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水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水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水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丽娟

【教材分析】

本课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而设计的一个活动。

水是儿童非常熟悉、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物质。在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中,儿童也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水的知识。因此,围绕水开展科学活动、环保教育活动等,儿童不仅非常有兴趣,而且容易理解,也能够帮助他们在知识上、认识上得到提高,进一步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甚至是世界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学情分析】

几千年来,人类将水视为取之不尽的免费商品,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全球性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缺水业已成为危及世界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问题。除了世界上很多国家严重缺水外,中国很多地方也已经严重缺水了。但相对来说水资源供应还是比较充足,大部分孩子很难真正体会到水的重要性及深刻感受

到缺水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或者是很少想到如果世界上没有水了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孩子对于这方面的思考应该是少之有少。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甚至存在浪费水的现象,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们对于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应该是少之又少。

【设计思路】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涵和价值,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应让学生以生活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如下环节:(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交流水的用处,通过课前调查、生活资料的收集从中发现,认识水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家庭→学校→社会,由近到远,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进一步地深化体验到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利,同时渗透养成教育,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学生对水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时,让学生回忆缺水时的家庭情况和谈谈自身感受,从而深刻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水。让学生贴进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再来想象如果缺水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接着看课件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进一步提高认识,激发热爱水的情感。也把一切资源有效地融入活动中,使本次活动体现了由体验到感悟再到化为行动的新的活动

理念。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水的情

感。

2、行为目标:初步养成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的好习惯,逐步养成爱惜水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学会观察、调查,培养学生讲述表达能力,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探究水、保护水的意识。【重、难点】

1、水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密切,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水的重要。

一、谈话导入

互动游戏,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咱们来玩个有趣的游戏——“跟我学”。老师做动作你们猜好吗?(师比动作生猜)

师:刚才我们做的是什么呢?

生:洗脸、刷牙、喝水、洗澡、洗手。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猜得真准!这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这些事都与什么有关?

生(齐):水。

师:是啊,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用到水,我们今天就来

谈论“水”的话题,水和我们的生活。(出示课题)

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请小组讨论:你认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水,填写到表格当中。

(1)讨论,填表

(2)展示一个小组(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2、水和我们的生活关系真密切呀。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作业,对我们的家庭、学校、社区等身边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哪些小组愿意展示一下?

组1:家庭用水调查表(每个组员的表格进行展示)

家庭用水调查表

组2:家庭用水调查表(一个组的统计表)

我们小组的水资源调查表

第___小组共____人负责人________ 记录人_____

组3:家庭用水调查表(统计图表)

组4:学校用水调查(采访录音)

组5:社区水资源调查(公园、游泳池、消防设施、喷泉、草地灌溉喷头)

组6:周围水资源调查(东区、自来水公司、鱼塘、黄河)

3、研究说明人不吃东西可以活7天,可是人如果不喝水只能活3天。水占人体体重的百分七十,就相当你们身体

一半以上是水。想知道你们的体有多少重的水吗?

师:请一愿意上台的学生称重。向全班汇报

同样方法在请2个同学上台称重。

师:可见,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喝足够的水才能满足身体健康的需要,但是不能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三、缺水体验

1、水是那么的重要,小朋友,你遇到过停水的事吗?当时家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你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哪些地区有缺水现象?找一两个学生上台操作,讲解。

四、学习课文

师:课文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水的用处,我们一起翻开课本瞧瞧吧!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最想说什么?

师(总结):是啊,水是那么的重要,没有水就没有美丽的世界,就没有你和我。虽然说地球上一半以上的是水,但其部分都是海水,海水不能喝也不能浇地,真正能用的淡水却很少很少。世界上60%的国家闹起了水荒。中国600多个城市中就有400多个缺水。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节约用

水)说得对,如何节约用水呢?请同学们采用多种渠道去了解、调查,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请同学们下节课带着自己的资料、彩笔、卡纸,我们一起探讨关于“节水”的话题。课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涵和价值,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应让学生以生活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这一活动中,我避免一味地灌输大道理,而是布置儿童从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入手,课前从各方面调查水的用处,从生活资料的收集中发现,认识水和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对水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课前通过游戏的导入,这样,既激发儿童的兴趣,又让儿童深刻地体验到水的用处。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水。通过课前让学生调查不同形式的表格,使学生意识到水的作用是很大的。在这时候让学生谈谈自身的缺水体验,感知没有水的不方便,再次体会到水的重要性。接着用合作的方式让生以自己喜欢的说说等形式想象生活中要是没有水了会变成什么样子。之后通过称量学生的体重,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多重的水,教育学生平时要引用足够的水,但是这种水不能用饮料代替。最后引导学生通过电脑查找资料想同学展示,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没

(完整版)水与我们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水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2012年第十五周-第二十周 活动目的: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使学生了解水的作用和重要性,对“生活中”的水有初步的认识。 2、运用多种渠道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探讨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和淡水资源问题的兴趣。 3、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阶段,给学生布置以下三个任务:1、观察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到水的地方?每次停水时你有什么感想?2、试着从书上、网上、报纸上、杂志上或者询问你的父母,找到有关水的知识,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水的重要性等。 3、对你了解的有关水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我们的生活相联系,有何感想? 活动时长:5课时 第一课时有限的水资源 一、提出话题: 1、在生活中,你观察到有哪些用到水的地方呢?(学生众说纷纭) 生活中用到水的地方真的很多很多,如果没有了水我们将无法生活。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停水的时候。 2、为什么会停水呢?停水时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谈感受) 二、观察地球仪,开展辩论赛 1、用塑料地球仪做抛球游戏,接到球时,看你摸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 学生发现地球上的水很多,水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那么我们地球上的水是不是很多呢? 2、让学生之间开展小型辩论赛,用自己找的资料说明“水资源”是多还是少? 三、联系生活,探讨生活中的水 1、通过上一环节的辩论赛,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水虽然多,但能被人类

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 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水真正的被利用了么?人们是否珍惜我们有限的水资源呢? 2、学生在探讨中发现地球的淡水虽然有限,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经常出现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四、活动延展 学生对生活中浪费水、污染水现象很感兴趣,以此为课题开展下一课题,引发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水。 第二课时水的调查 活动目的: 1、在能力上,通过学生实践中的调查,培养学生简单的考察、研究能力。用做一做、算一算的活动,培养学生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的能力。 2、让学生懂得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责任,加强学生节水、保护水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地球上的水很多,但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去非常少。在生活与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和污染水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使用水的地方呢?你们调查中发现了哪些浪费水和污染水的现象呢? 二、学生各种调查的展示 1、个人用水情况的调查 课前已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用水情况,如洗脸、刷牙、喝水、吃饭、洗澡等,计算自己一天的用水量。 2、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 a、家庭中每月的用水量 家庭中每月的用水量在15-25吨左右,与个人用水情况比较,超出很多的用量,原因是什么? b、找出家庭用水浪费的方面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三维目标】 1. 及地理意义。 2. 3. 1.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1. 2.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 推进新课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阅读教材P 59 头的含义。 1. 2.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 生2 生3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生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 师 生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 (播放视频:“千沟 师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 60 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

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

第五节陆地水与水循环 一、陆地水和水资源的概念(陆地水的作用) (一)陆地水: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的总称。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 (二)水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指水圈的全体, 狭义的水资源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人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注意水资源、水力资源、水利资源的含义区别 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可以利用的淡水 水力资源是指陆地上因为落差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水利资源是指从发展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泛指水灾供给水源、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多方面的效用。 二、陆地水的来源和分类 (一)来源 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来自大气降水:包括各种固体降水:降雪、冰雹和液体降水:雨、露、霜、霾等 还包括进入地下凝结成地下水的水汽。 (二)分类: 1.根据分布空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1)地表水进一步分为:河流水、湖沼水、冰川。 (2)地下水根据埋藏深度可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根据埋藏位置条件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2.根据循环周期长短可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比较两者所包括的类型,分析他们在储量大小、更新快慢、循环周期长短方面的区别,并说明利用方面的不同。 3根据盐分含量可分为:咸水和淡水 各种陆地水体与水源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也可参照课件各种水体的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主要陆地水体分析 1.潜水和承压水的比较分析;埋藏于两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叫承压水。

和学生一起分析潜水和承压水的形成、分布区别,并进一步说明三区不同位置打井的水井类型,潜水井、枯水井、承压井、自流井。 ⑴概念:含水层:岩石和土层中的空隙有大、有小,空隙大的岩石和土层透水性能好,空隙小或致密的岩石和土层透水性能差。透水性能好的岩层和土层,地下水容易进入空隙,使空隙充满水并容易从空隙中渗出。这样的岩层和土层叫含水层。 隔水层:透水性能差的岩层和土层,空隙小,地下水不容易从这一层渗透过去,形成隔水层。 潜水:埋藏于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叫潜水。 承压水:埋藏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叫承压水。 潜水面(自由水面):由于潜水的补给是大气降水,水面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所以潜水区形成自由水面;水面压力为零 承压水面:承压水接受潜水补给,且位于两个水层之间,水面压力不为零,所以形成承压水面,其水面为补给区(高处)高水面于排泄区低水面的连线。 ⑵潜水的补给是大气降水,承压水的补给是潜水。 ⑶两种地下水比较 分析地下水构造图需要说明的几方面问题: A.潜水和承压水的概念:潜水是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承压水是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B.地下水构造的分区:潜水和地下承压水往往连续存在,且两端为潜水,中间为承压水。其中地势较高的潜水区为补给区,地势较低的潜水区为排泄区,中间的承压水所在地区为承压区 C.潜水位和承压水位的确定:补给区和排泄区各有一个潜水水面,它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其水位高地随着外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承压水位是补给区平均潜水位线和排泄区平均潜水位线的连线,承压水位线一般变化很小。 D.四种水井性质的确定:一般潜水区打出的水井为潜水井,承压区的水井有三种类型:若未打穿隔水层,则形成枯水井,若打穿第一隔水层,且井口高度低于承压水位,则其井为自流井,若打穿第一隔水层,但井口高度高于承压水位,则其井为承压井。 农村的机井和饮用水井在其后的丰水年和干旱年水位变化突出,即是潜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的结果。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

《洋流》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I)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洋流》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从课程标准要求看,本节课不再以世界洋流分布的成因为重点,而重在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存量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海洋的一些知识。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学习洋流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类似知识的延续。 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来看,他们比较关注对地理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一般都具备读图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解决一些地理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4)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 (2)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 (3)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

水与我们的生活教学文案

水与我们的生活 四.三四.四

水与我们的生活 一、活动背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 我国是世界上12个缺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全世界排名第110位。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农业减产约1500亿-2000亿斤,工业损失约2000亿元。然而,翻开我们的教科书,同学们学到的却是:祖国地大物博,资源雄厚,水是循环反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而水资源普遍短缺的严酷的国情现实,从现行教材中反映的却很少。因此,国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很淡薄,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 国际上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这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节日,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班全体同学开展“人与水”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参观、访问、调查、讨论的过程中不但知道了生活中水污染、水浪费是多么严重,水资源是多么的匮乏,而且也明白了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水在日常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 ㈡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材料,观察讨论、计算、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 ㈢情感目标 从自己身边生活事做起,宣传节约用水,研究设计节水方案,激发学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三、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⑴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⑵与家长一起活动。 2.实践形式:⑴收集资料和信息;⑵观察、研究和实验;⑶小组交流和合作;⑷宣传与反思。 四、师生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2课时) (一)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1.创设情境 观看清清的河流里动物生活和植物生长的画面。这是一幅多么祥和的水上乐园啊!再观看河流受污染后的资料如录像带、照片或图片等。说一说看后有什么感受?关于水,你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水循环、洋流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录像】有关台风及其影响的新闻报导(或图片)。 【教师提问】2004年8月12号晚浙江省遭遇台风“云娜”袭击,在13个小时内,台风夺去了115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的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给浙江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同学们思考,台风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点评】台风有三大危害和一大好处:(l)暴雨灾害,(2)狂风灾害,(3)台风风暴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知识摘要 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 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 B.冰川 C.河水 D.湖泊淡水 7.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赤道逆流是风海流 C.秘鲁海流是密度流 D.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 8.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23o26′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9.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A.舟山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10.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 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地 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 据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 原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

水循环和洋流的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洋流是本节重点,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是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着重讲中低纬海区洋流表层洋流。第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些内容湘教版教材没有,需要老师补充。 关于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教材重点讲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可结合反气旋知识讲述其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 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 习惯。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水循环和洋流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水循环 1.概念 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 图中D蒸发、C水汽输送、B降水、G地表径流、F下渗、H地下径流、E降水、A蒸发。3.能量来源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形成了循环运动。 4.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环节影响方式 蒸发A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 降水B人工增雨 地表径流G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二、洋流模式图 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又叫海流。2.分布规律 (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所示。 中心:大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所示。 中心:位于60°N附近。 组成:大洋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2)通过能量交换改变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 {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思考 1.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答案主要影响的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2.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 答案不一定。寒流与暖流主要反映洋流的性质,只与同一海区比较。事实上,一些热带地区寒流的水温高于寒带地区的暖流。 探究点一水循环的环节与影响 探究活动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答案(1)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4)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反思归纳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图示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水与我们的生活》WORD版教案1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水与我们的生活》WORD 版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过程与方法:学生对水的用途进行观看、调查,能够讲述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探究水、爱护水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使儿童感受到水与我们生活和紧密关系,激发儿童对探究水的热情和重视水的意识。 三、活动预备 课前小调查:水有哪些用处;缺水、洪涝的图片 四、活动时刻一课时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大伙儿专门熟悉的朋友,它每天都为我们做许许多多的情况,大伙儿猜猜它是谁。”(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滴水) 2、师: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赏赐,“人与水的和谐”是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保证环境优美和生态良好的前提,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板书课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合作交流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1、联系课前调查在小组中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点用到了水,用了多少水,除了日常生活用水外,水还有什么作用。 2、我们夸夸水(学生分组活动,在相同的时刻内哪组找的多,并记录在卡片上。) 3、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展现自己的记录卡,把它贴在黑板上。 4、看书P38页内容,老师补充水的作用。(养鱼、游泳、救火……)(三)、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水 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要用到水,假如有一天水没了……同学们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出示缺水、洪涝的图片,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同桌交流。 3、老师小结:吃不到饭,植物会枯死,人会渴死,衣服洗不成……等等,依照科学家讲,一个人一天至少需要8杯水;人不吃饭能够活7天,不喝水只能活3天…… (四)、表演:缺水王国历险记 (五)、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爱护水资源吧!教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案

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 武晓蕾高一地理组 【教材分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 【课标解读】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水的三态转化到水的空间分类,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水循环的环节和类型。水循环联系地球四大圈层,具有重要地理意义。结合实例说出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探究水灾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在第二章学习过降水的形成原理、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迁移能力。水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接触,心理上有亲切感,只是缺乏现象与地理原理规律的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据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空间思维和动手等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 2.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1节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水是生命之源,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水资源。大家生活中经常见到洗过的衣服晾晒后变干,衣服中的水去哪了?学生回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8陆地水与水循环专题卷

微专题(八) 陆地水与水循环 (2017·安徽芜湖模拟)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11月份覆盖与无覆盖条件下,水库蒸发量差异很小,原因可能是( ) A.水面结冰B.风速增大 C.水质变差D.水库干涸 2.与覆盖前相比,覆盖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 ) A.减轻水库土壤盐渍化B.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C.增强大气逆辐射D.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3.该地最可能是( ) A.北半球亚热带B.北半球温带 C.南半球热带D.南半球暖温带 答案 1.A 2.B 3.B 解析第1题,根据蒸发量的影响因素,水库主要用来蓄水,水库没水的可能性较小,题中提到水库常年有水,D项错误。常年有水的水库,风速增大,蒸发量也大,覆盖与无覆盖条件下差别很大,B项错误;水质差和蒸发量无关,排除C项;当水面结冰,温度低,蒸发量小,故选A项。第2题,与覆盖前相比,覆盖后水库蒸发量偏小,降低库区大气湿度,B项正确;降低了库区的大气湿度,大气逆辐射也会减弱,降水会减少,会加重库区的盐渍化,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故A、C、D三项错误。第3题,7、8月份蒸发量较大,说明是夏季,所以应是北半球;图示11月份有无覆盖条件下,蒸发量较低,几乎相同,说明气温非常低,可能有结冰现象,故应位于温带。 (2017·山东名校联考模拟)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系

《水与我们的生活》活动案例实践报告

《水与我们的生活》活动案例实践报告 课题的提出与确定: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没有了水,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都无法生存,我们也不会拥有现在如此繁荣的大家园。地球被称为水球,但我们都知道:看似源源不断的水流中,真正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却少的可怜。特别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在利用水的同时,也给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浪费,而水资源的一再短缺也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合理有效的保护水资源。小学生对水的认识却仅限于水的用处很大,他们很少了解淡水资源的紧缺与水污染的严重性。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应开展节约水和保护水的环保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一活动主题的开展也具有长远利益,更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素质。课题方案的制定:本课题设计了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根据需要用1—2个课时,一、有限的水资源:小学生对水的认识仅限于水的用处很大,而很少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和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根据他们在生活中对水了解的基础上,用辩论赛的形式,深入的探讨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地球上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图书馆、报刊、网络等)收集相关材料,利用自学的形式得到水资源的有关知识。二、水的调查:通过上一问题的探讨,学生认识到地球上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激发学生调查生活中水的使用是否合理的愿望。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调查、收集资料等能力,加上学校所在的便利环境(市自来水公司和环保局就在隔壁),根据学生特殊的家庭背景,设计不同的参观调查方案,让每个学生都亲身参与到这个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本次活动包括自来水的来源调查、家庭中的用水情况、个人用水量的调查、生活水平提高与用水量增加的关系调查、生活中污染水的调查等。 三、争做保护水的绿色卫士:通过上一环节的活动,学生已经建立起保护水的意识,认识到浪费污染水的严重危害,并激发起节约水保护水的热情。因此本次活动设计了开展保护水节约水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力所能及的方法开展宣传活动,比如板报、宣传画、义务劳动等,用他们能想到和能实施的方法大力宣传环保,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以上三个环节,彼此衔接,环环相扣。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及时调整。整个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课题的开展:活动一、有限的水资源活动目的: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使学生了解水的作用和重要性,对“生活中”的水有初步的认识。2、运用多种渠道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探讨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和淡水资源问题的兴趣。3、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活动过程:活动准备阶段,给学生布置以下三个任务:1、观察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到水的地方?每次停水时你有什么感想?2、试着从书上、网上、报纸上、杂志上或者询问你的父母,找到有关

2.422.41学案

2010——2011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制定人:商静雪审核组长:郭加英审核主任:张贵芹时间:12.2 编号:12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二) 1.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加深理解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 绘图、读图能力;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1.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的成因; 2.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所谓的学生,是学生活中的知识;学生存的能力;学生命的意义……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将我们平时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本节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享受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乐趣,希望同学们畅游的过程中顺风顺水! 二.洋流(P61) 1.概念:指大洋海水常年地沿着一定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又称为。 2. 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3.围绕副热带高压的洋流称为。该环流的中心大约在的地区。在赤道附近受和东南信风的共同作用,形成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洋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来。西风带内持续向东运动的洋流成为西风漂流,它盘踞在和的宽阔地带。 4.洋流按性质分为流和流;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流、流和流。(温馨提示:可参考地图或练习册)

一.课内探究——组内交流 1.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用红色箭头表示暖流,用蓝色箭头表示寒流,并总结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温馨提示:可参阅手中的资料及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 2.洋流的影响(温馨提示:多联系实际生活) 二.课外探究 1.你怎样来判定洋流性质; 2.摩尔曼斯克在北极圈以内,纬度接近70°N,却是终年不冻港,试分析其原因;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生活用水》教案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5课时一天的生活用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过程与方法 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 【教学难点】 比较科学、准确地测量、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 【课前活动】 1、布置课前活动任务:要求每个孩子测出自己一天的生活用水量 说明:课前必须教会学生测量和记录的方法。先教会孩子们自制量杯,并用自制量杯逐项测量每一次的生活用水,累积起来统计出一天用水总量。因为有些用水较难用量杯测量,如洗衣服的用水,洗澡的用水等,所以还得教给孩子们估计的方法。(如洗澡用水的测量,可先测出单位时间内水量控制一定时的用水量,再乘以时间。另外,要提醒学生家人共用的水如做饭的水要除以家人数。)或先指导学生学会水表读数,再让孩子们回家后在家长协助下,通过查看水表用水前后的读数,用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人口数,算出大致的个人的用水量。应向学生强调一定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测量,细心地统计并记录,不可盲目地估计。 2、布置部分有条件学生上网或从书本中查阅“我国水资源状况”的有关

信息。 【教材运用】 说明: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把“刷牙的对比实验”选在课堂进行。也许,大家会觉得一个开着水龙头,一个不开,结果是显而易见,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得做出来。但我想,孩子虽然能认同这种差异,却不一定能知道这种差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一定感性认知之前,是很难达到“要在行动上引起重视”的共鸣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实验不能省。也曾考虑到教室用水的不便,尤其有的教室可能并不具备水龙头,也曾考虑课前将这个对比实验进珩录像,在课上放给学生看。但仔细想来终不如课上就让存在这两种用水习惯差异的同学现场来做实验,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自制量杯一个(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贴上刻度),用于家中测量用水量。 2、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状况的资料。 3、教师准备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实际生活中,你家里出现过停水的情况吗?回忆一下,停水或缺水的情况给家里带来了哪些不便? 学生汇报 (说明:如果在非常活跃的班级授课,不妨现场让孩子们模拟一下:突然停水时,人们处在那种情境中的语言和情绪,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创造力和表现力。) 小结:由此可见,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那么,我们每人每天到底要用多少水呢?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回家做一次认真的测量与统计,下面请几位同学汇报一下。 二、“我”一天用了多少水 1、小组组内交流各人测得自己一天用水量的多少,记录最多的用水量和最少的用水量。

水循环和洋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标准解读 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课程标准从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意义来考虑,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 洋流一直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条“标准”将洋流的学习归结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从而对传统高中地理中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 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最新水与我们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水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2012 年第十五周-第二十周 活动目的: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使学生了解水的作用和重要性,对“生活中” 的水有初步的认识。 2、运用多种渠道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探讨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和淡水资源问题的兴趣。 3、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阶段,给学生布置以下三个任务:1、观察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到水的地方?每次停水时你有什么感想?2、试着从书上、网上、报纸上、杂志上或者询问你的父母,找到有关水的知识,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水的重要性等。3、对你了解的有关水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我们的生活相联系,有何感想? 活动时长:5 课时 第一课时有限的水资源 一、提出话题: 1、在生活中,你观察到有哪些用到水的地方呢?(学生众说纷纭)生活中用到 水的地方真的很多很多,如果没有了水我们将无法生活。可是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停水的时候。 2、为什么会停水呢?停水时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谈感受) 二、观察地球仪,开展辩论赛 1、用塑料地球仪做抛球游戏,接到球时,看你摸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学生发现地球上的水很多,水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那么我们地球上的水是不是很多呢? 2、让学生之间开展小型辩论赛,用自己找的资料说明“水资源”是多还是少? 三、联系生活,探讨生活中的水 1、通过上一环节的辩论赛,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水虽然多,但能被人类 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 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水真正的被利用了么?人们是否珍惜我们有限的水资源呢?

2、学生在探讨中发现地球的淡水虽然有限,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经常出现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四、活动延展 学生对生活中浪费水、污染水现象很感兴趣,以此为课题开展下一课题,引发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水。 第二课时水的调查 活动目的: 1、在能力上,通过学生实践中的调查,培养学生简单的考察、研究能力。用做一做、算一算的活动,培养学生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的能力。 2、让学生懂得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责任,加强学生节水、保护水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地球上的水很多,但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去非常少。在生活与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和污染水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使用水的地方呢?你们调查中发现了哪些浪费水和污染水的现象呢? 二、学生各种调查的展示 1、个人用水情况的调查 课前已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用水情况,如洗脸、刷牙、喝水、吃饭、洗澡 等,计算自己一天的用水量。 2、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 a、家庭中每月的用水量 家庭中每月的用水量在15 —25吨左右,与个人用水情况比较,超出很多的用量,原因是什么? b、找出家庭用水浪费的方面

高中地理 水循环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课标分析 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一课时,本节教材紧紧抓住水体运动这一思想,侧重介绍了水循环的相关基础知识。教材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讲述了地球上水循环运动及其意义。教材对水循环的三大类型未作具体的文字说明,而是将它们综合在一幅“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之中,侧重说明了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水循环过程中能量转换过程和水循环的积极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 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4、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本课的内容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在课前收集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数字资料,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平台,以多媒体动画课件演示了水循环的过程。大量的图片,展示了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类生活,生产所起的作用,水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美景,自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内容抽象。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投影展示的图片、资料,将抽象的水循环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