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日军事实力对比
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打不过美国

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打不过美国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打不过美国日本军人素以野蛮和不要命著称。
在二战后期的本土防空战中,日军飞行员就发明了极其野蛮的战法,用以对抗美军先进的b29重型轰炸机。
美军b29重型轰炸机于1944年中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b29性能先进,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达到上万米。
当时日军的飞机因为缺乏涡轮增压器很难飞到这样的高度。
即使飞到了,飞机的飞行性能也变得很差,而且不能装载太多的武器弹药。
而日军也缺乏能打到万米高空的重型高射炮。
日军的雷达也十分落后,很难指引自己的战斗机提前爬升强占有利空域进行拦截。
怎么办?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撞!这样一来,战斗机本身就成了一个“人肉制导”的大型武器,可以将原先携带的机炮弹药和电台统统拆除,飞机就可以比较方便的爬升到高空。
撞击需要的战术不复杂,也十分适用于很多经验不足的日本飞行菜鸟。
撞击敌人在其他军队中一般都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但向日军一样有组织的进行主动撞击作战,全世界没有第二家。
其实这么做纯属无奈,日本到了末期总共有十几种战斗机之多,可最快平飞速度都不超过650公里/小时!1945年欧洲战场喷气战斗机都出来了,700公里/小时超高速活塞式飞机一大堆了。
日本还在纠结于600公里量级设计取舍,而且就连这种量级的飞机都没法稳定投产!日本飞机都有一个死性就是高速下操纵性太差。
其实解决办法并不困难,既然这样还不如加强结构多增重几百公斤,可是日本人也没有这么做。
美军b29开始遭难。
因为他们面对的对手根本就没想活着回去:他们的口号就是一人换掉美军10人(b29的乘员有10多人)。
b29纵然再坚固,被一架战斗机直接撞中也难以幸存。
不过,日军中也有一些技术高超的幸运儿:居然能从撞击战中幸存下来!他们一般在即将撞上的时候就迅速跳伞!有一个人居然参与了三次撞击作战仍然安然无恙。
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撞击飞行员来不及跳伞就和目标同归于尽了。
日本进攻美国本土,至少有以下好处:1、获得战略物资。
日本战败美国的功劳第一

日本战败美国的功劳第一。
美国参加二战,通过二战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国际地位。
在太平洋战场,美军把日本人赶回了本土。
并最终造成日本投降。
美军在太平洋上击毙日军120万,而且大多为精锐。
投降时日军总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不到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
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先后投入航空母舰25艘,被击沉21艘。
二战中最大的军舰、被认为是日本海军象征的7万吨级的“大和”、“ 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也被炸沉。
二战中美国建造、改装航空母舰150艘,除48艘送给英国外,其余大部投入太平洋战场,完全是以雄厚的国力将日本压垮。
我们中国的功劳第二。
以当时我们国内情况和实力的因素,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日本赶出中国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们在二战的主要作用是牵制了日本相当一部分军队。
如果是要问是谁打败的,那么应该是美国,中国,苏联和其他一些国家一起奋战而打败的。
但是美国所起的作用最大。
日本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右翼分子至今还冥顽不化地在日本散布,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败于美国,败于美国的核弹和物质力量,而非败于中国和东亚人民。
其实,只要尊重史实,客观公正地看问题,就会从日本长期疯狂地坚持走军国主义道路,步德、意法西斯化的后尘方面,看出问题的真谛。
美国不扔核弹日本二战就不会战败吗?随着1944年意大利战败投降后,1945年5月1日苏军攻占柏林,5月9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西方的战争策源地被清除了,东方战争策源地——日本法西斯的覆灭已是必然不可避免的了。
可是日本一些政客和一些不服输的右翼分子公然宣称,日本二战是败于美国的核弹和物质力量,而非败于中国和东亚人民。
这种流毒至今还在日本广为流传。
那我们要问,假若美国没有制造出核弹,没有向广岛和长崎扔核弹,日本就不会在二战中失败吗?回答是否定的。
1945年8月8日苏军、蒙军出兵我东北地区时,中国战场上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山东、苏北、苏中战场上发起声势浩大地反攻。
二战美日军事实力对比

太平洋战争前美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41年太平洋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90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
日本年产钢 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美国产钢3300多万吨,工业潜力再开展前却没有激活.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近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
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1、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2、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3、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4、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
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
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
‘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
二战日本兵力资料(1)

二战日本兵力资料1937年,日本总人口7063万,其中役龄男子1693万,可供征兵的人数约占役龄男子的56.2%,约1000万。
综合来看,日本陆军兵力,1937年100万,到1940年150万,而1941年因开辟南方战场,增至51师团220万,有11师团40万投入南方战场;1941年海军兵力35万。
而1942年日本陆海军总兵力迅速扩充到600~700万。
1941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部队大致分别都为3500架飞机,至1943年陆军航空部队扩充至10000架。
1941年南方作战时兵力配备,估算为:陆军,师团数+旅团数=兵力(万):国内4+11=23;朝鲜2+0=6;东北13+19=58;中国关内23+20=89;南方11+2=35;留守10+0=30。
总计陆军241万。
另海军35万。
由于南方作战不利,中国东北和关内有陆军被抽调补充至南方战场;但是陆军的大部分仍被留于中国,其中中国关内为主,主要为防御对峙。
陆军航空部队在中国关内很少,主要用于支援南方作战和东北防御,可见此时在中国关内无进攻企图。
日军在二战后期,陆军兵力分布大概为中国派遣军3军35师团100万,东北关东军2军24师团70万,朝鲜关东军9师团<20万,太平洋和南方军50师团100万。
从兵力消耗来看,中国派遣军被歼灭50万,伤退100万,前后投入250万;关东军基本无消耗。
日军各战场陆海军合计死亡200万。
日本投降总兵力700万,其中陆军160余师团,大致为中国关内和东北200万(基本为陆军),南方被困100万(陆海军),国内部队400万(多临时组建)。
日本陆军有效战斗部队在南方与太平洋战场和中国关内战场的死亡人数大致相当,中国关内对日作战的贡献可认为1/4。
日本陆军甲种师团2.4万,乙种师团1.8万,丙种师团1.3万。
参考资料:A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附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军队展开了全面进攻。
二战各国王牌部队盘点(美国篇)

二战各国王牌部队盘点(美国篇)二战初期,美国并没有直接参战,而是大量出口武器给交战国家,大发战争横财,后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工业全开,展开了反法西斯的斗争,在当时苏联、英国、德国、日本虽然都是强国,但是与美国的工业能力比就逊色了很多,在二战期间美国的钢铁和原油总产量比苏联、英国、德国、日本的总和还要多,曾经一度钢铁产量占到全球的百分之七十,石油产量占到全球的百分之八十,美国的经济实力就先介绍到这里,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下美国的军事力量。
NO.1美国陆军第一步兵师星级:★★★★★美国陆军第一步兵师被称为“大红一师”,他在美国军史上占领着多个第一,该师成立于1917年,最初称为美国第一远征师,为王牌机械化师。
主要战绩:北非战役(盟军VS德国)——西西里战役(盟军VS 德国)——诺曼底登陆(盟军VS德国)——突出部战役(盟军VS德国)1965年,美国第一步兵师参加了越战,伤亡数以万人,1970年撤出越南,1991年美国第一步兵师进攻伊拉克,1996年美国第一步兵师进驻科索沃进行维和行动。
NO.2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陆战步兵师星级:★★★★☆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陆战步兵师组建于1941年的两栖步兵师,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资历最老的部队,是三个现役陆战师其中之一,为王牌海军陆战师。
主要战绩: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美国VS日本)——格洛斯特岬战役(美国VS日本)——贝里琉岛战役(美国VS日本)——冲绳岛战役(美国VS日本)二战期间美国陆战一师主要是在太平洋区域与日军作战,二战结束后1950年陆战一师参加了朝鲜战争,在长津湖战斗中,被我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包围,后因第九兵团补给不足,陆战第一师得以逃出升天,1965年参加了越南战争,1990年参加海湾战争均有所斩获。
NO.3美国101空中突击师星级:★★★★☆美国101空中突击师,是美国陆军的一支空中突击部队,最早出现在二战期间,其标志是士兵军服的臂章上有一个正在嚎叫的鹰头,因此也被称为“鹰师”,为王牌空降师。
二战美军的伤亡人数是多少

二战美军的伤亡人数是多少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那么你了解二战时美军的伤亡人数是多少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二战美军的伤亡人数,希望能帮到你。
二战美军的伤亡人数二战美军伤亡一百零七万,死亡四十万,其中战斗死亡二十九万,非战斗死亡十一万。
欧洲战场,美军陆军阵亡十四万,空军阵亡三万六千与人,海军阵亡约六千人。
美国海岸警卫队阵亡两百四十六人。
在与德国的交战中,美军一共阵亡了十八万人。
在太平洋战场,美军陆军阵亡四万人,空军阵亡一万五千人,海军阵亡三万余人。
美国海岸警卫队阵亡三百二十八人。
在与日本的交战中,美军一共阵亡十万余人。
这些都是在战场中的战斗阵亡。
在与德国交战时,美军非战斗阵亡二十五万人。
在与日本交战时,美军非战斗阵亡十五万六千人。
在硫磺岛战役中,美军伤亡最惨烈。
美军高级指挥官错误地估计了日本的实力和他们必胜的决心。
日军在硫磺都一战中,共损失了两万余军官。
美军原计划在五天内攻克硫磺,但实际上打了整整三十六天,六千余士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另外有将近两万人受伤。
在太平洋战争中,硫磺岛战役是唯一美军伤亡人数大于日军的一场对决。
美军高层震撼日军如此拼命,预计要想到达日本本土,需要多付出美军五十多万的伤亡。
这促使美军最终动用了原子弹。
在阿登战役中,美军也损失惨重。
阿登战役的作战任务主要由美军承担,一共伤亡了将近八万美军,约一万人失踪,四万余人受伤,两万余人失踪。
二战中期,美军参与了战斗,横跨四大战场,是同盟国战胜法西斯的头号功臣。
二战美军伤亡并不是最多的国家,苏联牺牲最多。
二战时期的武器在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一直都是美国和德国,虽然在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也很强大,但却不能和顶峰时期的德国与美国相比。
这一点从二战时期的武器出处就可以看出来。
在二战时期,众所周知的是最先进的武器都来自于德国与美国。
比如轻武器中,比较有名的是美国汤姆逊冲锋枪、美国M1卡宾枪、德国MP40冲锋枪和德国MG42式7.92mm通用机枪等,拥有着这些武器的国家在二战中实力自然是其他国家比不上的。
中日美俄印军事力量大比拼

俄罗斯
• 图-160战略轰炸机, 俄罗斯 的变后掠翼重型超音速战略轰 炸机。由前苏联共实际生产 35架,约有16架在俄罗斯空 军服役
• 白杨—M导弹是俄罗斯联邦 总统的超级秘密武器。白 杨—M洲际弹道导弹重47吨, 长近23米,安装有固体燃料 发动机,能以疯狂的速度拔 地而起,可以摧毁1万公里以 外的目标。
俄罗斯
• 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 统属俄第四代防空导 弹系统
•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俄 罗斯惟一一艘现役航母, 前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 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 母舰
俄罗斯
• 基洛级潜艇采用了前苏联 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装备 • 中国海军一共采购了12艘" 基洛"级潜艇
• 台风级核潜艇
核潜艇中的巨无霸, 冷战时西方的噩梦之 一,采用双艇体结构, 抗破坏性能好。
中国
• 美军总参谋部下属的一个研 究机构将中国陆军列为世界 十大陆军之首 •二炮:捍卫国 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歼系列战斗机是中国完全 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战斗机
• 中国海军的核 潜艇作为国家 威慑力量的象 征
美国
• F-35“闪电2”
第一款垂直起降的超音速飞机, 具有隐形能力,作战半径为 1000~1300公里,预估市场有 4000架需求意向
各国总体水平
• 俄罗斯:随着经济的复苏,其武装装备 正 在逐步恢复元气。其战斗机,潜艇,弹道 导弹等装备都拥有叫板美国的实力,某些 装备甚至强于美军。
各国总体水平
• 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军 费开支达到6300多亿美元,比其他国家加 起来还多。 • 美军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基地和驻军。拥有 12个航母战斗群,以及数量庞大的先进装 备。 • 已完成对常规武器的信息化改造,并对其 核武器进行信息化改造 • 一小时打遍全球
二战时期美日四次航母大决战

侦察机向弗莱彻报告 :发现敌两 “ 艘航母和4 艘重巡洋舰 ” 弗策倒
主力 他妄图在中逢岛设 一个圈 套, 等着美国人来钻。 为此 . 山本几
乎动用了手头的所有航母.包括8 艘航母和5 艘水上飞机母舰 由于日军密码被破译 .美军
命令起 飞9 架飞机炙施攻击。当 3
翼伏击 日本主力舰 队的战术。
为攻占澳大利亚作准备 可从这 错 但细心的弗莱期认定附近一 时开始. 日军不断碰上倒霉事 1 定有日军航母 . 决定将错就错, 继
月2 日, 0 日本 “ 14 号潜艇 被 续 寻找攻击 目 。 伊一 2 ” 标 果然 . 在原定目 盟军舰艇击沉 .美军获取了艇上 的日军峦码。 此后, 美军利用这本 标不远 处发 现了 日军轻 型航母
日第一次航母对决一触即发
5 扫 晓.日奉侦察机向 月7 拂
政治上获撙了胜利.因为这是太
平祥战争爆发以来 .日本海军遭
本“ 赤城” “ 、 加贺 、苍龙 ” 飞 “ 和“ 龙 艘舫母被击沉 美 国只有 号4 散人手 中. 就如同暴镘暴食 、 体内 积累过多脂肪与糖分一样 .最终
会导致整个社会机能处于代榭紊
也是一个健康社会 的追求 目标 一
乱状态。 而反腐败 . 就等于是一场 持久的健身运动了。 刘 杨遗 自《 中国新 闻餍刊》
而贫富分化 、财富过度集中到少
26B 范● 0.土 05
维普资讯
t ・ 船闻 哭下 ・
约克城” 号 艟舰母被击沉。此 猛、 ・ 1 员驾机刚刚起飞 . 名 毛 行 发 现海l 上有一枚鱼雷正驶向 “ 向 大 风” 号航母 , 他立即按下机 头, 俯 { 下去,在鱼雷到达 目标之前用 砗 T 飞机将它撞爆 美军也不含糊 , 无 线电里喊 杀声震天 。飞行员们相 互鼓励英 勇杀敌 美军飞行员弗 雷两尤中尉 成了这场空战中的明 星.他用3 0 6 发炮弹击落了6 架敌 机 在这 次海战中 . 日军有3 艘航 舰队 .在小泽治三郎海军 中将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洋战争前美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41年太平洋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90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
日本年产钢 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美国产钢3300多万吨,工业潜力再开展前却没有激活.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
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近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
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2、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3、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4、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
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
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
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
‘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
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
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
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
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
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
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
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
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
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
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
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
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
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
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
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