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精矿浮选原理
粗粒浮选在选钛厂的选别应用

评审论文影响粗粒浮选的因素xxxxxx摘要:二氧化钛(TiO2):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伴生的TiO2,1987年底探明储量约占全国TiO2储量的97.78%,名列世界第一。
钒钛磁铁矿不仅是铁的重要来源,而且伴生的钒、钛、铬、钴、镍、铂族和钪等多种组份,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钒钛磁铁矿的提取过程与很多因素有关。
由选矿厂的提供原矿,在选钛厂按照粒度的不同分配给微矿与粗选,而粗选由粗磁与粗浮二个部分组成,这二个部分息息相关,每一步的矿物加工与提取情况最终影响钛精矿的品位,所以在粗磁上矿物的加工与提取对下一步的粗粒浮选的精矿提取存在较大的影响。
在进入粗粒浮选上的进一步提取是最终影响钛精矿品位的质量。
对粗粒浮选精矿的质量的影响有矿石的入选都矿石粒度组成,矿浆的入选浓度,药剂制度,气泡和泡沫的调节,矿浆温度,浮选工艺流程,水质等。
如何充分提取钒钛磁铁矿钛精矿,降低尾矿,提高回收率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关键词:矿石粒度组成矿浆的入选浓度药剂制度气泡和泡沫的调节矿浆温度一、粗磁对粗粒浮选影响因素1.1、目的矿物与其它矿物或脉石没有充分解离,也就是说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度不够解决的办法是:增加现有磨矿物料细度,或者增设精矿再磨作业,以提高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度。
2.2、原矿含泥过多影响精矿品位解决的办法是:2.2.1、破碎前增加洗矿作业,洗去矿泥。
2.2.2、利用水力旋流器或分级箱,将入选原矿进行分级,将不同粒级的原矿分给粗选和微选2.2.3、选用合适的矿泥抑制剂抑制矿泥。
3.3、磨矿作业中产生大量过粉碎物料解决的办法是:3.3.1、处理矿量太小,可适度增加矿量,缩短磨矿时间。
3.3.2、球磨机内小球太多,可合理调整磨矿介质比例,适当减少小球。
3.3.3、球磨机选型不当,可通过磨矿试验以选定适合被磨矿物的磨矿机的规格型号,特别是长度。
3.3.4、适度提高分级机返砂量,以增加球磨机总给矿量,达到提高磨矿质量、减少过粉碎物料产生之目的。
钛精矿重选原理

钛精矿重选原理原创 邹建新等利用不同物料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重力、流体动力和其它机械力的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过程,粒度和形状亦影响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
分选介质:水、重介质和空气,常用的是水。
在缺水干旱地区或处理特殊原料时可用空气—风力分选。
在密度大于水或轻物料密度的重介质中分选—重介质分选。
重介质种类包括:①重液: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或高密度盐类的水溶液;②悬浮液:固体微粒与水的混合物;③空气重介质:固体微粒与空气的混合物。
水、空气、重液是稳定介质,悬浮液、空气重介质是不稳定介质。
重选特点: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而倍受重视。
目前在提高重选效率、研制及使用新设备方面有了新进展。
从基本原理分析,重选基本规律可概括为:松散-分层-分离;松散和运搬分离几乎都是同时发生的;松散是分层的条件,分层是目的,而分离则是结果。
最早,从20世纪50年代研究从磁选尾矿中回收铁矿就是由重选法开始的。
在开展重选法回收铁矿时,一般可以依据分选系数公式预先近似的评价矿物间分选的难易。
利用重选方法对物料进行分选的难易程度可简易地用待分离物料的密度差判定,具体如下式所示:21δηδ-∆=-∆式中:η– 分选系数;δ1 – 轻矿物密度(g/cm 3);δ2 – 重矿物密度(g/cm 3);Δ – 分选介质密度(g/cm 3)。
根据η值结合表4.1.3来确定矿物的难选或易选。
表4.1.3 矿物按密度分离的难易度对于磁性、密度及可浮性都很近似的矿物,采用重选、磁选、浮选均不能或难以有效分选,但可利用它们的电性质差别使之分选。
目前除少数一些矿物直接采用电选外,在大多数情况,电选主要用于各种矿物及物料的精选。
电选前,大多先经重选或其他选矿方法粗选后得出粗精矿,然后来用单一电选或电选与磁选联合,得到最终精矿。
矿物的电性质是电选的依据。
所谓矿物电性质是指矿物的电阻、介电常数、比导电度以及整流性等,它们是判断能否采用电选的依据。
(整理)钛铁矿浮选药剂研究概况

钛铁矿浮选药剂研究概况王勇摘要: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我国钛铁矿的浮选研究概况,对捕收剂和调整剂类型及其混合用药、作用机理等作了详细介绍,提出了研究新药剂的必要性,并对浮选药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钛铁矿浮选药剂捕收剂抑制剂作用机理前言攀钢选钛厂从攀钢矿业公司选矿厂选铁后的磁选尾矿中综合回收钛铁矿及硫钴矿。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年产钛精矿25万t的生产能力,2009年选钛扩能改造后,将达到年产钛精矿38万t的生产能力,其基本工艺流程为:粗细粒级均采用强磁-浮选流程。
目前随着攀钢对铁精矿品位提高的要求,选矿厂采用降低入选量,增加磨矿细度的措施来达到提高铁精矿品位的目的,因此进入选钛厂的原料粒度偏细,微细粒钛铁矿含量增加,据检测,选钛厂浮选入选原料中,-0.074mm粒级含量超过60%,其中-19µm粒级含量占35%左右,Ti02分布率超过30%[1]。
由于-19µm粒级进入浮选系统中会严重恶化浮选过程,使精矿质量严重降低,药剂消耗大量增加,目前生产上采取预先脱泥除去。
该粒级一直作为细泥丢弃是导致选钛厂总回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攀枝花钛资源,加强细粒钛资源回收显得尤为重要。
在浮选回收细粒钛铁矿过程浮选药剂是中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细粒钛铁矿浮选药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微细粒钛铁矿的浮选药剂,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
钛铁矿浮选常用捕收剂为脂肪酸类,近年来也有人研究使用异羟肟酸、苯乙烯膦酸和水杨羟肟酸等作为钛铁矿浮选捕收剂。
目前组合药剂浮选钛铁矿已成为一个主要的方向,如MOS、F968、ROB、RST 等钛铁矿组合捕收剂。
这些药剂用于细粒原生钛铁的浮选取得了部分效果,但从工业实践的情况来看,微细粒原生钛铁矿的回收率仍较低,并且存在药剂成本高,流程复杂,生产费用高等问题。
因此开展细粒原生钛铁矿新型高效低成本浮选药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对钛铁矿的浮选,药剂的研究比较多,但其主要研究内容方面是捕收剂的选择。
金属钛的制取方法术

金属钛的制取方法术制取金属钛的方法主要包括矿石选矿、还原提取和精炼三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方法术。
一、矿石选矿:金属钛主要以氧化态形式存在于钛矿石中,常见的钛矿石有钛铁矿、钛铁矿石等。
在矿石选矿过程中,一般先进行破碎和磨矿的工序,然后通过重选、浮选、磁选等方法对矿石进行分离和纯化,以提高钛矿石的浓度。
重选:利用重力分选,根据钛矿石中金属钛与杂质的密度差异,采用相应的设备进行选择。
浮选:通过气泡将金属钛分离出来。
利用矿石表面附着的气泡矿石与水的接触角与气泡矿石的密度差异,使得钛矿石与杂质分离。
磁选:利用磁性材料对矿石中的磁性成分进行吸附和分离,从而获得高纯度的钛矿石。
二、还原提取:还原提取是将经过选矿处理的纯化钛矿石进行还原,将氧化态的金属钛还原成金属钛。
一般采用的还原方法有卤化物法和氧化物法。
卤化物法:将经过选矿处理的钛矿石与氯化钠等氯化物混合,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金属钛在高温条件下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钛。
然后通过真空蒸馏或电解法将氯化钛进行分离和还原,生成金属钛。
氧化物法:将经过选矿处理的钛矿石与氧化钛混合,通过高温还原反应将氧化态的金属钛还原成金属钛。
一般还原剂有铝粉、钠、钙等。
三、精炼:精炼主要是对还原提取得到的金属钛进行二次纯化,以提高其纯度和质量。
精炼方法主要有溅射法、电解法和光电化学法等。
溅射法:将金属钛放置在精炼炉中,在高温和真空环境下,利用电弧或离子束撞击的方式,将表面的杂质溅射掉,从而实现金属钛的精炼。
电解法:将金属钛作为阳极,将纯钛或钛化钠作为阴极,通过电解液进行电解,从而将钛离子转化为金属钛,在电极上得到金属钛的沉积。
光电化学法:利用光电化学反应原理,在光照条件下将金属钛暴露在含氧的溶液中,利用光照将溶液中的氧气还原,从而净化金属钛。
综上所述,制取金属钛的方法主要包括矿石选矿、还原提取和精炼三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操作和工艺,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钛,用于制造各种钛合金及其他钛制品。
钛铁矿选矿工艺流程

钛铁矿选矿工艺流程一、前言钛铁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冶金等领域。
由于钛铁矿的含量较低,需要进行选矿处理才能得到高品质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钛铁矿选矿工艺流程。
二、钛铁矿性质及选矿原理1. 钛铁矿性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和氧化亚铁,其它杂质元素包括SiO2、Al2O3、Fe2O3等。
钛铁矿通常呈黑色或棕色,硬度较高,密度大约为4.5-5.0g/cm3。
2. 选矿原理根据钛铁矿中二氧化钛和氧化亚铁的比例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重介质分离法、浮选法和电选法等。
三、工艺流程1. 重介质分离法重介质分离法是利用物料在不同密度下的沉降速度差异进行物理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粉碎:将钛铁矿矿石经过粉碎后,得到一定粒度的物料。
(2)重介质分离:将物料放入重介质分离机中,通过调节介质密度和流速,使得密度较大的钛铁矿颗粒沉降到底部,密度较小的杂质则浮在上面。
(3)浮选:将底部沉淀物进行浮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
2. 浮选法浮选法是利用气泡与颗粒表面的亲水性差异进行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粉碎:将钛铁矿矿石经过粉碎后,得到一定粒度的物料。
(2)药剂处理:在物料中加入药剂,使得钛铁矿颗粒表面变为亲水性,而杂质则变为疏水性。
(3)气泡吸附:将气泡注入物料中,在气泡与颗粒表面接触处形成气液界面。
由于钛铁矿颗粒表面具有亲水性,因此会被气泡吸附并上升至液面,而杂质则沉入底部。
(4)浓缩:将气泡吸附的钛铁矿颗粒收集起来进行浓缩处理。
3. 电选法电选法是利用物料在电场中的运动差异进行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粉碎:将钛铁矿矿石经过粉碎后,得到一定粒度的物料。
(2)药剂处理:在物料中加入药剂,使得钛铁矿颗粒表面带有电荷。
(3)电场分离:将物料放入电选机中,在电场作用下,钛铁矿颗粒受到力的作用向阳极移动,而杂质则向阴极移动。
(4)收集和浓缩:将阳极收集到的钛铁矿颗粒进行浓缩处理。
四、结论以上三种方法均可用于钛铁矿的选矿处理。
钛矿选矿工艺

钛矿选矿工艺钛矿选矿工艺是指对钛矿石进行处理,将其中的钛资源提取出来的工艺过程。
钛矿石中的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钛矿选矿工艺的目标是实现钛资源的高效提取和回收利用,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钛矿选矿工艺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矿石磨矿和矿石浮选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矿石破碎,将原始的钛矿石进行破碎,使其颗粒大小适合后续处理。
矿石破碎一般采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设备,通过机械力将矿石破碎成所需的颗粒大小。
接下来是矿石磨矿,也称为矿石粉磨。
矿石磨矿是将破碎后的钛矿石进一步细化,使得其中的钛矿物颗粒得以释放和分离。
矿石磨矿一般采用球磨机、矿石磨等设备进行,通过摩擦和碰撞的力量,将钛矿石磨成细小的颗粒。
最后是矿石浮选,也称为矿石选别。
矿石浮选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矿石中的钛矿物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
矿石浮选的关键是通过选别剂的作用,使钛矿物与浮选泡沫一起升起,而其他杂质则沉入底部。
矿石浮选一般采用浮选机、离心浮选机等设备进行,通过调节浮选条件和选别剂的种类和用量,实现钛矿物和杂质的有效分离。
钛矿选矿工艺中的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操作和控制。
矿石破碎的目的是将矿石破碎成合适的颗粒大小,方便后续的磨矿和浮选操作。
矿石磨矿的目的是将破碎后的矿石进一步细化,使得其中的钛矿物得以释放和分离。
矿石浮选的目的是将钛矿物与其他杂质进行有效分离,提高钛矿物的品位和回收率。
钛矿选矿工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是矿石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矿石品位的下降,这使得钛矿选矿工艺需要更高效和节能的技术手段。
其次是矿石中的杂质含量较高,导致钛矿物的回收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和回收率。
此外,钛矿选矿工艺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钛矿选矿工艺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对于钛资源的高效提取和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矿石破碎、矿石磨矿和矿石浮选等步骤,可以实现钛矿物和杂质的有效分离,提高钛矿物的品位和回收率。
钛铁矿富集方法

钛铁矿富集方法
物理选矿方法:
1.磁选法:由于钛铁矿具有弱磁性,可通过不同磁场强度的磁选设备进行分选。
首先,对钛铁矿原料进行破碎、磨矿处理,使其成为合适粒度的矿浆。
之后,通过弱磁选去除其中的强磁性矿物(如铁矿石),接着使用中强磁场磁选机对磨矿产物进行分选,得到富含钛铁矿的粗精矿。
2.重选法:利用钛铁矿与其他矿物的比重差异进行分选,如摇床、螺旋溜槽、跳汰机等。
3.浮选法:尽管钛铁矿的天然疏水性较差,但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添加合适的药剂改变其表面性质,使之可被浮选剂捕获,从而与脉石矿物分离。
化学处理方法:
1.盐酸浸出法:这种方法利用钛铁矿与酸反应的特性,通过盐酸将钛铁矿中的铁溶解,随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分离手段,如浓缩、冷却、过滤等,进一步富集钛元素,并可能提取伴生的有价值元素如钪。
2.电炉冶炼法:对于含有较多杂质的钛铁矿精矿,可以采用电炉冶炼的方式,通过还原反应生成钛渣和铁合金,然后通过后续工序进一步提炼得到富钛原料。
3.热化学法:例如,氯化法和硫酸法,通过高温化学反应将钛铁矿中的钛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然后再进行固液分离和纯化,最终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钛产品。
钛铁矿浮选金属基螯合捕收剂分子设计及过程强化机理

钛铁矿浮选金属基螯合捕收剂分子设计及过程强化机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钛铁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
浮选是一种常用的选矿方法,通常需要添加金属基螯合捕收剂来提高选矿效率。
本文将探讨钛铁矿浮选过程中金属基螯合捕收剂分子设计及过程强化机理。
我们来了解一下金属基螯合捕收剂的作用原理。
金属基螯合捕收剂是一种能够与矿石表面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化合物,通过与矿石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竞争配位结合,从而提高矿石的浮选性能。
螯合捕收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吸附性能以及稳定性等因素。
在钛铁矿浮选过程中,通常使用的金属基螯合捕收剂包括气泡捕收剂和药剂。
气泡捕收剂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分子,在浮选过程中形成气泡,将矿石颗粒吸附到气泡表面,从而实现矿石的浮选。
而药剂则是一种能够与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合物,通过形成络合物使金属离子与矿石颗粒结合,从而提高矿石的选择性。
钛铁矿浮选金属基螯合捕收剂的设计及过程强化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分子结构、功能基团以及配位特性等因素。
通过不断优化金属基螯合捕收剂的设计及应用,可以提高钛铁矿的浮选效率,为矿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字数不足,继续补充完善】第二篇示例:钛铁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资源,广泛应用于钛合金、光学玻璃、陶瓷等领域。
在其浮选过程中,金属基螯合捕收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钛铁矿浮选金属基螯合捕收剂分子设计及过程强化机理进行探讨。
一、金属基螯合捕收剂分子设计金属基螯合捕收剂是一种具有功能化基团的有机分子,能够与金属离子发生化学键结合,从而实现对目标矿石颗粒的选择性捕集和浮选。
在钛铁矿浮选过程中,金属基螯合捕收剂的分子设计至关重要。
1. 功能基团设计金属基螯合捕收剂的功能基团是其设计的核心。
常见的功能基团包括羧酸、氨基、羟基等。
这些功能基团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键,实现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捕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精矿浮选原理
原创邹建新等
在原理上,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疏水性差异是矿物浮选基础,表面疏水性不同的颗粒其润湿性不同。
通过适当的途径改变或强化矿浆中目的矿物与非目的矿物之间表面疏水性差异,以气泡作为分选、分离载体的分选过程即浮选。
浮选过程见图4.1.3。
图4.1.3 浮选过程
对于上浮的固体颗粒,其表面一定是疏水的,即仅为部分水润湿。
接触角是反映矿物表面亲水性与疏水性强弱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成为衡量润湿程度的尺度,它既能反映矿物的表面性质,又可作为评定矿物可浮性的一种指标。
将一水滴滴于干燥的矿物表面上,或者将一气泡引入浸在水中的矿物表面上,就会发现不同矿物的表面被水润湿的情况不同。
在一些矿物(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表面上水滴很易铺开,或气泡较难干在其表面上扩展;而在另一些矿物(如石墨、辉铜矿等)表面则相反。
图4.1.4所示的这些矿物表面的亲水性由右至左逐渐增强,面疏水性由左至右逐渐增强。
图 4.1.4 矿物表面润湿现象
固-液-气三相界面张力平衡时见图4.1.5,其平衡状态方程(Young方程)为:
cosθ =(γSA-γSW)/γWA
γSA、γSW和γWA分别为固—气、固—液和液—气界面自由能。
由上式可知:当90o <θ<180o时,γSA <γSW,称为疏水性;0o<θ<90o时,为亲水性;θ=90o时为分界线。
图4.1.5 泡沫与颗粒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系接触角
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过程。
通过添加药剂、调节矿浆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改变矿物的可浮性,从而达到不同矿物的有效分离。
在钛铁矿选矿中,浮选主要用在原生矿分选出硫化物矿物,这一过程既是降低钛矿含硫量,也是综合回收某些贵金属的方法,浮选也是回收微细粒级矿较为有效的方法。
——《钒钛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北京:化工出版社,2014.01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攀枝花学院)邹建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