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宪法学讲义文本

比较宪法学讲义文本
比较宪法学讲义文本

比较宪法学

比较宪法学是现代宪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比较方法分析不同国家宪法现象的独立的学科。在价值与事实、规范与现实、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冲突与融合中,人类将更加珍惜通过长期的宪政实践所积累的经验。

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于:从宪法理论、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制度、宪法运行等方面对当今世界代表性国家的宪法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既注重于对主要国家宪法中共同内容的介绍,更着力于对有关国家宪法的不同规定及其实践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剖析,突出了不同国家宪法内容的差别及其宪政实践的特色,有助于认识和感悟当今世界各国宪法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多样性,加深对宪法学课程中所学一般知识与理论的理解。

时事分析:

附1:美国“9·11”十年

附2:微博言论及其界限

附3:梅普组合新时代?

附4:英国最高法院两周年

附5:美国总统为何多是法律人?

附6:救援中的日本自卫队

附7:悦悦事件的比较思考

附8:没有宪法的国家

附9:人类性别、公民身份与权利保障

附10:残疾人火车票半价的思考

附11:居民身份证法修改

附12:公务员招考中的歧视现象

附13:从防艾到少数人权利保障

附14:普京的选择:权力还是人民?

导论

一、比较宪法学的概念、性质

(一)比较宪法学的概念

对于比较宪法学是属于宪法学的一门学科,还是属于比较法学的一门学科?在学术界也是存在着争论的。

1、“宪法学”+比较→宪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宪法学是研究宪法的产生、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比较宪法学则是从比较对照的角度加深对宪法的产生、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的科学。

2、“比较法学”+宪法→比较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比较宪法或比较宪法学,是比较法的一个部门,它是对作为各国根本法-----宪法或首要部门法进行双边或多边的研究。

这两种意见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比较宪法学研究的方法与对象的特点。总的来看,以研究对象的一致性来看,比较宪法学与宪法学有着很大的关联;从研究的方法与原理来看,

比较宪法学又是比较法学的一个分支,要遵循比较法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则。

(二)比较宪法学的性质

1、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比较宪法学

2、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宪法学

二、比较宪法学在我国的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比较宪法学首先是从西方国家中发展起来的。运用比较方法探索宪法发展规律,是宪法学理论研究中常见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890年布戈尔(Burgess)所写的《政治科学与比较宪法》

米尔恩的《宪法的国际化》、罗文斯坦的《比较宪法学总论》等

(一)清末立宪运动

1898年的“戊戌变法”:实行新政立宪

1905年清廷的“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二)民国时期

王世杰的《比较宪法》(1927年)

王世杰、钱端升合著的《比较宪法》1936年版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还有程树德的《比较宪法》(1931年)、丁元普的《比较宪法》(1931年)、章友江的《比较宪法》(1933年)、周逸云的《比较宪法》(1933年)、费贡的《比较宪法》(1933年)、马质的《比较宪法论》(1948年)等。

(三)新中国成立后

1.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期,围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开始了对外国宪法的研究,并在学术研究中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比较宪法学研究。除了参考苏联宪法、东欧宪法外,还参考了旧中国宪法、法国宪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

2.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宪法学进入了其“曲折发展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停止时期”,比较宪法学研究没有得到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止状态。

3.1978年后,中国宪法学进入了恢复与发展时期,特别是在修改1982年宪法前后,比较宪法学的研究价值与成果受到普遍关注,学者们也开始自觉地运用比较研究来思考中国宪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比较宪法学的目的与意义

1.服务型。

2.交往型。

3.文明型。

4、理解型。

四、比较宪法学的内容、体系

1.比较宪法学的基本范畴

2.制宪过程的比较

3.宪法文化形态的比较

4.宪法文本、语言、结构的比较

5.宪法诉讼形态的比较

6.对世界政体模式变化的比较

五、比较宪法学的学习方法

1.掌握外语,为独立看阅相关语言国家的资料打下语言基础。

2.要紧密结合外国宪法文本进行分析比较。

3.要紧密关注外国宪法知识及其实践的最新变化、最新发展。

4.要将中国宪法放在世界范围内:在研究、比较的过程中对中国宪法文本及其实践进行客观、全面的思考。

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概念

一.宪法的概念

一定的宪法概念是特定宪法观的产物,宪法概念的成立与演变是受宪法观的支撑的。

(一)西方国家的宪法观

1.实证主义的宪法观2.决断主义的宪法观3.整合主义的宪法观

(二)我国的宪法观

1.宪法是根本法:

2.宪法的阶级本质:

二.宪法的功能

(一)作为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其功能在于为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免受国家权力侵害提供有力的保障。

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

(1)宪法保护公民权利的根本性

(2)宪法保护公民权利的整体性

(3)宪法保护公民权利的发展性

(二)作为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法律,其功能也在于直接调整国家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

案例: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关于总统是否必须签署联邦法律的决议1998年4月6日《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07规定:“如果俄罗斯联邦总统自收到联邦法律时起的十四日内将其驳回,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得按照俄罗斯联邦宪法规定的程序重新审议该法律。如果在重新审议时,联邦法律未加任何修改获得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各自院三分之二多数投票

赞成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得在七日内签署和公布该法律。”

三.宪法规范的效力

(一)宪法的效力――宪法与国际条约

宪法与国际条约之间如果发生冲突,该如何解决?

1.条约优越说。

2.宪法优越说。

3.折中说。

第二节宪法基本原则

一、一般意义上的宪法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二)基本人权原则

(三)法治原则

(四)权力制约原则

二、代表性国家的宪法基本原则

(一)日本宪法的和平主义原则

一、一般意义上的宪法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1、主权理论

首创者:法国人让·博丹:

主权具有最高性(不受外来权力限制)、永久性(不受时间限制的永恒权力)、不受限制性(不受法律约束)。

修正者:英国政治学家霍布斯

集大成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从社会契约的角度论证了人民主权理论。

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理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一定的差异:

1.逻辑立论的不同。

2.对“人民”的界定不同。

3.人民主权的政治体制的不同。

2、人民主权原则的宪法形式表现

一是,宪法序言中表现的人民主权原则

二是,宪法规范体现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一种是,宪法规范直接确认、明确宣布主权属于人民。

第二种是,间接宣布主权属于人民。

3、人民主权原则适用的相关问题

一是,人民主权的所有和行使的问题

二是,人民主权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二)基本人权原则

世界各国体现基本人权的形式:

1.以人权宣言为序言,同时规定一定数量的公民基本权利:

2.序言中确认基本人权原则,然后在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中具体规定:

3.宪法中专列一章(节)确认基本人权原则:

4.并不规定基本人权原则,只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

基本人权原则适用的问题:

1.如何处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2.如何处理基本权利之间的冲突。

(三)法治原则

宪法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2.法治在宪法中的体现:

一种:在宪法序言中明确宣告为法治国家。

一种:在宪法正文中明文规定是法治国家。

一种,虽不直接使用法治字样,单从其它内容、文字可以推敲出宪法以法治为基本原则。3.法治原则适用的相关问题:

一是,后法治国家建设法治的借鉴与移植问题。

二是,法律与习惯规则之间的关系。

(四)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分权制衡原则和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原则的总称。1.分权理论: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近代分权理论:洛克的《政府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权力制约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

一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的体现:

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的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权力监督关系

二、代表性国家的宪法基本原则

(一)日本宪法的和平主义原则

一、序言中表明的和平宪法

二、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

三、为达到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战争的目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布包持陆海空军即其它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2、日本宪法第九条的执行问题。

3、宪法第9条与修宪争议。

(二)英国的议会至上原则

第二编宪法诉讼制度

一、违宪审查的模式:

(一)立法机关审查模式:英国

优点在于,能实现宪法监督的最高性、全权性、附属性和一体性(第482-483页),保证了其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的最高地位,实现了违宪审查的权威性;由于其最了解立法原意,也能充分实现审查的准确性。然而,缺点在于代表机关的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也影响了进行立法是否违宪审查的实际功效。

(二)普通法院的审查模式:美国

1.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

案例:美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这个判例开创了司法机关审查违宪法律的先河。马歇尔在判决中所阐述的宪法理论影响了整个美国的宪法发展史。在该案中,马歇尔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与精湛的法律技艺,将复杂的政治斗争化解为法律原则的斗争,以政治上法官任命的失败为代价赢得了确立司法审查原则的胜利。

2.美国普通法院违宪审查的基础

美国各种社会因素互动整合的结果。

(1)分权制衡理论是违宪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2)各州违宪审查的实践是违宪审查制度的社会基础。

(3)判例法与先例拘束原则是违宪审查制度的制度基础。

(三)专门机关审查模式:法国与德国

规范法学代表凯尔森

奥地利最早在1920年设立了宪法法院。

德国宪法法院违宪审查的特点:

1、违宪审查权限于宪法法院所享有。

2、违宪审查程序的启动不以争端为前提条件。

3、宪法法院的受案范围比较宽泛。

案例:德国的“西南重组案”(BverfGE1,14)

法国的宪法委员会

源于1799年宪法下的“护法元老院”。

法国1958年宪法

案例:法国的“结社自由决定案件”

二、宪法监督模式的移植与发展:以韩国的经验为例

第一阶段:宪法委员会模式(第一共和国时期1948-1960年)

第二阶段:宪法法院模式(第二共和国时期,1960-1961)

第三阶段:最高法院模式(第三共和国时期,1961-1972)

第四阶段:宪法委员会模式(朴正熙执政的第四共和国时期1972-1980、全斗焕执政的第五共和国时期1980-1987)

第五阶段:宪法法院模式(1988――至今)

《韩国宪法法院法》明确规定了宪法法院的职责:1、根据普通法院的提请,进行法律、法令违宪与否的审查;2、弹劾案件的审判;3、涉及解散政党的案件的审判;4、涉及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地方自治团体之间以及地方自治团体之间权限争议的案件的审判;5、宪法诉讼的审判。

第三编国家及相关制度

一、政权组织形式

政治思想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家都对政体进行了探讨和分类,比如亚里士多德、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布丹、以及洛克等,基本上都是遵循的以执政者人数为标准对政体进行的分类。

根据代表国家意志的主体的产生方式和行使权力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政权组织形式划分为三类:

(一)君主专制

(二)君主立宪制

1.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2.内阁制君主立宪制

链接:尼泊尔制宪会议宣布共和,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共和制

1.议会内阁制

2.总统制

3.委员会制

4.人民代表大会制

二、国家结构形式

(一)单一制

1.中央集权型

2.地方自治型

3.均权型

(二)复合制

1.邦联

2.联邦

A.中央集权型的联邦制

B.分权型的联邦制

重点:联邦与成员国权力的划分

(1)联邦列举、成员国概括保留

(2)明确列举成员国权力

(3)宪法同时列举联邦和成员国的权力

三、选举制度

(一)选举资格

(二)选区划分

选区――划分出来供选举产生代表以及公职人员的区域。

1.小选区制:每个选区只选举产生一名代表的选区划分制度。

2.大选区制:每个选区可以选出两名以上代表的选区划分制度。

基本原则:

1.同等数量代表同等数量选民选出的原则

2.按照自然界限划分选区的原则

3.按照人口变动适时改划选区的原则。

小选区制里的选举地理学:专门研究选区划分,以便使得本党获胜、对手失败的问题,创始人为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州长杰里(Flbridgt Gerry)。

(三)候选人的产生及竞选

产生候选人的方式:

1、选民提名:

2、政党提名:

候选人的竞选:

1、组织竞选班子:

2、制定竞选纲领和策略:

3、筹集竞选费用:

4、竞选的方式:

传统的竞选方式:周游全国发表演说、会见选民。

现代:注重电视传媒,制作电视广告、在新闻节目中接受采访、进行电视辩论等。(四)选票的计算及确定当选

1.比例代表制:

2.多数代表制:

3.混合代表制:

第二部分国家元首的选举

(一)美国

选举方式:间接选举,选举人团选出

总统候选人资格:

总统候选人的确定:在总统选举一年前由共和党和民主党通过民意测验等方式酝酿本党候选人,然后在各党的代表大会上确定总统和副总统人选

投票选举总统:

(二)法国

根据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的最初规定,总统由议会议员、省议会议员、海外领地议会议员及市镇议会选出的代表组成的选举团组成,采取“两轮多数投票制”。

(三)德国

选举方式:间接选举。

总统候选人资格:具有选举联邦众议院议员的资格、年满40周岁的联邦德国公民

总统选举:选举总统的大选举团称为联邦大会,由联邦众议院议员、各邦议会按照比例代表制选出的以联邦众议院议员人数相同的代表组成。

选举方式:获得联邦大会成员半数以上的选票则当选。若无人获得半数以上,则举行第二轮投票,仍为联邦大会成员半数以上的赞同;若仍无人当选,则举行第三轮投票,得票多者当选。

(四)俄罗斯

总统候选人资格:年满35岁、在俄罗斯定居满10年的俄罗斯联邦公民。

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选举必须有半数以上的选民参加投票方为有效,获得投票的半数以上选民赞同便可当选俄罗斯总统。

第三部分:议会的选举

英国议会:

美国议会:

法国议会:

第四编公民基本权利总论

第一节基本权利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权利的主体

(一)基本权利主体的一般理论:

1、一般主体:公民

2、特殊主体:法人与外国人

3、特定主体:

(二)公民基本权利的取得与消亡

1、始于生命?何谓生命?

案例:英国的联体婴儿分离案:

(二)终于生命?

(1)能否自己结束生命?――自杀的问题

(2)能否他人代为结束生命?――安乐死的问题

案例:美国的夏沃案

二、基本权利的效力

(一)基本权利的公法效力

1.对立法机关的效力

2.对行政机关的效力

3.对司法机关的效力

(二)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

1.“第三人效力说”的兴起

2.“第三人效力说”的法律争议

1.直接效力说

2.间接效力说

案例:日本1973年的三菱树脂案

三、进一步的思考:私法自治与基本权利保护

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适用的困难:

a.基本权利的性质、对象:主要拘束的是国家机关

b.基本权利与私法自治的关系:

1.问题的现实性:

2.解决问题的渠道:

通过民法中“公序良俗”等概括性条款的解释运用来达到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目的和要求

平等权

一、平等权的基本理论

(一)平等的历史意义

(二)平等权的性质

是一项基本原则,还是一项基本权利?

(三)平等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平等权的宪法保护

(一)相关案例:

案例1:普莱西诉弗格森案(Plessy v. Ferguson)

原理分析:普莱西诉弗格森案之所以倍受瞩目,是因为它确立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平等权”违宪审查中的“平等但隔离”原则。这是由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有色人种保护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公众观念所导致的,其主张被后来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所推翻。

案例2: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

原理分析: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它全面否定了1896年的普莱西诉弗格森案所确定的“隔离但平等”原则,将平等权的保护从政治参与的平等扩展到了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案例3:1962年的西德媒介案

原理分析:作为联邦德国宪法法院审理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西德媒介案”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宪法上的平等原则与各政党现实状况的平衡问题。根据机会平等原则,公有企业应当给予每个政党以平等宣传机会,公有企业不得拒绝为某些政党进行宣传,但在充分考虑政党实力不平衡的前提下,予以不同的时间分配是不违反宪法的。

三、平等权的司法审查:

在美国长期的司法审查实践中,形成的“三重审查标准”。

1.合理审查标准

2.严格审查标准

3.中度审查标准

少数人权利的保障

一、“少数人权利”的“少数人”包括哪些?

二、“少数人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三、如何实现“少数人权利”的保障?

一、少数人的涵义

?概念的模糊性:内涵和外延都相当模糊

?概念的相对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

对“少数人”的三种界定

A.凯博多蒂(Capotorti)的界定:

是那些数量上居于少数,政治上不处于支配地位,在人种、宗教和语言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国民。

B.杰伊·西格勒的界定:

是数量具有一定规模,在肤色、宗教、语言、种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征,由于受到偏见、歧视或权利被剥夺,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长期居于从属地位,国家应当给予积极援助的群体。

C.《欧洲保障少数人权利公约》的界定:

在数量上居于少数,在人种、宗教或语言方面具有不同于其它人的特征,含有维护他们

文化、传统、宗教或语言倾向的国民。

认定“少数人”的标准:

A.客观要素:

群体特性、数量规模、群体的社会地位、国籍或公民身份、在该国领土范围内生活的时间B.主观要素:

主观认同:土著民的自我认同→少数人群体?

主观认同的表达方式:明示表达——存续默示?

二、少数人的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A.享有、维护自己文化的权利:

B.宗教信仰自由:

C.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利:

D.有效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权利:

三、少数人权利的保障

A.国际保护:

B.国内保护:

(1)禁止歧视原则:

各国宪法中关于平等(法国宪法、瑞士宪法)、禁止歧视(德国基本法、印度宪法、俄罗斯宪法)等规定

(2)确立少数人的宪法权利: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维护传统文化(越南宪法、加拿大宪法)的规定

(3)规定对少数人的积极保护措施:

少数民族子女接受教育的保障措施(加拿大宪法)、少数民族建立教育机构的权利(印度宪法)、以特殊法规保护少数民族(意大利宪法)

自由权

一、人身自由

二、表达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一、人身自由

(一)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

1.人身自由是公民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支配权,是举止行动的自由。

2.人身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成为人的与生据来的自由,是不可剥夺的。

3.作为一种宪法权利,人身自由是被规定入宪法并被宪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所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保护的基本要求:

1、禁止对公民人身的奴役:

2、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3、对刑事被告人身自由的特殊保障:

(二)人身自由保护的拓展――住宅自由、迁徙自由:

1.住宅自由保护的基本要求:

住宅自由保护的意义:

2.“住宅”保护范围的拓展:从传统的房屋拓展到流动住宅、临时居所

(三)人身自由的进一步延伸――妇女堕胎权的问题

案例:美国的罗伊诉韦德案

从1973年的“罗伊案”到1992年的“凯西案”,在近20年的时间里,随着法官构成的变化和社会潮流的转向,最高法院从最大限度保护妇女选择权的最初立场上后退了不少,认可了各州立法机构对堕胎的种种限制。从美国人有关妇女堕胎权的争议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社会和道德问题演变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最后又成为一个司法问题的过程。

二、言论自由:

1.对新闻自由的挑战:诽谤还是舆论监督?

案例:《纽约时报》诉沙列文案(1964年)

思考:

1、言论自由的真实性:

2、政府官员接受舆论监督的义务:

3、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的意义

2、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的两难

案例:罗德尼·金诉洛杉矶市警察局案(1992年)

政治权利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二、罢免权

三、创制权

四、复决权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一)选举权利的意义

(二)选举权利的性质

1、选举权的性质

(1)权利说:

(2)义务说:

(3)权利义务说:

2、被选举权的性质

(1)资格说

(2)消极权利说

(三)选举权利的资格条件

1、国籍条件及居住条件

2、年龄条件

3、精神状态条件

4、政治条件

5、财产条件

6、性别条件

7、教育程度条件

案例:美国总统选举的“世纪大战”――布什诉戈尔案

思考:

1.美国总统的选举

2.总统选举与政党竞争

3.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

二、罢免权

(一)罢免权的意义

(二)罢免权的行使

1.罢免权的主体:一般为公民

2.罢免权的对象:民意代表――对个人的罢免;对全体的罢免

3.罢免权的行使:体现多数人的意志

三、创制权

创制权――对于立法机关应当制定或修改之法律,当其不制定或不修改时,公民可以提出原则或建议,促使其制定修改的权利。

1.创制权的主体:

2.创制权的范围:

3.创制权的方式:

4.创制权的限制:

四、复决权

复决权――对有权机关决议的宪法或宪法修正案或法律案,公民享有的通过投票决定其是否最终生效的权利。

立法复决:对立法机关制定、修改、废止的普通法案的复决;

立宪复决:对立宪机关通过的宪法或宪法修正案进行的复决。

1.复决权的主体: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2.复决权的对象:普通法案、宪法及其修正案

3.复决权的方式:

4.复决权的限制:

事例:欧盟宪法的全民复决

社会经济权利

一、财产权

(一)财产权:从近代向现代的发展

(二)财产权保障的宪法规范

1.一般保护条款:

2.社会义务条款:

3.征收征用条款:

二、劳动权

(一)劳动权的保障

1.劳动就业权。

2.公平获酬的权利。

3.安全和卫生的工作条件的权利。

4.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5.休息权。

6.享受社会保险权。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案例:针对德国《投资补助法》的宪法诉愿

(二)劳动权的限制

三、社会权

(一)社会权的概念及其意义

(二)社会权保护的全面考量

(1)立法与司法的关系

(2)民主政治要求

(3)法院对于公共政策的考量能力

(4)社会权的不确定性

(三)社会保护的积极实践

从实践中看,南非法院已经开始了有利的尝试,试图实现社会经济权利的可裁判性。而意大利、加拿大、印度等国家也开始了类似的尝试。

关于我的期末总结范文

关于我的期末总结范文 关于我的期末总结范文 一转眼,半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过去的半个学期,有喜有忧,现总结如下: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而通过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

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以上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 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 (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 (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讲义

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考情纵览 阅读素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文体特征。 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作者通过选择、剪辑、组接,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它须用艺术的手法加以 表现,以达到传神的效果。 2.文体分类。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朱自清自传》《鲁迅自传》《老舍自传》《沈从文自传》《富兰克林自传》等;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被称为“评 传”,如《孔子评传》等。 从篇幅的长短看,传记又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等等,但由于考试的需要,高考文本的选取,多以篇幅短小的文本(或摘选较长篇幅的文本)为主。 1.理思路,明线索。 思路就是理解文本的线索,理清了线索,对文本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对传主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传记一般按时间顺序行文,阅读时抓住那些叙述时间的词语,并标出段序和时间变化的词语以此来明确本文线索。 2.探经历,明特征。

传记阅读,要找到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和机遇、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 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正确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和成就,才能准确把握传主的 基本特征。传主的“经历”包括事迹、贡献、成就、经验等,阅读中需勾出。 3.知评价,明主旨。 读文章最终都要揭示主旨,传记的主旨需要借助对传主的评价来把握。在传记中,评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二是文中人物对传主的评价,阅读过程中要勾画出来。明确主旨还需抓枝叶,明提示。“枝叶”包括标题、链接、注释、出处、作者、写作时 间等信息。这些“枝叶”对疏通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主旨、把握传主特征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真题文本高效读文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①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 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 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 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 于自己的句子。 ②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 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 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 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③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 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 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 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④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 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 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 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1.理思路,明线索。 ①简要介绍陈忠实的出生、对文学梦的追逐。 ②介绍陈忠实在文学上所 取得的初步成就。 ③陈忠实要从赵树理、柳 青的影响中剥离出来的强 烈愿望。 ④写泰国之行给陈忠实带 来的强烈刺激。 ⑤陈忠实对自己以及文学 的新认识,认为必须写出 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 文学上确立自己。 ⑥《白鹿原》对陈忠实的 影响及陈忠实所取得的文 学成就。 ⑦缅怀、赞美陈忠实。 2.探经历,明特征。 (1)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 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 了文学梦。 (2)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 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 (3)1985年出访泰国,陈

超赞 全国村庄试点规划方案文本

第一章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2006年“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按照我省2010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4月25日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菱湖镇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与之同时城市建设与当地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矛盾,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加以解决,适应新城的建设,创建和谐社会。 本次规划按照上述三方面的文件精神,“以新型社区为载体,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基础,进行编制。 第二章村庄概述 2.1 村庄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条件概况 (1)地理位置 射中村位于菱湖镇西南8公 里处,与吴兴区东林镇相连,村 域面积5.5平方公里。 (2)人口和户数 截至2011年年底,射中村现 有人口3276人,876户。 (3)自然村分布 主要分布在18个自然村。编号自然村户 数 人口人均 用地 总用 地 01 莲花塘52 205 129.68 2.66 02 三关田36 134 122.34 1.64 03 顾介墩13 49 145.76 0.71 04 谈介墩83 289 125.63 3.63 05 任司埭41 158 129.98 2.05 06 西村47 188 127.54 2.39 07 二保17 67 143.45 0.96 08 石村47 171 128.87 2.20 09 打龙埭35 134 130.51 1.75 10 东至14 50 140.29 0.70 11 南至50 177 124.69 2.21 12 北至20 73 139.53 1.02 13 施家湾36 138 131.08 1.81 14 洋下浜142 571 120.21 6.86 15 马介田77 268 123.56 3.31 16 错天浜14 50 141.29 0.71 17 丁介浜33 128 131.69 1.69 18 香田湾119 426 121.03 5.16 总计876 3276 119.26 39.07 (4)村庄历史沿革 射中村是一个江南水乡古村,亦名石村,又名宝溪。清《归安县志》记载“旧有集市,名射中集市”,相传上古时代后羿于射日,故名射村。村前有一潭,名箭潭,传为箭落之处,昔日村有“十桥十庙”,著名的有三国吴狮子吼寺、西晋开化院、梁朝苑寺、宋东岳宫等。 (5)现状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 2011年射中村农民人均收入15200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351元。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产业包括蚕桑和渔业,现有特种水产养植户450户,另有350户常年在上海、

个人学期总结范文

个人学期总结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范文一:中学个人学期总结】 我在xx中学xx的第XX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细细回想着一年,我心里真是感慨万千。 光阴似箭,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对我来说真是飞跃的半年。在这半年里,无论是学习方法、态度还是纪律都比以前更上了一层楼。下面,我就这几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学习 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二)学习方法及态度 中学的学习与小学有许多不同。小学时代我们被老师催着赶着向前走。而初中更注重自主学习,老师讲的不再满足我们的需要。我能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会了自我反省,检查,提前预

习的学习方法,获益匪浅。 (三)纪律 在纪律方面,我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纪律,何谈学习,下学期,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在纪律方面做得更好。 但我身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下个学期中要努力改正,不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更上一层楼,扬长避短,深刻地认识,检讨自己,力争做到让老师,家长和自己都感到十分满意。 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成绩都不如意。俗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能说我付出的不够。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更加加倍努力学习,不会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 以上就是我对初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在此我要诚挚的道一声:谢谢大家! 【范文二:大学学期个人总结】 进入大学,第一学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了,在学业上,好像我

材料阅读文本资料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考专题 3:材料阅读题 类型一:代数1(整除类) 1. 若整数a 能被整数b 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 n b a =,即bn a =。例如若整数a 能被整数3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 n a =3 ,即n a 3=。 (1)若一个多位自然数的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数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之差(大数减小数)能被13整除,那么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13整除。例如:将数字306371分解为306和371,因为371-306=65,65是13的倍数,,所以306371能被13整除。请你证明任意一个四位数都满足上述规律。 (2)如果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仅有两个数交替排列组成,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摆动数”,例如:自然数从最高位到个位是由1和2交替出现组成,所以是“摆动数”,再如:656,9898,37373,171717,……,都是“摆动数”,请你证明任意一个6位摆动数都能被13整除。 2. 把一个自然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一次运算,再把所得新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又 将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二次运算,……如此重复下去,若最终结果为1,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自然数称为“快乐数”.例如: 1011031132332222222=+→=+→=+→, 1011003113079979449077022222222222=+→=++→=+→=+→=+→, 所以32和70都是“快乐数”. (1)写出最小的两位“快乐数”;判断19是不是“快乐数”;请证明任意一个“快乐数”经过若干次运算后都不可能得到4; (2)若一个三位“快乐数”经过两次运算后结果为1,把这个三位“快乐数”与它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所得的和被8除余数是2,求出这个“快乐数” . 3. 若一个正整数,它的各位数字是左右对称的,则称这个数是对称数,如22,797,12321都是对称数.最小的对称数是11,没有 最大的对称数,因为数位是无穷的. (1)有一种产生对称数的方式是:将某些自然数与它的逆序数相加,得出的和再与和的逆序数相加,连续进行下去,便可得到一个对称数.如:17的逆序数为71,17+71=88,88是一个对称数;39的逆序数为93,39+93=132,132的逆序数为231,132+231=363,363是一个对称数.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求以687产生的第一个对称数; (2)若将任意一个四位对称数分解为前两位数所表示的数,和后两位数所表示的数,请你证明这两个数的差一定能被9整除; (3)若将一个三位对称数减去其各位数字之和,所得的结果能被11整除,则满足条件的三位对称数共有多少个? 4. 若整数a 能被整数b 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a n b =,即a bn =,例如:若整数a 能被11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 11 a n =,即11a n =,一个能被11整除的自然数我们称为“光棍数”,他的特征是奇数位数字之和与偶数位数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如:42559奇数位的数字之和为4+5+9=18,偶数位的数字之和为2+5=7,18-7=11是11的倍数,所以42559为“光棍数”. ①请你证明任意一个四位“光棍数”均满足上述规律; ②若七位整数17562m n 能被11整除,请求出所有符合要求的七位整数。 5. 我们可以将任意三位数表示为abc (其中a 、b 、c 分别表示百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且0a ≠).显然,10010abc a b c =++;我们把形如xyz 和zyx 的两个三位数称为一对“姊妹数”(其中x 、y 、z 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如:123和321是一对姊妹数,678和876是一对“姊妹数”。 (1)写出任意三对“姊妹数”, 并判断2331是否一对“姊妹数”的和 (2)如果用x 表示百位数字,求证:任意一对“姊妹数”的和能被37整除。 6. 若一个正整数,它的各位数字是左右对称的,则称这个数是对称数. 如22,797,12321都是对称数,最小的对称数是11,但没有最大的对称数,因为数位是无穷的. (1)若将任意一个四位对称数分解为前两位数表示的数和后两位数表示的数,请你证明:这两个数的差一定能被9整除; (2)设一个三位对称数为______ aba ( 10a b +<),该对称数与11相乘后得到一个四位数,该四位数前两位所表示的数和后两位所表示的数相等,且该四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8,求这个三位对称数. 7. 观察下列等式: 12×231=132×21, 14×451=154×41, 32×253=352×23, 34×473=374×43,45×594=495×54,... 以上每个等式中的两边数字分别是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的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 (1)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成为“数字对称等式”: 35× = ×53; ×682=286× 。 (2)设数字对称式左边的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m ,个位数字为n ,且,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数字 对称式左边的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乘积P ,求出P 能被110整除时mn 的值。 8. 如果一个自然数从高位到个位是由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出现组成,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循环数,被重 复的一个或几个数字称为“循环节”,我们把“循环节”的数字个数叫做循环数的阶数.例如:252525,它由“25” 依 次重复出现组成,所以252525是循环数,它是2阶6位循环数,再如:11,是1阶2位循环数;9是3阶9位循环数;4738是4阶12位循环数…… (1)请你直接写出3个2阶6位循环数,猜想任意一个2阶6位循环数能否被7整除,并说明理由; (2)已知一个能被11整除的2阶4位循环数,设循环节为x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 9. 10. 11. 有一个n 位自然数abcd gh L 能被0x 整除,依次轮换个位数字得到的新数bcd gha L 能被01x +整除,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本文是关于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

学期末总结怎么写16篇

学期末总结怎么写16篇 学期末总结篇1 从军训到正式大学生活,我从一名临时班长到正式班长,经历了我人生中最丰富的4个多月。军训时班长主要负责协助辅导员的工作,负责同学们的入学生活工作。陌生又好奇的同学们都表现出一名高中书生的气质。 这一学期已快要结束,总结这一学期的班长工作。第一:责任心到位,方法不到位;第二:班长协调欠完善,班干交流不够;第三:能力不高,班级凝聚力不够好;第四:班级活动少且质量不高,没有培养同学们团体精神。 首先从责任心方面来说,我认为作为一名班干不管能力怎样,首先应该具有一颗责任心,态度决定一切!作为班长来说,统领这班里的一切大小事务,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更需要有好的方法和技巧。当然,方法与技巧跟个人能力高低有关,这一学期的班干工作中也有一些不顺利的地方,也有做得比较好的。总之,责任心第一,再加上适当的方法与技巧会使工作事半功倍,反之,效率低下,事倍功半!还有一个心也是班长所不可缺的——耐心!面对同学们的疑问,面对同学们的要求,班长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回答同学们疑问,解决同学们的问题。面对几十位

同学,就需要几十种不同的方法,但我还不具备这些。总结以上这些,我还需要提高个人能力,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耐心! 其次是班干部的交流与班干工作的协调分配还不够好,在班干部之间的交流方面还是欠缺,有的班干部连某一个职位是谁都还不知道,更别说认识其本人。一方面因为我们组织的班干会时间或地点安排不好,另一方面是因为班干部积极性不够高,懒散不愿参加班干会,导致班干部之间的交流偏少。这直接为班干工作的协调配合埋下了不好的隐患。在工作上,虽说担任不同的职务就有不同的事,班干之间普遍都是我事我独毕,他事无关我。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应该要有团体意识,团体的力量大于一切!所以,我们班的集体力量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最后就是班集体活动较少而且质量也不是很高,导致班级同学比较分散,各自为阵,无法很好的将同学们的心聚集到一起,让同学们有班级归属感,有家庭温。暖的感觉。纵观这一学期的班干工作和班级活动如下:1、与10级直系师兄师姐的联谊;2、男生节的联欢;3、古寨沟烧烤之行等。接下还有一个圣诞、冬至和元旦联合节日。 最后总结一下以后班长以及班干的主要任务,对于集体活动方面,尽量向着标准化举行。何为标准化呢?首先就是要有一份完整详细而且得高质量的策划书,使整个活动充实、

文本阅读助读资料的重要性由

文本阅读助读资料的重要性 由“端木”引出的话题 近日听课,课外是端木的《土地的誓言》。文章表达的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和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感情充沛,激情澎湃,读后令人热血沸腾。执教者精神饱满,朗读声情并茂,情境创设自然,还收集了许多“九一八”的资料来辅助教学。但学生似乎并不动情,这节课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课后才知道,原来学生对作家的名字产生了怀疑。课文注释说这是一个东北作家,但学生却觉得这是一个日本人的名字,于是产生了疑问:他怎么有一个日本式的名字?他去过日本或是依据日本人的习惯改成了若本人的名字吗?既然都已经取了日本人的名字,又何必假惺惺的说爱国呢?这些疑问碍于上公开课不好问,憋在心里,此后也就失去了听课的兴趣。。。。。。。 以上是浙江宁波赵霞老师在她的《由“端木”所想到的》一文中介绍的她听过的一节问题课,本意是为了阐述课文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介绍在《土地的誓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文中所举事例发人深省,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受到在必要的时候,引用必要的资料的必要性。 一、材料筛选的必要性 助读资料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样,都是文本阅读的辅助手段,我们不仅要重视他们的作用,还要认真研究怎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因为教材中的作品是丰富多彩的,它们来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隶属于不同的题材和体裁。很多时候,必须借助助读材料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从作品产生年代来讲,作品都会有时代的烙印,都会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投射在其中,因为他们有他们的现实世界,有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有他们所特有的属于那个时代的实际的或假想的读者群。我们今天组织学生阅读这些文本是要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从他们的知识结构、精神世界和生活经验出发,感受和理解这些文本,进入作者的知识视野,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对接,扩大自己的思想视野和情感感受的范围和深度,完成文本意义的重建。 从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方面来讲,同一题材的内容,可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同样,不同题材的内容,也可以用同一体裁来表现。阅读教学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作品的表达形式,从而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表达手段,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要达到以上阅读目的,就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料和教学媒体,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借助一定的资料,在穿插、铺垫和拓展中引领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文本阅读,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否则,就可能使学生的阅读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影响阅读效果。 二、资料筛选的意义 1、对学生的文本阅读具有一定的调控、导向以及推进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解读 文本时尊重文本,尊重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和观点见解,避免解读的随意性和不 确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2、有利于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教学《开国大 典》之前,先播放一段《东方红》,能很好的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就文本读文本的封闭式转为借助资料读文 本的开放式,由封闭式阅读的感性转向开放式阅读的理性,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 和情感视野,使他们在不断积累知识、积累体验、丰富情感的同时,学会学习。 4、筛选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师生精心阅读和搜集整理的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 生脚踏实地、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品质。 三、资料筛选时存在的不足

《教育研究方法》讲义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讲义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大纲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性质(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构,人们已有较多的研究,研究中出现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程序工具说;二是纵横说;三是层次说;二、中小幼教育研究的特点(一)教育研究应具备的一般研究的特征(二)教育研究应具备的区别于一般研究的特点(三)中小幼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三、教育研究的意义第一,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第三,教育研究是形成和发展教育理论的基本途径。 第四,教育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第五,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教育研究的类型(一)从研究目的、功能看(二)从教育研究的时序看(三)从研究对象的范围看(四)从使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看五、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教育研究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因时因地而异。 不过,我们可以从复杂的教育研究过程中概括出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般而言,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 / 12

(一)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二)教育研究的设计(三)收集资料(四)分析处理资料(五)研究成果的表述第二章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与其他科学研究过程一样,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确定研究问题(或者说课题)。 确定研究问题,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者选择一个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并将之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 一、确定研究问题的意义研究问题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教育研究始于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确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起点。 第二,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决定教育研究的水平。 第三,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二、确定研究问题的原则如何确定教育研究的问题呢?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价值性即研究问题要有价值,这包括三个方面: 理论价值;应用价值;综合价值。 (二)科学性研究问题要有科学性,指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选题的根据要充分、合理,有科学上的现实性。 (三)创新性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它是指选择的研究问题要有独创性和突破性,即能够发现出现有的研究中尚未发现的东西。 (四)可行性可行性是指问题有被解决的可行性,即研究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xx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x乡x 村x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xx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张军 副组长:李明成员:王成刘宏谭红宝关小军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 五、规划目标 (5)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 (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 二、土地利用规划 (6) 三、产业发展规划 (6) 四、配套设施规划 (7) 五、农房建设规划 (7) 六、环境保护规划 (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9) XX县X乡X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村位于X县南部,X乡境内,东靠X,南邻X,西依X,北接X。 (二)地形地貌 X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49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1天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第11天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 (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的悲歌人生 南宋绍兴十年(1140),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辛弃疾虽然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地区,但他自幼接受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始终把南宋视为自己的祖国。辛弃疾幼时不但诵习经典,撰写诗文,而且熟读兵书,苦练武艺。辛弃疾绝非宋代文坛上常见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肤硕体壮、颊红眼青、目光有棱的壮士。 绍兴末年,河北、山东一带的汉族人民苦于金人的残暴统治,大大小小的抗金起义风起云涌,烽烟遍地,其中以济南耿京率领的义军规模最大。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不久,辛弃疾力劝耿京归附南宋朝廷。次年正月,辛弃疾奉命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觐见宋高宗,完成使命后即返回山东。没想到才到半途,便知悉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麾下义军也已溃散大半。在此紧要关头,辛弃疾亲率骑兵五十人,深入金境六百里,直奔济州,乘其不备直入五万人的敌营,生擒张安国系于马上,然后星夜兼程,渡过淮河、长江,直抵临安(今浙江杭州),献俘于朝廷而戮之。这段战斗生活给辛弃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正如《鹧鸪天》中所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南归之后,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军签判。不久,宋高宗内禅,孝宗即位。孝宗素有恢复之志,登基后即任命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辛弃疾前往建康求见张浚,面陈伐金之计。隆兴二年(1164),辛弃疾改任广德军通判。次年,他不顾官职低微,越职上书,向孝宗上呈《美芹十论》。辛弃疾的“十论”,就体现了他对敌我双方实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从而提出深谋远虑且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南宋的求和路线之不可行:“秦桧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则战,倦则和,诡谲狙诈,我实何有?”还鼓励孝宗效法扫平突厥以雪国耻的唐太宗:“惟陛下留乙夜之神,沈先物之几,志在必行,无惑群议,庶乎‘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烈无逊于唐太宗。” 乾道三年(1167),辛弃疾升任建康府通判。又过了三年,辛弃疾任满回临安,授司农寺主薄。不久,他作《九议》上呈宰相虞允文。《九议》也是长篇奏议,它不但对《十论》中的意见作了更深入细致的解说,还补充了关于练兵、造舰、用间等具体的战术。更重要的是,《九议》旗帜鲜明地阐

201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201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 村容村貌新变化”的xx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乡**村*****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 五、规划目标 (5)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 (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 二、土地利用规划 (6) 三、产业发展规划 (6) 四、配套设施规划 (7)

五、农房建设规划 (7) 六、环境保护规划 (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9) **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村位于**县南部,**乡境内,东靠***,南邻***,西依***,北接***。 (二)地形地貌 ***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55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三)范围及人口 全村幅员6306亩,耕地1368亩,其中:田地80亩。全村共有6个组,352户,总人口1333人,人均耕地1.02亩。

个人期末总结范文3篇

个人期末总结范文3篇 转眼到了期末,该为这一学期作一个总结,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期末总结范文,仅供参考。 个人期末总结范文篇一:大学生个人期末总结范文时间就如手中的细沙一样无论怎样努力都抓不住得从指缝中滑落,进校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感觉像是做了一场美好的梦,然后醒来后发现自己已到了另一个世界,让人不由自主得感叹道时间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东西,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抓住它的流向。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我学会了许多,体会了许多,了解了许多,应该说自己经过了这一年的大学生活后已经比以前更加成熟了,重新认识了自己——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自己。。。。。。。过去的我总是以一种玩乐的心态来面对学习,而现在的我则已经学会了用谨慎的态度对待它,因为小学,初中,高中的知识都是纸上谈兵,从实践方面来讲没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而大学里的知识不一样都是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后要用到的,对于今后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学好的话就影响到自己将来的前途,所以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混水摸鱼,得过且过,只求一个及格的分数就好,而是要打起十二倍的精神抓住每门功课中的知识点,始终牢记于心,并学会如何去熟练得运用这些知识才是关键。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课外知识,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时时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动态,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避免以后让人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草包。因此大学里的学习不再是单纯得为了分数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战。 朋友因该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中如没有了朋友就好比我们周围缺少了空气一样,让人窒息难受,最后导致死亡。过去的我对于朋友的理解就是单一的玩伴,即一起逛街,看电影,吃饭,聊天的伙伴。现在的我对于朋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朋友是你风雨中的一把伞,帮你遮挡风雨的侵袭;朋友是黑暗中的烛光,帮助你照亮前方的路,虽然微弱但却温暖着你的心;朋友是与你一起在大海里划着一叶小舟的同伴,否则你一定会感到寂寞难耐;朋友是一个温暖的环抱,随时敞开着等着你去靠近;朋友是一面镜子,教会你如何更好得做自己。朋友之间会一起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实用类阅读中传记阅读的文本特点及高考基本题型。 2.掌握高考实用类阅读中传记阅读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 知识梳理: 【考点解读】 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确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是考生得分较高的题目,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较明显的:要么遗漏要点,要么原文抄录。这充分说明了考生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没有加工,或者说只是粗加工。针对上述问题,复习时要注意吃透筛选标准,确定筛选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规律揭示】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传记阅读必考考点,题型比较稳定,一是客观选择题,二是总结概括题。可单独设题,也可与分析传主形象、评价观点态度、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究等考点结合,综合命题。 【技巧指导】 1.加强化练习,参透高考,提高复习效率。 历年高考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2.加大传记阅读量,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学生可通过加大阅读量,进一步熟悉传记特点,掌握传记中选材组材的方法,了解传记阅读信息筛选常用方法,提高对传记中信息的筛选能力。 3.掌握筛选并整合信息的方法 (1)读,把握全文内容 面对传记文本,不管命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先静下心来,通读全文,观其大略,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对文本作整体感知,弄清楚它写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的写作意图及基本倾向是怎样的等等。这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础。不少考生在解答筛选信息类试题时,往往只题干涉及的信息,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从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2)寻,寻找筛选目标 首先从题干要求出发,明确筛选目标,这是做题的前提。有的题干中的筛选标准暗藏陷阱。其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3)辨,辨析整合材料 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 尤其要注意将那些零散的、描写具体的信息材料,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换。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止一点,一定要分点列举、分条作答。

最新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讲义(全国卷)资料

2017高考语文最后一课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了解常见的干扰项设置类型: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做题是特别留意选项中带有“全、都、凡、所有、几乎、主要、有的、更加、特别、稍微、部分、通常、有时”等词语的内容; 时间上的已然与未然、先后; 句子关系上的强加因果、因果颠倒、多因一果; 逻辑上的或然与必然、充分与必要条件; 代词指代内容错误或不明; 还要注意把现象混为原因、无中生有及答非所问等。尤其注意误把文章中人物的观点当成作者的观点。 2、审清题目的要求,注意是选“不符合的”还是“符合的”,在把选项与原文的比对过程中,找出符合题意的最明显突出的一个选项。 3、选项与原文表述不一致时,要思考选项内容是不是原文等值替换或是原文的合理推论。拿不准时可再造一个相似的语境来帮助判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要区分是形象还是性格,是概括还是分析。 人物形象=性格+身份定位+多方面特征(职业、地位、兴趣、经历、教养、思想、关系等)。 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 2、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外貌、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征; 3、找出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这个人物的评价; 4、作品中作者的介绍或评价; 5、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6、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概括时要分清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发展变化,切忌过度拔高或想当然。 人物形象的作用 1、揭示或凸显主旨; 2、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次要人物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4、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刻画人形象的方法: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 确定主人公理由: 1、有的作品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 2、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 3、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 4、作者极力刻画的用墨最多的人物是主人公 5、其他人物衬托他、陪衬他、与他形成对比是主人公。 物象的作用

胡 教育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概述 教育: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教育研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 第一节教育研究的内涵、对象及特征 一、教育研究的内涵 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研究者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计划、有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揭示教育 规律、发展教育知识体系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 二、教育研究的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活动,有学者分为:理论形态及实践形态两种。 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复杂性(教育活动的首要特征)、境域性(特定情境,不可复制性)、整合性(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优化)、模糊性(有些不能用数字来表达)、两难性(理论 与实践不一)。 三、教育研究的特征 教育研究: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特征:1.目的在于探索规律,解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研究的问题表述明确、界定清晰、并有可检验的研究假设;3.研究方法设计严谨、操作规范。 4.研究结果具有创新性,应对原有研究有所突破。 (二)科学研究的独有特征: 1.综合性(不仅考虑教育内部问题,还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诸多因素) 2.长期性(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实践性(针对性强的工作,现实的教育问题) 4.群众性(教育理论及实践工作者结合,才能真正的有教育研究) 5.伦理性(遵守道德原则及规范)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和预测研究(研究目的不同) 基础研究:较强理论、直接在某个领域增添知识、提高认识的研究,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应用研究:是有直接应用价值的研究,在于将基础的理论用于实践,它回答“如何改进”的问题 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教育价值作出判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预测研究:在于分析事物未来的发展,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 二、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探索研究水平的研究、迁移推广和理论水平的研究(研 究水平和层次的不同) 直觉观察水平:回答“发生了什么?”。 探索研究水平: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迁移推广水平:回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生同样现象吗?“ 理论水平研究:回答”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三、定量及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