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乐恢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梁书萧恢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梁书萧恢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梁书萧恢传》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20分)恢字弘达。

幼聪颖,年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所遗。

既长,美风表,涉猎史籍。

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宣武之难,逃在京师。

高至,恢于新林奉迎,以为辅国将军。

建康平,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

祖义兵..天监元年,为侍中、前将军。

二年,出.为使持节、征虏将军。

四年,改授后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

义兵初,郢城内疾疫死者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遽命埋掩。

又遣四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

十三年,迁散骑常侍、益州刺史,使持节如故,便道之镇。

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

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

舍人刘显护丧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

七年九月,薨,时年五十一。

遣中书..事。

恢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后于都下不豫,恢未之知。

一夜忽梦还侍疾,既觉忧遑,便废寝食。

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

后又目有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龙得治眼术,恢请之。

既至,空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

恢性通恕,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而散之。

在荆州,常从容问宾僚曰:“中山好酒,赵王好吏,二者孰愈?”众未有对者。

顾谓长史萧琛曰:“汉时王侯,藩.屏而已,视事亲民,自有其职。

中山听乐,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

今之王侯,不守藩国,当佐天子临民,清白其优乎!”坐宾咸服。

(节选自《梁书·萧恢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B.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C.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D.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C[本题应结合语意及句子结构进行分析。

《后汉书乐恢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乐恢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乐恢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后汉书|乐恢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

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恢遂饮药死。

弟子衰绖[dié]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2)诸公多其行()(3)其极不测()(4)除子己为郎中()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A事博士焦永B恢谢不与交通C帝始亲事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诸公多其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乃称疾乞骸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D.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5分)(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21.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

(2分)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22.本文表现了乐恢和的品质。

(2分)17.(4分)(1)拘禁(2)称赞(3)结果(4)任命;赐与18.(2分)D19.(3)C20.(6分)(1)(2分)(乐恢)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对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

《后汉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后汉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后汉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后汉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

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

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①,滂奏刺吏、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

滂对曰:“臣之所举,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②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

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辞官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

资迁怒,捶书佐朱零。

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

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

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③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②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

高一语文上册练习册试题

高一语文上册练习册试题

高一语文上册练习册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冰雹(báo)挥斥方遒(qiú)遏制(yì)B.灰烬(jìn)愀然(jiū)絮絮叨叨(dāo)戕害(qiāng)C.缱绻(quǎn)霓虹(ní)诳语(kuáng)坍圮(pǐ)D.什刹海(shā)窗扉(fēi)慰藉(jiè)饿殍(piǎo)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C.昆山爆炸案发生后,许多媒体都提到中荣金属的粉尘问题曾屡遭举报,但举报无果。

这或许与地方政府的环保及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置于经济增速之下的“亲商思维”有所关联。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对比赛的胜出,他本来极有把握,听到自己惨遭淘汰的消息,如醍醐灌顶,半晌说不出话来。

B.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成为众多电子商务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C.以前这儿是一片荒地,如今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D.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吗?4.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B.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C.思厥先祖父(其)D.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边际)5.“洎牧以谗诛”中“以”,与下列句子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作《师说》以贻之C.不赂者以赂者丧D.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望西山,始指异之舞幽壑之潜蛟C.日削月割箕踞而遨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客有吹洞箫者B.而今安在哉C.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二、文言文(共26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

文言文乐恢的翻译

文言文乐恢的翻译

原文:乐恢,字文子,蜀人也。

少而好学,博览群书,尤明《易经》。

年十五,丧父,家贫不能自给,遂去学于道人。

道人奇其才,赐以《易经》一卷,令其自读。

恢昼夜研读,不遗余力,渐成通儒。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恢怀才不遇,志在报国,遂投奔刘备。

刘备深器重之,拜为军师。

恢以谋略助刘备屡建奇功,被封为广汉侯。

时诸葛亮辅佐刘备,恢与亮交好,共商国是。

建兴五年,刘备病逝,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

恢以年老,告老还乡。

然心系国家,不忘忧国忧民。

每遇国家大事,必上书朝廷,献策献谋。

一日,恢上书云:“臣闻国之兴也,必赖贤才;国之衰也,必因不贤。

今陛下以陛下之明,当思所以求贤,使天下之士皆乐为用。

臣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之恩。

”后主览书,深以为然。

于是,恢被召还朝,封为光禄大夫,位极人臣。

恢虽位高权重,然仍谦逊有礼,不骄不躁。

朝中大臣皆敬重之。

恢在朝中,以仁爱之心,关心民生。

见百姓疾苦,便上书言事,力主减免赋税,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后主采纳其言,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恢晚年,身体渐衰,但仍关心国事。

一日,恢对后主说:“臣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今陛下宜思所以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安天下。

”后主深受启发,遂采纳恢之策,实行仁政,国家日益昌盛。

建兴十五年,恢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后主闻讯,痛哭流涕,曰:“吾失良辅矣!”追赠恢为光禄大夫,谥曰“文”。

乐恢一生,以忠诚、仁爱、智慧著称。

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他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今译其事,以飨读者。

译文:乐恢,字文子,蜀地人士。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易经》。

十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无法自给自足,于是前往道人处求学。

道人觉得他才华出众,赠予他《易经》一卷,让他自行研读。

乐恢日夜苦读,不遗余力,逐渐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

汉末时期,天下大乱,群雄争霸。

乐恢怀才不遇,志在报国,于是投奔刘备。

刘备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军师。

乐恢凭借自己的谋略帮助刘备屡建奇功,被封为广汉侯。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湖寮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湖寮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湖寮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忆韦素园君鲁迅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

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

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

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

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

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

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

“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

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

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

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

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

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

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

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

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

父尚,成帝时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贤,违忤抵罪。

弘少而温顺,哀、平间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

赤眉①入长安,遣使征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

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

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

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徙封宣平侯。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

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

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

弘闻之不说,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

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

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

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

帝怪而问之。

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

”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

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弘当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

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帝即为彻之。

笑谓弘曰:“闻义则服,可乎?”对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弘在位五年,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免归第。

数年卒,无子,国除。

(选自《后汉书》)注:①赤眉:赤眉军,王莽末年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因起义军以赤色染眉,故名赤眉。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致:获得B.御坐新屏风坐:通“座”C.帝即为彻之彻:透彻D.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考:通“拷”,拷讯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D.孔子鄙其小器鄙:鄙陋3.下列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B.皆白衣冠以送之C.箕踞以骂曰D.粪土当年万户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人无不立死者B.今行而无信C. 行李之往来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弘和他的父亲宋尚对朝廷都十分忠诚,其父因不阿权贵而获罪,宋弘为逃避赤眉军的征辟而投水装死。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后汉书》附答案及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后汉书》附答案及译文

【四川省成都市】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堪,南阳宛人也。

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及即位,召拜郎中。

三迁为谒者。

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

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

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秋毫无私。

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

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大破之,郡界以静。

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帝闻,良久叹息。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志美行厉.厉:严重B.成都既拔.拔:(被)攻克C.劝.民耕种劝:鼓励D.其仁以惠.下惠:施恩⑵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②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⑶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有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

【答案】10、⑴A.⑵①光武帝地位卑微的(尚未显赫的)时候,看到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②(朝廷)正要征召张堪,恰好他就病故了,皇帝深为痛惜。

⑶①具有远见;②善于治理;③廉洁奉公。

【参考译文】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

十六岁时,在长安求学,志向美雅,能够自励,儒生们都称他为“圣童”。

光武帝没有显赫时,了解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

即位之后,,征召拜为郎中,经三次迁升为谒者。

派他负责运送战马七千匹,交大司马吴汉讨伐公孙述,在途中追任他为蜀郡太守。

当时吴汉的军队仅剩下七天的军粮,暗中准备船只要撤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2题。

(17分)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

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恢遂饮药死。

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2)诸公多其行()
(3)其极不测()(4)除子己为郎中()
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A事博士焦永 B恢谢不与交通 C帝始亲事 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诸公多其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乃称疾乞骸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5分)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21.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

(2分)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22.本文表现了乐恢和的品质。

(2分)
参考答案:
17.(4分)(1)拘禁(2)称赞(3)结果(4)任命;赐与
18.(2分)D
19.(3)C
20.(6分)
(1) (2分)(乐恢)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对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

(关键点:补主语、阿、固定格式无所)
(2)(3分) (乐恢死后,为他)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到十分悲痛。

(关键点:定语后置、庶众、痛伤)
21.(2分)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提示:从前提和结果的关联分析)
22.(2分)刚直不阿;忠心耿耿;勤奋好学。

(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
【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

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

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

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

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要成为有名的儒生。

后来在本郡做官。

回来后,乐恢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他)也从来没有接受。

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

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

入朝为尚书仆射。

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

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

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

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

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

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

上书没有取得效果。

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
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

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

乐恢最后饮药而死。

(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到非常悲痛。

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耿耿,(和帝)赐与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