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 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单元学习总结一、中国著名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兵马俑的布局和军阵,再现了秦军严密的组织、雄姿和气势;兵马俑的工艺制作、艺术表现,反映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是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

2.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1)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为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2)长城的御边功能为中原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3)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长城防御体系的构建与运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刚毅和勤奋智慧。

(5)建筑长城体现出来的开拓精神,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并最终熔铸成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开放交流、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力与凝聚力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3.明清皇家建筑的特色(1)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中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它据儒家传统礼制思想而建,其布局和建筑,处处体现皇权至上的等级思想。

(2)颐和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颐和园虽然表现的是皇权至高无上,但是无处不体现悠久的历史沉淀,渗透着民族文化的底蕴,是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世界遗产。

4.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1)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对后世中国戏曲众多剧种有深远的影响,是“国宝”级的“活化石”。

(2)昆曲集中国古典音乐、舞蹈之大成,诗、乐、歌、舞、戏融为一体,剧本、唱词、音乐、角色、服装等独具特色。

(3)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因而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省赛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省赛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古民居的特点。

了解平遥古城中的古建筑物和文化珍品的研究价值。

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平遥古城的学习,领悟这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欣赏古城墙、古民居建筑等图片感受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通过视频材料以及古民居建筑布局的分布图让学生感受古民居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以及日升昌的经营方式。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古城、古民居和“日升昌”的分析,认识其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吗?学生:历史悠久的城市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所谓历史文化名城指的是一座城市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者发生过某些重大历史事件,这样的城市我们把它称之为历史文化名城。

同学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吗?学生:西安、洛阳教师:很好,那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几个历史文化名城吗?学生:100多,30多……教师:截止今年5月2号,中国一共有134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位于我们浙江的就有10座(打开幻灯片,展示图片),老师在幻灯片上播放的这两张图片呢,是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老师所展示的图片上的这两个城市我们同学应该很熟悉,一个是我们浙江的省会城市杭州,另外一个是衢州,老师今天要讲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呢,是位于山西的一座古城——平遥古城(幻灯片展示平遥古城图片)。

同学们去过平遥古城吗?学生:没有教师:平遥和衢州、杭州有所不同,平遥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还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幻灯片展示材料)教师: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古城,感受这座古城独特的魅力。

中国古城和古村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古城和古村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必考+加试·历史
(2)建筑布局 ①结构: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 道观,右寺院。 ②布局特点: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布局,方正端庄、中轴对称;总体 格局是仿照灵龟而建。 ③文化内涵:“神人共治”、 儒道佛“三教合一 ”。 2.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c) (1)古民居特点:大多建于清代,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承志堂(规模最大)
书院
南湖书院
必考+加试·历史
2.西递、宏村古村落水系及其徽派建筑的成就和特征(c)
(1)西递、宏村古村落水系
①皖南古村落水系特征:注意对水的利用和保护,或利用天然水系,或建造人 工水系把溪水引入村中。 ②西递的村落水系:三溪环村而过为西递村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方便;水口 的修建起到蓄水挡风、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自然水系) ③宏村的村落水系:明朝永乐年间基本建成“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身、 桥为脚”的牛形村的布局;明末清初之际南湖水利循环系统的修成标志着牛 形村布局的最终完成。(人工水系)
必考+加试·历史
(2)徽派建筑的成就和特征 ①成就:徽派“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如徽派木雕艺术精品宏村承志堂的《唐 肃宗宴官图》,徽州各家的门楼都以精美的砖雕为主,西递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则是徽 派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②徽派的“ 三绝 ”: 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牌 坊等建筑实体上,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徽派古建筑的“ 三绝 ”。 ③主要特征:夹溪筑屋 是徽派建筑的择地特点;粉墙青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 3.西递、宏村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c)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①西递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仿船 形而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宗法制的体现:胡氏家族部落,祠堂(敬爱堂);书院,体现了 在重农抑商背景下,顶住社会和世俗压力的可贵勇气,富裕后尊重知识、重视知识的重学 精神。 ②宏村的水系按古代风水理论而规划,借“牛卧马驰、莺舞凤飞、牛富凤贵”之吉意。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六《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六《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六《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归纳总结皖南古村落的特点和魅力2.了解皖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3.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文化探究和历史分析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皖南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村落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文化探究和历史分析。

三、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导入:通过讨论“皖南古村落”这一话题,引发学生对皖南地区文化的兴趣。

2.教师介绍:讲解皖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为后续文化探究打下基础。

3.2 学习过程1.讲解:讲解皖南古村落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如宏村、西递、黄山村等。

2.文化探究: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古村落的文化内涵,通过讨论、分析古建筑和居民生活,了解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历史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文化探究和历史分析,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和技能。

4.总结:总结皖南古村落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四、评估与反思1.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皖南古村落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

2.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对文化内涵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加强对历史研究方法和技能的训练。

同时,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增强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反思选项:A实施该教学方案,让我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和拓展。

一方面,通过准备课前资料和导入方式的设计,引导学生进入课堂,通过问题导向的探讨,让学生对皖南地区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历史分析等方式,深入探究皖南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技能。

同时,在评估与反思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表现和思考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逐渐发现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和书籍等渠道深入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

高二历史教案:《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高二历史教案:《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下面为您推荐高二历史教案:《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教学目标识记平遥古城的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第一目 "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2)古城墙的结构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以增强的直观印象。

还可以提醒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用"起来。

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加以总结。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人教版浙江专用选修六ppt课件:第七单元 第3讲 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人教版浙江专用选修六ppt课件:第七单元 第3讲 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
易错提醒
二、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1.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和特点 (1)西递村 ①历史:是以 血缘关系 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北宋时,胡 氏五世祖胡士良始建,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②特点:仿 船形 而建,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宏村
①历史:始祖 汪彦济 ,南宋时定居于此,明代汪氏族人积
[教你读史] (1)皖南古村落的特色,是将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的结合,在学者看来 徽商具有贾而好儒的风尚。 (2)介绍西递、宏村的民居特色。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徽商和皖南古民居浓郁的文化色彩之间有什 么内在的联系? 答案 徽商贾而好儒。徽商经营致富后往往叶落归根,修建富丽堂皇
的私家宅院。在建筑房屋的过程中,把自己所推崇的儒家思想、文化 积累和生活情趣,巧妙地渗透到建筑中,为徽州建筑打上了深深的徽 商烙印、儒家思想的烙印。徽州建筑因而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累大量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立祠堂、建宅院等;清代建成许多形制
不同的古建筑。
②特点:整个村落仿 牛形 而建,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
相宜,空灵蕴藉,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环境幽美“枕山、环水、
面屏”;街巷系统形似方格网;民居大门均建有八字形门楼。
2.西递、宏村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 (1)西递整体轮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天人合 一的设计理念;仿船形而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 宗法制的体现:胡氏家族村落、祠堂 ( 敬爱堂 ) 、书院,体现了在重 农抑商背景下,顶住社会和世俗压力的可贵勇气,富裕后尊重知识、 重视知识的重学精神。 (3)宏村的水系按古代 风水理论 而规划,借 “ 牛卧马驰、莺舞凤飞、 牛富凤贵”之吉意。
思维点拨

【教学设计】《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人教)

【教学设计】《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人教)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从四个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明清城市古建筑的代表四合院;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艺术。

看似简单的从不同角度介绍平遥文化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种文化的内涵以及它所体现的价值所在,即作为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古城体现了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这样才能够从纯粹的感性认识中得到理性的升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晋商的发达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简单图示表示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展示并分析图片,从图片中理解彩塑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增强爱国主义观念。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加以吸收。

“美”是不同时代人们的共同追求。

【教学重点】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通过一张图片引出今天的主题“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二、进入新课(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1.古城的历史沿革:(1)西周宣王时期,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而修筑;(2)从北魏开始,平遥即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3)明朝初年,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2.古城墙的结构:(1)城墙外观呈方形,墙上建有3000个垛口,还有71座敌楼和一座魁星阁。

(2)城墙四角筑有角楼,六座城门外面筑有瓮城,上面建有城楼。

(3)明清时期,城墙外边还有护城河。

3.古城的建筑布局:(1)布局:①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篇1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学难点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深入交流: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2)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类。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一、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1)平遥古城的历史①周宣王时期,周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②从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③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④明清时期,城墙外边还有护城河,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2)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①结构: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②布局特点:按照传统礼制布局,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③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1)背景:明清是平遥商业最繁盛的时期。

当时的平遥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商业繁盛;平遥商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远及海外。

(2)文化内涵①日升昌票号是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

②是平遥票号甚至晋商的代表。

③是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易错提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都市建设不矛盾。

平遥古城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在体现城市的核心文化和建筑特色等方面,更是现代化都市建设所要学习的,这也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所在。

二、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1.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和特点(1)西递村①历史: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北宋时,胡氏五世祖胡士良始建,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②特点:仿船形而建,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宏村①历史:始祖汪彦济,南宋时定居于此,明代汪氏族人积累大量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立祠堂、建宅院等;清代建成许多形制不同的古建筑。

②特点:整个村落仿牛形而建,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环境幽美“枕山、环水、面屏”;街巷系统形似方格网;民居大门均建有八字形门楼。

2.西递、宏村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1)西递整体轮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

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仿船形而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宗法制的体现:胡氏家族村落、祠堂(敬爱堂)、书院,体现了在重农抑商背景下,顶住社会和世俗压力的可贵勇气,富裕后尊重知识、重视知识的重学精神。

(3)宏村的水系按古代风水理论而规划,借“牛卧马驰、莺舞凤飞、牛富凤贵”之吉意。

思维点拨西递、宏村依山傍水的选址和村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布局,尤其是宏村的牛形人工水系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人居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协调一致,融合为一。

明清时期商邦的区域特色明清时期,平遥的繁荣与商帮——晋商的崛起与兴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平遥商帮就是晋商之中的一支劲旅,他们不仅在平遥开设许多店铺商号,兴建许多深宅大院,而且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票号,带动了其他票号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平遥商业的繁盛。

15~19世纪,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的村落才大兴土木,涌现大批豪宅,并将江南建筑艺术的精华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由此可见,皖南古村落的兴起一方面体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1.印证教材观点史料(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和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

应用平遥民宅多是四合院,史料体现出四合院的建筑特征是外观规矩,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

在居住的分配上体现了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体现古代的宗法制度。

2.获取材料信息史料徽州民居的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

整个民宅以天井为中心,徽州民居的天井营造有“四水归堂”之说,即言四方之财如屋檐的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宅院中来。

天井的设置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天井使入住者可以足不出户地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一览无余,而且,从徽州人以营商为“第一等生业”的传统观念出发,寓意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应用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徽州民居与平遥古城民居有何异同?答案都属于汉族民居,体现共同的儒家文化思想;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呈现的特点不一样。

西递、宏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1)历史价值西递、宏村堪称一部“活着的历史”,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

西递和宏村浓缩了徽商鼎盛时期的那段历史,凝结了徽州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将大好山水装点得古色古香、风格独特,因此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绝唱。

(2)科学与艺术价值皖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在宏村穿巷走弄总是与水相伴,宏村的牛形人工水系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理念;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

(3)文化价值“徽商”号称“儒商”,秉承先读书后经商、边经商边读书的耕读传家祖训,这也使得徽商比一般的商人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和经营策略。

他们对读书、做官念念不忘,对儒家文化倍加追求,因此说徽州人“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毫不为过。

徽州民居建筑向后人展示着曾经富甲天下的徽商有着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彰显了当年积极倡导学习文化、亦儒亦商的风气。

(4)观光旅游价值当年陶行知先生曾高度评价徽州建筑,说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可以与它相比,那就是瑞士。

各地务必坚持充分保护,适度利用,严格遵循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

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体现的文化内涵有( )①神人共治②儒道佛“三教合一”③天人合一④万有引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平遥古城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2018·台州高二期末)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有六道城门,南北门为龟首尾,东西四门象征四足,建筑布局遵从八卦的方位。

这主要体现的是( )A.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思想B.“神人共治”的思想C.“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D.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答案 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乌龟、四足、八卦等,体现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故选D项。

3.(2019·温州高二检测)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是( )A.明清故宫B.颐和园C.黟县西递D.黟县宏村答案 C解析在皖南古村落中,西递村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故选C。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西递、宏村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是特色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材料二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所以均以宗祠为中心,环围此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

徽州古村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浓郁的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综合起来,这是纯粹的农业聚落所没有的,也正是徽商文化的产物。

明清学者评价徽商,称其为亦贾亦儒,贾而好儒,咸近士风。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1)据材料一,概括出皖南古村落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州古民居的布局特点。

答案(1)价值:独特的文化遗存;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特色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任意3点)(2)特点: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封建礼制;民宅与园林结合;体现徽州文化特色。

(任意2点)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平遥古城城墙上有垛口3000个,观敌楼71处和一座魁星阁,在城东南墙顶,建有祭祀孔子的文庙,这体现了( )A.地域的重视B.对文化感召力的信心C.以上驭下的传统D.古人的迷信无知答案 B解析平遥古城讲究对称,建有文庙及3000个垛口,71处观敌楼和一座魁星阁,分别对应孔子收徒3000和72贤人,体现了平遥古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尊崇。

2.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

它是( )A.唐代飞钱B.四川交子C.山西日升昌D.民国洋行答案 C解析山西票号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私人金融机构,其中以日升昌为代表。

3.下图是西递村口的标志性建筑,过去有十多座,而今仅存此一座,此建筑是( )A.西递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B.举行宗法礼仪的场所C.胡氏家族的大门D.徽州商人所建的私家宅院答案 A解析先判断出该建筑是牌坊,它是用来表彰某家族或某个人的功绩的。

故选A。

4.(2019·宁波高二检测)安徽西递慈善堂有一刻于明朝初年的“孝”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会由人变猴的意蕴。

这说明孝敬父母( ) A.只是公民的道德义务B.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一定要付出代价D.就是要顺从父母的意愿答案 B解析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选B;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故A表述错误;孝敬父母虽是我们的义务,但不一定都要付出代价,故排除C;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如果父母是错误的,我们要指出,故排除D。

5.对比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其在建筑布局、历史背景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相似之处,这其中不包括( )A.商帮故里B.传统民居C.精致雕饰D.中轴对称答案 D解析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分别是晋商和徽商的故里,都有传统民居和精致雕饰,故A、B、C都是它们的相似之处;平遥古城体现中轴对称,但皖南古村落并非中轴对称。

6.(2018·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模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形式丰富多彩,在建造布局上或象天法地、或遵循礼制、或模仿动物形状,下列中国的建筑文化遗产中模仿动物形状建造的是( ) ①颐和园②明清故宫③平遥古城④黟县宏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颐和园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的组合在一起,主要体现了象天法地,故①错误;明清故宫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故②错误;平遥古城建成灵龟的形状,故③正确;黟县宏村仿牛形而建,故④正确;综上,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7.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在位),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作为“县治”的所在地,延续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