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摘要:文学语言陌生化是文学写作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是文学语言的一种语言模式。
对于文学语言的这一模式的态度,各作家意见不一、看法不一。
随着生活质量的上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文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必需品。
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英美文学中,作家善于用一些陌生化的语言,使文学作品更为鲜活。
本文就基于对英美文学的分析,从多个方面解读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应用的特点。
关键词: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分析文学的陌生化语言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语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式,是文学语言处理的一种新的尝试。
任何时期的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文学语言的创新,所以,研究文学陌生化语言对今后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对于陌生化语言在文学上的应用,最为广泛、成就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英美文学了。
笔者根据这一现实情况,探讨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应用特点,以期对今后的文学发展有所启示。
一、文学陌生化语言概述“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率先提出,曾作为文学理论而被世人所熟知。
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艺术的目的不能仅仅地局限于让大家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事物,而且要帮助人们去感知事物的存在,所以,艺术家要想方设法利用艺术技巧将艺术对象陌生化,将艺术形式困难化,通过增加人们感知艺术的难度和感知艺术所耗费的时间长度,来增强人们对艺术美感的体验。
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基础之上,西方文学中中陌生化诗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应用意识流最早是作为一个心理学词汇而存在的,而引入文学界,则是梅·辛克莱在1918年时评论陶罗塞·瑞恰的《旅程》这部小说时引入的。
从这之后,意识流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就被越来越多的作家所使用,并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中,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流理论。
从乔伊斯《尤利西斯》看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初探

鉴 赏
从乔伊斯《尤利西斯》看英美文学的 陌生化语言特点初探
袁 媛
作为后现代语境下开辟出的新文学角度,文学
(二)具体使用
陌生化与近年来学界常提到的文化虚构化、审美化、
提到英美文化的陌生化语言应用,英美文学中
互文化存在较Leabharlann 紧密的联系。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 的意识流小说不得不提,完全凭借本身意识完成著作
展现出的复杂情绪时,作者描述了从鲜花到眼睛的视 内心的强烈影响。之后回到现实中,开始感叹排字工
觉转变,寓意芬芳折射心灵,并在文中埋下伏笔,为 排字速度较快。内心独白的运用,能将人物细微的心
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
理特征描写出来,向读者呈现出一个全面的人物形象。
从上述阐述可知,陌生化语言在小说写作中的
进行描写时,主要是通过描写各角色感官想象来实现 用价值。
的,同时通过阐述人物间的感应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三、结语
所以,可以说《尤利西斯》中陌生化语言的运用不影
乔伊斯《尤利西斯》一书实现了陌生化语言的
响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可通过感官体验得到相关感触, 有效使用,在此基础上,从语言意象的可感受性、语
帮助读者掌握作者表达意图。
读,并对文中人物情绪变化有深刻体会。而在实际阅
(黄淮学院)
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可发现其中较多内容在排列顺
作者简介:袁媛(1989-),女,河南驻马店人,
序上令人感到疑惑,不符合人们正常的阅读习惯。例 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言组合的非常规性中,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陌生化
(二)语言组合非常规性
语言应用所实现的人物形象塑造饱满。事实上,陌生
对于小说《尤利西斯》来讲,通过语言的运用 化语言大量应用于英美文学领域,这种应用有效地展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解读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解读作者:刘果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4年第06期【摘要】在英美文学中会存在一些陌生化的语言,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就是指用不同的语言模式来对英美文学语言进行改变,这样文章就更加注入活力,不会显示出死板、无趣。
对于不同的作家对陌生化语言的改变也是不尽相同的,表现方式也各有差异。
语言陌生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对文章的感受更有意蕴,理解更加透彻。
本文将进一步分析陌生化语言中的精华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语言陌生化英美文学语言特点一、陌生化语言的发展我国文学界的“陌生化”理论被人们传播后,作家一直都在推崇和尝试着去应用,从英美的典型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
比如波特的作品《被背弃的老祖母》、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等小说作品都具有明显的陌生化语言特征。
很多优秀的小说都运用了语言陌生化的手法,这样使得文章别具一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分析这种文学的语言陌生化最早起源于俄罗斯的文学理论中,主要在意识流小说的应用比较广泛,所以只要我们掌握了意识流小说中的陌生化语言的特征就能理解了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基本发展过程。
意识流其实是一个心理学中的固有名词,首次被一位评论家评论小说时引入了文学界,这样在小说中描写人的心理就有了支持与依赖。
意识流小说在以后的发展中从语言和风格上都有了很多不同的形式,但是一个基本的共同点是不变的,那就是特别注意小说中的语言的表现形式,意识流的小说会力求让文中的人物本身直接表达心理的活动过程。
这种小说的语言风格看似复杂、无条理,但是这就是语言陌生化在小说中的体现。
意识流的文学家会认为只有直接展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无序的潜意识活动,才是显露其内心真正想法的。
1.英美典型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分析。
叙事手法的英美作品中的陌生化诗学,就是指人理解事物的感知阶段的审美体验,感受事物的阶段越长,那么获取的审美体验就会越丰富,所以根据这一特点作家在写作时就会尽量把事物难化,这样就会将把读者的感受阶段拉长。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特点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特点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特点摘要:分析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和特点,以波特的《被背弃的老祖母》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为例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阐述英美文学作品叙事结构的陌生化结构,探讨叙事视角的陌生化特点对小说结构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小说陌生化语言特点对于“陌生化”理论的探究分析,学者们一般大多停留在形式主义文论家俄国的什克洛夫斯基(Shklovsky)“陌生化”学说,有的甚至模糊地把“陌生化”认识为什氏独创。
而实际不然,据英美文学史记载,“陌生化”诗学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后经由马佐尼(Luca Mazzoni)、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以及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等人的进一步总结发展,最终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与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等人身上。
其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已成为世界“诗学”理论及传统并且拥有着自己的一定地位。
以文学理论层面来说,文学语言“陌生化”是当今语境下呈现出的后现代主义新的维度,也就是文学审美化、虚构化和突出与整体化以及互文化等。
因此,正确探讨英美“陌生化”语言特点,对于促进中西文化进一步的交流以及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分析“陌生化”理论被推广传播后,一直以来,这种富有诗性语言特征的小说作品手法很是受英美作家推崇和尝试,例如詹姆斯・乔伊斯(Joyce)的Ulysses(《尤利西斯》)、波特(Catherine Anne Porter)的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 all(《被背弃的老祖母》)、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 Der Zauberberg(《魔山》)、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追忆似水年华》)、帕维奇(Милорад Пави)的Dictionary of the Khazars(《哈扎尔辞典》)等,都是具有很明显陌生化语言特征的西方著名文学作品。
最新 以乔伊斯《尤利西斯》为例分析英美文学的陌生化

以乔伊斯《尤利西斯》为例分析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摘要:每一作家对于语言模式持有不一样的想法与态度,也具有不同的语言模式使用习惯。
作为文学语言模式的一种,陌生化在文学写作中的应用频率非常高,而随着物质生活的充实,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学作品无疑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也是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必备产品之一。
就角度而言,中国文学作品与作品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往往存在着陌生化语言的运用,让作品更加鲜活和丰满。
本文基于典型的英美文学作品,对其中陌生化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应用陌生化语言的根本意义在于引发读者对作品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行充分挖掘,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
关键词:文学语言;《尤利西斯》;陌生化语言特点;英美文学文学所指的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语言进行运用,更是对语言进行特殊处置,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语言的陌生化。
基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陌生化是当前文化环境下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所展现出的新的文学角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审美化、虚构化以及互文化等。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陌生化语言特点对于促进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当代文学的出路探究新的途径。
语言陌生化,最早在俄国提出,指的是形式主义方法原则,希望能够对复杂的感受与表象进行表达。
基于形式主义的视野,创作的过程,也就是事物发生陌生化的过程,通过增加感受的难度而延长感受的时间。
认为陌生化是找到文学内在规律的必要途径,只有通过陌生化才能够发现审美对象的特殊性。
詹姆斯?乔伊斯所著的《尤利西斯》一作中,通过对主人公细微的动作、语言及思考的描述,展示出作者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
一、陌生化的发展(1)陌生化语言概述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早提出陌生化一词,在他看来,艺术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让大家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存在哪些事物,更需要帮助人们正确地感知事物的存在。
因此每一位艺术家都在想方设法地通过特殊技巧将对象陌生化,或者说将艺术形式困难化,从而延长人们对某项艺术感知所需要的时间,增强在这一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以《尤利西斯》为例

青年文化语言陌生化是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表达方式最突出的特点。
这种特殊的极具风格的语言处置方式,可以深刻地渲染文学作品的内容,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学作品形象化,更鲜活地表达其中的内容。
事实上语言陌生化主要是一种文学语境,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以新的文学视角通过结合现实与虚幻的方式表达文学作品的内容,并从中获得一定的艺术审美效果,极大地促进相关学者研究未来的文学创作方向,推动文学创作的高效发展。
1 陌生化语言的含义及其突出特点陌生化语言最早是由俄国著名的形式主义理论体系奠基人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其主要是指创作者有效地运用形式主义原则处理文学创作中的文字语言,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深刻地表达文学作品内容的表象和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
什克洛夫斯基通过长期研究西方的文学作品发现:大多数西方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很多吸引读者的故事情节,并且读者也不能从中感受到任何新奇之处,但是由于每个读者阅读的视角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写的作品的内容有不同的表达风格,会使读者产生更直观的感受。
什克洛夫斯基的这一发现就是艺术创作理论上的“语言陌生化”。
从哲学理论的角度上来看,所有关于“陌生化”语言的理论都是一种对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延续。
黑格尔在研究“自动化-陌生化”的时候通过哲学的方式提升了研究的高度,他提出:并不是所有熟知的东西都是人们真正知道的,仅仅只是因人们对其熟知,并且将其当作一种习惯,才会做出自欺欺人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在认识某一个新事物的时候也就是熟知了这种事物,因而潜意识里他们并不想再花费时间管这个事务。
随着“陌生化”的形成,企业在文化界的传播越来越迅速,并且很多文学创作者都开始使用这种技巧进行创作。
文学创作者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语言表达,使自己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更为新奇,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陌生化语言在英美小说的创作中更是被作家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手法,使读者在日常的阅读中也能感受到新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产生陌生感,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从乔伊斯《尤利西斯》探微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

从乔伊斯《尤利西斯》探微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作者:郭侠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0期摘要:从文化层面看,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存在很大的区别,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陌生化语言运用的比较多。
陌生化语言的运用,使文学作品更有韵味,更为鲜活。
本文以乔伊斯《尤利西斯》为例,对陌生化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使广大读者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尤利西斯》所谓文学则是采用各种方式来使用和处理语言,而陌生化就是语言最典型的一种表现方式。
实际上,艺术创作就是发现陌生化事物的过程,以增加感受的方式,来理解和认识陌生化事物,从而探索出文学语言的内在规律。
在乔伊斯《尤利西斯》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细微动作、语言等的刻画,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应用纵观文学发展史,西方艺术流派小说对陌生化语言使用最多,要全面理解和掌握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就需要从意识流小说入手。
起初,意识流是以一种心理学现象被提出,而后,意识流引起了很多作家的关注,都将其纷纷纳入到艺术作品创作中。
顾名思义,意识流小说就是作者依据自身意识流动情况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并细致刻画任务的内心世界。
就算仅仅只是作家们的想象,只要能够描写出人物内心活动,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虽然,意识流小说有很多风格,但是不难发现各种风格的小说都极为重视语言的运用,力求把人物心理特征用陌生化语言体现出来。
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一般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觉得这类小说语言表达十分混乱,毫无规律可言,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但是作者们觉得唯有这样才能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表达出来。
因此,在意识流小说中,陌生化语言的到了广泛运用[1]。
二、乔伊斯《尤利西斯》中陌生化语言特点(1)语言意象可感知性在《尤利西斯》作品中,作者主要是运用爱尔兰标准英语来书写。
文章中运用了很多句式,但却并未运用关系代词、连接词等,而这些都和该区域英语语法结构特征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来 , 从 而使 文中的人物形象得 以在读 者
的面前鲜活地呈现 。 而此处理方式最为明 显 的标志 ,就是 陌生化 ( d e f a mi l i a r i z a t i o n )
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等人的“ 陌生化 ” 理论
统文学有着很大 的差别 , 其 中一个 重要 的 表现就 是英美 作家对 语言 的表 达善 于处
理, 以此把整个文 学作品的气氛烘 托带动
忆似水年华 》 ) 、帕维 奇( M HⅡ0 P a皿
n a B H) 的D i c t i o n a r y o f e K h a z a r s ( 《 哈 扎尔辞典》 ) 等, 都是具有很 明显 陌生 化语 言特征的西方著名文学作 品。 ( 一) 什克 洛夫斯基 等人 的“ 陌生化 ”
01 】 9-03
然而却 是被评 论家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辛克 莱在 1 9 1 8年
评论英国作家陶罗赛 ・ 瑞恰 生创作 的小说 J o u r n e y ( 旅程 》 时, 首次引入文学界 。弗洛
伊德理论 中的精神分析等 , 为作家更好地 掌握洞察 描写人 心理 的“ 意识流 ” 起 了十
分规 范 的作 用 。 而 这 种理 论 的相 为 支 持 与
英美 文学 作品无 论是 在作 品 的风格
上还是在语言表达方式上 , 都 与中国的传
Z a u b e r b e r g( 《 魔 山》 ) 、普 鲁斯 特 ( Ma r c e l
P r o u s t ) 的R e m e mb r a n c e o fT h i n g s P a s t ( 《 追
的存 在 , 即对 石 头 的认 识 更 加 认 为 其 为 石
说家普遍认为 , 只有直接展示 出内心世 界
混 乱 无 序 的潜 意 识 活 动 , 才 能 真 正 揭 示 其
本身 内在的真实。
文学语言的“ 陌生化” , 就 是 以不 寻 常
头, 是石头就能显 出其石 头的质感 。艺术 的过程是你 的视 像与你的感觉统一 , 艺术 的存在 , 是为 了让人重新恢 复对生活 的感 觉, 也就是让人感受事物 。艺 术的 目的最 终是要人感受 到事物 , 而不仅 仅只是知道
相互依赖 , 系统地构建 了一 整套 较完整 的 “ 意识流小说 ” 研究理论。 尽管意识流小说 风格 与语 言表 现各具不 同 , 可他 们都有一 个相似 的共 同点 , 就是特别 注意所著小说 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 力求让文 中的人物本 身直接表达 出心理活动过程 , 尽 管这 种展 现 大多是看 似杂乱 、 反复 , 可实 际上确 是
斯特 的《 追 忆似 水年华》 为例 分析 英美 文 学作 品中的陌生化 语言 , 阐述英美文 学作 品叙事 结构的陌生化结构 , 探 讨叙事视 角
的 陌 生化 特 点 对 小 说 结 构 建 构 的 意 义 。
、
陌 生化 语 言 的发 展 和 特 点 分 析
“ 陌生化” 理论被 推广传播后 , 一直 以
英 美 文 学 的 陌生化 语 言特 点
口广 西国际商务职业技 术学院 莫 颖
【 摘
要】 分析 陌生化语 言 的发展 和
整体化 以及 互文化等 。因此 , 正确探讨英
美“ 陌生化” 语言特点 , 对 于促 进 中西文化 进 一步 的交流 以及推动 世界 文学 的发展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一
陌生化学说虽起源于俄罗斯 的文学理论 , 而运 用在相 对 比较 明显 的地方却 是在 意 识流小说方面 , 我们通过 了解掌握意识 流 小说 中语言陌生化 的特征 , 就可 以看 出语
言 陌 生 化 随着 英 美 文 学 的 发 展 不 断 推 广
运用的过程。
特点 , 以波特的《 被 背弃 的老祖母 》 和普 鲁
【 关 键 词 】英 美 文 学 小说
语 言 特 点
陌 生化
众所 周知 , 所谓 “ 意识 流 ” ( C o n s c i o u s
S t r e a m) 词 , 是属心理 学范畴 中的词 汇。
【 中图分类号 】 G【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3 ) 1 0 c 一
由马佐尼 ( L u c a Ma z z o n i ) 、 爱 迪生 ( T h o m a s A l v a E d i s o n )以 及 黑 格 尔 ( G e o r g Wi l h e l m
人, 他在《 作为手法的艺术》 一书 中说 : “ 为
了让人 唤醒对生活的最大感受 , 那种被称 为 艺术 的东西 的存在并 且让 人感 到到它
来, 这种富有诗性语言特征 的小 说作品手 法很是受英美作 家推崇和尝试 , 例如詹姆 斯・ 乔伊 斯 ( J o y c e )的 U l y s s e s( 《 尤 利西 斯》 ) 、 波特 ( C a he l i f n e A n n e P o  ̄ e r ) 的 T h e J i l t i n g o fG r a n n y We a t h e r a l l ( 《 被背弃 的老 祖母 》 ) 、 托马 斯 ・ 曼( T h o ma s M a n n ) 的D e r
学说是 以黑格尔理论为基础建立的。什克 洛夫斯 基作 为俄 国形式 主义 文论 的代 言
的语 言在 整篇文字 中的体现上 。对于 “ 陌
生化” 理论 的探究 分析 , 学 者们一 般大 多 停 留在形 式主 义文论 家俄 国的什 克洛 夫 斯基 ( S h k l o v s k y ) “ 陌生化 ” 学说 , 有 的甚 至 模糊地把 “ 陌生化 ” 认识为什氏独创。而实 际不然 ,据英美 文学史记载 , “ 陌生化” 诗 学 最早 源 于亚 里 士 多德 ( A r i s t o t l e ) , 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