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79页PPT

合集下载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通过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相关特征、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本文将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以及植物的命名规则。

一、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分类学是一个旨在给植物进行系统分类的科学,它将植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和命名,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多样性。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植物归为一类,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特点和特性。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形态分类法和系统分类法。

1. 形态分类法形态分类法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来进行分类,它将植物的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

形态分类法主要依据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方式等因素对植物进行分类。

这一方法在早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形态特征的局限性,它并不能完全反映植物的亲缘关系。

2. 系统分类法系统分类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科学的分类方法,它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细胞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个层面的综合分析,准确判断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起分类体系。

系统分类法包括胚珠学、花粉学、核型学等专门的分支,使用更为精确的指标和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划分植物的亲缘关系。

三、植物的命名规则植物的命名是植物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严格的规则和规范。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植物的命名应遵循以下原则:1. 二名法原则植物的命名应采用二名法,即拉丁名(或拉丁化的名字)的组合,一个属名+一个种加词(修饰词)构成。

例如,常见的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其中Ginkgo为属名,biloba为种加词。

2. 国际优先原则根据国际优先原则,早期正式发表的植物命名应具有优先权。

即如果同一个植物已经有一个正式发布的学名,后来者应该尽量避免重新命名。

3. 命名者的名字植物的命名应以命名者的名字为基础,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和致敬。

[转载]植物拉丁文命名法-双名命名法

[转载]植物拉丁文命名法-双名命名法

[转载]植物拉丁⽂命名法-双名命名法CRTER及NRR的⽂章常常涉及⼀些药⽤植物名称的翻译,分为学名和俗名。

我们使⽤的拼⾳法及英译法通称只是翻译的植物的俗名或为地⽅名,⽽国际间进⾏交流的标准⽤名为其学名(scientific name),也就是我们说的拉丁名。

⽬前国际上有标准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为植物学界所普遍遵守。

但由于此法规的繁琐复杂及其不定期修改,要想完全掌握⾮常困难,所以我们只谈谈植物拉丁⽂命名的基本法则——双名命名体系。

双名命名体系是由瑞典植物分类学之⽗林奈(C. Linnaeus)在其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中创⽴的。

双名命名原则:所谓双名法,指⽤拉丁⽂给植物的种命名。

每给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构成,第⼀个词是属名,即学名的主体;第⼆个词是种加词,此外还需加上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

因此,⼀个完整的学名形式应该为属名(genus)+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命名⼈。

如,何⾸乌的学名为Polygonum(属名) multiflorum(种加词)Thunb.(命名⼈Thunberg的缩写)书写原则:植物拉丁名的书写也有其特定原则:属名(⾸字母⼤写)+种加词(⼩写)=种的学名(⽤斜体),命名⼈(⽤正体)。

物种的亚属、组、亚组、系、命名⼈姓⽒⽤正体,属及种加词⽤斜体。

即使物种的属采取缩写的形式,亦必须⽤斜体。

属及命名⼈姓⽒的⾸字母要⼤写,即使缩写后的属和命名⼈姓⽒的字母亦必须⽤⼤写字母。

种加词通常情况下⼩写斜体,但在以下三种情况时,种加词的⾸字母可以⼤写:1)种加词源于⼀个⼈的⼈名;2)源于以前的⼀种属名;3)源于⼀个俗名。

如,⼤卫枫(David's Maple)可以写作Acer Davidii,因为种加词指Armand David(⼈名)。

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原则
优先律
一个植物名称一旦发表,即具有合法 性,其他任何名称都不能与之冲突。
有效律
对于任何一种植物,只能使用已经发 表并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名称。
同一律
一个植物名称只能用于一种植物,一 种植物也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名称。
模式律
在比较形态特征时,应依据原始描述 中记载的特征,而不是依据后来的变 异特征。
缩写规范
在植物名称中,除特定科或属的特定种外,一般不使 用缩写。
植物命名的使用规范
优先权原则
在植物命名中,遵循优先权原则,即最早发表的正确名称 具有优先权,后来的同名无效。
同物异名
一个物种只能有一个正确的名称,若存在多个同名现象, 则其中一个名称被视为正确名称,其他为同物异名。
俗名和学名
俗名是人们对植物的俗称,可能因地区、民族而异;学名 是植物的科学名称,具有国际统一性。在学术交流和正式 场合应使用学名。
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目录
CONTENTS
• 植物命名概述 •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 植物命名的分类系统 • 植物命名的规范和标准 • 植物命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01
CHAPTER
植物命名概述
植物命名的定义
01
02
03
植物命名
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惯例, 为植物种类起的名字。
目的
为了科学地描述、识别、 分类和交流植物信息。
植物命名的原则
准确性
植物名称应准确地反映其特征 和分类地位,避免歧义和误导

简明性
植物名称应简短明了,易于记 忆和发音。
稳定性
同一物种的名称应保持稳定, 避免频繁更改。
优先权
一旦某个名称被正式发表,其 他同名或同物异名的名称均视

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 (2)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当年只 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二年生花卉,一般在 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故常称为秋播花卉。如须苞石竹、紫 罗兰、桂竹香、羽衣甘蓝等。
? (3)多年生花卉: 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 实。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有变化,可分二类。
? (1)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香豌豆等。 ? (2)宿根花卉:如万年青、非洲菊、君子兰等。 ? (3)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桐、马蹄莲、花叶
芋等。 ? (4)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为地生兰类:如
春兰、惠兰、建兰、墨兰等;附生兰类:如石斛、万代兰、兜 兰等。
? (5)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肥厚多 汁变态状的植物。包括仙人掌科及番杏科、景天科、大戟 科、萝摩科、菊科、风梨科、龙舌兰科等各科植物。
2.灌木类 (shrub)
? 树体矮小,通常无明显主干,多数呈丛生状或分枝接近地 面,高不及6m。许多为理想的观花、观叶、观果、盆栽 观赏树种。又分为:
? (1)常绿灌木类 在华南常见,四季常青,耐寒力较弱, 北方多数温室栽培,如龙血树类、变叶木、红背桂、绿萝 等为著名的观叶树种。
? (2)落叶灌木类 冬季落叶,季相变化明显,种类多,分 布广,用途广泛,许多种类都是优秀的观花、观果、观叶 树种,被大量用于地栽、盆较观赏。
亚目………蔷薇亚目 Rosineae
?
科…………蔷薇科 Rosaceae
?
亚科………李亚科 Prunoideae
?
属…………梅属 Prunus
?
亚属………桃亚属Amygdalus
?
种…………桃 Prunus persica
? 按照上述的等级次序,植物分类学家即以“种” 作为分类的起点,把 “种”定为基本单位, 然后:

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PPT

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PPT
人们通过研究将未知的物种归入到一个已知的、确定 的分类群的行为和结果,就是鉴定(identifitio)。
可见,植物的科学命名非常重要,命名和分类是密切 相关的。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次要等级可设,也可不设,视具体情况而 定。如单种属、单属科、单科目等必须设, 而次要等级如属下的组,名法规中,科的次级划分指 科与属之间的各等级的分类单元。属的次 级划分仅指属与种之间的各等级的分类单 元。
杂交类群(nothotaxa或hybrid taxa)中 所允许的最高等级是杂交属,属下等级与 非杂交类群相同。
杂交类群的主要等级为
杂交属(nothogenus)和
杂交种(nothospecies)。
双名法的“双名”只是针对种名而言,实际上 单名、三名乃至四名等的命名都可参照此原则。
名称的修订是指对分类群特征和范围的变 更。某一分类群经过多数学者的研究后, 在不改变其模式的条件下,对该分类群原 来的描述、特征鉴别、范围、图片等进行 修改或补充,称作修订(emendo)。
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民族植物学
“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
同物异名的例子如,玉蜀黍在我国不同的地区 被叫做玉米、包谷、棒子、玉榴、玉交子等, 这些名称统称为:
俗名(nomen vernaculum)。
同名异物的情况同样也非常多,比如白头翁这 一植物俗名,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就有13科的植 物用此名称。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国际上统一使用拉丁文或者拉丁 化文字给每种植物命名的名称,叫做 学名(nomen scientificum)。
学名一般有单名(uninomen)、双名(binomen) 和三名(trinomen)之分。

植物学ppt_图文

植物学ppt_图文

三、植物命名法
同物异名
同名异物
学名是国际植物命名法所规定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 clature)是1867 年A.P.De-Candollo等倡议的。 规定使用双名法。
一个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定命人 学名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构成。
属名的第一个子母必须大写,其余必须小写。
如:Photinia chingiana Ching
( 为什么要使用拉丁文)
(1)属名的来源 (2)种加词的来源 (3)命名人 (4)其它
-- et --、--(jao)--、--ex--(后者带前者发表) --em--、(后者补充修订) --in--、(前者委托后者在文章中发表)
(1)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2)原核生物,有周质(色素质)和中心质(中央体)的分化; (3)细胞壁主要的成分为粘肽,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
质鞘包围。(有的认为细胞壁主要的成分为纤维素) (4)含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等; (5)光合产物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6)生活史中无如何运动细胞;
2、繁殖 (1)营养繁殖 单细胞类型---直接分裂 群体类型---大群体破裂为小群体 藻丝体类型---形成藻殖段(形成原因:
细胞死亡、形成异形胞、分离盘、其他) (2)无性生殖 厚壁孢子、外生孢子、内生孢子 无有性生殖
3、分布
营养细胞 死细胞
隔离盘
4、蓝藻的代表植物
1纲(蓝藻纲)、3目(色球藻目、管孢藻目、颤藻目) 、150属、1500余种
居群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活着的同种 个体的集群体。广义的居群概念和物种相似。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是1867年8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植物学会议中,德堪多的儿子(Alphonso de Candolle)曾受会议的委托,负责起草植物命名法规(Lois de la Nomenclature Botanique),经参酌英国和美国学者的意见后,决议出版上述法规,称为巴黎法规或巴黎规则。

该法规共分7节68条,这是最早的植物命名法规。

1910年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植物学会议,始奠定了现行通用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基础。

以后在每5年召开的每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后加以修改补充。

只到现在这样的国际性大会总共召开了14次(第十四届)。

我国正式翻译出版的有蒙特利法规(匡可任译)和列宁格勒法规(赵士洞译),这是目前我国植物命名的主要参考文献。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是各国植物分类学者对植物命名所必须遵循的规章。

现将其要点简述如下:植物命名的模式法和模式标本科或科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名称,都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

但更高等级(科级以上)分类群的名称,只有当其名称是基于属名的也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

种或种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命名必须有模式标本作根据。

模式标本必须要永久保存,所以不能是活植物。

模式标本有下列几种:主模式标本(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holotype)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著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等模式标本(同号模式标本、复模式标本)(isotype)系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点与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3.合模式标本(等值模式标本)(syntype)著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住模式而引证了2个以上的标本或被著者指定为模式的标本,其数在2个以上时,此等标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4.后选模式标本(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当发表新分类群时,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或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1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本,即为后选模式标本。

植物命名法ppt

植物命名法ppt
第三节 植物命名法
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s
Beij.
Chlorella 属名 (小球藻属)
vulgars 种加词
Beij. 命名人Beijieinck的缩写
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瑞 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
(binomial nomenclature)的创立者。自 幼喜爱花卉。曾游历欧洲各国,拜访著名 的植物学家,搜集大量植物标本。归国后 任乌普萨拉大学教授。1735年发表了最重
Oryza sativa L.
林奈的名 字均缩写 为一个字 母L.
变种
对于植物的亚种 或变种,我们应 该怎么来命名呢?
属名+种加词+变种加词
• 书写时,要求在变种加词之前写上英文字 变种variety的缩写“var.”。同样,在变 种加词的后面写上变种的命名人名的缩写。
• 这种用3个拉丁词给植物命名的方法称为三 名法。
Syringa oblata Lindl. var. alba Rehd.
Syringa oblata
属名 种加词
Lindl. 为紫丁香的命名人 名的缩写
var. 英文词变种variety的 缩写
alba 变种加词
Rehd. 为变种命名人名的缩 写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 书写时,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 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大多用形容词,少数为名 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书写时均为小写。
• 如用两个或多个词组成的种加词,则必须连写 或用连字符号连接。
• 此外还要求在种加词后写上该植物命名人姓氏 的缩写,书写时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 在缩写名后要加一个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