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05/HN03硝解TAIW合成CL-2O
义乌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培优专题)(1)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诺贝尔提出了原子学说C.屠呦呦合成了双氢青蒿素D.门捷列夫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答案:B【详解】A.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A正确;B.诺贝尔发明了安全炸药,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B错误;C.屠呦呦发现了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并合成了双氢青蒿素,C正确;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D正确;故选B。
2.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Fe与Cl2B.Na2CO3溶液与盐酸C.Na与O2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答案:A【详解】A.Cl2具有强氧化性,Fe和Cl2反应只能生成FeCl3,与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无关,故A 选;B.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盐酸的用量不同,产物不同,若盐酸少量,生成碳酸氢钠,若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不选;C.Na与O2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温度有关,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时生成过氧化钠,故C不选;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用量多少有关,氢氧化钠少量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量时生成偏铝酸钠,故D不选;故选A。
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A.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B.元素的金属性:X<YC.简单离子半径:X>W D.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氨水答案:A短周期元素Z、Q主要化合价都是+5、-3价,说明二者都是第V A元素,由于原子半径Q >Z,则Q是P元素,Z是N元素,X元素原子半径大于Q,主要为+2价,则X是Mg元素;Y原子半径略小于X,主要为+3价,则Y是Al元素;W化合价为-2价,原子半径小于Z,则W是O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Mg,Y是Al,Z是N,W是O,Q是P元素。
A.Z是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个,A正确;B.X是Mg,Y是Al,二者是同一周期元素。
一氧化二氯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一氧化二氯在1834年由Antoine Jérôme Balard首次合成。
理化特性
理化特性
是次氯酸的酸酐,溶于水产生不稳定的次氯酸并最终变为盐酸 外观与性状:黄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 -120.6 沸点(℃): 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02(22℃) 爆炸上限%(V/V): 100 爆炸下限%(V/V): 23.5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于四氯化碳。 在常温下慢慢分解:2Cl₂O=2Cl₂+O₂ 本品溶于水后能生成次氯酸:Cl₂O+H₂O=2HClO
一氧化二氯
无机化合物
01 发展历史
目录
02 理化特性
03 主要用途
04 制备
05 计算化学数据
06 安全信息
基本信息
一氧化二氯(dichlorine mon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l2O。25℃时为棕黄色气体在100℃~15℃内可凝缩为红褐色液体。相对密度3.20(22℃)。易溶于水,同时生成次氯酸溶液。其中氯的化合价 为+1,具有强氧化性,热稳定性差,是最不稳定的氯的氧化物。在3.8℃即可逐步分解,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加 速为Cl₂和O₂,并可引起爆炸。在温度23℃、压力101 kPa时,一氧化二氯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3.5%,浓度在 30%以上时,爆炸强烈。一般以固态形式保存于-80℃以下,用作氯化剂,用于灭菌、漂白等。
安全信息Βιβλιοθήκη 安全信息储存注意事项:冷却到-80℃以下成液态或固态才可以储存。 危害危险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加热至42℃以上,可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与许多烃加热到50℃ 以上发生爆炸性反应。与有机物接触时会爆炸,和氧气混合物的爆炸界限为25%。 对眼、皮肤、黏膜、呼吸器官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咳嗽、喷嚏、气急、胸闷以及流鼻涕、流泪等眼、 鼻、咽喉部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肺水肿。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总结)限时训练

氧化还原反应(选做) 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1.(2015·高考海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 B .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 D .漂白粉漂白织物2.(2015·高考海南卷)已知碱性溶液中反应:2R(OH)3+3ClO -+4OH -===2RO n -4+3Cl -+5H 2O , 则RO n -4中R 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63.(广东汕头高三模拟)氮化铝(AlN ,Al 和N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 可通过反应Al 2O 3+N 2+3C=====高温2AlN +3CO 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中,N 2是还原剂,Al 2O 3是氧化剂B .上述反应,每生成1 mol AlN 需转移3 mol 电子C .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 .AlN 的摩尔质量为41 g4.(2015·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ClO 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 3+H 2C 2O 4+H 2SO 4=====△2ClO 2↑+K 2SO 4+2CO 2↑+2H 2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 2是氧化产物B .H 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C .H 2C 2O 4的氧化性强于ClO 2的氧化性D .ClO 2作水处理剂时,利用了其强氧化性5.(2015·山东潍坊模拟)根据反应:2H 2S +O 2===2S↓+2H 2O ,4NaI +O 2+2H 2SO 4===2I 2+2Na 2SO 4+2H 2O ,Na 2S +I 2===2NaI +S↓,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A .O 2>I 2>SB .H 2S >NaI >H 2OC .S >I 2>O 2D .H 2O >NaI >H 2S6.已知Co 2O 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 2+,Co 2O 3、Cl 2、FeCl 3、I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附解答

化学注意: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1-35.5 K-39 Co-59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39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 年 4 月 24 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极目楚天 共襄星汉”。
下列有关中国空间站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太阳能电池中的单晶硅——半导体材料B .外层的热控保温材料石墨烯——无机材料C .外表面的高温结构碳化硅陶瓷——硅酸盐材料D .外壳的烧蚀材料之一酚醛树脂——高分子材料2.反应可制含氯消毒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A .HCl 和NaCl 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B .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C .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 .中子数为18的Cl 原子:3.实验室制取并探究其性质的实验原理和装置均正确的是()A .制取B .收集C .验证漂白性D .吸收尾气中的4.对金属材料中C 、H 、O 、N 、S 的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确定金属材料的等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离能大小:B .沸点高低:C .酸性强弱:D .半径大小: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周期表中第Ⅴ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以为原料可制得、等产品;32222NaClO 4HCl 2NaCl 2ClO Cl 2H O +=+↑+↑+3ClO -2H O 3518Cl 2SO 2SO 2SO 2SO 2SO ()()11N O I I >22H S H O >233H CO HNO >()()23O N r r -->3NH 3HNO 43NH NO 3PH可以用来防治仓库害虫,次磷酸()是一元酸,具有较强还原性,可由与反应制得;砷化镓可用作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锑(Sb )导电性能好,在电池行业有独特应用。
N2O5/HNO3硝化硝解TAIW制备CL-20

化剂 N O , 在 H O N 介 质 中 硝 化 硝 解 T I 制 得 C 一0 该 方 法 可 避 免 浓 H S 4污 染 , 佳 反 应 条 件 为 : 应 AW L2 。 O 最 反 温度 为 4 0℃ , 反应 时 间 为 1h / T I )n N O ) / H O ):14 3 , 率 为 8 . % , 度 达 到 9 % 。产 物 ,( AW :( , : ( N ' t ' t : :6 产 61 纯 9 经元 素分 析 、 磁共 振 、 谱 等 测 试 技 术 对 其 结 构 进 行 了 检 测 和 表 征 。 核 质 关键词 C 一0 五 氧 化 二 氮 , 成 . 药 L2 , 合 炸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0 1 (0 8 0 -3 8 3 10 -58 20 )3 7 - 0 0 中 图 分类 号 :6 6 2 0 2 .
硝 化剂对 其前 体进行 硝 化 [ , 4 由于 硝 解 底 物 具有 紧 密 的 立 体笼 形 骨 架 , ] 分子 中存 在 高 张 力 , 具 对 称 且
性, 硝解 条件较 为苛 刻 , 特别是 当分 子 中只剩 下 1 取 代基 时 , 个 由于立 体 及 电子 效 应 , 难 再 被硝 解 , 很 因
降低 了反应 温度 , 提高 了产率 , 还避 免使 用 H s 减少 废酸 处理 , O , 符合 绿色 环保要 求 。
X- 显微 熔 点测 定仪 ( 6型 北京 福 凯 科 技有 限公 司 ) V r L I 型 元 素分 析 仪 ( 国 Ee e t 公 ; ai E I o I 德 l na m r 司) Bu e D X 30 Z超 导核磁 共振 仪 ( 国 B u e. a oi 司 ) Wa r 6 0型 高效 液相 色 谱仪 : rkr R 0 MH 德 rk r h nk公 D ; ts 6 e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化学H湖南专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大题突破练(1) 化学工艺流程题

的范围内(保留一位小数)。
1 2 3 4 5 6
(6)“沉淀”后的主要成分是Be(OH)2,工业上去除沉淀中过多的 SO24 ,常用的
方法有:①将沉淀溶解在高浓度NaOH溶液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水解,使
Be(OH)2二次沉淀析出;②将沉淀用盐酸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生成BaSO4
(6)根据题干可知 Be(OH)2 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 NaOH 反应生成BeO22 ,则
Be(OH)2 与 Na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e(OH)2+2OHBeO22 +2H2O。沉
淀剂 BaCl2 存在二次污染、成本高等问题,所以可以改为离子交换树脂法、
CaCl2 溶液沉淀法等。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回答下列问题:
(1)软锰矿与硫化钡反应时,适当提高反应液温度的目的是 加快反应速率。
S
(2)“不溶物”中除SiO2外,还有
(填化学式)。
(3)工序2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 将Fe2+氧化为Fe3+
,使用氨水调溶液的
pH,理论上pH最小值为
4.9
。(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再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写出ClO-氧化Ni(OH)2
-+2Ni(OH) ══ Ni O +Cl-+2H O
ClO
生成Ni2O3的离子方程式:
;a mol二
2
2 3
2
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25a mol
(假设电解时阳极只考虑Cl-放电)。
沉淀,再从滤液中二次沉淀出Be(OH)2。方法①中,Be(OH)2溶解在高浓度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基础练习(1)

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HCl溶于水时要破坏离子键B.CCl4和NH3都是只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Na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D.CaO和NaCl晶体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答案:A【详解】A.HCl为分子晶体,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B.CCl4中含有C-Cl极性键,NH3中含有N-H极性键,则CCl4和NH3都是只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C.Na2O2含有离子键和O-O非极性键,是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D.CaO和NaCl是离子晶体,存在离子键,晶体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A。
2.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
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W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Z与M同主族且二者可形成常见气体甲,X、Y、Z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甲可以与Z的某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强酸B.化合物乙中可能含有离子键C.Y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大于Z简单氢化物的沸点D.X分别与Y、Z、M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X与Z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最高答案:C【分析】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
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X为H元素,W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W为Cl元素,Z与M同主族且二者可形成常见气体甲,Z为O元素,M为硫元素,甲为二氧化硫,Y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Y为N元素,X、Y、Z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乙,乙为硝酸、亚硝酸、硝酸铵、亚硝酸铵。
【详解】A.气体甲为二氧化硫,可以与Z的某种氢化物H2O2反应生成强酸H2SO4,故A正确;B.化合物乙可能是硝酸铵、亚硝酸铵,含有离子键,故B正确;C.氨气在常温下是气体,而水是液体,Y简单氢化物NH3的沸点小于Z简单氢化物H2O 的沸点,故C错误;D.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氮和硫,X分别与Y、Z、M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X与Z形成的化合物H2O稳定性最高,故D正确;故选C。
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答案

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参考答案(2023年9月3日9:00~12:00)本参考答案由ZCHEM教学团队提供,仅供交流与估分,最终版权归中国化学会所有。
第1题(14分,占7%)镓的化合物1-1半导体工业中通过刻蚀制造微纳结构。
GaN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通常采用含氯气体在放电条件下进行刻蚀。
写出利用Ar-Cl2混合气体放电刻蚀GaN的化学方程式。
2GaN + 3Cl2→2GaCl3 + N2 2分1-2 金属镓熔点很低但沸点很高其中存在二聚体Ga2。
1990 年,科学家将液态Ga和I2在甲苯中超声处理,得到了组成为GaI的物质。
该物质中含有多种不同氧化态的Ga, 具有两种可能的结构,分子式分别为Ga4N4 (A)和Ga6N6 (B),二者对应的阴离子分别为C和D,两种阴离子均由Ga和I构成且其中所有原子的价层均满足8电子。
写出示出A和B组成特点的结构简式并标出Ga的氧化态,画出C和D的结构。
A: (Ga(0))2Ga(I)(Ga(III)I4) 化学式2分,氧化态1分。
B: (Ga(0))2(Ga(I))2(Ga(II)2I6) 化学式2分,氧化态1分。
各1分,共2分。
1-3GaI常用于合成低价Ga的化合物。
将GaI与Ar’Li(Ar’基如图所示,解答中直接采用简写Ar’)在–78 °C的甲苯溶液中反应,得到晶体E,E中含有2个Ga原子;E在乙醚溶液中与金属钠反应得到晶体F,X射线晶体学表明,F中的Ga-Ga键长比E中短0.028 nm,关于F中Ga-Ga的键级历史上曾有过争议,其中一种观点认为,F中的Ga价层满足8电子。
基于该观点,画出E和F的结构式。
各2分,共4分,电荷未标扣1分。
第2题(12分,占6%)复盐的组成在NH4Cl-CuCl2-H2O体系中,结晶出一种淡蓝色的物质A,其组成可表示为x NH4Cl·CuCl2·y H2O。
称取1.4026 g晶体A,溶于水并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 O HNO I W 合成 C L 2 0 2 5 3 硝解 TA
2 2 胡小玲1, 吴秋洁1, , 钱 华1,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 江苏 南京 2 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江苏 南京 2 ) 1. 1 0 0 9 4; 2. 1 0 0 9 4
3, 1 1 5, 9 摘 要: 以 2, 四乙酰基 六氮杂四环 [ , ] 十二烷 ( 为原料 , 采用 N / 6, 8, 1 2 2, 4, 6, 8, 1 0, 1 2 5, 5, 0, 0 0 T A I W) 2O 5
。通过系统研究 N / HNO I W 制备六硝基六 氮 杂 异 伍 皍 烷 ( C L 2 0) HNO A I W 的加 3 为硝化剂硝解 TA 2O 5 3 硝解 T 温度 、 料比 、 反应时间 、 稀释用水量等因素对反应收 率 和 纯 度 的 影 响 , 找 出 了 最 佳 反 应 条 件: 反应温度6 料方式 、 0~ 反应时间 7h , 后处理时稀释用水量2 8 0 ℃, 犿( T A I W) ∶犿 ( N ∶ 犞( HN O =3 ∶ 4 ∶1 5m L, 0m L, C L 2 0 收率为 g g 2O 5) 3) 纯度为 9 /树 脂 为 催 化 剂 时 , 收率提高至8 纯度基本不 8 2. 3 4% , 8. 2 9% 。 当以 质 量 分 数 1 0% 的 C F S O 7. 3 5% , 3 3H 变, 且催化剂的回收率 达 到 9 减 轻 了 废 酸 污 染, 具有较强的工业化应用 9. 1 5% 。 该 方 法 避 免 硫 酸 的 使 用 , 前景。 关键词 : 有机化学 ; 六 硝 基 六 氮 杂 异 伍 皍 烷; 绿 色 合 成; 四乙酰基 六氮杂四环 N 2, 6, 8, 1 2 2, 4, 6, 8, 1 0, 1 2 2O 5;
第3 8 卷第 2 期
20 1 5年 0 4月
火 炸 药 学 报 犆 犺 犻 狀 犲 狊 犲犑 狅 狌 狉 狀 犪 犾 狅 犳犈 狓 犾 狅 狊 犻 狏 犲 狊牔 犘 狉 狅 犲 犾 犾 犪 狀 狋 狊 狆 狆
3 5
: / . i s s n . 1 0 0 7 7 8 1 2. 2 0 1 5. 0 2. 0 0 7 D O I 1 0. 1 4 0 7 7 j
3, 1 1 5, 6, 8, 1 2 t e t r a a c e t l 2, 4, 6, 8, 1 0, 1 2 h e x a a z a t e t r a c c l o[ 5, 5, 0, 0 0 9] d o d e c a n e( T A I W) a ss t a r t i n 2, y y g
1 12 12 ,Q HU X i a o l i n i u i e I AN H u a g ,WU Q j , ,
( ,N ,N ; 1. S c h o o l o fC h e m i c a lE n i n e e r i n a n i n n i v e r s i t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a n i n 1 0 0 9 4, C h i n a g g j gU yo g y j g2 ,N ) 2. N a t i o n a lS u e r v i s i o na n dI n s e c t i o nC e n t e r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E x l o s i v eM a t e r i a l s a n i n 1 0 0 9 4, C h i n a p p p j g2 :2, 犃 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 4, 6, 8, 1 0, 1 2 H e x a n i t r o 2, 4, 6, 8, 1 0, 1 2 h e x a a z a i s o w u r t z i t a n e( C L 2 0)w a sp r e a r e dv i an i t r o l s i so f p y
3, 1 1 5, 9 [ , ] 十二烷 ; 炸药 5, 55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7 8 1 2 2 0 1 5 0 2 0 0 3 5 0 4
/ 犛 狀 狋 犺 犲 狊 犻 狊狅 犳犆 犔 2 0犫 犻 狋 狉 狅 犾 狊 犻 狊狅 犳犜 犃 犐 犠狑 犻 狋 犺犖 犗 犎 犖 犗 2 5 3 狔 狔犖 狔
/ m a t e r i a l a n dN HNO sn i t r a t i n e n t . T h r o u hs t u d i n h ee f f e c to f t h e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s u c ha sf i l l i n ga g g y gt g 2O 5 3a / HNO , , t e f o rn i t r o l s i so fT A I Ww i t hN t e m e r a t u r e t h ea m o u n to fHN O n dN r e a c t i o nt i m e t h e y p y p 2O 5 3, 3a 2O 5, : a m o u n to f t h ed i l u t e dw a t e ro nt h ey i e l da n dp u r i t fC L 2 0, t h eo t i m a l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a r ed e t e r m i n e da s yo p r e a c t i o nt e m e r a t u r e6 0-8 0 ℃, r e a c t i o nt i m e7 h, t h e r a t i oo f犿( T A I W) ∶犿( N ∶ 犞( HN O o f 3 ∶4 ∶1 5 p g g 2O 5) 3) , m L, a n da d d i t i o no fd i l u t e dw a t e r i nt h ep o s tp r o c e s s2 0m L, a t t h i st i m e t h ey i e l do fC L 2 0i s8 2. 3 4% , a n di t s /r , S O e s i ni su s e da sc a t a l s t t h ey i e l di su o8 7. 3 5% , i t sp u r i t e m a i n s u r i t i s9 8. 2 9%.Wh e n1 0%C F p y y pt yr 3 3H b a s i c a l l n c h a n e da n dt h er e c o v e r a t eo f c a t a l s t r e a c h e s t o9 9. 1 5%. T h i sm e t h o dc a na v o i dt h eu s eo f s u l f u r i c yu g yr y a c i da n dr e d u c e t h ep o l l u t i o no f t h ew a s t ea c i dw i t hs t r o n i n d u s t r i a l a l i c a t i o np r o s e c t . g p p p :o ;N ;g r e e n 犓 犲 狅 狉 犱 狊 r a n i cc h e m i s t r 2, 4, 6, 8, 1 0, 1 2 h e x a n i t r o 2, 4, 6, 8, 1 0, 1 2 h e x a a z a i s o w u r t z i t a n e g y 2O 5; 狔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