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杨震传 阅读附答案
《后汉书 杨震传》原文和译文

中小学课外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后汉书·杨震传
【原文】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令为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注释】
【译文】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个人才,举他为茂才,升东莱太守。
当他去郡经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县长,去看杨震,晚上送金十斤给他。
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这个老朋友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给你送金子)。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
后转涿郡太守。
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请托,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震不肯,他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拿这个赠给他们,不是很好吗?”
1/ 1。
《小议“慎独”》阅读附答案

《小议“慎独”》阅读附答案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小议“慎独”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汉书·杨震传 阅读附答案

后汉书·杨震传阅读附答案后汉书 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迁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夸,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
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①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震前后所上,转有切至,帝既不平之,而樊丰等皆侧目愤怨,俱以其名儒,未敢加害。
寻有河间男子赵腾诣阙上书,指陈得失。
帝发怒,遂收考诏狱。
结以罔上不道。
震复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
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
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②之言。
帝不省,腾竞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
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
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
有诏遣归本郡。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
后汉书杨震列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杨震传》原文及译文《后汉书·杨震传》原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迁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夸,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
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①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震前后所上,转有切至,帝既不平之,而樊丰等皆侧目愤怨,俱以其名儒,未敢加害。
寻有河间男子赵腾诣阙上书,指陈得失。
帝发怒,遂收考诏狱。
结以罔上不道。
震复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
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
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②之言。
”帝不省,腾竞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
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
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
有诏遣归本郡。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
朝廷成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小议“慎独” 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21湖南衡阳中考试题)

小议“慎独”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21湖南衡阳中考试题)小议“慎独”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已,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礼记.中庸》中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宁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还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震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杨震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杨震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杨震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哦!杨震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原文杨震已五十余,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y )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w i)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阅读提示】本文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后汉书》是南朝宋范晔所作,是现存记载东汉一朝史实的最重要的著作。
文中对史料的处理,人物的评论,均有独到之处。
文字简洁活泼,如本文中对杨震和王密的对话描写,生动传神地赞扬了杨震廉洁过人,刚直不贪,拒收重金的高尚品德。
1.解释加点字。
(1)当之.郡()(2)谒.见()(3)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 (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2.选出与密愧而出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A.委而去之B.国险而民附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D.先天下之忧而忧3.翻译句子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4. 杨震拒贿的故事表现了杨震的高尚品德,至今仍是当权者学习的楷模。
参考答案1.之:往,到;谒:拜见;故人;老朋友;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2.B3.译句:从前他所荐举的荆州秀才王密做了昌邑的县令4.表现了杨震清正廉洁、刚直不贪的品质。
二: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2分)(1)谒见_________ (2)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___________15.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
(3分)16.你怎样理解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不知这句话?(4分)17.本文赞扬了杨震什么品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4.(1)拜见 (2)赠送15.让我的儿孙后代被世人称为清廉官吏的子孙,将这样的美名留给子孙,这不是很丰富的遗产吗?16.这句话阐明了总有人知道的道理,现在有些的人,抱着这种事是私自授受,可以做得天衣无缝、踏雪无踪的幻想,以身试法,实在是至愚至蠢。
小议慎独的阅读附答案

小议慎独的阅读附答案小议“慎独”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十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汉书·杨震传》《新序·节士》阅读练习及答案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后汉书·杨震传》《新序·节士》阅读练习及答案整理《后汉书·杨震传》《新序·节士》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杨震迁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有删改)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节选自西汉刘向《新序节士》)25.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26. 这两则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杨震、郑相有何共同之处?从他们身上我们得到什么启示?【答案】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5. 假如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
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26. 刚直、清廉。
启示示例:做人不应当贪图小利,要眼光长远。
【解析】【分析】【25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力量。
句中重点词:受:接受;禄:俸禄,这里指官职;食:吃。
【26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和感悟启示。
从“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可知杨震刚直、清廉、谨慎;“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可知郑相有远见,清廉、正直;他们的相同之处是刚直、清廉。
启示部分,围绕清廉、正直、有远见写起。
启示示例:为人当自律,为官当清廉,不行贪图小利,迷失自我。
【点睛】参考译文:杨震升迁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从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昌邑令王密拜见他,在夜里揣着十斤金赠给他。
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深更半夜没人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杨震传阅读附答案
后汉书
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迁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夸,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
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①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震前后所上,转有切至,帝既不平之,而樊丰等皆侧目愤怨,俱以其名儒,未敢加害。
寻有河间男子赵腾诣阙上书,指陈得失。
帝发怒,遂收考诏狱。
结以罔上不道。
震复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
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
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②之言。
帝不省,腾竞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
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
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
有诏遣归本郡。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
朝廷成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注】①阿母:汉安帝的乳母王圣。
②刍荛舆人:割草打柴的普通人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B.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习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C.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D.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才就是秀才,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称秀才为茂才,指才能优秀的人,是汉代作为举荐人员的科目之一,与明清科举考试时的秀才不是一回事。
B.延光是年号,纪年的名称,是帝王用的,新皇帝即位后通常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
C.太学是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时
设五经博士,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
D.顺帝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不是周来褒扬死者功绩品德,就是用来同情死者不幸命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舅大鸿卢耿宝、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向杨震推荐自己亲近的人人朝为官,杨震都没有答应。
司空刘授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征召了这两个人,且让这两个人十天内都得到提拔。
B.河间的男子赵腾上书指陈政事得失,顺帝大怒,就把赵腾关入监牢受审,以欺君犯上的罪名结案。
杨震上折救赵腾,请皇上保全他的性命,以鼓励百姓发表言论。
但皇上没有同意。
C.延光三年春,杨震的属官高舒获得樊丰等人伪造下发的诏书,杨震就写成奏折,准备上奏。
樊丰等人害怕事情败露,就一起诬陷杨震。
皇上回京后,当夜派使者收回杨震的印绶。
D.杨震死了一年以后,樊丰等人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要求重新审查杨震冤案。
当时朝廷上下都交口称赞杨震的正直忠烈,于是,汉顺帝就下诏为杨震平反昭雪。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2)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
参考答案:
4.B
5.D(谥号还可以用来贬恶,如厉、炀等。
)
6.B(顺帝应为安帝,从岁余,顺帝即位可知。
)
7.(1)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给你送金子)。
(5分,故人、第一个知、无者、第二个知后的省略部分、句子大意各1分。
)
(2)这是用来达到耳聪目明、开直言不讳之风气、广泛征求下层民众意见、全面了解民间疾苦的办法。
(5分,所以、不讳、负薪、尽极、句子大意各1分。
)
【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j杨震少年时爱学习,通晓经术,博览群韦,专心探究。
当时儒生为之话说:关西孔子杨伯起.,居住湖城,几十年不答州郡的礼聘。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个人才,举他为茂才,升东莱太守。
当他去郡经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县长,去看杨震,晚上送金十斤给他。
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这个老朋友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给你送金子)。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
后转涿郡太守。
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请托,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震不肯,他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拿这个赠给他们,不是很好吗?
延光二年(13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给杨震,杨震不受。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推荐他亲戚友好,杨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听说了,马上推举这二个人,十天之内皆见提拔。
因此,杨震更加遭怨。
当时有诏遣使者为阿母王圣大肆建造房屋,中常侍樊丰及侍中用广、谢恽等更相鼓动,扰乱朝廷。
杨震前后所上奏折,言词激切,帝已经不高兴他,而樊丰等又都侧目憎怨,只是因为他是名儒,不敢加害。
不久,河间男子至朝廷上书,言朝政的得失。
帝发怒,下令逮捕入狱,定为欺上不道。
杨震又上疏救他,说:我听说尧舜时,谏鼓谤木,立于朝廷;商周圣哲之主,小人怨,还自我检查,勉励自己。
这是为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使下情上达。
现在赵腾以攻击诽谤获罪,与杀人犯法有差别,请皇上减罪,保全腾的性命,启发百姓敢于说话。
帝不理,赵腾被杀掉。
到了三年(124年)春,杨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稽查这件事。
获得樊丰等的假诏书,写了奏书,要等皇上回采再送上。
樊丰等听说了,惶恐万状。
正好太史说星变倒行,就一起诬陷杨震。
等皇上返回,在太学待吉日入宫,晚上派使者持令收了杨震太尉印绶,杨震于是闭门绝宾客。
樊丰等还是恨他,竞请大将军耿宝奏杨震大臣不服罪,心怀怨恨,有令送归原籍。
杨震走到城西几阳亭,慷慨地时他的儿子、学生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
我蒙恩居住,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呢?于是服毒而死,时年七十余岁。
一年多后,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被杀死,杨震学生虞放、陈翼到朝廷申诉杨震事。
朝廷上下都称赞杨震忠敬,皇上下诏任用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给百万钱,以礼改葬杨震在华阴潼亭,远近的人都到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