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考试试卷精选

合集下载

2022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

2022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

2022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一、选择题(1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如饥似(sì)渴崇(chónɡ)山峻岭B.自怨自艾(yì)屡见不鲜(xiǎn) 处(chù)心积虑随声附和(hè) C.不屈不挠(náo)瞠(chēnɡ)目结舌茅塞(sāi)顿开从(cónɡ)容不迫D.无的(dì)放矢揠(yè)苗助长宁(nìnɡ)死不屈买椟(dú)还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好高务远兴国安邦再接再厉举世无双B.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C.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惊弓之鸟D.一张一驰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举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

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5个 B.6个 C.7个 D.最少8个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A.化险为夷 B.口蜜腹剑 C.前赴后继 D.阳奉阴违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狗吠猿鸣 B.马嘶蝉噪 C.鹤啼虎啸 D.鸡叫狼嚎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A.亮亮,明明起床了。

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 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7.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2022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练习卷及答案

2022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练习卷及答案

2022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练习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主张“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的教育家是(C)A.王夫之B.韩愈C.孟子D.朱熹2.属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的是(D)A.思想品德B.语文能力C.审美情趣D.思维能力3.叶圣陶先生说:“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这句话说明了语文教材是(B)A.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B.是课程目标的载体C.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D.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4.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斯霞老师是下列哪种识字写字教学实验的尝试者?(D)A.注音识字实验B.电脑识字实验C.韵语识字实验D.分散识字实验5.下列属于当代阅读教学经验的一项是(B)A.情境教学B.学思结合C.博览群书D.熟读成诵6.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和聂恰耶娃把小学的作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体形象的记叙文,第二类是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第三类是读书笔记。

此写作序列类型属于(B)7.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停滞期是(B)A.从2000年至今B.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D.民国初年至20世纪50年代8.从课程标准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更加灵活而有弹性,既具有导向性又具有延展性,由此看来,综合性学习(D)A.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B.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C.革除了过去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的弊端D.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9.“通过相互比照评定一篇作文在某一批作文中相对地位的评定方法”属于(A)A.参照量表法B.整体评价法C.分项评定法D.九堆评分法10.“编码体系”、“图式记录”属于(D)A.语文课堂观察研究B.语文教学个案研究C.语文教学调查研究D.语文教学实验研究二、填空题(每题1分)1.《四书》指的是《大学》、《_____春秋______》、《论语》和《孟子》。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叫“___习作________”。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汉字的六书?A. 指事B. 会意C. 转注D. 形声2. 下列哪个字是独体字?A. 森B. 林C. 众D. 休3. 下列哪个词语是形容词?A. 美丽B. 跑得快C. 喜欢D. 跑4. 下列哪个句子是疑问句?A. 你吃饭了吗?B. 吃饭了吗?C. 你要去哪里?D. 去哪里?5. 下列哪个词语是动词?A. 跑B. 快C. 得D. 跑得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的关系是主谓关系。

"(1分)7. "__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1分)8. "__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1分)9. "__的关系是递进关系。

"(1分)10. "__的关系是转折关系。

"(1分)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小兔子乖乖》有一天,妈妈兔子出去买菜,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妈妈去买菜,你们在家里不要开门。

”小兔子们点点头。

妈妈兔子走了没多久,狼就来到了小兔子家。

狼敲敲门,小兔子们不敢开门。

狼想了一个办法,装成妈妈兔子的声音,说:“孩子们,我是妈妈,我回来了。

”小兔子们一听,以为真的是妈妈兔子,就开门了。

狼进了屋,把小兔子们统统吞进了肚子。

妈妈兔子回来后,发现小兔子们不见了,非常着急。

她四处寻找,最后在狼的肚子里找到了小兔子们。

妈妈兔子说:“你们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小兔子们说:“妈妈,我们以后再也不会开门了。

”请问:(1)妈妈兔子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什么?(2)狼是如何进入小兔子家的?(3)小兔子们为什么被狼吞进了肚子?(4)小兔子们最后在哪里被找到?四、作文(共30分)12.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A4. B5. D二、填空题答案6. 主语和谓语7. 动词和宾语8. 两个并列成分9. 形容词和名词10. 连词“但是”三、阅读理解答案11.(1)妈妈兔子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妈妈去买菜,你们在家里不要开门。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卷语文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卷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演绎(yǎn yì)气魄(qì pò)炽热(chì rè)B. 沉浸(chén jìn)洒脱(sǎ tuō)贪婪(tān lán)C. 崇拜(chóng bài)纯洁(chún jié)悠然(yōu rán)D. 装饰(zhuāng shì)搬运(bān yùn)摇曳(yáo y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赏心悦目惊险万分轻歌曼舞B. 情深似海神采奕奕轻歌慢舞C. 神秘莫测美轮美奂美不胜收D. 风和日丽神采飞扬神秘莫测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吸引了全校师生参加。

B. 那个小朋友在比赛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D.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4. 下列成语中,没有望文生义的一项是()。

A. 走马观花B. 雕虫小技C. 一丝不苟D. 一鸣惊人5. 下列句子中,用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C.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D. 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值得我们一读。

6.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B.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令人陶醉。

C. 这个孩子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个公园的景色非常优美,吸引了许多游客。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个小朋友在比赛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师通识考试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通识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先驱”?A. 鲁迅B. 郭沫若C. 胡适D. 老舍2. 《草原》的作者是谁?A. 茅盾B. 巴金C. 艾青D. 贺敬之3. 下列哪项不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A. 爱国守法B. 明理诚信C. 勤学善问D. 活泼开朗4. 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A. 陶行知B. 叶圣陶C. 张伯苓D. 蔡元培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孟子》?A. 胸有成竹B. 水滴石穿C. 狐假虎威D. 悬梁刺股6.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7.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野草》8. 下列哪项不是《小学生守则》的要求?A. 尊敬师长B. 团结友爱C. 热爱劳动D. 自强不息9.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A. 茅盾B. 郭沫若C. 老舍D. 巴金10. 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A. 陶行知B. 叶圣陶C. 张伯苓D. 蔡元培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生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课外书籍。

()2.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3.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

()4.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5.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2.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3.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专业考试试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老师专业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窗棂(liu)瓢泼大雨(pao)B. 轰鸣(hong)气喘吁吁(xu)C. 炯炯有神(jiong)震耳欲聋(long)D. 碧空如洗(xi)沉鱼落雁(ya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B. 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比赛,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C. 这个公园的景色非常美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D.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天上的星星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这个苹果又大又红,真好吃。

4.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高兴B. 悄悄C. 快乐D. 飞跑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吗?B. 这本书很好看,难道你不感兴趣吗?C. 这样的天气,难道你不出门吗?D. 你已经迟到了,难道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吗?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非常大,震得窗户都在抖动。

B. 这个西瓜非常甜,比蜜还甜。

C. 他跑得很快,像飞一样。

D. 这本书非常厚,像一座山一样。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A. 明亮B. 快乐C. 好看D. 跑步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花儿在微笑,好像在欢迎我们。

B. 雨滴在跳舞,好像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C. 风儿在唱歌,好像在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D. 星星在闪烁,好像在向我们眨眼。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歌唱,花儿绽放。

B. 这个孩子聪明、活泼、可爱,大家都喜欢他。

C. 天上的云朵像羊群、像骏马、像狮子。

D. 他的成绩很好,语文、数学、英语都名列前茅。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B. 你知道春天来了吗?春天的花儿都开了。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试题(含答案)语文业务考试题理论部分(40%)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3、(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 )、()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个阶段目标分别从()( )()( )()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 )、民俗风情、()、( )以及()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和(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 )和( );重视( )、( )、()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 )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 )和( ),选择教学策略。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 )、( )和( ),注重()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 )和( )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和评价的能力。

12、()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思考、( )、()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 )、(),不说()、(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些想象中的事物。

13、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 )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是否表达了(),对( )应予鼓励。

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 )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的评价,采用()评价方式。

14、古诗名句填空:欲穷千里目,().( ),死亦为鬼雄。

(),西湖歌舞几时休。

(),要留清白在人间.15、小学阶段要认识( )左右的常用汉字。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万字以上。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技术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技术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语文试卷一〔小学〕第一局部"语文课程标准局部"20分一、填空:〔10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展。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筹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二、简答题〔4分〕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根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分〕看下面这段实录并答复以下问题。

〔一位教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你说说他刚刚读得怎样?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答复是十分精彩的,作为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答复好下一问题的自信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答复,教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力,教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

教材教法局部〔20分〕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试卷精选
本试卷总分80分,本卷与教育学心理学卷考试时量共150分钟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
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得分评卷人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

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2分)
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
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
答: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1分)答: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分)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3分)
①通,含义是
②通,含义是
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
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
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
⒗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

(2分)
答:一是
二是
四、作文(30分)
题目:春风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

小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1、(1)交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学生、教师、文本;学生
(3)观察、表现
(4)交际情境
(5)协调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
二、
2、(1)Rén;Chóng
(2)女;行
(3)击;从长计议
(4)曹丕;;曹植
(5)风;颂
3、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居然/竟然
4、(1)滥;儆;缈;厉;部;扑;叠;戈
(2)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贫贱不能移;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恨别鸟惊心;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任尔东西南北风
5、①√ ②√ ③×④×⑤√
三、
6、B
7、A、C
8、引证法、例证法
9、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10、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
1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
12、司马迁;纪传体
13、①適通谪;含义是充军;②唱通倡;含义是倡导
14、C
15、B
16、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
四、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