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合集下载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民币汇率制度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2019-09-27⼀、汇率制度改⾰前⼈民币汇率的阶段划分及特点⼈民币汇率制度改⾰是我国⾦融体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

新中国成⽴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个阶段:(⼀)1949-1952年建国初期的汇率制度其特点是实⾏外汇集中管理制度,通过扶植出⼝、沟通侨汇、以收定⽀等⽅式积聚外汇,⽀持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

(⼆)1953-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外汇管理体制其特点是对外贸易由国营对外贸易公司专管,外汇业务由中国银⾏统⼀经营,逐步形成了⾼度集中、计划控制的外汇管理体制。

(三)1979-1993年经济转型时期外汇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是由买卖双⽅根据外汇供求状况议定,中国⼈民银⾏适度进⾏市场⼲预。

(四)1994年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外汇管理体制其特点是⼈民币官⽅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然⽽,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名义上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其实质上却近似固定汇率制度。

近⼏年来,我国经常项⽬和资本项⽬双顺差持续扩⼤,加剧了国际收⽀失衡。

⾄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5282.4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储备国,这势必将被推到国际经济⾦融错综复杂⽭盾的第⼀线,各种贸易摩擦进⼀步加剧。

持续增⾼的外汇储备,给当前⾦融调控带来了很⼤的难度。

正是鉴于上述内在因素,中国提出了汇率形成机制的改⾰,这对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提⾼对外开放⽔平是⾮常有必要的。

⼆、2005年⼈民币汇率制度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2005年7⽉21⽇,我国开始实⾏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货币进⾏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该项制度出台后⼈民币持续升值,截⾄2007年7⽉1⽇,扣除通货膨胀差异的⼈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96.32,较汇率改⾰前升值6.01%,较2007年1⽉升值2.2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期设想:基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稳定性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期设想:基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稳定性

I MF将 其 成 员 国所 实 行 的汇 率 制 度 分 为 8类 川 : (1)无 独 立 法 定 货 币 的 汇 率 制 度 。 (2)货 币 局 制。 ( 3)钉 住 汇 率 制 :一 国 将 其 货 币 以 ~ 固 定 的 汇 率钉住 某一 外 币或 外 国货 币篮 子 ,汇率在 1 %的
汇 市 场 干 预 的 惟 一 目标 就 是 为 了 缓 和 汇 率 的 过 度 波 动 ,防止 不 适 当的波 动 。 由此 可见 , 中央银 行 干 预 外 汇 市 场 模 式 的 不 同 , 决 定 着 不 同 汇 率 安 排 的类型 。 依 据 中 央 银 行 干 预 的 情 况 ,本 文 将 I MF分 类 中 的 第 (1)类 划 归 纯 固定 汇 率 制 , 中 央 银 行 通 过
中 心 汇 率 和 汇 率 波 幅 可 以 事 先 宣 布 ,也 可 以不 事
就 在 于其 汇 率 形 成 机 制 的 内在 稳 定 性 ,从 而 也 有 望 成 为 改
革 人 民 币汇 率 形成 机 制 的 中期 设 想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键 词 1 民 币汇 率 ; 汇 市 场干 预 ; 率 目标 区制 关 人 外 汇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0月 第2 8卷 第 5期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Co N TEM PO I LAI LY ECO N O M Y & M AN AGEM EN T
Oc. 0 t 20 6 VOI 8 NO. . 2 5
间 ) ,也 存 在 事 实 上 汇 率 目 标 区 。 从 第 (3)类 到 第 (6)类 统 称 为 钉 住 制 ,依 然 存 在 着 中 心 汇 率 , 也 存 在 着 汇 率 波 幅 限 制 ,而 中 心 汇 率 与 汇 率 波 幅 限 制 的 实现 都 是 中 央银 行 外 汇 市 场 干 预 的 结 果 。 第 ( 3)类 汇 率 制 中 汇 率 的 波 幅 控 制 在 中 心 汇 率 的 ±1 ;第 (4)类 波 幅 超 过 了 中 心 汇 率 的 ± % , % 1 第 (3)类 和 第 (4)类 汇 率 制 中 的 中 心 汇 率 和 汇 率 波幅 需事 先 宣布 ;第 ( 5)类 的 波 幅 也 超 过 了 中 心 汇 率 的 ± % 。 而 且 中 心 汇 率 可 进 行 调 整 ,此 外 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渭南市涉外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渭南市涉外经济的影响
国际国内市场 进出口对象国和本 母公 司的 企业产品质量 汇率 企业成本
需求的变化 国关税政策的变化 经营决箫
7 3 2
业用工的各 2 , 家 占比均
进口对象国非
关税政策的变化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他
和价格的变化
4 3
的变化

为 1%, 明企业发展前 7 说 景 对企业用 工 的影 响最 大( 见表 3 。 )
维普资讯
《 西安金融 ) 0 6年第 6 } 0 2 期
人 民 币 汇 率 形 成 机 制 改 革 对 渭 南 市 涉 外 经 济 的 影 响
韦尧斌
( 中国人 民银行渭南市中心支行 , 陕西渭南

740 ) 10 0
要 : 20 年 7月 2 自 05 1日起 , 国开始 实行 以市场供 求为基础 、 我 参考一篮 子货 币、 进行有 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 率改革 对 企业 运 营的影 响 二 汇
1在人 民币汇率变动情况下 ,2 、 1 家样本企业有 4 家企业出 口增加 , 家未发生变化 , 家 出口减少 。 3 5 企业 进 口与上月和上年同期 比无变化 , 家企业销售订单减少 , 6 只有 3家企业订单增加 。影 响企业进 出口的主要
因素是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产品质量和价格 的变化 , 汇率政策调整在其次 ( 见表 2 。 )
2从企业用工方面看 , 家企业用工增加 , 家企业用工不变 , 家企业用工减少 。 、 3 7 2 调查显示 , 认为企业发
展前景影响企业用工的共 6 占 5 %, 家 0 认为企业销售收人 的变化 、 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变化和其它影 响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演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演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演变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对于调节国民经济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币汇率体制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高估配给汇率制,到转轨经济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再到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再从事实上的钉住美元汇率到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虽然步履维艰,但每一次演变都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一、197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体制演变进程(一)人民币官方双重汇率体制(1979-1985年)建国以来,在“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实行单一汇率体制。

国家通过“以收定支、以出定进”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办法保持外汇收支平衡。

此时的汇率呈以下特点:币值高估,有价无市,计划配给。

1979年,我国外贸体制实行重大改革,由过去大一统的国家专营转为由外贸、工贸、大中型企业及三资企业共同经营。

由于当时人民币官方汇率有一定程度的高估,出口换汇成本与官方汇率之间出现了“倒挂现象”,出口企业面临亏损。

为适应外贸体制改革需要,鼓励出口,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汇率制度,除继续公布人民币汇率官方牌价外,还决定制订贸易内部结算价,用于进出口贸易及从属费用的结算。

自1981年1月1日起,国家按照当时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1美元兑2.53元人民币加上10%的利润计算,将贸易内部结算价定为l美元兑2.80元人民币;同时,国家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牌价为l美元兑l.53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和结算。

这样,官方汇率实际存在两种标价尺度,双重汇率体制正式形成(图1)。

图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但贸易内部结算价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受当时价格改革和出口经营权扩大等因素影响,出口换汇成本连年上升,而贸易内部结算价则未及时进行调整。

与此同时,随着美元不断升值,人民币官方汇率逐渐贬值,至1984年12月已下调为1美元兑2.79元人民币,基本与内部结算价持平。

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利弊

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利弊
二 、人民币汇率 改革的利弊 ( 一 ) 人 民 币汇 率 制 度 改 革 的收 益 1 )我 国出F I 已经 大 幅反 弹 ,经济 面临 通胀压力 ,调整 汇率政 策 、 增强汇率弹性 满足了 国内宏观调 控的需 求。保持 了经济 稳定增 长 的势 头 ,这是汇率制度改革 的重大收益。近年来 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一 直保 持 了持续 、快速的增长速度 。 2 )增强人 民币汇率弹性 ,有助于 改善 我 国与世 界主要经济体 的关 系,避免了不必要的贸易中,同时增进投资者的信心 、参 与国际经济合 作 以及进一步推动汇率制度改革都提升了国际公信力 。 3 )人民币弹性 的增加有助于减少 因为欧债危机 导致 的国际汇率大 幅波动引起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的波动和对进出 口的冲击。从长期来 看有助于逐步减少欧诺个过经济增长对 出口的以来 ,推 动消费成为更加 重要 的经济增长点。 ( 二 ) 人 民 币汇 率制 度 改革 的 消极 影 响 人 民币升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 有积极 的一面 ,也有 消极 的一面 。 1 )投机性资金涌入 。由于国外不少人认 为人 民币被 严重低估 ,因 此他们抱有强烈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认为现今人民币升值 的幅度远 远不 够。如果大幅提高利率会吸引更 多的境外资金流人 国内,外 汇储 备 急剧增 加,进一步增大了升值压力。由于利率无法较大提高 ,且 国内物 价水 平较高 , 致使我 国实际利率水平较低甚 至出现负利率现象 。在国内 金融投资品种 比较少 的情况下 ,股票市场仍持续低迷 ,于是各种 资金追 逐投资 , 尤 其是房地产 ,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增 幅长期处 于高位 运行。这 就要求人民币加快 升值 的步伐 ,以降低国外投资者 的升值 预期 ,并缓解 央行的压力。然而 , 我 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 .出口企业 的战略调整

对人民币的经典语录

对人民币的经典语录

对人民币的经典语录
1.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2. 人民币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保持货币的稳定,保障国内外市场信
心和对人民币的信任。

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面,有利于
加强市场对汇率形成的作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有利于人民币
国际化。

4.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国际经济地
位提升的重要途径。

5.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认真
对待,保持稳健决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和声誉。

6. 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日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这反映了人民
币货币政策的可靠性和稳健性,也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成果。

7.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经济稳定性和全球经济形势都有影响,长期稳定
的汇率有助于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促进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

8. 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动中国金融体系更加国际化、市
场化、规范化,也为中国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9. 人民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储备货币,有望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国际
货币功能,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10. 人民币能够国际化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相关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以确保人民币资产的流动性和价值稳定。

94年和05年两次汇率改革

94年和05年两次汇率改革

94年和05年两次汇率改革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这就是94年汇改。

这次汇率改革是导致94年股市暴跌到325点原因之一。

这是《21世纪》08年回顾这次汇率改革的采访报道:198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汇率体制从此前的单一汇率制转变为双重汇率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

汇率双轨制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对“奖励出口”起到了什么作用?钟伟:1980年代的双轨制下,实际存在三种价格形式:计划内价格、调剂价格和计划外黑市价。

计划内价格是官方制定的;计划外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调剂价则是在一定的政府管制下发挥市场的作用。

外汇调剂市场是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场外”交易市场,因为当时各地分中心不联网,调剂价格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是一个政府管制相对较少的市场。

外汇在企业之间自由买卖的价格更能反映市场需求。

外贸企业通过外汇调剂市场出售外汇,扩大了它们的利润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保证了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因此,外汇调剂市场和汇率双轨制在当时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梅建平:一个国家合理的汇率制度应该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所有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最突出的表现是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外汇储备不足,资本账户开放过早,在经济形势突变和国外金融冲击下,国内市场发生恐慌,导致了金融危机。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双轨制,鼓励出口创汇,对提高中国经济应对风险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1世纪》:l994年初,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1 9 金 融 危 机 之 后 。我 国 贸易 一 直 保持 顺 差 ( 表 1 。 9 7年 见 )
衰 2 我 圈外 汇储 备 2 0 - 2 0 0 0 0 4年 金 额 及增 长 状 况
( 位 :亿 羹 元 ) 单
裹 1 我国 19 m2 o 9 7 o 4年贸易和资本颠差额
( 位 :亿 羹 ) 单
美 键 词 : 人 民 币汇 率 制 度 ;升 值 ;改 革 ;影 响 中 圈 分 类 号 :F 2 8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一 O 1 ( 0 6 o 一 O 9 — O 63 3320 )1 OO 3
作者 简介 :欧 杏 ( 9 2 ) 18 一 。女 ,湖南衡 阳人 。硕 士生,从事 经济学研究
本 币数 量随着购买大量 外汇 而增 多 ,导致货 币供 给的 不合
理 扩 张 ,从 而加 大 了 通 胀 的 压 力 。从 表 中 看 出 ,2 0 0 4年 外
20 0 5年 1 6月 份 累 计 贸 易 顺 差 已 达 3 6 5亿 美 元[ 9.
而人 民币币值低估是影 响我 国多年持 续顺 差 出 口增长 的重 要 因素之一 ,因为人 民币币值被 低估 之后 .以外 币表示 的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7 期
2 0 6年 2月 0
衡 阳 师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He g a g No ma ie st o r a n y n r lUnv r i o y
No 1 1 2 . V0 . 7

贡献 ,但是 贸易收支长期不平衡不利 于我 国经 济持 续增 长。
我 国外 汇储 备持续高速 增长 加大 了外汇 管理 成本 和人 民币升值 成本。我国外汇储备从 2 0 0 0年开始快速持续增 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