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鸦片战争

合集下载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不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同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 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 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 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 有中国的近代化! ‛
中国
3.6亿
人均 便士 人均 0.75 0.75 便士
人均934.5便士
1
1246
洪都拉斯 14600人
1.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 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
英法等 扩大权益

提出“修约”要求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清政府
拒绝“修约”
(忙于镇压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天津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58年) 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1860年)
海 晏 堂 复 原 图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 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 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 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 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 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天津
营口
观察右图,并结合 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 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
汉口 九江
烟台
南京
镇江

1819 第4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

1819 第4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

堂 达
习 •
理由。
标 •
探 新
[史料解读]
由关键信息“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
固 双


城”“扬子江的自由航行”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可得出
合 作
答案。



究 •
[提示]
得到了。理由: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开沿海沿江 11 处
分 层


重 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探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固


知 [史料一]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基
合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


探 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时


• 攻
步。”

主 预
3.结果
堂 达


• 1842 年 8 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 •


新 知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条约约》。
双 基
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合 作
(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究 (2)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攻
程。
层 作



返 首 页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

5.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 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 )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 争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签订了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此改变。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 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兴起了 洋务运动。
问题思考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原因:①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
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提出
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②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③洋务运动兴 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场。②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改
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2)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 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 身心健康。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 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 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想变中国为它 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大的抵制作用,这是根本原因。(2)中国的
主要出口商品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在欧洲深受 欢迎,适销对路;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呢绒等
在中国销路狭窄。(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
策,限制了西方商品的流入。(4)中国人民 贫困,无力购买外国商品。
2.英国鸦片走私的目的是什么?鸦片走私给中国 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 (1)目的:①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至茶叶、大黄两项,臣等悉 心查访实为外夷所必须,且夷商 购买出洋,分售各路岛夷,获利 尤厚,果然悉行断绝,固可制死 命而收利权。 ——林则徐《鸦片奏案》
英国:英启国蒙看思中想国、自由主义
材料五:马嘎尔尼没有达到出使中国的目的,离开 北京后,沿运河南下。一路之上,马嘎尔尼对中国 社会进行的详尽的观察,形成了对中国的认识:
——摘编自《清实录》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2)经济上: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材料三: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 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 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 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 特产若干。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2.原因: (1)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英 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
1820
英国输华总值
1827
1831
中国输英总值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2.原因:
(1)根本原因: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 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
马 材嘎第料尔一二尼,:代请表咨中英尔国国允国政许王府英,,国提远商出在船了在重六珠洋项山,具、体倾宁要心波求、向: 天化津 。等朕处披登阅岸表,文经营,商词业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 顺第之二诚,,请深中为国按嘉照许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
,尔允国许王英表国内商人恳在请北派京一设尔立一国洋之行人,住买居卖货天物朝。, 照不第使物管可三用且尔行,,可国。请以居买其于便住卖实珠英商山国人。天附商。此朝近船则德划到与威一彼天无未即经行朝被设收体,防藏制万之,不国小存合来岛放归一,王英切断,商货 种第种四贵,重请之于物广州,附梯近航得毕一集同样,权无利所,不且有听英。国然商 从人不自贵由奇往巧来,,不并加无禁更止需。尔国制办物件。 第又五据,尔凡使英国臣尚称货,自欲澳求门运相往近广珠州崇者山,请峻特岭别地优 方,待宽第小以赐减六海便予税,岛收。请免一存允税处货许。英如,物国不商。商能人天船尽到朝按免彼尺照,中请,土国依即俱所1在归7定82该版之年处籍税之率停,税切率歇疆实从 址上森税然,。不即在岛税率屿之沙外洲另,行亦征收必。划且界请分将疆中国,所各定 有税专率属赐。一此份事以便尤遵不行便。准行。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课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课标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必修一四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一句话带过,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

第三目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

初中的教材第一主要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世界的概况,其中主要与政治和外交比较为主;第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三,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第四,英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第五,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南京条约》。

与高中教材相比较,初中的教材更注重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整个过程,高中简略了战前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学生对鸦片战争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和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

高中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要是学习中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XXX《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研究、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得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对严峻危急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本钱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冲动听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清楚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本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风险?英国为什么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利?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研究1、虎门销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中国封建主义,日益腐败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够出完成了工业反动,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封建统治,危急四伏船坚炮利殖民扩张本钱主义疾速崛起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兼并严峻,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 鸦片战争

兴办近代军 事民用工业 设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中 国 现 代 化 运 动 开 始 起 步
㈣影响:
1、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和利益。 2、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清政府权力机构开始发生变化, 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根本原因 相 思考: 继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续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一、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Vs中国)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想打开中国市 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二)过程:
⑴发动: 1840年6月, 鸦片战争爆发。 ⑵结束: 1842年8月, 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 面,清政府被迫求和。
三、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1: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
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 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维多利亚女王
英国议会大厦
军事 君 主 经济 立 宪 外交 思想 君 主 科技 专 制 制度
A、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赔款 B、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A、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割地 B、香港岛成为以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会。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协定 关税
最能反映战争实质
• (四)影响:
•①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 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③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鸦片走私(1)背景: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西方为扭转逆差,改变原有贸易格局,进行走私贸易;(2)危害:鸦片走私导致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危及统治虎门销烟:意义:抵御外来侵略,鼓舞中国人民斗志角度,林则徐堪称民族英雄扭转逆差改变贸易格局危及统治借口扩大中国出超————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二)、鸦片战争的背景中国英国(根本原因)政治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立宪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革命;抢占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与掠夺军事军备落后坚船利炮思想天朝上国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虎门销烟(直接)(三)、概况1、进程:①1840、6——1842、8②广州至南京,主要战场在东南沿海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3、结果:⑴、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⑵、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福、厦、宁、上④丧失:领海主权、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五)、鸦片战争的影响破坏性: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设性:经济角度: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形态(近代工业)产生等。

革命角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

思想角度: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如抵抗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社会角度: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概况(1)目的:扩大在华权益(2)时间:1856年——1860年(3)进程:从广州至天津、北京(4)侵略国家:英法(5)暴行:火烧圆明园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根本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二)、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⑴.割地——香港九龙司⑵赔款——1600万白银⑶开放通商口岸——天津等11处⑷丧失: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破坏性: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 道路被迫中断。 道路被迫中断。 1.战前 战前: 1.战前:中国是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的国家 2.战后 战后: 2.战后:开始丧失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地位 二、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战前 战前: 1.战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涌入中国市场, 战后: 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涌入中国市场, 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 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 三、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变化 1.中国开始遭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奴役 1.中国开始遭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奴役 2.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2.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 了巨大灾难, 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 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 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 使沉醉于“天朝上国” 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 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 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 世界” 师夷长技” 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 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 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 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南京条约》 何以战败) (何以战败) 1.战争进程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南京条约》 3.中国战败的原因 3.中国战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形势图
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1840年,英国政府派遣远征 年 军前来远东。 月 日 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政府的对华政策。 军前来远东。4月7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政府的对华政策。 就这样,英国侵略者“ 就这样,英国侵略者“为鸦片走私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一次对 华战争” 战争历时两年,最终以清朝失败而告终。 华战争”。战争历时两年,最终以清朝失败而告终。
鸦片战争后留在广州的英国军队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 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①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A.五口开放通商 五口开放通商 B.割港岛 割港岛 C.关税协定 关税协定 D.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 E.片面最惠国待遇 片面最惠国待遇 F.住租权 住租权 G赔偿 赔偿 ②危害: 危害: 破坏贸易主权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司法主权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表中不含鸦片贸易额)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表中不含鸦片贸易额)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
1840 52、4
1842 96、9
1845 239
1850 140
英国下院的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 的报告承认: 近年同这个国家(中国) 的报告承认:“近年同这个国家(中国)的贸 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 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 1846年 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 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
无 可 以 御 敌 兵 , 且 无 可 以 充 之
视 之 , 是 使 数 十 后 , 中 原 几 年
害 甚 巨 , 法 当 严 。 若 犹 泄 泄 从
( 鸦 片 ) 流 毒 于 天
“ 下 , 则 为
虎门销烟
(1839.6.3— (1839.6.3—6.25)
虎门销烟广场
有人说,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 激行为引起的, 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 对吗?为什么? 对吗?为什么?
中国
财政 危机
? (4)
危害 身心
林 烟 则 徐 禁
(3) ?
历史人物小档案 姓名: 姓名: 林则徐 职务: 职务: 钦差大臣 主张: 主张: 严禁鸦片 主要工作地: 广州 主要工作地: 最大贡献: 最大贡献:虎门销烟 个人结局: 个人结局:被道光帝革职查办
饷 之 银 。 ”
—— 林 则 徐 上 道 光 帝 奏 折 节 选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此,英国又干了什么?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此,英国又干了什么?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战端因何重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端因何重起)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目的、时间、参与国、过程) 目的、时间、参与国、过程)
2.火烧圆明园 2. 3.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3.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封闭所以落后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课后思考: 课后思考:
历史上圆明园被洗劫、焚毁说明什么? 历史上圆明园被洗劫、焚毁说明什么? 如今遗失的圆明园国宝牛头、猴头、 如今遗失的圆明园国宝牛头、猴头、 虎头等的回归又说明什么? 虎头等的回归又说明什么?
第12,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 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 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 至少要4个月, ,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
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
一、虎门销烟(战端因何而起) 虎门销烟(战端因何而起)
1.渐行渐远 1.渐行渐远 ——战前的中国与世界 战前的中国与世界 2.危机乍现 2.危机乍现 ——鸦片的输入 鸦片的输入 3.临危受命 3.临危受命 ——林则徐赴粤禁烟 林则徐赴粤禁烟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清政府
(忙于镇压太平天 拒绝“修约” 国起义) 拒绝“修约” 国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年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1858年) 年 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1860年) 年
圆明园(鸟瞰图) 圆明园(鸟瞰图)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 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淡水 台湾
南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相 同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 打开中国市场, 和原料产地。 根本目的 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英法出兵,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 11个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5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目的? 目的?
时间? 时间?
侵略者? 侵略者?
暴行? 暴行?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的 失 败
清 政 府 被 迫 应 对 变 局 洋 务 运 动
力 机 构 的 变 化
总理衙门 的设置 总税务司 的设置
中 国 现 代 化 运 动 开 始 起


英法 等国
扩大权益 提出“修约” 提出“修约”要求
天津
营口 烟台
右图标示了在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 国被逼开放的通商 口岸,观察并比较, 口岸,观察并比较, 总结通商口岸的布 局特点,为什么说 局特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 扩大? 扩大?
琼州
上海 镇江 汉口 外国的侵略从东南沿海到 长 江 九江 ,从南方 沿海再深入内地, 宁波 沿海再深入内地 扩展到北方。特点: 扩展到北方。特点:都在 沿海和沿江地区。 沿海和沿江地区。 福州 广州 汕头 厦门 南
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时的身份是 A 江苏巡抚 B 湖广总督 C 议和大臣 D 钦差大臣
(D) )
清政府查禁鸦片的根本原因是 A 人民普遍要求禁烟 B 鸦片泛滥威胁清王朝统治 C 道光皇帝深受鸦片毒害 D 林则徐恳请禁烟感动了道光皇帝
(B) )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鸦片走私可以牟取暴利 B 英国要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C 中国禁绝鸦片 D 虎门硝烟使英国遭受重大损失
巩固练习
鸦片战争前,英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难以倾 销的原因是 A 中国人不喜欢英国产品 B 英国的工业品太贵 C 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和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D 中国的手工业品比英国的工业品 好
( C )
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的皇帝是 A 道光皇帝 B 康熙皇帝 C 雍正皇帝 D 乾隆皇帝
(A) )
巧填数字: 虎门销烟(2)倾销鸦片 巧填数字 (1)虎门销烟 倾销鸦片 烟毒肆虐 虎门销烟 倾销鸦片,烟毒肆虐 (3)吏治腐败 军备废弛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驰禁论” 严禁论” 吏治腐败 军备废弛(4)“驰禁论”与“严禁论” 驰禁论 英国
正 当 贸 易
入 超
出 超
? (2 ) 严重灾难
(1) ?
鸦片战 争




中国是自 给自足的 封建小农 经济
英国是资 本主义机 器大工业
鸦片战争前的 中国军舰
英国的铁甲 战舰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封建主义, 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落后的自然经济 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装备陈旧,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闭关自守,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结论
清朝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 清朝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 :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 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 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 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