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知识总结及专项训练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知识总结及专项训练

解题指导——“三结合一深入”1.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

如《林黛玉进贾府》里对于同一个问题——女孩子读书,林黛玉前后的回答就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不知道老祖宗对女孩读书的看法,林黛玉就说了实话;后来知道了,就说了假话,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敏感,当然还有她的聪慧。

锁定了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准确理解人物此时的心理了。

2.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

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

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事情的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

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

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

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

《祝福》中祥林嫂见到“我”后“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表现出她见到了希望。

4.深入文本,换位思考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涉及人物复杂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命题角度二】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提问方式——怎样确定是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题?题干示例(高考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说知识(考点)梳理-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小说知识(考点)梳理-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3 小说知识(考点)梳理一、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者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的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现状,对其表达赞美、批判、呼吁人们关注等态度,从而表现小说主题。

二、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长短分,有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2.按内容划分,有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动漫小说等;3.按创作流派分,有现实主义小说和浪漫主义小说;4.按体例划分,有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三、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作者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原形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它只能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2)故事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贵在曲折、情节跌宕。

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有序幕和尾声。

(3)环境: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用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四、人物形象1.小说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人物、对话描写、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典型形象,并且通过人物形象反映作品主题。

是小说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在小说中占中心地位。

3.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指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1)神态描写: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

(2)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3)外貌描写:暗示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经济状况和精神状况;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心理活动。

(4)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阅读的基础知识整理:范昌琪校对:韩晓东一、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2、情节: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小说的分类:1、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2、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小说等。

3、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四、考点透视小说阅读的考查与其他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涉及的考点相同,但侧重点不同。

小说阅读设题的特点与小说这一文体本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情节。

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概括时要注意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认清小说是单线结构还是双线结构。

③注意那些与情节发展有关联的“人物”“事物”。

④分析某一情节(情节链条中的某一点)的作用。

2.分析环境。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就指定的环境描写来分析其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或表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及景物,主要是用来表现心情,渲染气氛等;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3.赏析人物。

①指出小说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其好处或者其作用;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小说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注意点: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中去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分析人物;重视小说中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小说人物性格。

小说的特点有哪些写作技巧

小说的特点有哪些写作技巧

小说的特点有哪些写作技巧小说的特点有哪些写作技巧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的文学体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小说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小说的特点价值性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

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容量性与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情节性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环境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环境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发展性小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文人的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唐代传奇的出现,尤其是三大情传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正式形成;宋元两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井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话本小说,为小说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至今在古典小说领域内,没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发于此。

纯粹性纯文学中的小说体裁讲究纯粹性。

“谎言去尽之谓纯。

”(出自墨人钢《就是》创刊题词)便是所谓的“纯”。

也就是说,小说在构思及写作的过程中能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愚民谎言等谎言,使呈现出来的小说成品具备纯粹的艺术性。

小说的纯粹性是阅读者最重要的'审美期待之一。

高考小说阅读常考九大题型汇编

高考小说阅读常考九大题型汇编

高考小说阅读常考九大题型汇编必备知识梳理【小说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

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的骨架)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的依托)深刻的主题意蕴(小说的灵魂)精妙的写作技巧(小说的手段)【何为小说的“真实”】尽管小说设定的具体环境是虚构的,但这个环境依然是我们或历史的、或现实的真实反映。

尽管小说叙述的情节是虚构的,但这些虚构的情节是符合事理逻辑的,具有真实性。

尽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虚构的,但这些虚构的人物形象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具有真实性。

最后,小说的情感是真实的,小说表现的主题是真实的。

所以说,尽管小说是虚构性的文学体裁,但小说同样具有真实性。

小说的真实是艺术性的真实,小说是虚构与真实相统一的一种文体。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

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1)荒诞:情节荒诞。

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作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

环境荒诞。

小说环境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

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中的小米开尔却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环境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

(1点2分,2点3分)(2)真实:塑造的人物真实。

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社会生话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

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

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

超然客公众号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假如人生是一本小说,角色重要

假如人生是一本小说,角色重要

谢谢主席,大家上午好首先明确几个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矛盾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

角色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包括主角,情节则是作品中描写人物关系、人物行动所构成的整个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换句话说,如果人生是一本小说,角色就是我们人生中出现的你我他,而情节就是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角色和情节总是同时存在的,没有不涉及角色的情节,没有任何情节的角色也没有意义。

再看标准,如果人生是一本小说,那么我们自己就是小说的主角。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人生的意义也各有高见。

但不管我这本小说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我要成长,这个成长不是说我身体越来越高大,或是学习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而是心智的愈加成熟。

所以判断在人生小说中角色和情节何者更重要,要看何者更能带给我成长。

我方认为,成长更多在于角色本身和角色间的关系,而非情节。

人的成长大都来源于对事件的思考和感悟,而不管事件对于我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欣喜还是磨难,感悟都来源于角色的羁绊。

可能在我的人生小说中有一个亲人病逝的片段,在这个片段里我被通知了死讯,参加了葬礼,我难过我哭泣我思考人为什么要死,我成长了。

这个成长是因为亲人病逝中的这些情节吗?不是,如果死的不是我在乎的亲人,而是一个与我毫无关联的陌生人,我就不会伤心难过,不会有设身处地的死亡思考,使我成长的不是我被通知死讯,不是参加葬礼,也不是痛哭流涕,而是我对那个亲人的在乎,是我与那个亲人的羁绊。

可能我人生小说里还有失恋的片段,我跪地恳求,我苦苦挽留,我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在失恋带来的巨大悲痛中我悟了,成长了,这个成长不是因为我跪地恳求,也不是因为我的挽留或是回忆,而是因为我在乎那个ta,是我与ta的羁绊带给我成长。

佛教说人生有八苦,除了恒定不变的生老病死五取蕴以外,我们的成长就是在向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抗争,而这些写在小说里,就是我和其他角色的羁绊。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精品文档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文体知识:1、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3、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5、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6、常见的写作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悬念,以小见大,开明宗义,卒章显志,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等。

围绕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以及主题这四个要素,常见的命题角度及题型有:命题角度1——情节情节分析题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命题角度有:①梳理、概括情节;②分析情节的内在关系和特定情节作用;③分析情节安排特色和技巧。

常见题型:1、把握故事情节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鉴赏故事情节1)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感化;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感化。

3、评价情节安排1)这样安排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2)小说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情节。

考查某一个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要从整体的故事情节入手。

因为小说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结局。

而小说的这一情节是完整情节的一部分。

所以这一情节会和上下文情节构成一定的关系,例如:为下文……情节作铺垫、设悬念,推动下文……情节发展,把……情节推向,使……情节发生了转折,等等。

一篇《祝福》讲透小说阅读六大命题角度

一篇《祝福》讲透小说阅读六大命题角度
明考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暗考型:请简要分析文中某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常见提问方式:
常用答题模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人物+事件)
1、抓结构,按主要事件的发展顺序梳理。(例子:《祝福》)
情节概括方法
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祝福景象祥林嫂凄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二、小说的常见命题要点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理解小说标题 5.概括探究主题
命题角度一 情节
①概括情节②赏析情节手法③分析情节作用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1)文中写了xx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xx内容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3)某处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小说××段写了××内容,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设问方式:
课堂练习
《到梨花屯去》(2019全国卷Ⅲ)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参考:(1)(情节上,)首尾两度写到沉默,起前后呼应的作用,并引发读者深思;(2)(主题上,)首尾两度写到沉默,突出(或深化、升华)了小说呼吁改革的时代主题。
2、抓时空,按场所、时间的转换进行梳理。 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或时间会有不同的情节。抓住场所或时间的变化,也可概括出情节。如《祝福》
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祝福景象祥林嫂凄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按线索串联的人事梳理 线索贯串小说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还可以是事件、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一、人物形象
(一)人物的描写。

人物塑造的方法:从描写的角度看
1、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
外貌(包括外貌、
神情、姿态、服饰等)、行动、语言(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
的是语言)、心理、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2、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

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3、细节描写。

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
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二)人物形象
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四)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
的性格特征。

二、故事情节
(一)故事情节
1、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
以分为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四个部分,
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
尾声两上部分。

2、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3、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中剖析把握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