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派克ICP培训教程-初级

合集下载

iCAP6000系列操作手册(中文版)

iCAP6000系列操作手册(中文版)

iCAP6000系列ICP初级操作在初级操作中, 我们主要是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分析全过程,其中包括如何开机预热, 编辑基本分析方法, 点燃等离子体,以及如何分析样品,处理结果,打印报告等, 从而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分析任务。

一.日常操作1. 开机预热2. 制定分析方案3. 编辑分析方法4. 点火操作5. 谱线校准6. 建立标准曲线并分析样品7. 熄火并返回待机状态8. 完全关机二. 常见故障与排除三. 日常维护一. 日常操作1、开机预热1)确认有足够的氩气用于连续工作。

(储量≥1瓶)2)确认废液收集桶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收集废液。

3)打开稳压电源开关,检查电源是否稳定,观察约1分钟。

4)打开氩气并调节分压在0.55—0.65Mpa之间5)打开主机电源。

(左侧下方黑色刀闸)注意仪器自检动作。

此时光室开始预热。

6)打开电脑,待仪器自检完成后,双击“iTEVA” 图标,进入操作软件主界面,仪器开始初始化。

2、制定分析方案1)确定样品是否适用于ICP分析。

ICP主要以常量和微量分析为主,在没有基体干扰的情况下,样品溶液中元素的含量一般不应小于5*DL(检出限),在有基体干扰的情况下,样品溶液中元素的含量一般不应小于5*5*DL。

2)确定样品分解方法(溶样方法)确保所测的元素能够完全分解,并溶解在溶液中。

尽可能用HNO3或HCL分解样品。

尽量不用H2SO4和H3PO4,会降低雾化效率。

如果用HF酸的话,一定要赶尽,以避免损坏雾化器和影响B、Na、Si、Al等元素的测定。

3)配制工作曲线(混标)浓度之间相差2—5倍一般用2—3点两个常见错误: a).所有分析元素的浓度都一致, 这样省事, 但不科学, 应该根据不同元素的浓度范围, 制定其相应的标准溶液浓度。

b).标准曲线点与点之间相隔太近, 如2, 4, 6,8…,完全没有必要。

4)样品准备:样品必须消解彻底,不能有混浊, 否则必须先用滤纸过滤, 但不要抽滤对于标准雾化器,样品溶液中固溶物含量要求≤1.0%3、编辑分析方法1)操作软件(iTEV A)主窗口包括两个应用程序:1>分析2>报告生成2) 编辑分析方法:1>单击分析进入分析模块,单击方法 → 新建…,选择所需的元素及其谱线。

ICP培训课件

ICP培训课件
PHZ-预热区 尾焰
离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离子化(游离)
E2 E1 E0 激发状态 2 1 离子 电子 原子核 能级 エネル ギ- E2 E1 ΔE hν
离子化
频率ν
◆在等离子体中元素原子化、离子化 ◆在等离子体中元素发射特征波长的光
9
ICP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
2. 3.
ICP发射光谱分析过程主要分为三步, 即激发、分光和 检测. 利用等离子体激发光源(ICP)使试样蒸发汽化, 离解 或分解为原子状态,原子可能进一步电离成离子状态, 原子及离子在光源中激发发光。 利用光谱仪器将光源发射的光分解为按波长排列的光 谱。 利用光电器件检测光谱,按测定得到的光谱波长对试 样进行定性分析,按发射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ICP-AES
2 基体效应的干扰
喷射管 样品与标准溶液粘度的差异
干扰因素
ICP-AES
2 基体效应的干扰
使用内标。
干扰因素
ICP-AES
3 电离效应的干扰
@
易电离的元素引起的电离干扰。ICP-MS 更为严重。包括增强或抑制效应。
干扰因素
ICP-AES
3 电离效应的干扰的消除
仪器条件的最佳化 加入电离效应缓冲液
ICP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半定量分析 需进行使样品溶液化的前处理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
要确认试样中存在某个元素,需要在试样 光谱中找出三条或三条以上该元素的灵敏 线,并且谱线之间的强度关系是合理的; 只要某元素的最灵敏线不存在,就可以肯 定试样中无该元素。
定量分析
工作曲线法
标准样品的组成与实际样品一致 在工作曲线的直线范围内测定
轴向和横向观测

ICP设备培训icp equipment train

ICP设备培训icp equipment train

图12 全谱直读光谱 仪光学系统 Figure 12 Optica direct-reading spectrometer
icp設備培訓
除了采用面阵式CCD外,还有线阵式固体检测器,在传统 光栅分光的基础上采用一维CCD检测器,水平连续安置多块 线性CCD阵列于罗兰园上(如图13),与特殊设计的罗兰 园相匹配,把两个独立的多色仪合并为一个整体,覆盖 120~800nm波长范围。采用并联设计各自收集和处理信号 数据,实现全谱同时快速测量。 由于采用帕邢-龙格的光学设计可尽量减少使用的光学元 件,使用高分辨率的全息凹面光栅兼有准直、分光和聚焦 成像功能,达到提高系统的光学性能,全波长范围采用高 光强的一级谱线。全波长范围一致的分辨率。很好的波长 稳定性。一维的CCD设计,“光晕”效应可忽略。检测器 无需超低温冷却,无需防霜保护气流。每个CCD检测器包 含有2500个像素,每个CCD检测器都独立具有数字信号处 理器,智能化数据读出和衰减系统,自动暗电流校正,可 根据每个像素的数字信号自动优化积分时间。
全谱直读光谱仪 传统的发射光谱直读仪器是采用衍射光栅,将不同波长的光色散 并成像在各个出射狭缝上,光电倍增管(PMT)则安装于出射狭 缝后面。为了使光谱仪能装上尽可能多的检测器,仪器的分光系 统必须将谱线尽量分开,也就是说单色器的焦距要足够长,最初 的达3.2m。即使采用高刻线光栅,也需0.5m至1.0m长的焦距,才 有满意的分辨率和装上足够多的检测器。而且,所有这些光学器 件均需精确定位,误差不得超过几个微米;并且要求整个系统有 很高的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由于振动和温湿度变化等环境因 素导致光学元件的微小形变,将使光路偏离定位,造成测量结果 波动。为减少这类影响,通常将光学系统架置在一块长度至少为 0.5m以上的刚性合金基座上,整个单色系统必须恒温恒湿。这就 是传统光谱仪庞大而笨重,使用条件要求高的原因。而且,由于 传统的光谱仪是使用多个独立的PMT和电路测定被分析元素,分 析一个元素至少要预先设置一个通道。新型分光系统和固体检测 器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ICP-OES分析原理及应用(培训)

ICP-OES分析原理及应用(培训)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发展
中阶梯光栅+固体检测器(CID,CCD) 全谱直读
单道扫描;单道+多通道 多通道
平面光栅+光电倍增管 凹面光栅+光电倍增管
摄谱仪
平面光栅+相板
ICP光谱仪装置原理图 ICP光谱仪
RF发生器
27.12/40.68Mhz
等离子体和进 样系统
分光系统
检测系统
计算机 系统
摄谱仪
-为照相干板,拍摄下光谱谱线
2、原子可以由某一定态跃迁至另一定态。在此过程中发射或吸收能量, 两态之间的能量差等于发射或吸收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即
h E2 E1
上式称为Bohr频率条件。式中,E2 E1。如E2为起始态能量,则发射辐射; 如E2为终止态能量,则吸收辐射。h为planck常数(6.6262×10-34J·S)。
特点
检出限低 精密度好 基体效应低 动态线性范围宽,自吸收效应低 多元素同时测定 曝光时间短:一般只需10-30秒
检测限低(许多元素可达到1ug/L的检出限 )
0.01-0.1ppb Be,Mg,Ca,Sr,Ba,Cu,Zn 0.1-1.0 ppb Ag,Cd,Co,Cr,Fe,V 1.0-10 ppb
Al,As,K,Na,Ni,Pb,Sb,Se,Tl,Ti,Zr,Sc,Y,La,Eu,Dy,Ho,Er,Yb ,Lu,Na,Pd,Pt,Au,P,Si,S,C 10-100ppb I,U,Th,Ce,Pr,Nd,Sm,Gd,Tb,Ta,W,Hf
精密度好
无基体,浓度在检测限以上100倍时,RSD优于1%,有时可低 于0.5%,
优点:
具有同时观察整个发射光谱的能力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可日后再分析

ICP基本原理培训课件.ppt

ICP基本原理培训课件.ppt
(5) 准确度较高。一般光源相对误差约为5%~10%,ICP相对误 差可达1%以下。
(6) 试样消耗少。
(7) ICP光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4~6个数量级。这样可测定 元素各种不同含量(高、中、微含量)。一个试样同时进行多 元素分析,又可测定各种不同含量。目前ICP-AES已广泛地应 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3)用检测器检测光谱中谱线的波长和强度。
激发
+
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能级,在一般的情况下,原子处于能 量最低的状态,即基态,当电子或其他粒子与原子相互碰撞 ,如果其动能稍大于原子的激发能,就可使该气态原子获得 一定的能量,从原子的基态过渡至某一较高能级,这一过程 叫做激发。
发射
+ 光
电子返回低能级 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DE=k/l k 12400
2. 历史: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
(1) 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可同时测定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每 一个样品一经激发后,不同元素都发射特征光谱,这样就可同 时测定多种元素。
(2) 分析速度快。若利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可在几分钟内同时对 几十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试样不经化学处理,固体、液 体样品都可直接测定。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先看看AES所用到的光源, 并比较其各自的特征:
1.5.1 AES光源种类
光源
经典光源 现代光源
火焰 电弧 火花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激光光源
1.5.2 AES光源的比较
光源
蒸发温度 K
ICP发射光谱分析
目录
1. 原子发射法简介 2.ICP发射光谱分析原理 3.ICP发射光谱仪的构成 4.ICP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5. 样品的前处理

SIPOC培训教材ppt课件

SIPOC培训教材ppt课件

OUTPUT
如何确认公司 Process的 Output能否满足顾客的要求?
活动(Activity) Process的起始
决裁承认
Process的方向,flow(流动,循环)
Customer
从内部或者外部接收 Process生产品的所有人/工序
Outputs
作为Process的结果生成的结果物
Input
process)
the outputs)
Requirements
Identify the customers for
each output 定义各个输出
相对应的客户
List the requirements for
each output 列出各个输出的 Who
要求
supplies each
input?
过程名称:
程界限内的过程数量来决定的. 所有者:
• Ensure that the Champion has span of control across the process between the boundaries. 保证盟主在过程界 限内的控制权利
• Resolve conflicts over the expectations for the process boundary. 解决对于设定过程界 限产生的冲突
• Input 输入 – Resources required by the process 过程需要的资源
• Input Boundary 输入边界 – Specifies when the process starts 指定过程的开始点
• Input Requirements 输入要求
– What the process requires of the inputs. Measurable, quantifiable. 过程对于输入的需求, 可测, 可量化

ICP-MS简单培训资料

ICP-MS简单培训资料

ICP-MS简单培训资料一、ICP-MS 简介ICP-MS全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可分析几乎地球上所有元素(Li-U)ICP-MS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测试技术。

它以将ICP的高温(8000K)电离特性与四极杆质谱计的灵敏快速扫描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最强有力的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和形态分析技术。

该技术提供了极低的检出限、极宽的动态线性范围、谱线简单、干扰少、分析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可提供同位素信息等分析特性。

自1984年第一台商品仪器问世以来,这项技术已从最初在地质科学研究的应用迅速发展到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半导体、生物、医学、冶金、石油、核材料分析等领域。

被称为当代分析技术最激动人心的发展。

•光刻胶和清洗剂二、ICP-MS 仪器和原理介绍标准样品引入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样品提升部分和雾化部分。

样品提升部分可以使用蠕动泵或自提升的雾化器。

蠕动泵用于提升样品或提升经T 接头混合的样品/内标混和液,可以便捷地实现内标的在线加入。

使用标准的1.02mm内径的样品管时,在0.1rps转速下,蠕动泵提升样品的能力大约为0.4ml/min。

而内标管的直径为0.19mm,因此内标液的流速更慢,在0.1rps转速下,蠕动泵提升内标的能力大约为20µl/min。

也就是说,内标溶液相对于被稀释20倍,所以虽然我们要求引入系统的内标元素浓度为50ppb,但使用的内标溶液浓度为1ppm(1000ppb)。

注:即使用自提升的雾化器,仍需要使用蠕动泵,因为雾化器里的废液是通过蠕动泵排到废液桶中的。

如果雾化器不排废液,将导致信号不稳定,如果过多的液体流入炬管,将导致熄火,对仪器造成危害。

样品引入系统的第二部分是雾化器和雾化室。

样品以泵入方式或者自提升方式进入雾化器后,在载气作用下形成小雾滴,并进入雾化室。

斯派克ICP-AES 操作流程.

斯派克ICP-AES 操作流程.

宁波博禄德电子有限公司ICP仪器的操作流程文件编号:文件编制单位:品管部拟定日期:2006年3月4日编制人:页次:1页说明:对于在分析软件上的每一步操作都得保存。

具体操作方法一. 装配ICP 仪器:1.同水循环仪器的连接:ICP 主机上的input 接口对应水循环器上的out 接口,另一ICP 的out接口对应着水循环器上的input 接口,且水循环器上的 out 接口上要安装好水过滤器。

2.同氩气的连接:氩气的管子接到ICP 主机上的Argon 接口上,且氩气的气压通过减压装置来调节,一般控制在0.8 ba 。

3.同抽风机的连接:抽风机的两抽风管,前管吸收矩管放出的热量,后管吸收发生器放出的热量。

4.同UPS 的连接 5.废水箱的安装6.雾化器,雾化室,矩管,泵软管的安装 7.ICP 同PC 的接口,且Hardlock USB 软件保护装置要插到PC 的USB接口上。

8.ICP 地线的连接二. 建方法流程:1.方法信息的设置:在measurement info界面⑴.在界面下方的method data control 面板中,选择New ,新建一个方法,并输入方法的名称和描述内容。

⑵.设置参数:Nebulizer Type (雾化器的类型):有Crossflow (交叉雾化器)和Modi-lichte (理查得雾化器),本仪器使用Crossflow.Application(应用类型):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选择,一般选择NormalDefault Unit :对单位的设置No.of Measurements :测量次数一般为3次 Data Transport :数据储存要求,“None ”不储存,“Region ofinterest ”储存指定的分析谱线,“Complete Spectrum ”储存所 有的数据,一般选择Complete SpectrumMin Corr Coefficament :校正线性参数,一般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P发射光谱仪培训教程――操作员级概述本教程介绍了等离子体电感耦合发射光谱仪(ICP-AES)上机进行常规分析检验操作方法。

按照开机点火、分析、清洗系统、关机四部分顺序介绍。

第一章开机点火1.1检查高纯氩钢瓶压力是否足够,仪器工作耗气速率约15L/min(钢瓶表压下降速度3.5~4MPa/h),减压表输出0.8MPa即可。

开启不间断电源(UPS)和稳压电源,观察设备面板工作指示灯显示,应工作正常。

开启仪器后部红色电源开关(由竖直逆时针转至水平),此时仪器内部会发出几声矩管定位声响,过后进入预热状态。

开启微机电源,启动Windows®XP到桌面。

任务栏右下角网络连接图标闪动。

与仪器联机完成后,网络连接图标不再闪动。

仪器工作氩气输入压力不得低于0.75MPa,否则无法开机或者自动灭火停机保护。

作为经验值——单做一个样至少消耗1.5MPa氩气(包含开机点火和清洗的消耗)。

1.2开抽风机电源。

开启氩气钢瓶出口阀,调整减压表设定到0.8MPa(以后可以不必再调整)。

1.3双击桌面上图标启动软件,软件通过网络接口与仪器通讯联机,完成初始化。

图1 软件启动后联机初始化成功后的界面软件下方信息栏初始显示“State”状态信息,点击“System”系统标签,切换至系统参数页面,观察右边“Device Parameter”设备参数栏,第一项“Optic Temp”显示光学室温度,通常恒定在17.9~18℃;第二项“Gen Exhaust”显示仪器顶部排口的排气风速,最低不得低于155lmp/s,否则出错保护,显示出错提示,无法点火。

此时必须更新空气过滤器。

1.4向清洗容量瓶内加入适量新制亚沸水,绕好蠕动泵两根输液管,放好压块,扳动压紧螺杆顶紧压块。

压的过紧,输液管使用寿命缩短;压的过松,输液困难甚至无法输液。

调整好后保持压紧螺杆位置不变即可(长期使用后输液管被拉长,弹性下降,可适当再压紧一些)。

1.5 软件初始化过程完成后点击主菜单“System”项下的“Setup Devices”,调出设置对话框“Device Control Parameters”,图2 调出设置设备对话框软件初始化过程软件状态栏进度条会显示进度,未完成初始化则菜单中很多功能项灰色不可用!初始显示“Generator”页面,在此页面设置等离子体发生器参数。

“Pump Step”控制蠕动泵的泵轮转速,控制进样速度,通常设置为“2”,不要改动。

先进行吹扫气路,冷却气“Coolant Flow”,辅助气“Auxiliary Flow”,雾化气“Nebulizer Flow”一般设置依次为13.00,1.00,0.80。

附加气“Add Flow”暂不设置,0.00。

图3 吹扫气路界面点击“Apply”按钮确认,使设置参数生效,仪器开始吹扫气路。

点击“Pump”启动蠕动泵清洗管路。

吹扫持续2分钟,三路气流量均自动归零,发出放空声,自动停止吹扫。

1.6 点击“Plasma”按钮,此时“Plasma Power”输入框由120倒计时到0,与此同时蠕动泵自动停止,状态栏的进度条会显示过程进度。

计时完成后,向矩管内引入电火花,经短暂的引燃过程后等离子体焰点燃。

此时按照启动时所加载的方法中的等离子体功率和流量参数自动设置等离子体功率(通常为1400W)和冷却气“Coolant Flow”12.00L/min,辅助气“Auxiliary Flow”1.00L/min,雾化气“Nebulizer Flow”1.00L/min。

点燃后立即加附加气“Add Flow”到0.20L/min,并启点击“Pump”启动蠕动泵。

待等离子体焰稳定30秒后再加辅助气到0.23,慢慢再加到0.26最后加到0.28,点击“Close”按钮关闭设置对话框界面。

加加附加气一次加太多或者速度过快可能会造成等离子体焰自动熄灭!图4 点火界面1.7 连续两次未能点燃则立即按样品室上方蓝色按钮,强制熄火。

稍改变三路气中任一路气流量值,点击“Apply”按钮确认,仪器再次开始吹扫气路,再次点火。

通常三次之内均可点燃,仍然点不着,则检查气路,或者检查氩气。

第二章分析2.1将已经摇匀的样品溶液按顺序排在样品托盘内,打开瓶塞。

2.2点击信息栏系统“State”标签,切换至状态页面,显示出当前加载的方法名称和登录用户名称:通常为:“Operator”,该用户登录日期时间。

软件初始通常在方法“Method”界面。

在“All Methods”方法列表框内界面内的方法列表框内点击所分析样品使用的方法名字,使之被选中,点击“Load Method”按钮加载该方法。

此时工作区显示方法的相关信息,状态栏会显示出所选择的方法名。

2.3点击导航栏内第二个图标“Analysis”,进入分析界面。

点击主菜单“Analysis”项下的“Method Measurements …”,弹出标准测量“Measure Standard Diag”对话框。

在第一个校准标准“Calib Standard”页面下显列表框内示出该方法所要校准的标准样品,光标自动停留在第一个标准样品上。

图5 开始校准工作曲线。

2.4将探针插入到相应第一个标准样品溶液内,点击测量“Measure按钮(等效快捷键为Alt +M),即开始30秒预进样,30秒积分,3秒保存测量光强,工作区内显示所测量元素各自光强数据,第一次进样完成,自动开始第二次进样。

在信息栏和状态栏可显示出测量进度。

方法中设定每个标准样测量3次。

图6 测量三个标准样品系列。

通常一般分析实验可以之进样1~2次即可,精密分析实验可多进样几次。

3次测量完成后自动结束,等待用户处理。

在最后一次测量过程中的积分完成40~50%即可拔出探针,用洁净的擦镜纸擦净后插入清洗亚沸水中,待积分结束,工作区显示出该标准样品三次测量的光强,点击测量完成按钮,即可完成该标准样的测量。

若只进样1~2次,可在测量完成后,工作区显示出该标准样品测量的光强,准备自动测量下一次时,点工具栏击强制取消按钮(等效快捷键为Esc),再点击测量完成按钮,即可完成该标准样的测量。

工作区显示出该标准样品每一次测量的光强,如果测量值较为接近,相对标准偏差3%以内,则工具栏完成按钮,程序自动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并保存至数据库中。

点击工具栏结束按钮后,在次弹出标准测量“Measure Standard Diag”对话框,光标自动停留在第二个标准样品上。

确保管路清洗完成,将探针插入相应第二个标准样品溶液内,点击测量“Measure”按钮,再次测量。

同样测量第三个标准样品。

如果测试样品为高纯水或高纯酸样可以不用插入清洗亚沸水中清洗,直接插入下一标准样品溶液内,做高盐样品必须清洗到火焰周围无明显红色为止。

2.5三个标准样品全部测量完毕后,用洁净的擦镜纸擦净后插入清洗亚沸水中。

点击“Calculate”按钮(等效快捷键为Alt+A),程序自动计算出工作曲线,并闭标准测量“Measure Standard Diag”对话框,返回工作界面内。

可以进行样品测定了。

图7 三个标准样品全部测量完毕后,程序自动计算出工作曲线。

若发现进错标准样品则点击工作区内该标准样品名称,再点击工具栏删除按钮或者点击右键,右键菜单选择“Clear Resault”(等效快捷键为Delete)清除该标准样,重新测量。

2.6若各指定元素浓度与光强回归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方法预先定义最小线性相关图8 给待测样品命名。

系数“Min Corr Coefficient”(通常设定0.99),则点击工具栏样品多次测定按钮(等效快捷键为F6),弹出样品命名对话框,在样品描述“Description”编辑框中输入样品名称(最多50个字符,包括空格)。

将探针插入到所测样品溶液中,点击“OK”按钮或者按“Enter”键开始测定样品。

将工作区数据显示方式列表框选择选择第二项“Line Concentration”,结果将按照方法指定的单位显示出测定结果。

图9 切换测量数据显示方式图10 三个标准样品全部测量完毕后,程序自动计算出工作曲线。

2.7若各指定元素浓度与光强回归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没有均达到方法预先定义最小线性相关系数,则弹出出错对话框,提示“Method can not be regressed”。

检查出错原因重新测量或者重新制样再次校准工作曲线。

图11 程序给出计算出工作曲线不能回归提示。

2.8样品通常连续测量三次,如果观察三次结果相标准偏差较大,则可不拔出探针,点击工具栏样品单次测定按钮(等效快捷键为F5),再加测几次。

测定完毕后,点击偏差最大的结果使选中,按工具栏的删除单次测定按钮(等效快捷键为Alt+Delete),,则该次结果将打上删除标记,程序忽略不参与计算,消除仪器偶然误差。

当测量到最后一次积分完成40~50%即可拔出探针,用洁净的滤纸条擦净后插入清洗亚沸水中。

待积分结束,测量结果在工作区显示出来,点击工具栏的完成按钮,自动计算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记录结果到原始记录中。

2.9若还要继续用该方法测量同类其他样品,等待管路清洗完成,同样测定即可。

若要选择其他方法测定其他样品,则点击导航栏中第四个图标“Method”,进入方法界面中,选择所用方法,并加载,同样测量工作曲线并回归,测定样品。

2.10如果要查看采用某方法测定的某样品,则进入方法界面加载该方法,进入分析界面,点击工具栏打开按钮(等效快捷键为Ctrl+O),弹出“Load Resault Dialog”对话框,点击“Measurements”页面,在列表框内根据样品名和完成时间点击选择所需样品记录,点击“OK”按钮即可在工作区显示测定结果。

图12,13 查找用某方法测定的某样品记录。

第三章清洗系统如果没有做高盐样品,则用亚沸水清洗10~15分钟即可,否则先用5%硝酸清洗10分钟,再用亚沸水清洗10~15分钟即可。

第四章关机4.1点击导航栏中第四个图标“Method”,进入方法界面中,点击主菜单“System”项下的“Setup Devices”,调出设置对话框界面“Device Control Parameters”,点击“Plasma”按钮,仪器灭火,泵轮自动停转,自动关闭其他气路氩气,继续加冷却气吹扫30秒冷却矩管后关闭所有气路。

扳开压紧螺杆,松开输液管。

4.2 退出分析软件,关闭微机,关闭显示器。

请先退到方法界面,在点击程序右上角按钮或者File菜单下最后一项Exit,正确退出软件。

退出软件需要些时间,请耐心等待。

不要未退出软件就直接关闭微机,否则易造成数据库或者软件损坏!图14 查找用某方法测定的某样品记录。

4.3 保持抽风机继续抽风10分钟左右以冷却仪器内部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