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制度改革历程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1948年12月1日,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支援全国的彻底解放,经华北、山东、陕甘宁、晋绥政府经过会商决定,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农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人民币。
人民币及其汇率制度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汇率、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双重汇率和向市场汇率过渡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三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1948—1978)从1948年12月人民币的诞生到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前,人民币汇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历了1949~1955年的旧人民币汇率和1955~1979年新人币汇率两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1949~1955年这段时期,人民币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物价波动而不断进行着调整,1949年1月19日人民币汇率开始挂牌时,1美元合80旧人民币,由于当时物价上升的很快,而同期国外物价下跌,1950年3月13日调整为1美元兑换4200元人民币,这段期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为26170元。
从1955年新人民币的发行开始到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前提是人民币固定汇率机制形成时期。
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为1:1000,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建立和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受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与市场严重脱节,并被长期高估,很难起到调节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价格杠杆作用。
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固定汇率机制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1955~1972年期间为一个阶段;1973~1979年期间为另一个阶段。
1955~1972年这一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时,这一期间国际货币制度采取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从而使得各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所以,人民币汇率采取了稳定的方针,在原定汇率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进行调整除了个别货币的公开贬值或升值而做及时调整外,一般保持稳定不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企业风险防范

管
薇
竞争力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都具 国政府出其不意地进行了人民币 有重要意义 ,对在原有机制下忽 汇率 形 成机 制改 革和 汇 率调 整 ,
视汇率风险的企业也将产生深远 虽 然 人 民 币 升 值 2%是 个 小 事 影响 。在我国 ,长期 以来的固定 件 ,但它显示的象征意义却非常 汇率制度一直给微观主体提供着 重大 ,这意味着我国从此进入真 负向激励 ,使之忽略汇率变动的 正意义的浮动汇率时代 。结合各 风险和危害 , 也丧失利用各种避 项数 据 指标 及此 次汇 率 机制 改 革 险工 具 的动 力 ,一 方 面抑制 了各 出台的背景 ,市场普遍预期人民
20 05年 7月 2 1日,中国政 境 、经济形势 、货币政策 、国际 府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 环境甚至外交策略等都会对人 民 革和 汇率 调整 ,宣布 自即 日起 , 币汇率产生影响 。因此 ,人民币
我 国开 始 实行 以 市场供求 为基 汇率风险 已超 出了一般意义的市 础 、参考一篮子货 币进行调节 、
需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 ,就
种衍 生 工具 的创 新 和发 展 ,另一 币进入了升值周期。央行行长明 方面 也 导致 汇 率风 险累 积 。浮 动 确表示 ,人 民币汇率改革不是一 汇率 机 制在 为微 观 经济 主体 提 供 次性调整 ,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 了控制汇率风险的激励的同时 , 率制 度已经到位 , 向市场驱动 将 为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以及相关 的 型过 渡。这一表态更是给了市场 风 险对 冲 工具 也 创造 了条 件 和机 极 大 的心理 暗 示 与预 期 ,从市 场 遇。 表 现 来看 ,无 论 是 N ( 民 DF 人 人 民 币汇率 风 险及 其 对 币不可交割远期合约 ) 市场报价 企 业 的影 响 还是国内银行间市场报价 ,都是
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指中国官方对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的政策和机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我国的外汇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外资和旅游业不断增长,这促进了外汇市场的繁荣。
外汇储备的
增加和外汇市场的开放,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提供了基础。
其次,我国实施了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
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是指,在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的升贬值由市场决定,政府只参与市场的调节和干预。
这种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逐
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第三,我国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和我国的贸易、投资等国际事务密
切相关,加入IMF和WTO,使我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也为我国的汇率制度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最后,我国政府实施了多项汇率政策,如汇率稳定、灵活调整等
措施,以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同时,政府也通过一系列的财
政和货币政策,实现了对人民币的有效管理和掌控,使得人民币汇率
制度的转型与升级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机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依托国家政策体系、外汇市场的稳定和透明、国际合作等因素,共同促进人民币汇率制度规范化、市场化、透明化的发展。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指人民币汇率的形成、调整和管理方式。
由于汇率制度关乎国家经济政策和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采取了基于市场供求的参考篮子货币和浮动汇率的形成机制。
具体来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将美元、欧元、日元、韩元、英镑等多种主要货币编制为一篮子货币,并根据各货币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确定各种货币的权重。
根据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化及其权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进行调整。
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机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及其权重来间接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这种汇率调整机制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过度波动。
同时,中国政府也通过其他宏观经济手段来调整人民币汇率,如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资本流动管理等。
三、人民币汇率的管理与干预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人民银行保持对外汇市场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一方面,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等手段,来调控市场货币供应,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另一方面,人民银行会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人民币汇率。
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买卖外汇和限制资本流动等。
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人民币汇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目前,中国政府设立了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合理范围,即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天内波动2%以内。
这种浮动范围的设置,既允许市场供求的力量发挥作用,又避免了过度波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五、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兼顾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通过确定参考篮子货币的权重以及适时的干预外汇市场,中国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剧烈波动。
与此同时,由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市场供求情况适时调整。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史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史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 - 1985年的人民币官方双重汇率机制、1986 - 1993年的官方汇价和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双重汇率机制、1994年后汇率并轨、2005年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官方双重汇率制度,顾名思义,它是由官方制定的两种汇率制度组成。
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单一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外贸易行业迅速壮大,以往的单一汇率制度并不能满足当时外贸行业的需求,因此,除了汇率官方牌价外,我国又制定了针对于贸易行业的贸易内部汇率及外汇留成制度。
贸易内部汇率用于对出口贸易及其费用进行结算;外汇留成制度允许出口企业留存一定比例的外汇,方便其进口所需原料,并允许部分部门间进行汇率调剂。
这样,人民币官方双重汇率机制就形成了。
此时贸易行业的换汇成本较高于非贸易的官方汇率。
随着美国的经济地位不断加强,美元的持续升值,导致人民币不断地贬值,到了1984年末,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贸易行业内部汇率基本持平,于是在1985年,我国又取消贸易内部汇率,重新回到了单一汇率制度。
1985年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了外汇调剂中心,自此,外汇调剂市场迅速壮大,代替了被取消的贸易内部汇率,80%以上的对外贸易均以调剂市场价格进行结算。
此阶段,被称为官方汇价和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双重汇率机制。
从1978年开始,中央政府便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但限制于当时思想不够开放,地方政府无法理解并实施,1993年中央开始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式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了响应这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自1994年开始起,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
同时将结算汇率业务全部移交银行,取消了企业外汇留成并上缴外汇。
2005年之前,人民币始终紧盯美元,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内部经济活动及对外贸易体量均飞速增长,经济更为复杂,受影响的因素增多,因此,以前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已经不适应于我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未来设想与推进

程 回顾
2 纪9 O世 O年代 以来 , 民币汇 率经 过 两次 重 人 大 改 革 :第 一 次 重 大改 革 。为 了改 革外 汇管 理 体 制 ,建立 以市 场 供 求为 基 础 的有 管 理 的 浮动 汇 率 制 度 和 统一 规 范 的外 汇 市 场 ,逐 步 使人 民 币成 为 可 兑 换货 币 ,94年 1 1日, 民币官 方 汇率 与 19 月 人
同时也 面临诸 多不容忽视的外部风险 , 需要采取综合 配套措施 , 实加 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 , 障人 民 币汇率制度 改革顺利 切 保
推进 。
[ 关键词 ] 汇率 ; 改革 ; 想; 设 推进
[ 中图分 类号] 8 21 [ F 2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 2 4 ( 0 20 — 1 9 0 10 — 3 12 1 )3 0 2 — 4
21 0 2年 6月
总 第 12期 第 3期 7
・
大 庆 社 会 科 学 D Q n oi S in e a igS c  ̄ c cs e
J n,0 2 u . 1 2
S fa . 7 . e lNo 1 2 No3 i
金 融窗 口・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未来设想与推进
阮之 茵 , 高琼 君
( 中N- &民银行 大庆市中心 支行 , 黑龙江 大庆 13 1 ) 6 3 1
[ 摘
要 ]0 0 , 国重启人 民 币汇率形成机制 改革 , 21年 我 渐进式推进人 民 币汇率制度 改革 , 是符合我 国国情 的合 理安
排 。 当期 人 民 币呈 现 升 值 趋 势 下 , 在 渐进 式推 进 人 民 币汇 率 改革 , 步释 放 人 民 币升 值 压 力 , 逐 可避 免 人 民 币汇 率 因 大 幅 、 快 速 升 值 后 我 国 出现 贬 值 对 经 济和 金 融 产 生 的 冲 击 。 未 来 发展 道路 来 看 , 民 币汇 率 形成 机 制 改革 存 在 不 同的 策略 选 择 , 从 人
简述我国汇率制度的特点

简述我国汇率制度的特点
我国汇率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民币汇率浮动:自2005年起,中国采取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由原来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浮动汇率制。
这意味着人民币的汇率将受到市场供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弹性。
2. 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中国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每日波动幅度已经逐渐扩大,汇率市场也越来越活跃。
3. 有管理和调控的干预机制:尽管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作用下浮动,但中国央行仍然通过一些管理和调控措施来干预汇率市场,以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这包括设置中间价、调整资本流动限制和外汇储备管理等。
4. 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使用范围。
人民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的增加,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和稳定产生了影响。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5. 兼顾稳定和灵活性:我国的汇率制度旨在兼顾稳定和灵活性。
稳定是为了维护经济的整体稳定和预防金融风险,而灵活性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国汇率制度的特点是由浮动汇率制、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管理和调控的干预机制、人民币国际化和兼顾稳定与灵活性等多个方面构成。
这些特点使得我国的汇率制度更具市场化、透明度和灵活性,有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稳定金融市场。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及其改革

极大压力。在预期的人 民币升值增大 的前提条件下 , 许多 国外 资本都进入我国 , 希 望借 此机会获得 利益 。在 此社会背 景下 , 我 国人 民币汇率水 平 以及 汇率 制度 等 问题 , 再次 成为 国 内外
政界 、 学界讨论 的热 点问题。
二、 我 国 人 民 币 汇 率 形 成 机 制 的 发 展 过 程 从上世纪 8 0年 代 以 来 , 对 我 国人 民 币 汇 率 形 成 机 制 的 发
的相互博弈 , 进而使人 民币汇率变 化政策 的敏感性得 到加强 。 假使汇率发生极大 的改变 , 就极有 可 能 向市场发 出一 个政 策 信号 , 政府 能够对汇率进行 了控制 , 迫使 人 民币汇 率升值或 者 是贬值 , 进 而导致在政策方面人 民币汇率波动较为敏锐 , 反之 , 这又导致人 民币汇率不够灵活 , 缺乏必要 的弹性 。 ( 二) 严格控制了银行 间的外汇市场 银行之间外汇市场的管理与控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 1 ) 银行之 间的外汇市 场 中, 采取 了会 员制 度 , 这 一制 度
家开始实施浮动 的汇率体 制 , 我 国最初 在进 行对 外 贸易 时使
用 的货币作为人 民币 的汇率 , 并且将 其作 为货 币篮子 , 依 据其 对我 国重要程 度进行 权 衡 , 最终 利用加 权 的方式 明确 了 人 民 币汇率 。在 1 9 7 8年 到 1 9 8 0年 , 我 国 的经济 处 于 贸易逆 差 状
际市场的极大影响 , 而人 民币的 汇率 形成机 制 以及 改革, 已经
成 为 国 内外 关 注 的热 点 。本 文 将 对 目前 我 国 人 民 币 汇 率 形 成
机制进行分析 , 说 明其存 在 的问题 , 并提 出人 民币汇率形成机 制 改革 的建 议 , 以便 促进 我 国人 民币 汇 率形 成机 制 的正 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再次盯住美元( 元等于8.28元人民币)。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2005年至今,逐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 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形成机制时期
浮动汇率制 2005年7月开始,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
的浮动汇率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1953-1979年的固定汇率制时期
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重要进出口商 品的国内外价格对比加以计算确定。
在1953—1972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西方国 家货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与美元 的汇价基本固定为$1=RMB2.20。
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按1978年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加上一定的利 润后确定为$l=RMB2.80,主要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 算。
公布的外汇牌价仍按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1981年1月1 日,该牌价为$l=RMBl.50,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计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1972-197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中国 人民银行采用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确定 方法并参照国际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人民币汇率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1979-1993年爬行盯住加自由浮动双 轨制时期
为配合外贸经营体制的改革,调动地方、企业出口的 积极性,自1981年起,中国开始实行官定双重汇率制 ,即人民币汇率有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和公布的外汇 牌价。
人民币兑其他非美元货币交易价的浮动 幅度另行规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兑美元和欧元汇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汇率波动幅度比较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现有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
市场价与中间价的波动幅度逐步扩大,市场供 求和预期能够得到初步反映
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的调整
贸易失衡和贸易依存度下降,已进入合理均 衡区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的调整 经济增长 对净出口的依赖下降 消费和投资的贡献上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初步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 动汇率制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较好地调节了 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失衡状况,目前 已经进入均衡区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计划经济时期
固定汇率有利于 国家对进出口的 管理和核算
劳动力成本和物 价水平低,汇率 定价也低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70年代的升值, 有利于生产资料 进口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受到国际货 币体系和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的影响
1949-1972年在布雷顿森林下,盯住美元等于 盯住世界主要货币
1972年布雷顿森林崩溃后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 1994年开始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转变,因1997年亚洲金融 危机而中断 2005年开始的汇改,因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而中断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浮动幅度限制
人民币兑欧元、日元、港币、英镑交易 价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 该货币汇率中间价上下3%的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兑马来西亚林吉特交易价在中国 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林吉特汇 率中间价上下5%的幅度内浮动。
80-90年代人民币的贬值
有利于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与美国有效汇率变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进出口贸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5年来的人民币汇率调整
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迫 使央行采取各种措施冲销 其影响
发行央票 提高准备金率
对提高利率吸引投机资本 流入的担心,阻止利率杠 杆的有效使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需要
避免人民币有效汇率随美元波动而过度波动 避免对美元汇率的单边升值对国际投机资本的
吸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权重由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 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港币、澳 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汇率中间价 由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
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欧元 、英镑、港币、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 对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时期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开办外汇调剂业务,允许外汇调剂价 格最高不得超过3.08元人民币。该举措标志着中国市场汇率的生成开始 萌芽,进入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时期。
1985年人民币官方双重汇率并轨为单一汇率,此后经历了四次下调:
1985年1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1:RMB2.80调到$1:RMB3.20; 1986年7月5日,由$l:RMB3.20调至$1:RMB3.7036; 1989年12月16日,由$1:RMB3.7221调至$1:RMB4.7221; 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又从4.7221元调低至5.221元。
竞价交易
采取分别报价、撮合成交方式。 交易系统对买入报价和卖出报价分别排序,
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
询价交易
币种、金额、汇率等由交易双方协商议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两种市场交易方式下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竞价波动大 询价波动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的日浮动幅度限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评价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是与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
改革开放前的固定汇率制与计划经济体 制一致
改革开放初期的双轨制与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轨相适应
1994的汇率并轨,2005年的汇改和2010 年的重启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和完善相适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和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 的不确定性,中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 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 稳定,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2010年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重启汇改, 人民币再次脱离盯住美元,重入小幅稳步升值之路。 从2005年汇改到2011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23% ,如果考虑到两国此期间的通货膨胀差异,人民币对 美元实际汇率升值达32%。
2005年7月21日开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 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 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 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 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 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此后,人民币汇 率稳步升值,波动幅度有所扩大。2008年9月23日, 人民币对美元为1:6.8009,3年多升值17.82%。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浮动,发挥汇率的价 格信号作用;
二是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 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
三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 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 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本框架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较大影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收入效应与汇率效应分解图 (2011Q1-2011Q3,单位:百万美元)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长期单边升值,给国际投机资本带来无 风险套利机会
2011年升值情况
2012年二季度升值情况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欧美汇率波动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影响仍然 最大,新兴经济体汇率波动影响有所上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但对其 他货币汇率波动较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币有效汇率 与美元指数依然高度相关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动幅度 限制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人民银行的授权,每 日外汇市场开盘前公布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 率的中间价
市场汇率以中间价为中心,在上下波动幅度 限制内由市场供求决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
分为3种
美元:
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
人民币汇改以来升值幅度巨大
2005汇改 -2012年5月底
复旦人民币 名义有 效汇率 升值
复旦人民币实 人民币对美元 人民币对美元
际有效汇
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
率升值
升值
升值
25.1%
29.7%
23.5%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