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元素有机化合物
元素有机化学

当然,键长愈长, 键愈不牢固,易断裂, 活性就大。 (2 ) 键的生成自由能 (ΔGf ) , 也可 以热 焓 (ΔHf ) 来 表示。 与此 有关 的是 键能 ( E ) 。 表 1-2 是常见元素与碳成键时的键的生成热焓和键能。 从表上看 , 所列数值相差很大。生成热焓有的是正值 , 有的是负值。这说明 M—C 键 的断裂,有的是吸热反应, 有的是放热反应。在反应
1
绪 论
1 .1 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含义
有机化合物是指碳的 化 合物。 除碳 外 , 一般 有 机化 合 物 还含 有 氢、氧、氮、卤素 等 元 素。习 惯 上 , 把 有 机化 合 物中 含 有的 除 这 些元 素 以外 的 元素 称 为杂 元 素 , 如 硫、磷、硅、 硼等。含有这些 杂 原 子 的 有 机 化 合 物 就 称 杂 原 子 有 机 化 合 物。但 近 年 来 也 有 将 除 碳、 氢、氧、氯、溴、碘以 外 的元 素 都称 为 杂原 子 , 也就 是 说含 氮 的 化合 物 也属 于 杂原 子 化 合 物。
2) 烃基锂和二氧化碳加成(类似于格氏试剂)
3) 烃基锂与重键的加成(碳锂化反应) 烃基锂对重键加成能力小于格氏试剂,强于烃基铝( 或硼)。
R
R
R
R′Li
水解
水解
RCN
C N Li
C NH
有机化学

H3O+
R' R C OH R''
3、与羧酸反应
烷基锂与羧酸作用,生成羧酸盐,其溶解度相当大,足以与 另一摩尔RLi反应生成偕二醇的二锂盐,并继而水解生成酮。 例如:
H Ph COOH H
+ CH3Li
乙醚
H Ph
COOLi H
CH3Li
O H Ph C H CH3
H3O
+
H3C H Ph C H
OLi OLi
1、讨论锂、硼、硅及过渡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2、结合前面已学过的有关镁、磷、硫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知 识,使我们对元素有机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分类
1、离子型化合物 2、δ键化合物 有机基团以δ键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键合的化合物。 3、非经典键化合物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ⅠA、ⅡA元素)电负性很小,它们所形成的烃基化 合物,大多为离子化合物,其通史为RM,R2M,它们具有离子化合物的典型特 征,可以把它们看作为烃R-H的盐类。
例如:
C4H9 + 2Li
无水乙醚 N2,低 温
n-C4H9 Li +
LiCl
二、金属盐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
利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有机化合物与其他金属盐类反应,来合 成其他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此反应可看作是复分解反应。
RM +M'X
2C2H5Li + Zn 2C2H5MgCl +CdCl2
RM' + MX
四、有机硅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1、Si-X键的水解 CCl4为非极性溶剂,对水解稳定,但是SiCl4却极为 活泼,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在潮湿空气中冒白烟。
SiCl4 = 2H2O
曾昭琼第四版有机化学下册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羧酸 (答案)1.解:(1)3-甲基丁酸(2)3-对氯苯基丁酸(3)间苯二甲酸(4)9,12-十八二烯酸3.解:4.解:6.解:7.按lewis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8.解:9.解:9.解:C n H2n+1COOH=46。
所以n=0。
所以一元酸为甲酸(液体物质)。
若为二元酸,则M分子量=45*2=90, C n H2n(COOH)2=90。
所以n=0,故二元酸为乙二酸(固体物质)。
10.解:根据题意,B为二元酸,C可与苯肼作用,为羰基化合物,D为烃。
故A可能为环醇或环酮。
依分子式只能为环醇。
所以11.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 n 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
故二元酸为。
12.由题意: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D的IR谱图:3200-2300cm-1为羟基中O-H 键的伸缩振动。
1680为共扼羧酸的>C=O 的伸缩振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O 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 –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再由化学性质知D为羟酸,其中和当量为121±1,故D的分子量为122,因此,。
又由题意:E为氨基酸,分子量为75,所以E的结构为H2NCH2COOH。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答案)1. 说明下列名词:(答案)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 酯:由酸和醇脱水后形成的化合物;• 油脂:有有机酸酯和无机酸酯。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总称。
• 皂化值:工业上把1g 油脂完全皂化所需要的KOH 的毫克数叫做这种油脂的皂化值。
• 干性油:干结成膜快;• 碘值:100g 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称为碘值(又称碘价)。
有机化学 复习资料

RNH2 + C6H5SO2Cl R2NH + C6H5SO2Cl
R3N + C6H5SO2Cl
仲胺与醛、酮反应生成烯胺。烯胺作为亲核试剂可以与卤代烃、酰卤、 丙烯腈、α ,β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反应。 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为 R N
N
R ,重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为
利用上述反应的差别,可以区分三种胺。 ⑥ 与亚硝酸反应
H2O
R2C
N2 ,如重氮甲烷 CH2N2 。
利用芳香族重氮盐可以合成各种取代芳烃:
RNH2 + HNO2
R2NH + HNO2
ROH + N2
N O + H2O
N2X X 可以为 H、OH、卤素、CN 等。
X + N2
R2 N
HX
NH2 + HNO2
⑦ 氧化反应
N
+
NX -
重氮盐经 NaHSO3 或 SnCl2 还原形成苯肼。与芳香叔胺或苯酚进行取代 形成偶氮化合物。 重氮甲烷与活性氢化合物反应,形成甲基化产物。 4. 分子重排
OH RCOOR′ + H
+ +
OH OR′
H2O
(2) 碳环的形成
OR′
2
R
C
R
C
+ OH
主要方法: ① 分子内亲核取代; ② 烯烃与卡宾的加成; ③ 环加成反应,如 Diels-Alder 反应等。
OH R C OR′
+
O R C OH + R′ OH + H+
(3) 官能团的引入
OH H
5. 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乙酰乙酸乙酯的碳负离子可以与卤代烷、酰卤和α -卤代羧酸酯、α -卤代 酮等发生取代反应,形成的产物经酮式分解或酸式分解后,生成酮、酸、二 酮、酮酸等产物。 酮式分解:
有机化学:16 杂环化合物

S
H2 MoS2
S
29
3. 酸碱性
噻吩、呋喃——中性 吡咯——碱性极弱,呈弱酸性
KOH N H N + K
N H
pKa17.5
+ H2O
CH3MgI N H
乙醚
+ CH4 N MgI
30
N + K
+ CH3I
N CH3
四氢吡咯——与脂肪2°胺碱性相当
其共轭酸的pKa 11.3
N H
31
衍生物
糠醛
O CHO
糖脱水可生成糠醛衍生物,如在浓硫酸或盐酸 中,糠醛可与一些酚或芳胺衍生物产生颜色反应, 可以作为糖类的鉴别反应使用。
32
第四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一、吡喃
O
O
α-吡喃(2H-吡喃)
γ-吡喃(4H-吡喃)
O
O
O
O
α-吡喃酮
γ-吡喃酮
33
二、吡啶
1.结构 N吸电子能力较强, 为缺π 芳杂环,故比苯难 亲电取代和氧化反应,和硝基苯相似 6 6 sp2杂化轨道
N
34
2.性质
(1)溶解性
与水、乙醇、乙醚、石油醚等混溶
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其羟基或氨基衍生物因相互形成氢键,不能与水形 成氢键,水溶性下降 作为溶剂,能溶解极性或非极性有机化合物,也可 溶解某些无机盐,许多有机反应都采用吡啶作溶剂
35
2.性质
(2)碱性:
> (CH3)2NH > CH3NH2 > (CH3)3N > NH3 N H > N > NH2 > N H
44
有机化学答案下册

第十二章 羧酸习题解答1、解:(1)3-甲基丁酸 (2)3-(4-氯苯基)丁酸 (3)1,3-苯二酸 (4)9,12-十八碳二烯酸(5)CO 2H(6)HO 2CCO 2HOH(7)CO 2HCl(8)CO 2H2、解:(1) CH 3COOH + CH 3CH 2OHH +CH 3C OOC 2H 5(2) CH 3COOH + PCl 3CH3C O Cl + H 3PO 3(3) CH 3COOH + PCl 5CH 3C O Cl + POCl 3 + HCl(4) CH 3COOH + NH 3CH 3COONH 4(5) CH 3COOHCH 4NaOH,CaO+ Na 2CO 33、解:¼×ËáÒÒËáÒÒÈ©+ CO+ CO -(1)ÒÒ´¼ÒÒÃÑÒÒËá£-£- £« CO(2)乙酸草酸丙二酸-+CO 2+CO 2KMnO 4溶液+褪色-(3)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CO 2CO 2CO (4)4、解:(1)C 6H 5CH 2MgCl ,C 6H 5CH 2COOH ,C 6H 5CH 2COClNC CH 2Cl CH 2ClOHHOOC CH 2Cl CH 2Cl OH HOOC CH 2CN CH 2CN OH HOOC CH 2COOHCH 2COOHOH(2)5、解:H 2C CH 23C CH 2NaCN3CH 2H 3O +3CH 2COOH(1)CH 3CH 2CH 2H +∆H 3CHC CH 2HBr¹ýÑõ»¯ÎïCH 3CHCH 3BrNaCNCH 3CHCH 3CNH 3O +CH 3CHCH 3COOH(2)CH 3CH 2COOH P + BrCH 3Br OH -CH 3CHCOOHOH (3)CH 3CH 2COOH +(4)CH 3CH 2COOH P 2O5∆(CH 3CH 2CO)2OBrEt 2OMgBr CO 2H 2OCOOH 2C 2H 5(5)6三个碳原子,只能是CH 3CH 2COOH 。
环状结构的α构型和β构型

2.构型旳标识和表达措施
(1)构型旳标识 糖类旳构型习常用D / L名称进行标识。即编号最大旳
手性碳原子上OH在右边旳为D型,OH在左边旳为L型。 八个D型旳己醛糖旳名称及构型见P581,另有八个L型异 构体。
(2)构型旳表达措施 糖旳构型一般用费歇尔式表达,但为了书写以便,也
能够写成省写式。其常见旳几种表达措施为:
H OH
H OH
H OH
H OH
H OH
H OH
CH2OH
CH2OH
CH2OH
D-(+)- 葡萄糖
D-(+)- 甘露糖
D-(-)- 果糖
糖脎为黄色结晶,不同旳糖脎有不同旳晶形,反应中生成旳速 度也不同。所以,可根据糖脎旳晶型和生成旳时间来鉴别糖。
2.氧化反应
(1)吐伦试剂、费林试剂氧化(碱性氧化)
3.环状构造旳哈沃斯式(Haworth)透视式
糖旳半缩醛氧环式构造不能反应出各个基团旳相对空间位置。为了更 清楚地反应糖旳氧环式构造,哈沃斯透视式是最直观旳表达措施。
将链状构造书写成哈沃斯式旳环节如下: ①将碳链向右放成水平,使原基团处于左上右下旳位置。 ②将碳链水平位置弯成六边形状。 ③ 以C4-C5为轴旋转120°使C5上旳羟基与醛基接近,然后成环(因羟基 在环平面旳下面,它必须旋转到环平面上才易与C1成环。
下:
CHO
CHO
H OH
HO H
HO H
H OH
H OH
HO H
H OH
HO H
CH2OH
CH2OH
D-(+) 葡萄糖
L ( ) 葡萄糖
十六个己醛糖都经合得到,其中十二个是费歇尔一种人取得旳(于
有机、第十六章 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

运城学院
§16.9.3 卤硅烷的化学性质 一、水解 Si-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很活泼,极易水 解。反应需在中性介质中进行。
在酸或碱的作用下,硅醇脱水反应生成硅醚:
应用化学系
运城学院 二、醇解 卤硅烷与醇作用生成硅氧烷。 三、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在Grignard试剂或有机锂试剂作用下,Si-X键断 裂,Si-C键生成。
Si-Si键的键能较C-C键小,Si=C, Si=C双键不 稳定。 常见的有机硅化合物有:有机硅烷、卤硅烷、 硅醇、硅氧烷和硅醚。
应用化学系
运城学院 PhSiH3 苯基硅烷 (CH3)4Si 四甲基硅烷 (CH3)2SiCl2 二甲基二氯硅烷 (CH3)3SiOSi(CH3)3 六甲基二硅氧烷
(CH3)3SiOH C2H5Si(OC2H5)3 三甲基硅醇 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应用化学系
运城学院
§16.8
16.8.1 16.8.2 16.8.3 16.8.4
有机磷化合物
烷基磷的结构 有机磷化合物作为亲核试剂的反应 磷酸酯 有机磷农药
§16.9
16.9.1 16.9.2 16.9.3 16.9.4
有机硅化合物
有机硅化合物的结构 卤硅烷的制备 卤硅烷的化学性质 有机硅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
三、磺基的反应
应用化学系
运城学院 磺基可被氢原子、羟基、氰基等取代。 1、水解
2、碱熔与其它亲核取代反应
其它亲核试剂有氰基、氨、胺等。
应用化学系
运城学院
§16.5
芳磺酰胺(sulfonamides)
制备:
糖精(saccharin): 磺胺药物(sulfa drugs):
氨基苯磺酰胺 (sulfanilami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元素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重要性2、掌握C—M健的一般合成方法3、掌握过渡金属n -络合物的结构及合成上的应用4、了解有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C— M健的一般合成方法2、过渡金属n —络合物的结构及合成上的应用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时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必要的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
2、教学学时:4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重要性第二节C—M健的一般合成方法一、金属与卤代烃反应二、金属盐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三、烃类金属化反应四、金属或非金属氢化物与不饱和烃的加成第三节有机锂化合物有机锂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第四节第四节烷基硼化合物一、烷基硼及在合成上的应用二、烷基硼反应的立体化学第五节有机硅化合物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及在合成上的应用第六节过渡金属n —络合物一、过渡金属元素的成健特征二、不饱和烃n —络合物、夹心结构n —络合物、金属n —络合物的结构五、课后作业、思考题习题:3, 4, 5。
我们学习过的有机化合物,归纳起来主要是含有H , O, N , X及S, P等元素的碳化合物。
这些元素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碳相结合,形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有机化合物。
然而,能够与碳相结合的元素并非仅限于上述少数几个几素,除了零族元素以外,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碳相结合,形成了一大类新颖的有机化合物,它们被统称为元素有机化合物、严格地讲,元素有机化合物是指有机基团以碳原于直接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连结的化合物。
如果有机基团是通过氧原于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连接的,这一类化合物就不属于元素有机化合物。
本章将重点讨论锌、硼、硅及过渡元素的右机化合物、皱合前面已学过的有关镁、磷、硫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使我们对元素有机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16-1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重要性一、元素有机化台物的分类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地位从各元素与碳成链的类型,大体上可把元素有机化合物分为离子型化合物,d键化合物以及非经典键化合物等三大类型。
1.离子型化合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电负性很小。
它们所形成的烃基化合物,大多为离子型化合物,其通式为RM , R2M ,它们具有离子化合物的典型特征,可以把它们看作为烃R —H的盐类。
由K, Na, Ca, Sr, Ba等元素所形成的烃基化物,一般不溶于烃类溶剂,具有异乎寻常的反应活性,其溶液可以导电,对空气敏感,遇水发生剧烈水解。
2.d键化合物IB、川B及m —W B等元素电负性较大,它们主要生成d键化合物,即有机基团以d键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键合的化合物,在这类化合物中,虽然有些化合物的离子特性仍相当大,但大多数化合物是共价键占优势,典型的d键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比典型的离子键化合物小,具有挥发性,对空气稳定,一般溶于非极性溶剂。
3.非经典键化合物在元素有机化合物中,除了上述的离子型和d键型化合物外,还存在许多化合物,它们分子中的M—C键不能用普通的离子键或d键来描述,其中有一类是属于多中心键型化合物。
另一大类非经典键化合物是由过渡金属与不饱和烃、芳烃(包括非苯芳烃)形成的化合物,通称为过渡金属n —络合物。
二、元素有机化台物的重要性元素有机化合物在理论研究上丰富和发展了化学结构理论,它在实际应用上为工农业生产以及国防、尖端科学提供了性能优异的合成材料和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物质。
元素有机化合物作为有机合成试剂利有机反应的高教、高选择性催化剂,近二十多年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展迅速。
§ 16-1 C —M键的一般合成方法合成金属或非金属的 C 一 M 键的方法很多,这里将结合以下各节的有关内容较 典型的制法介绍如下:一、金属与卤代烃反应利用金属句卤代烃直接反应制备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历史悠久。
典型的例子 是格氏试剂合成法,有机锂化合物也主要用该法制备。
” -G&CI + 2口 汎-(:"加口+Li 口二、金属盐与有机金属化台物反应利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有机化合物与其他金属盐类 (如卤化物)反应,来合成其他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此反应可看作是复分解反应。
2C 2H s Li+Zn(:!: —-(C-HjJjZn + 2I J Q iQHaMgCl F CdCk —•(QHJiCd + ZMgCh 3C fl H 5 M e Br + BF*MgRrF2(.^H t MgRr 卜 迥—YG 區bSig 辽MgRiCl 3&出屈尺由+A]Cb —(C ,H 3)J A] + 3M K BrCI三、烃类的金后化反应■ XJ Lj .GH& + Na- <\H ;Na + L yH ? 环戊二册四、金属或非金属氢化物与不饱和烃加成THI< ”、RCn —cib + HIL - FRCHQHJP- or: -RCH —Clb I H- Si<h 一 A _ RO4&H£i (?bB —L.§ 16-2有机锂化台物、结构和性质1- 2L ,i25V-LiBr+ x-GKAi —锂的烃化物具有碱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些通性;例如,化学性质很活泼•暴露在空气中立即自然与水及水蒸气迅速反应等。
但是行机理化合物在化学键特性上和一些主要的物理性质上同其他碱金属有机化合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有机理化合物通常为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烷基锂的反应活性与分子缔合度很有关系、缔合作用降低了烷基锂的反应活性,聚集态的活性远低于单体烷基锂的活性。
、有机锂化台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在碱金属有机化合物中以有机锂化合物的活性最小,但要比格氏试剂更活泼些,反应方式与格氏试剂相同。
1.与CO2及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烷基锂与C02反应生成羧酸盐,酸化转变为羧酸,这是实验室里合成羧酸的一种方法。
CO?RLi 一- RCOOIJ 一:一RCnOH2.与碳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烷基锂与醛、酮反应分别得到第二醇和第三醇。
反R rI _ HjC)H iHL I +X?=Q R—O 亠0 Li1- - —R— C - OHR" - 丨I3.与羧酸反应4与a 、B —不饱和碳基化合物的共扼加成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与 1, 4—不饱和酮的加成反应 1, 2—加成和1 , 4—加成 方式都可能发生,而有机铜锂试剂对 1, 4—不饱和酮的加成选择性极好,基本上生成1, 4 —加成产物。
例如:99%CH,C)!IIC C —ICH 3 72%§ 16-3有机硼化合物硼和铝同为川A 元素,可是硼的化学行为不太象侣而象硅。
硼可以形成许多硼 氢化合物,简称为硼烷。
一、二硼烷最简单的硼烷是 BH 3,它不能游离存在,倾向于二聚为比较稳定的二硼烷 B 2H 6。
二硼烷为气体(沸点一92C ),在空气中自燃,遇水立即水解为出和B(0H)3。
2NaBH 4 + 2CH 3COOH -B 2H 6 +2^ +2CH 3COONaI』+ (CH ?)s CuLi-1)乙, lOrrnn <■-CH 2—CH3NaBH 4 + 4BF 3 * 0 (C/J 2 m+3NaBF 4 +4 (C 2H S ) 20二、烷基硼硼烷中的氢被烃基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烃基硼烷。
RBHRBH 一烃基硼烷二烃基硼烷最简单的三烃基硼烷是三甲基硼烷, 分子中的硼呈 平面三角形构型。
三烃基硼烷形成配位化合物后, 硼呈 变成四面体构型。
B十:NH, --------- — _I/八CH S C 比 CH.平面构型 阿闻侔构塑 W 杂此)3’杂比)/RCH=CH,.、KC 由CH 尹吃兔比― RCH^CHjBH ,. ---------------- (KCHjCH^EH一烷基硼烷二烷基硼烷RCH=CH ?------- 1(RCH 2CH 2) 3B三烷基珈烷三、烷基硼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硼氢化-还原烯烃的硼氢化-还原相当于烯烃的双键发生顺式加氢,最后得到烯烃的还原产物烷烃。
RB 三烃基硼烷sp 2杂化,分子的立体形象是 sp 3杂化,分子的立体形象转*NH SRC = CH+l/ZB^Hg — R^C = CH+R 2BH —2.硼氢化-卤化烯烃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硼氢化-卤化反应相当于烯烃的双键与卤化氢发生反马氏规则的加成,产物是卤代烃。
例如,三烃基硼烷在氧化剂氯胺T的存在下,可以和碘化钠发生反应,得到的产物相当于原料烯烃与碘化氢发生了反马氏规则的加成。
3.硼氢化-氧化烯烃的硼氢化-氧化相当于烯烃的双键和水发生反马氏规则的加成,可以用来制备醇。
而炔烃的硼氢化-氧化则可以用来制备醛和酮。
CH.CH/C=CHC2H5 CHCH^C 尹5B£V THF硼氯化「C = C\H> n-C4H9CHjCHO4.硼氢化-加成许多烃基硼烷可与类化合物。
a , 3 -不饱和醛、酮发生1 , 4-加成,继而水解得到醛、酮烯悭R S B^H2=CH-C-CH^RCH2CH=C-CHRCH2CH2CCHCH3COOH L H.H2o5J oir氧化'u ru异松垛磐B位上有烷基取代的a,3 -不饱和醛、酮要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才能顺利进行此类反应。
少数烷基硼烷可与醛发生1 , 2-加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得到醇。
H2O2J OH"5.硼氢化-烃基化在碱性条件下,烷基硼烷可使a -卤代羰基化合物发生烃基化反应,这是在羰基a -碳上接长碳链的良好方法。
a +峡罰(»B啓严卞D YH J-OR6. 选择性还原许多烃基硼烷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还原剂,它们能使醛羰基、酮羰基顺利还原,而分子中的硝基、酯羰基、羧酸羰基等不受干扰。
还原的立体选择性也很高。
CH5CCOOC2H5〔—孩基円-[3. 3.1]壬顷旦<CH3CHCOOC^H582畑7. 烯烃的立体选择性合成乙烯基硼烷的衍生物在制备Z型烯烃、E型烯烃、共轭E, E-二烯烃、共轭Z,E-二烯烃和共轭Z, Z-二烯烃方面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例如,将碘加到烯基、二烷基或环烷基硼烷的碱溶液中,硼原子上的一个烷基基团转移到邻近的碳原子上,生成Z型烯烃。
而烯基、二烷基硼烷同溴化腈反应则生成E型烯烃。
又如,二烯基氯代硼烷在甲基铜诱导下发生偶联反应可得到立体化学纯度很高、产率很好的(E, E)-1 , 4-二烯化合物。
> CHXH,C= C< 2 SCH3CH/K CH2CH3烃基硼烷涉及到的反应丰富多样,而且大都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立体选择性好、产率高等优点,它们在精细有机合成方面、特别是在天然产物的立体合成方面显现了很好的应用价值。
§ 16-2 有机硅化合物一、有机硅化合物的结构硅是第W A元素,位于碳之下,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2,硅在大多数化合物中处于sp3杂化状态,是四价元素,当它以单键与四个不同的基团相连时,分子的立体形象呈四面体结构,有一对光活性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