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资料附答案-第一章-绪论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第一章緖论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一个工业企业B、全部工业企业C、每一个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 )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B、统计资料C、统计工作D、统计方法3、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指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志4、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5、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
A、100个学生B、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6、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7、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某工人月工资90元,则工资是( )。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变量值9、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0、刘老师的月工资为480元,则480元是( )。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变量值D、质量指标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学生的年龄D、工业企业数3、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人的性别B、地形条件C、人的年龄D、工人的工种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的价格D、民族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男性是品质标志6、某自行车大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行车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 。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计数与统计实践活动。
二、统计的发展1、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有实无名”的统计学】创始人: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经济学之父)代表作:《政治算术》——统计学诞生的标志;文中针对英、法、荷兰的国情,利用数字、重量、尺度的方法,并配以朴素的图表(现代统计学广为采用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三国国力的比较,但没有使用“统计学”一词。
2、德国的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18世纪)【“有名无实”的统计学】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尔康令在大学开设“国势学”课程,以文字技术和比较为主,反映各国的国情国力;阿亨瓦尔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并于1749年首次使用“统计学”代替“国势学”,认为统计学是关于各国基本制度的学问,但缺乏数字和内容。
3、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代表作:《社会物理学》——他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
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一、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成果)和统计学(理论)。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三、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有限的比如人口数、企业数,反之比如大海里的鱼资源数。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注: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随着统计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1、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字来表示的,如性别、籍贯、工种等;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用数字来表示的,如年龄、身高、收入等。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全部工业企业 B 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B每一户C全国总人El D每个人4.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 200家公司C 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 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一个企业B所有60家企业C每一双鞋子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统计的数量性特征表现在( )A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10.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11.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B指标C变量值D指标值12.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B指标值C指标D变量值13.年龄是( )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变量处理D连续型变量.1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5.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统计学复习

统计学习题一、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推断统计的主要功能是()。
A.应用总体的信息描述样本 B.描述样本中包含的信息C.描述总体中包含的信息 D.应用样本信息描述总体2.对高中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85%的高中生愿意接受大学教育。
这一叙述是()的结果。
A.定性变量 B.实验 C.描述统计 D.推断统计3.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
在研究中,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变量是()。
A.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的费用 B.该大学的学生数C.该大学的新生的年龄 D.大学生生活成本4.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由150部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价格明显高于本国生产的新车”。
这是一个()的例子。
A.随机样本 B.推断统计 C.描述统计 D.总体5.为了估计全国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是()。
A.100所中学 B.20个城市 C.全国高中学生 D.全国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6.为了估计全国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总体是()。
A.100所中学的学生数 B.20个城市的中学数C.全国高中学生 D.全国的高中学生数7.为了估计全国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100所中学 B.20个城市 C.全国的高中学生 D.100所中学的高中学生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1.某城市60岁以上老人中有许多没有医疗保险,下面是10位被调查老人的年龄:67,73,89,77,81,74,68,75,82,90。
上述调查数据的中位数是()。
A.76 B.75 C.77 D.802.某城市60岁以上老人中有许多没有医疗保险,下面是10位被调查老人的年龄:67,73,89,77,81,74,68,75,82,90。
《统计学》教材各章参考答案

各章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B 4.D 5.D 6.D 7.B 8.A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CD 3.AD 4.BCDE 5.ABDE(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答案略(五)综合题答案略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B 4.C 5.C 6.A 7.B 8.C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1.ACD 2.ABC 3.ABCD 4.ABC 5.ACD6.ABCD 7.ABDE 8.BCE 9.ABE 10.CD(三)判断题:1.×2.×3.×4.√5.×(四)名词解释:答案略㈤(五)简答题:答案略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B 5.B 6.A 7.B 8.C 9.B 10.B (二)多项选择题:1.AB 2.BD 3.ACD 4.AD 5.BCD6.BD 7.ABC 8.AC 9.ABC 10.CD(三)判断题:1.×2.√3.×4.×5.×(四)名词解释:答案略(五)简答题:答案略(六)计算题:1.解:2可见,组距1000元的分布数列,更为合理。
(2)对选中的分布数列,计算频率、较小制累计次数、较大制累计次数、组中值:(3)略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B 5.C 6.B 7.B 8.C 9.B 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CE 3.ABCDE 4.BCE 5.ABCD(三)判断题:1.X 2.X 3.X 4.√5.X(四)名词解释:答案略(五)简答题:答案略(六)计算题:1.解:该企业集团实现利润比去年增长百分比 =110%/(1+7%)-1=2.80%2.解:(1)2011年的进出口贸易差额=12178-9559=2619(亿元)(顺差)2011年进出口总额的发展速度=21737/17607×100%=123.46%(2)2011年进出口额比例相对数=9559/12178×100%=78.49%2011年出口额结构相对数=12178/21737×100%=56.02%(3)该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出现贸易顺差。
大学统计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统计学: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绘和分析的计量活动;简言之,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
总体:指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件所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总体和总体单位都是客观存在的食物,是统计学研究的客体。
无限总体:总体单位无限多的总体。
有限总体:总体单位数有限而可数的的总体。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数量标志:凡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需要用数字回答的标志。
品质标志:凡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品质)特征,只能用文字来回答问题的标志。
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都共同具有的特征。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第二章统计调查统计调查误差:指调查所得的统计数字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异,即调查所得的数量大于或小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差。
普查: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性强、耗费较多、组织工作复杂。
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典型抽样:根据对调查对象的初步了解,有意识地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第三章统计整理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的工作过程。
统计分组:根据社会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的要求,按照某种重要标志把总体分成若干部分的科学分类。
全距:总体中的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
重合式:相邻两组中,前一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数值相重。
不重合式:前一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两值紧密相连而又不相重复。
统计资料汇总:在统计分组的基础萨哈那个,将统计资料归并到各组中去,并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合计数的工作过程。
《统计学原理》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给定显著性水平。取显著性水平 ,由于是双侧检验,因此需要确定上下两个临界值 和 。查表得到 ,所以。拒绝区间为小于-1.96或者大于1.96。
3.检验统计量
4.检验判断。
由于z的实际值在-1.96和1.96之间,没有落入拒绝区间,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净重是符合规定
(五)计算题
1.因为2000年计划完成相对数是110%,所以
实际产值=
2000年计划产值比1999年增长8%,
所以1999年的计划产值=
那么2000年实际产值比1999年计划产值增长=
2.(1)
从第四年第四季度到第五年第三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则
这一题规定年末产量应达到170,所以提前时间按照水平法来算。
3..根据题意,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根据样本信息,计算统计量
4.检验判断。因为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含量是超过规定界限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一)判断题
1.×2.√3.√4.√5.×6.×7.×8.×
(二)单项选择题
1.① 2.① 3.③ 4.④ 5.④6.②7.②8.④
2.由题意
=8.89
3.由题意
令这个数为a。则
4.由题意
5.
销售额
售货员人数
组中值
20000-30000
30000-40000
40000-50000
50000-60000
60000-70000
70000-80000
80000以上
8
20
40
100
82
10
5
25000
35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统计数据按测定层次分,可以分为、和;如果按时间状况分,可以分为和。
2、由一组频数2,5,6,7得到的一组频率依次是、、和,如果这组频数各增加20%,则所得到的频率。
3、已知一个闭口等距分组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6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8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可以确定为,其组中值为。
4、如果各组相应的累积频率依次为0.2,0.25,0.6,0.75,1,观察样本总数为100,则各组相应的观察频数为______。
5、中位数eM可反映总体的趋势,四分位差DQ.可反映总体的程度,数据组1,2,5,5,6,7,8,9中位数是, 四分位差是,众数为。
6、假如各组变量值都扩大2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 ,那么算术平均数。
KEY: 1,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2、0.1 0.25 0.3 0.35 不变3、640 6204、20,5,35,15,255、集中分散 5.5 46、扩大为原来的两倍二、选择(5题/章)1、统计学的两大类基本内容是A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B理论统计和运用统计C统计预测和决策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2、下列属于属性变量的是A、教师年龄B、教师职称C、教师体重D、教师工资3、已知分组数据各组组限为:10~15,15~20,20~25,则第二组的组中值为A、17B、16C、18D、17.54、在分组时,身高164cm应归入下列哪一组?A、160~164cmB、164~168cmC、160~164cm或164~168cmD、另立一组5、分组数据各组的组限不变,每组的频数均增加40,则其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值A、增加40B、增加40%C、不变化D、无法判断6、三个流水作业的生产车间的废品率分别为5% ,2% ,4% ,则这三个车间的平均废品率为A.3.42 %B.3.675%C.3.667%D.3.158%7、以下数字特征不刻画分散程度的是A、极差B、离散系数C、中位数D、标准差8、已知总体平均数为200,离散系数为0.05,则总体方差为A、10B、10C、100D、0.19、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相等,标准差相等,则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C.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无法判断10、某单位的生产小组工人工资资料如下:90元、100元、110元、120元、128元、148元、200元,计算结果均值为128X元,标准差为=A、σ=33B、σ=34C、σ=34.23D、σ=3511、已知方差为100 ,算术平均数为4 ,则标准差系数为A.10B.2.5C.25D. 无法计算12、有甲乙两组数列,若A.X1<X2σ1>σ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B.X1<X2σ1>σ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C.X1=X2σ1>σ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D.X1=X2σ1<σ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13、某城市男性青年27岁结婚的人最多,该城市男性青年结婚年龄为26.2岁,则该城市男性青年结婚的年龄分布为A.右偏B.左偏C.对称D.不能作出结论14、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均值15、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KEY: D B D B DB C C A CB A B A D三、判断(5题/章)1、已知分组数据的各组组限为:10~15,15~20,20~25,取值为15的这个样本被分在第一组。
()2、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3、离散变量既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4、从一个总体可以抽取多个样本,所以统计量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
()5、在给定资料中众数只有一个。
( )6、数字特征偏度、峰度、标准差都和数据的原量纲无关。
()7、比较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如果标准差系数越大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 )8、中位数是处于任意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
()9、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均受极端两值影响。
()10、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而和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 KEY: F F T T F F F F F F四、计算题1、某班的经济学成绩如下表所示:43 55 56 56 59 60 67 69 73 75 77 77 78 79 80 81 82 83 83 83 84 86 87 88 88 89 90 90 95 97 (1)计算该班经济学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2)计算该班经济学成绩的众数、四分位差和离散系数。
(3)该班经济学成绩用哪个指标描述它的集中趋势比较好,为什么?(4)该班经济学的成绩从分布上看,它属于左偏分布还是右偏分布?2、在某一城市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中发现,在所抽取的1000个家庭中,人均月收入在200~300元的家庭占24%,人均月收入在300~400元的家庭占26%,在400~500元的家庭占29%,在500~600元的家庭占10%,在600~700元的家庭占7%,在700元以上的占4%。
从此数据分布状况可以判断:(1)该城市收入数据分布形状如何?(左偏还是右偏)。
(2)你觉得用均值、中位数、众数中的哪个来描述该城市人均收入状况较好。
理由?(3)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所在区间?3、某厂生产某种机床配件,要经过三道生产工序,现生产一批该产品在各道生产工序上的合格率分别为95.74%、93.48%、97.23%。
根据资料计算三道生产工序的平均合格率。
成年组青少年组按身高分组(cm) 人数(人) 按身高分组(cm) 人数(人)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170以上2210895433270~7575~8080~8585~9090以上2683392824合计300 合计200要求:(1)分别计算成年组和青少年组身高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2)说明成年组和青少年组平均身高的代表性哪个大?为什么?5、有两个生产小组,都有5个工人,某天的日产量件数如下:甲组:8 10 11 13 15乙组:10 12 14 15 16要求:计算各组的算术平均数、全距、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并说明哪个组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甲单位乙单位月工资(元)职工人数(人)月工资(元)职工人数(人)600以下600-700 700-800 800-900 900-1000 1000-1100 2410764600以下600-700700-800800-900900-10001000-11001241265合计30 合计30要求:试比较哪个单位的职工工资差异程度小。
7、某一牧场主每年饲养600头牛。
现在有人向他推荐一种个头较小的改良品种牛,每头牛吃草量较少,这样在原来同样面积的牧场上可以多养150头牛。
饲养原品种牛和改良品种牛的利润如下:净利润(元/头)原品种牛改良品种牛频数频率(%)频率(%)–200 36 6 10 12 2 2200 185 31 57400 367 61 40合计600 100 100(1)牧场主应该选择哪一种品种?为什么?(2)改良品种牛的利润和频率可能和上表的计算值有差异。
当饲养改良品种牛的利润有什么变化时,牧场主会改变他在(1)中所做的选择?8、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通过两项能力测试。
在A 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标准差是15分;在B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400分,标准差是50分。
一位应试者在A项测试中得了115分,在B项测试中得了425分。
和平均分数相比,该位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为理想?KEY:1、(1)77,80.5,68.5,87.25(2)83,18.75,0.173(3)中位数,是数据分布明显左偏又是顺序数据。
(4)左偏2、(1)右偏(2)中位数,数据分布明显右偏,频数较多的几个组家庭百分比相差不大(3)均值,300~400,400~500。
3、三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33120.95740.93780.97230.872980.955795.57%n n n X x x x x =⋅⋅⋅⋅⋅=∏=⨯⨯=== 4、(1)解:(1)求成人组和青少年组的身高的均值、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身高(cm) 频数f 组中值xy yf y^2 (y^2)f150~155 22 152.5 -2 -44 4 88 155~160 108 157.5 -1 -108 1 108 160~165 95 162.5 0 0 0 0 165~170 43 167.5 1 43 1 43 170以上 32 172.5 2 64 4 128合 计 300 -45 367 令5y b ==450.15300yf y f ∑==-=-∑ 162.55*(0.15)161.75x a by =+=+-=22367 1.223300y f y f ∑===∑标准差: 22 1.0957y y y σ=-=5 1.0957 5.4784x y b σσ==⨯= 标准差变异系数:5.47840.03387X 161.75C σσ===成人组的平均身高为161.75cm ,标准差为5.4784cm ,标准差系数为0.03387。
身高(cm) 频率f 组中值 y yf y^2 (y^2)f70~75 26 72.5 -2 -52 4 104 75~80 83 77.5 -1 -83 1 83 80~85 39 82.5 0 0 0 0 85~90 28 87.5 1 28 1 28 90以上 24 92.5 2 48 4 96 合计 200 -59 311令5y b ==590.295200yf y f ∑==-=-∑ 82.55*(0.295)81.025x a by =+=+-=22311 1.555200y f y f ∑===∑标准差: 22 1.2116y y y σ=-= 5 1.0957 6.058x y b σσ==⨯=标准差变异系数:6.0580.074767X 81.025C σσ===成人组的平均身高为81.025cm ,标准差为6.058cm ,标准差系数为0.074767。
(2)成年组平均身高和青少年组平均身高相比,其平均数的代表性大些,因为其标准差系数小。
5、解:)(4.13567);(4.11557件 件乙甲=====∑x n x x)(61016);(7815件 件乙甲=-==-=R R)(92.156.9..);(08.254.10..件= 件=乙甲==D A D A)(15.2);(42.2件= 件=乙甲σσ %08.16%;20.21= =乙甲V V表性较大,所以乙组的平均数代 乙甲V V >Θ6、解:)(67.8663026000);(70.8193327050元 元乙甲=====∑∑x f xf x )(05.124);(14.138元= 元=乙甲σσ%31.1467.86605.124%;85.1670.81914.138=== =乙甲V V差异程度小,所以乙单位职工工资 乙甲V V >Θ7、解:(1)x 原品种=294元 x 改良品种=272元; 原品种牛的利润总额=294×600=176400元; 改良品种牛的利润总额=272×750=204000元; 所以应该选择改良品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