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鸦片战争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鸦片战争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 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 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 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 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 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 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 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中“自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 根据材料,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根本)
市场,被动的融入世界。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
情景剧:第二幕 荷兰海牙
五十年多前,中英确有战事。当年, 清国大臣林则徐率领暴民扣我英商, 焚我英货。我国只是对这种强盗行径 进行正当报复罢了。
情景剧:第二幕 荷兰海牙
五十年多前,中英确有战事。当年, 清国大臣林则徐率领暴民扣我英商, 焚我英货。我国只是对这种强盗行径 进行正当报复罢了。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
扭转逆差
英国
打开市场
对华倾销鸦片
林
入正 出 当
超贸 超 易
中国
严重灾难
则
“弛禁论” 与
徐
“严禁论” 禁
烟
财政 危机
吏治腐败 军备废弛
危害 身心
情景剧:第二幕 荷兰海牙
当年我朝先皇遵循贵国提出的要求, 严惩了挑起事端的祸首林则徐,可最 后你们还是发起了战争。
1819 第4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

堂 达
习 •
理由。
标 •
探 新
[史料解读]
由关键信息“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
固 双
知
基
城”“扬子江的自由航行”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可得出
合 作
答案。
课
探
时
究 •
[提示]
得到了。理由: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开沿海沿江 11 处
分 层
攻
作
重 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固
新
双
知 [史料一]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基
合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
作
课
探 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时
究
分
• 攻
步。”
当
主 预
3.结果
堂 达
习
标
• 1842 年 8 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 •
探
固
新 知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条约约》。
双 基
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合 作
(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课
探
时
究 (2)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究
分
• 攻
程。
层 作
重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https://img.taocdn.com/s3/m/0845540d79563c1ec4da7103.png)
5.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 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 )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 争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签订了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此改变。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 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兴起了 洋务运动。
问题思考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原因:①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
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提出
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②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③洋务运动兴 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场。②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改
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2)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 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 身心健康。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 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 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想变中国为它 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大的抵制作用,这是根本原因。(2)中国的
主要出口商品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在欧洲深受 欢迎,适销对路;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呢绒等
在中国销路狭窄。(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
策,限制了西方商品的流入。(4)中国人民 贫困,无力购买外国商品。
2.英国鸦片走私的目的是什么?鸦片走私给中国 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 (1)目的:①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学案)

第12课鸦片战争【课标要求】列举鸦片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对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得背景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虎门销烟1.英国的鸦片走私〔1〕根本目的:翻开中国市场。
〔2〕直接目的:为了改变对华贸易________,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3〕危害: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2.林那么徐虎门销烟〔1〕概况: ______年6月3日,林那么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二、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1.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1842〕〔1〕爆发:1840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了对华战争,鸦片战争爆发。
〔2〕完毕: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英? ?,鸦片战争完毕。
2.?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内容:①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让给英国;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④赔款。
〔3〕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列强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概念阐释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
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讯、定罪的权利。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获得必须有条约为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互相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那么的根底上互相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那么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3〕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美国、法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高三历史一轮 第12讲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考纲导航
热点链接
两次鸦片 战争及 新思想 的萌发
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② 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鸦片战争的过程;④《南京 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 《黄埔条约》;⑤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开端;⑥英法发动侵略 战争;⑦《天津条约》和《北京 条约》;⑧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 片领土;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 响;⑩新思想的萌发
• 三、影响
• 1.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 反动势力 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 内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归纳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比较项
背景
发动战 争者
战争涉 及区域
特点
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 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 3.结束: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 下关 江面,清 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 三、结果
• 1.《南京条约》
• (1)割香港岛给英国。
• (2)赔款2 100万银元。 • (3)开放 广州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岸。
•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2.《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 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 虎门条约 》,从中取 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 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 3.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 (1)1844年签订的《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 到中国各通商港口“ 巡查贸易 ”;美国人有权在通商 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第12课 鸦片战争(陈爱辉)

长
宁波
福州
广州 汕头 厦门 南
淡水
台湾
海
观察右图, 并结合史实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危害及影响。
汉口
天津 烟台
营口
南京
镇江 九江
上海 宁波
为什么说第二
次鸦片战争是鸦
福州 广州 汕头 厦门
琼州
淡水
片战争的继续和
扩大?
台湾
1.你知道“继续”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对前一事件有本质连续关系的另一事件 2. 战争中最能体现其本质的因素是:
曾国藩
洋务运动的兴起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的兴起
张之洞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学习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 洋务运动,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的兴起
窃臣等酌拟大局章程六条,其要在于审敌防边,以弭后患。 然治其标而未探其源也。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 先练兵。
害 甚 巨 , 法 当 从 严 。 若 犹 泄 泄
“ ( 鸦 片 ) 流 毒 于 天 下 , 则 为
——
虎门销烟
(1839.6.3—6.25)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虎门销烟广场
《林则徐、邓廷桢、怡良奏虎门硝烟一律完竣奏折》
虎门销烟后,林则徐等人将销烟过程上奏道光皇帝,道光帝在奏后朱批: “可称大快人心事。”
D
5.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6.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XXX《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研究、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得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对严峻危急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本钱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冲动听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清楚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本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风险?英国为什么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利?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研究1、虎门销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中国封建主义,日益腐败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够出完成了工业反动,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封建统治,危急四伏船坚炮利殖民扩张本钱主义疾速崛起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兼并严峻,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鸦片走私(1)背景: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西方为扭转逆差,改变原有贸易格局,进行走私贸易;(2)危害:鸦片走私导致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危及统治虎门销烟:意义:抵御外来侵略,鼓舞中国人民斗志角度,林则徐堪称民族英雄扭转逆差改变贸易格局危及统治借口扩大中国出超————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二)、鸦片战争的背景中国英国(根本原因)政治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立宪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革命;抢占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与掠夺军事军备落后坚船利炮思想天朝上国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虎门销烟(直接)(三)、概况1、进程:①1840、6——1842、8②广州至南京,主要战场在东南沿海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3、结果:⑴、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⑵、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福、厦、宁、上④丧失:领海主权、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五)、鸦片战争的影响破坏性: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设性:经济角度: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形态(近代工业)产生等。
革命角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
思想角度: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如抵抗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社会角度: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概况(1)目的:扩大在华权益(2)时间:1856年——1860年(3)进程:从广州至天津、北京(4)侵略国家:英法(5)暴行:火烧圆明园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根本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二)、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⑴.割地——香港九龙司⑵赔款——1600万白银⑶开放通商口岸——天津等11处⑷丧失: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破坏性: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李鸿章来到上海,和外
国军队接触后感叹“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 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认 为中国正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有何改变?
——《林则徐集·奏稿中》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出口英国的茶叶总额 就为九千六百万银元,而从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 给中国的货物总共才一千六百万银元。只及茶叶的 六分之一。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中国出超(贸易顺差) 白银流入 英国入超(贸易逆差) 白银流出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 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 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 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后,英国需要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 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
• 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希望打开中国市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 两次鸦片战争
(箱)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1838年
论东亚病夫是如何诞生的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
2.客观进步性
政治上: 推动清政府中央机构的改革(总理衙门、 总税务司、同文馆)
经济上: 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 引发洋务运动,推动经济现代化
思想上: “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学技术)
根本原因: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故事1:天津大沽炮台陷落 1858年
• 故事2:火烧圆明园 1860年
圓明園西洋樓遺照
(二)结果:
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项目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地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
开埠
鸦片战争前的两个世界
农业国
清朝: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英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高速发展。
工业国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一)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商人欣喜地认为“只 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 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第一艘来港的美国船只停泊一个月没有交易。使 得福州“臭名远扬”,1856、1857竟然没有一艘“番 舶”光顾福州。
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 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 岸自由航行
增开天津口岸
其他 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外国 权利 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三、两次鸦片战争影响
1.灾难性
政治上: 经济上:
丧失国家部分主权和独立性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阶级关系: 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外交上: 国际地位下降
材料一 湘军将领胡林翼奉命进剿太平军,看到在长江
场、掠夺原料
鸦片战争的过程 1840-1842年
二、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南京条约》及附属条约 1.割让香港岛
割地
2.赔款2100万银元
赔款
3.开放广、厦、福、宁、上五个通商口岸 通商
4.英国进出口货物关税由双方议定
议税
5.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权、租地权
影响: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遭破坏; 开始丧失独立地位,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