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化肥厂污水处理工艺改良方案

化肥厂污水处理工艺改良方案

化肥厂污水处理工艺改良方案概述:化肥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场所,其废水排放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为减少污染程度,需要对化肥厂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良。

本文将就如何改良化肥厂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详细探讨。

I. 资源化利用1. 回收有机物质:化肥厂的污水中往往含有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提取和分离的工艺将有机物质回收,用作肥料生产的原材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 提取重金属: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以借助化学反应提取重金属,以便进行回收利用或安全处置。

II. 生物处理技术1. 引入好氧工艺: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引入好氧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化肥厂中,可以采用活性污泥法或膜生物反应器等好氧工艺实现生物降解。

2. 引入厌氧工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有机负荷较高的强污染污水。

通过引入厌氧菌群,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等有用气体。

化肥厂可以考虑引入厌氧降解工艺,以提高处理效果。

III.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1. 混凝沉淀技术:化肥厂的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质,可以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质凝聚并沉淀,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2. 活性炭吸附:污水中存在一些有机物质可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

化肥厂可以在处理工艺中引入活性炭吸附步骤,以提高去除有机物质的效果。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高能量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的技术。

化肥厂可以考虑引入臭氧处理或者其它高级氧化技术,用于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一些有毒污染物。

IV. 设备改进1. 曝气系统改进:曝气系统是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其效率和能耗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化肥厂可以通过改善曝气设备的布置和调整曝气量,提高生物降解效率。

2. 污泥处理设备改进:对化肥厂而言,污泥是必然产生的副产品。

优化污泥浓缩和脱水设备,实现污泥的最小化处理和高效利用,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和降低处理成本。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一、背景介绍化肥厂是生产化学肥料的重要工业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化肥厂需要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

二、污水处理方法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分离,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和沉淀池。

(1)格栅过滤:将污水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的固体物质,如纸张、布料等。

这样可以防止固体物质进入后续处理设备,减少堵塞和损坏的风险。

(2)沉淀池:将经过格栅过滤的污水进一步放置在沉淀池中,利用重力沉淀原理,使较大的固体颗粒沉淀到污泥池底部。

沉淀后的清水再进行后续处理。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主要采用生物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法。

(1)活性污泥法: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池,加入活性污泥菌群,通过菌群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通过曝气系统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菌群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2)厌氧消化法: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厌氧消化池,利用厌氧菌群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厌氧消化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并且产生的沼气可以回收利用。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净化,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包括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1)絮凝: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污水中的微小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处理。

(2)沉淀:将絮凝后的污水放置在沉淀池中,利用重力沉淀原理,使絮凝体沉淀到污泥池底部。

沉淀后的清水再进行过滤处理。

(3)过滤:将沉淀后的清水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或活性炭,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和溶解性有机物。

(4)消毒:为了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采用氯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等方法。

消毒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或再利用。

三、污水处理效果经过上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化肥厂的污水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具体参数如下:1. 总悬浮物:小于20mg/L;2. 化学需氧量(COD):小于100mg/L;3. 生化需氧量(BOD):小于30mg/L;4. 氨氮:小于5mg/L;5. 总磷:小于1mg/L;6. 总氮:小于10mg/L;7. pH值:6-9;8. 残余氯:小于0.5mg/L。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一、引言化肥厂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化肥厂需要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方法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

二、生物处理法1.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

首先,将污水送入厌氧消化池,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然后,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或供热,同时,沼渣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2. 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通过利用氧气和好氧菌分解有机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该方法需要建立好氧生物处理池,将污水注入池中,并通过搅拌和通气等措施提供氧气和好氧菌。

好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并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三、物理处理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利用重力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沉淀物。

首先,将污水放置在沉淀池中,悬浮物质和沉淀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沉淀到池底。

然后,将上清液排出,沉淀物可通过进一步处理或填埋处理。

2. 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分离的物理处理方法。

常用的过滤介质包括砂子、活性炭和滤纸等。

将污水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物质会被拦截在过滤介质上,而清洁的水则通过过滤介质流出。

四、化学处理法1.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有机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氯气、臭氧和过氧化氢等。

将氧化剂添加到污水中,有机物质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2. 中和法中和法是一种通过添加中和剂将酸性或碱性污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中和剂包括石灰、氢氧化钠和盐酸等。

将中和剂逐渐加入污水中,酸碱度会逐渐趋于中性,从而实现污水的中和处理。

五、结论化肥厂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化肥厂污水处理的改善方案和效果评价

化肥厂污水处理的改善方案和效果评价

化肥厂污水处理的改善方案和效果评价引言:化肥厂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工业单位,由于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化肥厂必须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本文将提出化肥厂污水处理的改善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一、改善方案:1. 提升污水处理设施:a. 安装先进的物理处理设备,如格栅、沉淀池和过滤器,以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b. 引入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和厌氧处理等,以降解有机物质和氮气化合物。

c. 配备有效的化学处理设备,如反应釜和喷雾干燥器,用于处理废水中的化学物质。

2. 推广资源化利用:a. 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如氮、磷等,并用于化肥生产中。

b. 收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生物发酵或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用于能源生产。

3. 增加污水处理的监控和控制:a. 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和污染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控制措施。

b. 引入自动控制系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二、效果评价:1. 污水处理效率提升:a. 经过改善方案的实施,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将大幅提升,有效去除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b. 定期监测和评估处理效果,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持续改进和优化处理工艺。

2. 资源化利用效果显著:a. 通过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并用于化肥生产,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b. 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沼气,不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还为能源生产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

3. 污水处理监控的改善:a. 引入实时监测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对处理效果造成的影响。

b. 及时发现和解决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通过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推广资源化利用和增加污水处理的监控和控制等措施,化肥厂的污水处理效果将得到显著改善。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

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化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化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氨氮、磷酸盐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化肥厂需要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方法,以确保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供参考: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沉积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格栅过滤和沉砂池。

格栅过滤可以有效地去除较大的固体悬浮物,如纸张、树枝等,以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沉砂池则能够将污水中的沉积物沉淀下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负担。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反应降解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常用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法。

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在污水中加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人工湿地法则是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共同降解有机物,同时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经过初级和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和紫外线消毒等。

活性炭吸附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臭氧氧化则可以进一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杀灭其中的微生物,以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卫生要求。

4. 污泥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浓缩、脱水和焚烧等。

浓缩是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以减少体积和重量。

脱水则是进一步去除污泥中的水分,使其达到可处理的状态。

焚烧是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高温燃烧,以减少体积和消除有机物。

综上所述,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初级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等环节。

通过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酸盐等有害物质,保护周围环境,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环保要求。

化肥厂水处理施工方案设计(3篇)

化肥厂水处理施工方案设计(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化肥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化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化肥厂水处理工程势在必行。

本项目针对某化肥厂废水处理问题,设计了一套水处理施工方案,以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二、水处理工艺流程1. 废水收集与预处理(1)废水收集:将化肥厂各生产车间的废水通过管道收集至调节池。

(2)预处理:调节池内的废水经过格栅去除较大悬浮物,然后通过泵提升至絮凝沉淀池。

2. 废水絮凝沉淀(1)絮凝:在絮凝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体。

(2)沉淀:絮凝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使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3. 废水生化处理(1)好氧处理: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好氧反应池,通过投加微生物,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分解。

(2)缺氧处理:好氧反应池出水进入缺氧反应池,进行厌氧反应,进一步去除有机物。

4. 废水深度处理(1)混凝沉淀:深度处理单元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2)过滤:混凝沉淀后的废水进入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小颗粒。

(3)消毒:过滤后的废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5. 废水排放深度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

三、施工方案设计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成立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水处理工程的施工。

(2)设备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设备,如水泵、格栅、絮凝剂、微生物等。

(3)材料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水泥、沙石等。

(4)施工图纸: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求。

2. 施工步骤(1)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节池、沉淀池、反应池等基础施工。

(2)设备安装:将采购的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管道施工:铺设废水收集管道、输送管道、回流管道等,确保管道连接牢固。

(4)电气安装:安装电气设备,如配电箱、控制柜等,确保电气系统运行正常。

环保要求下的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案分析

环保要求下的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案分析

环保要求下的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案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肥厂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保护环境,在环保要求下,化肥厂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案。

本文将对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案进行详细分析。

1. 污水的处理方式化肥厂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含有有机物、氮、磷等高浓度物质,处理方式应综合考虑其成本、效果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1.1传统生物处理技术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化肥厂常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

该技术通过好氧、厌氧、混合等生物反应过程,将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物质,通过沉淀、过滤等物理过程去除悬浮物。

但是,该技术处理效果较为有限,对氮、磷等高浓度物质的去除效果不佳。

1.2提高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效率针对传统生物处理技术的局限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建立好氧污泥颗粒化技术,提高生物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活性,改善处理效果。

- 引入高效生物脱氮、脱磷菌种,提高氮、磷的去除效率。

- 配备适当的曝气设备,增加溶解氧供给,促进生物降解反应。

- 推广厌氧消化技术,利用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进行能源回收。

2.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化肥厂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和难降解有机物。

2.1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紫外光激发催化剂活性去除有机物的方法。

该技术可分为光解和催化氧化两个阶段,能够迅速降解有机物,同时还可降解一部分氮、磷物质。

2.2臭氧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是利用臭氧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

臭氧具有强氧化能力,能够迅速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

该技术对氮、磷物质的去除效果也较好。

3. 资源化利用为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化肥厂可以考虑以下措施:3.1沼气回收利用在污水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通过合适的产气设备进行收集和利用。

沼气可以用作煤气灶、锅炉的燃料,减少化肥厂的能源消耗。

3.2氮、磷回收利用通过先进的脱氮、脱磷技术,从化肥厂的污水中回收氮、磷等养分物质,用于生产农作物或农作物补充营养物质。

山西某公司化肥生产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方案doc

山西某公司化肥生产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方案doc

山西XXXX煤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计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2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2.1设计基础22.2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情况(以天为单位)53.工程设施及处理工艺流程 53.1工艺流程的确定53.2工艺流程图83.3污水处理工艺特点83.4综合污水处理去除率估算93.5主要技术及设备介绍(DA T-IAT工艺)94.二次污染115.环保管理及定员 116.环保检测及监测 117.设计及投资概算 117.1工艺设计117.2建筑与结构设计137.3电气设计147.4防腐与保温设计167.5工程投资预算167.6.运行费用预算188.设备维护方案及售后服务承诺 208.1设备维护措施208.2售后服务承诺201.工程概况XXX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XXX目前最大的合成氨及氮肥生产企业,也是XXX30户重点企业之一。

XXXX联合瑞士拉索有限公司以及黑龙江、安徽、山东、陕西等四家国内优势化肥流通企业,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合资建设成立的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

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2.1设计基础由用户提供的基本资料,该工艺采用的是以煤焦造气生产合成氨,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以下三个部分:(1)气化工序产生的造气含氰废水(2)脱硫工序产生的脱硫废水(3)铜洗工序产生的含氨废水2.1.1设计依据★工厂提供化肥生产的有关水量、水质数据及相关生产情况。

★《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给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2.1.2污水水量、水质2.1.2.1污水水量:设计处理水量:2400吨/天,即:100吨/小时。

2.1.2.2污水水质综合污水水质:(依据工厂情况确定)★PH:7-8★SS:300-500mg/l★色度:100★COD:250-340mg/l★挥发酚:0.01-0.5mg/l★硫化物:0.01-30mg/l★氰化物:10-30mg/l★氨氮:40-470mg/l2.1.4设计原则★方案设计应有合法性,即在方案设计时应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方案设计应具有先进性,处理工程的总投资、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尽可能降低,做到处理能耗低、效率高、管理方便和处理后的产物能直接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到石灰用量较小,采用人工化灰,石灰乳由灰乳储槽经泵打入石灰乳高位槽,为
便于定量投配和防止管道结垢,进入高位槽的石灰乳量为投配量的三倍,而溢流回灰乳槽
的量比投配量大一倍。灰乳储槽和石灰乳槽都需要搅拌。
消化槽
V=6.0m3 ,长×宽×高=2m×2m×1.5m(含超高)
石灰乳高位槽 V=8.0m3 ,长×宽×高=2m×2m×2m(含超高)
3
筑龙网
某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1. 工程概况。
2. 设计依据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89)
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规范。
3. 设计规模与进水水质
3.1 设计规模
设计进水流量 Q=120 m3/h; 水力停留时间 T=6.0 hr; 调节池有效容积 V=720 m3
5
取有效水深 h=3.0m、池宽 B=12m、池长 L=20m;
格栅井尺寸设计为 2300×5000×2500mm,进水标高以-1.00m 计.格栅井前设置一闸门
井,并设有溢流超越管路。设一套机械细格栅,选用 HF-300 型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栅间
Q=60m3/h;H=25m;N=11Kw;n=2900r/min。
6.2 石灰乳高位槽
目的:石灰乳化、配比、投加
石灰用量: Nz=kNs/a
Nz—石灰用量,kg/h;
Ns—石灰理论计算用量,kg/h;
a— 石灰中 Ca(OH)2 的含量; K—反映不均匀系数,一般采用 1.05—1.15。
Nz= 58.9kg/h
总工 博士 上海某环保有限公司
二 000 年六月
1
筑龙网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设计依据 ..........................................................4 3. 设计规模与进水水质 ................................................4
距 5mm,设备总长 3500mm,总宽 650mm;栅渣量按 0.05 m3 渣/103m3 水计算,日栅渣量
0.15m3,栅渣用小车定期外运由环卫处理。
调节池内设四台污水提升泵,二用二备,泵的出口采用三通形式作为事故排放管,型
号为 80KFJ-35K 型,其性能参数:
筑龙网
设计规模为120m3/h。
3.2 废水成分及达标排放标准
单位:mg/L
分析项目 pH
化学耗氧量 悬浮物 氟化物 磷酸盐 石油类 备注
原水水质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96
6~9
85.79
150
600
200
13.987
10
0.886
1.0
5.6
10
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 设计范围与原则 4.1 设计范围
3.1 设计规模....................................................... 4 3.2 废水成分及达标排放标准 ......................................... 4 4. 设计范围与原则 ....................................................4 4.1 设计范围 ....................................................... 4 4.2 设计原则....................................................... 4 5. 工艺设计 ..........................................................5 5.1 工艺流程选择 ................................................... 5 5.2 工艺流程说明 ................................................... 5 6.构筑物及设备设计 ...................................................5 6.1 调节沉淀池 ..................................................... 5 6.2 石灰乳高位槽 ................................................... 6 6.3 混凝反应槽 ..................................................... 6 6.4 沉降池(竖流式) ................................................. 7 6.5 过滤 ........................................................... 7 6.6 污泥脱水 ....................................................... 7 7.总图及系统工程设计 .................................................8 7.1 总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 8 7.2 建筑设计...................................................... 8 7.3 结构设计....................................................... 9 7.4 给水排水...................................................... 10 7.5 供热、采暖与通风 .............................................. 10
在混凝反应池中通过投加石灰乳使废水的酸度得到完全中和。出水经 PH 调节后进入 过滤器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及细微颗粒,改善出水效果。过滤后出水回用于生产清 洗。沉降槽排出的湿污泥经污泥脱水机脱水后深埋。 6.构筑物及设备设计 6.1 调节沉淀池
目的:对污水进行调节、初沉及作为污水处理站一级提升泵蓄水池。 设计参数:调节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设计为 6.0Hr。
从污水进入格栅井至处理出水井之间构筑物(包括总平面布置)及配套设计。 4.2 设计原则
⑴ 采用先进处理工艺及低能耗设备,尽量减少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⑵ 鉴于当地水资源的紧缺,尽量考虑废水回用的原则; ⑶ 妥善处置废渣,避免二次污染; ⑷ 建议加强管理,尽量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
4
筑龙网
灰乳储槽
V=6.0m3 ,长×宽×高=2m×2m×1.5m(含超高)
6.3 混凝反应槽
目的:中和、反应、絮凝
混凝反应槽停留时间按 40min 设计,前段为快速混合段,后段为絮凝反应段
V=120×(40/60)=80.0m3 ,长×宽×高=8.0m×4.0m×2.8m(含超高)
混凝反应槽内采用压缩空气搅拌,空气压力为 0.01~0.02Mpa,空气量为 0.2m3/
石灰→石灰乳高位槽 →
外运 ←污泥脱水机←湿污泥池
图 1 石灰中和法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5.2 工艺流程说明
废水经污水管道自流进入提升泵房集水井,在集水井前设自动格栅,用于清除污水中 较大的悬浮物,防止后续构筑物和设备的堵塞,自动格栅井前设宽道明渠,用于沉淀颗粒 较大的无机性砂粒。
由于所产生的污水其水质水量并不均匀,需经调节池进行调节;另外,废水中含有大 量的悬浮物,必须经过沉淀后方可进入后续工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设置一组调节沉淀 池。
5. 工艺设计 5.1 工艺流程选择
从废水水质资料分析可以得出,本废水处理项目需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中和。中和剂 一般可采用苛性钠、石灰和电石渣等,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条件,石灰来源充足,价格低, 因而采用石灰中和比较适宜。本方案以石灰沉淀工艺为核心,提出如下的处理工艺:
废水→调节沉淀池→ → 混凝反应槽 → 沉降池→ 过滤器→ 出水
筑龙网
某化肥厂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上海某环保有限公司 二 000 年六月
方案名称 方案编号 方案密级
方案编制 方案审核 方案签发 编制单位 签发日期
筑龙网
某化肥厂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SHLF--200014
仅供甲方及环保部门参考
工程师 工程师 硕士
7.5.1 热负荷 .....................................................10 7.5.2 采暖与通风 .................................................10 7.6 供配电........................................................ 10
(min.m3 污水)
6
及化验室设计 .......................................... 12 8.劳动定员及成本分析 ...............................................12
8.1 劳动定员 ...................................................... 12 8.2 成本分析 ..................................................... 12 9.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3 9.1 采用标准 ...................................................... 13 9.2 不安全因素及操作危害 .......................................... 13 9.3 安全与工业卫生防范及治理措施 ................................... 14 9.4 卫生设施 ...................................................... 14 9.5 防火 .......................................................... 14 10.环境保与节能 .....................................................15 10.1 环境保护 ..................................................... 15 10.2 节能 ......................................................... 16 11.项目经费概算 .....................................................16 11.1 编制依据 ..................................................... 16 11.2 价格依据 ..................................................... 16 12.售后服务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