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植物分类学基础及(栽培)植物命名

一、植物分类简史
在我国古代也不乏这方面的 学者和著作,其中以明代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代的 吴其濬(浚)《植物名实图考》 最著称。
不是根据植物的自然形态特 征的差异,也没有考察彼此
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仅
就一二个特点或应用价值进
行分类。此种分类法,称为 人为的分类系统(artificial system)。
他主持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卷》园林部分,对建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体系做出了重要 贡献;他八十年代参加编制《中国技术政策、城乡建设》 中城市绿化和公园部分的撰写工作,获得了"国家技术政 策研究重要贡献奖"。
二、植物界的分门别类
植物系统的建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步骤: • 首先需将性质相近的植物进行分门别类; • 然后寻找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亲缘
园林植物学基础
植物分类学基础及(栽培)植 物命名法规
一、植物分类简史
• 人类对植物界的研究和 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 史。
在欧洲,早在公元前300 年,古希腊的本草学家 和植物学家 Theophrastus便开始根 据植物的经济用途或生 长习性,对它们进行分 门别类。后人称之为 “植物学之父”
Theophrastus(371-286 BC)
• 四十多年来,孟院士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果卓著。 他编写的专著《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理法赞》、 《风景园林工程》在园林领域影响深远,此外, 他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城市规划·园林 卷》,《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建筑设计资 料集》等重要著作的编写工作。
• 汪菊渊 • 中国园林(造园)专业的创始人,中国风景园林学界第一
➢后来,多名法被双名法(binomial system) 所代替。现代植物的种名,即世界通用的 科学名称的命名,都是采用双名法。
第五章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第五章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五章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节植物的命名植物与⼈们的⽣活关系⼗分密切,⼈类的发展史中也包括了⼈类开发利⽤植物的历史。
由于世界上由于多不同的语⾔、不同⽂化的民族,他们在开发利⽤植物⽅⾯都有⾃⼰的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此产⽣了民族植物学。
但是,由于语⾔和⽂字的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民在开发利⽤植物的经验交流⽅⾯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出现了“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
同物异名的例⼦很多,如我国的⽟蜀⿉,在不同地区叫包⾕、棒⼦、⽟⽶、⽟榴等,统称为俗名(nomen vernaculum)。
同样,同名异物的现象很普遍,例如:⽩头翁专指⽑茛科的⼀种药⽤植物,可在我国不同地区共有13个科的植物都叫⽩头翁。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消除语⾔和⽂字障碍,国际上统⼀使⽤拉丁语或拉丁化⽂字给每种植物命名的名称,叫学名(nomen scientificum)。
植物的学名有单名(uninomen)、双名(binomen)和三名(trinomen)。
单名是指⼀个分类群的名称只有⼀个单词属和属以上的分类群的名称都是单名。
双名是指种的名称,也称种名(nomen specificum),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即属名加种加词。
三名是指种下分类群的名称,构成⽅法是在种名的基础上,在增加⼀个单词(例如,亚种加词epitheton subspecificum),即有三个单词组成学名。
植物的科学命名依赖于科学的分类单位,然后由不同的分类单位组成分类系统。
在国际植物分类学研究中,主要分类单位是界、门、纲、⽬、科、属、种7级,再加上⼀些亚级单位,就构成了植物分类学的命名系统,参见表5-1.例如,在属和种之间还有⼀些分类群名称。
只含有⼀个种的属叫单型属(genus monotypicum),⽽含多各个种的属叫多型属(genus polytypicum),再多型属中可分为若⼲亚属、组、系。
⼈们在给各种植物赋予名称时,必须制定⼀些严格的规则和程序,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把每个学名与每种植物⼀⼀对应地紧密联系在⼀起,这就是命名(nomenclatura)。
植物的命名与分类

植物命名法每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为了避免发生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1867年制订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规定以双名法作为植物学名的命名法。
ICBN规定,每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合法的拉丁学名,其他名称则列为异名。
植物学名: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名(“双名法”),最后附加命名人和命名年份(但一般使用时,常将年份略去),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多为名词,种名多为形容词。
例如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
Ginkgo为属名即银杏属,biloba为种名,意为二裂的,形容银杏的叶片先端二裂状的,最后的L.为命名人林奈(Linnaeus)的编写。
有些植物的拉丁学名由两个人命名,则同时附上两人名字,其间加连词“et”或“&”;关于种以下的变种,则在种名后加缩写字“var”后再写上拉丁变种名;关于栽培品种,则在种名后加写“cv.”,然后将品种名用大写写出。
植物系统分类法植物系统分类法是依据植物亲缘关系的亲疏和进化过程进行分类的方法,着重反映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
植物系统分类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 Kingdom)、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种是基本单元,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即在各级单位之前,加上一个亚(Sub- )字。
品种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分类单位,不存在野生植物中;品种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人类所发现的。
以水稻为例:界:植物界;门:种子植物门;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单子叶植物纲;亚纲:颖花亚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属:稻属;种:水稻植物的分类1按照植物体结构的完善程度,植物可分为: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藻类、菌类、地衣高等植物(有根、茎、叶分化):孢子植物(不能形成种子,靠孢子生殖):苔藓、蕨类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并能以种子繁殖):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双子叶植物(种子具1枚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具2枚子叶)植物的分类2按茎分类,植物可分为: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这类植物一般矮小,茎柔软,含水分多,多为须根系。
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原则
优先律
一个植物名称一旦发表,即具有合法 性,其他任何名称都不能与之冲突。
有效律
对于任何一种植物,只能使用已经发 表并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名称。
同一律
一个植物名称只能用于一种植物,一 种植物也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名称。
模式律
在比较形态特征时,应依据原始描述 中记载的特征,而不是依据后来的变 异特征。
缩写规范
在植物名称中,除特定科或属的特定种外,一般不使 用缩写。
植物命名的使用规范
优先权原则
在植物命名中,遵循优先权原则,即最早发表的正确名称 具有优先权,后来的同名无效。
同物异名
一个物种只能有一个正确的名称,若存在多个同名现象, 则其中一个名称被视为正确名称,其他为同物异名。
俗名和学名
俗名是人们对植物的俗称,可能因地区、民族而异;学名 是植物的科学名称,具有国际统一性。在学术交流和正式 场合应使用学名。
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目录
CONTENTS
• 植物命名概述 •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 植物命名的分类系统 • 植物命名的规范和标准 • 植物命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01
CHAPTER
植物命名概述
植物命名的定义
01
02
03
植物命名
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惯例, 为植物种类起的名字。
目的
为了科学地描述、识别、 分类和交流植物信息。
植物命名的原则
准确性
植物名称应准确地反映其特征 和分类地位,避免歧义和误导
。
简明性
植物名称应简短明了,易于记 忆和发音。
稳定性
同一物种的名称应保持稳定, 避免频繁更改。
优先权
一旦某个名称被正式发表,其 他同名或同物异名的名称均视
植物的双命名法

植物的双命名法
指用两个拉丁词构成某种植物的学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后面附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
1、根据双名法规定,每种植物的拉丁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
前面的词是该种所在的属名,开头字母大写;后面的词是专门说明这个种的种加词,开头字母小写。
由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植物名又称为学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
2、双名法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简便性和广泛性,同样的名称在所有语言中通用,避免了翻译的困难;任何的一个物种都可以明确无误的由两个单词确定。
统一了全世界所有物种的名称,在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
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
3、植物双名法举例:酒瓶兰Nolina recurvata、三色千年木Dracaena deremensis pacta 紫背竹芋(Calathea insignis)、紫青葛(crzssus discolor)、紫莞(Aster tataricus)、紫叶朱蕉(Cordyline terminalis)、鸭拓草(Commeline communis)、天门冬(Asparagus sprengeri)、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等。
生物命名法规简介

生物命名法规简介2004-8-30 21:26:00来源:大自然社区根据国际规定,生物的各级名称即学名一律使用拉丁文或者拉丁化的文字。
属和属以上的分类单位用一个字表示,即单名法。
种用两个字表示,即双名法,物种的完整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也有人称种加名)共同构成。
亚种用三个字表示,即三名法,直接在种名后加上亚种名。
完整的学名后面还要有命名人和命名的时间,命名人和命名的时间之间加上都好“,”有时候属名后还可以加上用括号括起的亚属名,而一般使用时不用写这些。
如果原来的命名有修正,则原命名人加上括号。
属名和命名人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和亚种名用小写,属名、种名和亚种都用斜体字,其它名称则用正体字。
如果前面已经提到,后面的属名和种名可以用缩写,缩写的后面要加点“.”名称一行写不下要移行时,要按音节移行,不能将音节拆开,名且要加“-”连接。
比如:猫科:Felidae Gray, 1821豹属:Panthera Oken, 1816虎: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 也可以写成Panthera (tigris) tigris (Linnaeus, 1758)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Termminck, 1845) 如果前面已经提到过华南虎,则东北虎的名字可简写为P. t. altaica林耐Linnaeus最初为虎命名时归入的是猫属,虎的原名为Felis tigris Linaeus, 1758东北虎的原名为Felis tigris altaica Termminck, 1845。
现在虎则归入豹属,所以命名人加上了括号。
生物命名有一个基本原则称为优先率,即一个生物分类单位的有效名称,应以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为准。
如果发现同物异名或者异物同名的情况,应保留最早的名称,废除较晚的命名。
没有两个属的动物可以有相同的属名,也没有两个属的植物有相同的属名,一个属中也没有两个种有相同的种名。
植物拉丁学名简介

2、形容词词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类
阳性
阴性
中性
—us
—a
—um
—er
例albus
alba
album
Japonicus Japonica Japonicum
niger
nigra nigrum
五、学名释义:
1、常用的前缀的意义: ob- 倒 obovata 倒卵形 Pseudo- 假 Pseudolarix 假落叶松的 calo- 美的 calocarpus 美丽果的 Basi- 基部的 basinervis 基出脉的 Dolich- 长的 dolichopodus 长柄的 Glob/globi- 球状的 globispicus 球穗的
五小叶的 sex- 六,sexaqulus 六角的
Grandi- grandiflora 大花的
Macro- macrophylla 小花的
Parvi-
Parvifolia
小叶的
Micro- microphylla 小叶的
Multi-
multiflora
多花的
Semi- 一半 semialatus 半翅的
后面一个(元音)音节;Sa lix ③两个元音之间若二个辅音,则前面的辅音归
前边的元音,后边的辅导划归后边的元音; 如Chinen sis
④两个元音之间若有多个辅音时,最后的一个 辅音划归其后的元音,其它的则划归前边 的元音; glyptest roboides
⑤当第一个音节前或最后一个音节后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辅音时,可将辅音合并到音节里;
四、语法:
拉丁文有9个词类,与我们有关的只有名词 和形容词。
名词: 用作属名,关键保持词性的一致; 形容词:用作种名,名词、形容词,必须保
植物命名法

浅谈植物命名法 2005-4-13 23:36:00 来源:互联网牡丹、辽宁冷杉、银杏、桫椤、东北细辛、醉蝶花、元宝枫、大苍角殿、鸾凤玉、紫荆花等等,都是植物名称,不过它们不是学名(scientific name),而是俗名或者地方名。
植物的学名也不是指其英文名或者法文名等,更与中国方块字无缘,而是指拉丁名。
拉丁名是国际植物学界进行交流的标准用名,其他的名称都不算数。
目前国际上有标准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为植物学界所普遍遵守。
1900年第一届巴黎国际植物学大会为命名法规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05年第二届维也纳国际植物学大会产生了第一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其中法规一词用的是“code”一词,有法典、法规和代码等含义。
其中,1950年第七届斯德哥尔摩大会成立了国际植物分类学会(IAPT),从此承担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修订和出版的任务。
最近的会议有1993年第十五届东京大会和1999年第十六届美国圣路易斯国际植物学大会。
这次会议通过的最新国际命名法规也称圣路易斯法规(St. Louis Code)。
要想掌握并熟练运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一方面规则极其复杂,有大量例证和注释,也有许多特殊的约定。
另一方面,这一法规也在变化之中,法规的每次修订都是激烈讨论后某种妥协的结果。
本文依据Oregon州立大学园艺系的一份材料,只介绍最基本的植物命名知识。
现行用拉丁文为生物命名的体系是由林奈(Carl von Linne,通常用其笔名Linnaeus)250年前提出来的。
他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1735年出版。
这个体系称作林奈双名命名体系(Linnaean binomial system of nomenclature),其中生命,如植物,采用两个拉丁化的名字(拉丁双名)来命名。
第一个名代表“属”(genus)名,第二个名代表“种加”(specific epithet)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
第一节 植物的命名
民族植物学
“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
同物异名的例子如,玉蜀黍在我国不同的地区 被叫做玉米、包谷、棒子、玉榴、玉交子等, 这些名称统称为:
俗名(nomen vernaculum)。
同名异物的情况同样也非常多,比如白头翁这 一植物俗名,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就有13科的植 物用此名称。
汉语 界
拉丁文 Regnum
词尾
英语 Kingdom
举例 植物界
门
Divisio(Phyl um)
-phyta(-mycota)
Phylum
种子植物 门
亚门
Subdivisio
-phytina(-mycotina)
Subphylum
被子植物 亚门
纲
Classis
-opsida, -eae(-mycetes)
Class
单子叶植 物纲
亚纲 目 亚目
Subclassis Ordo
Subordo
-idae(-mycetidae) -ales -nineae
精选课件
Subclass Order
Suborder
百合亚纲 百合目
12
分类单位等级名称列表
汉语 科 亚科 族 亚族
拉丁文 Familia Subfamilia Tribus Subtribus
分类(classificatio )即按照植物的亲缘关系划分出它 们的类别和等级排列。分类有人为分类和自然分类之 分。在植物分类学上,任何等级上的所有植物,叫做 分类群(taxon),也称作分类单元或分类单位(单数 为taxon,复数为taxa)。
人们通过研究将未知的物种归入到一个已知的、确定 的分类群的行为和结果,就是鉴定(identifitio)。
在这些等级中,“种”是基本等级。每个 种必须隶属于某一属,每个属隶属于某一 科,每个科必须隶属于某一目,依此类推。
主要等级是系统分类中必不可少的。
精选课件
6
(二)分类单元的次要等级
科与属之间为族(tribus缩写trib.),属与 种之间的为组(sectio,缩写sect.)和系 (缩写ser.),种下等级为变种(缩写var.) 和变型(缩写f.)。
精选课件
2
第一节 植物的命名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国际上统一使用拉丁文或者拉丁 化文字给每种植物命名的名称,叫做 学名(nomen scientificum)。
学名一般有单名(uninomen)、双名(binomen) 和三名(trin名称都是单名;
词尾 -aceae -oideae
-eae -inae
英语 Family Subfamily Tribe Subtribe
举例 鸢尾科Iridaceae
精选课件
13
分类单位等级名称列表
汉语 属
亚属
拉丁文 Genus
Subgenus
词尾 -us,-a,-um(无)
英语 Genus
Subgenus
组
亚组 系
英语 Species Subspecies
变种
Varietas
Variety
亚变种
变型 亚变型
Subvalietas
亚系
Sectio
Subsectio Series
Subseries
Section
Subsection Series
Subseries
举例
鸢尾属Iris
无附属物亚属
Limniris
无附属物组
Limnilis
精选课件
14
分类单位等级名称列表
汉语 种 亚种
拉丁文 Species Subspecies
词尾
双名由两个单词组成,是指种的名称,也称种名 (nomen specificum),由属名和种加词构成;
三名是种下分类群的名称,是由三个单词组成的名称, 即在种名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单词(如变种或亚种加词) 构成。
精选课件
3
第一节 植物的命名
命名(nomenclatura)即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给 每种植物一个合理的学名。
10
(四)专化型
在寄生植物特别是真菌的分类中,对那些 形态上无差异仅从生理角度可以区分的分 类单元,如果不作为种、亚种或变种处理 时,可根据其所适应的不同的寄主的特性 处理为种下的
专化型 (formae speciales,缩写为 f.sp.)。
专化型的命名不受本法规的约束。
精选课件
11
分类单位等级名称列表
精选课件
9
(三)杂交类群
杂交类群(nothotaxa或hybrid taxa)中 所允许的最高等级是杂交属,属下等级与 非杂交类群相同。
杂交类群的主要等级为
杂交属(nothogenus)和
杂交种(nothospecies)。
这两个等级同于一般的属和种。构词部 分“notho”为杂交之意。
精选课件
如果需要,只要不致于引起混乱或错误,还可插 入或增加更多的等级。
精选课件
8
(二)分类单元的次要等级
次要等级可设,也可不设,视具体情况而 定。如单种属、单属科、单科目等必须设, 而次要等级如属下的组,组下的“系”, 如果仅有一个,则不必设。
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科的次级划分指 科与属之间的各等级的分类单元。属的次 级划分仅指属与种之间的各等级的分类单 元。
可见,植物的科学命名非常重要,命名和分类是密切 相关的。
精选课件
4
〇、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在国际植物分类体系中,主要分类单位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共7个基本级, 再加一些亚级,构成植物分类学的命名系 统。
精选课件
5
(一)分类单元的主要等级
自上而下依次为:界(regnum)、门 (divisio,phylum)、纲(classis)、 目(ordo)、科(familia)、属 (genus)、种(species)。
如果需要更多的分类等级时,所有等级都 可以加前缀“亚”(sub-)构成次要等级:
精选课件
7
(二)分类单元的次要等级
如亚界(subregnum),亚门(subdivisio或 subphylum),亚纲(subclassis),亚目 (subordo),亚科(subfamilia),亚族 (subtribus),亚属(subgenus),亚组 (subseetio),亚系(subseries),亚种 (subspecies),亚变种(subvarietas),亚 变型(subform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