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入输出和变量
输入输出-说明书

• 1.首先需要熟悉I/O模块的接法 打开控制柜,可以看到门上的KEBA控制器, 有两个I/O模块:DM272/A • 通常情况下,现场客户只允许使用第二个 DM272/A。见下图
控制按钮的编制
输入接线图:
1为电源,19为24V,20为0V; 2 为输出,IODout(8-15); 3 为输入,IODin (8-15);
右开关
19
左开关 DI2 10
图中的10;12;分别为 示教器中的输入变量的IODin 点;
DI4
12控制按钮的编制• 2.在示教器上建立2个输入变量,对应到模 块上的10;12;(注意:全局中-新建-输 入输出-DIN)
控制按钮的编制
a.点击下 看到如下界面: ,选择变量监控。可以
控制按钮的编制
b.选择全局
控制按钮的编制
• c.建立变量
控制按钮的编制
控制按钮的编制
• 在输入输出模块中选择DIN,如下图
控制按钮的编制
• 修改名称,确认。
zuoxinhao
控制按钮的编制
• 在变量界面中,点开全局的“+”,找到刚刚 建立的“zuobianxinhao”变量。
zuoxinhao:DIN
控制按钮的编制
• 在后面选择 ;输入10;
zuoxinhao:DIN
控制按钮的编制
10
zuoxinhao:DIN
控制按钮的编制
• 建立完成后,就下图;
zuoxinhao:DIN
控制按钮的编制
• 再按照上述步骤,将youxinhao的变量建好。
高中数学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2 基本算法语句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知识提炼】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名称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格式INPUT“提示内容”;___________“提示内容”;_______变量=_______变量PRINT表达式表达式名称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功能把程序执行时新输入的值赋给_____在计算机屏幕上输出_____、_____的值和_____信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一般先计算“=”___________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_____的变量举例INPUT xINPUT“a=”;aPRINT yPRINT“y=”;ypi=3.14i=i+1变量常量变量系统右边表达式左边【即时小测】1.思考下列问题:(1)输入语句和赋值语句都可以给变量赋值,二者有何不同?提示:输入语句可使初始值与程序分开,利用输入语句改变初始数据时,程序不变,而赋值语句是程序的一部分,输入语句可对多个变量赋值,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2)程序中如果连续多次对变量赋值,那么这个变量的值最后是多少?提示:变量的值总是最后一次赋给它的值,例如:x=2,x=x+1,x=5执行完每个语句时,x的值依次为2,3,5,而执行完整个程序后,x 的值为5.2.下列输入语句正确的是 ( )A.INPUT XB.INPUT X+3C.INPUT “学生身高”D.INPUT X=3【解析】选A.“提示内容”及后面的分号可省略,直接输入;B错,X+3是代数式,不是变量;C错,只有“提示内容”而没有变量;D错,X=3是等式而不是变量.3.下列给出的输入语句中,①INPUT a;b;c②INPUT x=3③INPUT a,b,c④INPUT“a=,b=”,a,b⑤INPUT“a=,b=”a,b.正确的选项是 ( )A.①②⑤B.③C.②③D.③④⑤【解析】选B.判断一个输入语句正确与否,关键是要理解输入语句的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部分.故选③.4.下列给出的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①PRINT A=4 ②PRINT“你的姓名”XM ③PRINT a,b,c④PRINT 20,3﹡2 ⑤PRINT S【解析】结合输出语句格式,对照说明内容,比较可得结论.可知①中有赋值号“=”是不正确的,②中双引号与XM间要加分号“;”.答案:③④⑤5.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①3=B ②x+y=0 ③A=B=-2 ④T=T﹡T【解析】根据赋值语句的格式可知,赋值号左侧为单个变量,右侧为表达式(赋值语句有运算功能),故填④.答案:④【知识探究】知识点1 输入语句与输出语句观察如图所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输入语句的作用是什么?问题2: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应注意哪些问题?【总结提升】1.对输入语句的两点说明(1)INPUT语句又称“键盘输入语句”,当计算机执行到该语句时,暂停并等候用户输入程序运行需要的数据.此时,用户只需把数据由键盘输入,然后回车,程序将继续运行.(2)“提示内容”的作用是在程序执行时提示用户将要输入的是什么样的数据.如:INPUT“语文,数学,外语成绩=”;a,b,c.“提示内容”及后面的“;”可省略,直接输入,如:INPUT a,b,c.2.对输出语句的三点说明(1)PRINT语句又称“打印语句”,将结果在屏幕上显示出来.(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出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如:PRINT“该学生的总分=”;S(3)具有计算功能.可以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如:PRINT 12/3PRINT APRINT 5PRINT “I am a student!”3.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应注意的问题(1)输入语句:①“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原样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隔开;②一个输入语句可以含有多个变量,中间用“,”隔开.(2)输出语句:①“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原样输出;②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表达式之间用“,”隔开;③计算机计算表达式的值再输出,即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④用来分隔提示内容及表达式的引号、分号等不会输出.知识点2 赋值语句观察如图所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赋值语句中的“=”与“等号”意思一样吗?问题2:赋值语句常用哪些形式?【总结提升】1.对赋值语句的五点说明(1)在代数中A=B与B=A是等效的两个等式,而在赋值语句中则是两个不同的赋值过程,如A=B是将B的值赋给变量A,而B=A是将A的值赋给变量B.(2)“=”右边可以是常量、变量或算式,如X=6,A=B,当表达式为一算式时,如C=X+Y,是指先计算X+Y的值,再把该值赋给C,所以赋值语句具有计算功能.(3)“=”左边必须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常量.如:15=a,x+y=c 都是错误的.(4)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对几个变量连续赋值,但可以辗转赋值,如A=B=10是不正确的,但可以写成:A=10,B=A,赋值后,A的值是10,B的值也是10.(5)可给一个变量多次赋值,但只保留最后一次所赋的值.如:A=5,B=3,A=A+B,执行后A的值为8.2.赋值语句的三种常用形式(1)赋给变量常数值,如i=1,这个式子表示的是将“1”这个值赋给“i”.(2)赋给变量其他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如a=b这个式子表示的是将“b”的值赋给“a”.(3)将含有变量自身的表达式赋给变量,如i=i+1,这个式子表示的是将“i+1”的数值赋给“i”,即表示“i”的值自身加1.【知识拓展】利用赋值语句交换两个变量的值在算法中经常需要将两个变量的值互换,这时可通过赋值语句实现,但要引进第三个变量.例如,要将变量a与b的值互换,可通过以下三个赋值语句实现:c=bb=aa=c【题型探究】类型一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典例】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 )①输入语句INPUT a;b;c;②输入语句INPUT x=3;③输出语句PRINT A=4;④输出语句PRINT 20,3﹡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2.(2015·包头高一检测)下列程序若输出的结果为3,则输入的x值可能是 ( )INPUT“x=”;xy=x﹡x+2﹡xPRINT yENDA.1B.-3C.-1D.1或-33.(2015·太原高一检测)利用输入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下面能实现这一功能的语句是 ( )A.INPUT“A,B,C”a,b,cB.INPUT“A,B,C”;a,b,cC.INPUT a,b,c;“A,B,C”D. PRINT“A,B,C”;a,b,c【解题探究】1.典例1中输入语句有怎样的格式?“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什么符号隔开?提示:输入语句的格式是:INPUT“提示内容”;变量.其作用是输入信息,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隔开.2.典例2中由输出的结果为3,可得到怎样的等式?提示:因为输出的结果为3,由此可得x2+2x=3.3.对于输入语句,提示内容与输入内容之间要用什么符号连接?两者有何顺序?提示:提示内容与输入内容之间要用“;”隔开,提示内容在前,输入内容在后.【解析】1.选D.①错,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变量之间用“,”隔开;②错,INPUT语句中不能是表达式;③错,PRINT语句中不用赋值号“=”;④对,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2.选D.根据条件可知,x2+2x=3,解得x=1或-3,所以答案为D.3.选B.提示内容与输入内容之间要用“;”隔开,故A错;提示内容在前,输入内容在后,故C错;输入语句用“INPUT”而非“PRINT”,故D错.【方法技巧】解决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要明确的三个问题(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变量或表达式(输入语句无计算功能),若输入多个数,各数之间用“,”隔开. (2)计算机执行到输入语句时,暂停,等候用户输入“提示内容”所提示的数据,输入后回车,则程序继续进行,“提示内容”及其后的“;”可省略.(3)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数,变量或表达式的值(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或字符,程序中引号内的部分将原始呈现.【变式训练】下列输出语句书写不正确的是 ( )A.PRINT SB.PRINT S=4C.PRINT “S=”;SD.PRINT (a+b+c)/3【解析】选B.由输出语句的格式及功能知A,C,D正确,不能直接输出S=4,故B不正确.类型二 赋值语句及相关问题【典例】1.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 )A.a+b+c=1B.2=0C.2a=b=1D.n=n+12.(2015·淄博高一检测)下列算法:①z=x;②x=y;③y=z;④输出x,y,关于算法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换了原来的x,yB.让x与y相等C.变量z与x,y相等D.x,y仍是原来的值3.(2015·邢台高一检测)阅读下列程序,并指出当a=3,b=-5时的计算结果:a= ,b= .INPUT“a,b=”;a,ba=a+bb=a-ba=(a+b)/2b=(a-b)/2PRINT“a,b=”;a,bEND【解题探究】1.赋值语句中的“=”与数学中的“=”意义相同吗?提示:意义不同.赋值语句中的“=”的右边可以是常量、变量或算式,而“=”的左边必须是变量,而不是表达式.2.典例2中利用赋值语句如何交换两个变量?提示:通过三个赋值语句和一个中间变量来实现.3.典例3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提示:要注意“=”是赋值号,而非原来的等号,其作用是将它右边的确定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变量的取值只与最后一次赋值有关.【解析】1.选D.对于A,赋值号左边不能为表达式;对于B,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对于C,不能给多个变量同时赋值.2.选A.本算法利用了中间变量z,使x,y的值进行了互换,故选A.3.因为a=3,b=-5,所以a=a+b=3-5=-2,b=a-b=-2-(-5)=3,a=(-2+3)/2=答案: 【延伸探究】1.(改变问法)若本题3条件不变,将程序变为INPUT“a,b=”;a,ba=a-bb=a+ba=(a+b)/2b=(a-b)/2PRINT“a,b=”;a,bEND则a= ,b= .【解析】因为a=3,b=-5,所以a=a-b=3-(-5)=8,b=a+b=8+(-5)=3,答案: 2.(改变条件)若本题3的程序不变,将“a=3,b=-5”变为“a=-5,b=3”,又如何求解?【解析】因为a=-5,b=3,所以a=a+b=-5+3=-2,b=a-b=-2-3=-5,a=(-2-5)/2=答案:【方法技巧】赋值语句的几种常见形式(1)赋予变量常数值,如a=1.(2)赋予变量其他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如b=a,b=2a+1.(3)变量自身的值在原值上加常数或变量,如i=i+1,i=i+S.【拓展延伸】数学符号与程序符号的比较功能数学符号程序符号或函数乘法运算符×﹡除法运算符÷/指数运算a x a^x不大于≤<=不小于≥>=功能数学符号程序符号或函数不等号≠<>绝对值|x|ABS(x)算术平方根SQR(x)逻辑“且”运算AND逻辑“或”运算OR【补偿训练】已知如图所示的程序.INPUT “A,B,C=”;A,B,CA=A+BB=B-AC=C/A﹡BPRINT“C=”;CEND若输入A=3,B=2,C=5,则输出的结果为 .【解析】阅读程序,由A=3,B=2,C=5,A=A+B,可得A=5,又根据语句B=B-A,可得B=-3,又C=C/A﹡B,所以输出结果为C=-3.答案:C=-3【延伸探究】1.(改变问法)若本题条件不变,将程序变为INPUT “A,B,C=”;A,B,CA=A-BB=B+AC=C/A﹡BPRINT “C=”;CEND则输出的结果为 .【解析】阅读程序,由A=3,B=2,C=5,A=A-B,可得A=3-2=1,又根据语句B=B+A=2+1=3,又C=C/AB,则C=5/13=15,所以输出结果为C=15.答案:C=152.(改变条件)若本题的程序不变,将“A=3,B=2,C=5”改为“A=5,B=3,C=2”,结果又如何呢?【解析】阅读程序,由A=5,B=3,C=2,A=A+B可得A=5+3=8,又根据语句B=B-A=3-8=-5,又C=C/AB,则C=2/8(-5)= 所以输出结果为C=类型三 程序框图与程序设计语言的相互转化【典例】1.(2015·抚顺高一检测)如图是一个用基本算法语句编写的程序,根据程序画出其相应的程序框图.INPUT “x,y=”;x,y x=x/3y=2﹡y^2PRINT x,yx=2﹡x-yy=y-1PRINT x,yEND2.给出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的算法语句.【解题探究】1.典例1中由程序画程序框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提示:由程序画程序框图需要注意:(1)赋值语句可以用来计算;(2)程序框图中要有起止框,反之由程序框图写程序时,不要忘记最后的“END”.2.典例2中程序框图的处理框对应其程序中的什么语句?提示:程序框图的处理框对应其程序中的赋值语句.【解析】1.程序框图为:2.程序如下:INPUT “x,y=”;x,y x=x/2y=3﹡yPRINT x,yx=x-yy=y-1PRINT x,yEND。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
三、概念形成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标 准
Liangxiangzhongxue
概念2.赋值语句 概念2.赋值语句 2. 在表述一个算法时,经常要引入变量, 在表述一个算法时,经常要引入变量,并赋给变量 一个值。 一个值。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的一个具体确定 赋值语句。 值得语句叫做赋值语句 值得语句叫做赋值语句。在算法中赋值语句是最基 本的语句。 本的语句。 格式为:变量名= 格式为:变量名=表达式 赋值语句中的“ 称做赋值号 赋值号。 赋值语句中的“=”号,称做赋值号。赋值语句的 作用是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 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 作用是 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 , 然后把 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 ( 与传统计算中的 等号略有不同) 等号略有不同)
在Scilab界面窗口输入: Scilab界面窗口输入: 界面窗口输入 -->x=input(“ name?” string” -->x=input(“What is your name?”,“string”) >x=input( name?---> What is your name?-->zhangsan x= zhangsan 利用Scilab软件进行演示 利用Scilab软件进行演示 Scilab Bqr6401@
三、概念形成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标 准
在Scilab的文本编辑器中写出如下程序: Scilab的文本编辑器中写出如下程序: 中写出如下程序 a=input(“yuwen” a=input(“yuwen”); b=input(“shuxue” b=input(“shuxue”); c=input(“yingyu” c=input(“yingyu”); pjf=(a+b+c)/3 Bqr6401@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2.程序语言 程序语言 (1)输入语句 ) 在例1程序中的第 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 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 语句就是输入语句 在例 程序中的第 行中的 语句就是输入语句. 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提示内容” 提示内容 其中, 提示内容”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 信息。INPUT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 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 信息。INPUT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还可以给 多个变量赋值,其格式为: 多个变量赋值,其格式为: INPUT “提示内容 ,提示内容 ,提示内容 ,…”; 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 提示内容 ; 变量1,变量2,变量3, 变量 ,变量 ,变量 ,… 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必须用分号“ 隔开. 注:①“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必须用分号“;”隔开 提示内容”之间以及各变量之间必须用逗号“ ② 各“提示内容”之间以及各变量之间必须用逗号“, 隔开.但最后的变量的后面不需要句号 但最后的变量的后面不需要句号. ”隔开 但最后的变量的后面不需要句号
输入语句 条件语句
输出语句 循环语句
赋值语句
的图像时, 例1、用描点法作函数 、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像时, 的图像时 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 编写程序, 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 给定一个x的值 求函数值. 的值,求函数值 给定一个 的值 求函数值
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A=10 程序: 程序: A=A+15 PRINT A END
A的输出 的输出 值是多少? 值是多少
的值, 例4: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 :交换两个变量A 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程序: 程序: INPUT A,B 程序中的3个赋值 程序中的 个赋值 PRINT A,B , 语句用来交换两 X=A 个变量的值.变量 个变量的值 变量 A=B B=X X的作用是什么 的作用是什么? 的作用是什么 PRINT A,B , END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 “提示内容”和“;” 可以省略 2、表达式可以是变量、计 算公式或系统信息,输出多 个表达式时,表达式之间用 “,”隔开 3、有计算功能
算法步骤:
程序框图:
开始 输入x
程序:数学
符号
程序符号
×
÷
*
/ a^b
≤
输出y
<=
>=
≥
结束
≠
<>
例2:已知程序如右图: 输出的A等于多少?
A=10 A=A+15 PRINT A END
A=10 A=右图: 在横线上补充程序,使最后 A的输出值是30.
例3:程序如图所示:请分析程序的作用是什么?
INPUT “A=”;A INPUT “B=”;A PRINT A,B X=A A=B B=X PRINT A,B END
作用: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 值,并输出交换前和交换后 的值。 方法:引入第三个变量
说 1、 “提示内容”和“;” 明 可以省略
2、可以输入多个变量但 中间需用“,”隔开 3、无计算功能
课后作业:
1、课本P24 练习2、3、4
2、试对生活中某个简单问题或是常见数学问题, 利用所学基本算法语句等知识来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要求写出算法步骤,画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设计。
输出y 结束
第三步:输出y的值。
程序框图:
开始
输入x
程序: 数学符号与程序符号的互化
数学符号 × ÷ ≤ ≥ 程序符号 /
INPUT “x=”; x*
y x 24 x 30
3
y=x^3—24*x+30 a^b PRINT “y=”; >= y END <>
高中数学必修3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课件

语句n 语句n+1
探究新知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等。为了实现算法中的 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 算法语句: 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条件 语句 循环 语句 这就是这一节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算法语句。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输入、输出语句 和赋值语句。
输出S
PRINT “S=”; S
〖思考〗:在课本图1.1-2程序框图中的输出框的内容怎样用输出语句来表达? 参考答案: 输出框:PRINT “n是质数.” PRINT “n不是质数.”
探究新知
【例题解析】 〖例2〗: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分析:先写出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再进行编程。
课堂小结
基本算法语句
三、赋值语句 1、一般格式:
变量=表达式
2、说明: ①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计算。 ②赋值语句中的“=”称为赋值号。 ③赋值语句右边必须是一个数据、常量和算式,左边必须是变量,不能为表达式。 ④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 ⑤不能用赋值号进行代数式的演算。 ⑥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⑦可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近被赋予的值。
y=x^3+3*x^2-24*x+30 ---------赋值语句
PRINT x -------------------------输出语句
PRINT y -------------------------输出语句
END -------------------------表示结束
探究新知
逻辑函数的逻辑功能的五种表示方法(一)

逻辑函数的逻辑功能的五种表示方法(一)逻辑函数的逻辑功能的五种表示逻辑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函数,它主要用于描述不同条件下的逻辑关系。
逻辑函数的逻辑功能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下面将详细介绍五种常见的表示方法。
1. 真值表表示真值表是逻辑函数最常见的一种表示方法,它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逻辑函数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输出结果。
对于一个逻辑函数,输入条件可以有多个,每个输入条件都有两种可能的取值:真(1)或假(0)。
真值表根据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和对应的输出结果,列出了逻辑函数的所有情况。
以与门(AND gate)为例,它的真值表如下所示:输入1 | 输入2 | 输出 ||||——| | 0 | 0 | 0 | | 0 | 1 | 0 | | 1 | 0 | 0 | | 1 |1 | 1 |2. 真值公式表示真值公式是逻辑函数的另一种常见表示方法,它通过逻辑运算符和逻辑变量来描述逻辑函数的逻辑关系。
逻辑运算符包括与(∧)、或(∨)和非(¬),逻辑变量表示逻辑函数的输入条件。
对于与门来说,它的真值公式可以表示为:输出 = 输入1 ∧ 输入2。
3. 简化逻辑公式表示简化逻辑公式是在真值公式的基础上,经过化简处理得到的一种简化形式。
化简的目的是通过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将逻辑函数表示为更简洁的形式。
继续以与门为例,其真值公式为:输出 = 输入1 ∧ 输入2。
通过逻辑代数的化简规则,可以将其简化为:输出 = 输入 1 × 输入2。
4. 逻辑图表示逻辑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法,使用逻辑门和连接线来表示逻辑函数的逻辑关系。
逻辑门有与门、或门和非门等,连接线表示逻辑变量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
与门的逻辑图如下所示:and_gateand_gate5. 逻辑符号表示逻辑符号是逻辑函数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它使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逻辑运算符和逻辑变量。
常见的逻辑符号包括∧(与)、∨(或)和¬(非)等。
同样以与门为例,它的逻辑符号表示为:输出 = 输入1 ∧ 输入2。
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3

4.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不同.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 来没有值,则在执行赋值语句后,获得一个值.如果原已有值,则执行 该语句后,以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代替该变量的原值,即将原值 “冲掉”.如: N=N+1 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但在赋值语句中可以,意思是将N的原值加 1,再赋给N,即N的值增加1. 5.赋值语句后没有分号“;”结尾时,界面窗口内显示变量赋值后的 结果;有分号“;”结尾时,则不显示结果.Scilab命令一般以分号“;”作 为结尾,每输完一行都要按回车键“Enter”确认输入内容. 6.对于一个变量可以进行多次赋值,但最终该变量的值以最后一 次所赋的值为准.
知识拓展1.“input”又称“键盘输入语句”,当计算机执行到该语句时, 暂停并等候用户输入程序运行需要的数据.此时,用户只需把数据 由键盘输入,然后回车,程序将继续运行. 2.“提示内容”的作用是在程序执行时提醒用户明确将要输入的 是什么样的数据. 3.无计算功能.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 函数、变量或表达式. 4.变量是指程序运行时其值可以变化的量,我们可以通俗地把它 比喻成一个盒子,盒子内可以存放数据,必要时可随时更换盒子内 的数据.
【做一做 3】 读下列两个程序,回答问题. ①x=3; y=4; x=y; print(%io(2),x,y); ②x=3; y=4; y=x; print(%io(2),y,x); (1)上述两个程序的运行结果分别是 , ; (2)上述两个程序中的第三行有什么区别? 解:(1)4,4 3,3 (2)题中两个程序中的第三行的区别是:①中“x=y”是将 y 的值赋 给 x,②中“y=x”是将 x 的值赋给 y.
【做一做1】 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
A.x=3B.3=x C.x-3=0 D.3-x=0 答案:A 2.输入语句 (1)在Scilab中常用的输入语句为“input”. 格式为:a=input(“提示内容”); (2)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输入语句的一般 格式中“=”左边指要输入数值的变量的名称,括号内的提示内容的 作用是在程序运行后,在屏幕上输出显示一些与该变量有关的信息, 是对变量的一种解释,目的是为了让程序执行者更方便、更精确地 输入相应变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