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训2.密度的测量——特殊方法(4)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专题训练(四) 特殊方法测密度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专题训练(四) 特殊方法测密度

教科版八上物理专题训练(四)特殊方法测密度1.石英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小明的爸爸在石英粉厂工作,他想知道石英粉的密度,可是身边只有天平,他求助于正在读八年级的儿子。

聪明的小明利用天平、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完成了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

(ρ水已知)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 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在玻璃杯中装满石英粉,测出。

(2) 。

(3)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粉=。

2.如图所示是三只完全相同的水杯。

小高同学想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水的密度ρ水、这三只水杯,来测量油和醋的密度。

其步骤如下:①在图中三只水杯里,慢慢地分别注满水、油和醋;②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其中一只空杯的质量m;③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求出ρ油和ρ醋;④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三只装满液体后的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水、m油和m醋。

(1) 你认为,正确测量的步骤顺序应该是(填序号)。

(2) 三只水杯中,水、油和醋相同的物理量是。

(3) 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计算得出ρ油=,ρ醋=。

3.星开同学想测量妈妈从海南给她带来的小贝壳的密度,她准备了托盘天平、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等器材。

(1) 如图甲所示,她在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从图中可以发现她在使用天平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2) 纠正错误后,再测贝壳的质量。

测量时按规定在盘加入15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贝壳的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5g;再另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直至天平平衡。

如图乙所示为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则贝壳的质量m=g。

(3) 测出空的小烧杯的质量m1。

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按如图丙所示放置(水面至溢水口)。

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的水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测出溢出的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m2。

初中物理特殊方法测密度

初中物理特殊方法测密度

初中物理特殊方法测密度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表示。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密度,包括浮力法、弹簧测力计法和沉法等。

一、浮力法:浮力法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

阿基米德原理认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且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测量物体密度的步骤如下:1.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天平或者电子秤将物体的质量测量出来,单位为千克。

2.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

使用弹簧秤等测力仪器将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测量出来,单位为牛顿。

3.将物体放入已知密度的液体中。

选择一种密度已知的液体,比如水。

将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并记录下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单位为牛顿。

4.计算物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

即浮力=重力,在液体中的浮力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公式为:密度=物体质量/(物体质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重力加速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二、弹簧测力计法:弹簧测力计法是一种利用弹簧的伸缩变化来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的测力原理来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测量物体密度的步骤如下:1.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弹簧秤等测力仪器将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测量出来,单位为牛顿。

2.计算物体的体积。

利用直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宽、高等尺寸,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

3.计算物体的密度。

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公式为:密度=物体质量/物体体积,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三、沉法:沉法是一种利用浸入液体中产生的位移来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利用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测量物体密度的步骤如下:1.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天平或者电子秤将物体的质量测量出来,单位为千克。

2.将物体放入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中。

选择一种密度已知的液体,比如水。

《特殊方法测密度》 讲义

《特殊方法测密度》 讲义

《特殊方法测密度》讲义一、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它反映了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在物理学和实际生活中,准确测量物质的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的定义式(密度=质量 ÷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直接测量质量和体积可能存在困难,这时就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测量密度。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特殊方法1、等体积法当只有一个量筒,而没有天平测量液体质量时,可以使用等体积法。

步骤如下:(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读出其体积 V₁。

(2)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空烧杯中,读出量筒中剩余液体的体积 V₂。

(3)用天平测出烧杯中液体的质量 m。

(4)则液体的密度ρ = m ÷(V₁ V₂) 。

2、等质量法当只有天平,没有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可以使用等质量法。

步骤如下:(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₁。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₂。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中,使两个烧杯中的液体质量相等。

(4)用天平测出此时装有液体的烧杯的质量 m₃。

(5)则液体的密度ρ =(m₂ m₁) ÷(m₃ m₁) × ρ水(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

三、测量固体密度的特殊方法1、浮力法对于密度大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利用浮力来测量其密度。

步骤如下:(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固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G。

(2)将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3)根据浮力公式 F浮= G F,求出固体受到的浮力。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水 gV排,可求出固体的体积 V= V排= F浮 ÷(ρ水 g) 。

(5)固体的密度ρ = G ÷(gV) 。

2、标记法对于外形规则但体积较大的固体,如长方体砖块,可以使用标记法。

步骤如下:(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₁。

第六章 专训2.密度的测量――特殊方法PPT课件

第六章 专训2.密度的测量――特殊方法PPT课件
(2)由甲图可知,软木块的质量m=10 g+2 g=12 g; 由乙图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40 cm3;由丙图 可知,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50 cm3;由丁图可知, 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3=90 cm3;故软木块 的体积V=90 cm3-50 cm3=40 cm3;软木块的密度 ρ=m/V=12 g/(40 cm3)=300 kg/m3。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专训2.密度的测量 ——特殊方法
在测密度的实验中: (1)天平无砝码:等质量代换(测出等质量水的体积,求
出水的质量,得到物体的质量)。 (2)无量筒:等体积代换(测出等体积水的质量,求出水
的体积,得到物体的体积)。 (3)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助沉法、针压法。 (4)测量易溶于水的物体的密度:排面粉法、排沙法。 (5)测量吸水性物体的密度:让其吸足水再测量,或设
例6 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 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整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④读出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 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 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 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 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___1_8_.6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 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 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3_0___ cm3。(已知ρ水= 1.0×103 kg/m3)
(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

专题特殊方法测密度PPT

专题特殊方法测密度PPT

2.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 (1)漂浮法测密度 ①测固体密度:可利用在水中漂浮(可以自己漂浮,也可 借助容器漂浮)测固体漂浮时的 V 排,则 G 物=F 浮= ρ 水 gV 排,m 物=ρ 水 V 排,再测出固体的体积 V。固体密度
表达式:ρ=ρ水 VV排。
②测液体密度:可利用另一物体在水和待测液体中均漂浮,
专题1┃ 特殊方法测密度
由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小华得出实心玻璃球的质量为__1_0__g, 密度为___2_._5___g/cm3。
专题1┃ 特殊方法测密度
【思路点拨】
明确实验中能够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实心 玻璃球的体积可以直接利用量筒测量
明确缺少工具及辅助工具:实验中缺少 砝码,增加了水和烧杯,需要借助水及 烧杯间接测量实心玻璃球的质量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 体的质量及体积
一般借助质量或容 积不变的容器(例 如借助水或烧杯), 进行间接测量
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 浮力公式涉及物体密度 或液体密度及体积等因 素,进行转化即可测量
关键要明确哪些公式中含有所计算的物理量, 然后进行相关测量便可间接测量待测物理量
专题1┃ 特殊方法测密度
类型一 等量法测密度 例1 小华测量一个实心玻璃球的密度,所 用实验器材和操 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如图T1-1甲所示,先将两个完全相 同的烧杯分别放置在已调好的天平左右两 个托盘中,再将 玻璃球放入左盘烧杯中,同时向右盘烧杯 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用滴管小心增减,直至天平平衡。 第二步,将右盘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量筒示数如图乙所 示,则水的体积为____1_0___mL。第三步,用细线拴好玻璃 球,轻放入量筒中,此时玻璃球和水的总体积如图丙所示。
明确实验中能够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橡皮泥的 体积可以直接利用量杯(带有刻度)测量

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一些特殊的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特殊测量方法。

1.浮力法浮力法是通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可以将待测物体悬挂在天平上,记录下其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浸入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中,记录下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泡质量。

通过浮力法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度量密度法度量密度法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和液体中的相对浮力来计算其密度。

首先,将待测物体悬挂在天平上,记录下其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浸入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中,记录下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泡质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在空气中的质量与在液体中质量之差。

通过测量相对浮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3.音速仪法音速仪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对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来计算其密度。

首先,将待测物体悬挂在一根线上,然后在物体旁边以特定频率的声波进行振动。

根据声波传播的速度和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4.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观察物体对流体的吸附行为来计算其密度。

例如,可以将待测物体放置在一个已知密度的流体中。

如果物体比流体密度小,则会浮在流体表面,如果物体比流体密度大,则会下沉。

通过观察物体在流体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其相对密度。

5.共振法共振法是通过观察物体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现象来计算其密度。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将物体悬挂在弹簧上,然后在物体旁边以不同频率的外力作用使其振动。

当外力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出现共振。

通过观察共振频率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特殊测量密度的方法,每种方法都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物体的测量。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密度测量结果,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形状、密度较小或密度较大的物体。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特殊方法测密度》 讲义

《特殊方法测密度》 讲义

《特殊方法测密度》讲义一、密度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通常用符号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即ρ = m / V 。

不同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密度,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我们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规测量密度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测量密度的基本方法是:先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m,再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V,最后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直接测量质量和体积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就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测量密度。

三、特殊方法测固体密度1、称重法测密度(物体密度大于水)如果所测固体的密度大于水,且不溶于水,我们可以采用称重法来测量其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细线、水、待测固体。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 V₁;(3)用细线将固体拴住,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V₂;(4)固体的体积 V = V₂ V₁;(5)根据密度公式ρ = m /(V₂ V₁) 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2、漂浮法测密度(物体密度小于水)当所测固体的密度小于水时,我们可以利用其能漂浮在水面的特点来测量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待测固体、细针。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固体放入量筒中,固体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 V₁;(3)用细针将固体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 V₂;(4)固体的体积 V = V₂ V₁;(5)固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 F 浮= G,根据浮力公式 F浮=ρ 水 gV 排=ρ 水 g (V₁ V₀) (V₀为量筒中水的初始体积),可得 m =ρ 水(V₁ V₀) ;(6)最终固体的密度ρ = m /(V₂ V₁) 。

测量物质的密度特殊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特殊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中考对此多有考查.关于物理密度的测定,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求出物质的密度.但有时天平和量筒只给其中一种,甚至一种也没有,而代以其他测量工具,如弹簧秤、刻度尺等;有时虽然有天平和量筒,但又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用巧妙的方法间接地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一、等量代换法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其中之一或者二者都不能直接测量时,寻找适当的“代换”是至关重要的.1.等体积代换法例1 用足量的水、天平(包含砝码)、烧杯,测出盐水的密度.分析本题没有量筒,这意味着盐水的体积不能直接测出,只能通过空烧杯和水来“代换”出盐水的体积.方法:(1)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用天平测出烧杯装满水时的总质量m2;(3)用天平测出烧杯装满盐水时的总质量m3,盐水的质量为m=m3-m1,则,.例2 现有天平(包含砝码)、烧杯、细线和足量的水,试用这些器材测出小铁块的密度.分析本题没有量筒,就给定的器材而言,小铁块的体积只有通过水来“代换”.方法:(1)用天平测出小铁块的质量m1;(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能浸没铁块),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用细线拴好小铁块,把它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位置;(4)取出小铁块,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升至刚才所记的位置,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小铁块的体积为,则.2.等质量代换法例3 用量筒、水、细针,测出石蜡的密度(ρ蜡<ρ水).分析没有天平,只能通过量筒和水用间接的方法“代换”出水的质量.方法:(1)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记下此时水面刻度V1;(2)把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此时水面刻度V2;(3)用细针把石蜡全部压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刻度V3.石蜡漂浮时,石蜡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V2-V1,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得F浮=G蜡,则石蜡的质量为m=ρ水V排水=ρ水(V2-V1).又石蜡的体积为V=V3-V1,则3.等密度代换法(悬浮法)例4 现有一粒花生米(密度略大于水),请用天平(包含砝码)、量筒、烧杯、水、玻璃棒、食盐,设计实验测出花生米的密度.分析本题虽然用天平可以测量花生米的质量,但由于一粒花生米的体积非常小,所以用量筒不能直接测量.这时我们必须转换思路,充分利用现有器材.由题意知花生米在水中下沉,但器材中提供了食盐,这使我们想到在水中添加食盐,当花生在盐水中悬浮时,盐水的密度等于花生米的密度.方法:(1)将花生米放入烧杯中,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水;(2)向烧杯的水中慢慢地添加食盐,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直到花生米悬浮为止;(3)用天平测出是筒的质量m1;(4)从烧杯中取出花生米,然后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其盐水的体积V;(5)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m2,所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2-m1,则盐水的密度为.根据花生米悬浮于盐水中可知,花生米的密度ρ与盐水的密度ρ盐水相等,即.二、阿基米德原理法例5 用弹簧秤、烧杯、足量的水、细线,测出铁块及盐水的密度.分析弹簧秤只能测出铁块的重力G,进而求出其质量m,但无法测出铁块的体积V以及盐水的重力和体积.因此,直接利用求密度有困难.但弹簧秤和水把我们的思路引发到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决问题.方法:(1)用弹簧秤测出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1;(2)将铁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G2;(3)将铁块浸没在烧杯内的盐水中,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G3.根据铁块在水中时受力平衡得F浮1=G1-G2,即ρ水gV排=G1-G2,则,.根据铁块在盐水中时受力平衡得F浮2=G1-G3,即ρ盐水gV排=G1-G3,则.例6 用装有细砂的平底试管(可漂浮在水面上)、刻度尺、水、烧杯,测出盐水的密度.分析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都不能直接测出.由题意可知装有细砂的平底试管在水和盐水中都可处于漂浮状态,这使我们的思路再次转向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方法:(1)先把装砂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1;(2)再把装砂的试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试管浸入盐水中的深度h2;根据试管在水和盐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由受力平衡得F浮1=F浮2=G,则ρ水gSh1=ρ盐水gSh2,即.三、杠杆平衡法当实验器材只有刻度尺、直杆、均匀木质米尺、铁架台时,我们可以联想到杠杆,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间接地求出物质的密度.例7 用一粗细均匀木杆、刻度尺、铁块(ρ铁已知)、细线、铁架台,测一与铁块等体积的石块的密度.解析方法:(1)用刻度尺找出木杆的中点;(2)把细线系在木杆的中点上,然后挂在铁架台上制成杠杆,使其水平平衡;(3)如图1所示,把铁块及石块分别挂在杠杆两边并调节位置使杠杆平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铁块及石块的力臂l1、l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铁l1=G石l2,即ρ铁V铁l1=ρ石V石l2,又V铁=V石,则.例8 用均匀木质米尺、铁块(ρ铁未知)、水、烧杯、细线、铁架台,测出石块及盐水的密度.解析方法:(1)把细线系在米尺的中点上,然后挂在铁架台上制成杠杆,使其水平平衡;(2)如图2所示,把铁块和石块分别挂在杠杆两臂上,并调节位置使杠杆平衡,记下l和l1的长度.(3)如图3所示,把石块放入水中,移动铁块使杠杆平衡,记下l2的长度.(4)如图4所示,把石块放入盐水中,移动铁块使杠杆平衡,记下杠杆平衡时力臂l3的长度.由图2得ρ石gVl=G铁l1,由图3得(ρ石-ρ水)gVl=G铁l2,由图4得(ρ石-ρ盐水)gVl=G铁l3,联立解得四、U形管法例9 用U形管、水、刻度尺,测出油(不溶于水)的密度.分析根据题中给出的U形管,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利用连通器原理和液体压强这两方面的知识来测定油的密度.方法:(1)沿U形管一端的内壁慢慢地注入水,再沿U形管另一端的内壁慢慢地注入油,如图5所示.(2)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油和水分别距分界面的高度h1和h2.根据同一液体中同一水平液面上的压强相等,得ρ油gh1=ρ水gh2,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训2.密度的测量——特殊方法
在测密度的实验中:
(1)天平无砝码:等质量代换(测出等质量水的体积,求出水的质量,得到物体的质量)。

(2)无量筒:等体积代换(测出等体积水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得到物体的体积)。

(3)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助沉法、针压法。

(4)测量易溶于水的物体的密度:排面粉法、排沙法。

(5)测量吸水性物体的密度:让其吸足水再测量,或设法排除物体吸的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测密度——等效替代测质量
1.【中考·鄂州】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一个合金块的密度。

某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1)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2),直到天平平衡。

(第1题图)
(3)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a所示),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所示的量筒中,测量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b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3。

(ρ水=1.0×1033)
(4)评估: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其原因是:。

测密度——等效替代测体积
2.【2016·来宾】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2题图)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为(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实验步骤:

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

测密度——助沉法测体积
3.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

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第3题图)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则:(1)塑料球的质量m=;(2)塑料球的体积V=3;(3)塑料球的密度ρ=3。

4.【2015·河南】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
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


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3。

(已知ρ水=1.0×103 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3。

测密度——排面粉法(易溶物)测体积
5.小雄学会了测量铁块的密度后,他问老师:“能不能测量出冰糖块的密度呢?”老师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探究出来。


于是老师给了小雄下列仪器和材料:①天平(配有砝码);②量筒;③水;
④细线;⑤面粉;⑥白纸;⑦保鲜薄膜;⑧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冰糖。

请你想想,如何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测量方案(要求写出简要实验步骤)。

测密度——排水法(吸水物)测体积
6.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整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④读出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第6题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物理量软木块的
质量
水的体积
V13
水和铁块的总
体积V23
水、软木块和铁块
的总体积V33
软木的密度
ρ木/(·m-3)
数值40
(3)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填序号)。

(4)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填“大于”或“小于”)软木块的实际密度。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答案
专训2
1.(2)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3)3×103
(4)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时有水残留在烧杯壁上,导致测得的合金块质量偏小
点拨:(3)烧杯内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 3×60 3=60 g,合金块的质量m合金=m水=60 g,合金块的体积V=80 -60 =20 =20 3,合金块的密度ρ===3 3=3×1033。

2.(1)右(3)m1-m0(4)(m1-m0)
(5)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在烧杯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一个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③倒出水,再将豆浆倒入烧杯,至先前的标记处,用天平测出豆浆和烧杯的总质量m3;ρ=·ρ水3.(1)11.2 (2)20 (3)0.56
4.(1)游码未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2)①18.6 ②30 ③0.62
点拨:(1)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归零;(2)①天平左盘物体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读数,游码分度值为0.2 g,小木块的质量为18.6 g;②V木=V排===30 3;③木块密度ρ木===0.62 3。

5.解:(1)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冰糖块的质量m;(2)将面粉倒入量筒,摇匀压实后记下此时的刻度V1;(3)将量筒内的面粉全部倒在白纸上;(4)将冰糖块放入量筒,再将面粉倒入量筒后摇匀压实,记下此时的刻度V2;(5)冰糖块的密度为ρ=。

6.(1)右(2)12;50;90;300 (3)④(4)大于
点拨:(1)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左盘偏重,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由甲图可知,软木块的质量m=10 g+2 g=12 g;由乙图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40
3;由丙图可知,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
=50
2
3;由丁图可知,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
=90 3;故软木块的体积V=90
3
3-50 3=40 3;软木块的密度ρ==12 (40 3)=300 3。

(3)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物理量V
是多余的,故步骤④可以略去。

(4)由于
1
木块具有吸水性,导致丁图中测得的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3比实际偏小,导致软木块的体积V偏小,由公式ρ=可知,测得的软木块的密度会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