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合集下载

海水—锂铍硼等57 种痕量元素的测定—ICP-MS 法

海水—锂铍硼等57 种痕量元素的测定—ICP-MS 法

FHZDZHS0026 海水锂铍硼钪钛铬锰钴镍铜锌镓锗铷钇锶铌锆钼镉铟锡锑铯钡铪钽铼金汞铊铅铋钍铀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钒砷硒银钨氯溴碘等57种痕量元素的测定 ICPMS法F-HZ-DZ-HS-0026海水—锂铍硼等57种痕量元素的测定—ICP-MS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江水,河水,湖水,井水,泉水,海水,卤水中多种痕量元素的测定。

对天然水样,可直接测定50多种痕量元素,测定下限为0、x—xμg/L。

对高盐水如海水,卤水分离后可测定40种痕量元素,测定下限为0、x—0、xμg/L。

2 原理采用ICP作为离子源相匹配的四极杆质谱仪。

对含盐量较低的天然水样,可直接测定;对高盐水样,采用共沉淀法,以氢氧化铁为捕集剂,使被测元素与大量的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分离后测定。

研究了整个测定质量范围内的背景、干扰及其克服方法。

讨论了水中钠、镁、钙等元素产生的基体效应对被测元素的影响。

3 试剂3.1 硝酸(ρ1.42g/mL)3.2 氢氧化钠。

3.3 铁溶液,1mg/mL。

4 仪器设备4.1 四极杆质谱仪,质量扫描范围6~240amu。

其中为保护电子倍增器跳过的区域为12~34和36~44amu,扫描次数120,通道数2048,每道停留时间500μs。

取样锥孔径1.0mm,截取锥孔径0.7mm。

4.2 等离子发生器,输出功率1250W,反射功率<5W。

4.3 进样系统,同心雾化器,双层水冷雾化室。

氩气流量:冷却气15L/min,辅助气小于0.5L/min,载气0.75L/min,样品提升率1.7mL/min。

取样深度10mm。

5 试样制备一般采用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采集水样。

有些水样还需酸化。

6 操作步骤6.1 试样的处理6.1.1 普通水样用硝酸调节酸度为(2+98),内标为Rh100μg/L后,直接测定。

6.1.2 高盐水样将待测的40个元素分两组沉淀,即取两份200mL样品,各加入1-2mL1mg/mL 的铁溶液,分别用氢氧化钠和硝酸调节pH值为5和9,加热保温0.5h,放置2h。

智慧树网络课《海洋的前世今生》单元测试问题详解及解析汇报

智慧树网络课《海洋的前世今生》单元测试问题详解及解析汇报

绪论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本课程教学中不涉及以下哪个学科?海洋经济学第一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下列神话人物中与地球起源无关的是()伏羲2 【判断题】(20分)对太阳系来说,角动量守恒是不必遵守的错3 【单选题】(20分)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地球形成于约30亿年前4 【单选题】(20分)下列关于地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地幔厚度约3900千米5 【单选题】(20分)关于地球形成,不是研究方向的是()太阳系角动量分布问题第二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下列不属于海水的起源的理论是()陨石撞击地球带来原始水2 【单选题】(20分)下列属于原始海洋的特征的是()带酸性3 【单选题】(20分)海洋盐分来源错误的是()原始大气输入4 【单选题】(20分)下列关于大陆架描述正确的是()深度不超过200米5 【单选题】(20分)通过对大洋3000米深处海水中碳-14的测定,下述结论错误的是()北太平洋海水年龄最为古老,和大西洋可差约2500多岁第三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的?魏格纳2 【单选题】(20分)下列述不属于大陆解体三个阶段的是()由于北美东岸与欧洲西岸分离,形成了北大西洋3 【单选题】(20分)下列关于五大洋形成错误的是()大西洋与北冰洋贯通是在,7000万年前4 【单选题】(20分)围剿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不包括()地球表面太阳引潮力也不能引起地壳飘移5 【单选题】(20分)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漂移的驱动力是()潮汐第四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岩石按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 【判断题】(20分)地球磁极曾经倒转过对3 【单选题】(20分)世界上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太平洋4 【单选题】(20分)下列不属于海岭的描述错误的是()与陆地上的山脉相同,有很多褶皱5 【单选题】(20分)下列哪个不属于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缺点()认为板块是水平运动第五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地球有史以来,有三次重要的大冰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三大冰期的是()第四纪大冰期2 【单选题】(20分)下列物质能用来保存动植物不腐形成化石的有几种()①脂②水③焦油沥青④火山灰⑤冰⑥福尔马林⑦沉积岩五3 【单选题】(20分)冰川的运动包括哪两部分()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4 【单选题】(20分)不属于冰臼的特征的是()形奇5 【判断题】(20分)喜马拉雅山脉高度开始缓慢下降()错第六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不符合热泉附近的环境是()偏碱2 【单选题】(20分)下面描述与繁殖在地下5千米深处的微生物无关的是()靠氢气和硫的获得能量3 【单选题】(20分)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斯坦利·米勒设计了一套玻璃仪器装置来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装置原有的气体不包括()氧4 【单选题】(20分)在陨石中发现氨基酸,支持了那种生命起源学说()宇生说5 【单选题】(2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冰箱说认为生命是在大气中的冰晶里形成的第七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水的性质,错误的是()高沸点和低冰点2 【单选题】(20分)下列水生生物出现的顺序正确的是()三叶虫—笔石—鱼类—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3 【单选题】(20分)最早鱼类的肺“鱼鳔”出现在什么时候()泥炭纪4 【单选题】(20分)地球能出现生物的外部原因不包括()地球公转速度适宜5 【单选题】(20分)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哺乳类第八章单元测试1 【判断题】(20分)总鳍鱼对于研究鱼类如何进化到两栖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金属材料的海洋腐蚀与防护(第6章)铜 及铜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

金属材料的海洋腐蚀与防护(第6章)铜 及铜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
• 分析认为,α相脱锌是先沿着晶界进行的,一 个脱锌的β相晶粒提供脱锌的α相晶界发展到另 一个β相晶粒。或者说,脱锌从一个β相晶粒向 邻近的另一个β相发展时,其通道是α相晶界。 一个α相晶粒的晶界都脱锌后,该晶粒变成 “孤岛”进入腐蚀区,随后它也遭受腐蚀。
第五节 黄铜的脱锌腐蚀
• HSn62-1的脱锌腐蚀比HMn58-2轻得多。在 青岛海域全浸区浸泡8a, HSn62-1试样的机械 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第二节 全浸区
• 除HMn58-2外,铜合金在海水中开始浸泡时 的腐蚀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暴露两年后 腐蚀率趋于稳定。
第二节 全浸区
• 铜合金在海水中的点蚀和缝隙腐蚀有一定 的随机性,因此它们的耐蚀性要从多周期 的腐蚀结果来评价。
第二节 全浸区
二、其它海域的腐蚀行为 1、榆林海域的腐蚀行为 • 榆林海域的海水平均温度比青岛(13.7℃)
第二节 全浸区
三、海生物污损及其对腐蚀的影响 • 铜合金在海水中具有抗生物污损的能力。传统
观点认为:铜在海水中溶下有毒的铜离子抗海 生物污损,铜的腐蚀速度约为0.025mm/a,通 常不发生污损。另一种观点认为:铜合金表面 形成的氧化亚铜膜抗海生物污损。
第二节 全浸区
• 以上观点都难以解释铜及铜合金的某些污 损现象。
第五节 黄铜的脱锌腐蚀
• HMn58-2是β相连续的双相黄铜。脱锌是从β相开始, 逐渐向纵深发展。包围α相的β相腐蚀以后,使α相 晶粒成为脱锌区的“孤岛”。随着腐蚀的发展,作 为“孤岛”的α相晶粒也会发生脱锌腐蚀。 在青岛 海域浸泡4a,HMn58-2脱锌深度达2mm以上,机械 性能大幅度下降。暴露4a抗拉强度下降17%。8a下 降49%。暴露4a,延伸率下降56%,8a下降75%。

海洋监测技术6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海洋监测技术6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Al、Sn等
五、中层深度极大值
存在中层来源,如海底热液的水平输送
北太平洋
六、中层亚氧层的极大或极小值
DEPTH (m) DEPTH (m)
Mn (M)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挪威FramMvanr2e+n峡湾
180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二、海水痕量金属分析的挑战
1969年Caribbean Sea样品比对结果
痕量金属 Cd Cs
Co
Cu
实验室 A B A B C A B C D A B C D E
0.03 2.1 0.29 0.332 0.18 0.014 0.037 0.510 0.037 1.35 7.5 27.4 0.9 15.0
生硫化物沉淀,如在有机物含量高的沉积物中经常
可发现FeS2矿物。
4、热液活动
海洋Mg的一个重要迁出途径。 玄武岩的低温风化可能是海水中一些金属元素
的重要迁出路径。
第3节 痕量金属的垂直分布
溶解态金属的水平或垂直分布受控于其输入与迁出的速 率。
提取控制金属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过程信息: 与主要营养盐、溶解氧、颗粒物的分布比较。
aCu2+ = 110-10 0.21 = 2.110-11 mol/kg 实际未观察到Cu的毒性效应,证明有机配位体在 其中起重要作用
北太平洋溶解态Cu及其有机配位体的垂直分布
Cu有机配位体可能由浮游植 物或细菌产生。
对Cu毒性敏感的生物采取这
种策略尚可理解,但另外一

黄、渤海几种溶解态痕量金属(Cu、Ni、Co、Zn)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黄、渤海几种溶解态痕量金属(Cu、Ni、Co、Zn)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50卷 第5期 海 洋 与 湖 沼Vol.50, No.5 2019年9月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Sep., 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776095号。

甄晓桐, 硕士研究生, E-mail: ouc_zhen@ ① 通信作者: 李 力, 副研究员, E-mail: li.li@ 收稿日期: 2019-03-12, 收修改稿日期: 2019-04-26黄、渤海几种溶解态痕量金属(Cu 、Ni 、Co 、Zn)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甄晓桐1 李 力1, 2①王小静1 任艺君1(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青岛 266237)摘要 海水中的痕量金属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至关重要。

本研究在严格采用痕量金属洁净(trace-metal clean)采样和分析测试技术的前提下, 于2016年7月采集了渤海与黄海表、底层海水水样, 获得黄、渤海几种痕量金属(Cu 、Ni 、Co 、Zn)的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 黄、渤海海水中痕量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 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近岸海域的影响, 而其在局部海域的分布则受到沿岸流、冷水团、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以及生物过程等因素的影响。

Cu 、Ni 、Co 在黄、渤海海水中的分布特征较为类似, 平均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渤海>北黄海>南黄海, 而溶解态Zn 的分布则与其他几种金属不同, 在黄、渤海平均浓度类似, 整体偏低, 具有其特殊性。

本研究测定的几种痕量金属在黄、渤海海水中的浓度较以往报道数据偏低, 其中易污染的痕量金属Zn 的浓度更是低近1—3个数量级, 体现了痕量洁净采样和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 黄海; 渤海; 痕量金属;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P734.2 doi: 10.11693/hyhz20190300051 痕量金属是一种累积性的、无法被降解的污染物, 可由地表径流、大气沉降以及近海污染物的排放等各种途径进入海洋(Stumm et al , 1996), 可通过食物链被生物体吸收和富集, 当某些痕量金属的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 会成为毒素, 例如Pb 、Hg, 其对生物有毒性, 最终在人体内累积导致慢性中毒、危害人类的健康(Hook et al , 2001; 战玉杰等, 2011; Dong et al , 2016)。

智慧树网络课《海洋的前世今生》单元测试答案

智慧树网络课《海洋的前世今生》单元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本课程教学中不涉及以下哪个学科?海洋经济学第一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下列神话人物中与地球起源无关的是()伏羲2 【判断题】(20分)对太阳系来说,角动量守恒是不必遵守的错3 【单选题】(20分)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地球形成于约30亿年前4 【单选题】(20分)下列关于地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地幔厚度约3900千米5 【单选题】(20分)关于地球形成,不是研究方向的是()太阳系角动量分布问题第二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下列不属于海水的起源的理论是()陨石撞击地球带来原始水2 【单选题】(20分)下列属于原始海洋的特征的是()带酸性3 【单选题】(20分)海洋盐分来源错误的是()原始大气输入4 【单选题】(20分)下列关于大陆架描述正确的是()深度不超过200米5 【单选题】(20分)通过对大洋3000米深处海水中碳-14的测定,下述结论错误的是()北太平洋海水年龄最为古老,和大西洋可差约2500多岁第三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的?魏格纳2 【单选题】(20分)下列陈述不属于大陆解体三个阶段的是()由于北美东岸与欧洲西岸分离,形成了北大西洋3 【单选题】(20分)下列关于五大洋形成错误的是()大西洋与北冰洋贯通是在,7000万年前4 【单选题】(20分)围剿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不包括()地球表面太阳引潮力也不能引起地壳飘移5 【单选题】(20分)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漂移的驱动力是()潮汐第四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岩石按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 【判断题】(20分)地球磁极曾经倒转过对3 【单选题】(20分)世界上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太平洋4 【单选题】(20分)下列不属于海岭的描述错误的是()与陆地上的山脉相同,有很多褶皱5 【单选题】(20分)下列哪个不属于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缺点()认为板块是水平运动第五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地球有史以来,有三次重要的大冰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三大冰期的是()第四纪大冰期2 【单选题】(20分)下列物质能用来保存动植物不腐形成化石的有几种()①脂②水③焦油沥青④火山灰⑤冰⑥福尔马林⑦沉积岩五3 【单选题】(20分)冰川的运动包括哪两部分()内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4 【单选题】(20分)不属于冰臼的特征的是()形奇5 【判断题】(20分)喜马拉雅山脉高度开始缓慢下降()错第六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不符合热泉附近的环境是()偏碱2 【单选题】(20分)下面描述与繁殖在地下5千米深处的微生物无关的是()靠氢气和硫的获得能量3 【单选题】(20分)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斯坦利·米勒设计了一套玻璃仪器装置来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装置内原有的气体不包括()氧4 【单选题】(20分)在陨石中发现氨基酸,支持了那种生命起源学说()宇生说5 【单选题】(2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冰箱说认为生命是在大气中的冰晶里形成的第七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分)水的性质,错误的是()高沸点和低冰点2 【单选题】(20分)下列水生生物出现的顺序正确的是()三叶虫—笔石—鱼类—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3 【单选题】(20分)最早鱼类的肺“鱼鳔”出现在什么时候()泥炭纪4 【单选题】(20分)地球能出现生物的外部原因不包括()地球公转速度适宜5 【单选题】(20分)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哺乳类第八章单元测试1 【判断题】(20分)总鳍鱼对于研究鱼类如何进化到两栖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Chapter03-3 海洋化学

Chapter03-3 海洋化学

2013-11-17
5
§ 3-4 海洋中的氮和惰性气体(非活性气体)
一、海洋中非活性气体的现场浓度
1. 湿度影响和大气压偏离1atm 水体在海面上与大气交换处于平衡时,当大气压力非1 atm,或相对湿
度h% ≠100时,会影响大气中各气体的分压。
例pT= 1 atm, t = 30℃, h% = 80(pS= 31.8 mmHg)时各种气体ΔG
例pT=1.1 atm(1 米水深),各种气体ΔG均为+10%。
2013-11-17
7
§ 3-4 海洋中的氮和惰性气体(非活性气体)
一、海洋中非活性气体的现场浓度
3. 空气气泡潜入海水完全溶解 即气泡来不及逸出,即被带入海水深处,静压力增大,气泡就会完全溶
解。由于各种气体溶解度不同,完全溶解后所受到的影响的程度各不相
§ 3-4 海洋中的氮和惰性气体(非活性气体)
一、海洋中非活性气体的现场浓度
5. 水团混合时的影响
当两个温度或盐度不同的水团混合(体积相同)时,如果混合前各气体 都处于溶解平衡(饱和),则混合后气体会呈过饱和。 不同气体的过饱和程度不同。温度系数大的气体,混合后ΔG大。
Seawater (S=35, t=0℃)mixed with that (S=35, t=30℃)
2013-11-17
20
§3-5
海水中的微(痕)量活性气体
一氧化碳
——西北大西洋表层水 中CO超过大气中的通常 分压,因此海洋可能是 CO的一种天然来源。—
—海水溶解有机碳可通
过 光 化 学 作 用 产 生 CO。——生物化学产生 的CO是更重要的,生物 化学反应对光强度很灵
2013-11-17

《海水痕量重金属测量系统的研究》范文

《海水痕量重金属测量系统的研究》范文

《海水痕量重金属测量系统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海水环境监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痕量重金属是评估海洋水质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参数。

本文将介绍一种先进的海水痕量重金属测量系统,重点分析其设计、性能和应用,旨在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二、海水痕量重金属测量系统的设计1. 系统架构该测量系统主要由采样模块、预处理模块、检测模块、数据传输与处理模块等部分组成。

采样模块负责从海水中收集样品;预处理模块对样品进行清洗、浓缩等处理,以便后续检测;检测模块采用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器对痕量重金属进行测量;数据传输与处理模块负责将测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2. 关键技术该系统采用原子荧光法、原子吸收法等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结合光谱技术、电化学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海水痕量重金属的快速、准确测量。

此外,系统还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样品的自动采集、预处理和检测,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系统性能评价1. 测量范围和精度该测量系统具有较宽的测量范围和较高的测量精度。

对于常见的海水痕量重金属元素,如铜、锌、铅、镉等,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满足海洋环境监测的需求。

2. 抗干扰能力系统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法,有效抑制了海水中其他物质的干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系统还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

四、应用分析1. 海洋环境监测该测量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用于评估海洋水质的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的安全。

通过实时监测海水痕量重金属的含量,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科学研究该测量系统还可用于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

通过对海水痕量重金属的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研究重金属在海洋中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海水痕量重金属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灵敏度分析方法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对海水痕量重金属的快速、准确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