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初探
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之我见(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教学方法改革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实践体会。
以下是我对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1. 应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法改革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国际视野,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策略1. 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3. 改进教学方法(1)倡导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施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以真实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开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丰富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韩国语》公选课教学初探

同促进 。目前, 国已成为对 中国的第 一大 投资国, 韩 同时 中国也 “ + 宾 ” 序 相 反 , 也 是 中 国学 生 容 易受 母语 影 响 的部 分 。 主 谓+ 语 这 是韩 国的第二大贸易 国。据统计 , 仅青岛就有 50 0 0多个韩 资企 例如, 我( “ 主语) 学习( 谓语) 韩国语( 宾语), ”在韩 国语中的语序应该 业, 山东全省 的韩资企业接近 万家 , 中国估 计有 l 全 0万多家 韩 国公 司。由于中韩两国在 经济、 文化领域 的交往 日益密切, 创造 了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 。 国公司在 中国投 资建厂时 , 韩 大力提倡 人才本地化 , 需要大量懂韩国语的人才。 二 、韩 国语》 《 的教学特点
的不 同 , 使 用 的助 词 也是 不 一 样 的 ; 如 , 所 再 吾旱 斟 f 习 , 词 } 学 动 原 型 ) 罟 旱硼 ( 习 吧 ,半 语 ) 罟早吞 旦 ( 习 吧 !尊 敬 语 ) 、 学 、 学 、
家相 比, 国的文化 是最值得我们借 鉴, 韩 也是最容 易被 中国人接 两 句 中 的 助 词“o ’ ” 相 当 于 汉 语 的“ ”但 是 由 于 名 词 ’ 和“ 都 是 , 少会和原著有些出入 , 会影 响读者对作 品的吸收, 而文化深层 的 精髓又必须是对 这种 文化有深入 了解的人才能体会。 务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甩: 他们认 识到, 国如想进一 步的 韩 发 展, 必须抓住机 遇加强与 中国的紧密联 系, 互取长补 短, 相 共
一
音有相似之处 , 很多中 国学生在读汉字词 时, 易受到母语的影 容
响, 习惯 性地 发 出类 似 于 汉 语 单 词 的 发 音 。 是 应 该 指 出 的是 汉 但 字 词 和 汉 语 单 词 发 音 的 准 确 度 不 是 很 高 。 这 一 点 上 来 看 , 语 从 汉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课堂教学改革旨在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课堂教学改革背景1. 社会发展需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素质。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教育改革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
这些政策文件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堂教学改革实践1. 创新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 优化教学过程(1)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3. 提高教学质量(1)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
(3)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秩序。
四、实践效果分析1. 学生方面(1)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2)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结合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探讨教学改革探索实践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1. 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目前,我国部分课程内容更新滞后,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探究。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评价体系不完善我国现行课程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1. 优化课程内容(1)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使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2)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3)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改革教学方法(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
(2)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 完善评价体系(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2)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2)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实践案例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为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改革的几点思考公共選修课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在分析高校公选课三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公选课的开设、质量监控、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公选课改革的可行性措施如下:规范公选课的开设管理,建设优秀课程;加强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建立多维度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学生公选课的指导;严格考核环节,鼓励多种考核方式。
标签:公共选修课;综合素质;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推动下,公共选修课开始成为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高等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
在高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公选课的推行是实施学分制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开设有公选课,纵观公选课教学的现状,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本文在分析高校公选课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
一、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1.学生选课普遍存在盲目性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功利性、随意性和盲目性。
有些学生以易取得学分为标准,在选课期间,通过咨询同学,专门选择点名少、考试易通过的课程;有些学生仅根据课程名称,没有从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素质能力出发,没有充分了解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随意进行选课;有些学生完全不重视公选课,敷衍选课,委托同学代为选课,同学代选后,不登录教务系统查询选课结果,往往在课程快结束时,才知道还有选修课从未上过。
根据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某大学学生随意选课,在大学四年里共选择了三十多门课程,但真正拿到学分的课程只有五六门。
这不但说明学生选课随意性太大,而且也浪费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2.学生到课率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高校公选课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研究

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研究引言: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和研究。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角色转变,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学生需求变化,他们更加注重实践和探索;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二、案例研究:探索式学习的应用探索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法,它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一个案例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探索式学习的应用和效果。
三、行动研究: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分析结果和总结经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
介绍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可以更好地揭示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过程和效果。
四、数字化教学:迈向个性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数字化教学的实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通过介绍一个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案例,可以了解到互动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协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互助,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习。
协作学习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跨学科教学:拓宽知识领域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进行整合性教学的方法。
通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拓宽知识领域。
八、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触发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式改革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本文将从教学方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教学方式改革的理论基础1. 新课改理念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理念为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2. 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素质教育观为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价值取向。
3.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通过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改革实践1.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个性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评价标准。
3. 创新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3)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式改革效果评估1.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2.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初探

大多数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根据推广素质教育 的精 神 ,以及推进学 分制管理 的要求 ,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 , 以公共选修课 学时数 来规定相应 的学分 , 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专业需要可 自由择课 , 学习 完该课程 内容并最终通过考试 , 方可修得该学分 。 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多 , 所开设的选修课数量充足 , 使学生 获得 较 大的选 课空间 , 充分挖 掘 了教师潜能 , 实现教育资源 的 , 由于受学科专业设置 的影响 , 缺乏 开 设跨学科 、 跨专业课 程的师资 , 导致开课数量不足 , 学科分布失衡 , 能 不
科技信息
高校 理科研究
提高 由 夕 合 作亦 学 高 校公 共 选 l i 教 学质 量晌 方 法军 搽 l| | 刀
山 东科技 大学 黄 瑶
[ 摘 要] 开设公共选修课是 中外合作办学 高校课程体 系建设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也是其特 色化教 学的展 示。 目前来看公选课 的教 学 效果不理 想, 文从其扩 大选课资源 、 本 规范课程监管 、 引导 学生合理 选课 、 优化 考试方式等方 面, 出了提 高中外合作 办学高校公 共 提 选修 课 教 学质 量 的 可行 方 法 。 [ 关键词 ] 高校 中外合作 办学 公共选修课 教 学质 量
满 足 学 生 按 照 专业 教学 计 划 规 定 选 择 课 程 。甚 至 在 有些 学 期 中 , 量 不 质 高 的课程也不得 不勉强 开出。在这种课源缺乏 、学科分布失衡 的情况 下 , 生 为 了 完 成毕 业 所 需 的公 共 选 修课 学 分 , 然 要 选 择 一 些 偏 离 专 学 必 业需要 、 非兴趣 所在 的课程 , 继而 出现只选不修 、 应付考试 的现象。 ( ) 二 开课 审批不严 , 教学难于监管 长久以来 ,各高校 比较重视专业课 程和必修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 设, 而忽视了公共选修课 的管理 , 这就 导致了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审批不 严, 在教学过 程中对教学质量监管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 h ng m e ho a tc e or fee tv o s s ac i t dspr c i e r f m o lc i e c ur e
n t o r c ,sh o o re s l cin a d ma a e n e e n ti lc ,lc fc r c lm e o r e n n t e e s n ,t a h r o re t c o lc u s ee t n n g me tw r o n p a e a k o u r u u rs u c sa d ma y oh rr a o s e c es c o i p y d n r t n in t l cie c u s ,me n f e c i gwa ig e h o t n so a h n n s e s n t o s lc f e a e o mo e at t o ee t o r e e o v a so a hn ssn l ,t ec n e t f e c ig a d a s s me t t t me h d a k o — d
山西 医科大学学报 : 基础 医学教育版 ,0 0年 9 一2 9 21 月 1 (
DOI 1 . 9 9 J IS 10 :0 3 6 / .S N. 0 8—7 4 . 0 0 0 . 7 2 9 2 1 . 9 01
・9 0Biblioteka ・ 公 共 选 修 课 教 学 方 法 改 革 实 践 初 探
G a g h u5 0 0 , n ) u nz o 1 0 6 C i a
Ab ta t s r c : Hi h re u at n i i tprs n de p e d ph n me fe e tv O S n whih su e nrlme se u h, g e d c i n Chna a e e twi s r a e o na o l cie C HIe o o c t d nte o l ntwa no g b eet utd s red whe he o ca l s e un,t o a tn n e i ls e . I d to o su n s’ a r n s fc ure s l cin we e n t f ilc a s b g i he lw te da c n ca s s n a diin t tde t wa e e s o o s ee t r o
H ig HU N i i H A G Sul 1 eSi c a dBoh r aooyC lg , u nd n h r aet a U i rt Sho, E Ln , A G L— , U N h —n( i c ne n i am cl oee G a g ogP am cui l n e i col y i f e p g l c v sy
sg in,wh c r mp ra tfcor e dig t h e c n e s efci e I h sp pe i h we e i o tn a t s la n o te t a hig l s fe tv . n t i a r,fre a o x mpl he ee tv o r e “Te e t l cie c u s a Nutiin rto
方 式 缺 乏 设 计 , 堂效 果 较 差 是 极 其 重 要 的 因素 。 以面 向 医药 院 校 本 科 生 所 开 设 的 茶 叶 营 养 与保 健 公 选 课 教 学 为 例 , 教 学 课 从
手段 、 学方法、 教 教学 内容、 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本科生的选修课教 学进 行讨论 , 并介绍 了教 学中的教改经验及体会。 关键词 : 公共选修课 ; 教学方法 ; 医药院校
何 岐 黄 丽仪 黄树 林 , ,
通讯 作 者 )
(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FJ 500 ; 广州美术学院外事处; ' 106 I  ̄
摘要 : 当前我 国普通 高等 院校公共选修课普遍 出现 学生选课爆 满 , 堂却 冷冷清 清的现 象, 课 出勤率低 。除 了学生选课 意识 不正确 , 学校对公选课 管理不够到位 、 课程 资源不足等 众 多原 因之 外 , 教师对公 选课 不重视 、 学手段 单一 、 学 内容和考核 教 教
a d He l ”, h c ss tu rt e u d rr d ae me ia o lg s n at h w ih wa e p f h n e g a u t dc l l e ,we d s u s d s v r lc n e t n l dn e c ig me n , a h o c e ic s e e e a o tn si cu ig ta hn a s t c — e i g meh d , a h n o tn s a s sme tmeh d ,ec n nr d c d ta h n x e in e n e u a in r fr n t o s t c i g c n e t , s e s n t o s t ,a d i t u e e c i g e p r c s i d c t eo m. e o e o Ke r s e e t e c u s y wo d : l ci o re; ta h n t o s me ia o lg s v e c i g meh d ; d c lc l 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