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西递写生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安徽西递写生实习报告

安徽西递写生实习报告

安徽西递写生实习报告1. 简介安徽西递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这座古村落建于明代,以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在我参加的写生实习中,我有幸在这个美丽的古村落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2. 实习准备在实习之前,我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收集了关于西递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资料。

了解了这个地方的背景故事,我能更好地理解西递的建筑和景观。

其次,我准备了一些绘画工具,如铅笔、素描本和水彩颜料。

这些工具将帮助我记录并表达我对西递的印象。

3. 到达西递当我到达西递时,我被这里的美丽和宁静所深深吸引。

整个村落都是由古老的建筑组成,它们保存得非常完好。

我首先参观了西递的主要景点,如古老的庙宇和传统的民居。

这些建筑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让我叹为观止。

4. 开始写生在参观了西递的主要景点之后,我找到了一个适合写生的地方。

我选择了一个靠近河边的位置,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整个村落。

我开始用铅笔进行素描,捕捉到了这个古村落的核心元素,如青石板路、瓦片屋顶和曲径通幽的小桥。

5. 深入了解西递除了写生,我还有机会和一些当地居民交流。

通过他们的讲述,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西递的历史和文化。

他们向我介绍了一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6. 结束实习实习结束时,我对西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古村落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建筑群,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知识,并且提高了我的绘画技巧。

7. 总结通过这次写生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安徽西递这个古村落。

我学习到了关于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知识,并通过绘画记录了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印象。

实习的经历让我更加热爱艺术和历史,也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我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实习,继续探索和记录更多美丽的地方。

西递写生实践报告

西递写生实践报告

西递写生实践报告随着大二学年的结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写生实践活动,这次写生实践我们选择了安徽西递,我认为出外写生既是一种实践的教学方式,也是对我们学业进行考察的一种方式。

对于我来说,这次安徽宏村、西递写生之行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使我的速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我了解了宏村、西递的特色文化,见识到了它们独具的气息风格。

安徽宏村、西递是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写生之前,老师陪同我们先领略了宏村、西递的古文化建筑以及优美景观。

在我们初进入宏村之时就被它复古的建筑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成片的油菜花海深深的吸引住了,再加上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民风,当时真感觉自己犹如进入世外桃源一样。

进入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湖的优美景色,南湖中间的石拱桥最为显眼。

听着讲解员给我们介绍这个古老的村落以及古代官商的事迹,了解到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

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

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

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

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其中宏村百幢古建筑中以“承志堂”最为有名,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

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在对宏村、西递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后,我们开始了写生之旅。

西递写生实践报告资料

西递写生实践报告资料

西递写生实践报告资料西递古民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西递镇,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次我有幸前往西递进行了写生实践,深入了解了这些古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东方审美的独特魅力。

第一天的早晨,我们来到了西递人非常推荐的观景台,准备开启写生之旅。

站在这里,可以眺望整个西递村的风貌。

我看到的是一排排雕梁画栋的古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屋顶是黑色的石板,狭窄的小巷分割老宅院,绿树成荫,蜿蜒曲折,犹如一幅中国画。

我们一边用笔捕捉景物的韵味,一边思考后面想用什么样的色彩去表现。

接着我们又走进了某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我们仔细观察每一根木梁,每一扇窗户,每一口月形门窗,用尺子测量每一根柱子的直线和曲线,记录每一道墙和地面的纹理和形态。

一笔一划地细致勾勒,我们尽量用最准确的方式表现这些古老的建筑及其特点。

在这地方,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人喜欢回归自然的文化特点,这是中国文化独特的地方,也是我们民族艺术能够在时代变迁中长盛不衰的根源所在。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李宅古民居,这里保存着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清代民居建筑,它用自己独特的语汇和手法刻画了整个时代的风貌,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细看这些古代建筑时,我们发现无论是李宅、铣井宅到黄家河那些更质朴的民居,他们都植根于自然和谐之中,早已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

在这几天的写生实践中,我们收获颇丰。

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魅力,更深刻地体会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美学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走艺术创作这一路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为中国的文化传承与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递写生实习报告

西递写生实习报告

西递写生实习报告实习时间:6月27日至7月3日实习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实习形式:建筑写生实习实习目的:通过写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

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

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

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

从大自然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并在建筑写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

6月27日我们乘坐大巴来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皖南古村落——西递。

一下车,我就体味到浓浓的田园风情。

中午我们在预定的农家旅馆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同学们就按照计划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开始作画。

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一开始不敢在很多人的地方画画,就躲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画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点长进,对于技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画得不错,不过经常有一些别的学校的同学和好奇的游客在旁边观望一下,当然也免不了评论一下,听到的话也是有好有坏。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

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就是西递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

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安徽宏村西递美术实习报告8日记+1报告8000字(精选5篇)

安徽宏村西递美术实习报告8日记+1报告8000字(精选5篇)

安徽宏村西递美术实习报告8日记+1报告8000字(精选5篇)第一篇:安徽宏村西递美术实习报告8日记+1报告8000字安徽宏村西递美术实习报告8篇日记+1总结报告 8000字4今天是我们整个实习出发的第一天。

在此之前,老师已给我们简略的介绍了这次写生的地点——安徽古徽州聚居地(包括宏村西递南屏等地),并交代了各项注意事项。

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对古徽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村西递有着江南水乡特有建筑风景。

从图片上观看的马头墙也终于让我决定这次的速写主要用钢笔和水性笔描绘。

至于色彩,我认为水彩比水粉更适合表现出古徽州水乡的风景。

大约早上7点钟,大家齐聚崇文广场。

半小时后,我们便起行了。

对于长达8小时的车途,除了激动期待的心情外,更希望能有一些其他收获。

艺术的培养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综合审美包括感官欣赏上的提高。

即使是在旅途中,也会有收获,也会有成长,绝对不会是到了目的地才算学习的开始。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大巴特有的超大车窗和干净的玻璃更让窗外的风景一览无余。

绿色的稻田,远方的农家的屋舍以及淡蓝色的天空组成美丽的构图,从华中的武汉到偏华东的安徽,建筑风格也在变换中,九江以后,屋舍的墙就面渐渐就变成白色了。

我的家乡在太行山脚下,习惯了北方山的险峻挺拔后,华中等地山更给我一种柔美的感觉,连绵不绝的绿色依然使人惊喜。

相机拍摄的同时,我也和同学相互交流了拍照经验,提高了快门速度捕捉画面。

对于风驰电掣迎来的汽车及公路,重新放慢了快门体现运动中的效果。

下午四点钟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安徽宏村。

5今天是正式实习的第一天,地点定在宏村。

一早天气还下着蒙蒙细雨,由于不方便带色彩工具,只带了速写本。

虽然之前有看过照片和相关文字介绍,真正的宏村展现在眼前还是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

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

写生的实习报告范文六篇_1

写生的实习报告范文六篇_1

写生的实习报告范文六篇写生的实习报告篇1今年8月份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安徽写生实习的旅途.这是我们级建筑学第一次外出实习。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放下行李,未做休息,我们便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下午,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第一次沿街作画时,我有点难为情,因为水平实在拙劣的可以,手法更是生涩,真不敢面对过往行人偶尔飘来的眼光.但后来发现,多数人是无暇在乎你的画作的,即便他们觉得你画的不好,也只会鼓励地对你笑笑或简单指点一下.我也明白过来,正是水平不行才需要多加实习勤加练习嘛,管别人怎么看啊.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师也细心地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在西递我们待了4天,尽管不舍那纯朴的民风,不舍村中的那条大黄狗,我们却不得不奔往下站――南屏.对于南屏,最深的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台阶和村边的万松林,以及村外田地边的石桥和水车.万松林因为树梢上跳跃的松鼠而得名,遗憾的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松鼠的身姿;不过倒近距离观赏了石桌上休息的蝴蝶且留下了它的倩影.大水车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清澈的水流随着转动的水车灌入小水渠,让人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石桥上行人匆匆,桥下河水潺潺,勾起人无限的绘画冲动.之后,我们来到最后的目的地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宏村里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十天,但是心中的感觉不能用不舍二字简单概括,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惆怅和感慨.惆怅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痕迹,感慨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的浮躁,刚刚拂去尘污的心灵不知是否又要面临考验.写生的实习报告篇2专业:工业设计班级:教师:风景写生实践报告九月,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收获记的季节里,我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风景写生实践课。

安徽实习报告三篇

安徽实习报告三篇

安徽实习报告三篇安徽实习报告三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徽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徽实习报告篇1回顾为期15天的写生之旅,这段时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不仅仅在我心中,也深深印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我们于10月20号早上凌晨出发经过17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我们来到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安徽宏村。

这次写生是我班与另外两个班的同学一起,在五位老师的带领下在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屏山的实习基地进行了持续十五天的速写、水彩写生实习。

在来宏村的车上,心中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许多憧憬。

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晚上11点的样子,老师安排好休息,就结束了这一天。

第二天好多同学早早就起床了。

他们已经安耐不住了。

吃完早饭后,我们自己跟着导游在宏村里转了一圈,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宏村。

刚进村,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绿幽幽的林荫小道和一汪碧蓝的湖水,导游说那就是南湖。

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南湖书院,那曾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

不经意地抬头,层层叠叠的屋顶,远处的山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宛如含羞的少女蒙着面纱。

宏村的早晨微凉,略带寒意。

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古朴的民居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静谧。

村后以青山为屏障,湖堤旁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点出很多的小圆晕。

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真是别有一番景致。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横跨南湖的画桥,它唯一,它独特,但却又能融入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当然,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的是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最新】安徽西递写生报告-范文模板 (10页)

【最新】安徽西递写生报告-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安徽西递写生报告篇一:安徽西递写生心得安徽西递,宏村写生心得这个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地方进行实习写生。

经过长达十二小时的颠簸,在即将到达第一站——西递的时候,我们都兴奋不已,所有的疲惫烟消云散。

一夜的休息后,我们一大早就起来了。

迫不及待的想要随导游去领略西递的古色古香,人文风情。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

我们参观了村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们感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

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闭上眼睛,深呼吸,亲近自然,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抵挡而去,未来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下午,我们是自由安排,便都背着花架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

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笔上。

但是一下午却没什么成果。

嘿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那里很多卖那种特色的小饰品,我搜刮了一番,结果还是挺满意的。

在西递呆了5天,尽管不舍那纯朴的民风,可爱的人们,但是,我们不得不奔往下一站——宏村。

安徽宏村、西递是201X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相比起西递的静谧宏村更显得热闹些。

宏村古居民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内涵深厚,造型其特变化万千。

但是现代生活五光十色,日益繁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使得宏村商业化了。

但对古居民的典雅古朴、安宁恬静,以及土味乡韵的习俗,更使人们想往回归自然。

后记——短短的10天写生历程,让我们轮番品尝着五味瓶中的酸,甜,苦,辣。

每个参与写生的人都有收获,但收获多少却因人而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西递写生实习报告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徽西递写生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15年6月28日——2015年7月5日
实习地点:安徽西递
实习形式:写生实习
实习目的:通过写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

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

从民俗民风中感知“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

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

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

要求大家在中遵守纪律,争取从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并在风景写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写生实习。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这一周多时间,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

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我们被安排在西递村。

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

西递,位于安徽省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

清晨,薄雾朦朦,远看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引我们去探索。

经过一夜的休息,我们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

下午,按照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

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
驳的墙壁,
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

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师也细心地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

来到这里最惬意的事莫过于画画,吃完早饭或午饭后,如果带队老师不要求集体出去,,自己就可以随意跑出去画了,只要能在下顿饭开饭前赶回就可,刚刚来时的前几天我是和同宿舍的舍友一起出去画的,没几天我就觉得多个人出去太不方便了,所以就开始一个人独自行动了,每天吃完早饭,收拾好自己的画具,一个人提着在村子里四处转,或下午只拎着个马札,拿着个速写本,边观赏边寻觅合适的地点,一个人真好,想在哪里画就在哪里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身边没有认识你的人,安安静静的把自己的感觉画出来,在这种状态下我会非常的投入,感觉也特别好。

但往往过分的投入会让我付出代价―――耽误了吃饭的时间,所以经常回去时就没菜了,只能吃干米,但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能吃饱就行,因为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而且过得很充实。

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为祖宗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
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同学们在村里还与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气氛很融洽。

在这打的几天里,我包揽了很多美景,很多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建筑。

出此之外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照顾,相互交流,相互督促。

在这几天里,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事物,为这里的风景,古建筑,街道所迷惑。

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

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搞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再加上完美的徽派建筑.速写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总是停留在那黑瓦上,更像是去表现一种肌理的效果,用线不是太活,到后来就好多了,线比较自然流畅了,原来速写中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