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鸦片战争(正式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课堂教学设计一、课前部分【课标分析】课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中国与世界对比较模糊,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
第三目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
本教材简略了战前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学生对鸦片战争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和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
高中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要是学习中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1819 第4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

堂 达
习 •
理由。
标 •
探 新
[史料解读]
由关键信息“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
固 双
知
基
城”“扬子江的自由航行”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可得出
合 作
答案。
课
探
时
究 •
[提示]
得到了。理由: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开沿海沿江 11 处
分 层
攻
作
重 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固
新
双
知 [史料一]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基
合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
作
课
探 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时
究
分
• 攻
步。”
当
主 预
3.结果
堂 达
习
标
• 1842 年 8 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 •
探
固
新 知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条约约》。
双 基
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合 作
(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课
探
时
究 (2)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究
分
• 攻
程。
层 作
重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https://img.taocdn.com/s3/m/0845540d79563c1ec4da7103.png)
5.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 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 )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 争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签订了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此改变。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 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兴起了 洋务运动。
问题思考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原因:①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
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提出
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②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③洋务运动兴 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场。②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改
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2)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 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 身心健康。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 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 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想变中国为它 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大的抵制作用,这是根本原因。(2)中国的
主要出口商品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在欧洲深受 欢迎,适销对路;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呢绒等
在中国销路狭窄。(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
策,限制了西方商品的流入。(4)中国人民 贫困,无力购买外国商品。
2.英国鸦片走私的目的是什么?鸦片走私给中国 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 (1)目的:①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英国:英启国蒙看思中想国、自由主义
材料五:马嘎尔尼没有达到出使中国的目的,离开 北京后,沿运河南下。一路之上,马嘎尔尼对中国 社会进行的详尽的观察,形成了对中国的认识:
——摘编自《清实录》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2)经济上: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材料三: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 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 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 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 特产若干。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2.原因: (1)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英 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
1820
英国输华总值
1827
1831
中国输英总值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2.原因:
(1)根本原因: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 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
马 材嘎第料尔一二尼,:代请表咨中英尔国国允国政许王府英,,国提远商出在船了在重六珠洋项山,具、体倾宁要心波求、向: 天化津 。等朕处披登阅岸表,文经营,商词业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 顺第之二诚,,请深中为国按嘉照许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
,尔允国许王英表国内商人恳在请北派京一设尔立一国洋之行人,住买居卖货天物朝。, 照不第使物管可三用且尔行,,可国。请以居买其于便住卖实珠英商山国人。天附商。此朝近船则德划到与威一彼天无未即经行朝被设收体,防藏制万之,不国小存合来岛放归一,王英切断,商货 种第种四贵,重请之于物广州,附梯近航得毕一集同样,权无利所,不且有听英。国然商 从人不自贵由奇往巧来,,不并加无禁更止需。尔国制办物件。 第又五据,尔凡使英国臣尚称货,自欲澳求门运相往近广珠州崇者山,请峻特岭别地优 方,待宽第小以赐减六海便予税,岛收。请免一存允税处货许。英如,物国不商。商能人天船尽到朝按免彼尺照,中请,土国依即俱所1在归7定82该版之年处籍税之率停,税切率歇疆实从 址上森税然,。不即在岛税率屿之沙外洲另,行亦征收必。划且界请分将疆中国,所各定 有税专率属赐。一此份事以便尤遵不行便。准行。
高中历史岳麓版一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一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列举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抵抗外来入侵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及阻碍【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阻碍【学情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在初中差不多学习过,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历史功底,但停留在具体的知识和简略的史实。
与初中时期相比,高一的学生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明白得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他们也喜爱探究,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极强的表现欲。
但学生对历史理论问题的正确明白得,对历史知识的客观全面的认知,还有待提高。
老师仍需依照学生的明白得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学科素养】以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一)时空观念: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的通过和时刻(二)唯物史观、历史说明、史料史证教学中采纳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摸索、解答。
家国情怀:感悟民族危机下,中国的军民英勇不屈的反入侵斗争;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教学过程】【师】导入:图片中的人,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本月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他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入侵战争。
但是,从他发表演讲开始,美英代表差不多离席,拼尽全力也没能阻止4月1 3日英美法联军对叙利亚发动空袭。
会议终止后,这位外国大使的落寞背影被抓拍下来。
我们同情叙利亚,声讨入侵。
同时,这张图片也戳动了中国人的痛处。
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遭受过入侵的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这节课有两条线索,共五节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作为战争,我们一样从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哪?【生】战争的背景、过程、条约及阻碍。
【师】专门好,我们今天从五个方面学习一下这节课。
2021-2022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 学案:第四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12课鸦片战斗[课标要求]了解两次鸦片战斗期间列强侵华的史实和中国军民抗英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鸦片战斗1.爆发的背景(1)英国:鸦片战斗前,世界资本主义高速进展,英国更是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2)清政府:清王朝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3)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①缘由:为扭转贸易逆差,转变原有的贸易格局,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②时间:1839年6月。
③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易混易错]鸦片战斗爆发的直接缘由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根本缘由是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而不是英国一再宣扬的爱护鸦片贸易。
2.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3.中国人民的抗争(1)战斗中先后涌现出关天培等英勇抗敌的爱国将士。
(2)定海人民英勇杀敌,直到把侵略者赶出去。
4.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公平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5.条约内容(1)割地赔款:割香港岛给英国。
(2)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3)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4)其他特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6.影响(1)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其次次鸦片战斗1.缘由: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提出全面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斗。
(2)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条约内容(1)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2)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5.影响(1)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2)一部分官绅主见学习西方“长技”,兴起了洋务运动,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鸦片走私(1)背景: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西方为扭转逆差,改变原有贸易格局,进行走私贸易;(2)危害:鸦片走私导致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危及统治虎门销烟:意义:抵御外来侵略,鼓舞中国人民斗志角度,林则徐堪称民族英雄扭转逆差改变贸易格局危及统治借口扩大中国出超————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二)、鸦片战争的背景中国英国(根本原因)政治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立宪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革命;抢占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与掠夺军事军备落后坚船利炮思想天朝上国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虎门销烟(直接)(三)、概况1、进程:①1840、6——1842、8②广州至南京,主要战场在东南沿海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3、结果:⑴、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⑵、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福、厦、宁、上④丧失:领海主权、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五)、鸦片战争的影响破坏性: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设性:经济角度: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形态(近代工业)产生等。
革命角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
思想角度: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如抵抗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社会角度: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概况(1)目的:扩大在华权益(2)时间:1856年——1860年(3)进程:从广州至天津、北京(4)侵略国家:英法(5)暴行:火烧圆明园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根本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二)、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⑴.割地——香港九龙司⑵赔款——1600万白银⑶开放通商口岸——天津等11处⑷丧失: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破坏性: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第12课 鸦片战争

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
试题精选自2012年全国各地所有高考试题......分解而成,排版工整、合理,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
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上传到其它网站,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版)名题分解组:吴霞(QQ:993934625)龚哲山(QQ:35152082)第12课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2012·北京文综卷·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 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
【答案】B二、主观题1.(2012·上海单科卷·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12分)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解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
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
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
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史实答案l: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相 同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 打开中国市场, 和原料产地。 根本目的 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英法出兵,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同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 11个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5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 实行海禁和 闭关锁国
对战争的思考—— ——我们不得不面对 三、对战争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 思考2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思考2: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5)文化专制和思想解放的差距 文化专制和思想解放的差距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一、战争的背景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 : 19世纪上半叶 世纪上半叶, 19世纪上半叶,从英国 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 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相 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 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
一、战争的背景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 : 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 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 直接目的?根本目的?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直接目的?根本目的?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 政府就鸦片问题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政府就鸦片问题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政治) ①(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 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 土完整遭到破坏, 的道路被迫中断。 的道路被迫中断。 经济) ②(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义世界市场。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加深
《天津条 》《北 约》《北 京条约》 京条约》
问题探究4:通过以上两个表格分析,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两个表格分析,为什么说第二次 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皇帝 世袭 终身制 掌国家实际军政,法律,外交等大 权 首相 皇帝任命
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帝国国会有预算审查权。 皇帝和首相
第12课
鸦片战争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1840年至1900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中国与英国的差距 中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国 英 国
完成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落后的自然经济
经济 资产阶级君主立 封建君主专制 政治 宪制 军事 船坚炮利 装备技术落后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思想
八股取士、 思想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八股取士、文字狱 文艺复兴、
对战争的思考—— ——我们不得不面对 三、对战争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 思考3 思考3:面对列强侵略的现实和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中 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 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 材料一 为了摆脱西方强加给它的枷锁,中国首先需要实 为了摆脱西方强加给它的枷锁, 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使自身“西方化” 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使自身“西方化”。 ——(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二 一个自我封闭的国家,一个不认识世界的国家, 一个自我封闭的国家,一个不认识世界的国家, 是无法实现近代化的。 是无法实现近代化的。近代中国的先驱者们在认识世界 和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经过了漫长、曲折、 和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经过了漫长、曲折、艰难的历 程。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对战争的思考—— ——我们不得不面对 三、对战争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 思考3 思考3:面对列强侵略的现实和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中 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 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 (1)调整国家权力结构以适应时局变化 设置总理衙门、设置总税务司、 设置总理衙门、设置总税务司、设置同文馆等 (2)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提出“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和魏源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3)兴起了洋务运动,中国近(现)代化运动起步。 兴起了洋务运动,中国近( 代化运动起步。 (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近代海军、 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
一、战争的背景
问题探究3 有人说, 问题探究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 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 会发动战争,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 会发动战争,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对此 你的观点是什么? 你的观点是什么?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 虎门销烟) 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 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 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 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 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对战争的思考—— ——我们不得不面对 三、对战争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 思考1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 思考1: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 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 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 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 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 场战争中取胜吗? 场战争中取胜吗?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①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主观原因── ②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 ③ 根本原因 ──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 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和困苦, 鸦片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和困苦, 使中国不断深陷列强侵略的深渊, 使中国不断深陷列强侵略的深渊,它是弱小中国屈辱 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国由自大到屈辱、到彷徨、 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国由自大到屈辱、到彷徨、到无 奈的开端。但是,列强侵略的号角深深震撼了中国大 奈的开端。但是, 冲击了中国的旧观念、旧思想和旧体制, 地,冲击了中国的旧观念、旧思想和旧体制,开阔了 人们的眼界,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人们的眼界,震撼了人们的心灵,那些先进的士大夫 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 道路。虽然这种道路的探索十分艰难和缓慢, 道路。虽然这种道路的探索十分艰难和缓慢,但中国 人毕竟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这是多么艰难而可喜的 人毕竟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 一步,只要这样的每一步得以连续, 一步,只要这样的每一步得以连续,只要爱国热情得 以弘扬,只要那颗奋斗的心和坚强的意志不倒,那么, 以弘扬,只要那颗奋斗的心和坚强的意志不倒,那么, 历史赋予的任务就会完成,现代化的中国就会实现。 历史赋予的任务就会完成,现代化的中国就会实现。
英国是资 本主义机 器大工业
对战争的思考—— ——我们不得不面对 三、对战争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 思考2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思考2: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2)封建君主专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差距 封建君主专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差距
维多利亚女王
英国议会大厦
原因: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于出超, 原因: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于出超, 英国产品打不开中国市场 市场。 英国产品打不开中国市场。 直接目的:扭转贸易逆差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目的: 灾难:白银外流,财政危机; 灾难:白银外流,财政危机; 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损害健康。 损害健康。 禁烟运动——1839年虎门销烟 1839年虎门销烟 禁烟运动 1839
掌国家实际军政,法律,外交等大 权
项目 相同点 法律基础 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元首任期 元首权力 政府首脑 首脑产生 方式 政府与议 会关系 国家权力 中心
法国共和制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 式;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1875年宪法 总统 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有任期(7年) 掌行政权和军权,任命官员, 提出法案,在参议院同意下解 散众议院 总统 议会选举 互相制约,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
这种观点不正确,是在为英国的侵略战争作辩护。 这种观点不正确,是在为英国的侵略战争作辩护。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市场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二、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了进一步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法(美俄帮凶) 美俄帮凶) 1856——1860年 1856——1860年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对战争的思考—— ——我们不得不面对 三、对战争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 思考2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思考2: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1)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差距 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差距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距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距
中国是自 给自足的 封建小农 经济
曾经的灾难让我们深感耻辱 曾经的奋斗让我们倍加振奋 记住昨天的岁月,不是为了忧伤, 记住昨天的岁月,不是为了忧伤,而是为了 奋发图强。 奋发图强。
问题探究2: 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向中 问题探究 :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向中 国出口鸦片?直接目的?根本目的? 国出口鸦片?直接目的?根本目的?鸦片给中国带来 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采取了怎样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