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龙马记释文
字帖王铎15个必看大幅行、草作品

字帖王铎15个必看大幅行、草作品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
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
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
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 王铎《行书立轴》,纸本,纵179cm,横56.5cm,首都博物馆藏。
释文:澹圃山房阔难逢一水边缪虬森寿柏轮菌翳流烟暑候仙坛扫天风鹤吭传主人能款款醉后任高眠题素漱三首之一庚寅冬日书王铎▲ 王铎《行书五言律诗立轴》,绫本,纵181cm,横53.8cm,无锡市博物馆藏。
释文:曾记题诗处同酣麴米春陈根妨古路醉竹掩能津树里明渔浦烟中辨虎邻蹛人京国梦辜负一间身辛卯秋夜书孟津王铎▲ 王铎《行草书长椿寺旧作立轴》,纸本,绫本,纵186.5cm,横52.4cm,广州美术馆藏。
释文:枕瓢何所事相对自无违老大惟宜拙云山倘共归香边闻木籁梦里愧朝衣若遂龙蛇宿空林会隐微辛卯夏夜长椿寺旧作孟津王铎▲ 王铎《行书同子功、子萧观诗轴》,纵233.3厘米,横5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王铎《临王献之草书轴》绢本,纵169厘米,横49厘米,昆仑堂藏。
释文: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
来月(十左右)便当发。
奉兄(无)复日。
芝老先生词宗。
丙子二月,王铎。
▲ 王铎《行书嵩县诗轴》,纸本,纵163厘米,横48厘米,昆仑堂藏。
▲ 王铎《自作五律行草诗轴》绫本,纵202.8cm,横51.5cm,四川省博物馆藏。
释文:自到长安内诗怀憬隐阿恐人嫌道曲为子仿陵歌星宿沙尘满岩川豺虎多玉洼拚醉去寂圃较如何辉老年亲翁俚言奉答求正王铎▲ 王铎《汤阴岳王行书轴》,未署年,绫本,纵177.9cm,宽40.6cm,凡四行,共五十字,上海博物馆藏。
资料王铎书法作品选

搴旗空失算,磨墨甚凋颜。悔不栖耘斗,翘翘望故山。
《与千顷述耘斗又思状游告石友公五弦》
一旦扬帆去,旧溪未易回。可堪牛首路,辜负凤林醅。
家共千村破,人从百战来。敢言茅屋岫,酌而看花开。
《柬石友公千顷》
非爱深卜夜,箫闲似习园。高邮无远警,日日且开尊。
邀友临鸡栅,烹葵傲鹿门。放怀何寂寞,无处非花源。
伏审帖册页
释文:伏审八月定发,从行,远闻不胜忭跃。今日元七来,望弟速到极也。愿在路谘闻,不停滞,幸甚未即展。时禅诵,得果已来,将无退转也。奉别倏尔逾卅载,即日遂良须鬃尽白。即日蒙恩驱使,尽生报国;涂路近止,无由束带。壬午春,王铎。
钤印:王铎、宗伯学士
▲
家中南涧立轴
释文:家磵谁登眺,天寒草木稀。雨余孤岫出,日暮众禽依。诸郡寇仍紧,三年人未归。石坛偃卧否,处处野棠飞。
庆此庆,敬豫在彼,尚未议还,增耿耿,皇象草章百信送之勿忘,从修老乡翁。太康王铎。
▲
贈沈石友卷
释文:
《别千顷忽遇沈公祖石友书舍》
西鄘十栽别,地轴忽争回。霹雳繇人起,熊罢满眼来。
卫书情旦旦,吴桥视梅梅。相见舍千泪,何心酌酒罍。
《投石友公千顷因寄于一故友》
《奉石友公》
同时槐穗结,独尔晚相亲。寂寞无余席、长崎遇此人。听歌忘拭泪,善谑学藏身。莎栅离吾远,晨昏定作邻。
《邀石友公示千顷》
今日欢娱处,昔年避乱人。平生思好友,非是滥交亲。耘斗山如旧,苏门虎作邻。谁知歌舞意、野性可能驯。
其二
境新耳目改,卫北悔花源。数日闲歌调,何人共酒痕。琉球来贡物,鹦鹉解方言。桂馆天通意,无倪想灏元。
▲
临唐代宗帖
释文:忽枉来书,谈饰过实。非敢当仁,披览循环,祗以增愧。故斯表意,余不多云咨。使至,得枇杷子,良深慰悦。嘉果珍味,独冠时新。但川路既遥,无劳更送。临唐太宗帖 润老先生词坛 王铎
王铎草书册释文

王铎草书册释文
當秋,暮雨煙欲飛,鶴來亭樹攜榼登嘯殊開清興眼明遊華林園。
有稱此中宜奏盛樂,太子初無言。
但詠古太沖詩曰:“何必詩與竹,山水有清音。
”虎丘烹茗,邀琴客彈南風,聯袖徜徉,看雲霞搖動,便自悠然有欲。
當日,有好懷,袖手哦古人詩雲其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嘯,何必居籬落下然後爲亡物。
寂居荒涼,草樹茂密,居無騾馬,困與人絕一室之內,可以自娛。
夏日荷發,水檻香來,展玩古迹,潑墨寫遠山水。
此僑胸懷磊落,視五侯池館笙歌真成草頭露柳覆茅楹,擁書高臥,北窗清風來,何須讓淵明爲羲皇上人地白霜清,吟嘯興懷,想天際真人。
当秋,暮雨烟欲飞,鹤来亭树携榼登啸殊开清兴眼明游华林园。
有称此中宜奏盛乐,太子初无言。
但咏古太冲诗曰:“何必诗与竹,山水有清音。
”虎丘烹茗,邀琴客弹南风,联袖徜徉,看云霞摇动,便自悠然有欲。
当日,有好怀,袖手哦古人诗云其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啸,何必居篱落下然后为亡物。
寂居荒凉,草树茂密,居无骡马,困与人绝一室之内,可以自娱。
夏日荷发,水槛香来,展玩古迹,泼墨写远山水。
此侨胸怀磊落,视五侯池馆笙歌真成草头露柳覆茅楹,拥书高卧,北窗清风来,何须让渊明为羲皇上人地白霜清,吟啸兴怀,想天际真人。
王铎部分书法释文

王铎部分书法释文1、《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有酒沧池对烟丘,相招者谁任意游。
晋人唐人曾几度,泉水溪水还同流。
钟鼓此城鸣白露,戎兵何处领高秋。
芦花今古依然在,羡尔无声眠野鸥。
登岳庙天中阁看山同友四围紫逻坐相望,突兀高峰划大荒。
谁复凌空呼帝座,我今乘胜挹天浆。
香烟古庙通灵气,石路神丘点太阳。
冻草暮云无限意,汉京封禅旧山房。
牛首山同堪虚静原一樽绝巘放高歌,回首禅房忘坎坷。
旦树晴分天目近,午帆气挟海风过。
山吞吴楚犹新燕,寺趁齐梁只故萝。
莫管星辰朽不朽,吹箫何处倚嵯峨。
频入频入长安过九衢,谁知幽梦在髭须。
只今人路何从说,渐审岩居不可无。
屈指箸筹赊日月,伤心戎旅满江湖。
此生休外韬真处,锦瑟琪华待醐。
汴京南楼夷门萧瑟俯晴空,万事欷献向此中。
梁苑池台新萑苇,宋家艮岳老苔丛。
牧人壕外时驱犊,猎骑天边晚射鸿。
旧月多情依汴水,滔滔东去更朦胧。
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洪洞同邑弟王铎具草抱翁公祖教正2、《草书杜律卷》: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
蝉声集古寺,鸟影渡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老夫贪佛日,随意坐僧房。
生死论交地,何繇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它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秋窗犹曙色,木落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随)转蓬。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丙戌三月夜岩荦廷尉过访闲观大观佳帖戏书子美诗为二弟仲和王铎时五十五岁3、《王屋图诗卷》送自玉六载宅频移,汝归不必悲。
笙镛俱歇处,哭泣独存时。
有鹿堪为伴,河淡不可期。
微官终代谢,村酒带品篱。
自玉归寄题王屋解嘲云峰久与(“无”点去)别,薄禄复燕都。
落日空原上,幽山似怨吾。
花林春事早,鱼浦兴情孤。
寄语西王屋,茗华举举无。
人事多遗虑,终朝独静吟。
敢言巢父逸,空负食牛心。
伊洛风尘扰,衣裳虮虱侵。
火山与瘴土,翻觉林深远。
梅公临行,邀予过斋中归心去已久,行色更如何?徐孺曾相吊,柴桑又一过。
王铎 琅华馆文卷 高清附释文

中国古代文字文化历史研究非常深厚,有许多著作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其中最权威的当属《“王铎琅华馆文卷”》。
“王铎琅华馆文卷”属于明代钦定本,其收录的内容涉及历史、理学、政治、军事、农业、经济等方面,内容涉及13种不同的学科,这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它集学历史著作史料文献多门学科汇编一身,表达深刻、犀利,富有优秀的学术成果与文学价值,从未有过任何文献能够比拟及,被公认为国学探源者琅华馆文卷,是古代中国文学文化历史不可或缺的中国经典著作,其影响至今。
《“王铎琅华馆文卷”》收录的文字有古今的文字,因此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而且作者还提供了详细的释文,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阅读范围和认知空间。
其中、文章调节性大,内容全面准确,古今文学文化历史和学术精力恢宏洋溢、文史内容较之以往多而繁杂,有足够的真实性与新意,以致在学习之中被归类交叉引用,突出重点,这使得该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王铎琅华馆文卷”全书收录的文字和资料,反映的历史与文化及时代特征,让学者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整个历史文字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古代中国族群的分布、文化、宗教、习俗等,因此,作为研究古代文字文化史的重要参考书,《“王铎琅华馆文卷”高清附释文》也成为古代文学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要具备完整的认知古代文字文化历史,阅读《“王铎琅华馆文卷”高清附释文》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有必要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王铎琅华馆文卷”高清附释文》的时候,要尊重作者的版权,并遵守有关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才能保持历史文艺文化书籍的传播,最终使大家都能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字文化历史。
关于“王铎琅华馆文卷”高清附释文,千古如一日,自明朝以来,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诞生了许多金句名言,久负盛说。
随着21世纪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王铎琅华馆文卷”的高清附释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结合近现代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面向,从多角度、主题和重点进行研究,揭示出“王铎琅华馆文卷”的丰富和优秀的学术基础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王铎帝王法帖七则释文

王铎帝王法帖七则释文王铎帝王法帖是明代官方编纂的一部重要法律文献,共有七则,分别是《封禅》、《朝会》、《朝廷》、《宗庙》、《皇宫》、《王室》和《百官》。
这七则释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可以深入了解明代帝王法治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我们来看《封禅》这一则。
封禅是古代中国帝王即位后的一项重要仪式,也是一种表示对自然和祖先的敬意的方式。
王铎帝王法帖中的《封禅》释文详细规定了封禅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释文,帝王应在即位后三年内进行封禅仪式,选择合适的山川进行祭祀。
仪式中,帝王需要亲自祭祀,表达对天地和祖先的感恩之情。
这一则释文体现了明代帝王对礼仪的重视,也彰显了帝王的威严和地位。
接下来是《朝会》这一则。
朝会是明代帝王与百官会面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务处理和传达命令的重要场合。
《朝会》释文规定了朝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
根据释文,朝会每天在午时举行,地点是皇宫内的特定场所。
帝王在朝会上会见百官,听取他们的奏请和报告,作出决策和指示。
这一则释文体现了明代帝王的管理才能和权威,也展示了朝廷政务的有序进行。
第三则是《朝廷》。
朝廷是明代政权的核心机构,也是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
《朝廷》释文详细描述了朝廷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根据释文,朝廷由帝王、皇后、皇子、大臣等组成。
帝王负责最高决策权,皇后和皇子参与政务,大臣负责具体管理和处理。
朝廷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政务。
这一则释文体现了明代朝廷的组织体系和分工制度,为政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宗庙》则是关于明代宗庙管理的释文。
宗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维护王室血脉和家族传承的重要场所。
《宗庙》释文规定了宗庙的建造和管理标准。
根据释文,宗庙应建在宫殿附近,有固定的规模和布局。
帝王应定期亲自祭祀祖先,维护宗庙的神圣和尊严。
这一则释文体现了明代帝王对祖先的尊崇和家族传统的重视,也展示了帝王对王室血脉的维护和传承。
《皇宫》则是关于明代皇宫管理的释文。
皇宫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王铎部分书法释文

王铎部分书法释文1、《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有酒沧池对烟丘,相招者谁任意游。
晋人唐人曾几度,泉水溪水还同流。
钟鼓此城鸣白露,戎兵何处领高秋。
芦花今古依然在,羡尔无声眠野鸥。
登岳庙天中阁看山同友四围紫逻坐相望,突兀高峰划大荒。
谁复凌空呼帝座,我今乘胜挹天浆。
香烟古庙通灵气,石路神丘点太阳。
冻草暮云无限意,汉京封禅旧山房。
牛首山同堪虚静原一樽绝巘放高歌,回首禅房忘坎坷。
旦树晴分天目近,午帆气挟海风过。
山吞吴楚犹新燕,寺趁齐梁只故萝。
莫管星辰朽不朽,吹箫何处倚嵯峨。
频入频入长安过九衢,谁知幽梦在髭须。
只今人路何从说,渐审岩居不可无。
屈指箸筹赊日月,伤心戎旅满江湖。
此生休外韬真处,锦瑟琪华待醐。
汴京南楼夷门萧瑟俯晴空,万事欷献向此中。
梁苑池台新萑苇,宋家艮岳老苔丛。
牧人壕外时驱犊,猎骑天边晚射鸿。
旧月多情依汴水,滔滔东去更朦胧。
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洪洞同邑弟王铎具草抱翁公祖教正2、《草书杜律卷》: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
蝉声集古寺,鸟影渡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老夫贪佛日,随意坐僧房。
生死论交地,何繇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它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秋窗犹曙色,木落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随)转蓬。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丙戌三月夜岩荦廷尉过访闲观大观佳帖戏书子美诗为二弟仲和王铎时五十五岁3、《王屋图诗卷》送自玉六载宅频移,汝归不必悲。
笙镛俱歇处,哭泣独存时。
有鹿堪为伴,河淡不可期。
微官终代谢,村酒带品篱。
自玉归寄题王屋解嘲云峰久与(“无”点去)别,薄禄复燕都。
落日空原上,幽山似怨吾。
花林春事早,鱼浦兴情孤。
寄语西王屋,茗华举举无。
人事多遗虑,终朝独静吟。
敢言巢父逸,空负食牛心。
伊洛风尘扰,衣裳虮虱侵。
火山与瘴土,翻觉林深远。
梅公临行,邀予过斋中归心去已久,行色更如何?徐孺曾相吊,柴桑又一过。
王铎书法作品(附释文)欣赏

王铎书法作品(附释文)欣赏王铎书法作品(附释文)欣赏王铎《行书条幅》立轴水墨绫本 1639年作 173×53cm释文: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己卯夏月为鹤翁词丈。
王铎。
王铎《喜与友人联艇之作》立轴释文:乘橈殊不愠,目注有新闻。
同弄江心月,闲看海尾云。
沟塍难播种,颠沛易离群。
傥与诸[犭軍]伍,茵粮为尔分。
喜友人联艇之作辛卯二月初十王铎通篇行笔醋畅,起笔及转折多用方笔,凝重而不板滞,刚柔相济,骨力洞达,体势遒逸,神韵深邃,体现了书家高度的艺术造诣。
王铎《赤箭帖》立轴水墨绫本 1649年 257×50cm王铎《草书扇面》无署年。
草书。
金笺。
凡十八行,共七十四字。
纵16.5cm,横51.5c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释文以奉对一兄以释岂汝可言未知集聚何但有慨叹各慎使自前天(女更)试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别疏具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予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石老袁亲翁王铎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王铎临淳化阁帖无名氏法帖扇面纵53cm 横18cm王铎七律太行顶星船驿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登太行最高处驿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王铎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王铎雨中无事扇面纵53cm 横18cm王铎临古法帖扇面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纵16.4厘米横51厘米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纵16.7厘米横52厘米赠汤若望诗翰王铎赠汤若望诗翰册页纸本这是王铎为一位外国来华传教汤若望所书写的一册页。
释文:過訪道未湯先生,亭上登覽,聞海外諸奇風動鈴旗樹影斜,漆書奇變儘堪嗟。
他山鳥獸諸侯會,異國琳球帝子家。
可道天樞通海眼,始知日路小瓜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马记
清·王铎
余儿童时,戏于河墟,父老曰:“此河中,下多石子,有声,曾出龙,相传以为怪。
”余亦讶以为奇。
后数十年,阅石碣所记载,知为宓羲画八卦,肇端龙马所负之图;龙马所出之河,今孟津西北,河中旋涡倒流者,即其处也。
其地由底柱东下,众山钳制石骨,水无所发其愤恨,燥急洑澴,颓溃盘曲,放于平原,宿莽得以畅其所,性如怒如悦,斯河之举赢用奢而不受拙抑之端也。
按图,马微类騨,蹊水有火光,身龙鳞,首、口、鼻类龙,喘成云,无角,毛文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冒乎天地鬼神之道,为千古文章鼻祖。
嘻,良亦奇矣!
夫天地间最灵最秘之窍,鸿蒙若有以司之,不输启而示其象于宓羲,以手辟玄沌剖露文明,盖天之所以资神灵而自释其苞结郁蓄之意者乎?由是知父老之以为怪者,千古以之为大经而非怪也。
规矩三才,权舆万类,贤不契非贤,智不契非智,圣不契非圣。
矞矞皇皇,范围曲成,纲纪人鬼者,得宓羲而始灵睿也欤?不然西狩获麟则从而毙之矣,世之晦塞,天之意而不转而郁结也欤?余谓父老之言是也,谓天地尚神,使之费而不竭,不独图怪也,马亦怪也,河亦怪也,文王、周公、孔子亦怪也,宓羲尤怪之怪也,不怪不奇,天地不亦昧昧腐弊之器乎?如是,即题为开辟一大怪,而孟津一怪地也,不亦宜乎!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