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材质一次性输液器的危害

PVC材质一次性输液器的危害
PVC材质一次性输液器的危害

PVC材质一次性输液器的危害

一、释放出增塑剂DEHP和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在临床上使用PVC输液器输注亲脂性药物如紫杉醇、环丙沙星、头孢哌酮钠、氟康唑、盐酸甲硝唑、西咪替丁、脂肪乳剂等药物时,药物的性质对DEHP的溶出有增强作用,增塑剂会迁移出来,随着药液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这些药物不适合使用PVC输液器进行输液。

●稳定剂含Ca、Zn、Ba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在输液过程中可能进入人体,

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提高金属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在加工中还加入了含磷的辅助稳定剂

-----亚磷酸苯二异辛脂等,增加了PVC材料的毒性,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氯乙烯单体对人体有害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有极少量的氯乙烯单体, 另外,PVC在加工中会发生分解也会产生少量的氯乙烯单体,该化合物已被证实是致癌物质(致肝癌)氯乙烯的致癌性已被国内外公认,国标GB15593-1995《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中规定,氯乙烯单体(VCM)≤1μg/g为合格,所以,即使是按国标检测合格的PVC输液器也含有微量的氯乙烯,对人体有致癌的危险。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等报道,PVC输液器

二、对一些药物有吸附作用,使处方用药不准,延误治疗或病人康复的时间。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等报道,PVC输液器

对以下药物有吸附作用

1. 安定2

2.79 %

2. 氯丙嗪和异丙嗪12 %

3. 硝酸甘油62 %

4. 替硝唑7.01 %

5. 胰岛素20.38 %

6. 盐酸乙胺呋酮18 %

7. 莪术油15 %

8. 硝酸异山梨醇酯50 %

硝酸甘油药品说明书

9. 双嘧达莫,地塞米松,18-25%

磷酸钠,潘生丁

10. 枸橼酸芬太尼,环孢素A, 25-70%

大环哌喃(FK506),卡莫司汀,

地西泮, 尿激酶, 川芎嗪等

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PVC材料焚烧后回产生氯化氢气体.

(完整版)输液器包装验证报告材料

1 包装材料的要求 据EN868-1、YY/T0313-1998标准。 1.1 用作制造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的包装材料原料可以是原始材料或再生材料,但应有原料特别是回收材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1.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1.2.1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相容性:包装材料与产品按一定方式组合装入灭菌器后,具有足够的透气性和灭菌剂渗透性,以能达到灭菌所要求的条件和灭菌后除去灭菌剂。 1.2.2 包装材料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有几何锐边凸出部分,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1.2.3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1.2.4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1.2.5 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1.3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1.4 生物相容性:按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的预期用途,对包装材料的

一次性使用止液输液器 带针-注册标准

YZB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YZB/国××××-2013 一次性使用止液输液器带针 2013-05-18发布 2013-05-28实施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在GB 8368《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和GB 18671《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标准把GB 8368和GB 18671有机的结合起来,各项技术内容均不作改动,但在滴斗内增加了止液阀带有止液功能,依据《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作为组织生产、检验和质量监督的依据。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贯彻了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由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年月 1

一次性使用止液输液器带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止液输液器带针(以下简称止液输液器)的要求,以保证与输液器和静脉针相适应。 本标准适用于一次性使用止液输液器带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962.1 注射器、注射针和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962.2 注射器、注射针和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第2部分:锁定接头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 8368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GB/T 14233.1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14233.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GB 18671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 YY/T 0466.1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3组成结构 3.1组成 止液输液器由:瓶塞穿刺器、进气器件、滴管、滴斗、止液部件、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外圆锥接头、液体管路、药液注射件、静脉输液针等组成。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其组件名称和结构型式应符合GB18671标准中第3章的规定。 3.2结构 止液输液器结构如图1所示,本示图非唯一性结构。 1

静脉输液标准最新

芜湖市中医医院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 科室: 得分: 项目分值评分细则得分 扣分 说明 准备质量标准10分1.护士准备:仪表端庄(1分),不戴装饰品(1分),无长指 甲(1分),衣、帽、裤、鞋清洁整齐(1分)。 2.用物准备:治疗盘、弯盘、碘伏消毒液、无菌干棉签、止血带、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砂轮、浆糊、输液卡、药液(5%GS250ml、 VB60.1)、输液架、输液针头、一次性输液贴,急救药品(地塞米松5mg1支和0.1%盐酸肾上腺素1支)、快速手消毒剂、锐器盒。(6分,缺一项扣0.5)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76分1.口述:洗手(1分),携治疗单至床边(1分),核对床头卡(1分),自我介绍(1分),与患者本人核对姓名(或腕带)(1分)。 2.评估患者:(略) 3.环境评估:(略) 4.洗手(1分),戴口罩(1分)。 5.清洁治疗台(1分),手消毒剂消毒手(1分),核对检查操作用物(集中口述检查结果)(1分),按医嘱填写并核对输液卡(2分),检查药液包括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1分),瓶口有无松动、裂痕(1分),上下摇动2次,对光检查是否有浑浊、沉淀、絮状物(1分)。 6.启瓶盖,棉签蘸消毒液消毒瓶塞至瓶颈(1分)。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消毒安瓿颈部(1分),用砂轮划一锯痕(1分),再次消毒(1分),折断后对光检查有无碎屑(1分),按注射法抽吸药液(持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置入安瓿内的液面下,持活塞柄,抽动活塞,吸取药液)(1分),抽药完全(2分),加药正确(2分)。再次检查无沉淀、浑浊(1分),签配药时间及签名(1分),贴输液卡(1分)。 7.消毒瓶塞(1分),将输液器插入瓶塞至根部(1分)。 8.备齐物品推治疗车至床旁,与患者本人核对姓名(或腕带)(1 分),解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1分)。 9.再次查对输液卡、执行单(1分),输液瓶挂架上(1分)。

中国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行业市场分析 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社会环境 人口增长、人口寿命的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普遍被认为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中国一向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2007年底,中国的总人口约达13.2亿。由2002年至2007年,人口出生率由12.86‰下跌至12.1‰,而死亡率则维持稳定,介于6‰及7‰之间。根据于1990年、2000年、2005年、2007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于1990年,5.57%人口属于65岁或以上,于2000年,老化人口的百分比上升至5.57%。于2005年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占全国人口的11%。到2007年底,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提升到14%。 自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一直有所上升。根据卫生部于2003年发出的统计数字,在1949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35岁。2000年,平均寿命延长至71.4岁,2008年,平均寿命到73岁,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国民经济总体依然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约60794亿元增至2006年约2108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达12%。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约5046元增至2006年约16084元,复合年增长率约达11.1%。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2007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456美元。 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全年纯收入也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

不同功能输液器选择的比较 3

不同功能输液器选择的比较 发布日期: 2014-08-27 浏览数:500 来源: 网络 作者: juicy 输液器是一种常用医疗器械,是把较大剂量的注射液由静脉滴注入体内的一种输液工具。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输液工具已由单一的普通输液器发展到精密过滤输液器、非PVC 材质输液器、微剂量可调输液器、高效避光输液器等多种产品共存。随着不同功能输液器的出现,临床上面临着如何选择合适的输液器来保证用药安全的问题。本人根据近年来临床工作经验,就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不同功能的输液器发表一点看法,欢迎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精密过滤输液器与药物 精密过滤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的区别在于输液器过滤膜的材质与孔径大小不同。普通输液器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价格便宜,使用广泛,其使用纤维过滤膜,滤膜孔径为15微米。纤维滤膜遇到强酸、强碱性药物后会脱落并且孔径会变大,导致大部分微粒进入患者体内,从而导致血管堵塞、静脉炎、过敏反应和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临床上使用强酸、强碱性药物时尽量不选择普通输液器,如使用环丙沙星、尼膜通等药物时。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其使用核孔膜或聚醚砜膜,孔径分别有5微米、3微米等不同规格。核孔膜或聚醚砜膜具有过滤精度高、不产生异物脱落等优点,可以对微粒有效过滤,减少局部刺激,防止疼痛静脉炎的发生,为输液安全提供了一定保证。国内很多文献报道了使用刺激性药物时选择精密输液器预防静脉炎的良好效果,如长春瑞滨(盖诺、诺维苯),西妥昔单抗(爱必妥)。

非PVC输液器与药物 目前,国产一次性输液器的主要原料是聚氯乙烯(PVC),为了保证输液器的柔软性和回弹性,需要在PVC树脂中加入30%~40%的增塑剂(如DEHP),同时为了改善PVC树脂加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需要在PVC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热稳定剂。由于增塑剂和热稳定剂在一定条件下会迁移出来进入药物溶液中,势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同时 PVC输液管可对一些药物产生吸附作用,导致输液中的药物含量下降或药品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普通输液器在输注亲脂性药物时增塑剂容易析出,如紫杉醇、乙胺碘呋酮等;在输注醇溶性药物、脂溶性药物、肿瘤药物时吸附性比较大,如硝酸甘油、胰岛素、卡莫司丁等。 现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已经研制出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TPE输液器),此材质为非PVC,不含增塑剂、热稳定剂,对药物无吸附作用,适合亲脂性药物、循环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使用。 避光输液器与药物 避光输液器由医用避光材料制造。临床上有些药物由于化学结构的特殊性,在滴注过程中受光线的影响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较复杂的反应,导致药物变色、沉淀,药品效价下降,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这些药物在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使用避光输液器。例如:硝普钠在输注的过程中如果不避光,10分钟内分解13.5%,而且药物会变色;

静脉输液行业标准

静脉输液行业标准解读 该规范于2013年11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一、静脉输液标准制定背景 交流国际化、技术多元化 二、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必要性:全国缺乏统一的静脉治疗护理行业标准 紧迫性:新技术出现需要相关标准指导护士实践行为 临床意义:提高静脉治疗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社会效益: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减少医疗机构法律纠纷 三、标准编制遵循的原则 适用性:最低标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 指导性:条款简练 科学性:遵循标准指定要求和循证护理理念 第一章:范围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解读 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静脉输液(血)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 药物渗出: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物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物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化疗发泡剂 第四章:缩略语及定义: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CVC:中心静脉导管 PVC:外周静脉导管 P N:肠外营养 PORT:输液港 第五章:基本要求条款 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2、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且有五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 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执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应重复使用 3、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4、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化无菌屏障原则 5、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维护包 6、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标准

SMIC/检测(班)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SMIC/检测(班)00000-2010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Infusion sets for single use, gravity fee 2010-12-10发布2010-12-13实施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发布

SMIC/检测(班)00000-2010 前言 本标准是SMIC/检测(班) 00000-2010的初定版。 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NA和附录N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归口。 本标准由检测技术及应用肖婷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婷、徐一君、吴维纶。 本标准主要资料检索人:吴维纶、薛国瑞。 本标准主要实验规划人:薛圣、薛子鸣、温景麟。 本标准首席发布于2010年。

SMIC/检测(班)00000-2010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医用输液器的要求,以保证与输液容器和静脉器具相适应。 本标准的第二个目的是为输液器所用材料的性能及质量规范提供指南,并给出了输液器组件的标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GB/T8368-2005,idt ISO 8536-4:2004((医用输液器具—第4部分: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GB/T1962.1-200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锥度(鲁尔)圆锥接头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962.1-2001,idtISO594-1:1986) GB/T1962.2-200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锥度(鲁尔)圆锥接头第2部分:锁定锥头(GB/T1962.2-2001,idtISO594-2:1998) GB/T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范和试验方法(neqISO3696:1987) GB/T14233.1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GB15811-200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eqvISO7864:1993) YY0466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YY0466-2003,ISO15223: 2000,IDT) ISO14644-1:1999 洁净室和相关控制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分级 3 通用要求 3.1 输液器组件的命名 输液器组件的名称如图1所示,输液器进气器件如图2所示。 注:图1给出了输液器示例,图2示出了分离式进气器件,图1和图2不作为本标准对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要求。 3.2 无菌的保持 输液器应有保护套,保持输液器内部在使用前无菌。进气器件的瓶塞穿刺器或针应有保护套。 3.3 标记 3.3.1 输液器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输液器应以描述文字加本标准编号、字母IS,再加字母G标记: 输液器SMIC00000 - IS-G 3.3.2 进气器件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进气器件应以描述文字加本标准编号,最后加字母AD: 进气器件SMIC00000一A D

PVC材质一次性输液器的危害

PVC材质一次性输液器的危害 一、释放出增塑剂DEHP和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在临床上使用PVC输液器输注亲脂性药物如紫杉醇、环丙沙星、头孢哌酮钠、氟康唑、盐酸甲硝唑、西咪替丁、脂肪乳剂等药物时,药物的性质对DEHP的溶出有增强作用,增塑剂会迁移出来,随着药液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这些药物不适合使用PVC输液器进行输液。 ●稳定剂含Ca、Zn、Ba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在输液过程中可能进入人体, 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提高金属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在加工中还加入了含磷的辅助稳定剂 -----亚磷酸苯二异辛脂等,增加了PVC材料的毒性,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氯乙烯单体对人体有害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有极少量的氯乙烯单体, 另外,PVC在加工中会发生分解也会产生少量的氯乙烯单体,该化合物已被证实是致癌物质(致肝癌)氯乙烯的致癌性已被国内外公认,国标GB15593-1995《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中规定,氯乙烯单体(VCM)≤1μg/g为合格,所以,即使是按国标检测合格的PVC输液器也含有微量的氯乙烯,对人体有致癌的危险。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等报道,PVC输液器 二、对一些药物有吸附作用,使处方用药不准,延误治疗或病人康复的时间。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等报道,PVC输液器 对以下药物有吸附作用 1. 安定2 2.79 % 2. 氯丙嗪和异丙嗪12 % 3. 硝酸甘油62 % 4. 替硝唑7.01 % 5. 胰岛素20.38 % 6. 盐酸乙胺呋酮18 % 7. 莪术油15 % 8. 硝酸异山梨醇酯50 % 硝酸甘油药品说明书 9. 双嘧达莫,地塞米松,18-25% 磷酸钠,潘生丁 10. 枸橼酸芬太尼,环孢素A, 25-70% 大环哌喃(FK506),卡莫司汀, 地西泮, 尿激酶, 川芎嗪等 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PVC材料焚烧后回产生氯化氢气体.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管道维护,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1 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我院临床上常见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如不能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细菌可能已侵袭包装内用具,应即更换。

3 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步骤参与的护士比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 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后需抄写好输液卡,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 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 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长处理。 3.2.2 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

输液器 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产品型号规格及标记 1.1.1 产品型号规格的划分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由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重力式输液器(简称输液器)及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简称静脉针)组成,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的型号规格由输液器的型号及静脉针的规格的组合而成,输液器的型号由输液器的结构及形式决定,静脉针的规格由静脉针针管公称外径、针管公称长度、管壁类型及刃角角度进行标识。 1.1.2 产品的型号规格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的型号规格如表1. 表1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的型号规格 1.2 产品标记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型号规格的标志由输液器型号及其静脉针的规格组合予以标识。 产品标记 针管刃角角度 [LB (长斜面)、SB (短斜面)] 针管管壁类型 [RW (正常壁)、TW (薄壁)] 针管公称长度 (单位:mm ) 针管公称外径 (单位:mm ) 产品型号 (B3、B3-1、B3-2、B3-4) 示例: 产品型号为B3-1、针管公称外径0.7mm 、针管公称长度25mm 、管壁类型为薄壁、刃角角度为长斜面角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标记为:

B3-1 0.7×25 TWLB 1.3 产品结构组成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由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带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器件或进气管、管路、滴管、滴斗、流量调节器、注射件、药液过滤器(含外圆锥接头)和静脉针组成。其结构及各部件的名称见图1。 图1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 1.4 材料 1.4.1 制造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的材料应符合GB/T 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的要求。 1.4.2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的瓶塞穿刺器、静脉针针柄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1.4.3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的滴管、滴斗、管路、药液过滤器、针座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1.4.4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的空气过滤器膜、药液过滤器膜采用符合YY/T 0242-2007《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用聚丙烯专用料》的聚丙烯专用料; 1.4.5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的瓶塞穿刺器保护套、流量调节器、空气过滤器壳由符合YY/T 0114-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用聚乙烯专用料》的聚乙烯制成; 1.4.6 静脉针针管采用符合GB/T 18457-2015《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钢针管》要求的不锈钢针管; 1.4.7 注射件由聚异戊二烯制成。 1.4.8产品组件与对应的原材料化学通用名称、执行标准或牌号见表2 表2 产品组件与对应的原材料化学通用名称、执行标准或牌号 1 瓶塞穿刺器保护套 2 带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器件或进气管 3 瓶塞穿刺器 4 管路 5 滴管 6 滴斗 7 管路 8 流量调节器 9 注射件 10 药液过滤器(含外圆锥接头) 11 符合GB 18671-2009的静脉输液针

输液器标准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YZB/国—2012 代替YZB/国—2006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 2012-01-05发布2012-01-26实施上海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中的带针是指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静脉输液针。 本标准采用GB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和GB 18671-2009《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要求编写。 GB 8368—2005中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NA、附录NB和GB18671-2009中所有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提出了出厂检验要求。 本标准由上海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ZB/国XXXX—2006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62.1-2001 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锥度(鲁尔)圆锥接头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962.1-2001,idt ISO 594-2:1998) GB/T 1962.2 -2001 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锥度(鲁尔)圆锥接头第2部分:锁定锥头(GB/T 1962.2-2001,idt ISO 594-2:1998) GB/T 14233.1-200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法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GB18671-2009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 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YY 0466-2003,ISO 15233:2000,IDT) GB/T 2828.1-2003 逐步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得检查) GB 8368-2005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GB/T 14437-1997 产品质量计数一次监督抽样检验程序(适用于总体量较大的情形) GB/T 16886.1-200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 GB 18457-2001 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钢针管 YY/T 0313-1998 医用高分子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3通用要求和结构 3.1输液器组件的名称如图1至图14所示。这些图列示了输液器和进气器件的结构。这些图所示的 输液器适用于硬质容器。 3.2 输液器应有保护套,使输液器内部在使用前保持无菌。进气器件的瓶塞穿刺器或针应有保护套。 3.3 输液针结构型式如图15所示。

输液器

需求及国家标准通过一次性输液器进行的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临床使用发现一次性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危害即输液反应,而研究结果证明输液造成的临床危害很大一部分是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而一次性输液器的过滤膜仅仅能够过滤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粒,直径为等于和小于微米的微粒,一次性输液器是无法过滤的,因此能够过滤直径为5微米及更小的微粒的输液器的需求应运而生。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规定,能够过滤直径为5微米及更小的微粒的输液器称作精密过滤输液器。 输液微粒的种类微粒的主要种类和产生过程有:一、塑料微粒,输液袋在生产过程中的吸附物;二、橡胶微粒,在插瓶针穿刺胶塞时产生;三、纤维、毛絮、尘埃粒子,在开袋与穿刺期间与室内环境接触产生;四、碳黑微粒,一些药物制剂本身存在的微粒;五、不溶性胶粒,由于提纯工艺的限制,在中草药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六、结晶体微粒,在药物存储条件变化和存储时间增加的情况下产生;七、玻璃碎屑微粒,是切割安瓿时散落的微粒;八、药物微粒,添加药物时,因一些粉剂溶解不完全、药物间发生理化作用、溶媒改变、pH 值变化等而产生。微粒的临床危害微粒造成的主要临床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过敏反应。药物中含有的药物结晶微粒、聚合物、降解物及其他异物可在注射部位或静脉血管与组织蛋白发生反应,引起过敏反应。二、静脉炎。微粒在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壁刺激损伤,使血管壁的正常状态发生改变,引起血小板黏

着,导致静脉炎的产生。三、血管栓塞。不溶性微粒在脑、肺、肾、肝、眼等处的小血管内引起堵塞,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损伤。 四、堵塞微循环。成人毛细血管直径为6~8微米,婴儿的仅为3微米。药液中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的微粒,会堵塞毛细血管,形成微循环障碍。五、动脉硬化。微粒可引起动脉非炎症性病变,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六、热原反应。输液时引起的寒战、高热等症状,被称为热原反应。七、肉芽肿。微粒侵入肺、脑、肾等组织毛细血管内时,会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形成肉芽肿,从而引起脑、肺、肾和眼等部位不同程度的供血不足,造成循环障碍。八、肺栓塞。当血液经循环到达肺部后,肺的毛细血管床起滤网作用,使一部分微粒留下来黏附在血管壁上,易形成肺栓塞、肉芽肿。器件构成及工作原理一般由静脉针、护帽、鲁尔接头、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精密过滤装置、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 适用范围 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建议:输非脂类液体时,应使用带有直径为0.2微米空隙过滤膜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可以祛除细菌及颗粒并能消除液体中的气泡;输脂类或全营养液时,应使用带有直径为1.2微米空隙过滤膜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可以祛除细菌及颗粒并能消除液体中的气泡。 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的适用人群为儿童患者、老年患者、癌症患

聚丙烯输液瓶质量标准

【外形尺寸】类别:100ml 检验项目: ( 1 ) 满口容量(ml):200±8 (2)标线容量及偏差(ml):100±5 (3)参考瓶重(g):10±0.2 (4)瓶身外径(mm):瓶身长:60 瓶身宽:48 (5)瓶身全高(mm):120 (6)瓶头高(mm):13.5 (7)瓶口内径(mm):22 (8)瓶口外径(mm):29 【外观】取输液瓶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目测,应透明、光洁、内外应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鉴别】(1)红外光谱:应与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2)密度:聚丙烯密度应为0.900~0.915%g/cm3。 【适应性试验】除另有规定外,取输液瓶数个,用经0.45μm孔径滤膜过滤的注射用水进行灌装并封口。采用湿热灭菌后(标准灭菌F0值≥8,如湿热灭菌115℃30分钟),进行以下试验: (1)温度适应性取输液瓶数个,于-25℃±2℃条件下,放置24小时,然后在50℃±2℃条件下,继续放置24小时,再在23℃±2℃条件下,将本品置两平行平板之间,承受67kPa的内压,维持10分钟,应无液体漏出。

编号:TS33--S031--01页数:2/5 (2)抗跌落取输液瓶数个,于-25℃±2℃条件下,放置24小时,然后在50℃±2℃条件下,继续放置24小时,再在23℃±2℃条件下,按表1的跌落高度,分别跌落至水平硬质刚性的光滑表面上,不得有破裂和泄漏。 表1 跌落高度 (3)透明度取输液瓶数个,另取未装液输液瓶1个,装入级号为4级的浊度标准液作为对照液,在黑色背景下,用白炽灯以2000lx~3000lx照射(避免照射试验人员的眼睛),观察,应能与对照液区分。 (4)不溶性微粒取输液瓶数个,照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测定,粒子直径≥5um粒子数,不得过100(个/ml);粒子直径≥10um粒子数,不得过10(个/ml);粒子直径≥25um粒子数,不得过1(个/ml)。 【穿刺力】取输液瓶数个,用符合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标准(GB8368-1998)的穿刺器,在(200±50)mm/min的速度下穿刺输液瓶上的穿刺部位,塑料穿刺器穿刺力不得过100N,金属穿刺器穿刺力不得过80N. 【穿刺部位不渗透性】取装液输液瓶数个,先用符合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标准(GB8368-1998)的穿刺器穿刺输液瓶上的穿刺部位,然后将容器与穿刺器置于两个平行平板之间,施加20kPa内压,维持15s,穿刺部位不得有液体泄漏;压力试验完成后,从穿刺部位以(200±50)mm/min的速度拔下穿刺器,塑料穿刺器分离力不得低于5.0N,金属穿刺器分离力不得低于1.0N。拔出穿刺器后,再将容器置于两个平行平板之间,施加20kPa内压,维持15s,穿刺部位不得有液体泄漏。

泵用输液器的调研报告

泵用输液器的调研报告 一、产品概况 泵用输液器是指配合输液泵使用的专用输液器。 与传统的重力输液相比,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液的优点有: 1.可以恒速输液精确的药物量,保持药物最佳血药浓度,减轻因血药浓度大 小变化引起的不良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输液速度选择范围广,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整药物剂量及输入速度;提高给药的流速和容量控制精度(<±5%),扩大给药流速范围(如0.1ml/h-1200ml/h); 3.安全性高,有气泡,阻塞,输完等多种显示,报警功能,与传统输液方式相比,能极大减低输液事故发生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4.有定量,定时,恒速多项功能,使用方便,直观,输入速度及时间易控制,调节,可操作性强,不受病人体位影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尤其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可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血管的损伤。避免长时间卧床带来的不便; 目前进口输液泵都要求匹配他们原厂的输液器,这样能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但是价格昂贵,利润很大,这也是进口输液泵不开放管路的一个原因;而国内的绝大部分生产厂家仍然沿用国外专用泵管式的输液泵式样,只做一点简单的标识改进就号称可是使用重力输液器了,基本都属于耗材开放类输液泵。但实际上,重力输液器用于压力输液泵上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输液器规格标识切换特别容易出错,有些输液泵不显示耗材的品牌、规格等信息,临床操作人员无法知道耗材与输液泵是否匹配;普通PVC输液器挤压2到3小时就失去弹性精度会大大衰减;PVC材质反复挤压疲劳破裂;PVC输液器的压力敏感性随温度降低而迟钝,跑针报警的敏感性也会大大下降;而且对于耗材开放最大安全隐患就是空气报警失灵,每种品牌、每种规格的输液器在输液泵的空气传感器中的表现出来的特性参数完全不一样,由于耗材开放的输液泵不去针对每种具体的耗材进行安全管理,而是针对几种主流耗材进行设置。这就必然造成了其它种类繁多的分散的地方输液器品牌和这类输液泵限定的空气特性参数不匹配。因此非输液泵专用的PVC重力输液器安

微调输液器

微调输液器 微调输液器,通称一次性使用微量设定微调式输液器,该产品为药液流量调节而专门设计的一次性输液器,利用调节器控制精确的流量,充分发挥药物效果,减少过多输液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跟副作用,微调输液器的调节器刻度精确,流量恒速,能够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大大减少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跟工作强度。 临床上有些静脉输液比如肿瘤化疗等药物输液时,需要输液时保持流量的恒定性与精确性,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可使循环的血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还会导致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过快,超出安全范围,产生毒副作用。而输注药物过慢,则血药浓度过低于应有的治疗浓度,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普通输液器使用轮夹来控制速度,导致很高的误差率,并需要护士高频率的监测和校正,从而费时费力。 天之翼医疗联合国内外医疗机构开发出的微调输液器,与常规输液器跟输液泵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采用重力和精确的流量控制,不产生任何能源消耗,流量控制准确、可靠; (二).方便患者活动及医护人员工作,无需经常照看,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三).运营成本低,不需设备维护,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现有输液泵的使用。 微调输液器可以简单归纳成以下五大特征: 安全:保持输液流量不变,无需经常照看,无过量输液的危险; 简单:流速显示在刻度盘上,安装、操作简单快捷,无需专门培训; 精确:比普通输液器更加精确,可达到容积泵的精度; 静音:与输液泵相比工作时无噪音,在夜间不影响患者休息; 经济:价格有竞争力,一次性产品,无需设备投资,不存在维修费用。 微调输液器通过流量设定装置可对在0-250ml/h(1-70滴/分钟)范围内的流量进行任意微调,广泛适用于各科室精确营养滴注及一些特种药物的静脉滴注(在滴注中设置滴管,输注药液时,可以看输注的滴数,1ml约等于20或60滴)。 使用科室: ICU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科、呼内科,麻醉科及需要各种精确药剂输液的使用。 适用人群:儿童患者、老年患者、癌症患者、心血管病患者、危重患者、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等。 适用的药物有中药、抗生素、营养药、氯化钾、果糖、甘露醇、脂肪乳、化疗药物等。

-临床药物输注对输液器过滤孔径的相关要求

临床药物输注对输液器过滤孔径的相关要求 由于药物的特性以及输液生产工艺的局限性,微粒是输液不可避免的“成分”,只是不同品种所含的微粒数量和大小不同。研究发现,药液中存在的微粒通过静脉进入人体后可能导致急性反应或潜在危险,其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如何避免或者减少微粒对人体的伤害,是医务人员必须考虑的课题。使用终端带有过滤装置的精密输液器是减少大微粒进入人体的有效方法。 部分药物通过静脉输注方式给药,对输液器的过滤孔径是有严格要求的。国内现有的普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过滤膜仅仅能够过滤直径大于15微米的微粒,无法滤过直径小于或等于15微米的微粒。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对输液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需要能够过滤直径为5微米及更小的微粒的输液器。根据行业标准《专用输液器第1部分: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规定,能够过滤直径为5微米及更小的微粒且滤出率大于90%的输液器称作精密过滤输液器。《2014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明确规定: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另多篇文献报道中药注射剂微粒较多,建议使用精密输液器[3-7]。我们收集整理了药品说明书及文献的相关信息,现把建议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的常用药物归纳如下,具体内容详见表3。

参考文献: [1] 张恩娟,刘同华,江敏等.输液用塑料制品对药物的吸附[J].中国药房,2003,14(11):694-695 [2] 王春芳,常威.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J].中国药事,2008,22(1):77-79 [3] 韩红梅,支英杰.采用精密输液器输注中药注射剂的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58- 2759 [4] 林慧,刘孟丽,付斌.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21 [5] 王丽珍.精细过滤输液器减轻中药制剂微粒所致疼痛[J].护理学杂志,2010,21(21):55-56 [6] 孙娜.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3,21(2):149-150 [7] 钟亚春.精密输液器在中药静脉使用中的对比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2):65-66 [8] 屈慧,史志华,赵永新.聚氯乙烯输液袋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吸附性的观察[J].临床合理用 药,2009,2(11):63-64 [9] 梁铟,董卫华.4种输液包装材料对注射用美罗培南吸附性的考察[J].西北药学杂 志,2014,29(3):279-282 [10] 于庆坤,阚淑月,王春艳等.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在4种不同包装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 房,2006,17(5):375 [11] 张恩娟,刘同华,江敏等.输液用塑料制品对药物的吸附[J].中国药房,2003,14(11):694-695 [12] Beitz C,Bertsch T,Hannak D,et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412534.html,patibility of plastics with cytotoxic drug solutions-comparison of polyethylene with other container materials[J].IntJPharm,1999,185(1):113 [13] 王丽,遇永娇.一次性输液器对莪术油的吸附[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11):697 [14] 孙丽丽,鲁红,徐小薇等.3种不同材质输液容器对15种药物的吸着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 志,2007,42(2):132 [15] 徐翠玲,贾铭婧,崔钰琪,魏岚等,PVC输液器与20种药物的相容性,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46 (8):879-885 [16] 张恩娟,陈琳,黄林清.PVC与TPE输液器对3种药物的吸附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 (7):508-510 [17] 敖薪,李峥.PVC输液器对3种药物吸附作用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785 [18] Airaudo CB1, Bianchi C, Verdier M,et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412534.html,parative sorption of clomipramine, viloxazine, and maprotiline hydrochlorides in polyvinylchloride bags and glass vials[J].Clin Ther,1992,14(2):192-195 [19] 李大魁,刘文杉,诸明,等.氯丙嗪和异丙嗪输注时在输液管道中的损失[J].中国医院药学杂 志,1991,11(11):496 [20] 郑卫.PVC输液器与药物相容性研究综述[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8:68-70 [21] Sattler A,Jage J,KramerI.Physico-chemical stability of infusion solution for epidural administration containing fentanyl and bupivacaine or lidocaine[J].Phar-mazie,1998,53(6):386 [22] 董振海,许红霞,董华军,聚氯乙烯输液器及玻璃制品对药物的吸附作用[J].中国医刊,2004,39 (4):48 [23] Seifi A,Mowla A,Vaziri MM,et al.Insulin adsorbance to polyvinylchloride(PVC) surfaces of fluid container and infusion-set[J].Middle East J Anesthesiol,2004,17(5):975-81 [24] Mcleod AG,Walker IR,Zheng S,et al.Loss of factor Ⅷactivity during storage in PVC containers due to adsorption[J].Haemophilia,2000,6(2):89-92 [25] 张恩娟,刘同华,江敏等.输液用塑料制品对药物的吸附[J].中国药房,2003,14(11):694-685

输注脂肪乳选用普通输液器与精密输液器的比较

输注脂肪乳选用普通输液器与精密输液器的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器应用对输注脂肪乳减少静脉炎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以静滴速度最初10分钟为每分钟20滴,如无不良反应出现,以后可逐渐增加,30分钟后维持在每分钟40~60滴。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器输液,观察两组输液 时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密输液器应用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 【关键词】脂肪乳精密输液器普通输液器比较 脂肪乳属于基本营养药,是静脉营养的组成部分之一。适用于需要高热量的 病人(如肿瘤及其它恶性病)、肾损害、禁用蛋白质的病人和由于某种原因不能 经胃肠道摄取营养的病人,以补充适当热量和必需脂肪酸。但由于其浓度较高、 刺激性大,静脉输注时易对血管产生刺激,再加上液体中存在非代谢性微粒随药 液进入血液后,可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痛或局部条索状等静脉炎的症状,增加 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国内外有多篇相关报道,[1]。精密过滤输液器,可以滤除 药液中90%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接受脂肪乳注射液输注 的病人100例,排除输液药物中含有易引起静脉炎的中药注射剂药物的病人。年 龄25岁~69岁,平均年龄4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输液方法观察组使用杰瑞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对照组使用杰瑞一 次性使用多穿刺器式输液器,两组均采用7号针头连接留置针输注。均滴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力能)(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均以静滴速度最初10分 钟为每分钟20滴,如无不良反应出现,以后可逐渐增加,30分钟后维持在每分 钟40~60滴,各滴注5天。 1.2.2 评价指标:①疼痛,在输液过程中,由责任护士负责观察和记录患者 疼痛主诉:疼痛分4个等级。0级,无痛感;1级,轻度疼痛但可忍受;2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3级,疼痛剧烈;需要镇痛药物或采取被迫体位。2~3级疼痛阳性。②静脉炎: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压痛、色素沉着、静 脉弹性差,输液速度缓慢[3]为静脉炎。 1.2.3 统计学方法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讨论 2.1 结果 两组疼痛阳性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见表1。 组别例次疼痛阳性静脉炎 对照组 100 16(9.3) 2.6(8.87) 观察组 100 0(0)˙˙ 0(0)˙ 与普通组比较˙p<0.05 ˙p<0.01 2.2讨论 脂肪乳为供静脉输注用的灭菌脂肪乳剂,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且 无氨基酸和糖类溶液高渗透压的缺点,是静脉营养的组成部分之一,适用于需要 高热量的病人。250mL力能含注射用大豆油25g中链甘油三酸酯与25g卵磷脂3g。脂肪乳微粒直径较大,其微粒直径大小和生物特性与天然乳糜微粒相似,静脉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