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不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同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 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 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 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 有中国的近代化! ‛
中国
3.6亿
人均 便士 人均 0.75 0.75 便士
人均934.5便士
1
1246
洪都拉斯 14600人
1.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 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
英法等 扩大权益
国
提出“修约”要求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清政府
拒绝“修约”
(忙于镇压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天津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58年) 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1860年)
海 晏 堂 复 原 图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 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 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 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 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 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天津
营口
观察右图,并结合 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 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
汉口 九江
烟台
南京
镇江
1819 第4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

堂 达
习 •
理由。
标 •
探 新
[史料解读]
由关键信息“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
固 双
知
基
城”“扬子江的自由航行”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可得出
合 作
答案。
课
探
时
究 •
[提示]
得到了。理由: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开沿海沿江 11 处
分 层
攻
作
重 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固
新
双
知 [史料一]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基
合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
作
课
探 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时
究
分
• 攻
步。”
当
主 预
3.结果
堂 达
习
标
• 1842 年 8 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 •
探
固
新 知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条约约》。
双 基
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合 作
(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课
探
时
究 (2)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究
分
• 攻
程。
层 作
重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https://img.taocdn.com/s3/m/0845540d79563c1ec4da7103.png)
5.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 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 )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 争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签订了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此改变。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 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兴起了 洋务运动。
问题思考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原因:①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
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提出
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②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③洋务运动兴 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场。②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改
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2)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 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 身心健康。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 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 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想变中国为它 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大的抵制作用,这是根本原因。(2)中国的
主要出口商品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在欧洲深受 欢迎,适销对路;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呢绒等
在中国销路狭窄。(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
策,限制了西方商品的流入。(4)中国人民 贫困,无力购买外国商品。
2.英国鸦片走私的目的是什么?鸦片走私给中国 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 (1)目的:①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英国:英启国蒙看思中想国、自由主义
材料五:马嘎尔尼没有达到出使中国的目的,离开 北京后,沿运河南下。一路之上,马嘎尔尼对中国 社会进行的详尽的观察,形成了对中国的认识:
——摘编自《清实录》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2)经济上: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材料三: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 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 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 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 特产若干。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2.原因: (1)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英 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
1820
英国输华总值
1827
1831
中国输英总值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2.原因:
(1)根本原因: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 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
马 材嘎第料尔一二尼,:代请表咨中英尔国国允国政许王府英,,国提远商出在船了在重六珠洋项山,具、体倾宁要心波求、向: 天化津 。等朕处披登阅岸表,文经营,商词业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 顺第之二诚,,请深中为国按嘉照许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
,尔允国许王英表国内商人恳在请北派京一设尔立一国洋之行人,住买居卖货天物朝。, 照不第使物管可三用且尔行,,可国。请以居买其于便住卖实珠英商山国人。天附商。此朝近船则德划到与威一彼天无未即经行朝被设收体,防藏制万之,不国小存合来岛放归一,王英切断,商货 种第种四贵,重请之于物广州,附梯近航得毕一集同样,权无利所,不且有听英。国然商 从人不自贵由奇往巧来,,不并加无禁更止需。尔国制办物件。 第又五据,尔凡使英国臣尚称货,自欲澳求门运相往近广珠州崇者山,请峻特岭别地优 方,待宽第小以赐减六海便予税,岛收。请免一存允税处货许。英如,物国不商。商能人天船尽到朝按免彼尺照,中请,土国依即俱所1在归7定82该版之年处籍税之率停,税切率歇疆实从 址上森税然,。不即在岛税率屿之沙外洲另,行亦征收必。划且界请分将疆中国,所各定 有税专率属赐。一此份事以便尤遵不行便。准行。
高三历史一轮 第12讲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考纲导航
热点链接
两次鸦片 战争及 新思想 的萌发
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② 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鸦片战争的过程;④《南京 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 《黄埔条约》;⑤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开端;⑥英法发动侵略 战争;⑦《天津条约》和《北京 条约》;⑧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 片领土;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 响;⑩新思想的萌发
• 三、影响
• 1.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 反动势力 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 内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归纳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比较项
背景
发动战 争者
战争涉 及区域
特点
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 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 3.结束: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 下关 江面,清 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 三、结果
• 1.《南京条约》
• (1)割香港岛给英国。
• (2)赔款2 100万银元。 • (3)开放 广州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岸。
•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2.《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 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 虎门条约 》,从中取 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 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 3.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 (1)1844年签订的《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 到中国各通商港口“ 巡查贸易 ”;美国人有权在通商 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XXX《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研究、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得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对严峻危急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本钱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冲动听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清楚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本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风险?英国为什么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利?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研究1、虎门销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中国封建主义,日益腐败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够出完成了工业反动,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封建统治,危急四伏船坚炮利殖民扩张本钱主义疾速崛起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兼并严峻,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第12课 鸦片战争

兴办近代军 事民用工业 设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中 国 现 代 化 运 动 开 始 起 步
㈣影响:
1、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和利益。 2、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清政府权力机构开始发生变化, 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根本原因 相 思考: 继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续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一、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Vs中国)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想打开中国市 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二)过程:
⑴发动: 1840年6月, 鸦片战争爆发。 ⑵结束: 1842年8月, 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 面,清政府被迫求和。
三、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1: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
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 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维多利亚女王
英国议会大厦
军事 君 主 经济 立 宪 外交 思想 君 主 科技 专 制 制度
A、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赔款 B、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A、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割地 B、香港岛成为以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会。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协定 关税
最能反映战争实质
• (四)影响:
•①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 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③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鸦片走私(1)背景: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西方为扭转逆差,改变原有贸易格局,进行走私贸易;(2)危害:鸦片走私导致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危及统治虎门销烟:意义:抵御外来侵略,鼓舞中国人民斗志角度,林则徐堪称民族英雄扭转逆差改变贸易格局危及统治借口扩大中国出超————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二)、鸦片战争的背景中国英国(根本原因)政治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立宪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革命;抢占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与掠夺军事军备落后坚船利炮思想天朝上国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虎门销烟(直接)(三)、概况1、进程:①1840、6——1842、8②广州至南京,主要战场在东南沿海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3、结果:⑴、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⑵、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福、厦、宁、上④丧失:领海主权、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五)、鸦片战争的影响破坏性: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设性:经济角度: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形态(近代工业)产生等。
革命角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
思想角度: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如抵抗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社会角度: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概况(1)目的:扩大在华权益(2)时间:1856年——1860年(3)进程:从广州至天津、北京(4)侵略国家:英法(5)暴行:火烧圆明园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根本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二)、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⑴.割地——香港九龙司⑵赔款——1600万白银⑶开放通商口岸——天津等11处⑷丧失: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破坏性: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知道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双方的国情,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和中国战败原因;通过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观察,了解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的科技、文化和思想的落后的状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认识“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
理,理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必然性,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难点
鸦片战争的过程,不平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792年,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首的外交使团,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商务关系。
见到乾隆后英国使团向中国政府赠送了一批国礼,其中包括望远镜、地球仪、钟表以及一艘英国最先进的炮舰模型,大清国也回了国礼,其中有丝绸、宣纸等。
英国使团向乾隆皇帝提出了通商要求,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
此后五十年,当中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的时候,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世界级头号强国。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以极其复杂的心态和极其沉重的步伐,开始了漫长的近代化历程。
二、虎门销烟
教师: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国情。
英国国情:政治方面: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位。
经济方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外交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侵略扩张。
思想方面:深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中国国情:政治方面:专制制度日益腐朽,贪官横行,军备废弛。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外交方面:闭关锁国。
思想方面:统治者闭目塞听,盲目自大,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在传统的对外贸易中,中国是处于出超地位,中国的茶叶、丝、瓷器深受欧洲人欢迎,而英国向中国出口的棉纺织品、毛纺织品却没有什么市场。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获得高额利润,英国商人向中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查抄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禁烟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叫嚣道:“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销毁,这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狠狠教训它。
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鸦片战争爆发。
从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战争断断续续的进行了两年多,最后清军战败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三、《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教师: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影响?
学生:
原因:统治者愚昧无知,用人不当。
清政府战和不定,数易主帅。
清军装备陈旧,军备废弛,战术落后,调兵迟缓。
英国制度先进、国力强盛,武器领先。
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 1.战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2.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3.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走向近代。
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已交战两年,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竟然提出“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到底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等问题。
中英火炮样式原理大同小异,但是铸造工艺却有很大差距。
清朝的冶炼技术落后、,铁
水无法提纯,炮身杂质多砂眼多,容易炸裂。
为了防止自爆,则加强炮管厚度。
很多炮台安置的火炮是固定的,不能调节射程。
英国制造武器的技术水平明显高很多,制造的火炮轻巧灵活。
中英都使用黑火药,中国火药是凭经验配制的,而英国火药是按照化学方程式配置的,火药威力差距很大。
清军的炮弹都是实心弹,英军则有爆破弹、霰弹。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五口通商、割地、赔款、关税协定,此外,通过《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又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五口通商,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割让香港岛,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税协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中国开始丧失司法主权。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国资产阶级满心以为可在在中国大赚一笔,获得巨额利润,可是事与愿违,五口通商以来的十年间,大量商品中国中国市场上滞销,英国商人把这种状况归结与开辟的通商口岸太少,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条约》。
被清政府断然拒绝后,英国决定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相对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通商口岸的分布有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
主要内容:十一口通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款800万两,割地,公使驻京,华工出国。
变化:从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伸向内地。
实质: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整个东部沿海,并伸向内地。
影响: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立了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等机构,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
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从1856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打打停停,进行了四年事件。
1858年,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
清政府要求英法公使进京必须对中国皇帝三跪九叩,英法两国使团拒绝跪拜,强行进京换约。
咸丰皇帝下令逮捕39名使团成员。
但拘捕期间,滥用刑法,不到一个月有20人折磨致死,释放的时候仅余19人。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和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五、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开始走上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近百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耻辱的百年,但也正是近代百年,中国的仁人志士刻画出了一幅血与火的壮丽画卷,引导中国一步步走向前进。
随堂练习
思考:鸦片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有无客观进步作用?
鸦片战争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迫使清政府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有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民众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
板书设计
12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