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气候公报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03年气候公报

浙江省2003年气候公报

摘要------------------------------------------------------------------------------------------------------1一、基本气候概况-----------------------------------------------------------------------------------21、气温-------------------------------------------------------------------------------------------22、降水-------------------------------------------------------------------------------------------43、日照-------------------------------------------------------------------------------------------7二、重要气候事件-----------------------------------------------------------------------------------91、高温-------------------------------------------------------------------------------------------92、干旱------------------------------------------------------------------------------------------113、热带气旋------------------------------------------------------------------------------------134、暴雨------------------------------------------------------------------------------------------145、冬春季阴雨---------------------------------------------------------------------------------146、寒潮------------------------------------------------------------------------------------------147、大雪------------------------------------------------------------------------------------------148、大雾------------------------------------------------------------------------------------------15三、气候影响评价----------------------------------------------------------------------------------161、气候与农作物-----------------------------------------------------------------------------162、气候与水资源-----------------------------------------------------------------------------163、气候与生态--------------------------------------------------------------------------------174、气候与交通--------------------------------------------------------------------------------18 特写:人工增雨斗旱魔-------------------------------------------------------------------------封三2003年度(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浙江省气候突出特点是: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总量偏少,夏秋严重干旱,梅雨来迟去早。

199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199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4年,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中共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下,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力拼搏、开拓前进。

一年来,财税、金融、外资等改革措施进展顺利,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继续快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新的改善。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6亿元,按可出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23.5%。

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工业企业的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较重,生产经营困难;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一、农业1994年,全市农业增加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在确保完成国家合同定购任务的前提下,根据高层需要,继续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全年农业总产值56.8亿元,其中种植业产业值25.0亿元,下降1.6%;牧业产值10.9亿元,增长4.8%;渔业产值13.9亿元,增长28.7%。

“菜篮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肉、禽、菜、果和水产品等品种增多、质量提高、产量增加,但由于气候影响等原因,部分农副产品产量有所下降。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1994年,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劳力2800万工日,比上年增长7.0%,完成土石方2642万立方米,增长7.4%;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86千公顷。

横山、黄坛水库除险、加固、扩容和姚江流域治理一期,大目涂围垦等工程全面竣工并发挥效益。

宁波市气候公报

宁波市气候公报

宁波市气候公报(宁波市气候影响评价)2018年冬季宁波市气象台综述2018年冬季气温与常年基本持平,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略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冬季低温雨雪冰冻、大风、阴雨寡照等对农业、林业、交通、旅游和人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基本气候概况一、气温2018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为6.5℃,与常年同期持平。

市区冬季平均气温为6.5℃,较常年偏低0.1℃。

宁波市冬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图2017年12月全市平均气温7.9℃,较常年偏高0.1℃;2018年1月5.5℃,较常年偏高0.1℃;2018年2月6.2℃,较常年偏低0.5℃。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7.6℃,出现在1月13日(镇海);极端最高气温为21.8℃,出现在2月28日(北仑)。

二、降水2018年冬季全市平均降水量203.9mm,较常年略偏多。

12月34.6mm,较常年偏少3.5成;1月118.3mm,较常年偏多6.3成,其中镇海和北仑分别为建站以来第二和第三高;2月47.4mm,较常年偏少3.8成。

宁波市冬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图2018年冬季全市平均降水日数35.3d,较常年偏多2.4d。

12月降水日数9d,与常年基本持平;1月降水日数17d,与常年偏多4.9d;2月降水日数10.3d,较常年偏少2.4d。

三、日照2018年冬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338.9h,较常年略偏少。

12月日照时数132.4 h,与常年基本持平;1月日照时数79.1 h,较常年偏少2.7成;2月日照时数126.5h,较常年偏多2.5成。

宁波市冬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图四、气温和降水地区分布宁波市2018年冬季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图宁波市2018年冬季降水量空间分布图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一、入冬12月冷空气频繁,并伴有阶段性低温,受冷空气影响,5日全市入冬。

二、阴雨寡照1月上旬和下旬多阴雨天气,3日至8日全市累计平均降水量54.1mm,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降水日数5.6天,为历史同期第二多,日照时数仅0.1h,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下旬降水日数达8.1 d,降水量达57 mm,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历史同期第五低。

宁波市气候公报

宁波市气候公报

宁波市气候公报(宁波市气候影响评价)2019年夏季宁波市气象台综述2019年夏季(6~8月)平均气温偏低,降水量明显偏多,降水日数偏多,日照时数偏少;强对流和台风等对农业、交通、水利、安全及人民生活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基本气候概况一、气温2019年夏季全市平均气温为26.4℃,较常年偏低0.4℃。

6月平均气温23.7℃,较常年偏低0.4℃;7月平均气温27℃,较常年偏低1.4℃;8月平均气温28.4℃,较常年偏高0.5℃。

宁波市夏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图夏季极端最低气温为15.6℃,出现在6月15日(镇海);极端最高气温为38.6℃,出现在7月26日(慈溪)。

二、降水2019年夏季全市平均降水量877.3mm,较常年偏多6成,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6月降水量238.9mm,较常年偏多1.9成;7月降水量227.7mm,较常年偏多4.3成;8月降水量410.7mm,较常年偏多1.1倍,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宁波市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图2019年夏季全市平均降水日数51d,较常年偏多7.5d。

6月降水日数17.5d,较常年偏多1.4d;7月降水日数17.4d,较常年偏多4.7d;8月降水日数16.1d,较常年偏多1.5d。

三、日照2019年夏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439h,较常年偏少2.3成。

6月日照时数105.7h,较常年偏少2.3成;7月日照时数134.7h,较常年偏少4成;8月日照时数198.6h,接近常年略偏少。

宁波市夏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图四、气温和降水地区分布宁波市2019年夏季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图宁波市2019年夏季降水量空间分布图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一、梅雨今年我市6月17日入梅,7月17日出梅,梅期30d,梅雨量(mm):全市平均399,宁海483、象山436、余姚403、慈溪386、镇海386、奉化381、江北363、海曙357、鄞州341、北仑314;梅期总体呈三个特点:一是入梅略偏晚(常年入梅6月13日)、出梅明显偏迟(常年出梅7月7日),梅期长(常年平均24天),梅雨量比常年平均(240)偏多66%,是1997年以后最多的一年;二是梅雨典型,出现多轮强降水过程;三是梅雨量分布不均,局地性短时强降水天气多发。

宁波气候公报-宁波天气

宁波气候公报-宁波天气

宁波市气候公报(宁波市气候影响评价)2016年度宁波市气象台综述本公报简要介绍2016年宁波市气候概况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同时也让公众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宁波市的气候变化情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宁波市2016年度(2016年1~12月)天气气候总体较为异常,但气象灾害影响程度一般;全市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多,降水日数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少;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雨雪冰冻、阴雨寡照、强对流(大风、冰雹、龙卷等)、暴雨、台风、霾等。

基本气候概况一、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8.2℃,较常年偏高 1.2℃;极端最高气温38.9℃,出现在7月21日(鄞州、奉化和慈溪);极端最低气温-8.3℃,出现在1月25日(奉化)。

年内各月气温均不同程度偏高,其中3月、4月、7月、10月、11月和12月偏高达1℃以上。

市区全年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28天,较常年偏多5.6天;冰冻日数(日最低气温≤0℃)为13天,较常年偏少6.6天。

宁波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宁波市2016年月平均气温变化图二、降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973毫米,较常年偏多3.4成,其中北仑、镇海破建站以来最多记录,奉化为建站以来第二多,象山为建站以来第三多。

时间上,11月接近常年,2月、3月、7月、8月、12月偏少,其余各月均不同程度偏多,其中1月、5月、9月较常年同期偏多9成以上。

全市年平均降水日数173.8天,较常年偏多18.3天。

市区最长连续降水日数8天,出现于4月3~10日,累积降水量为59.6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13天,出现于2月24日~3月7日。

宁波市年降水量变化图宁波市2016年月降水量变化图三、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53.4小时,较常年偏少1.2成,其中7月接近常年,2月、3月、8月偏多,其余各月均不同程度偏少。

宁波市年日照时数变化图宁波市2016年月日照时数变化图四、气温和降水地区分布宁波市2016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图宁波市2016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一、年降水量异常偏多2016年,宁波市年降水量达1973毫米,较常年明显偏多,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2~3月、7~8月和12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其余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9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4倍,空间上,北仑降水量最多(2243.5毫米),慈溪最少(1698.1毫米),北仑和镇海当地国家气象站均破建站以来历史最多记录。

宁波市水旱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分析

宁波市水旱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分析

第22卷第3期2007年9月灾 害 学J OURNAL OF CATASTROP HOLOGYVo l 22N o 3S ep 2007宁波市水旱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分析*童亿勤,杨晓平,李加林(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摘 要:分析了宁波市水旱灾害形成的主要因子,认为水旱灾害是在天气气候因子、地貌因子、水文因子、土壤植被因子、社会经济因子、防洪抗旱能力因子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

水旱灾害的形成,自然条件固然重要,但形成严重灾害,则与人为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水旱灾害;孕灾因子;宁波市中图分类号:P426 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2007)03-0032-04宁波是我国水旱灾害多发的城市之一,尤以梅雨、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及夏秋伏旱最为严重。

水旱灾害的发生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连年性、交替性规律。

千余年的历史记载[1]表明,宁波市完全无旱涝灾害的年份极少,只是灾害范围和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对各种环境资源的破坏,水旱灾害的出现频率具有明显的递增趋势。

水旱灾害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工业、居民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水旱灾害问题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2-8]。

水旱灾害的发生有自然界的原因,它的发生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类本身在改造自然界的时候不符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因而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自然灾害。

所以说水旱灾灾害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

全面深刻认识水旱灾害形成原因,深入分析各种成灾因素,寻求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这对于保证宁波市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天气气候因子宁波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

夏季,风从低纬度的海洋吹向大陆,将湿热的海洋空气输入内陆,它受地形的影响或者与冷空气相遇被迫抬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

冬季,风自欧亚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伴以下沉空气,形成旱季。

宁波资料

宁波资料

1、气象宁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强,四季分明。

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本区低温少雨季节;春末夏初为过渡时期,副热带极峰开始影响本区,气旋活动频繁,冷暖空气交替,空气湿润,阴雨绵绵,习称“梅雨季”;夏秋7~9月间,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且常有热带风暴侵入,带来大风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根据宁波市气象站自1971年至2005年共计35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1)气温: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9.0℃(2003年7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6.6℃(1977年1月31日),最热月平均气温27.9℃(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4℃(1月)。

(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305.3mm,年最大降水量1625.6mm(1997年),年最小降水量797.3mm(1979年),年平均降雨天数150.9d,最大连续降雨天数18d,雨量达251.3mm(1990年8月30日~9月16日)。

(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458.4mm,月最大蒸发量293.0mm(1971年7月),月最小蒸发量33.9mm(1990年2月)。

(4)积雪: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4.0cm(1977年1月30日)。

(5)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向,频率10%,夏季主导风向以东南偏东为主,冬季主导风向以西北为主。

(6)风速:夏季平均风速(7、8、9月)4.8m/s,冬季平均风速(12、1、2月)5.8m/s,历年瞬时最大风速>40.0m/s(1981年9月1日,1986年8月28日,1988年8月7日),最大台风十分钟平均风速34.3m/s(东风,1988年8月8日)。

(7)雷暴:年平均雷暴日数27.5d,年最多雷暴日数44d(1980年),年最小雷暴日数8d(1978年)。

本区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强冷空气、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本地区的强冷空气为11月至翌年4月,平均每年2~4次,24h内一般降温7~9℃,最多达12~14℃,多出现降雨和8级以上偏北大风;热带风暴和台风是影响宁波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它袭来时,常伴随狂风、暴雨等。

宁波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

宁波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

宁波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浙江省气象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以及管辖海域内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

本条例所称气候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太阳辐射、风、热量、云水、大气成分等自然物质和能量。

第三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应当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保护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加强气候资源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相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镇(乡)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做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关工作。

第五条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

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负责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管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的编制和组织实施等工作。

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经济和信息化、城市管理、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水利、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科技、旅游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与周边城市人民政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气候资源信息共享制度。

第七条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向社会公众普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知识增强社会公众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识。

第八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支持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

第二章气候资源监测与区划、规划第九条市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组织、协调本市气候资源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开展气候变化趋势预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气象服务产品和技术指导每年发布本市气候状况公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气候公报
(宁波市气候影响评价)
2019年冬季
宁波市气象台
综述
2019年冬季(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偏多,日照时数异常偏少;冬季雨雪冰冻、阴雨寡照等对农业、交通和人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基本气候概况
一、气温
2019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为7.7℃,较常年偏高1.1℃。

市区冬季平均气温为7.5℃,较常年偏高0.9℃。

宁波市冬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图
2018年12月全市平均气温9℃,较常年偏高1.4℃;2019年1月6.8℃,较常年偏高1.4℃;2019年2月7.2℃,较常年偏高0.4℃。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3℃,出现在2019年1月18日(镇海);极端最高气温为25.9℃,出现在2018年12月3日(宁海)。

二、降水
2019年冬季全市平均降水量423.9mm,较常年偏多1.1倍。

12月147.3mm,较常年偏多1.8倍;1月101.3mm,较常年偏多4成;2月175.3mm,较常年偏多1.3倍。

宁波市冬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图
2019年冬季全市平均降水日数55.5d,较常年偏多21.8d。

12月19.9d,较常年偏多11d;1月降水日数14.3d,较常年偏多2.2d;2月降水日数21.1d,较常年偏多8.5d。

三、日照
2019年冬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40.3h,较常年偏少近6成。

12月日照时数36.3h,较常年偏少7.3成,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1月日照时数78.6h,较常年偏少2.8成;2月日照时数25.5h,较常年偏少7.5成,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

宁波市冬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图
四、气温和降水地区分布
宁波市2019年冬季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图
宁波市2019年冬季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一、阴雨寡照
2018年12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36.3h,较常年同期偏少7成多,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3日至16日,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仅3.3h,其中余姚、镇海和鄞州地区均无日照。

降水量和降水日数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多,均为历史同期第三多。

1月1~16日以阴雨为主,全市平均累计日照时数仅2.3h,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为99.8mm,较常年同期偏多1.8倍。

2月2~25日以阴雨为主,全市平均累计日照时数仅2.6h,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为143.5mm,较常年同期偏多
1.8倍,破历史同期最多纪录。

二、雨雪冰冻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8年12月8日至9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或雪,平原地区出现1~5cm积雪,高海拔山区积雪达2~12cm。

9日至10日,全市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0~3℃,部分地区有冰冻。

气候影响评价
一、气候与农业
2018年12月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受其影响,全市近10万亩晚稻收割推迟;设施草莓长势偏弱,生长发育缓慢,物候期较往年明显偏晚,并且产量较低;未采摘柑橘裂果和烂果严重。

上旬末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或雪,受其影响,近2万亩晚稻倒伏,造成后期收割更加困难,商品性降低,剩余部分小麦无法播种,给农民造成了损失;17至18日天气较好,有利于秋收冬种扫
尾工作开展,下旬秋收冬种基本结束。

受连阴雨和雨雪冰冻影响,大面积晚稻倒伏
2月受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各类作物总体长势较差。

雨水过多导致大田作物渍害严重,小麦、油菜叶色偏黄,小麦植株细长,抗倒性变差。

榨菜根系活力降低,肥料流失严重,普遍出现白锈病和黑斑病,低洼地块出现病毒病及老黄小现象;据余姚小麦苗情监测数据,2018年10月24日播种的小麦苗数较往年减少20%至30%,11月20日播种的小麦,分蘖数和叶龄均少于上年。

受连阴雨影响,春备耕准备时间短,生产物质准备压力大;阴雨导致大部分休耕农田无法翻耕过冬,农田里的秸秆无法得以充分腐烂,易发生病虫害。

设施大棚作物长势差,病害严重。

设施草莓成熟期延长、品质下降,西兰花球茎腐烂现象增加,秧苗出现死苗、烂秧现象。

象山新桥镇枇杷大量烂花,枇杷坐果率很低;鹤浦镇枇杷花的批次较多,坐果率相对高一些,但僵果现象较为严重,预计今年枇杷将大幅减产。

月内气温偏高利于早生种茶叶的萌动生长,茶园的早茶品种“乌牛早”2月14日开始了首批采摘,较去年提早一个多星期,但持续阴雨导致茶叶全面开采时间推迟,并且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加工技术难度大幅增加,严重影
响今年茶叶生产。

二、气候与交通
受降雨降雪影响,2018年12月8日晚G15甬台温高速鄞州南、奉化、宁海北、宁海、宁海南进口关闭,S19甬台温复线高速象山、象山北、咸祥、塘溪、横溪、云龙进口关闭,G92杭甬高速协助杭州管控,关闭牟山、余姚、大隐杭州方向收费站进口,S8慈余高速全线收费站进口关闭,辖区其他收费站只开一个进口,全线对“两客一危、小面包车”限行。

宁波停运公交线路6条,缩线5条,主要涉及四明山区。

9日上午,甬台温复线:象山、象山北、咸祥、塘溪、横溪、云龙进口关闭;沈海:杭州湾大桥进行封闭除雪,上海方向庵东分流,福建方向西塘桥分流;慈余:进行除雪作业,全线进口关闭。

9日18时,辖区内10条高速公路通行正常,全线收费站进口对危化品车限行;鄞州段X315下横线因K41两座山坡之间不间断有落石滚下,阻断道路通行,K40+500-K42实行封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