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护理_查房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课件

适量运动:每天进 行适量的运动,如 散步、慢跑、瑜伽
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避免过度
焦虑和紧张
充足睡眠:保证每 天有足够的睡眠时
间,避免熬夜
定期体检:定期进 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和治疗疾病
4
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研究进展
新型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感染的
A
新型抗病毒药物,如瑞德西韦
安全性研究等
02
03
疫苗应用:预防 感染、治疗疾病、
提高免疫力等
03
抗真菌药物:用于治 疗真菌感染,如氟康 唑、伊曲康唑等
05
糖皮质激素:用于减 轻炎症反应,如地塞 米松、泼尼松等
04
抗寄生虫药物:用于 治疗寄生虫感染,如 阿苯达唑、吡喹酮等
06
其他药物:如免疫调 节剂、镇痛药等,用 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 活质量
手术治疗
手术风险:手术可 能导致神经损伤、 出血等并发症
01
疫苗类型:针对不同病原体,有 多种疫苗可供选择
02
接种时间:根据年龄、健康状况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03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等
04
接种效果: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降低发病率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保持营 养均衡,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食
物
戒烟限酒:尽量避 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3
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预防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0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
02
避免接触感染者,减少去人群密 集的地方。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 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

表达理解和同情
对患者表达理解和同情,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
通过鼓励、安慰和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 绪。
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心理干预措施
儿童患者
采用游戏、绘画等儿童 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心 理干预,帮助他们表达 情感和缓解压力。
青少年患者
关注他们的自我认同和 社交需求,提供心理咨 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应 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 如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等,促 进患者康复。
提高社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认知水平
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册、讲座、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众普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提高认知
加强公众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社会对疾病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脑炎
病因
脑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如乙型脑炎病毒、单纯 疱疹病毒等,也可由细菌 、真菌等感染所致。
症状
脑炎患者常表现为头痛、 发热、意识障碍、精神症 状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 、昏迷等。
危害程度
脑炎病情严重,可导致脑 组织病变,引发一系列神 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 生命。
脊髓灰质炎等感染类型
病因
危害程度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
2024-01-09
目 录
• 患者基本情况与病史介绍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及特点 • 护理评估与诊断方法论述 • 治疗措施及用药指导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计划 • 预防并发症及健康教育普及
01
患者基本情况与病史介绍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背景信息
增高的症状。
运动功能评估
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是否 自如,有无肌力减退、
对患者表达理解和同情,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
通过鼓励、安慰和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 绪。
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心理干预措施
儿童患者
采用游戏、绘画等儿童 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心 理干预,帮助他们表达 情感和缓解压力。
青少年患者
关注他们的自我认同和 社交需求,提供心理咨 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应 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 如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等,促 进患者康复。
提高社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认知水平
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册、讲座、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众普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提高认知
加强公众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社会对疾病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脑炎
病因
脑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如乙型脑炎病毒、单纯 疱疹病毒等,也可由细菌 、真菌等感染所致。
症状
脑炎患者常表现为头痛、 发热、意识障碍、精神症 状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 、昏迷等。
危害程度
脑炎病情严重,可导致脑 组织病变,引发一系列神 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 生命。
脊髓灰质炎等感染类型
病因
危害程度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
2024-01-09
目 录
• 患者基本情况与病史介绍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及特点 • 护理评估与诊断方法论述 • 治疗措施及用药指导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计划 • 预防并发症及健康教育普及
01
患者基本情况与病史介绍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背景信息
增高的症状。
运动功能评估
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是否 自如,有无肌力减退、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 查房课件
目录 感染原因和病因 临床表现和诊断 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评估
感染原因和病因
感染原因和病病因: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操作不当、 头部外伤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神 经体征等 诊断方法:脑脊液检查、血液检验、影 像学检查等
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
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
护理措施:保持休息、营养饮食、常规 护理、定期观察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 治疗等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并发症:脑水肿、脑脓肿、脑积水等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合理用药、 避免头部外伤等
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要点:定期查房、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营养等 护理效果评估:头痛缓解、发热退下、 神经体征改善等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目录 感染原因和病因 临床表现和诊断 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评估
感染原因和病因
感染原因和病病因: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操作不当、 头部外伤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神 经体征等 诊断方法:脑脊液检查、血液检验、影 像学检查等
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
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
护理措施:保持休息、营养饮食、常规 护理、定期观察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 治疗等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并发症:脑水肿、脑脓肿、脑积水等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合理用药、 避免头部外伤等
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要点:定期查房、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营养等 护理效果评估:头痛缓解、发热退下、 神经体征改善等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 6、 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 环境
• 护理评价: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 护理目标: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 护理措施 • 1)评估病人体温过高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测量体温、脉
搏和呼吸,突然升高或骤降时,随时测量记录。 • 2)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尽量将治疗和护
•
4 正确使用便盆 由于抬起臀部放置便盆时会引起胸腰段的脊柱
向前屈曲,因此,最好使用三截褥子或带洞木板床,不用翻动患者便
可使用便盆,同时还可保持脊柱平直。
护理诊断/问题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体温过高 • 活动无耐力 • 自我形象紊乱 •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 有受伤的危险 • 排便形态紊乱 • 知识缺乏 • 疼痛
• 4、物理止痛:局部制动、改变体位等有效措施较轻疼痛。 • 5、必要时用药。 • 护理评价:
健康教育
1.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避免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 病。
2.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多饮水,每日可增 加2500-3000ml,对膀胱有冲洗功能; 加强皮肤护理 , 保持大便通畅 。
营பைடு நூலகம்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1、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 2、 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 3、 和营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饮
食计划
• 4、 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补钠补钾, 补充电解质。
• 5、 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 加食欲
湿度适宜。硬板床上铺上适当厚度的床垫,让患者平卧于床上,以保 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2 循序渐进 练习时不可操之过急,每次练习不可过于劳累。幅 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增加疲劳及疼痛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 护理评价: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 护理目标: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 护理措施 • 1)评估病人体温过高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测量体温、脉
搏和呼吸,突然升高或骤降时,随时测量记录。 • 2)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尽量将治疗和护
•
4 正确使用便盆 由于抬起臀部放置便盆时会引起胸腰段的脊柱
向前屈曲,因此,最好使用三截褥子或带洞木板床,不用翻动患者便
可使用便盆,同时还可保持脊柱平直。
护理诊断/问题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体温过高 • 活动无耐力 • 自我形象紊乱 •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 有受伤的危险 • 排便形态紊乱 • 知识缺乏 • 疼痛
• 4、物理止痛:局部制动、改变体位等有效措施较轻疼痛。 • 5、必要时用药。 • 护理评价:
健康教育
1.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避免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 病。
2.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多饮水,每日可增 加2500-3000ml,对膀胱有冲洗功能; 加强皮肤护理 , 保持大便通畅 。
营பைடு நூலகம்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1、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 2、 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 3、 和营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饮
食计划
• 4、 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补钠补钾, 补充电解质。
• 5、 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 加食欲
湿度适宜。硬板床上铺上适当厚度的床垫,让患者平卧于床上,以保 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2 循序渐进 练习时不可操之过急,每次练习不可过于劳累。幅 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增加疲劳及疼痛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 PPT课件

肠道病毒
感染途径
呼吸道 皮肤粘膜 昆虫叮咬、动物污染或咬伤
病毒
呼吸道
局部的初期复制
胃肠道
释放入血
病毒血症 发热等全身症状
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
(一)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 (二)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 嗜睡或昏睡
全身或局部抽搐 (三) 伴发症状 病因不同症状各异
潘世好,男,62岁,5月11日入住我院 (一)前驱症状:十天前(约5.1左右)出
现咳嗽、咳痰、发热(体温多少不详) (二)神经精神症状:四天前(约5.7左右)
出现胡言乱语,入住我科后有意识模糊,反 应淡漠,迟钝,头痛,烦躁,入我科体温最 高38.4度,定向力障碍
病理及发病机制 诊断
辅助检查
脑电图:多表现弥漫性异常慢波活动。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软
化灶等。 病毒学检查
容易留下神经精神的后遗症 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
健康指导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障睡眠 增加肌体免疫力 防止病毒感染 注意合理饮食
早日康复
(一)一般护理
休息 饮食 心理护理 皮肤、口腔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 保留导尿
患者护理
卧床,加强看护防坠床
粗纤维,易消化,鼻饲
q2h翻身 开塞露,番泻叶
(二) 病情观察
意识、瞳孔T、P、R、BP 注意有无脑水肿等症状 药物观察 注意有无癫痫发作
预后
病程一般在2-3周左右 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如昏迷持续 时间较长,或有频繁的惊厥时,
2004 年 度
外科病护理毒论文性报 脑 炎
告会
暨发表论文表彰
会
护理查房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课件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流行病学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病率因地区、季节而异, 某些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
了解流行病学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甚至 死亡,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谁容易感染?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 ,提高免疫力。
有助于身体抵御感染。
在哪里获取更多信息?
在哪里获取更多信息? 专业机构
可访问世界卫生组织(WHO)、疾病控制与预防 中心(CDC)等官方网站获取信息。
这些网站提供最新的研究和指南。
在哪里获取更多信息? 医疗机构
谁容易感染? 高风险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者(如HIV患 者)等是高风险人群。
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较弱卫生条件差的地方的人群 感染风险更高。
例如,难民营、监狱等场所容易爆发集体感 染。
谁容易感染? 职业风险
医疗工作者、实验室研究人员等职业人群也 面临感染风险。
接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疫苗接种
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等感染的重要措 施。
如流感疫苗、脑膜炎疫苗等。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家庭及公共环境的清洁卫生。
避免病原体通过手传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谁容易感染? 3.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4.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5. 在哪里获取更多信息?
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L

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评估指标: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技能水平等 数据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优势和不足 反馈机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理人员,以便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护理查房流程和效果
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的 未来发展
查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和处理。 关注患儿的家属情绪,给予适当的安抚和解释。 注意保护患儿隐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查房后的总结与反馈
总结查房过程中的护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收集医生、护士等参与人员的反馈意见 针对反馈意见进行持续改进,优化护理流程
案例总结:对儿科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护理查房的经验和 教训进行总结
案例启示:对儿科 护理工作的启示和 借鉴,如何提高护 理质量、加强护理 管理等方面的启示
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效 果评估
评估指标的选择
患儿家属满意度
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各指标评价量 表进行评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理效果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理前后护理效果评价量表进行 评价
评估方法与实施
评估指标:包括患儿病情、护理效果、家属满意度等方面
评估方式:采用量表评价、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实施过程: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查房,并记录护理效果和 家属满意度等情况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选择:选取典 型案例,具有代表 性
案例分析:分析案 例中的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及效果
讨论:针对案例中 的难点、重点问题 进行深入探讨,提 出改进建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

年龄因素
关注儿童、老年人等年龄 较大或较小的人群,他们 通常免疫力较弱,易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基础疾病患者
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 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 的人群,加强筛查和监测。
疫苗接种情况
了解个人疫苗接种史,对 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 的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和提 醒。
健康教育内容设计
疾病知识普及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定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 犯脑和脊髓实质、脑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
• 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分为脑炎、脑 膜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感染等类型。
• 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头痛、恶心、 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
诊断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SPECT和PET
可显示脑水肿、脑室变小、脑实质病 变等
可显示脑部血流和代谢情况,有助于 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
头颅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更清晰地显示 脑实质病变和脑室系统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符合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的诊断标准即可确诊
脑膜刺激征阳性,如颈强直、 克氏征和布氏征等
局部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 失语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 粒细胞比例增高
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 增高,蛋白含量增高,
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
细菌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脑脊液细菌培养、血细 菌培养等可明确病原菌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增高, 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坚持按时服药, 学会识别不良反应,不要随意更换药物 或停药。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1、重视疼痛宣教,与患者充分沟通。 • 2、合理评估疼痛,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疼痛
的时间。
• 3、心理护理:A、情感支持: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给予 安慰。B、分散患者注意力:如听音乐、看报等。C、保持 并安静整洁,创造舒适环境。D、放松疗法:指导病人放 松全身肌肉,闭目凝神,平静呼吸。E:催眠暗示法:通 过暗示性语言,解除其焦虑不安情绪,以减轻疼痛。
病史介绍
• ADL评分55分,Braden评分14分,Morse评分50分。 • 医嘱予病重通知,一级护理,测血压Bid • 带入留置导尿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中,于
4.12日停留置导尿管。
主要的阳性体征
• 4月4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1.4mmol/L;钾 3.44mmol/L;氯82.9mmol/L。
护理目标 病人及家属能够说出目前病情、疾病的病因、治疗、护 理及出院后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护理措施 1.讲解疾病发展的过程、已知的病因及各项诊断性检查的目
的及方法。 2.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药物治疗原则、疗效及副作用。 3.介绍自我护理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护理评价 患者及家属对病情有所了解
疼痛:与腰椎术后有关
• 4月11日 查血示白细胞计数6.15×10*9/L,红细胞计数 2.83×10*12/L,血红蛋白浓度89g/L,尿培养可见光滑 念珠菌。
主要阳性体征
主要阳性体征
主要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椎骨折术后、继发性 癫痫、电解质紊乱
用药情况
• 医嘱予甘油果糖注射液脱水降颅内压、 • 阿昔洛韦抗病毒、 • 苯巴比妥镇静、控制抽搐 • 丙戊酸钠口服液抗癫痫、 • 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抗炎、 • 补充电解质、 • 依达拉奉注射液清除氧自由基、 • 奥扎格雷钠活血化瘀
腰椎骨折的定义
•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 这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在青壮年病人中,高能量损伤是 其主要致伤因素,如车祸,高处坠落伤等。老年病人由于 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致伤因素多为低暴力损伤,如滑倒、 跌倒等。
腰椎骨折术后的护理
• 腰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以患者为主的自我心理调节与功能锻炼, 对恢复患者信心、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功能锻炼指导
3.在院期间患者要按时起居,保证足够的睡眠和正常的饮食, 忌浓茶、咖啡等,并鼓励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参加 一定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建立规律的生活。
健康教育
4、护理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痛苦的信心和勇气,坚持腰背 部锻炼和腹肌练习,运动量酌情递减。术后3个月内禁止 拾重物,早期不做腰部屈伸及旋转动作,尽量减少脊柱活 动。
排便形态紊乱:与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排便形态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① 评估患者便秘的原因 ② 嘱患者适量床上活动并予以环形按摩腹部,可适当增加
麻油,多饮温开水,多食粗纤维食物如香蕉、芹菜等。 ③ 病情允许下协助患者下床适量活动 。 ④ 必要时予以药物应用。 护理评价:4.8解大便一次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评价:病人感到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有受伤的危险:与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受伤。 • 护理措施: • 1)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24小时需有人陪同,睡眠时
加用床旁护栏。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个放在易于拿起的地方,以减 少体力消耗。 3)密切看护患者,防止舌咬伤。 4)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5) 加强巡视,保证病人安全。 6)床尾悬挂警示标识。 护理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受伤。
•
1.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部及双足跟撑
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坚持2分钟~3分钟。
•
2.三点支撑法:让患者双手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
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
•
3.弓桥支撑法:患者双手及双足跟撑于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
式。坚持2分钟~3分钟。
•
4.飞燕点水法:患者取俯卧位,上肢后伸,头与背部尽力后仰,
病史介绍
4月2日 21:50实验室危机值报告提示钠 116.8mmol/L,钾3.21mmol/L;氯83.6mmol/L;C 反应蛋白1.38mg/L;给予补钠补钾等对症支持处 理。
4月3日 7:00 T:38.8℃伴胡言乱语,烦躁不安, 反应迟钝,神志淡漠,癫痫发作,予地西泮10mg 静脉推后好转。急诊头颅MRI示颅内左侧颞叶旁存 在信号改变。脑脊液穿刺液生化CL-103.2mmol/L GLU 4.9mmol/L,穿刺液蛋白609mg/L,白细胞计数 0.027×10*9/L,考虑颅内感染,请我科会诊后 于十五时二十五分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 4、物理止痛:局部制动、改变体位等有效措施较轻疼痛。 • 5、必要时用药。 • 护理评价:
健康教育
1.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避免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 病。
2.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多饮水,每日可增 加2500-3000ml,对膀胱有冲洗功能; 加强皮肤护理 , 保持大便通畅 。
护理诊断/问题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体温过高 • 活动无耐力 • 自我形象紊乱 •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 有受伤的危险 • 排便形态紊乱 • 知识缺乏 • 疼痛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1、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 2、 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 3、 和营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饮
一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椎骨 折术后的护理
神经内科二病区 徐玉娟
主要内容
A 病史汇报 护理问题
C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目
录 CONTENTS
病史介绍
• 6床 夏春花 女 45岁 因“腰椎骨折术后六天,发 热三天”于4月2号入院,患者八天前因摔伤致腰 背部疼痛,在石台县医院行“L1椎体切开复位内 固定术”。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不明原因发热, 伴惊厥,体温最高时39℃。门诊拟“发热待查; L1椎体骨折术后”收住骨科,来时T:37.4℃;P: 72次/分;R:20次/分;BP:135/75mmHg,来时神 志恍惚,精神欠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mm,光反应迟钝,患者脊柱外观生理曲度变直, 腰背部可见约13cm长手术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无菌纱布覆盖。
泄等生活护理时。 • 护理评价:病人能很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疾病本身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感到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1.卧床期间协助病人完成穿衣、卫生、进食等生活 护理。
2.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变换体位时协助翻身, 肢体保持功能位,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
3.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 人随时取用,呼叫铃放在病人手边。
搏和呼吸,突然升高或骤降时,随时测量记录。 • 2)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尽量将治疗和护
理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 3)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暂不能进食时静脉补液。 • 4)病人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物理降温;大量出汗时
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 5)遵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抗感染药物,注意观察疗
下肢伸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坚持2分钟~3分
钟。
腰椎骨折术后的护理
• 注意事项 1 环境适宜 病室环境宜安静舒适,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
湿度适宜。硬板床上铺上适当厚度的床垫,让患者平卧于床上,以保 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2 循序渐进 练习时不可操之过急,每次练习不可过于劳累。幅 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增加疲劳及疼痛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食计划
• 4、 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补钠补钾, 补充电解质。
• 5、 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 加食欲
• 6、 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 环境
• 护理评价: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 护理目标: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 护理措施 • 1)评估病人体温过高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测量体温、脉
• 4月5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0.4mmol/L;钾 3.4mmol/L;氯83.9mmol/L;
• 4月5日 头颅MRI示左侧颞叶急性脑梗死,胸部CT示两下肺 少许炎症伴两侧胸腔积液。
• 4月6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5.3mmol/L;钾 3.08mmol/L;氯91.3mmol/L。
3 正确翻身 即挺直腰背部再翻动,以绷紧背肌,使之形成天然 内固定,不要上身和下身分别翻转。侧卧时,背后应用枕头将全背顶 住,避免上、下身的卧位不一致,造成胸、腰部脊柱的扭转。
•
4 正确使用便盆 由于抬起臀部放置便盆时会引起胸腰段的脊柱
向前屈曲,因此,最好使用三截褥子或带洞木板床,不用翻动患者便
可使用便盆,同时还可保持脊柱平直。
效和毒副作用。 • 护理 护理目标:能完成日常活动 • 护理措施: • 1、评估和记录病人对活动量的耐受水平,与病人及家属
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加强康复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以 达到增加其耐受水平的目的。 • 2、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病人锻炼时如出现呼吸和脉搏 加快、出汗增多等症状,应适当限制活动量。 • 3、鼓励病人独立完成自理活动,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观。 • 4、病人活动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 5、加强营养。 • 护理评价:病人的活动耐力较前有所增加
自我形象紊乱:与生活依赖他人照顾有关
• 护理目标:病人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 护理措施: • 1、鼓励病人表达并注意其心理感受。 • 2、鼓励病人及其家属正确面对疾病,努力提供一切可能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1、重视疼痛宣教,与患者充分沟通。 • 2、合理评估疼痛,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疼痛
的时间。
• 3、心理护理:A、情感支持: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给予 安慰。B、分散患者注意力:如听音乐、看报等。C、保持 并安静整洁,创造舒适环境。D、放松疗法:指导病人放 松全身肌肉,闭目凝神,平静呼吸。E:催眠暗示法:通 过暗示性语言,解除其焦虑不安情绪,以减轻疼痛。
病史介绍
• ADL评分55分,Braden评分14分,Morse评分50分。 • 医嘱予病重通知,一级护理,测血压Bid • 带入留置导尿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中,于
4.12日停留置导尿管。
主要的阳性体征
• 4月4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1.4mmol/L;钾 3.44mmol/L;氯82.9mmol/L。
护理目标 病人及家属能够说出目前病情、疾病的病因、治疗、护 理及出院后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护理措施 1.讲解疾病发展的过程、已知的病因及各项诊断性检查的目
的及方法。 2.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药物治疗原则、疗效及副作用。 3.介绍自我护理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护理评价 患者及家属对病情有所了解
疼痛:与腰椎术后有关
• 4月11日 查血示白细胞计数6.15×10*9/L,红细胞计数 2.83×10*12/L,血红蛋白浓度89g/L,尿培养可见光滑 念珠菌。
主要阳性体征
主要阳性体征
主要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椎骨折术后、继发性 癫痫、电解质紊乱
用药情况
• 医嘱予甘油果糖注射液脱水降颅内压、 • 阿昔洛韦抗病毒、 • 苯巴比妥镇静、控制抽搐 • 丙戊酸钠口服液抗癫痫、 • 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抗炎、 • 补充电解质、 • 依达拉奉注射液清除氧自由基、 • 奥扎格雷钠活血化瘀
腰椎骨折的定义
•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 这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在青壮年病人中,高能量损伤是 其主要致伤因素,如车祸,高处坠落伤等。老年病人由于 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致伤因素多为低暴力损伤,如滑倒、 跌倒等。
腰椎骨折术后的护理
• 腰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以患者为主的自我心理调节与功能锻炼, 对恢复患者信心、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功能锻炼指导
3.在院期间患者要按时起居,保证足够的睡眠和正常的饮食, 忌浓茶、咖啡等,并鼓励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参加 一定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建立规律的生活。
健康教育
4、护理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痛苦的信心和勇气,坚持腰背 部锻炼和腹肌练习,运动量酌情递减。术后3个月内禁止 拾重物,早期不做腰部屈伸及旋转动作,尽量减少脊柱活 动。
排便形态紊乱:与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排便形态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① 评估患者便秘的原因 ② 嘱患者适量床上活动并予以环形按摩腹部,可适当增加
麻油,多饮温开水,多食粗纤维食物如香蕉、芹菜等。 ③ 病情允许下协助患者下床适量活动 。 ④ 必要时予以药物应用。 护理评价:4.8解大便一次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评价:病人感到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有受伤的危险:与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受伤。 • 护理措施: • 1)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24小时需有人陪同,睡眠时
加用床旁护栏。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个放在易于拿起的地方,以减 少体力消耗。 3)密切看护患者,防止舌咬伤。 4)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5) 加强巡视,保证病人安全。 6)床尾悬挂警示标识。 护理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受伤。
•
1.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部及双足跟撑
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坚持2分钟~3分钟。
•
2.三点支撑法:让患者双手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
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
•
3.弓桥支撑法:患者双手及双足跟撑于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
式。坚持2分钟~3分钟。
•
4.飞燕点水法:患者取俯卧位,上肢后伸,头与背部尽力后仰,
病史介绍
4月2日 21:50实验室危机值报告提示钠 116.8mmol/L,钾3.21mmol/L;氯83.6mmol/L;C 反应蛋白1.38mg/L;给予补钠补钾等对症支持处 理。
4月3日 7:00 T:38.8℃伴胡言乱语,烦躁不安, 反应迟钝,神志淡漠,癫痫发作,予地西泮10mg 静脉推后好转。急诊头颅MRI示颅内左侧颞叶旁存 在信号改变。脑脊液穿刺液生化CL-103.2mmol/L GLU 4.9mmol/L,穿刺液蛋白609mg/L,白细胞计数 0.027×10*9/L,考虑颅内感染,请我科会诊后 于十五时二十五分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 4、物理止痛:局部制动、改变体位等有效措施较轻疼痛。 • 5、必要时用药。 • 护理评价:
健康教育
1.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避免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 病。
2.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多饮水,每日可增 加2500-3000ml,对膀胱有冲洗功能; 加强皮肤护理 , 保持大便通畅 。
护理诊断/问题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体温过高 • 活动无耐力 • 自我形象紊乱 •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 有受伤的危险 • 排便形态紊乱 • 知识缺乏 • 疼痛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1、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 2、 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 3、 和营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饮
一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椎骨 折术后的护理
神经内科二病区 徐玉娟
主要内容
A 病史汇报 护理问题
C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目
录 CONTENTS
病史介绍
• 6床 夏春花 女 45岁 因“腰椎骨折术后六天,发 热三天”于4月2号入院,患者八天前因摔伤致腰 背部疼痛,在石台县医院行“L1椎体切开复位内 固定术”。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不明原因发热, 伴惊厥,体温最高时39℃。门诊拟“发热待查; L1椎体骨折术后”收住骨科,来时T:37.4℃;P: 72次/分;R:20次/分;BP:135/75mmHg,来时神 志恍惚,精神欠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mm,光反应迟钝,患者脊柱外观生理曲度变直, 腰背部可见约13cm长手术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无菌纱布覆盖。
泄等生活护理时。 • 护理评价:病人能很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疾病本身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感到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1.卧床期间协助病人完成穿衣、卫生、进食等生活 护理。
2.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变换体位时协助翻身, 肢体保持功能位,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
3.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 人随时取用,呼叫铃放在病人手边。
搏和呼吸,突然升高或骤降时,随时测量记录。 • 2)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尽量将治疗和护
理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 3)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暂不能进食时静脉补液。 • 4)病人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物理降温;大量出汗时
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 5)遵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抗感染药物,注意观察疗
下肢伸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坚持2分钟~3分
钟。
腰椎骨折术后的护理
• 注意事项 1 环境适宜 病室环境宜安静舒适,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
湿度适宜。硬板床上铺上适当厚度的床垫,让患者平卧于床上,以保 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2 循序渐进 练习时不可操之过急,每次练习不可过于劳累。幅 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增加疲劳及疼痛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食计划
• 4、 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补钠补钾, 补充电解质。
• 5、 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 加食欲
• 6、 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 环境
• 护理评价: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 护理目标: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 护理措施 • 1)评估病人体温过高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测量体温、脉
• 4月5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0.4mmol/L;钾 3.4mmol/L;氯83.9mmol/L;
• 4月5日 头颅MRI示左侧颞叶急性脑梗死,胸部CT示两下肺 少许炎症伴两侧胸腔积液。
• 4月6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5.3mmol/L;钾 3.08mmol/L;氯91.3mmol/L。
3 正确翻身 即挺直腰背部再翻动,以绷紧背肌,使之形成天然 内固定,不要上身和下身分别翻转。侧卧时,背后应用枕头将全背顶 住,避免上、下身的卧位不一致,造成胸、腰部脊柱的扭转。
•
4 正确使用便盆 由于抬起臀部放置便盆时会引起胸腰段的脊柱
向前屈曲,因此,最好使用三截褥子或带洞木板床,不用翻动患者便
可使用便盆,同时还可保持脊柱平直。
效和毒副作用。 • 护理 护理目标:能完成日常活动 • 护理措施: • 1、评估和记录病人对活动量的耐受水平,与病人及家属
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加强康复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以 达到增加其耐受水平的目的。 • 2、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病人锻炼时如出现呼吸和脉搏 加快、出汗增多等症状,应适当限制活动量。 • 3、鼓励病人独立完成自理活动,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观。 • 4、病人活动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 5、加强营养。 • 护理评价:病人的活动耐力较前有所增加
自我形象紊乱:与生活依赖他人照顾有关
• 护理目标:病人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 护理措施: • 1、鼓励病人表达并注意其心理感受。 • 2、鼓励病人及其家属正确面对疾病,努力提供一切可能