群0.5分缺点:K对策者由于r低,种群数量下降后恢复困难,若密度过低,就有灭绝的危险0.5分r对策者抵抗力弱、无亲代关怀,死亡率很高0.5分2.什么是有效积温法.该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游和应用有何用.植物和某些变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1.5分①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0.5分②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 0.5分③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0.5分④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0.5分⑤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0.5分3.简述什么是种群的密度制约作用和非密度制约作.并举例.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和种群的密度变化密切相关,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该因素对种群密度的调节作用被称为密度制约作用,1分如捕食,寄生等1分;影响作用与种群本身密度大小无关的因素,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该因素对种群的密度的调节作用被称为非密度制约作用1分,如温度、风等1分;4.简述植物对于极端温度的生态适.⑴植物对低温的适应①形态方面: 植株矮小,叶片及芽有油脂类物质保护,也具鳞片,器官表面有蜡粉和密毛;0.5分②生理方面: 减少细胞中自由水的相对含量,增加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加可溶性糖等保护性物质含量,降低膜相变温度,增加膜透性稳定,休眠;1分分子方面: 抗冻蛋白0.5分⑵植物对高温的适应①形态方面: 叶片密生绒毛或鳞片,有些叶片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够反射阳光,叶片垂直排列或在高温下折叠,减小光吸收面的;树干和根茎有很厚的木栓层0.5分②生理方面: 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旺盛的蒸腾作用1分分子方面: 热激蛋白0.5分5.简述能量是如何进入到生态系统中.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路径及传递特.能量以日光形式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以植物物质形式贮存起来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通过生态系统,以动物、植物物质中的化学潜能形式贮存在系统中,或作为产品输出,离开生态系统,或经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有机体呼吸释放的热能自系统中丢失;2分A.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遵循热力学定律0.5分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是单向性的0.5分C.能量在生态系内流动在过程中能量逐级递减0.5分D.能量流动通过食物链形成生态金字塔0.5分五.论述题共25分得分: 分1.试分析干扰频率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干扰在生态管理中的应.10分干扰是生物群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降低2分;如果干扰间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极期,多样性也不很高2分 ;因此,只有中等程度的干扰能使多样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分 ;干扰理论在自然生态的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要保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要简单的排除干扰,也不能过于频繁的干扰群落,充分利用干扰理论以增加群落的生物多样性;4分2.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11月23日报道,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日前发布,未来五年,我国将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现在减排二氧化碳已得到各国政府共识;请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论述碳循环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及可能的防治措施15分;①碳循环对于生物和生态系统是十分重要的②全球碳主要贮存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4个库里,存在形式为CO2,无机盐,有机碳 2分③碳循环生物的同化和异化过程2分;大气和海洋间的CO交换1分;碳酸盐的沉淀作用1分2的浓度基本上是恒定的1分③一般来说,大气中CO2⑤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加之森林的大面积砍伐,直接干扰了陆地、海洋与大气之间CO2交换的平衡2分⑥大气中CO的浓度增加,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2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改变1分⑦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温逐渐上升,将会引起全球性气候改变,促使南北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许多沿海城市和广大陆地;1分⑧温室效应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⑨措施4分,根据回答情况给分。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A.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B. 只有生物群落C. 只有非生物环境D. 生物群落和人类活动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物种保护D. 疾病传播答案:D3. 物种多样性的度量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数量D. 物种分布答案:D4. 在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D. 双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类型?A. 抵抗力稳定性B. 恢复力稳定性C. 适应力稳定性D.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位置、角色2. 群落演替的过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先锋阶段、过渡阶段、顶极阶段3. 根据生态位宽度的概念,生态位宽度越宽,物种的________越强。
答案:适应性4.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载体。
答案:生物群落5.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________的最大数量。
答案:生物种群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部各物种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和不可耗尽性的特点。
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循环和转化。
3. 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并简述其重要性。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生物的行为B. 种群的遗传特性C. 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物种的分类和分布答案:C2. 以下哪一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4. 群落演替的驱动力不包括:A. 自然灾害B. 人类活动C. 物种的自然灭绝D. 土壤的pH值变化答案:C5. 以下哪个是顶级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A. 维持能量流动的平衡B. 促进物种多样性C. 控制食草动物的数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们之间可以进行________。
答案:交配和繁殖2.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它反映了物种对________、空间、食物资源以及天敌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和利用情况。
答案:资源3.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__的,而物质循环是________的。
答案:单向的;循环的4. 物种多样性通常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________。
答案:生物群落的复杂性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答案: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三、简答题1. 描述生态学中的“稳态”概念,并解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答案:生态学中的“稳态”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其原始状态或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这种稳态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生态系统在面对自然或人为干扰时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的提供。
2. 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并讨论它在环境可持续性评估中的作用。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题目: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的学科。
a) 动物和人类b) 植物和人类c) 生物与环境d) 生物和微生物答案:c) 生物与环境2.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e) 地球答案: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e) 地球3. 生物圈是指()之间的层次性组织。
a) 生物与环境b) 种群与群落c) 动物与植物d) 个体与种群答案:a) 生物与环境试题二:填空题1. 生态位是指一个()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答案:物种2. 光合作用是通过光能转化为()和氧气。
答案:化学能3. 水循环是地球上()的重要循环过程。
答案:水资源试题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生物群落由各种物种组成,相互之间形成复杂的关系网,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共生等。
非生物因子包括光、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要素,它们与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 请简要描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维持机制。
答案: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保护水源、减少土壤侵蚀等。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包括种群动态平衡、物种入侵与抑制、群落相互作用等。
试题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国家所需的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面积。
它衡量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如果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支持的能力,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2. 请简要介绍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答案: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在一定时间尺度内,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它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
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考试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分 1.趋异适应
2.顶级群落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
4.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
6.生态幅
7.生态入侵
第 1 页共 8 页
8.生态阈值
9.边际效应
10.生态平衡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 得分: 分 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
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和
、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 ,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为信号。
9(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10(种群数量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和两个反向力间的平衡而实现的。
11(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不同可以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和
两类。
第 2 页共 8 页
12.能够准确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生态金字塔是。
13.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顶级。
14. 在生态系统氮的循环中~一方面通过固氮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另一方面又通过重新返回大气。
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 得分: 分 1. 如果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最可能是以下哪种 (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 群集分布 2(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 。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3(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4(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D.生态位是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位置
5(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6. 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 ,。
A. 物种数量 B. 物种生物量 C. 物种的体积 D. 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7(草原上的草食动物数量总是变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 )所导致的
A.内禀增长能力
B.生态系统的负反馈作用
C. 存活曲线
D. 年龄结构 8( 生物休眠的意义体现在, ,
第 3 页共 8 页
A. 适应逆境
B.提高生产力
C.促进代谢
D. 推迟生育 9(旱生植物的特点
是, ,。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0(假设1992年我国人口约为12亿~出生率为22‰~死亡率为7‰~以该增长率增长~那么我国人口加倍时间大约为, ,,ln2=0.6931, A.46年 B.38年 C.56年 D.75年11(一般适用于寿命长、难于追踪、世代重叠的生物的生命表类型为, ,。
A.动态生命表 B.静态生命表 C.垂直生命表 D.特定时间生命表 12(我国植物群落群落的分类原则是, , 。
A.群落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原则 C 动态分类原则 D.演替分类原则 13.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4.植物在新地点上定居成功的标志是( ) 。
A.植株能够生长好
B. 植株开花多
C. 植株不休眠
D. 植株能繁殖后代 15.下
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 ,。
群落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A 95 1 3 1 0
B 52 5 38 4 1
C 12 21 20 5 42
D 1 20 62 15 2
四.简答题,共20~每小题4分, 得分: 分 1. 什么是“r”对策,什么是“K”
对策,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 4 页共 8 页
2. 什么是有效积温法则,该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游和应用有何用途,
3. 简述什么是种群的密度制约作用和非密度制约作用?并举例.
第 5 页共 8 页
4. 简述植物对于极端温度的生态适应,
5. 简述能量是如何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路径及传递特点,
第 6 页共 8 页
五.论述题,共25分, 得分: 分 1. 试分析干扰频率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及干扰在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10分,
2.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11月23日报道~《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
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日前发布~未来五年~我国将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
现在
减排二氧化碳已得到各国政府共识。
请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论述碳循环与全
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及可能的防治措施,15分,。
第 7 页共 8 页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