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安全概述
运维安全是做什么的工作

Snort:一款 开源的网络入 侵检测系统, 用于实时监控 网络流量和检
测恶意行为
Wireshark: 一款网络协议 分析工具,用 于捕获和分析 网络数据包, 帮助排查网络
问题
定义: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工具是一种用于快速响应安全事件的工具,旨在减少安全事件 对企业的影响。
分类: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工具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入侵检测和安全事件管理。
安全培训:对 员工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
和技能
安全审计:定 期对系统进行 安全审计,确 保安全策略和 规范的执行情
况
熟悉计算机 硬件和软件 系统
掌握网络协 议和网络设 备
熟悉操作系 统和系统安 全
掌握数据库 和存储技术
具备编程能 力和问题解 决能力
熟悉信息安 全法律法规 和标准
网络安全基础 知识:了解网 络安全的基本 概念、原理和
修复与加固:修复安全漏洞,加强安全 防护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结与反馈:对事件处理过程进行总结, 将事件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并完 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评 估的目的和范围
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估 目标相关的信息,包括 系统架构、安全策略、
漏洞扫描结果等
分析风险:对收集到的 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潜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运维安全: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作用:防止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保障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
运维安全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多个方面
运维安全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漏洞修复、安全培训等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平台运维安全

网络隔离与分区
根据用户、资源、环境等属性进行动态访 问控制。
通过网络隔离和分区,限制不同用户之间的 直接访问。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敏感数据加密存储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即使 数据泄露也无法被轻易解密。
安全传输协议
采用SSL/TLS等安全传输协议,确保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加密密钥管理
建立运维操作审计机制,对关键操作进行记录和 审查,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义敏感操作 ,如系统重启、数据 删除、权限变更等。
设立审批责任人,对 敏感操作进行审批并 监控其执行情况。
建立敏感操作审批流 程,要求运维人员在 执行敏感操作前获得 相应审批。
漏洞管理与修复策略
定期进行应急响应演练,提高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 作效率。
建立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进行快速响 应和处理。
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不断完善和优化应急 响应计划。
2023
PART 05
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提升
REPORTING
运维人员技能培训
系统培训
对运维人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技能 培训,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 、存储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类运维工 具的使用。
安全规范宣贯
强调并贯彻执行各类安全 规范,如密码管理、权限 管理、数据备份等,确保 运维操作符合安全要求。
安全事件分析
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 析和总结,让运维人员了 解安全事件的危害和后果 ,增强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模拟攻击演练
模拟常见的攻击场景,如 DDoS攻击、钓鱼攻击等 ,让运维人员在模拟环境 中进行应对和处置。
备份数据恢复演练
定期进行备份数据恢复演练, 提高在实际情况下恢复数据的
运维安全与IT运维

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IT运维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运维安全则是保障企业信 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旦运维安全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重要数据泄露、业务中断 等严重后果。
运维安全风险与挑战
风险
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技术漏洞、人为错误、恶意攻击 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系统被入侵、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 后果。
挑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IT运维环境变得 越来越复杂,运维安全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例如,如何 确保云环境的安全性、如何防止内部人员滥用权限等。
运维安全目标与原则
原则
为了实现运维安全的目标,需要 遵循以下原则
最小权限原则
为每个用户和应用程序分配最小 的必要权限,以减少潜在的安全 风险。
IT运维定义
IT运维(IT Operations)是指对企业IT环境、网络、系统、应用及数据进行维 护、管理和优化的过程,确保IT服务稳定、高效、安全地运行。
IT运维范围
包括硬件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 件、应用软件以及各类IT服务的维护和管理。
IT运维流程与规范
运维安全与IT运维
汇报人: 2024-01-28
目录
• 运维安全概述 • IT运维概述 • 运维安全与IT运维关系 • 运维安全实践 • IT运维实践 • 运维安全与IT运维挑战及解决方案
01
运维安全概述
运维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运维安全是指在IT运维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确保信息系统、网络、数据和应用等资源的机密性 、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
共享信息和资源
安全运维工作有哪些内容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 确保在遇到安全事件时能 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04
安全运维的流程管理
安全巡检与日志分析
安全巡检:定期检查系统、网络、应用等安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日志分析:对系统、网络、应用等产生的日志进行实时分析,发现异常行为
安全事件处理:对安全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理,包括隔离、修复、恢复等
维技能等
培训方式:线 上培训、线下 培训、实践操
作等
培训周期:根 据员工水平和 岗位需求,制 定合理的培训
周期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实 操等方式评估 培训效果,并 根据评估结果 调整培训计划
安全运维团队的文化建设
团队价值观:诚信、专业、创新、 协作
团队活动: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 动,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 信任
防火墙的类型:硬件防火墙、软件防火墙、云防火墙等
防火墙的配置:根据网络需求设置安全规则,如允许/拒绝访问、端口开放/关闭等
防火墙的监控:实时监控防火墙的状态,如流量、连接数、攻击次数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况
入侵检测与防御
入侵防御系统(IPS):主 动拦截恶意流量,保护网络 和系统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IDS):实 时监控网络和系统,检测异 常行为
性能
安全事件处置与报告
安全事件定义: 对系统、网络、 数据等造成威 胁或损害的事
件
安全事件分类: 根据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等分
类
安全事件处置 流程:包括检 测、响应、修 复、恢复等环
节
安全事件报告: 及时向上级汇 报,提供详细 信息,以便采
取相应措施
05
安全运维的人才建设
安全运维团队的组织架构
对修复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为后续 改进提供参考
安全运维是做什么

入侵检测与防御
入侵检测系统 (IDS):实时 监控网络和系统 活动,检测异常 行为
入侵防御系统 (IPS):主动 拦截恶意流量, 保护网络和系统 安全
防火墙:控制进 出网络的流量, 防止未经授权的 访问
安全审计:记录 系统活动和用户 行为,便于追踪 和调查安全事件
数据加密与保护
数据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非 对称加密、混
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安全运维人员更好地理解团队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履行 自己的职责
05 安全运维的发展趋 势
安全运维的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提高安全运维的效率和 准确性
自动化工具的发展:如自动化扫描、自动化响应等,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 和成本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结合:实现安全运维的弹性和灵活性,提高响应速度 和处理能力
技能要求: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安全运维团队需要具备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识别和判断安全 事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和恢复。同时,还需要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应对安全事件。
安全漏洞检测与修复
定期扫描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检测安全漏洞
及时更新补丁,修复已知漏洞
定义: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是指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安全运维团队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的影响和损失。
职责: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是安全运维团队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安全运维团队需要迅速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和影 响范围扩大。
流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首先,需要对事件进行快速识别和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和恢复。同时,需要记录事 件的详细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运维安全手册

操作系统安全
最小化安装
仅安装必要的操作系统组件和服务,以减少攻击面。
安全配置
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包括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 服务、限制用户权限等。
日志和监控
启用并配置操作系统日志记录功能,以便检测和响应 可疑活动。
数据库安全
01
02
03
访问控制
实施严格的数据库访问控 制策略,包括强密码策略 、限制远程访问和定期审 查访问权限。
应急响应计划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明确不同安全事件的 处置流程、责任人和所需资源。
演练与评估
定期组织应急响应演练,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和有 效性,不断完善和优化计划。
3
处置与恢复
在发生安全事件时,按照应急响应计划进行处置 ,尽快恢复系统和应用的正常运行,并总结经验 教训,改进安全策略。
07 合规性与法规遵从
04
定期进行审计评估和报告,以验证系统的 安全性和合规性。
06 安全监控与应急响应
安全日志分析与监控
日志收集
建立集中化的日志收集系统,收集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 等产生的日志。
日志分析
通过日志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日志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潜在的安 全威胁和异常行为。
实时监控
建立实时监控机制,对关键系统和应用的日志进行实时分析,及 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问题。
03
用户被分配到一个或多个角色 ,从而获得这些角色所关联的 权限。这种方法简化了权限管 理,提高了安全性和灵活性。
权限管理与审计
• 定义:权限管理涉及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进行分配、管 理和监控,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特定资源。审计 则是对系统活动和用户行为进行记录和审查的过程,以验 证合规性和安全性。
安全运维指的是什么

添加标题
安全事件发现与报告:通过监控系统、日志分析等手段发 现安全事件,并及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报告。
添加标题
安全事件评估与分类:对安全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事 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类。
添加标题
安全事件处置与隔离:根据事件性质和分类,采取相应的 处置措施,如隔离、限制、清除等,以减小影响范围。
目的:及时发现、处置安全事件,降低安全风险,保障业务连续性。
实践建议: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安全事件监控和预警系统, 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事件。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4
安全运维的流程
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目的:识别潜在的安 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
评估内容:系统漏洞、网 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评估方法:定性分析、定 量分析、风险矩阵等
评估结果:风险等级、风 险影响、风险概率等
应对措施:修补漏洞、加 强访问控制、加密数据等
评估周期:定期评估,根 据实际情况调整评估频率
安全策略制定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和技术能力提升
定期进行安全意识 培训,提高员工对 安全风险的认识和 防范能力
加强技术能力提升,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 和技能考核,提高 员工的技术水平和 应对能力
建立安全运维团队 ,明确职责分工, 确保安全运维工作 的有效实施
引入先进的安全技 术和工具,提高安 全运维的效率和质 量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
包括:预防、检测、响应 和恢复
目标:保护信息系统免受 攻击、破坏和泄露
方法:技术手段和管理措 施相结合
安全运维的重要性
确保系统稳定运 行:安全运维可 以及时发现并解 决潜在问题,确 保系统稳定运行。
运维安全是什么

03
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防止问题扩大和恶化。
应急响应与恢复计划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责任人、联系方式等,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 时能够迅速响应。
建立备份与恢复机制
定期对重要数据和系统进行备份,并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以便在 发生灾难性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重要性
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维安全已成为企业信息 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维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业务的正常 运行,还涉及到企业核心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因此越来越受 到企业的重视。
运维安全的目标
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通过监控、预警和故障处理等 手段,确保系统7x24小时不间 断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用
安全测试
对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测试和评估,确保应用程序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CHAPTER 03
运维安全的实践方法
制定安全策略与规范
制定详细的安全策
略
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方 法和措施,为运维工作提供明确 的指导。
完善安全规范
建立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 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的安 全规范,确保各项运维工作符合 安全要求。
运维安全是什么
汇报人:XX
2024-01-13
CONTENTS 目录
• 运维安全概述 • 运维安全的核心要素 • 运维安全的实践方法 • 运维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运维安全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 未来运维安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CHAPTER 01
运维安全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运维安全是指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采取各种技术和 管理措施,确保系统、网络、数据和应用的安全、稳定、可 靠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维安全是企业安全保障的基石,不同于Web安全、移动安全或者业务安全,运维安全环节出现问题往往会比较严重。
一方面,运维出现的安全漏洞自身危害比较严重。
运维服务位于底层,涉及到服务器,网络设备,基础应用等,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服务器的安全;另一方面,一个运维漏洞的出现,通常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安全规范、流程或者是这些规范、流程的执行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下,可能很多服务器都存在这类安全问题,也有可能这个服务还存在其他的运维安全问题。
本文一方面希望帮助甲方覆盖一些盲点,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白帽子提供一些漏洞挖掘的方向和思路。
0x01 Attack Surface
一图胜千言,下图是个人近期总结的一些常见的运维风险点。
附XMIND源地址:https:///LeoHuang2015/ops_security/blob/master/%E8%BF%90%E7%BB%B4%E5% AE%89%E5%85%A8.xmind
0x02 运维安全对抗发展
攻防对抗本身就是不平等的,防御是一个面,而攻击者只需要一个点。
要防住同一level 的攻击,需要投入的防御成本是巨大的。
在攻防对抗的各个level,高level的攻击手段是可以随意贯穿低level的防御层面。
救火
对于很多小公司(其实也包括很多大公司),对待安全漏洞的态度基本上都是遇到一个坑,填一个坑,这种纯“救火”的态度无法保障运维安全,只会像打地鼠一样,疲于奔命。
然而大部分公司都处在这个level——填坑救火(不救火的公司没有讨论的必要)。
一方面是公司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小公司的安全资源配备有限。
漏网之鱼 VS 建设 + 运营
不同于小公司,一些大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安全发展已经逐渐的从“救火”进入到“建设”的阶段。
从甲方的角度而言,这个过程是艰辛的,长久的。
在企业进入安全“建设”的阶段时,运维安全漏洞会呈指数级下降,一些常见和普通的问题不再出现。
这个时候,对抗点会集中在一些比较边缘的点。
包括不常见的服务端口,依赖第三方服务的问题,又或者是一些合作方服务器安全漏洞等情况。
通常情况下,造成这些安全问题并非是安全技术的缺陷,更多的是安全规范、标准流程覆盖不全的情况,如新业务、三方业务、收购的业务,运维体系还没有统一,运维安全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即使在安全规范和流程覆盖完全的情况下,在具体的执行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安全规范和标准流程越多,越容易出现执行上的问题。
这两类问题是建设时期比较典型的情况。
很多时候,领导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规范、流程已经推到各个部门,看起来各个部门也按照标准执行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漏网之鱼”?
于是如何主动的发现这些漏网之鱼也是一个急迫的需求。
这个时候需要安全运营的介入,安全运营在戴明环中扮演的量C/A的角色,定期check安全规范、流程标准的执行情况,然后推动安全问题的Fix,找到根本原因,一方面不断的完善
规范和流程,另一方面不断的提升运维安全的覆盖面。
比较常见的就是安全扫描,通过定期扫描发现的问题,反推流程和规范的执行;当然,通过白帽子报告的漏洞,确定是流程和规范的原因后,进行反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新”漏洞 VS 预警 + 响应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运维安全提醒建设到相对完善的情况下,通常情况下,企业是相对安全的。
但是,一旦有新漏洞的出现(在国内,有exp发布的漏洞往往就等于新漏洞),拼的就是响应速度。
一方面是需要安全运营对这些严重漏洞的快速预警;另一方面就是安全专家的技术功底了。
在没有官方补丁发布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一些hack技巧进行防御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最近几年比较大的安全事件,如2013年7月17日的struts2漏洞,2014年4月7日的心血漏洞,就算是国内甲方最强安全团队BAT也是难于幸免。
这一level,甲方非常难做,唯一能保障的就是在中招后提示响应和修复的速度。
人安全意识 VS 安全教育
在整个运维安全的对抗中,人这一块尤为重要,运维安全做的越好,这块越发重要。
安全规范和标准可以落实到各个部门,以流程的方式强制执行。
但是运维人员安全意识的问题,很难进行控制。
最简单的就是弱口令,弱口令,弱口令!
各种系统的弱口令,各种后台的弱口令,各种服务的弱口令。
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断过。
很多运维有些“坏”习惯。
比如直接在web目录进行web文件备份、nohup后台运行程序。
这样会导致备份文件、程序执行的日志泄露;又或者随便开一个web服务下日志或者传数据,如python -m SimpleHTTPServer,这样就直接把目录映射到所有用户,如果是根目录,影响就更大了;当然,还有些运维喜欢把自动化脚本上传到git,脚本这东西,密码就在里面,一不小心就直接泄露了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