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经济史(课件)

合集下载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优秀课件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优秀课件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
历史史实及史观
历史史实: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 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历史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 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知识小结
农业的发展 宋代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巩固提高
1.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 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课前思考与导入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 ,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在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 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 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 ?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
讲授和感悟新知
01 农业的发展
南方的不断开发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 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 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 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 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 北方。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 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 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 得到很大开发。
福建泉州出土的 宋代海船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 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 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 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 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宋代 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 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 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 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 ,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 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 居于领先地位。

第8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管理海
外贸易,________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元
朝时_____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
一大港。海外贸易的范围,东:朝鲜、日本;
西: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5.边境:官方设 进行互市交易;民间
贸易活跃。
归纳总结 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历史(通史版)
主干点
真题链接 综合提升
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历史(通史版)
主干点宋元时真期题链农接业综精合耕提升细作技术全面成熟
— 10 —
(1)北方使用中耕农具耧锄。
(2)江南推广稻麦复种制。
(3)南北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如粟麦在江南的大量种植,占城稻传到江淮地
区,棉花种植区域广泛)。
(4)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稻米生产地位重要。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两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变化 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的发
展;外来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 农村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并从事小商品经
营的专业户。
(2)影响: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商业的繁荣; 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现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在选择雇主方 面有一定的自主权利。
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也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史论归纳 1.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特征 (1)租佃契约关系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出租方将土地给 承租方耕种,同时承租方向出租方交纳地租。契约内容包括 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 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 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田面地主”阶层,从 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的发展PPT课件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的发展PPT课件

一、农业的发展
观察右图,思考: 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③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知识联系:三国时期-曹魏 翻车

一、农业的发展
宋代《耕劳图》[临摹本] [甘肃敦煌莫高窟55窟壁画]
④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提高
宋代《耕获图》局部 (故宫博物馆收藏)
A.拔秧工具:秧马 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 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 钱穆《国史大纲》(两宋之部)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观察右图,思考: 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②自然条件优越
“安居乐业,进行农业生产”
宋代《耕获图》 对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的认识 (故宫博物馆收藏)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 的发展 【】PPT 课件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海外贸易的发展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 的发展 【】PPT 课件
①大商港: 广州、泉州; ②对外路线: 近至朝鲜、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 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 的发展 【】PPT 课件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造船业
宋代海船载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 设置水密隔舱、配备有指南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规模大、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 的发展 【】PPT 课件
——促进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开封
明州
广州
泉州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 的发展 【】PPT 课件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优课】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宋元时期的经济 (共22张PPT) - 最新

【优课】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宋元时期的经济 (共22张PPT) - 最新

高潮)
江南得到 初步开发, 南北经济 差距缩小
中唐以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后 (“安史之乱”后是第二次高潮)
南宋时 期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 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两宋之际是第 三次高潮)
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保护佃农利益
D B.增加政府收入
C.维护地主特权
D.规范租佃关系
二、手工业的进步
制瓷业
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
地,景德镇 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元代
出现成熟青花瓷。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外销的
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减少,租佃关系日 益普遍化。
1.宋太祖于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下 对点训练
诏:“所在长吏,告谕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垦荒
A 田者,并只纳旧租,永不通检。”这一诏令
A.客观上加剧了北宋的土地兼并 B.有利于抑制大地主势力 C.保证国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D.削弱了文臣武官的势力
2.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
2.(2016全国卷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 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 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3.(2014全国卷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 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 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 交子( )
2.市的发展
时 期
时间空间
政府监管
设市表现
宋 朝 以 前
在特定的位置设市, 与 坊 严格分开; 按时开市闭市

第6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4
2.表现
耕作 秧马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复种技术得到推广,使耕地的 技术 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_占__城__稻___,北宋 粮食 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水__稻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作物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苏__湖___熟,
原因: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②经济因 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 ③政策倾向——政府重视发展生产,政策推进。④自然因素:南方自然 条件优越。
启示:要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要重视科技发展;要保护生态环境, 爱护自然;要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等等。

____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转运使
D.通判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13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地区,排除A 项。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B项正确。宋朝设转运 使负责地方财政,排除C项。宋朝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排除D项。 答案:B
和商业发展与对外交流,认识宋 怀)
元时期繁荣的经济在中国历史上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和表现。
的重要地位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3
知识梳理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__先__进__ _生_产__技__术___。
映了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建在当时的( C )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的经济课件(共25张)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的经济课件(共25张)

(二)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中获取) (1)城市经济功能 明显;(2)市坊不 再分开;(3)市场 交易打破了时间限制; (4)商品种类丰富; (5)海外贸易非常 繁荣;(6)城市出 现了娱乐场所。
(所学相关知识) (7)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交子”。(8)官府重视 商税收入出现了许多大港口,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 的重要来源。
天下足”,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3、特征: • A、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 B、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 • C、经济中心向东南的转移又导致政治重心和文化重心相应转移。
小结归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整个过程
第一阶段:
(孙吴、东晋、南朝)
江南地区初步发展,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宋元
•907-1368
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专题五 ——阶段五: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的经济
明线:社会经济 1、农业:水转翻车、高转筒车;稻麦轮作制;经济重心南移 2、手工业: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五大官窑 3、商业:市突破了时空限制,“草市”普遍,瓦子出现;城市发展;海外 贸易发达;纸币交子出现; 暗线:社会生活 重点: 1、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原因; 2、宋元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和特点; 3、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难点:宋元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2.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 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 ”。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B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PPT课件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PPT课件

古代城市的发展变化
春秋 战国 时期
突破了官府控 制商业的局面, 各地出现了许 多商品市场和 大商人 突破了坊、市界 限,商业经营时 间的限制也被打 破,官府也不再 直接监管市里的 交易活动
宋 朝
古代城市的发展规律
城市功能
商业活动 数量规模
政治、军事
严格限制 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经济功能
逐渐放松 工商业市镇
②评价:
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 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 的作用。
一、宋元政治
2、元朝:一省制——相权的反弹
皇帝
中书省






影响: (1)行政机构精简,提高了行政效率。 (2)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贵专权,内乱频 繁。
元朝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很大,是上层权 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是皇权争夺战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元朝的相权是 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 弹。
清丈土地,按土地等 级收税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作用
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 减轻百姓负担 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 稳定物价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 加政府的收入
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 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收入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2、强兵:
措施 精兵 将兵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内容 淘汰老弱 设专门将领训练军队 作用 减少军费开支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集中行政权 文官任知州 (3)集中财权: 设转运使
通判监督知州
影响:积极:达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目的,改变了
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

宋代经济的发展 历史课件

宋代经济的发展 历史课件

材料一:“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 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宋·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二:“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 游人始稀,五更鸣钟,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宋·吴自牧《梦梁录》
①经商地点不受限制,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②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③乡镇出现草市。
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南宋时,纸币与铜钱并行。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三、商业之变
城市格局:打破时空限制;城市管理:放松; 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增强;重要城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
我祖上世代为农,想 干回老本行,我该种 些什么为好呢?
一、农业之变
粮食作物
一、农业之变
耕种制度:稻麦复种制(占城稻) 经济结构:
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多
棉花种植:
一、农业之变
经济作物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 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 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 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宋朝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新变 化,熟记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2.回顾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并探究其影响。
我叫宋有财,老家东京(开封)。由于 靖康之变,我带着家人逃到了南方,途 中遭到土匪的劫掠,身无分文。留得青 山在不愁没柴烧,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 养活家人。
一、农业之变
耕种制度:稻麦复种制(占城稻)
经济结构: 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 物的农户
棉花种植: 宋朝开始
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考纲
(1)农业的主要 耕作方式和土地 制度
(2)手工业的发 展
(3)商业的发展 (4)“重农抑商” 政策
耕作制度: 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
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

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

用率。
水利灌溉:宋朝利用水力的பைடு நூலகம்转筒车。

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
元 的 经
A.民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B.北宋风俗画的写实精神 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 D.安定繁荣的盛世局面
C
11
5、(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27题)据《东京梦
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
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
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D
C.官府鼓励经商
手 工
官营手工业
丝元烧织大出制代业现方出: :了异青景宋彩五花德朝,大瓷镇丝瓷名成织窑窑为品遍。制品布瓷种全中繁国心多各,,地织,
济业
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图案生动活泼。
民间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推动了棉
纺织业的发展
商 业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A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10、(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一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 (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 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 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
2、(2008年高 考山东文综9题) 图3为北宋东京 (今开封)示意 图,其中设置了 两处错误,它们 是
A.①②
D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0年上海高考 历史13题)右图反映的 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C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电子形式展出了 《清明上河图》。其原作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 汴京城内外社会生活和习俗,“折射出了时代的 风采”。“时代的风采”指( )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钧窑 月白釉碗

官窑 穿戴瓶

天 蓝 釉 长 颈 镶 金 瓶
定窑 孩儿枕
1、(2011年高考浙江 文综13题)瓷器是中 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 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 窑分布示意图,符合 钧窑、定窑、景德镇 窑、耀州窑排列顺序 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 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 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 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城郊和乡村的 “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四大名镇:汉口、佛山、景德、朱仙)。
• 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 业品开始转向市场,出现“功夫针商标”。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C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④
9、(2011年高考天津卷)宋人诗云:“东家打
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
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益州)。
• 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 海外贸易发达: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 及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 的重要财源。

北 宋 交 子
• 元代鈔法更具現代紙幣特 徵:不立期限,不限年月, 永久通用;不限地域,通 行全國。在元朝最強盛的 時候,北盡蒙古高原,西 貫中亞,紙幣均通行無阻。 元朝制訂了世界上最早、 最完備的紙幣制度,紙幣 用途廣泛,並有政府各種 規定作為保障;紙幣發行 權專屬於中央政府,由中 央統一規定發行和管理制 度。
第四单元 宋元史
第2讲 宋元时期的经济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 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 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 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 元代 纸钞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①从周到唐:A.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 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B.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 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C.唐代 商业城市有所发展,农村“草市”贸易开始出现。 ②宋元明清时期:A.坊、市界限打破,突破了空间限制, 城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 B.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如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C.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 如泉州、明州、扬州、登州等; D.明清时期由于商业活动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 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 心的依赖性减弱。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6、(2011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 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 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 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 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江南经济的繁荣
8、(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某生分析下表,得出 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 非农业税 农业税: (万贯) (万贯)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C
7.“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
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宋代
孟元老的这一记载,反映北宋商业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B
B.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时间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