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优缺点,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次学生家庭教育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本校XX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涵盖了家庭背景、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访谈则针对部分家长的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查结果1. 家庭背景与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背景较为良好,家长的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这些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也有部分家庭存在父母离异、单亲等问题,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家庭教育观念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具有较为科学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家庭教育。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存在过度溺爱、期望过高、忽视心理健康等问题。
3. 教育方式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采用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鼓励孩子自主探索。
同时,也有部分家长采用专制的教育方式,忽视孩子的意愿和感受,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
4. 教育资源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书籍、网络资源、课外辅导等。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缺乏教育资源意识,或者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资源。
四、建议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1. 加强家长教育观念的培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和社区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2. 建立家长互助组,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家长可以通过互助组的形式,相互交流教育心得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3. 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情感需求,关注孩子的社交圈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今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只有学校与家庭、老师与父母互相合作,才能塑造同学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进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同学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同学家庭状况,增添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加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同学全面和谐进展。
二、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2、调查对象:全校同学家长(家长到会率98%)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实行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一)家庭状况: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肯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二)家庭教育现状:1、家庭教育投入状况:(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置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常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沟通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
家长对孩子的关怀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峻,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阅历、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猎取教育方法。
(3)催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舞的占28.1%,采纳物质嘉奖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关于家庭教育调查报告(通用6篇)

关于家庭教育调查报告(通用6篇)关于家庭教育调查报告(通用6篇)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事件时,务必需要展开调查,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
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家庭教育调查报告(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在当今社会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悲剧依旧上演,这对教育产生了众多的负面影响,有良知有责任心的教育者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学校育人的困惑,“现在的娃儿不好教”,是我们的方法少还是能力差?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
具体表现在:1、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
“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
2、家长缺乏责任心。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
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
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3篇

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3篇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
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时机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时机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下面是xx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底,对农村未成年人成长开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查通过深刻分析和客观评价我县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合理的途径方法和对策建议,从而将加强农村家庭教育,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转化成为我县经济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内在推动力。
调查实施概况本次调查对象为全镇居住的居民,调查方式受疫情影响主要是网络访谈。
调查结果:访谈了30名农村妇女,被调查的30名农村妇女中,已婚妇女15人,未婚7人,离婚或丧偶的8人。
年龄结构,20岁以下的7人,21~30岁的2人,31~40岁的15人,41~50岁以上的6人。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10人,占33%;初中的8人,占26%;高中而且,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直接用金钱奖赏的家长占2.08%。
在与小孩之间的沟通问题上,局部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
24.21%的农村女性家长表示沟通的时间很少,6.49%的农村妇女反映自己与孩子双方虽有沟通的想法,但沟通过程中,总是因无法克制的情绪而中断与孩子交谈;有2.91%的农村妇女直接表态自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或很难与孩子沟通。
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2、是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实地调查反映,大局部家长整天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有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根本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有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确实切年龄和所在年级都不知道。
初中调查活动报告范文

初中调查活动报告范文一、活动简介本次调查活动是以实地调查方式开展的,旨在了解初中生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和评价。
调查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调查时间为2022年9月1日至9月15日。
二、调查目的了解初中生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看法,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合作,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调查内容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家长陪伴时间2. 家长关注学业和兴趣培养比例3. 家庭交流情况4. 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评价5. 学生对家庭教育期望和需求四、调查结果1. 家长陪伴时间调查结果显示,46%的学生每天能与家长共度1-2小时的时间;37%的学生能与家长共度2-3小时的时间;17%的学生与家长共度时间低于1小时。
2. 家长关注学业和兴趣培养比例调查结果表明,54%的学生认为家长更关注他们的学业,而不太注重他们的兴趣培养;26%的学生觉得家长对他们的学业和兴趣培养同样重视;20%的学生认为家长更关注他们的兴趣培养,对学习不太在意。
3. 家庭交流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良好的家庭交流,他们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烦恼和喜悦;23%的学生认为家庭交流较少,需要提高交流质量;2%的学生表示与父母之间几乎没有交流。
4. 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评价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9%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发展有一定帮助;4%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
5. 学生对家庭教育期望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希望家长能更多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27%的学生期望家长在学业上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10%的学生希望家长能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家长关注学习和兴趣培养要兼顾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家长更关注他们的学业。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4篇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4篇二、调查内容:1.调查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程度;2.调查家长如何看待青春期家庭教育问题。
三、调查方法:1.对区内100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发出学生问卷100份,收回91份;发出家长问卷100份,收回100份。
四、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卷)1.对于青春期知识的获取渠道对于你的青春期知识从哪里获得的调查中:30%的同学来自学校开设的课程,28%的同学来自书刊杂志,只有1人来自父母、家庭教育。
青春期教育在孩子的眼中家庭教育还是极为缺失的。
2、对于青春期知识了解程度和对于在青春期后男女生出现哪些性征代表发育成熟的标志40%的同学认为对青春期知识比较了解,34%的同学认为自己一般了解,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和不了解的各有10%的比例。
54%以上的男生认为声音体沉就是发育成熟,不到三成的孩子认为出现遗精才是发育成熟,另有16%的学生分别回答肩膀变宽、长出胡须和不知道。
60%的女孩认为乳房增大、臀部变大就是发育成熟;有37%的认为出现月经是发育成熟。
看来孩子们对男性发育成熟的标志很模糊,错认为出现第二性征就是发育成熟了。
女孩比男孩的情况好些,但也存在错认为第二性征出现就是发育成熟的错误,看来他们对青春期知识了解的程度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多,对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概念还要澄清。
3、对于你是否在青春期教育课学到了你所感兴趣的知识43%的同学认为还算有收获;28%的同学认为学到了很多,15%的同学感觉内容不够丰富,有10%的同学认为尽管听课还是不了解有关的知识。
这说明我们的课本知识还有待丰富和更具有趣味性。
老师在课堂上讲有关生殖、发育等方面的知识时,42%的学生认为很好;3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另有10%的孩子认为不讲这方面的知识好,没有人认为男女分开上课好。
4、对于进入或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准备近一半的孩子表示基本上可以应付,但还需要得到一些帮助;41%的孩子因为对青春期知识很了解,所以呈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引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家庭教育也在不断发展。
为了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并撰写了这份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1.调查目的: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调查方法: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
二、调查结果分析1.家庭教育的参与程度:大多数家庭都重视家庭教育,有近90%的受访者表示会花时间和孩子共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另外,有近70%的受访者还会参加各种家庭教育培训和讲座。
但是,仍然有10%左右的家庭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
2.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品德教育、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近80%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他们会鼓励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品德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也被近70%的受访者所关注。
3.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大部分家庭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理性沟通+关爱”,他们会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和理性讲解,同时也会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
此外,一些家庭还会采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少数家庭在家庭教育中过度依赖教辅材料和互联网,这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4.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家庭教育的参与程度较高,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有一部分家庭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可能对孩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其次,一些家庭过度依赖外界资源,忽视了与孩子的真实沟通。
还有一些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严厉的惩罚和过度的保护等问题,这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三、改进措施建议1.提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培养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讲座,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指导,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
4.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真实沟通,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避免教育方式的过度依赖和片面性。
结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家庭对家庭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付诸实践。
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

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为了检测我校中高年级学生家庭在假期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更有效地推广家庭读书活动。
二、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中高年级1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我校学生家庭在假期课外阅读现状。
三、调查内容:主要从学生家庭的“阅读兴趣”、“阅读书籍类型”、“阅读方法”、“家长重视程度”等方面了解、分析学生家庭在假期的课外阅读情况。
同学们在认真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如下:1、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大。
2、学生家庭阅读面窄调查表明:在调查的对象中,68%的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内,26%的同学能经常坚持读课外书2小时以上,只有6%的学生的平均阅读时间为3小时左右。
调查得知,大部分同学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因而学生总的阅读量较少。
3、学生阅读方法不科学调查显示:47%的学生家庭读的书籍集中于童话与科普类,11%的学生喜欢读卡通类书籍;而阅读作文类书籍的学生只占了23%,其中多是在家长逼迫下才阅读的。
50%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14%的家长从没有带孩子到书城购书,学生家庭的藏书量不多。
4、家长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调查显示:学生的阅读方法不科学,只有24名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的同学较多,占了42%,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好词好句的积累还是比较注重的。
同学们认真地把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
调查显示,只有半数家长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仍有半数家长对子女阅读不够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调查建议:1、家长和老师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儿童读物给同学们欣赏。
增强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鼓励他们购买或上图书馆借阅。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的广度。
3、学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大专学历占%,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的占%;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占58%。
%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
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
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
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
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
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
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
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
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