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科普讲座PPT

早期使用抗生素可显著改善预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支持治疗
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处理和监测生 命体征。
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是预防某些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有效方式。
如脑膜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 康教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公共卫生措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3. 如何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5.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脑和脊髓,导 致炎症反应的疾病。
加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监测和公共卫生宣传 。
提高公众对感染症状的认识和及时就医的意识。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 染者密切接触。
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了解。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常见症状
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等。
这些症状可能迅速加重,需及时就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特异性症状
脑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僵硬,脑炎患者 则可能有精神状态改变。
不同类型的感染症状可能重叠,但也有其特 异性。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症状持续时间
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常见类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支持治疗
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处理和监测生 命体征。
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是预防某些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有效方式。
如脑膜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 康教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公共卫生措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3. 如何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5.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脑和脊髓,导 致炎症反应的疾病。
加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监测和公共卫生宣传 。
提高公众对感染症状的认识和及时就医的意识。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 染者密切接触。
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了解。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常见症状
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等。
这些症状可能迅速加重,需及时就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特异性症状
脑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僵硬,脑炎患者 则可能有精神状态改变。
不同类型的感染症状可能重叠,但也有其特 异性。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症状持续时间
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常见类型
《中枢感染》课件

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等基因编 辑技术在中枢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疗法在中枢感染 治疗中的应用
干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在中枢感染治 疗中的应用
纳米药物:纳米药物在中枢感染治疗中 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在中枢感染诊 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Part Seven
中枢感染的学术前 沿与展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枢感染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主要集中在病原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在中枢感染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 别是在病原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研究热点:目前,中枢感染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病原学、病理生理学、 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真菌性脑膜炎: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状 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寄生虫性脑膜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自身免疫性脑膜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 脑膜炎,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的重要性:预测患者病情 发展,制定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后评估的指标:包括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预后评估的结果: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预测
康复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饮食、 睡眠、运动等
Part Three
中枢感染的病因与 诊断
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等基因编 辑技术在中枢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疗法在中枢感染 治疗中的应用
干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在中枢感染治 疗中的应用
纳米药物:纳米药物在中枢感染治疗中 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在中枢感染诊 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Part Seven
中枢感染的学术前 沿与展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枢感染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主要集中在病原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在中枢感染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 别是在病原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研究热点:目前,中枢感染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病原学、病理生理学、 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真菌性脑膜炎: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状 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寄生虫性脑膜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自身免疫性脑膜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 脑膜炎,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的重要性:预测患者病情 发展,制定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后评估的指标:包括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预后评估的结果: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预测
康复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饮食、 睡眠、运动等
Part Three
中枢感染的病因与 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37
Multiple tuberculomas Tuberculous brain abscess
Multiple tuberculomas
38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 成人
儿童
平均细胞计数 细胞数正常 中性粒细胞计数>50% 平均蛋白水平 蛋白在正常水平 糖低于2.5mmol/L或血糖40% 涂片阳性 培养阳性
• Focal neurologic signs
• Toxin-Mediated Syndromes
• Epileptic seizure
• Encephalopathy with Systemic Infection
• Post-infectious Syndrome
8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for CNS infenctions): • 地理分布(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 • 季节分布( Seasonal prevalence )
34
辅助检查( Auxiliary examinations )
➢ 血常规大多正常 ➢ 血沉部分增高 ➢ 注意将影像学检查安排在腰穿之前 ➢ 腰穿脑脊液检查很关键
35
Miliary tuberculosi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Reactivated pulmonary TB as a Diagnostic Clue
注意:上述临床表现均不具有特异性
21
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升高 人格、精神行为改变脑电图检查:弥漫性高波幅漫波
22
60岁,女性,急性起 病,表现为精神行为 改变为主要表现, PCR-proven HSE
23
68岁,男性,因病毒感染的前驱
Multiple tuberculomas Tuberculous brain abscess
Multiple tuberculomas
38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 成人
儿童
平均细胞计数 细胞数正常 中性粒细胞计数>50% 平均蛋白水平 蛋白在正常水平 糖低于2.5mmol/L或血糖40% 涂片阳性 培养阳性
• Focal neurologic signs
• Toxin-Mediated Syndromes
• Epileptic seizure
• Encephalopathy with Systemic Infection
• Post-infectious Syndrome
8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for CNS infenctions): • 地理分布(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 • 季节分布( Seasonal prevalence )
34
辅助检查( Auxiliary examinations )
➢ 血常规大多正常 ➢ 血沉部分增高 ➢ 注意将影像学检查安排在腰穿之前 ➢ 腰穿脑脊液检查很关键
35
Miliary tuberculosi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Reactivated pulmonary TB as a Diagnostic Clue
注意:上述临床表现均不具有特异性
21
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升高 人格、精神行为改变脑电图检查:弥漫性高波幅漫波
22
60岁,女性,急性起 病,表现为精神行为 改变为主要表现, PCR-proven HSE
23
68岁,男性,因病毒感染的前驱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PPT课件
欢迎参加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本课件将深入介绍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的定义、类型、病因和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以及结论和建议。
疾病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等组织炎症反 应的一类疾病。这类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和生命威胁。
头痛和发热
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穿采集脑脊液进行检查,可以确定感染 的类型。
意识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时,可表现为昏迷或意 识模糊。
影像学检查
如脑部MRI或CT扫描可帮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 损伤程度。
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
Hale Waihona Puke 抗病毒治疗2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病毒药物。
3
个人卫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入脑脊髓,引起炎症反应并 影响神经功能的一类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类型
细菌性脑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 球菌。
病毒性脑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炎症, 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脑炎病毒和单 纯疱疹病毒。
4
注意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生素。
抗真菌治疗
真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真菌药物。
结论和建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类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个人 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环境。
真菌性脑膜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念珠菌和曲霉菌。
欢迎参加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本课件将深入介绍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的定义、类型、病因和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以及结论和建议。
疾病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等组织炎症反 应的一类疾病。这类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和生命威胁。
头痛和发热
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穿采集脑脊液进行检查,可以确定感染 的类型。
意识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时,可表现为昏迷或意 识模糊。
影像学检查
如脑部MRI或CT扫描可帮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 损伤程度。
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
Hale Waihona Puke 抗病毒治疗2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病毒药物。
3
个人卫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入脑脊髓,引起炎症反应并 影响神经功能的一类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类型
细菌性脑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 球菌。
病毒性脑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炎症, 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脑炎病毒和单 纯疱疹病毒。
4
注意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生素。
抗真菌治疗
真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真菌药物。
结论和建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类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个人 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环境。
真菌性脑膜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念珠菌和曲霉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课件_【PPT课件】

延髓衰竭——呼吸浅慢、不规则或叹息样呼吸,最后呼吸骤停 耳鸣眩晕 肺水肿
7)脑脊液检查
CNS感染的鉴别步骤
8)其他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
✓ 细菌感染:WBC升高,N%升高 ✓ 病毒感染:早期可升高,很快恢复正常
乙脑:WBC可明显升高,N%升高 病原体培养、分离、血清学检测
9)影像学检查 对于大多数的CNS感染,CT、MRI检查无特殊意义 对脑脓肿、颅内寄生虫病有诊断意义
外展神经麻痹——复视 抽搐 瞳孔变化
✓ 由小变大而固定不变——脑干受损 ✓ 单侧瞳孔对光反应减弱/消失,或瞳孔不等大——小脑幕孔疝 ✓ 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枕骨大孔疝 生命体征的变化 ✓ 血压:早期反射性增加,晚期下降 ✓ 脉搏:急性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越快缓脉也越显著
颅内压逐渐增高——一般无缓脉 ✓ 呼吸:急性颅内压增高——呼吸深而慢
实验室器械检查 ✓ 血常规:WBC、中性粒细胞增高 ✓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查,核酸检测 ✓ 脑脊液检查 ➢ 颜色:无色透明或黄变(与坏死、出血及蛋白质增高有关) ➢ 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 ➢ 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一般正常 ➢ 细胞:细胞数轻/中度增加10-1000×106/L,以淋巴/单核细胞为主 RBC常见 ✓ EEG:弥漫性改变,可有一侧或双侧颞叶周期性慢波发放
分类
根据病原体: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 根据受累部位
✓ 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脊髓实质 ✓ 脑膜炎、脊膜炎、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和脊髓软膜 ✓ 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 根据病理特点:包涵体性、出血性、坏死性、脱髓鞘性等 根据解剖结构:大脑炎、小脑炎、间脑炎、脑干炎、脑脊髓炎、脑膜脑炎等 按流行情况:流行性(流脑)、散发性 按临床表现分类:癫痫型、精神异常型、脑瘤型
7)脑脊液检查
CNS感染的鉴别步骤
8)其他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
✓ 细菌感染:WBC升高,N%升高 ✓ 病毒感染:早期可升高,很快恢复正常
乙脑:WBC可明显升高,N%升高 病原体培养、分离、血清学检测
9)影像学检查 对于大多数的CNS感染,CT、MRI检查无特殊意义 对脑脓肿、颅内寄生虫病有诊断意义
外展神经麻痹——复视 抽搐 瞳孔变化
✓ 由小变大而固定不变——脑干受损 ✓ 单侧瞳孔对光反应减弱/消失,或瞳孔不等大——小脑幕孔疝 ✓ 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枕骨大孔疝 生命体征的变化 ✓ 血压:早期反射性增加,晚期下降 ✓ 脉搏:急性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越快缓脉也越显著
颅内压逐渐增高——一般无缓脉 ✓ 呼吸:急性颅内压增高——呼吸深而慢
实验室器械检查 ✓ 血常规:WBC、中性粒细胞增高 ✓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查,核酸检测 ✓ 脑脊液检查 ➢ 颜色:无色透明或黄变(与坏死、出血及蛋白质增高有关) ➢ 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 ➢ 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一般正常 ➢ 细胞:细胞数轻/中度增加10-1000×106/L,以淋巴/单核细胞为主 RBC常见 ✓ EEG:弥漫性改变,可有一侧或双侧颞叶周期性慢波发放
分类
根据病原体: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 根据受累部位
✓ 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脊髓实质 ✓ 脑膜炎、脊膜炎、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和脊髓软膜 ✓ 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 根据病理特点:包涵体性、出血性、坏死性、脱髓鞘性等 根据解剖结构:大脑炎、小脑炎、间脑炎、脑干炎、脑脊髓炎、脑膜脑炎等 按流行情况:流行性(流脑)、散发性 按临床表现分类:癫痫型、精神异常型、脑瘤型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消毒和卫生
保持环境卫生,对可能接触到病原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可 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疗保健工作者培训
培训医疗保健工作者如何识别、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高 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公众教育
向公众宣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疾病防范意识 。
公共卫生管理
监测和预警系统 国际合作与交流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下肢伸直,抬高时出现疼痛和屈曲受限。
伴随症状
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鉴别诊断
01
02
03
04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血肿等,可通过 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多见于 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
病等基础疾病。
脑膜炎
如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 炎等,常表现为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检查有相应病原体。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与体征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评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 述
0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
总结词
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详细描述
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 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即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该病进展迅速,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保持环境卫生,对可能接触到病原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可 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疗保健工作者培训
培训医疗保健工作者如何识别、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高 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公众教育
向公众宣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疾病防范意识 。
公共卫生管理
监测和预警系统 国际合作与交流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下肢伸直,抬高时出现疼痛和屈曲受限。
伴随症状
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鉴别诊断
01
02
03
04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血肿等,可通过 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多见于 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
病等基础疾病。
脑膜炎
如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 炎等,常表现为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检查有相应病原体。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与体征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评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 述
0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
总结词
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详细描述
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 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即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该病进展迅速,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u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三区
概念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u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脑&脊髓实质\被膜
&血管等, 引起急性\慢性炎症(或非炎症)
临床表现
血行感染 直接感染 神经干逆行感染
5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炎共同临床特点
发热\头痛&呕吐 癫痫发作: 全身或部分性发作 精神症状: 淡漠\欣快\烦躁不安\视或听幻觉\ 虚构 智能障碍: 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认 知力 等减退或丧失 局灶神经组织损害症候: 失语\偏盲\偏瘫\脑神 经 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 发生脑疝等 核性麻痹&肌张力增高等 颈强\脑膜刺激征(+)
临床表现
1. 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 (1) HIV急性感染 ① 急性可逆性脑病: 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 ②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头痛\颈强\畏光&四肢关节疼痛 偶见皮肤斑丘疹, 可见脑膜刺激征 ③单发神经炎: Bell麻痹\Guillain-Barré综合征
临床表现
1. 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 (2) HIV慢性感染 ①AIDS痴呆综合征: 隐袭进展的皮质下痴呆 淡漠\回避社交\思维减慢&健忘, 抑郁或躁狂 运动迟缓, 下肢无力\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 征 晚期: 严重痴呆\无动性缄默\截瘫&尿失禁 CT或MRI: 皮质萎缩\脑室扩张&白质改变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三区
概念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u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脑&脊髓实质\被膜
&血管等, 引起急性\慢性炎症(或非炎症)
临床表现
血行感染 直接感染 神经干逆行感染
5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炎共同临床特点
发热\头痛&呕吐 癫痫发作: 全身或部分性发作 精神症状: 淡漠\欣快\烦躁不安\视或听幻觉\ 虚构 智能障碍: 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认 知力 等减退或丧失 局灶神经组织损害症候: 失语\偏盲\偏瘫\脑神 经 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 发生脑疝等 核性麻痹&肌张力增高等 颈强\脑膜刺激征(+)
临床表现
1. 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 (1) HIV急性感染 ① 急性可逆性脑病: 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 ②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头痛\颈强\畏光&四肢关节疼痛 偶见皮肤斑丘疹, 可见脑膜刺激征 ③单发神经炎: Bell麻痹\Guillain-Barré综合征
临床表现
1. 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 (2) HIV慢性感染 ①AIDS痴呆综合征: 隐袭进展的皮质下痴呆 淡漠\回避社交\思维减慢&健忘, 抑郁或躁狂 运动迟缓, 下肢无力\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 征 晚期: 严重痴呆\无动性缄默\截瘫&尿失禁 CT或MRI: 皮质萎缩\脑室扩张&白质改变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医学课件

诊断
肠道病毒性脑炎: 夏秋多见\病初胃肠道症状\PCR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少见, 亚急性或慢性\体液见巨细胞\PCR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感染或接种疫苗史, 脑&脊髓受损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胸腰部带状疱疹史 \病情轻\预后好&CSF检出该病毒抗体
鉴别诊断
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
非对称性出血(常累及颞叶内侧&额叶下部)
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 神经元&胶质细胞 可见核内Cowdry A型包涵体
病理
1. 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40岁以上多见)
多急性起病, 潜伏期2~21 d(平均6d) 前驱症状: 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 \腹痛&腹泻等 口唇疱疹史(1/4患者) 病程数日至1~2个月
结核分枝杆菌
经血传播
软脑膜
蛛网膜下腔
脊髓膜
TBM
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70%)
病因
单核细胞渗出--颅底脑膜 结核结节--脑膜&脑表面 脑室扩张--脑积水 渗出或肉芽肿--室管膜
病理
急性头痛患者必须检查脑膜刺激征, 是快速诊断脑膜炎的重要临床体征 疑诊脑膜炎时应立即进行腰穿检查, 而不是影像学检查
introduction
本章重点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朊蛋白病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一、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 癫痫发作: 全身或部分性发作 精神症状: 淡漠\欣快\烦躁不安\视或听幻觉\虚构 智能障碍: 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认知力 等减退或丧失 二、局灶神经组织损害症候: 失语\偏盲\偏瘫\脑神经核性麻痹&肌张力增高等
肠道病毒性脑炎: 夏秋多见\病初胃肠道症状\PCR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少见, 亚急性或慢性\体液见巨细胞\PCR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感染或接种疫苗史, 脑&脊髓受损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胸腰部带状疱疹史 \病情轻\预后好&CSF检出该病毒抗体
鉴别诊断
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
非对称性出血(常累及颞叶内侧&额叶下部)
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 神经元&胶质细胞 可见核内Cowdry A型包涵体
病理
1. 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40岁以上多见)
多急性起病, 潜伏期2~21 d(平均6d) 前驱症状: 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 \腹痛&腹泻等 口唇疱疹史(1/4患者) 病程数日至1~2个月
结核分枝杆菌
经血传播
软脑膜
蛛网膜下腔
脊髓膜
TBM
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70%)
病因
单核细胞渗出--颅底脑膜 结核结节--脑膜&脑表面 脑室扩张--脑积水 渗出或肉芽肿--室管膜
病理
急性头痛患者必须检查脑膜刺激征, 是快速诊断脑膜炎的重要临床体征 疑诊脑膜炎时应立即进行腰穿检查, 而不是影像学检查
introduction
本章重点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朊蛋白病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一、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 癫痫发作: 全身或部分性发作 精神症状: 淡漠\欣快\烦躁不安\视或听幻觉\虚构 智能障碍: 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认知力 等减退或丧失 二、局灶神经组织损害症候: 失语\偏盲\偏瘫\脑神经核性麻痹&肌张力增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
1
.
1
2020/7/16
概述
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发生率 有逐渐增高之趋势,HIV 感染、长期激 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糖尿病、环境因 素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均是真菌感染的高 危因素。颅内真菌感染诊断治疗往往较 为困难,预后较差,是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控制的难点,
2
.
2
2020/7/16
6
.
6
2020/7/16
霉菌性感染很少引起单纯的脑膜炎表现 ,大都伴有肉芽肿或脓肿,常见于30 ~ 50 岁之间,其症状的持续时间依照病情 的进展程度和诊断的及时与否各异,从 数天到数月、数年不等。
7
.
7
2020/7/16
临床症状大致分为3 类:
1) 颅神经和颅底骨壁受累的表现,患者 多伴有鼻窦炎、乳突炎、眶周炎等原发 病的症状;
2) 局灶性神经缺损症状,临床表现与占 位病变的部位有关;
3) 中风样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轻偏 瘫,此种症状少见。
8
.
8
2020/7/16
除此之外,患者尚有颅内压增高、癫痫 见或仅仅表现为 低热,有统计发现发热在曲霉菌感染的 患者中仅占10% ~ 31% 左右。
21 . 21
2020/7/16
积极手术干预: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诊断 颅内曲霉菌病,但同时可起到治疗的作 用。常用的外科
占位表现,有报道部分曲霉菌感染病例
T2 加权像可见在脓肿壁与中央坏死区之
间呈环状不规则低信号,病理上是曲霉
菌生长所必需的铁质形成的影像,低信
号说明曲霉菌的繁殖处于活跃阶段,此
独特的低信号对诊断颅内曲霉菌感染具
15 . 15
有帮助。
2020/7/16
增强时真菌感染脓肿病灶呈不规则、不 连续厚壁环状强化,亦有学者将此“开 环征”作为其特征表现。有学者认为出 现颅内特征性的影像后,即可开始经验 性抗真菌药物的治疗。
颅内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规 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时要考虑 到此病的可能。
9
.
9
2020/7/16
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诊断较为困难, 需将病史、流行病学、基础疾病、临床 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 果等综合分析,脑组织或脑脊液标本中 找到真菌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只有1 /3 ~1 /2 的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
18 . 18
2020/7/16
有效使用抗真菌药物: 目前常用的抗真 菌药物有5 类,其中大部分是针对真菌 的胞壁、胞膜成分起作用的: 像多烯类、 唑类、丙稀胺类和棘球白素等,以5-氟 胞嘧啶为代表的嘧啶类抗真菌药,主要 是通过阻断DNA 合成,抑制其代谢而起 到抗真菌作用。
19 . 19
2020/7/16
病原菌及感染途径
颅内感染最常见的真菌有念珠菌、曲 霉菌、毛霉菌、隐球菌、酵母菌、奴卡 氏菌及组织胞浆菌等。
3
.
3
2020/7/16
颅内感染可分为弥漫性感染和局灶性感 染,前者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多见于新 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粗球孢子菌和 荚膜组织胞浆菌; 后者主要呈肉芽肿、脓 肿样改变,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属、念 珠菌属、接合菌亚纲和一些暗色菌属。
16 . 16
2020/7/16
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治疗的原则是有 效控制致病危险因素、有效使用抗真菌 药物和对真菌脓肿、肉芽肿等进行积极 手术干预。
17 . 17
2020/7/16
有效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提高患者免疫 力;针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拔除引流管、深 静脉插管等潜在性感染源,对眼眶和鼻 窦旁的感染灶进行外科治疗,并用抗真 菌药物充分冲洗窦腔。
11 . 11
2020/7/16
免疫学检查: 免疫方法直接检测脑脊液 中真菌细胞壁和胞浆抗原是诊断侵袭性 真菌深部感染的最直接方法。
①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GM 试验) :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 霉菌丝壁上特异的热稳定多糖抗原,此法可特异性反映 曲霉感染,但假阳性率较高。
②( 1,3) -β-D-葡聚糖检测( G 试验) : 除隐球菌、接合菌 外,所有真菌的细胞壁上都含有( 1,3) -β-D-葡聚糖,此 法可确定真菌感染。将GM 试验和G试验同时检测,可提 高对曲霉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2 . 12
2020/7/16
③抗体检测: 脑脊液中抗体的数量远大 于抗原本身,且不受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的影响,所以其检测受到关注。但抗体 的检测不易分辨活跃期感染和陈旧性感 染。目前研发的一些新方法能够甄别是 否为活跃期真菌感染,因此抗体检测有 望成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13 . 13
2020/7/16
4
.
4
2020/7/16
在神经外科领域,丝状真菌尤其是曲霉 菌引起的脑脓肿和肉芽肿更为常见,也 多需要外科干预。
5
.
5
2020/7/16
临床表现
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由脑膜炎、脑膜脑炎等引起的弥漫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是发热和颅高压症状; 二是由真菌感染后占位性病变所致的局 灶性神经缺损症状。
20 . 20
2020/7/16
最新研究表明: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 啶比单用两性霉素B能更好的改善新型隐 球菌性脑膜炎的生存率。而两性霉素B联 合氟康唑并不能起到此作用。
Combination antifungal therapy for cryptococcal meningitis.N Engl J Med. 2013 Apr 4;368(14):1291-302.
分子生物学检查: 此法主要是针对真菌 分子基因组DNA 或RNA 片段进行相关 分析,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也 是一项很有前途的诊断方法。
14 . 14
2020/7/16
5) 影像学检查: 对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
染尤其是霉菌性感染最有意义的影像学
检查是CT 和MRI。急性起病的霉菌脓肿
特征性影像学为T1低信号、T2 高信号的
10 . 10
2020/7/16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患者颅内压多 升高,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增高,葡萄糖 和氯化物正常或稍低。但不具有特异性 ,有时曲霉菌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检查可 以为正常。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包括涂片镜检和脑 脊液培养,在菌量较大或感染急性期脑 脊液涂片可在镜下发现特征性的菌丝或 分生孢子,但阳性率非常低。脑脊液培 养阳性率亦较低。
1
.
1
2020/7/16
概述
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发生率 有逐渐增高之趋势,HIV 感染、长期激 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糖尿病、环境因 素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均是真菌感染的高 危因素。颅内真菌感染诊断治疗往往较 为困难,预后较差,是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控制的难点,
2
.
2
2020/7/16
6
.
6
2020/7/16
霉菌性感染很少引起单纯的脑膜炎表现 ,大都伴有肉芽肿或脓肿,常见于30 ~ 50 岁之间,其症状的持续时间依照病情 的进展程度和诊断的及时与否各异,从 数天到数月、数年不等。
7
.
7
2020/7/16
临床症状大致分为3 类:
1) 颅神经和颅底骨壁受累的表现,患者 多伴有鼻窦炎、乳突炎、眶周炎等原发 病的症状;
2) 局灶性神经缺损症状,临床表现与占 位病变的部位有关;
3) 中风样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轻偏 瘫,此种症状少见。
8
.
8
2020/7/16
除此之外,患者尚有颅内压增高、癫痫 见或仅仅表现为 低热,有统计发现发热在曲霉菌感染的 患者中仅占10% ~ 31% 左右。
21 . 21
2020/7/16
积极手术干预: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诊断 颅内曲霉菌病,但同时可起到治疗的作 用。常用的外科
占位表现,有报道部分曲霉菌感染病例
T2 加权像可见在脓肿壁与中央坏死区之
间呈环状不规则低信号,病理上是曲霉
菌生长所必需的铁质形成的影像,低信
号说明曲霉菌的繁殖处于活跃阶段,此
独特的低信号对诊断颅内曲霉菌感染具
15 . 15
有帮助。
2020/7/16
增强时真菌感染脓肿病灶呈不规则、不 连续厚壁环状强化,亦有学者将此“开 环征”作为其特征表现。有学者认为出 现颅内特征性的影像后,即可开始经验 性抗真菌药物的治疗。
颅内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规 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时要考虑 到此病的可能。
9
.
9
2020/7/16
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诊断较为困难, 需将病史、流行病学、基础疾病、临床 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 果等综合分析,脑组织或脑脊液标本中 找到真菌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只有1 /3 ~1 /2 的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
18 . 18
2020/7/16
有效使用抗真菌药物: 目前常用的抗真 菌药物有5 类,其中大部分是针对真菌 的胞壁、胞膜成分起作用的: 像多烯类、 唑类、丙稀胺类和棘球白素等,以5-氟 胞嘧啶为代表的嘧啶类抗真菌药,主要 是通过阻断DNA 合成,抑制其代谢而起 到抗真菌作用。
19 . 19
2020/7/16
病原菌及感染途径
颅内感染最常见的真菌有念珠菌、曲 霉菌、毛霉菌、隐球菌、酵母菌、奴卡 氏菌及组织胞浆菌等。
3
.
3
2020/7/16
颅内感染可分为弥漫性感染和局灶性感 染,前者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多见于新 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粗球孢子菌和 荚膜组织胞浆菌; 后者主要呈肉芽肿、脓 肿样改变,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属、念 珠菌属、接合菌亚纲和一些暗色菌属。
16 . 16
2020/7/16
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治疗的原则是有 效控制致病危险因素、有效使用抗真菌 药物和对真菌脓肿、肉芽肿等进行积极 手术干预。
17 . 17
2020/7/16
有效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提高患者免疫 力;针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拔除引流管、深 静脉插管等潜在性感染源,对眼眶和鼻 窦旁的感染灶进行外科治疗,并用抗真 菌药物充分冲洗窦腔。
11 . 11
2020/7/16
免疫学检查: 免疫方法直接检测脑脊液 中真菌细胞壁和胞浆抗原是诊断侵袭性 真菌深部感染的最直接方法。
①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GM 试验) :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 霉菌丝壁上特异的热稳定多糖抗原,此法可特异性反映 曲霉感染,但假阳性率较高。
②( 1,3) -β-D-葡聚糖检测( G 试验) : 除隐球菌、接合菌 外,所有真菌的细胞壁上都含有( 1,3) -β-D-葡聚糖,此 法可确定真菌感染。将GM 试验和G试验同时检测,可提 高对曲霉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2 . 12
2020/7/16
③抗体检测: 脑脊液中抗体的数量远大 于抗原本身,且不受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的影响,所以其检测受到关注。但抗体 的检测不易分辨活跃期感染和陈旧性感 染。目前研发的一些新方法能够甄别是 否为活跃期真菌感染,因此抗体检测有 望成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13 . 13
2020/7/16
4
.
4
2020/7/16
在神经外科领域,丝状真菌尤其是曲霉 菌引起的脑脓肿和肉芽肿更为常见,也 多需要外科干预。
5
.
5
2020/7/16
临床表现
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由脑膜炎、脑膜脑炎等引起的弥漫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是发热和颅高压症状; 二是由真菌感染后占位性病变所致的局 灶性神经缺损症状。
20 . 20
2020/7/16
最新研究表明: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 啶比单用两性霉素B能更好的改善新型隐 球菌性脑膜炎的生存率。而两性霉素B联 合氟康唑并不能起到此作用。
Combination antifungal therapy for cryptococcal meningitis.N Engl J Med. 2013 Apr 4;368(14):1291-302.
分子生物学检查: 此法主要是针对真菌 分子基因组DNA 或RNA 片段进行相关 分析,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也 是一项很有前途的诊断方法。
14 . 14
2020/7/16
5) 影像学检查: 对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
染尤其是霉菌性感染最有意义的影像学
检查是CT 和MRI。急性起病的霉菌脓肿
特征性影像学为T1低信号、T2 高信号的
10 . 10
2020/7/16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患者颅内压多 升高,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增高,葡萄糖 和氯化物正常或稍低。但不具有特异性 ,有时曲霉菌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检查可 以为正常。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包括涂片镜检和脑 脊液培养,在菌量较大或感染急性期脑 脊液涂片可在镜下发现特征性的菌丝或 分生孢子,但阳性率非常低。脑脊液培 养阳性率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