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时间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时间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时间知识点整理一、时、分、秒的认识。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 例如,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走了3大格,就是15分钟(因为3×5 = 15)。

2. 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 2小时换算成分钟就是2×60 = 120分钟;3分钟换算成秒就是3×60 = 180秒。

3. 读钟面时间。

- 先看时针,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指向几就用几乘5得到分钟数;如果有秒针,秒针指向几就用几乘5得到秒数。

- 例如,时针刚过3,分针指向4,这个时间就是3时20分(因为4×5 = 20)。

4. 时间的计算。

- 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 例如,小明8时10分开始写作业,9时30分写完作业,经过的时间就是9时30分 - 8时10分 = 1小时20分。

- 在计算时,如果分不够减,就从时借1当60分。

计算3时10分 - 1时40分,3时10分可以看成2时70分(因为1时 = 60分),那么2时70分 - 1时40分 = 1时30分。

- 计算结束时间:用开始时间加上经过时间。

- 例如,电影8时开始放映,放映时长为1小时30分,那么结束时间就是8时+1小时30分 = 9时30分。

- 计算开始时间:用结束时间减去经过时间。

- 例如,火车13时到达目的地,行驶了3小时,那么开始时间就是13时 - 3小时 = 10时。

二、24时计时法。

1.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

- 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中午12时以前的时间,直接去掉限制词(如上午、凌晨等)。

例如,上午9时就是9时。

- 中午12时以后的时间,去掉限制词,再加上12。

例如,下午3时,去掉“下午”,3 + 12 = 15时。

- 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 12时以前的时间,直接加上限制词(如上午、凌晨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5.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6.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7.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相关题型:一、填空题。

1.时针走一圈是()时;分针走一圈是()分,就是()时;秒针走一圈是()秒,就是( )。

2.上完一节数学课需要40(),再加()分就是1时。

3.小明每天7:30从家出发去学校,路上经过了20分钟,小明到达学校的时间是()。

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5.电影从8:00开始放映,9:20结束,放映了()小时( )分。

6.120分=()时 180秒=()分1小时20分=()分 230秒=()分()秒二、判断。

1.2小时=20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三、选择题。

1.秒针从种面上的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A、1秒B、5秒C、10秒2.工人一天上班的时间是()。

A、8分B、8秒C、8小时3.时针转一圈是()。

A、12小时B、24小时C、60分4.分针转一圈是()。

A、1小时B、1分C、10分5.人得脉搏1()约跳75下。

A、秒B、分C、1小时四、按要求做题。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计算所经过时间。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中巴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她们早上8时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外婆家吗?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一、认识时分秒1.时:小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用"h"表示,每小时有60分钟。

2.分:分钟是时间的单位,用"min"或"'"表示,每分钟有60秒。

3.秒:秒是时间的最小单位,用"s"表示。

二、读写时分秒1.时:小时的读法类似于整数,如"5时"表示5小时。

2.分:分钟的读法可以使用“分”或“'”,如"30分"或"30'"表示30分钟。

3.秒:秒的读法使用“秒”或“s”,如"10秒"或"10s"表示10秒。

三、转换关系1.1小时=60分钟-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1×60分钟=60分钟。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60=60分钟。

2.1分钟=60秒-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分钟=1×60秒=60秒。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分钟÷60=60秒。

3.1小时=60×60秒-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1×60×60秒=3600秒。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60×60)=3600秒。

四、时分秒的加减运算1.时分秒的加法运算:-对应位置上的数相加,若秒数超过60,则进位到分钟;若分钟数超过60,则进位到小时。

2.时分秒的减法运算:-对应位置上的数相减,若秒数小于0,则借位从分钟中减去;若分钟数小于0,则借位从小时中减去。

五、实际问题的应用1.计算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已知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计算两者之间的时间差。

-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的情况,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2.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根据给定的条件,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例如:某人早上7点出发,需要走30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到达的具体时间是多少?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的知识点归纳。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01:认识时间单位“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为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知识点02:体验时间的长短眨一下眼是1秒。

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

知识点03:时、分、秒之间的换算1分=60秒 1时=60分知识点04: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思路一:数格子,看钟面,数分针经过的格子再计算思路二:用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计算到达的时刻或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出发时刻+经过的时间出发时刻=到达时刻-经过的时间考点01:秒的认识1.(2022三上·蓬江期中)三个同学赛跑,丁丁用了105秒,奇奇用了80秒,格格用了96秒,()跑得最快。

A.丁丁B.奇奇C.格格【答案】B【完整解答】解:105秒>96秒>80秒,奇奇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路程相等,用的时间最少的跑得最快。

2.(2022三上·兴仁月考)在100米短跑比赛中,小娟用了16秒,小丽用了14秒,小兰用了15秒。

()是第一名。

A.小娟B.小丽C.小兰【答案】B【完整解答】解:16>15>14,所以小丽跑得最快,即是第一名。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本题判断三位同学所用时间的长短即可得出答案,故此解答。

3.(2022三上·微山期末)秒针走4个大格,在这段时间内,你可以完成的事情是( )。

A.跑完400米B.写出自己的名字C.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答案】B【完整解答】解:秒针走4个大格,表示20秒,可以做的事情是写出自己的名字。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所以秒针走4个大格是20秒。

选项A,跑完400米大约需要60秒到70秒之间;选项B,20秒可以写完自己的名字;选项C,吃一顿丰盛的晚餐需要20分钟。

本题据此判断。

4.(2022三上·蓬江期中)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5”,经过了15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 时、分、秒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 时、分、秒复习课件(共23张PPT)
时、分、秒
知识点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2.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1分=60秒。知识点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时化分与分化秒:有几时就是几个60分,有几分就是几个60秒,换算时,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2.分化时与秒化分:换算时,可以用连减的方法来计算,减了几个60分就是几时,减了几个60秒就是几分。
例5.(2024春•南阳期末)时针从12起走了钟面的2/3多一些,分针从12起走了钟面的1/2,此时的时刻是( )A.8时30分 B.6时40分 C.4时30分 D.12时30分
6.(2024•河北开学)时钟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4时正,那么分针旋转1991周后,时钟表示的时间是( )A.1时 B.13时 C.15时 D.3时
例1.在50米短跑比赛中,明明用时12秒,乐乐用时13秒,言言用时11秒,他们三人中,( )跑得最快。A.明明 B.乐乐 C.言言
【分析】比较时间的快慢即可,跑步比赛用时越少,说明速度最快。【解答】解:因为11秒<12秒<13秒,所以言言用时最少,跑得最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时间单位的认识及大小比较的应用。
例2.(2023秋•东城区期末)你认为1秒钟最有可能完成的事情是( )A.钟表滴答一声 B.写 18个汉字C.读一首诗
【分析】1秒大约就是眼皮眨一下,时间很短,因此据此选择。【解答】解:你认为1秒钟最有可能完成的事情是钟表滴答一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秒”的认识。
1.(2023春•江都区期中)小朋友们进行200米赛跑,其中3名同学的成绩如下:小强58秒、小红62秒、小华56秒,谁跑得最慢?( )A.小强 B.小红 C.小华
2.一秒可以( )A.拍一下手 B.吃一个冰激凌 C.写10个汉字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一、时分秒1.钟面上有三根指针。

它们是时针、分针和秒针。

秒针最快,时针最慢。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方块和60个小方块;每两个数之间有一个大单元格,即五个小单元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分针走1格,秒针刚好走1圈,秒针走1圈60秒,也就是1分钟。

5.顺时针指针从一个数字转到下一个数字需要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字转到下一个数字需要五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字转到下一个数字需要五秒钟。

6、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7、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比较大小的方法: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

②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

5.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意思是几个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被除的部分数是分母,被取的部分数是分子。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三、测量1.日常生活中,数量相对较少的物品可以作为单位(毫米、厘米、分米);体积大的物体通常用米来度量;一般测量长距离的单位是(公里),也叫(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红辅导班
时、分、秒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学习时、分、秒相关知识,我们要细心观察钟表,结合生活来学习会更容易。

二、知识要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7、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
加速度学习网我的学习也要加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