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试题库.
公差试题库

二、选择题1.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
A. 实际尺寸B. 极限尺寸C. 基本尺寸2.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B. 过渡配合C. 过盈配合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与基本尺寸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与基本尺寸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4.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5.在常用配合中,IT8的孔不能与()的轴配合。
A.高一级 B. 低一级 C. 同级6.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叫()。
A.实际偏差 B. 上偏差 C. 下偏差7.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8.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个项目。
A.8 B. 12 C. 14 D. 169.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 确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C.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10.同轴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 B. 定位公差 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11.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
A.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B.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C.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12.零件的几何误差是指被测要素相对()的变动量。
A.理想要素 B. 实际要素 C. 基准要素 D. 关联要素13.通规按被测对象的()制造。
A.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大实体尺寸C. 最小极限尺寸D. 最小实体尺寸14. 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15.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m,孔的下偏差为―11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 ,轴的公差为16μm,则其配合公差为()。
A.46μm;B.41μm;C.27μm;D.14μm16. .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大致为()。
公差试题

三、单项选择题1、标准是从事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等工作共同遵守的一种(b)。
A、工作要求B、技术依据C、加工准则D、装配要求2、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可分为(a)A、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B、全部互换和部分互换C、功能互换和几何参数互换D、零件互换和装配互换3、零件几何参数的误差允许范围叫公差,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c)。
A、配合公差B、跳动公差C、位置公差D、定向公差4、。
/d。
ISO表示()标准。
A、国家B、企业C、地区D、国际5、。
:/a。
合理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条件。
A、互换性B、机械化C、流水线D、自动化6、。
0,/b。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
A、持久性B、稳定性C、互换性D、结合性7、。
:,/c。
()的大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直接影响。
A、尺寸误差B、形状误差C、表面粗糙度D、以上都不是8、。
/d。
标准公差决定尺寸公差带的()。
A、方向B、形状C、位置D、大小9、。
:,/c。
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
A、方向B、形状C、位置D、大小10、,/c。
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B、下偏差C、距离零线最近的那个偏差D、以上都对11、。
,/a。
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选择公差等级。
A、类比法B、计算法C、试验法D、分析法12、。
:,/(D)。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设计。
A、运动B、结构C、强度D、精度13、。
,/(C)。
()是精度要求的技术保证。
A、测量B、检验C、检测D、验收.14、。
:/(A)。
孔和轴的基本尺寸用( ) 表示.A、D.dB、Da. daC、Dmax. dmaxD、Dmin. dmin.15、。
,/(B)。
孔和轴的实际尺寸用( ) 表示。
A、D.d B.、Da. da C、Dmax. dmax D、Dmin. dmin.16、。
:/(C)。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用()表示。
A、D.dB、Da. da,C、Dmax. dmaxD、Dmin. dmin.17、。
小学公差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公差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公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这种说法()。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2. 一组数据的公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
A. 波动性越大
B. 波动性越小
答案:A
3. 计算一组数据的公差,需要用到的数据是()。
A. 最大值和最小值
B. 平均值和中位数
C. 均值和方差
答案:A
二、填空题
4. 已知一组数据为:2, 4, 6, 8, 10,这组数据的公差是______。
答案:2
5. 如果一组数据的最小值是5,最大值是15,那么这组数据的公差是______。
答案:10
三、计算题
6. 计算下列数据的公差:3, 6, 9, 12, 15。
答案:3
7. 一组数据的最小值是-2,最大值是8,求这组数据的公差。
答案:10
四、应用题
8. 某小学班级的学生身高数据如下:130cm, 135cm, 140cm, 145cm, 150cm。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公差,并说明公差的意义。
答案:公差为5cm。
公差越大,说明学生身高之间的差异越大。
9. 一个数列的前两项是2和5,公差是3,求这个数列的第5项。
答案:14
五、简答题
10. 请解释为什么在数据分析中,计算一组数据的公差是重要的。
答案:计算一组数据的公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波动范围,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
这有助于我们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变化程度,对于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公差期末试题及答案

公差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公差的定义?A. 公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
B. 公差是指测量错误的范围。
C. 公差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偏差范围。
D. 公差是指产品性能的上下限。
答案:A2.公差的意义是什么?A. 确保产品制造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B. 标识产品是否达到质量标准。
C. 限制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误差。
D. 保证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答案:A3.以下哪个选项是公差设计的基本原则?A. 最大公差原则B. 最小公差原则C. 平均公差原则D. 累积公差原则答案:D4.公差系统有哪几种?A. 无限制公差系统B. 等级制公差系统C. 基本制公差系统D. 综合制公差系统答案:B5.什么是极限尺寸?A. 公差的上下界限。
B. 产品的最大尺寸。
C. 产品的最小尺寸。
D. 公差范围的中间值。
答案:A二、填空题1.公差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毫米、微米等2.公差的上限和下限分别由符号___和___表示。
答案:H、L3._______是指产品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答案:偏差4.公差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功能、可制造性5.在等级制公差系统中,公差等级通常用字母___表示。
答案:IT三、问答题1.简要解释什么是公差带?答案:公差带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有可能尺寸偏差的组合所形成的尺寸范围。
公差带包含了产品尺寸的上限和下限,在这个范围内的尺寸都被认为是合格的。
2.列举并解释公差设计的三个原则。
答案:1) 最大公差原则:产品的公差应考虑到承受力和功能要求,确保产品性能的可靠性。
2) 最小公差原则:产品的公差应尽可能小,以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浪费。
3) 累积公差原则:在产品装配或制造过程中,如果多个零件存在公差,则这些公差会相互累积,可能导致产品装配或使用上的问题。
因此,应合理考虑累积公差的影响。
四、应用题某公司制造了一批直径为50mm的圆盘零件。
公差测试题

公差测试题一、填空题1、配合公差是对配合的()程度给出的允许值。
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时形成的间隙或过盈可能出现的差别越(),配合的精度越()。
2、选择基准制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其次采用(),如有特殊需要允许采用()。
3、为了保证零件既满足互换性要求,又将误废减至最少,国家标准规定了()和()两种验收极限。
4、尺寸在检测时因受到测量误差、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普通计量器具测量出的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
因此,当测得值在最大、最小极限尺寸附近时,就有可能将真实尺寸处于公差带之内的合格品误判为废品而报废,称为();或将真实尺寸处于公差带之外的废品误判为合格品而接收,称为()。
因此,在测量工件尺寸时,一是要正确确定();二是要采用精密的尺寸测量仪来减少()。
5、标准规定,在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以()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在基轴制配合中,基准轴以()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
6、标准对标准公差规定了()级,最高级为(),最低级为()。
7、已知标准孔的公差为何0、013mm,则它的下偏差为()mm,上偏差为()mm.。
8、尺寸偏差是(),因而有正、负的区别;而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在数值前不能()。
9.从加工的角度来看,基本尺寸相同的零件,公差值越(),加工越难。
10.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尺寸由大变小的为()。
二、选择题1、下列关系式中,表达正确的是()A、Tf=+0、023mmB、Xmax=0、045mmC、ES=0、024mmD、es=-0、020mm2、在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公差带确定后,配合的最小间隙或最小过盈由轴的()确定A、基本偏差B、公差等级C、公差数值D、实际偏差3、基本偏差代号为n、p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孔可以构成()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D、过盈配合4、当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时,计算上偏差数值的计算公式为()A、ES=EI+ITB、EI=ES-ITC、EI=ES+ITD、ei=es-IT5、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B、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C、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6、某配合的最大过盈为-34μm,配合公差为24μm,则该配合为()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7、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为()A、ESB、EIC、esD、ei8、配合代号φ60P7/h6表示()A、基孔制过渡配合B、基轴制过渡配合C、基孔制过盈配合D、基轴制过盈配合9、配合公差的数值可确定孔、轴配合的()A、配合精度B、松紧程度C、配合类别D、公差带图10、读数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上的零线对齐尺身上第15mm刻线,游标上第50格刻线与尺身上第64mm刻线对齐,此时游标卡尺的读数为()mmA、15+0、02*50=16B、15C、64D、64-50=1411、某配合的最大达盈为34,配合公差为54,则该结合为()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三、判断题1、由于基准孔是基孔制配合中的基准件,基准轴是基轴制配合中的基准件,因而基准孔和基准不能组成配合()2、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既标准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分段()3、检验零件尺寸时,允许有误废而不允许有误收()4、基孔制即先加工孔,然后以孔配轴()5、数值上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6、一对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030mm,则此孔、轴组成的配合一定是间隙配合()7、基本尺寸一定是理想尺寸()8、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9、公差是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10、各级a~h的轴与基准孔必定构成间隙配合()11、因为公差等级不同,所以ф50H7与ф50H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12、为了得到基轴制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可以先加工孔。
公差试题库

一、判断题(对画√,错画×)
55.三坐标测量机校准探针的目的是把每个探针调整到一个 设定的固定位置上。 56.选用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组件时,应有一定的长度和质 量。 57.当圆柱体ϕ60 0的实际尺寸小于ϕ60mm时,允许其轴线 或素线存在直线度误差。 58.形状误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拟台要素的变动量。 59.形状误差值是用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的。 60.位置误差分为定向、定位和轮廓度三类。 61.由基准目标建立基准时,基准点目标可以用球端支承来。
一、判断题(对画√,错画×)
41.从焦平面分划板上透出的光,经物镜折射后形成的平行 光束,碰到垂直于光轴的反射镜反射回来,成像在分划板的 透光位置上,这一现象称为“自准直”现象。 42.使用光学计测量零件时,应根据零件的形状,选择与零 件接触面尽量大的工作台和测帽。 43.光学计平面工作台应是一个中心高出1μm左右的微凸形。 44.卧式测长仪的测量装置符合阿贝原则。 45.万能工具显微镜的主显微镜可以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 46.万能工具显微镜配有多种可换镜头,以适应不同零件的 测量要求。 47.用投影仪进行相对测量时,应按被测件的尺寸和公差选 一适当的放大比例绘出零件的标准图形。
一、判断题(对画√,错画×)
62.形位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被测要素的公差等级有关,被 测要素的公差等级越高,测量不确定度占形位公差的百分比 越大。 63.槽形综合量规不适用检测细长轴轴线的直线度。 64.检测奇数棱形圆柱体的圆度时,可采用两点法,检测偶 数棱形圆柱体的圆度时,可采用三点法。 65.用平板、带指示器的测量架、V形块或直角座测量圆柱度 时,应测量若干个横截面,并取所有示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 值的差值之半作为圆柱度误差。 66.在测量轴肩面或轴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时,可以用 导向块模拟基准轴线。 67.在测量两孔轴线的平行度或垂直度误差时,都可以用心 轴来模拟基准轴线和被测孔轴线。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应用试题库(附答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应用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决定公差带位置的是A、配合公差B、基本尺寸C、基本偏差D、标准公差正确答案:C2、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B、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高的公差等级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正确答案:C3、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极限偏差越大,公差越大B、下极限偏差越大,公差越大C、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D、上、下极限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正确答案:D4、组成配合的孔、轴的公称尺寸是A、计算值B、不同的C、测量值D、相同的正确答案:D5、最大实体尺寸是指()A、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C、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正确答案:A6、配合是_____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A、实际尺寸B、基本尺寸C、实效尺寸D、作用尺寸正确答案:B7、在标注几何公差时,( )公差应标注基准。
A、垂直度B、直线度C、圆度D、平面度正确答案:A8、用()评定表面粗糙度不能精确地得出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数值。
A、干涉法B、比较法C、光切法D、针描法正确答案:B9、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 )公差带的形状相同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0、上极限尺寸()公称尺寸。
A、大于或等于或小于B、小于C、大于D、等于正确答案:A11、极限偏差是( )A、加工后测量得到的B、实际测量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C、设计时确定的D、上极限尺寸与下极限尺寸之差正确答案:D12、一般来说,下列哪个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
A、90H7B、60H7C、80h7D、30h7正确答案:D13、几何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A、任意方向线位置度B、径向全跳动C、轴向全跳动D、同轴度正确答案:D14、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 )A、圆度B、径向全跳动C、同轴度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5、有无边界及边界尺寸( )A、可有可无B、有边界及边界尺寸C、无边界及边界尺寸D、有边界,无边界尺寸正确答案:C16、倾斜度公差属于()A、方向公差B、形状公差C、位置公差D、跳动公差正确答案:A17、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___配合A、间隙B、过渡C、过盈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8、某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为Φ60.018mm,最小极限尺寸为59.988mm则该孔的尺寸公差为( )。
公差试题及答案

公差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差是指()。
A. 允许的误差范围B. 零件的尺寸C. 零件的精度等级D. 零件的加工方法答案:A2. 下列哪个单位不是公差单位()。
A. 微米B. 毫米C. 厘米D. 米答案:C3. 标准公差等级分为()级。
A. 10B. 12C. 14D. 16答案:C4. 公差等级IT12表示()。
A. 精密B. 较精密C. 一般D. 粗糙5. 基本偏差是指()。
A. 零件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的差值B. 零件尺寸与标准尺寸之间的差值C. 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D. 零件尺寸的最小偏差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差等级IT12的公差值为______。
答案:±0.05mm2. 基本偏差代号“a”表示______。
答案:下偏差3. 公差等级IT8的公差值为______。
答案:±0.02mm4. 基本偏差代号“h”表示______。
答案:上偏差5. 公差等级IT7的公差值为______。
答案:±0.01mm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越大。
()答案:×2. 基本偏差代号“g”表示上偏差。
()答案:×3. 公差等级IT5的公差值比IT6的公差值小。
()4. 基本偏差代号“u”表示下偏差。
()答案:√5. 公差等级IT11的公差值为±0.10mm。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公差等级IT6和IT7的区别。
答案:公差等级IT6的公差值比IT7的公差值小,表示IT6的精度要求更高。
2. 基本偏差代号“h”和“u”分别表示什么含义?答案:基本偏差代号“h”表示上偏差,即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u”表示下偏差,即零件尺寸的最小偏差。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已知某零件的基本尺寸为50mm,基本偏差代号为“h”,公差等级为IT7,求该零件的上偏差和下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1.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
A. 实际尺寸B. 极限尺寸C. 基本尺寸2.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B. 过渡配合C. 过盈配合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与基本尺寸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与基本尺寸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4.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5.在常用配合中,IT8的孔不能与()的轴配合。
A.高一级 B. 低一级 C. 同级6.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叫()。
A.实际偏差 B. 上偏差 C. 下偏差7.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8.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个项目。
A.8 B. 12 C. 14 D. 169.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 确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C.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10.同轴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 B. 定位公差 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11.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
A.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B.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C.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12.零件的几何误差是指被测要素相对()的变动量。
A.理想要素 B. 实际要素 C. 基准要素 D. 关联要素13.通规按被测对象的()制造。
A.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大实体尺寸C. 最小极限尺寸D. 最小实体尺寸14. 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15.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m,孔的下偏差为―11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 ,轴的公差为16μm,则其配合公差为()。
A.46μm;B.41μm;C.27μm;D.14μm16. .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大致为()。
A.IT1 ~ IT7;B.IT2 ~ IT5;C.IT5 ~ IT13;D.IT8 ~IT1417. .基本偏差为m的轴的公差带与基准孔H的公差带形成()。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18. .若某平面对基准轴线的端面全跳动为0.04mm, 则它对同一基准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一定()。
A.小于0.04;B.不大于0.04mm;C.等于0.04mm;D.不小于0.04mm19. 对于孔,J ~ ZC(Js除外)的基本偏差为()。
A. ES;B. EI;C. es;D. ei20. 若轴的尺寸合格,孔的尺寸不合格,则装配以后的结合()。
A.是合用的,孔、轴均有互换性B.是合用的,孔、轴均无互换性C.可能是合用的,孔、轴均无互换性D.可能是合用的,轴有互换性,孔无互换性21. 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22.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A. 圆柱度B. 圆度C. 同轴度D. 线的位置度三、判断题:()1. 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越大,公差等级越高。
()2. 孔和轴尺寸的合格性,应是体外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两者的合格性。
()3. 尺寸φ30f7()与尺寸φ30F8()的精度相同。
()4. 未注公差尺寸是没有公差的尺寸。
()5. 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6. 选用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高的公差等级。
()7. 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然相等。
()8. 平面度公差即实际平面所允许的变动量。
()9.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Rz表示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10. 只要量块组的基本尺寸满足要求,量块组内的量块数目可以随意选定。
()11. 在确定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值时,取样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12. 只要计量仪器的分度值小于被测尺寸的公差,那么这种计量仪器就适合测量这个尺寸。
()13. 形位公差按最大实体原则与尺寸公差相关时,则要求实际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14. 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动的。
()15. Φ20f6、Φ20f7和Φ20f8的上偏差是相同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
()16. 通规理论上应使用全形规,不全形规可能造成误判。
四.已知某配合Φ60H7/g6,IT6=19μm,IT7=30μm,轴Φ60g6的基本偏差―10μm,试计算或指出:1)孔、轴的上、下偏差;2)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3)配合类别;4)孔、轴公差带图(同时标出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公差与技术测量》作业一一.填空:1.标准规定,•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以_____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_____________2.准规定量规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值为__________50%,•并应限制在_____________之内3.孔的工作量规是_______________规,其通规是控制____________尺寸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____尺寸4.作用尺寸是工件__________________尺寸和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的结果,孔的作用尺寸总是_______孔的实际尺寸,的作用尺寸总是_______轴的实际尺寸5.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________配合6.极限偏差是____________尺寸减_____________尺寸所得的代数差7.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素,•8.公差带的位置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9.现行的长度基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单一要素只给出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对关联要素应给出______________要求。
11.量块和量仪统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器具所能读出的最大最小值的范围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评定形状误差时应用最小条件的实质是正确体现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评定位置误差时应用最小条件的实质是正确体13.测量表面粗糙度时,用光切显微镜(双管显微镜)可以测量的参数为_______。
14.电动轮廓仪是利用_____________法来测量表面粗糙度15.量块按级使用时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采用____________尺寸,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精16.测量器具所能读出的最大最小值的范围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18.极限偏差的数值可能为___________•,公差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值 .19.单一要素的包容原则使用符号_____________,并注于__________________,当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其形状公差等于20.h5、h6、h7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二.选择1.同轴度公差属于_____。
A、形状公差B、定位公差C、定向公差D、跳动公差2.) 对于实际的孔或轴,用_____限制其实际尺寸,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_____。
A、最小实体尺寸,最松程度B、最小实体尺寸,最紧程度C、最大实体尺寸,最紧程度D、最大实体尺寸,最松程序3.在平键的联接中,轴槽采用的是_____配合A、基孔制B、基轴制C、非基准制C、非基准制4.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平面对轴线的______公差带相同A、对称度B、垂直度C、平行度D、倾斜度5.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工件的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E、作用尺寸6.形状误差一般说来____位置公差A、大于B、小于C、等于7.螺纹公差带一般以_____作为中等精度A、中等旋合长度下的6级公差B、短旋合长度下的6级公差C、短旋合长度下的7级公差D、中等旋合长度下的7级公差8.) 作用尺寸是由_____而形成的一个理想圆柱的尺A、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B、极限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C、极限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D、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9.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_______配合A、过盈B、过渡C、间隙10.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b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_____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A、轴槽和轮毂槽宽度B、键宽C、轴槽宽度D、轮毂槽宽度三.判断1.一光滑轴与多孔配合,其配合性质不同时,应当选用基孔制配合。
( )2.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 )3.配合公差主要是反映配合的松紧。
( )4.齿厚的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 )5.在尺寸链计算中,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 )6.通规、止规都制造成全形塞规,容易判断零件的合格性。
( )7.对于孔、轴,实效尺寸都等于最大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之和。
( )8.尺寸链是由封闭环和组成环(增环、减环)组成的。
( )四、计算334) 某基轴制配合,孔的下偏差为-11微米,轴公差为16微米,最大间隙为30微米,试确定配合公差。
335) 基本尺寸为30毫米的N7孔和m6轴相配合,已知N和M的基本偏差分别为-7微米和+8微米,IT7=21微米,IT=13微米,试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并绘制孔、轴配合的公差带图(说明何种配合类型)。
336) 设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25毫米,要求配合的最大过盈为-0.028毫米,最大间隙为0.006毫米,试确定公差级和选择适当的配合并绘制公差带图。
337) 一对基轴制的同级配合,基本尺寸为25毫米,按设计要求配合的间隙应在0~66•微米范围内变动,试确定孔轴公差,写配合代号并绘制公差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