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 Interference is a basic mechanism of forgetting. – The effective duration of STM, when rehearsal is
prevented, is about 15-20 seconds.
Capacity of STM
Update on the WM model:
Addition of the episodic
buffer
Baddeley (2000)
Reas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would be expected based on the WM model.
Episodic buffer (Figure 5.23) A “backup〞 store that communicates with
Sensory memory
– Visual stimuli: iconic memory, visual icon
– Auditory stimuli: echoic memory
Short-term memory (STM)
A memory mechanism that can hold a limited amount of information for a brief period of time.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M & WM?
Definition of WM (Baddeley, 2000)
Difference between STM &er of components
– Holding time VS. manipulation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05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应 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学习策略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 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分段学习和分散复习,来帮助学 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个性化教学
了解学生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可以帮助教育者制 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结构与功能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大脑中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差异,短 时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的听觉系统有关,而工作记忆则 涉及多个认知系统的协同作用。
联系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 种扩展
工作记忆可以看作是短时记忆 的一种扩展,它不仅包括信息 的暂时存储,还涉及对信息的 操作和处理。
信息在两者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差异
存储时间
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通常在几秒至几分钟之间,而工作记 忆的存储时间则相对较长,可以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信息处理方式
短时记忆主要涉及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简单复述,而工作 记忆则涉及更复杂的信息处理和操作,如分析、组合和推 理等。
信息容量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存储7±2个信息单元, 而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同时处理和存储更多 的信息。
影响个体的思维速度、 学习能力、推理能力 等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的模型与结构
模型
工作记忆的模型通常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器 等部分。
结构
工作记忆的结构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负责暂时存储信息,长时记 忆负责长期存储和提取信息。
03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差 异与联系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 为4个项目,且存在个体差异。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 记忆

第五章记忆1、人的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是记忆。
2、短时记忆是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3、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动作记忆。
4、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5、人脑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形象记忆,通常以表象的形式存在。
6、工作记忆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7、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8、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是“记忆表象”。
9、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线为1分钟。
10、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将适时记忆扩展为“工作记忆”。
11、有预定的衰亡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衰亡是“有意识记”。
12、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识记”。
13.、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证明记忆的“反响回路说”。
14、瑞典神经学家海登提出了记忆怕“化学分子说”。
15、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提出了记忆怕“定位说”。
16、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千百万的遗忘是“倒摄抑制”。
17、由李白想到杜甫,由春天想到繁荣的联想规律是“接近律”。
18、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迅速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总是,这是记忆的“准备性”。
19、记忆的过程饿识记、保持、和回忆与再认。
20、词语记忆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
21、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内隐记忆”。
22、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是“无限”。
23、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还将长时记忆扩展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
24、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头脑中所形象称作“记忆表象”。
25、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26、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过程是“保持”。
27、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回忆或再认是“遗忘”。
28、对遗忘进行系统的、首创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遗忘曲线”。
第五章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中的系列扫描,搜索到所需的项目立即 停止(自我停止搜索,指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同一 项目匹配后,不再搜索),符合认知经济的原则 但为什么sternberg实验发现被试是按从头至尾的 完全搜索(指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顺 序比较)?
Sternberg认为扫描过程、匹配过程、决策过程 是分开的,且非常迅速,且扫描一旦启动就有完成趋 势,难以停下。决策过程需时较多,为求工作效率, 才全部比较之后只做一次判定。
德罗莎Derosa、特卡克Tkacz,1976以鸟儿起飞、 打高尔夫球等动画图片为材料,发现记忆集合的图是 随机的,反应接近系列扫描。图片是连号的,反应是 平行扫描。而有意义的连号图,不管是顺序还是随机 呈现,都支持平行扫描。这说明个体对有/未组织的 材料,处理模式不同。正如把数字或字母组块成联系 更紧密的模式会改变短时记忆的容量。试验中用生活 中经历过一定组织的比人工的未组织的材料,更有生 态效度。
2、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有强烈的言语听觉性质,还存在视觉编 码和语义编码。
前述posner1967AA、Aa字母的视觉匹配试验发现 AA视觉编码的优势最多只能维持2秒(0、0.5、1秒) 科罗尔Kroll1975对波斯纳实验改进:在第一个 字母呈现后、第二个呈现前中间,让被试口头重复耳 机中听到的字母,以干扰形-音转换,使被试更久的 在短时记忆中保留视觉编码。发现AA对的视觉编码优 势可达8秒。
解释:复述、分心作业都需要占用资源,1单词 是1组块,3辅音字母、3单词是3组块,1组块占用的 资源少。 Posner1966、Watkins1973都发现:复述作业难 度大,则保持受损大;反之则小。
3、有关遗忘的有关观点、理论 ①皮特森提出消退理论decay theory,认为 遗忘是因为没有去复述记忆的材料,消退时时间 的函数,是不可避免的,复述可延缓消退的开始
第五章2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分组
• 前面所说的组块,都是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 形成的较大的、有意义的单位,这些组块称为意义组 块。 • 与之相似的另一种操作是分组(Grouping),它是把 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又称时空组块。 • 然而,这些组块的内部,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 一个熟悉的单位,但分组确实有利于短时记忆。例如, 电话号码的编排。 • 分组呈现刺激的有利作用可能在于较易进行复述,还 可能与表征有关。
二、短时记忆的编码
• 编码
–是对信息加以心理表征的方式。 –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 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短时记忆:信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贮存。
• 听觉编码与AVL单元 • 视觉编码 • 语义编码
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 对于短时记忆的听觉代码,Conrad(1963,1964) 的实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Conrad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白噪 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第二阶段为视觉呈现刺 激。 • 所用刺激为英文字母组成的序列。有些字母发音 相似。刺激呈现完毕后,被试立即进行顺序回忆。 • Conrad将被试在这两个实验中回忆的结果与字母 呈现顺序加以对照,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分 别列出一个混淆矩阵。
–组块化会受到材料性质的制约,也受一个人原有知识 和经验的影响。
组块对知识经验的依赖-实验1
• 丹麦心理学家和象棋大师de Groot(1965)在实验中发现, 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然后要求他们进 行复盘。 • 象棋大师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而 新手只能正确恢复40%的棋子。 • 如果给他们呈现的是任意放置的一些棋子,象棋大师和新 手能正确复位的棋子数目都很少,没有什么差别。 • 说明,在真实棋局的复盘上,象棋大师比新手具有更丰富 的弈棋知识和知识经验,可以对棋子进行有效组块,所以 大师成绩好。然而,象棋大师对任意放置的棋子无法应用 丰富的知识经验,因而复盘成绩降到新手水平。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详解

3.分组: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 成一组。它与组块相似,但它不是意义分组,
各成分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分组确实有利于短 时记忆。 举例:电话号码
身份证号码 银行帐号
4.组块大小与短时记忆容量的关系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Waugh、Norman和Atkinson等倾向于从贮存 空间及其有限的槽道来说明。(贮存有限说)
3 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
▪ 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 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
▪ 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带有各自感觉道的特 性,但比感觉信息要抽象,它已经排除刺 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
二、语义代码
除了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这些感觉代码以外,短时 记忆还有语义代码。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 抽象代码,不带有任何一种感觉道特性。
➢ 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有不同形式。 ➢ 编码是一个展开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
操作。
▪ 储存(storage)是把信息以一定形式保持在人脑中。
➢ 知识的存储也叫知识的表征(representation)。 ➢ 这种表征可以是事物的图象,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 存储是记忆过程的中间环节。
1.组块(Chunk):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 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组块既是过程,也是单位。组块受到材料性质的影 响。
2. 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中的刺激单 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人的 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 多。
Smith(1954) 二进制数字实验
▪ 提取(retrieval)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 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

第二节 工作记忆
☺定义: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 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 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 工作记忆更像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 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Baddeley,A. D., & Hitch,G.J.(1974) Short memory --------- working memory • 工作记忆模型由三个独立的成分构成: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 即使刺激材料是视觉形式呈现的,也必须转换成 声音形式,才能在记忆中保存下来
(2)视觉编码 减法反应时(Posner的实验)
3、语义编码: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实验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个实验由四次试验组成。 ☺试验一:给被试呈现3个字母,然后进行20s心算任务,
之后回忆3个字母。实验组与控制组接受同样的任务。 ☺试验二、三同试验一,连续完成。 ☺试验四:同前,实验组呈现三个数字。 ☺记录:每次被试的回忆成绩。
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发生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组回忆成绩上升 ☺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语义代码,可表征
范畴意义,使得前面记忆的同一范畴内容干扰后 面的识记。当前后识记内容属于不同范畴时,出 现自前摄抑制释放。
☺ 语音相似效应:在即时系列回忆实验中,发音相似的项目 容易出错。说明语音回路中的信息是按语音编码的。
☺ 词长效应:中国人的数字记忆广度平均为9.9,英国人为 6.6,威尔士人为5.8 (Hoosain和Salili, 1988)。原因就在于汉 语数字的发音相对较短(分别为265、321、385ms)。
心理学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

心理学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人类记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涉及到我们对过去事件和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回忆。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人类记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且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按记忆存储的时间跨度分类1. 感知记忆:感知记忆是人们对外界刺激的简单感知和处理,它是一种瞬间的、短暂的记忆形式。
例如,我们触摸到一个烫手的物体时,会立即感受到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记忆也会迅速消失。
2.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人们在经历某项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储存系统。
它具有有限的容量和短暂的持续时间,大约只能保持几秒钟到一分钟不等。
例如,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可以临时储存一些需要记住的关键词或句子。
3.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相对持久的记忆形式,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并且在需要时可以从中提取出来。
人们的个人经验、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学到的技能都保存在长时记忆中。
长时记忆的持续时间可以从几天到整个生命的时间。
二、按记忆性质的分类1. 事实记忆:事实记忆又称陈述性记忆,指的是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知识。
事实记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语义记忆和词汇记忆。
语义记忆是人们对事物的概念、定义和常识的储存,而词汇记忆则是对单词、词组的储存。
例如,我们记住的历史事件、数学公式和生物知识都属于事实记忆的范畴。
2. 过程记忆:过程记忆也被称为程序性记忆,主要指的是人们学会的技能和行动动作。
这种记忆形式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得到的,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神经连接。
例如,骑自行车、弹钢琴、打字等技能都属于过程记忆的一部分。
三、按记忆加工方式的分类1. 自动加工记忆:自动加工记忆指的是我们无意识地处理和储存的信息。
这种记忆形式是相对容易获取和回忆的,常常与个人的经验和常规活动相关。
例如,我们对于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和常用电话号码的记忆就属于自动加工记忆。
2. 有意识加工记忆:有意识加工记忆又称为深层加工记忆,指的是我们有意识地处理和储存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
• 当要求被试进行同一匹配时,他们会将探测词与 字表中意义相似的一个词混淆起来,误认为探测 词是字表中的一个词,而实际上它并未包含在字 表内。 • 在同一匹配中出现了同义匹配。
–例如,给被试呈现的字表含有“美丽”一词,他们会 将探测词“漂亮”误认为是字表中的词。
• 这种语义混淆说明短时记忆存在着语义代码。
听觉、视觉编码和感觉记忆的区别
• 感觉编码更抽象。
–感觉记忆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 –短时记忆的编码虽带有各自感觉通道的特性, 但比感觉信息要抽象,已排除了刺激的某些物 理特性或细节。
• 进入到短时记忆的信息项目都已经被识别。
3.语义编码
• 语义编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编码,不带有 任何一个感觉通道的特性。 • 原先曾认为,语义编码只是长时记忆的特点。但 后来的实验表明,短时记忆也有语义编码。 • Wickens(1970,1972)就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 究。他主要采用所谓的前摄抑制释放范式。
总结
• 短时记忆信息有感觉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与语义编码。 • 语义编码-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也有语义编码。二 者的差别减小。 • 加工水平说。
• 就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来说,以上的几种代码并不 互相冲突。但是听觉编码即AVL单元在短时记忆 的信息编码中,是一种主要形式。
3.短时记忆的保持和遗忘
2.视觉代码
• 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 表明,短时记忆中还存在 视觉形式的编码。 • Posner(1967,1969)的 实验证实,短时记忆可以 有视觉编码。
• 实验同时或继时向被试呈现两个字母,如 Aa和AA,要求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 同。 • 因变量:反应时 • 材料:音同形同,如AA和音同形异,如Aa • 呈现时间间隔:0、0.5、1、2s • 推理:如果短时记忆只是听觉编码,则Aa 和AA的反应时应该相同。
说明
• 在时间间隔比较短的情况下,被试显然还 能根据字母的视觉形象来进行判断,随着 时间间隔的增加,视觉形象保留不了这么 久,就只好借助于语音特征来编码。 • 结论:视觉编码至少存在于短时记忆保持 过程的初期,然后才出现听觉编码。 • Posner认为视觉编码最多只能维持2秒。但 Kroll(1975)改进了实验之后,发现视觉编码 优势可以维持8秒之久。
分组
• 前面所说的组块,都是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 形成的较大的、有意义的单位,这些组块称为意义组 块。 • 与之相似的另一种操作是分组(Grouping),它是把 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又称时空组块。 • 然而,这些组块的内部,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 一个熟悉的单位,但分组确实有利于短时记忆。例如, 电话号码的编排。 • 分组呈现刺激的有利作用可能在于较易进行复述,还 可能与表征有关。
• 第二种方法:
–实验求得长度为5、6、 7、9、9等的正确复述率, 绘制曲线图。 –找到50%所对应的项目 长度
对容量有限的解释-1
• Waugh和Norman等从贮存上来解释这种有限容量, 将它看作有限的贮存空间,而且此存贮空间分为 少数几个槽道,信息就储存在这些槽道里。 • 在一个槽道里只能贮存一个组块。
短时记忆广度的程序
• 呈现刺激项目
–刺激的项目数(长度)逐渐增加 –每一种长度可重复多次
• 刺激消失后要求被试复述
–刺激长度越长,被试复述越困难
• 根据被试的复述情况计算出记忆广度
–完全正确的长度+部分正确长度的几率 –直线内插法
• 第一种方法:
–6+2/3(长度7时3次复述 正确2次)+1/3(长度8时3 次复述正确1次)=7
实验结果
• 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 新手在扫视时间上没有 什么差别; • 但象棋大师用于复盘的 时间却明显的少于一级 棋手和新手。
4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
间
3
○
复盘
/ 2 s 1 0
○ ● ●
扫描
●
象棋大师
一级棋手
新手
棋艺水平
组块对知识经验的依赖-实验3
• Chase和Simon在另一个实验 中,给这些被试呈现一个包 含25个棋子的真实棋局,时 间为5s,然后进行复盘。 • 结果表明,象棋大师可正确 复位的棋子数最多,一级棋 手次之,新手则最少。 • 明显地表现出正确的复位的 棋子数随棋艺水平提高而增 加的趋势。
实验结果
• 自实验1到实验3,两组被试的回忆成绩都逐步下 降,明显地表现出前摄抑制的强烈作用。 • 在实验4中,控制组的回忆成绩仍受到前摄抑制的 作用而继续下降,但实验组的回忆成绩却急剧上 升。
–且实验4中学习的材料与前几组材料差别越大,前摄抑 制释放的效应越强。
• 说明了被试在学习中应该运用了一定的语义编码, 否则不会因学习材料类别上的变化而产生前摄抑 制释放。
二、短时记忆的编码
• 编码
–是对信息加以心理表征的方式。 –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 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短时记忆:信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贮存。
• 听觉编码与AVL单元 • 视觉编码 • 语义编码
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 对于短时记忆的听觉代码,Conrad(1963,1964) 的实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Conrad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白噪 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第二阶段为视觉呈现刺 激。 • 所用刺激为英文字母组成的序列。有些字母发音 相似。刺激呈现完毕后,被试立即进行顺序回忆。 • Conrad将被试在这两个实验中回忆的结果与字母 呈现顺序加以对照,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分 别列出一个混淆矩阵。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 第一阶段实验中,回忆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声音混 淆。读音相近的字母较多发生混淆,而读音不相 近的字母较少发生混淆。 • 第二阶段的实验中,即使字母是视觉呈现的,出 现同样的情况。 • 两个实验混淆矩阵的相关达+0.64。表明两实验的 错误相似,都主要发生在声音相近的字母混淆上。
说明
• 短时记忆的信息是声音编码或听觉编码,即使刺 激材料是以视觉呈现,编码仍具有听觉性质(在 短时记忆中出现形音转换,以声音形式贮存)。 • 与Mayzner字母混淆矩阵比较。 • 声音混淆的错误中,视觉特征也起作用。发生混 淆的字母不仅在语音上相似,在视觉特征上也相 似。 • 识别VS回忆。视觉识别-视觉混淆; • 即使视觉特征相似在字母回忆的混淆中起作用, 也没有改变字母回忆混淆的听觉性质。
•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暂。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可保持多久? • Peterson(1959)在实验中,每次给被试听觉呈现3个 辅音字母,为了防止复述,同时要求他们对一个三位 数进行连减3运算,直到主试发出信号再回忆刚才识 记的3个字母。 • 字母呈现与回忆的时间间隔为6种:3s,6s,9s,12s, 15s和18s。被试事先不知道要进行多长时间的运算。 • 被试回忆字母的成绩,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 • 表明,短时记忆保持信息短暂,如未得到复述。将迅 速遗忘。
第五章2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 短时记忆的容量
• 短时记忆的编码 • 短时记忆的保持和遗忘 • 短时记忆的提取
•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叫 做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容量
• • • • • 容量有限是短时记忆一个突出的特点。 19世纪中叶,William Hamilton观察弹子。 1887年,Jacobs的数字回忆实验。 Ebbinghaus的无意义音节实验。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ler发表了 《神奇的数字7± 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 的著名论文,提出了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刺激信息 项目大约为7个左右,即一般为7并可在5-9之间波 动。
–组块化会受到材料性质的制约,也受一个人原有知识 和经验的影响。
组块对知识经验的依赖-实验1
• 丹麦心理学家和象棋大师de Groot(1965)在实验中发现, 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然后要求他们进 行复盘。 • 象棋大师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而 新手只能正确恢复40%的棋子。 • 如果给他们呈现的是任意放置的一些棋子,象棋大师和新 手能正确复位的棋子数目都很少,没有什么差别。 • 说明,在真实棋局的复盘上,象棋大师比新手具有更丰富 的弈棋知识和知识经验,可以对棋子进行有效组块,所以 大师成绩好。然而,象棋大师对任意放置的棋子无法应用 丰富的知识经验,因而复盘成绩降到新手水平。
• 如果,组块数超出槽道数,超出的那部分信息就 不被短时记忆所容纳,或者新进入的信息将会挤 掉槽道里原有的信息。
对容量有限的解释-2
• Baddeley(1975)认为,短时记忆痕迹的衰退极 为迅速,一般只能维持约2s,如不及时在此期间 加以再现或复述,则将消退;短时记忆容量实际 上反映着人在2s内能够加以复述的项目数量。 • 因此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它取决 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时间的长短,需要复述时间 多的项目的容量就小,需要复述时间少的项目容 量就大。
AVL单元
• 阅读常借助于内部言语来进行(无声音,言语运动器 官在活动)。 • 在视觉接收的字母、字词,通过内部言语就可以转换 为言语运动器官的动作模式。转换时,发音相似的字 母、字词会发生混淆。这提示可能有言语动作编码或 口语编码。 • 目前还无法将声音混淆和发音混淆区分开来,认知心 理学认为,听觉编码或许是与口语编码共存的。把听 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 (Linguistic)编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
–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和再现的干扰,先后 学习的材料相似时干扰作用较大。
Wickens的实验
• Wickens利用前摄抑制设计的实验由连续4次试验 组成。 • 在实验1中,给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呈现同样的 3个刺激,如水果;然后让他们进行一项计算作业, 以防止复述,为时20s,之后要他们回忆这3个刺 激。 • 实验2和实验3与实验验1的程序完全一样,只是 每次呈现的刺激不同。 • 在实验4中,给控制组仍呈现不同类别的3个刺激, 如花的名称;但给实验组呈现3个数字,其余程序 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