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教案共50页文档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调查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项目式学习教案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调查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项目式学习教案第一章:了解食品添加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
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1.2 教学内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介绍食品添加剂的概念,解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介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举例说明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标准,提醒学生注意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过量使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食品添加剂的图片或实际样品,引发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好奇心。
讲解和讨论:教师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作用、种类和用途,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调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让学生学会调查和观察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
让学生能够分析和总结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
2.2 教学内容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介绍市场上常见的一些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香料等。
调查和观察: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市场调查,观察和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分析和总结:学生分析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总结出一些规律和趋势。
2.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教师讲解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演示如何进行市场调查和观察。
小组调查: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查,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
第三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标准。
让学生学会判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理。
让学生能够提出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的建议。
3.2 教学内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标准:介绍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标准和要求。
判断和评价:教授学生如何判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理,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第三版教学设计

食品添加剂第三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提高食品的味道、色彩和质感,也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但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质疑。
因此,本教材的第三版旨在对学生更深入地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学习。
通过系统、全面的介绍,使学生对食品添加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学会选择合理的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1.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理解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和监管;3.掌握典型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和限制;4.培养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标示要求;3.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限制和安全性评估。
第二部分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标准1.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法规的比较;2.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流程;3.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第三部分典型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和限制1.酸味调节剂:柠檬酸、醋酸等;2.甜味剂:葡萄糖、果糖、糖精等;3.香料和香精:肉桂醛、香草精、乙酰丙酮等;4.食品色素:酸性、中性和碱性食品色素的应用;5.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6.防腐剂:山梨酸钾、丙二醇、亚硝酸钠等。
第四部分食品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1.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分析;2.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和评估;3.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措施和保障体系。
教学方法本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学评价本教学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和考试等。
教学时间本课程共设 36 学时,其中 2 学时为实验课。
总结本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全面、深入的食品添加剂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掌握合理选择食品添加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添加剂教案: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限制

食品添加剂教案: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限制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限制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食品加工中,能够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强色泽、增加营养或调节口感的化学物质。
其作用在食品加工中不可忽视,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教案将为您详细介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使用限制等相关内容。
一、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类型,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色素、香料、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等等。
其中,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为食品增加美观度和识别度。
香料可以为食品加入特殊的香味,增加口感和吸引力。
营养强化剂能够为食品增加特定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等。
而防腐剂则可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延长食品的使用寿命。
二、食品添加剂的用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根据食品加工的具体要求和剂型进行适当调整。
一般而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在食品加工生产中,应按照配方进行严格控制,不得随意添加或减少。
同时,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重剂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三、食品添加剂的限制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乱用添加剂。
部分食品添加剂在一定使用剂量内是安全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可能会有致癌和致畸的危险。
2.选择质量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在购买食品添加剂时,要注意其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并选择质量可靠的品牌。
3.必须在一定温度和pH值范围内使用。
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要求进行温度和pH值的控制,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4.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规。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不能随意添加或减少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使用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并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 食品添加剂(1)教案

6. 增稠剂
使食品粘滑适口、改善食品物理性 质和组织状态的食品添加剂。 常用:明胶、果胶、改性淀粉 明胶:动物皮、骨,产品分为照相用、 食品级、工业级三种规格。 果胶:从柑橘皮、苹果渣等中提取。果 酱、果冻、水果软糖、蜜饯、冰淇淋、 巧克力、饼干等。
7. 乳化剂
能使相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 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一般为 表面活性剂,是用量最大的食品添加剂。 常用品种:甘油脂肪酸酯(甘油与食用 脂肪酸生成的酯)、大豆磷脂(制造大 豆油的副产品,是唯一的天然乳化剂, 是食品工业中用得最多的食品乳化剂) 等。 应用:人造奶油、冰淇淋、糖果、巧克 力、面包、面条、饼干等。
少量,符合标准的无碍
食品添加剂分类—按来源
天然食品添加剂: 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
动物源天然防腐剂的产品种类及应用
1.精蛋白
2.蜂胶 3.壳聚糖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种类及应用
1.茶多酚 2.香精油 3.大蒜素
食品添加剂分类—按功能
中国(GB2760-1996,功能)22类:
面粉增白剂
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 作用机理:在面粉中水和酶的作用下,发生 反应,释放出活性氧来氧化面粉中极少量的 有色物质达到使面粉增白的目的,同时生成 的苯甲酸,能对面粉起防霉作用。 2011年3月1日,卫生部等多部门发公告, 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 加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同时设置两个 月合理过渡期。
物质名称
LD50值 (mg/kg体重)
2900 2700 >8000 10500
2 50~70 500~1000 6000~8000
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二

这是一篇教案二的关于认识食品添加剂的文章。
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
3.培养科学看待食品添加剂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作用。
2.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
2.如何科学选择优质的食品。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超市里普通的食品包装袋,引导学生们一起思考,为什么商家喜欢添加一些添加剂呢?2.理论知识讲授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技术要求,保证食品的色、香、味等各项指标,改善和调整食品的风味、营养价值、质地、保存期限、色泽、口感等方面的特性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2)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按使用功能摆放:色素、保鲜剂、酸味调节剂、增稠剂、甜味剂、香精香料、营养强化剂等。
3)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1)色素:使食品有色泽,诱人欲食。
如铁氧化物红等。
(2)保鲜剂:抑菌延长储存期。
如山梨酸钾、亚硝酸盐等。
(3)酸味调节剂:调节食品口感,使其更加爽口。
如柠檬酸、醋酸等。
(4)增稠剂: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使其更好入口。
如明胶等。
(5)甜味剂:制作低热量食品,增加口感。
如阿斯巴甜等。
(6)香精香料:使食品更加香气扑鼻,提高消费者的食欲。
如味精、芳香醛等。
3.实践操作请同学们选购一些常见的食品,并查看其包装袋上的添加剂信息,分析其原因和作用。
4.归纳和延伸结合实例对比,让学生们全面了解选购食品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和评价作业:请对比一下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和没有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口感、保质期和色泽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实践活动中购物的体验,总结正确购买食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评价:根据学生活动表现、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认真听取未能掌握的地方并提供帮助。
最终,提高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知识的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
幼儿园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

幼儿园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一、教学背景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化学物质,通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口味、保持食品的新鲜度、改善外观及色彩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一些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食品添加剂较多,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的情况。
因此,幼儿园需要认识食品添加剂,了解其特征,了解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以保证幼儿的饮食健康和营养从而增强体质。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际食品及其包装,幼儿能够识别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2. 通过学习,幼儿能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以及正确使用。
3. 培养幼儿尊重食品安全,珍惜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享受食品的快乐。
三、教学内容1. 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及其主要功能。
2. 分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增味剂、着色剂等。
3. 学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方法,了解过多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危害。
4. 识别一些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并了解其作用。
四、教学策略1. 观察切实增进记忆。
在识别食品添加剂时,透过观察教材中介绍的食品及其包装,幼儿们自己学会分辨,增强记忆与重要性。
2. 探究引发好奇心。
教师会引导幼儿探究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作用,鼓励幼儿们提出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 理论结合实际。
通过展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实物或包装,在理论学习后实现幼儿的实际操作,以加深学习的印象,也确保他们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步骤及方法1. 导入:展示不同的食品包装及产品,询问幼儿们喜欢哪些食品,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及好奇心。
2. 实际操作:把不同的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放到幼儿的眼前,例如冰淇淋、果冻等,让他们辨别出不同的食品添加剂。
3. 知识讲解:根据幼儿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讲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类和注意事项,唤醒幼儿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4. 总结回顾:召唤幼儿回忆所学的知识和经历,看看他们在活动中吸收了那些知识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反应:评估幼儿是否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及注意事项,达到识别标准。
食品添加剂电子教案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一节:食品添加剂的概述:一、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类资源,延长食品保质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色、香、味、形、营养价值完善而添加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
二、要求:食品添加剂可以是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一般都不能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添加量很少,并且应严格控制。
三、分类:按来源——天然添加剂、化学合成添加剂;按功能——抗氧化剂、着色剂。
天然食品添加剂:利用动、植物组织或分泌物及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所得到的物质。
如:Vc、淀粉糖浆、植物色素等。
化学合成添加剂:通过一系列化学手段所得到的有机或无机物质。
四、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举例:1.以膨化棒冰举例:蔗糖3%.饴糖5%.葡萄糖2%.淀粉12%.奶粉2%.人造奶油2%.а-淀粉酶(4000单位)65g/t.(酶制剂)明胶5‰.瓜尔豆胶3.0‰.黄原胶0.25‰.魔芋胶0.4‰卡拉胶0.1‰.(增稠剂)单甘酯0.75‰.蔗糖酯HLB=11.0.5‰。
(乳化剂)三聚磷酸钠75g/t.六偏磷酸钠25g/t.(水分保持剂)糖精钠150g/t.甜蜜素0.6kg/t.(甜味剂)蛋糕香精0.6kg/t.白脱香精0.200kg/t.特纯牛奶香精0.15kg/t.天然奶油香精0.15kg/t.(香精)乙基麦芽酚80g/t.香兰素20g/t.(香料)味精0.2kg/t.(增味剂)柠檬黄5g/t.日落黄10g/t.(着色剂)盐1Kg/t.其他应用:豆腐生产中需加入凝固剂,内酯豆腐。
油炸类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剂,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甲苯(BHA)等。
面包饼干中加入膨松剂。
肉制品中加入着色剂和水分保持剂等。
饮料中加入甜味剂、乳化剂、增稠剂、着色剂。
果冻中加入增稠剂、甜味剂、香精、着色剂等。
酱制品中加入香料、防腐剂、护色剂等。
口香糖中加入丁苯橡胶(胶母糖基础剂)等总之,当代食品工业产品中,无一不用食品添加剂,它是食品行业中的“秘密武器”。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二章 食品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2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食品防腐剂二、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本章主要讲述食品防腐剂的定义、分类、来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掌握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使用条件,掌握常用防腐剂化学性质和使用方法。
要求:1掌握熟悉食品防腐剂的定义;2.掌握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机制;3.掌握食品防腐剂的化学性质;4、掌握食品防腐剂的添加剂量和作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使用条件,掌握常用防腐剂化学性质和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制及使用条件四、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讨论、讲授等2、辅导手段:自习辅导;习题指导。
3、学时分配:2学时;4、板书设计:5教学内容:2.1食品防腐剂的定义防腐剂(PreSerVatiVeS)是指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增殖作用的物质。
如果从抗微生物的角度出发,称抗菌剂(AntimiCroba1Agents)o为了防止各种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等腐败变质,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来防腐。
化学方法即使用化学制品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这种化学物质即为防腐剂。
防腐剂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广义的防腐剂除包括狭义防腐剂所指的化学物质外,还通常包括认为是调味料而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如食盐、醋,以及那些通常不加入食品,而在食品储藏过程中使用的清毒剂和防腐剂等。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防腐剂是指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有的文献将防腐剂分为杀菌剂和保藏剂。
杀菌剂是指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保藏剂是指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
但杀菌剂和保藏剂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同一物质,浓度低时能抑菌,而浓度高时则能杀菌;作用时间长可杀菌,作用时间短则只能抑菌。
同时,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同一物质对一种微牛物有杀菌作用,而对另一种物质只有抑菌作用,所以笼统地将其称为防腐剂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