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教案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调查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项目式学习教案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调查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项目式学习教案第一章:了解食品添加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
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1.2 教学内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介绍食品添加剂的概念,解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介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举例说明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标准,提醒学生注意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过量使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食品添加剂的图片或实际样品,引发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好奇心。
讲解和讨论:教师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作用、种类和用途,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调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让学生学会调查和观察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
让学生能够分析和总结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
2.2 教学内容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介绍市场上常见的一些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香料等。
调查和观察: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市场调查,观察和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分析和总结:学生分析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总结出一些规律和趋势。
2.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教师讲解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演示如何进行市场调查和观察。
小组调查: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查,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
第三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标准。
让学生学会判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理。
让学生能够提出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的建议。
3.2 教学内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标准:介绍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标准和要求。
判断和评价:教授学生如何判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理,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教案: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限制

食品添加剂教案: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限制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限制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食品加工中,能够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强色泽、增加营养或调节口感的化学物质。
其作用在食品加工中不可忽视,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教案将为您详细介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使用限制等相关内容。
一、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类型,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色素、香料、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等等。
其中,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为食品增加美观度和识别度。
香料可以为食品加入特殊的香味,增加口感和吸引力。
营养强化剂能够为食品增加特定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等。
而防腐剂则可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延长食品的使用寿命。
二、食品添加剂的用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根据食品加工的具体要求和剂型进行适当调整。
一般而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在食品加工生产中,应按照配方进行严格控制,不得随意添加或减少。
同时,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重剂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三、食品添加剂的限制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乱用添加剂。
部分食品添加剂在一定使用剂量内是安全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可能会有致癌和致畸的危险。
2.选择质量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在购买食品添加剂时,要注意其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并选择质量可靠的品牌。
3.必须在一定温度和pH值范围内使用。
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要求进行温度和pH值的控制,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4.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规。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不能随意添加或减少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使用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并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二

这是一篇教案二的关于认识食品添加剂的文章。
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
3.培养科学看待食品添加剂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作用。
2.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
2.如何科学选择优质的食品。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超市里普通的食品包装袋,引导学生们一起思考,为什么商家喜欢添加一些添加剂呢?2.理论知识讲授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技术要求,保证食品的色、香、味等各项指标,改善和调整食品的风味、营养价值、质地、保存期限、色泽、口感等方面的特性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2)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按使用功能摆放:色素、保鲜剂、酸味调节剂、增稠剂、甜味剂、香精香料、营养强化剂等。
3)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1)色素:使食品有色泽,诱人欲食。
如铁氧化物红等。
(2)保鲜剂:抑菌延长储存期。
如山梨酸钾、亚硝酸盐等。
(3)酸味调节剂:调节食品口感,使其更加爽口。
如柠檬酸、醋酸等。
(4)增稠剂: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使其更好入口。
如明胶等。
(5)甜味剂:制作低热量食品,增加口感。
如阿斯巴甜等。
(6)香精香料:使食品更加香气扑鼻,提高消费者的食欲。
如味精、芳香醛等。
3.实践操作请同学们选购一些常见的食品,并查看其包装袋上的添加剂信息,分析其原因和作用。
4.归纳和延伸结合实例对比,让学生们全面了解选购食品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和评价作业:请对比一下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和没有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口感、保质期和色泽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实践活动中购物的体验,总结正确购买食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评价:根据学生活动表现、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认真听取未能掌握的地方并提供帮助。
最终,提高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知识的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
幼儿园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

幼儿园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一、教学背景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化学物质,通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口味、保持食品的新鲜度、改善外观及色彩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一些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食品添加剂较多,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的情况。
因此,幼儿园需要认识食品添加剂,了解其特征,了解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以保证幼儿的饮食健康和营养从而增强体质。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际食品及其包装,幼儿能够识别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2. 通过学习,幼儿能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以及正确使用。
3. 培养幼儿尊重食品安全,珍惜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享受食品的快乐。
三、教学内容1. 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及其主要功能。
2. 分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增味剂、着色剂等。
3. 学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方法,了解过多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危害。
4. 识别一些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并了解其作用。
四、教学策略1. 观察切实增进记忆。
在识别食品添加剂时,透过观察教材中介绍的食品及其包装,幼儿们自己学会分辨,增强记忆与重要性。
2. 探究引发好奇心。
教师会引导幼儿探究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作用,鼓励幼儿们提出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 理论结合实际。
通过展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实物或包装,在理论学习后实现幼儿的实际操作,以加深学习的印象,也确保他们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步骤及方法1. 导入:展示不同的食品包装及产品,询问幼儿们喜欢哪些食品,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及好奇心。
2. 实际操作:把不同的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放到幼儿的眼前,例如冰淇淋、果冻等,让他们辨别出不同的食品添加剂。
3. 知识讲解:根据幼儿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讲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类和注意事项,唤醒幼儿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4. 总结回顾:召唤幼儿回忆所学的知识和经历,看看他们在活动中吸收了那些知识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反应:评估幼儿是否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及注意事项,达到识别标准。
食品添加剂电子教案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一节:食品添加剂的概述:一、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类资源,延长食品保质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色、香、味、形、营养价值完善而添加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
二、要求:食品添加剂可以是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一般都不能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添加量很少,并且应严格控制。
三、分类:按来源——天然添加剂、化学合成添加剂;按功能——抗氧化剂、着色剂。
天然食品添加剂:利用动、植物组织或分泌物及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所得到的物质。
如:Vc、淀粉糖浆、植物色素等。
化学合成添加剂:通过一系列化学手段所得到的有机或无机物质。
四、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举例:1.以膨化棒冰举例:蔗糖3%.饴糖5%.葡萄糖2%.淀粉12%.奶粉2%.人造奶油2%.а-淀粉酶(4000单位)65g/t.(酶制剂)明胶5‰.瓜尔豆胶3.0‰.黄原胶0.25‰.魔芋胶0.4‰卡拉胶0.1‰.(增稠剂)单甘酯0.75‰.蔗糖酯HLB=11.0.5‰。
(乳化剂)三聚磷酸钠75g/t.六偏磷酸钠25g/t.(水分保持剂)糖精钠150g/t.甜蜜素0.6kg/t.(甜味剂)蛋糕香精0.6kg/t.白脱香精0.200kg/t.特纯牛奶香精0.15kg/t.天然奶油香精0.15kg/t.(香精)乙基麦芽酚80g/t.香兰素20g/t.(香料)味精0.2kg/t.(增味剂)柠檬黄5g/t.日落黄10g/t.(着色剂)盐1Kg/t.其他应用:豆腐生产中需加入凝固剂,内酯豆腐。
油炸类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剂,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甲苯(BHA)等。
面包饼干中加入膨松剂。
肉制品中加入着色剂和水分保持剂等。
饮料中加入甜味剂、乳化剂、增稠剂、着色剂。
果冻中加入增稠剂、甜味剂、香精、着色剂等。
酱制品中加入香料、防腐剂、护色剂等。
口香糖中加入丁苯橡胶(胶母糖基础剂)等总之,当代食品工业产品中,无一不用食品添加剂,它是食品行业中的“秘密武器”。
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掌握正确认知神奇食品添加剂

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掌握正确认知神奇食品添加剂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物。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美观度和口感等,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
正确的认知食品添加剂,了解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加深对神奇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特点;3.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条件;4.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2.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特点(1)色素类食品添加剂(2)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3)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4)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5)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6)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7)发酵剂类食品添加剂3.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条件(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4.实践活动(1)识别食品添加剂标签(2)制作无添加剂食品三、教学过程1.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2.引入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3.引入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特点。
4.探究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5.进行实践活动,识别食品添加剂标签,并制作无添加剂食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特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2.难点:通过识别食品添加剂标签,判断哪些食品添加剂符合使用条件。
五、教学方法1.讲授;2.引导发现;3.实践探究;4.课外研究。
六、教学评价1.出示食品添加剂信息,帮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特点、作用和使用条件。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
3.进行小结和反思,加深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理解。
七、拓展阅读食品添加剂是现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掌握正确认知食品添加剂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重要途径。
高二化学食品添加剂教案

高二化学食品添加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 掌握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3. 了解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 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作用;2. 了解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知识讲解首先,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即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中,在不改变其原有营养价值、口感和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以改善其色、香、味、口感、质量等特征的一种食品用品。
其次,讲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作用,包括增稠剂、食味添加剂、抗氧化剂、膨松剂、甜味剂、色素、防腐剂等。
最后,介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引起过敏、高血压、肝损伤等,并提醒学生注意食品的选择和食用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引入实际的食品添加剂案例,并从中提取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例如:某保健品标榜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其真实成分为某种化学添加剂,学生需要评估其安全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3. 课外拓展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新闻和法规,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食品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2.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其合作和沟通能力;3. 通过课外拓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检验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 案例解答,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3. 课外阅读材料的撰写和分享,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六、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危害,并提醒其合理选择食品,注意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
同时,教师也应自身晨昏定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失为一名合格高二化学的教育者。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一章 食品添加剂概论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1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概论二、教学要求1.掌握熟悉食品添加剂和专用名词等定义和概念。
2.熟悉食品添加剂的整体功效和使用的发展3.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与分类4、食品添加剂的评估与监督管理。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在整体上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建立起学习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基础,具备在实际应用中把握食品添加剂的特点与正确发挥食品添加剂的功效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品添加剂的整体功效难点:食品添加剂的评估与监督管理五、主要参考资料1、高校十一五教材《食品添加剂》孙平,中国轻工出版社,20122、高校教材《食品添加剂》刘钟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食品添加剂应用基础》胡国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潘道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六、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讨论、讲授等2、辅导手段:自习辅导;习题指导。
3、学时分配:2学时;4、板书设计:5 教学内容: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概论尽管添加剂的诞生可以回溯数千年,繁盛可以回溯数十年,但今天,对于添加剂的关注,却是史无前例的。
从甲醛泡发海产品,吊白块漂白粉丝,辣椒中的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再到蒙牛中的OMP(造骨牛奶蛋白),王老吉中的中草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对消费者质疑,面对国际客户的重重壁垒,食品加工企业究竟该如何应对“内忧外患”的尴尬,添加剂的思考,是关乎未来的。
一、概述1、食品添加剂应用历史⑴中国香料:在周朝时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加工:北魏时期的《食经》、《齐民要术》中亦有用盐卤、石膏凝固豆浆等的记载。
护色与防腐:在800年前的南宋时期亚硝酸盐被用于腊肉生产,并于公元13世纪传入欧洲。
二、添加剂物种与分类1、食品添加剂物种⑴世界范围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达25 000种,直接使用40000种,常用1000种。
⑵美国2900种以上(FDA)⑶欧共体近1500种⑷日本1100多种⑸中国2000(香料、加助剂、营养强化剂等)专用名词代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GSFA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WTO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食品法规委员会(CAC) GRAS 通常认为安全的物质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CCF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DailyIntake,ADD)人类每日摄入某种物质直至终身,也不会产生可检测到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ADI)1.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有关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大揭秘》教学设计
一、课型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
达尔文说:“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
因此,在以《食品添加剂大揭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首先围绕确定课题、制定研究计划两方面,教给学生如何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如何根据实际筛选问题,如何科学地规范课题,如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等。
让学生在活动之初,就产生深厚的研究兴趣,确定明确的研究方法,掌握可行的研究方法,为实践研究的有效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
1、对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危害等情况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学会科学规范地确定本组的研究课题。
3、学习制定初步的课题研究计划。
4、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等能力。
三、重点难点:
学会规范地提出研究课题,并制定初步的课题研究计划。
四、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他们关注身边的事物,并初步具备自我判断的能力。
但是受认识水平
和思维能力的制约,他们的观察往往浮于表面,对事物的判断也容易产生偏颇。
因此,以生活中的热点话题“食品添加剂”为研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真相,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辨别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学会科学、理性地看待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但他们的抽象思维建立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认知基础之上。
在问题发现课,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问题,需要教师创设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引出实践主题(预计用时8 分钟)
1、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一份自己喜欢的食品,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食品是什么
为什么喜欢?(很甜,很爽口,很松软)
2、你知道让食品变得很松软、很香甜,很爽口秘密是什么吗?
你的知识可真丰富。
是的,这是因为在食品里添加了一些特殊的配料,这些配料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名称——食品添加剂(板书:食品添加剂)
3、大家找一找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看看里面有没有食品添加剂?谁找到了?你说,你再说。
看来,绝大多数的加工食品中,都少不了食品添加剂的身影。
据统计,全球约有2.5 万种食品添加剂,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500 多种!(出示文字)食品当中为什么要加入食品添加剂,它有什么作用呢?(改变食品品质,让食品变得可口,延长保质期)
4、师适机补充:是呀,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这松软的面包就变成了硬疙瘩,糖块就没这么多香甜的口味,巧克力上就会长出恶心的绿毛毛。
5、所以,食品添加剂又被称为现代食品加工业的灵魂。
但是目前社会上屡次出现食品安全的问题,人们把矛头对准了食品添加剂,谁了解这方面的资料?
6、你关注了最近的媒体报道,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一些不法的商贩,在食品中添加了不该用的东西,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请看下面这段视频——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想说的?
7、你说!既然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有危害,我们干脆不吃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许多人跟你有同样的想法,其他同学怎么看呢?
8、你课前的准备功课做得很足。
对,专家指出吊白块、苏丹红、瘦肉精等原本是用在
工业上的原料,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我们把这类物质叫“非法添加物”。
谁还想说?
9、对,食品添加剂只要严格按照标准用量使用,对人体是没有任何损害的。
相反,使用量过大的话——是呀,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10 、看来,食品添加剂有时像天使,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美味;有时像魔鬼,给我们带来了恐怕。
它到底
是什么样的,大家想不想了解呀?好,本次活动我们就围绕“食品添加剂”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我们的共
同努力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好不好?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吃的食品,谈到当前的热点话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上课的第一时间抓
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关注生活现象,引发思考与争鸣,为提出问题环节做好铺堑。
】
(二)合作交流,确定研究课题(预计用时18 分钟)
1、关于食品添加剂,你最想了解它的哪方面内容呢?(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危害、使用方法、非法添
加物等)看来大家各有各的想法。
下面,请各小组同学在组长在带领下,完成下面两个问题,谁来读要求?出示字幕:
A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写在粉色的卡纸上。
B 选择问题:小组交流,从中选择一个问题作为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
2、教师指导预设:
老师发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非常的丰富。
谁起来读一下你写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太了不起了。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科学家的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咱们班同学也具备了科学家、研究员的素质。
可是,要从这些问题当中筛选出一个问题,很多小组的意见就不一致了。
如何筛选出一个最适合的问
题呢?请看,老师这有两个问题,谁来读一下?
(1)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2)我班同学视力情况的调查。
这两个问题你会选择哪一个来研究呢?为什么?
是呀,第二个问题贴近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有能力研究的。
研究第二个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看来这样的问题对我们有帮助,这样的问题就有研究的价值。
我们应该选择我们有能力研究,又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各小组按照这样的选题原则重新讨论,小组长把选择好的问题贴到黑板上。
(师生按照选题原则对各组问题进行评价。
)
3、你们选择的这些问题既容易操作又有研究的价值,老师恭喜你们成功地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
但是作为课题来研究还不够规范,怎样让我们的问题变得更规范呢?像第一组的问题,就可以规范为“关于食品添加剂作用的研究”;第二组的问题,就可以规范为“关于食品添加剂危害的调查”。
从老师的修改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很会观察。
这两个问题前面都加了“关于”这两个字。
还有吗?问题后面加了“的研究”或“的调查”几个字。
这就是写规范课题的一般格式,大家一起读一遍。
(出示文字)
关于 _________ 的研究
关于 _________ 的调查
像这样把问题规范化, 你们会吗?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你们的课题应该怎样写规范, 然后把
规范的问题写在黄色的卡纸上。
写好后,贴在原来的卡纸上。
【设计意图:确定研究课题是开展综合实践研究的第一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提出问题 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
(三)示范引领,制定研究计划(预计用时 12分钟)
1、我们经过自己的讨论,成功地确定了研究的课题。
古人有句话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的知识非常渊博。
这句 话的意思是说,做事情要想成功,一定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按照计划和步骤做好每一步。
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遇事不乱。
2、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活动顺利地开展,我就需要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
(出示
表格)请看,这是一张研究计划表:
课题研究计划表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 -筛选问题-规范课题三个步骤。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